轴的结构设计说课稿
机械设计说课稿
机械设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设计》。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程不仅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机床夹具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定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2)让学生熟悉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规范。
(3)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2)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概论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等。
2、连接设计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的设计和计算,以及各种连接的结构设计。
3、传动设计涵盖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设计和计算,以及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4、轴系零部件设计主要有轴的设计和计算、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择等。
5、其他零部件设计如弹簧、减速器等的设计和选用。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机械基础说课稿中职
机械基础说课稿中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机械基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机械基础》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涵盖了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等方面的知识。
本教材内容丰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教材的编写遵循了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能够掌握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中职_____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对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比较感兴趣。
2、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以上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采用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常见机械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
(3)熟悉轴系零件的结构、材料和选用原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机械传动中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常用机构中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特性。
(3)轴系零件中轴、轴承的结构和选用。
2、教学难点(1)齿轮传动的参数计算和啮合条件。
(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运动规律。
(3)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数轴说课稿4篇范文
一、说教材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数轴》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数轴的概念概念,三要素,和用数轴表示数。
有理数已经在上一节已经进行了讲解,并且之前也有生活中的温度计的常识性经验,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数轴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续的直角坐标系也是以数轴为基础的。
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正式接触数形结合思想,在整个数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说学情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
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体会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首次正式接触,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首先是导入环节,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的提问,恰当的`引出数轴这一课题。
《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稿
There is always a beautiful landscape in the world that makes you quiet and yearning, and finally makes you know that all trekking is for the happiness of this momen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稿《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稿1《生活中的轴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研究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两个概念,为更好地把握这一节课时内容,对本课时教案予以说明:一、本节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1、知识的内在联系《生活中的轴对称》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初中阶段,它既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图形全等的具体应用,是与平移、旋转等相关联的又一种图形变换方式,也是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从欣赏视频和图片出发,以操作、观察、想象、发现、概括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3、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类比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得出成轴对称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定位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的精神生产活动。
全面化解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各项目标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地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轴对称的共同特征,探索它的性质,并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找出对称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3-1轴对称》(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3-1轴对称》(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13-1轴对称》(第1课时)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轴对称的知识。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轴对称的知识。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3.巩固新知: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初中数学轴对称说课稿
初中数学轴对称说课稿学校数学轴对称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北师版三班级下册其次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关心同学建立空间观念,培育同学的空间想象力量有着不行忽视的作用,同时对称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结合观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让同学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让同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对称图形做预备。
3.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看、猜测、验证、操作,经受熟悉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育同学动手、创新等力量。
(3)在熟悉、制作和观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育同学的审美情趣。
4.教学重点:熟悉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5.教学难点:制作轴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同学的进展为本,采纳了以探究发觉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细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索性的问题,激发同学探求学问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出结论,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
三、说学法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表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同学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支配了玩一玩、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好玩的实践活动,为同学供应了充分的学习素材,创设了较宽松的学习空间,经受了学问的形成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一)玩对称,激趣引入课始,老师一句:给你一张纸,你会怎么玩?一个玩字就把同学的爱好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的撕纸表演,作品小衣服的亮相,更是把同学的爱好推到了极致!你会象老师这样玩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头了折纸和撕纸。
灵活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秀丽的图形,争先恐后地将作品贴到黑板上。
1.2.2数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1.2.2 数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1.2.2节,主要内容是数轴的介绍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并能够使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掌握在数轴上表示整数;3.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4.能够在数轴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轴的表示方法和运用,以及在数轴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数轴上的有理数,并能够准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三、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展示本节课的内容,老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一张大型数轴图表,用于教学展示;3.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用于课堂练习和讨论;4.讲台和黑板等教学硬件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入问题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表示一个数在数轴上吗?2. 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图示,向学生展示数轴的概念和结构,并教他们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整数。
