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对照研究

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对照研究

c ome r o s we e c mpa e b t e he 2 r d e we n t gr ps ou .Re u t The xp rm e al o ha o e nc- s ls e e i nt gr up d l w r i i d n e n l mm a i n,a ul ton e c s ofi fa to ng a i s,pa t ul—hr gh a ul si a e, b r p lt ou nd f l lpp g — ut mor omf r ne s ec o t s
t a h o t eg o p P < 0 0 ) Th p l ain o rn p rn rsig t i l cto h nter ui ru ( n . 5 . ea pi t fta sa e tde s swi al t otn c o n h te
c hi e r a e he i i e e f l c li lm m a i n, p r us on d c e s d t nc d nc s o o a nfa to a t pul t o h a ul— lp ge l hr ug nd f lsi pa .Co — n- c u i n T he s r lfx ton o e r lve l so pia i a i fc nt a nou a he e a r a dv n a e or e s r i g. he s c t t r h s g e ta a t g s f a y nu s n T a ppl a i n o r n p r ntd e sn ih a lt l o t n c n he p t c e s o a n l m m a i n a i to ft a s a e r s i g w t itec t o a l o de r a e l c li fa c to nd f lsi pa e ul— lp g . Ke r s: e t a e y wo d c n r lv nou a he e ; p r lfxa i n; s c t t r s ia i to nur i sng

三种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

三种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

5பைடு நூலகம் ・ 2
三种 透 明敷 料 固定 中心 静脉 导 管 的效 果 比较
李燕 , 玲 袁
C m ai no t n p r n rsig i i t no e t l eo s a e r/ i a Y a i g o p r o f r s a e t e n s n f ai f n r n u c t t / L h, u n L n s 3 a d s x o c av h e Y
单 腔 中心 静 脉 导 管置 管 的患 者 l 1例 为 研 究对 象 , 4
均知 情 同意并 愿 意参 与研 究 。采用 随机 数 字表 法 将
患 者 分 为 对 照 组 、 察 1组 、 察 2组 各 4 观 观 7例 。 对
察 1 选 用 型号 为 9 4 HP的敷料 , 组 56 为椭 圆形 , 积 面
者 的体液引流 , 与患者 生命 质量 密切相 关 , 以 , 于 所 用
固定 导管 的透 明敷料 其 粘 附 固定性 尤为 重要 。以往 临床 常规应 用型号 I3 T g d r 透 明敷料 固定导 6 0 e a em
例 , 管 长度 1 ~1 ( 1 8 ± 1 1 ) l。导 管 留 置 置 0 3 1 . 3 . 9 CI T
1 1 一般 资料 .
选择 20 0 9年 l 1 ~ 0月在 我科 应 用
接 受过 专科 培训 、 作熟 练 的护 士 。敷料 均为 3 M 操 MT
T g d r 透 明敷料 系列 产 品 。对 照组 选用 型 号 为 e a em
13 6 0的敷 料 , 椭 圆 形 , 积 1 . mX 1 . m ;观 为 面 0 0c 1 5c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两种不同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两种不同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采用 s tc t l k固定方 法固定 PC ao I C导管 , 可有效 降低穿 刺点局部渗液 、 导管移 动和静脉炎 的发生率 , 而采用肘上置入 的效果优 于肘部置人 [ 关键词 ] 外 周置人 中心静 脉导管 ; 固定方 法 ; 发症 并
[ 中图分类号 ] R 7 .3 [ 4 3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2 32 1 )7 0 4 — 2 [ 6 18 8 (0 2 0— 0 8 0 DOI 1.9 9 i n17 — 2 3 0 20 . 0 ] 036  ̄.s. 18 8 . 1.7 2 s 6 2 0
p a e n . Th h e o p r o a e n r s e to n i e c fd ay a e la i g, mo e n ft e c t ee , a d i c d n e o h e i s lc me t e t r e g u swe e c mp r d i e p c f he i cd n e o il z t e k n r t v me to h a h t r n n i e c fp l b t . i Re u t T e i cd n e o i lz t s ls h n i e c fd a y a e, mo e n ft e c t ee , a d p lb ts i h x e i n o p we e lwe h n t o e o h o to r u v me to a h t r h n h e ii n t e e p rme tg u r o rt a h s ft e c n r l g o p. r
TWO d fe e e ho o CC x ng i r ntm t dsf r PI i f i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中 图 分 类 号 :11473.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09—8399(2015)05-0048-03
胸腔闭式 引流是指将特殊 的硅胶管或外科 胸腔引 流管插入胸腔 ,将 胸腔 内聚积 的气体 、脓 液 、渗液 或血 液持续排出 ,达到促进肺 膨胀 、重建胸 腔负压 的 目的, 从而治疗气胸 、脓胸或血胸 ,是临床上快 速排 除胸腔积 液 的有效手段 。目前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 已广泛 用 于胸腔 闭式引流 ,由于创 伤小 ,易被 患者接 受 ,但存 在导管较细 与引 流袋 (瓶 )连 接管及 引流 管较粗 的矛 盾 。引流管的常规 固定 采用 3M 透 明敷贴 ,其具 有超 薄 、透 明、透气 、无菌屏障的特点 [2-3]。但在临床实 际应 用 中经常会 由于患者出汗多 、摩擦 大、重力牵拉等使 导 管固定不牢 固,甚 至导致 引流管脱 出。为 了解 决上述 问题 ,我 院根据临床经 验 自行 设计 了对 贴膜 的 固定方 法 ,取得很好 的固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
2.2 两 组 患 者 引 流 管 固定 胶 布 松 动 情 况 比较 见 表 2。 2.3 两组患者 引流管脱 出情况 比较 见表 3。 2.4 两组患者 护士贴 膜更换 时 间及 导管 维护 费用 比 较 见 表 4。
表 2 两组患者引流管固定胶布松动情况 比较
表 3 两 组 患 者 引 流 管 脱 出 情 况 比 较
够控制引流的速度 ,可 以持 续引 流 ,引流 效果好 ,并能 够 留标本 ,患者携带期 间较为方便 。 3.2 引流管 固定效 果 比较 中心静 脉导 管行胸 腔 引 流固定不牢 固容 易导致 引流管脱 出 。 。临床普 遍采 用 的 3M透 明敷料黏贴 固定 ,使 用安全 期可达 7 d,其 框型的设计可 以避免在皮肤 上产生 张力 ,降低皮 肤受 损 的概率 。但常因患者局部 出汗过多 ,皮肤处经常摩 擦导致膜 的边缘卷起 ,加之 局部有渗液 和重力 的牵 拉 , 使穿刺点膜松动 ,从而容易引起管道的滑脱。以往 的固 定方法 ,贴膜贴 于皮肤范 围过大 ,增 加 了皮肤 的不舒适 及瘙痒。改 良后 的固定方法不仅保 护了穿刺 点 ,也使导 管 固定更牢固 ,使导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引流袋 (瓶 ) 的重力 ,可减缓牵拉力 ,避 免因引流袋 (瓶 )的重力和外 界牵拉而导致引流管 的脱管 。对 照组横 S型弯 曲固定 方法可不 同程度 引起导管 移位及并 发穿刺点 感染 。 观察组 因敷料 的黏 附面 在导管 的两侧 及皮 肤 ,导 管牵 拉 时形成三点 ,抗重力作用更强 。结果亦显示 ,观察组 的胶布松动率 、引流管脱 出率均较对照组低 ,患者 舒适 度增加 。但更换贴膜 的 时问上 较对照组 稍 长 ,可能 与 护士 的熟练程度有关 。在平均每次维护费用上无 明显 的区别 ,提示 ,导管 固定不牢 固致导管脱出增加 了不必 要 的费 用 延 长 了住 院 时 间 。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中心静脉导管管理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中心静脉导管管理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外科手术中,术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医生提供直接通道,用于给药、输血、监测中心静脉压力以及营养补充等。

然而,由于术中CVC的特殊性,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静脉穿刺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外科手术中,术中CVC的管理至关重要。

一、CVC的选择与置入技术对于外科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CVC并掌握正确的置入技术是确保成功管理的第一步。

CVC的选择需考虑手术时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以及手术的特殊要求等因素。

置入技术方面,应采用无菌技术操作,确保手术区域完全消毒,并准确选择穿刺点,避免误穿动脉或其他结构。

二、CVC的管理原则1.固定与固定方法CVC必须经过恰当的固定,以防止其移位或掉落。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结扎法和固定贴布法。

固定贴布应选用透气性好、无过敏反应的材料,贴布的大小应适合导管长度,并且固定贴布要粘贴牢固,以确保导管的稳定。

2.导管口的日常护理术中CVC导管口的日常护理是保持导管通畅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正确洗手,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导管口的清洁。

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换药,包括清洁导管口、更换固定贴布以及更换连结器等。

3.导管位置和固定的定期评估定期评估CVC的位置和固定情况是术中CVC管理的必要步骤。

通过X线检查或超声定位等方法,确定导管的正确位置,避免导管的意外脱落或移位。

定期观察固定贴布的粘贴情况,提前发现并处理固定失效的情况。

4.感染防控措施术中CVC的感染防控是术后并发症的重点。

护理人员应做好手卫生,穿戴无菌手套,并采取无菌技术操作。

术后应及时更换导管固定贴布,每日清洁导管口,并观察导管口的红肿、渗液等情况。

若有感染症状出现,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5.导管的拔除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和医嘱,决定是否拔除CVC。

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

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固定
第一步左手持纱布覆盖在正压接头上提起导管,右手持碘伏一根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消毒皮肤,顺时针消毒。

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 (至少大于贴膜的
面积)。

取第二根碘伏棉棒以同样的方法逆、顺时针
消毒皮肤。

第二步皮肤消毒完后待干15秒,取无菌透明敷贴,粘贴透明贴,再将离型纸剥离透明敷贴,粘贴时敷贴自然下垂,切
勿拉伸敷贴。

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排净敷
贴里的气泡。

第三步取一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于无菌透明敷贴上,注意大小应无菌透明敷贴相似即可。