3. 数轴上的有理数表示紧接着,老师可以介绍数轴上的有理数表示。
通过教科书上的例题,教导学生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帮助他们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4. 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学生对数轴表示方法有一定了解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数轴解决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温度或距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轴进行解答。
同时,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和归纳课堂即将结束之前,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他们对数轴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板书设计为了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老师可以在黑板上设计一些关键知识点。
板书内容如下: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整数的表示方法- 有理数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运用:- 实际问题的解答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数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和有理数,并且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轴对称》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稿一、说教材:《轴对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前面二下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
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在以后的学习探索图形特征积累活动经验。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二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2.在探究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对应思想,在总结画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的变换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集备研修的思考1、在课时划分上,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建议时4课时,而轴对称有两个例题,是两个例题一起教学,还是单独教学。
根据教材编写及课时容量,最后决定例1、例2一起教学,再加练习二十第1、2、5题,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而练习二十第3题、第6题是开放加思考题,可能还需一个课时去延伸2、本节课的重点在讨论:例1松树图上点A与点A’该如何呈现用什么方式呈现通过前期的集备,第一次试教结果不理想,课件和插件之间的切换耗费太多时间,教学内容没有上完,而且学生的回答总是得不出老师想要的答案。
最后,我们教研组决定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推进教学找出对称点A’。
接着,老师提出你能像这样找出其它对称点吗你们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再讨论。
3、如何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规范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是我们在集备中重点讨论的问题。
在学生理解题意之后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讨论操作,逐步掌握规范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方法步骤。
机械基础说课稿
机械基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机械基础》。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课程定位《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传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这门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场合。
熟悉机械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精度设计等基础知识。
了解机械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常见的机械传动和机构。
具备对简单机械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能够对机械零件进行合理的选材和精度设计。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质量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机械传动带传动:介绍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重点讲解 V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链传动:讲解链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滚子链的标准和设计。
齿轮传动:包括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重点是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蜗杆传动:介绍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参数,以及其设计计算和应用。
2、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讲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重点是铰链四杆机构。
凸轮机构:介绍凸轮机构的组成、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间歇运动机构:讲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轴系零部件轴:介绍轴的类型、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机械基础 第三版 教案 模块七 轴和轴承
3.滚动轴承的代号
前置代号+基本代号
例:6203、7312AC∕P5>30310∕P6x
5.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疲劳点蚀、塑性变形、磨损
6.滚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1.滚动轴承的润滑
润滑油、润滑脂
润滑剂及润滑方式的选择根据dn值确定
1.直轴
轴的截面多为圆形,一般为实心轴。直轴按外形不同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凸轮轴、花键轴、齿轮轴及蜗杆轴等
2曲轴
曲轴是内燃机等往复式机械中的专用零件,用以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的互相转变。
3.挠性软轴
软轴主要用于两传动轴线不在同一直线或工作时彼此有相对运动的空间传动,也可用于受连续振动的场合,以缓和冲击。挠性软轴可以把旋转运动和转矩灵活传到所需的任何位置。
课号
23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单元名称
单元一轴
一、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对汽车轴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的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轴的作用、类型、结构
2.了解常见轴所用材料
能力目标
1.能够理解轴在汽车结构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单元一轴
一、概述
按照轴线形状,轴可分为直轴、曲轴和软轴;按照所受载荷性质分类,轴可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
五、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环节1: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PPT预习
2.学习通预习习题的发布
讲授
环节2:新课导入
轴承在汽车中得到广发的应用。
讲授
环节3:
1.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结构
2.滑动轴承的润滑和失效形式
机械基础教案——轴的结构2
刚度校核的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 实验测试等方法进 行校核
刚度校核的因素: 包括轴的材料、截 面形状、尺寸、表 面处理等
刚度校核的结果: 确定轴的承载能力 为设计和制造提供 依据
轴的振动稳 定性:轴在 受到外力作 用下的稳定 性
校核方法: 通过计算轴 的临界转速 和临界应力 来校核
临界转速: 轴在受到外 力作用下的 临界转速
轴的强度校核是确保轴在承受载荷时不会发生破坏或变形的重要步骤 轴的强度校核需要考虑轴的材质、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 轴的强度校核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两种方式进行 轴的强度校核结果可以用来指导轴的设计和制造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刚度校核的目的: 确保轴在承受载荷 时不会发生变形或 断裂
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 削、磨削等
热处理:对轴进行淬火、 回火等热处理以提高其硬 度和耐磨性
表面处理:如电镀、喷漆 等以提高轴的耐磨性和耐 腐蚀性
装配:将轴与其他零件装 配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 系统
轴的承载能力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轴的承载能力与轴的直径、长度、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轴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计算和实验来确定 轴的承载能力与轴的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
轴的类型:分为直轴、曲轴、锥轴等 轴的结构:包括轴颈、轴肩、轴头、轴尾等 轴的材料: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如钢、铝、铜等 轴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轴的装配:轴与轴承、齿轮等部件的装配关系和装配方法 轴的维护:定期检查、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等
材料选择:根据轴的用途 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 料
定期检查轴的磨损 情况及时更换磨损 严重的轴
定期检查轴的润滑 情况及时添加润滑 油
定期检查轴的紧固 情况及时紧固松动 的轴
轴对称
轴对称(说课稿)通榆县第八中学:王金耀说课教师简介:王金耀:男,36周岁,中共党员,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数学系,通榆县第八中学教学副校长,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任班主任工作。