第四步取一条胶带将PICC延长管以蝶形固定于无菌透明敷贴缘处。

再将PICC延长管U型弯折于无菌纱布上,再以胶带
横向固定胶带横向固定延长管,在记录胶带上标注操作者
姓名及日期,贴于透明敷料。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三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三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心 静 脉 导 管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管 道 采 用 透 明敷 料 加 医 用胶 带 常 规 固定 法 的 患 者 , 设 为对 照组 ; 2 0 1 4年 采 用 透 明敷 料 加
导管固定装置( 施 乐扣 ) 改 良固 定 法 一 的患 者 , 作为观察 1 组; 2 0 1 5年 用 透 明敷 料 加 3 M一 2 7 3 3胶 布 高 举 平 台 改 良 固 定 法二的患者 , 作 为观 察 2 组; 比较 三 组 患 者 非 计 划 拔 管 发 生 率 、 费 用 成本 以及 患 者 舒 适 度 。结 果 观 察 1 组 和 观 察
疗胸腔 内积气 、 积液 的有 效 方法 , 由于其 组 织相 容 性
好创伤 小 , 易被 患者 接受 的优 点[ 】 ] , 在I } 缶 床 中使 用 越
来越 普 遍 。一 旦 发 生 管 道 非 计 划 拔 管 ( Un p l a n n e d
e x t u b a t i o n , UE X) , 将增加患者感染和气胸的风险,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2 0 1 3 —2 0 1 5年 经 胸 腔 留 置 中

1 . 2 . 1 对照组 撕 2条 1 0 c m长 3 M 医用 胶 带 , 其 中一条在距敷 料边 缘 3 a m 的 导管 上 固定 , 另 一 条在 其 下方距其 1 c m处 缠绕导管 2圈至对侧 固定 。 1 . 2 . 2 观察 1 组 1 . 2 . 3 观察 2 组 用导管 固定装 置 ( 施乐 扣) 替 代对 采用 3 M- 2 7 3 3 胶布 5 c m×5 c m
中圈分类号 : R 4 7 2
文6 8 2 1 / J . c n k i . h s j x . 2 0 1 6 . 2 4 . 0 3 0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管侧 翼处 上下 3c 再用 布胶 布或 纸胶 布加 以 固定 , m 将胸 腔 引流袋 ( ) 挂 钩 固 定 于床 沿 下 , 瓶 用 向患 者及 家属 做好 有关 引 流管 的护理 宣教 , 告知 其注 意事项 , 按护 理 常规定 期 消毒 , 换 引流袋 ( ) 更 瓶 。
13 观 察项 目 .
始置 管 至遵 医嘱拔 除 引流管 止 。 1 4 统 计学 方法 .
2组患 者 的引流 管 固定 效 果及 患 者 的舒 适 影 响 度 比较采 用 检 验 , P< 0 0 以 . 5为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1 试 验组 : 常规 操 作将 单 腔 中心 静 脉 导 管 置 ) 经 入胸 膜腔 , 出导 丝 , 刺处 常规 消 毒 后 , 导 管 刻 退 穿 将 度 向外 , 横 S型 弯 曲 , 盖 3 透 明敷 贴 ( 寸 呈 覆 M 尺 1 m×1 m) 在单 腔 中心 静脉 导 管侧 翼 处 用 3 0c 2c , M
1 2 导 管 固定 方 法 .
观察 2组 患者 引 流 管 固定 效 果 , 括 引 流 管有 包 无折 叠 、 出 , 布有 无 松 动 ; 2组患 者 的舒 适 影 脱 胶 对
响度 进行 比较 , 括局部 皮肤 有无 瘙痒 不适 , 包 变换 体
位 有无 不便 , 是否 担 心 引 流 管脱 出 。观察 期 限 为 开
透 明敷贴 ( 寸 l m×1 m) 尺 Oc 2c 固定 , 胸 腔 引流袋 将 ( ) 瓶 用挂 钩 固定 于床沿下 。向患者 及家 属做 好有关
引 流管 的护理 宣教 , 知其 注意事 项 , 护理 常规 定 告 按
期 消毒 , 更换 引流袋 ( ) 瓶 。 2 对 照组 : 常规 操 作 将 单 腔 中心 静 脉 导 管 置 ) 经 入胸 膜腔 , 出导 丝 , 刺处 常规 消 毒 后 , 盖 无 菌 退 穿 覆

中心静脉导管缝合固定与贴膜固定法比较

中心静脉导管缝合固定与贴膜固定法比较

t h e t e r d i s l o d g e a n d CRBS I b e t we e n t h e 2 g r o u p s( P> O . 0 5 f o r b o t h ) . Th e r a t e o f c a t h e t e r d i s l o d g e i n t h e p l a s t e r g r o u p wa s h i g h e r ,
ni f i c a nt l y s h or t er i n t he pl a s t e r gr oup t ha n i n t he s u t ur e gr oup ( P< O. 01 ); t he r e we r e no s i g ni f i c a nt di f f e r e n c e s i n t he r a t e s o f c a —
g r o u p,3 0 c a s e s)o r s l i t p l a s t e r s( t h e p l a s t e r g r o u p, 3 0 c a s e s ) . Th e t i me t o s e c u r e a c a t h e t e r ,t h e r a t e s o f c a t h e t e r d i s l o d g e a n d c a t h e t e r - r e l a t e d 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 c t i o n( CRBS I )b e t we e n t h e 2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 l t s Th e t i me t o s e c u r e a c a t h e t e r i s s i g —

两种ICU深静脉置管术固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ICU深静脉置管术固定方法的比较
管从 “ n”型缺 口处取 出后 ,使 “ n”型 缺 口两 边互 相充
分粘贴 ,然后用透明敷料 自带胶布 ( 无纺布胶布 )其中的一 条 ,两边从 中点向上 向下对折后 ,从 “ n”型缺 口处的外露 导管下面穿过 ,在上面交叉 粘贴 固定 。然后再用另一条 自带
胶布 ( 无纺布胶布 ) 固定在之前胶布的上面 ,用第 三条胶 布 标明更换 日期 ,更换时间 ,操作者 ,再将 体外深静脉导管顺 势弯成 弧形 ,一 边 固定于 透明膜 上 ,一边 固定 于患者 皮肤 上。每天输液完毕 ,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 。对照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X 检验。 .. 2
表 1 两组导管 出现的 问题 比较 6 4例 中男性 3 6例 ,女性 2 9例 ,年 龄 1 8
注 :P< . 5具 有 差 异 性 00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8 4岁 ,平均年龄 5 1岁。其 中腹部 术后 1 4例 ,颅脑损 伤
收稿 日期 :2 1 - 6 2 00 0 -2
组按照常规将 3M带有 “ n” 型缺 口的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穿 刺点进行固定 “n”型缺 口处用 自带胶布 两条 常规横 向 固
定 ,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内导管脱 出的差异。 观察组注意事项 : 3M敷料贴膜定时更换 ,换药时沿 导
周静脉通路 的患者 。20 0 9年 5月至 2 0 09年 1 0月我科 共有
12 4 深静脉插管 固定评价标 准 ..
①无脱 出 :导管位 置移
6 4例患者行颈 内深静脉 置管 ,现将 临床资料及 护理 体会总
结如下。
动在 0 5e . m之 内。②有脱 出 :导管位置移动超过 0 5c . m。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共3篇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共3篇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共3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心静脉导管(CV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可以实现对静脉系统的快速输液、输血、营养支持及持续监测等功能,是一种重要的中心静脉途径。

PICC作为一种新型的CVC,凭借其较少的并发症、插管操作简单快捷以及对患者的创面影响小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运用。

PICC的安全稳定与病人的舒适和有效固定密切相关。

近年来PICC的三种体外固定方式巩固了PICC的稳定性和修复时间,分别是利用外固定套、胶贴固定和带有保护套的三钩固定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三种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来探讨哪种方式最好地满足患者的安全稳定、舒适感和临床护理的需求。

一、利用外固定套固定的PICC外固定套是医用胶带、硅胶或绒布等材料设置的一种支架,可以缠绕在PICC上。

上下一段外侧固定胶布或盖帽以防止衣物、床上用品等的摩擦和绣球,从而保持PICC通畅和固定。

由于易于操作和快速固定,目前该固定方式在临床中较为常用。

在该固定方式下,PICC的刺入部位被完全暴露,易于维护,而且病人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可以轻松转动手臂,舒适性较高,缺点是:这种固定方式容易过紧,造成局部皮肤受压、挫伤、皮肤屏障受损;如果固定松动,会影响PICC的安全,使管路暴露于刺入部位之外,使患者容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另外,固定带的绷紧程度应该适中,过紧会引起肢体水肿、获取血流和灌注压的障碍等。