东三省说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吉林省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吉林省数学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白城市骨干校长,白城市数学教学新秀,通榆县第四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班主任奖获得者,通榆县第五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课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通榆县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管理奖第一名获得者,2005年通榆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2006年通榆县教师业务能力考核数学第一名获得者。
一、说课内容: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内容《轴对称》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二、教材分析(知彼)轴对称是学生初中阶段新接触的内容,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认识轴对称,并能概括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轴对称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是以后学习轴对称变换以及研究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等图形性质的必备知识,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所以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课堂教学的主体毕竟是学生,下面我将进行教学对象分析。
三、学生分析(知已)我所任课的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这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数学活动提供了心理准备。
并且学生在新课程的教学环境下已初步具备了自学能力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经验,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保障。
我们知道,教学是使学习者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
因此,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设计及重点难点(战略)(一)知识和技能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案,认识轴对称,并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
人教版数学轴对称说课稿8篇
人教版数学轴对称说课稿8篇人教版数学轴对称说课稿精选篇1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课件中的资源整合的设计理念、教学策略、如何使用等方面进行展示和陈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作轴对称图形,要求学生能够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者两次轴对称得到的图形,能够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所以在寻找资源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图片、动画等。
前面的一节内容中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它们都是讲一个图形成或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一个静止的状态,我们选用的图片比较多。
作轴对称图形是由一个图形得到与它轴对称的图形的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所以在本节课的课件中,我将用动画去展示轴对称变换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八年级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选取适当的教学资源,利用课件中好的视觉效果,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使用“班班通”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1、能按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2、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过程与方法:利用轴对称作图和图案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欣赏轴对称图案,形成学生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通过作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作轴对称图形。
难点确定为: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五、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机械基础说课稿
“轴系零部件”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分析”,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
《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各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对生产实践也有着指导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学生掌握好了这节内容,将对利于他们的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的技术创新。
为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准备了相关教具、挂图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等,把枯燥的授课内容以形式活泼、互动性好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这节课分别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教材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钟丽萍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一书。
第九章讲的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零部件——轴系零部件,该章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零部件的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各类机械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轴的结构分析””是《机械基础》这门课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该节主要阐述了三方面内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结构及轴的结构工艺性。
2、教材内容的处理所用教材的内容优点是知识覆盖面广,但系统及重点内容深度相对较浅。
不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本节教材中,虽然把各种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都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对轴的实际应用结构介绍的过少。
因此,在授课中增加了介绍减速器的结构和轴的装配结构练习。
◆教学对象分析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该课授课对象是机械专业高级工一年级的学生。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构件的受力分析、机械工程材料基础、齿轮传动、联接等相关知识。
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数轴说课稿
数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数轴》。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有理数”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
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的重点: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2)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的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教材的处理1)通过观察温度计及师生互动表示课本第10页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之处。
2)通过讲解数轴的概念,概括出数轴三要素,指导学生正确地画出数轴。
3)通过练习,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有理数,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
4)通过课本第11页的归纳,使学生深化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技能1)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理解任何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2.数学思考1)通过观察与思考,建立数轴的概念。
2)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解决问题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4.情感态度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1.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数轴说课稿 数轴说课稿(优秀10篇)
数轴说课稿数轴说课稿(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轴说课稿数轴说课稿(优秀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轴对称》这堂课是人教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
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本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方面知识的基础。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第一点,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的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二点,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第三点,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识。
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二、说教法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课稿最新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04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主动探索。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 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 设计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
率。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 竞赛,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识点全面覆盖
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 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 作风。
课程内容与结构
常用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 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