二、胶贴固定的PICC胶贴固定即用细胶带或医用胶贴将PICC固定在公共位置,使其保持不动。

这种固定方式的好处是操作简单,能够更全面地固定于周围,不易松动,如按照合适的方法进行固定,可美化PICC固定状态,在观察取核时方便。

因此胶贴固定是适用于PICC长时间留置的患者。

但固定材料对皮肤损伤较大,如果胶贴用量不足或固定松动,也容易让PICC移动和病人感到不舒服。

思乐扣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的效果观察

思乐扣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的效果观察
折叠夹住 , 阻止尿液流人 尿袋 , 当患者 自感有 尿意 时放 出尿 液, 同时鼓励 患者参 与排尿 , 自觉尿液排 尽时再 用 同法夹 住
同, 患者能主动参与排尿 过程 , 具备 了拔尿 管后 能顺 利 排尿 的生理和 心理 准 备 。实 验组 拔 除尿 管 第 1次 排尿 顺 利 率 9 3 . 5 %( 2 9 / 3 1 ) , 不顺利率 6 . 5 ( 2 / 3 1 ) 。2例 中排 尿 困难 1
洗。
例, 尿潴 留经诱 导排尿 1 例 。对 照组实 行持续 开放式 放尿 , 使 本身功能正常 的膀 胱忘却 了 自身储 存尿 液和排 尿 的双重 使命 , 其开放引流方式使 膀胱储 存功 能暂时废 用 , 排尿 反射
暂 时 中 断逐 渐 顺 应 了有 尿 即 流 的“ 惰 性状 态, , 【 。 导 致 拔 除
尿管后不能及 时建立 主 动排尿 意识 , 本 组 自行 排尿 顺 利率
6 3 . 3 %( 1 9 / 3 o ) , 不顺利 率 3 6 . 7 ( 1 1 / 3 o ) 。1 1例 中排尿 困 难和尿潴留经诱 导排尿各 4例 , 排尿不畅 6例 , 1 例排尿 困难 经诱导等仍不能 自行 排尿 , 重新 导尿 同时给予 膀胱 冲洗 , 抗 感染继续治疗 配合针灸穴位封闭 2 d后 自行排尿 。 通过两 组观察对 比显示个 体化 放尿方 法对 膀胱 神经肌 肉早期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 而持续开放式放尿则相反 。
参 考 文 献
1 . 3 拔 除尿 管后 的排尿观察
记录 患者 拔除尿管后第 1次
排尿情况 , 拔管后有尿意时能 白行排尿 , 不需诱 导 , 排尿 时顺 畅, 无尿 痛为顺 利 , 相反为不顺 利。计算两组 的排尿顺利率 。

人工肝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人工肝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人工肝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杨莎;游建平;胡天平【摘要】目的比较人工肝替代治疗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

方法 242例人工肝替代治疗的重症肝病患者分为实验组(n=125)和对照组(n=117)。

对照组采用传统敷贴固定导管,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固定导管。

比较2组局部渗血、导管脱落、导管堵塞和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6.84%(P〈0.05);实验组导管滑脱率为0,低于对照组4.27%(P〈0.05)。

2组局部渗血和导管堵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导管固定方式可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滑脱、渗血,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增加了人工肝替代治疗的安全性。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年(卷),期】2017(003)007【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人工肝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并发症感染【作者】杨莎;游建平;胡天平【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人工肝是一种能替代或模拟正常肝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是治疗严重肝病、肝衰竭的重要方法[1],治疗时需要把患者体内血液引出到体外循环,再回到体内。

中心静脉置管是人工肝替代治疗中建立血管通路的常用技术。

重症肝病患者身体机能严重下降,抵抗力低下,在有创诊疗中容易导致并发症发生。

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一直是临床护理中的难点,如果固定不好会引起穿刺点渗血和导管滑脱,增加感染风险[2-3],本研究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人工肝替代治疗的重症肝病患者2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3例,女29例,年龄16~74岁;乙型肝炎175例,酒精性肝炎34例,药物性肝炎23例,丙型肝炎10例。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两种固定方法应用效果比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两种固定方法应用效果比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两种固定方法应用效果比较Comparison on applied effect of two fixed methodsafte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叶 菁Ye Jing(Affiliated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5002China)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锁骨下静脉置管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312例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新方法组,传统组使用悬吊固定法,新方法组使用顺势弧形法,观察两组病人导管固定效果、局部感染发生率、敷料更换频率。

[结果]新方法组出现贴膜卷边、导管半脱落等固定不良情况明显减少,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