课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安排。
通用零件:包括螺纹连接、带传动、 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 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等。
课程结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 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点与技能点梳理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包括机械设计的定义、设计过程、设计准则等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 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机械零件设计
包括各种常见机械零件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选用原 则等,如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机构设计
介绍机构的组成、分类、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常 见机构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实例。
该教材涵盖了机械设计基础的所有核心知识点,包括机械 零件设计、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等内容,有助于学生 全面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材在介绍机械设计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教材采用大量的图表、示意图和照片等辅助说明,使得抽 象复杂的机械设计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方便学生自学 和理解。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凸轮轴的检测说课稿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xxx,来自x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凸轮轴的检测》。
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一、学习任务设计,二、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
一、学习任务设计我们选用的是高教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二版这本教材,凸轮轴的检测是本书第三章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第2节配气机构的维修中的内容。
通过对凸轮轴的检测判断其是否失效,与之前对曲轴的检测相类似。
学生也能进一步巩固对百分表和千分尺的使用。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从三个维度来确定,它们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
其中知识技能包括了解凸轮轴的结构,掌握凸轮轴的检测方法,计算和分析数据并做出维修判断;过程方法包括经历获取新知,进行计划决策,体验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包括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责任意识等。
汽车发动机中凸轮轴常见的损伤有凸轮轴的弯曲变形、轴颈表面的磨损和凸轮轮廓的磨损等。
这些耗损会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因此我们把本堂课的重点确定为对凸轮轴的弯度、轴颈和桃尖的检测,而其中弯度和轴颈的检测涉及到特定位置的选择,因而是学习的难点。
在安排学习任务时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欠佳,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喜欢动手实践操作。
因此,本堂课安排在发动机实训室,学生分组进行,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二、教学方法本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现场指导法。
这是演示凸轮轴弯度的检测方法,同样对凸轮轴轴颈的检测也做了演示,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后能更加清晰地知道如何检测凸轮轴的弯度和轴颈;这是学生在做某个任务,这是我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法主要有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查阅资料。
这是一个小组的学生正在讨论有关测量数据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的结构设计》说课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设计》。
第一部分、说教材
《轴的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第十五章《轴》的第三节。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回转件都必须选用轴来支承才能进行工作,所以轴是机械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
而本节课《轴的结构的设计》是本章的重点。
另外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过齿轮、带等需要被轴支承的轴上零件,之后我们还会学习轴承等用来支承轴的零件,这节课在本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大纲和本节内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轴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的方法,熟悉轴的结构工艺。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各种固定方式,从实际出发,设计出合理的结构。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如何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并由学生从初步的尝试设计中自己总结和教师的多媒体演示来突出重点。
难点:把分析设计各种阶梯轴的典型结构作为难点,并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教师的指导来突破难点。
第二部分、说学生
本节课我所授课的对象是机械专业高职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毕业后将从事与设计相关工作,因此学生们对本节课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设计”这个词语的出现,又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一些畏惧。
所以本节课一开始,我们就要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种心情,力求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努力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说教法
本次课的设计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来完成项目。
首先,给出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实物,让学生利用预习的知识,设计出与之相配合的轴。
让学生利用自己课前知识技能准备,来尝试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在完成过程中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小组间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各个组内让他们进行任务分工,即能力互补性分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然后,在学生初步完成任务后,通过异组学生间相互打分——学习与评介,从而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1.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的方法2.轴的结构工艺),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结合图形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接着,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再次完成给定任务,并作自我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
最后,以减速器为例,让学生课后设计出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图,从而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法促进学生完成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中心的任务活动,通过模拟各种学习情境,采用提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观点碰撞、教师引导、图纸展示的方式突出重点,采用重点提示、探究性问题、引导等方式突破难点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
第四部分、说学法
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自我小结法、对比法、做中学学中做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勇敢尝试,积极参加到各实验活动中,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实现的,下面分别加以具体阐述。
1.了解课前准备情况(课前3分钟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在课前根据给定任务观察普车、数车、汽车等各种轴的结构,以及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的预习情况。
2.提出任务,导入新课(约3分钟)
首先,给出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实物,让学利用预习知识,设计出与之相配合的轴。
3.学生分组,完成任务(约10分钟)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安排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设计者、绘图员、审核员,利用各自所长,团结协作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4.分析任务,引出重难点(约20分钟)
这一环节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各小组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展示出来,各组之间相互评价,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第二步:如学生解决时遇到困难,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提示解决的思路。
第三步:学生总结出解决方法,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结合重点,解决任务(约5分钟)
让学生利用刚刚所总结出的方法和知识点,重新完成任务。
这次在完成时,各小组间竞赛,看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最后由学生、教师再次分别作出评价。
6.任务拓展(约2分钟)
以减速器为例,让学生课后设计出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图,从而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15.3轴的结构设计
一、提出任务,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三、分析任务,引出重难点
1.影响轴结构的主要因素
2.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4.轴的结构工艺性
四、结合重点,解决任务
五、总结
六、课后作业
以减速器为例,让学生课后设计出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图,从而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何霞
20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