[结论]新方法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的发生率,导管固定效果好,病人的不适感减少,敷料的更换频率下降,继而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医患矛盾。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applied effect of two fixed-way after thesubclavian vein catheter and the jugular vein catheter.Methods:A total of312cases of patients after undergoing subclavian vein and internal jugularvein cathe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group and the newmethod group,the conventional group cases used the suspended fixation,thenew method group cases used homeopathic arc method.The catheter fixedeffect,the incidence of local infection and dressing change frequency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The fixed undesirable conditionssuch as film curling and the catheter half off in new metho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incidence of local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Conclusion:The new method has reduced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especially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and its cath-eter fixed effect is better and dressing change frequency decreased,and it canreduce the patients'discomfort,and then reduce the patient's medical costsand the patient conflict.Key word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ubclavian vein catheterization;infection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1.00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7C-1922-02 中心静脉置管常用于需胃肠外营养的外科病人、危重病人及需多次化疗的病人[1],因常需输注刺激性强、高渗透及黏稠的药物,且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及病人的依从性较差,因此,导管易发生脱落移位,所以有效固定显得尤为重要。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实验组在导管部分脱出、舒适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9例。
两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 1。
1.2方 法
表 1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 比较 f n(%
1.2.1对照组的固定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成功后,先将蝶形夹
进病 人 的感 情起 到药 物无 法代 替 的作用 。
1.1作 为一 名护 士在 和病人 接触 时 ,事先 了 解病 人 的职业 ,选 择适 2_3眼神及面部表情 :在外科手术护理中注意观察病人 的眼神及
当的称谓 ,主动打破僵局 ,介绍 自己,拉近和病人的距离 ,取得病 面部表情可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病情动态。例如术前病人心
参考 文献
3.3实验组的固定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采用无缝线的固定 【1]郭梅 ,龚海 芬 ,汪丹 ,等.两种 固定 PICC导 管方 法的 对 比分 析【J】.
方法 固定 中心 静脉 导 管因无 需 收取 缝合 及 拆线 的 费用 ,加上 此 方 护理研 究,2007,21(30):2783—2784. 法 固定 牢 固 ,每 周 只要 换 药 2次 ,自粘 敷 贴 的 费用 是透 明敷 料 的 【2]李 燕 ,袁玲 .三种 透明 敷料 固定 中心 静 脉 导管 的效 果 比较【J1.护
人的信任 ,这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情放松则面部表情放松愉悦 ,而病人有心事 ,目光就会游离不定 ,
1.2在工作 中根 据服务 对象 的年龄 、身份 、职 业 掌握 语音 、语 速 、语 手 足无措 甚至 表情 痛苦 ,护 士应 及时 予 以干预 。同 时在外科 护理
调 ,多采 用开放 式提 问 ,语 言通 俗 易懂 ,鼓励 病人 及 家属 说 出术前 过程 中,护士利 用 眼神及 面部 表情 可达 到 良好 的交流 作用 。在 和

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CVC)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将2013年在ICU行CVC置管后缝合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在 ICU 行CVC置管后行无缝线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导管脱管率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

结果:研究组CRBSI发生率、导管脱出率均低于观察组,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缝线固定可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CRBSI和导管脱管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无缝线固定;缝合固定;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185-02中心静脉是ICU抢救常用和可靠的静脉通道,以往的固定方法主要为局部皮肤缝合法,随着粘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无缝线贴膜固定法给临床提供参考,以下两种方法对CRBSI、导管脱管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本院ICU收治的患者中,进行缝合固定的患者中便利选取12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本院ICU中进行无缝线固定的患者中便利选取120例作为研究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疾病和穿刺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置管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置管时个人防护设施要齐全,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铺无菌巾等,把因置管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1]1.2.1 对照组固定方法:置管成功后,在离穿刺口1cm处用固定夹对导管进行缝合固定,重新消毒穿刺口周围皮肤后,选用专用透明贴膜(3M公司生产,10cm×11.5cm)以穿刺点为中心,运用无张力法黏贴。

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导管的固定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的重要步骤,它能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及操作要点。

一、固定方法的选择根据导管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结扎法、缝线固定法和贴固定法等。

1. 结扎法:适用于导管与皮肤间距离较近的情况。

操作时,可先用无菌纱布将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

然后,将导管与皮肤垂直固定在皮肤上方,用结扎线进行固定,确保导管不会松动。

2. 缝线固定法:适用于导管与皮肤间距离较远的情况。

操作时,首先用无菌纱布消毒患者的皮肤。

然后,在导管与皮肤附近的位置缝入缝线,将导管与皮肤固定在一起。

缝线固定法可以确保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位。

3. 贴固定法:适用于导管与皮肤间距离较近且导管不太重的情况。

操作时,可以选择透明敷料或者固定带等贴在导管附近,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

贴固定法使用方便,而且可以观察导管插入口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二、固定方法的操作要点无论选择哪种固定方法,都应该注意以下操作要点,以确保固定的牢固和患者的安全。

1. 导管与皮肤的清洁:在进行固定之前,要确保导管插入口及周围的皮肤干净,以免感染。

可以用无菌纱布蘸取适量的生理盐水或酒精进行清洁。

2. 固定位置的选择:固定时应选择导管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的位置,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同时,要避免固定在关节弯曲处或者皮肤皱褶处,以免导致固定不牢。

3. 固定材料的选择:根据导管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

固定材料应具有透气性、无菌性和耐用性。

贴固定法可选择透明敷料或固定带,结扎法和缝线固定法则需要使用合适的结扎线或缝线。

4. 固定的力度:固定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

力度过大会导致导管被勒紧,影响血液流动;力度过小则可能导致导管移位。

固定后,可通过观察导管插入口的位置和患者的反应,调整固定的力度。

5. 定期检查:导管固定后,要定期检查固定的情况。

cvc的固定方法

cvc的固定方法

cvc的固定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CVC的固定方法在医疗领域中,中央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

CVC是一种可以直接插入到体内大血管中,用于输液、药物注射、血液采集等目的的导管。

在使用CVC的过程中,正确的固定方法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关于CVC的固定方法,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地进行固定操作。

固定方法一:选择合适的固定位置在固定CVC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位置。

通常情况下,胸部是最常见的固定位置,可以通过贴胶布或者使用专用的固定带将CVC固定在胸部。

也可以选择腋下、肩部等位置作为固定点。

在选择固定位置时,需考虑患者的病情、活动度、皮肤情况等因素,确保固定的位置既稳固又舒适。

固定方法二:使用适当的固定器材在固定CVC时,适当的固定器材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固定器材包括胶布、固定带、固定板等。

选择固定器材时,应根据导管的类型和长度来进行选择,确保固定器材能够有效地固定导管,不会对导管造成损伤。

在使用固定器材时,应注意固定的力度和位置,确保导管不会被牵拉或拉扯,减少导管脱落或血管损伤的风险。

固定方法三: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固定CVC后,定期检查固定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每天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固定器材没有松动或脱落。

特别是在患者活动频繁或有呼吸机辅助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对固定情况的检查。

如果发现固定器材松动或脱落,应及时重新固定,避免导管脱落或不稳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固定方法四:注意固定后的护理固定CVC后,正确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定期更换固定器材,保持导管的干燥清洁,避免导管周围皮肤发炎或感染。

在固定CVC时,应避免拉扯导管或在导管周围进行过大的活动,以减少导管脱落或损伤的风险。

正确的固定方法对于CVC的使用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固定位置和固定器材,定期检查固定情况,注意固定后的护理,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几种固定方法及比较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几种固定方法及比较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资 料 ;8 患 者 中 , 2 例 , 2 . 4例 男 6 女 2例 , 年龄 1 —7 9 2岁 。经 B超 检查证 实 有 中 , 大量 胸 腔积 液 。其 中 3例 胸水 中 可见 纤 维条 索 影 , 2例 已 有胸 膜增 厚形 成 。所 有 患者 均 采用 中美 合 资 的珠海 福 尼亚 医疗 设 备 有 限 公 司生产 的一次 性 中心 静 脉导 管包 , 均置 管 深 度 9 l c 置 管 时 间 3 平 一 l m, 7, d 引流 胸水 1 0 —5 0 a 5 0 0 0 m。
2 结 果 三 种 固定 方 法 比 较 见 表 1 。 表 1 三种 固定 方 法 比较 ( ) 例
[ ] 唐 育 才 , 秀玲 , 1 张 李建 全 等.中心 静脉 导 管用 于胸 腔 闭式 引流 的 护理 E 3 实用 医技杂 志 ,0 8 0 l. 20 ,6 E 3 谢燕 , 雁 , 2 徐 毕新 等. 用 中心 静脉 导 管 ( 流专 用 ) 采 引 应用 于 胸 腔积 液 的引流 并 与以 往的 普通硅 橡 胶 引流 管 方 法 对 照 研 究[ ] 齐鲁 护 J.
医 学 信 息
2 1年a 第2卷 第8 00 N 3 期
临床医学
姿
中 心 静 脉 导 管用 于 胸 腔 闭式 引 流 的 几种 固 定 方法 及 比 较 分 析
范 炜 英
【 中图 分 类号] 5 R6 5 【 文献 标识 码】 B 【 章编 号] 0 6 9 9 2 1 ) 8 0 5 1 文 1 0 ~1 5 ( 0 0 0 —0 9 —0

和结膜 有无 渗 漏 。 1 3 术 后处 理 : 毕 3 . 术 d内结 膜 下 注 射庆 大 霉 素 2万 u及 地 塞 米松 2 5 g 术 后用 l 阿托 品点 眼 , .m , 按摩 眼球 。术后 每 日常 规换 药 , 常规 托 吡 卡 胺散 瞳 , 必舒 及迪 非 眼药 水点 眼 , 反应 较 重者 , 除禁 忌症 , 身给 典 如 排 全 予 皮质 类 固醇 激素 及抗 生 素等药 物 , 日于裂 隙灯 下观 察 前房 , 过 泡及 每 滤 眼部其 他 反应 情况 , 日非接 触 眼压 计 测 眼 压 , 据 眼 压 , 房 形 成 及滤 每 根 前 过 情况 , 于手 术后 4 4 分 别拆 除 可调缝 线 , 酌 情早 期进 行 眼球 按 摩 , ~1 d 并 调 整滤 过 量 。 1 4 统 计 学 处理 : S S l . . 用 P S 1 0统 计 软件 。记 数 资料 采用 均 数 士标 准 差表 示 , 间计 量 资料 采用 t 验 , 组 检 P<O 0 . 5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使用两种固定材料的比较分析

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使用两种固定材料的比较分析

本质上 的差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口 P . )。 (<0 5 0
小儿手 术具有应激 反应强 、手 术时间短 的特点 ,过 浅的麻醉不 能 有效 抑制术 中应 激反应 ,过 深的麻醉影 响苏醒 ,因此要 求麻醉诱导 和 苏醒迅速 ,术中麻醉深度适宜_,且术后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 。 3 】
性 ,且 简单容 易 ,价 格低廉 ,具有 临床 安 全性 。 因此 ,这 种 方法值得 使 用 。
【 键词 】I U; 中心静 脉 置 管 ;比较 分析 关 C 中图分 类号 :R 7 4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7 — 14 (0 2 6 03 — 2 6 1 89 2 1 )2— 5 9 0
s 棘 突为 顶端 和经骶 骨角 的连 线为底 边组成 的三 角形开 口,是 由s 4 3 (4 s )椎板未 融合形成 ,由骶尾韧带所覆盖 ,内含终丝 。z J骶管裂 JL , 孔大 ,局 部解剖标 志清楚 ,骶 尾韧带穿刺 突破 感明显 ,小 儿骶管 阻滞
I U还具有 把人力 ,物 力 ,技术 三种 因素相 结合 ,从 而达到 最大的治 C
进行 回顾性分析研究 。现将研究成果 报道如 下。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疗 效果 ,给患者带来便 利 。IU的收治对 象主要包括 以下几 个方面 : C ①患者出现肝功 能衰竭或者 出现多种器官 衰竭。 ②患者 需要进行心脏
这 次研究 选取 我 院在2 1年8 至 2 1年 8 收治 的8 例I U患 01 f l 02 N O C
者 , 这些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 将 所有患者都 自愿接受调查 并服从 所 有 准则 )。并将8例 IU O C 患者 随机 分为两 组 ,观察组 和对照组 。在 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5-10-29T14:03:34.4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作者:叶桂芳
[导读]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避免因导管感染而增加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减少因为导管感染和导管脱管而缩短导管的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叶桂芳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511400)
【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CVC)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将2013年在ICU行CVC置管后缝合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在 ICU 行CVC置管后行无缝线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导管脱管率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

结果:研究组CRBSI发生率、导管脱出率均低于观察组,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缝线固定可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CRBSI和导管脱管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无缝线固定;缝合固定;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185-02 中心静脉是ICU抢救常用和可靠的静脉通道,以往的固定方法主要为局部皮肤缝合法,随着粘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无缝线贴膜固定法给临床提供参考,以下两种方法对CRBSI、导管脱管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本院ICU收治的患者中,进行缝合固定的患者中便利选取12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本院ICU中进行无缝线固定的患者中便利选取120例作为研究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疾病和穿刺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置管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置管时个人防护设施要齐全,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铺无菌巾等,把因置管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1]
1.2.1 对照组固定方法:置管成功后,在离穿刺口1cm处用固定夹对导管进行缝合固定,重新消毒穿刺口周围皮肤后,选用专用透明贴膜(3M公司生产,10cm×11.5cm)以穿刺点为中心,运用无张力法黏贴。

1.2.2 研究组固定方法:置管成功后无需缝合,重新消毒穿刺口周围皮肤后,用同样的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运用无张力法直接对导管进行黏贴,再用优力舒弹力胶布在导管尾端进行加强固定。

1.2.3 更换贴膜方法:撕除旧贴膜,按顺-逆-顺时针的顺序,用75%酒精去除局部皮肤油脂;再用安尔碘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按顺-逆-顺时针的顺序消毒3遍,消毒面积大于贴膜面积,最后消毒导管,待干后贴膜固定。

1.3 观察指标
1.3.1 导管感染判断指标:1)无其他原因的发冷、发热和寒颤。

导管拔除后症状消失;2)导管的细菌培养>500菌落/平皿;3)置管的皮肤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

符合上述任意一项即可诊断导管感染。

[2]
1.3.2 导管脱管判断指标:1)导管从皮下退出4cm以上,从导管内回抽无回血;2)固定夹与皮肤之间导管呈卷曲状,静脉滴注不畅,回抽无回血;3)导管完全脱出。

符合上述任意一项即可诊断导管脱管。

[3]
1.3.3 导管留置时间判断指标:从在ICU置管当日至拔管当日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CRBSI和导管脱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留置导管时间长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CRBSI、导管脱管和导管留置时间比较[例(%)]
3.讨论
3.1 无缝线固定法减少了CRBSI发生率:表1显示,研究组CRBSI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感染是置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ICU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机会更大。

无缝线固定没有固定夹和缝线的干扰,消毒更加彻底,减少了局部感染的机会;而缝线固定的固定夹与皮肤之间的空隙不易被消毒,容易滋生细菌而引起局部感染;再加上缝针破坏了皮肤天然的屏障功能,部分病人出现线头反应,严重者可发生缝针处感染。

3.2 无缝线固定导管脱出率低于缝线固定:表1显示,研究组导管脱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般认为,缝合是相对牢固的固定方法,但因为黏贴时贴膜与固定夹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甚至还会有气泡,使贴膜未能起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而为了减少无缝线固定而导致的脱管,我科使用优力舒弹力胶布在导管尾端进行加强固定,避免了因患者活动牵拉而脱管的现象。

3.3 无缝线固定法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固定方法会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患者重新置管的痛苦,降低经济损失。

如果固定不牢固或出现CRBSI时,都会缩短导管的留置时间。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小结
综上所述,无缝线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操作简捷,无需进行皮肤缝合,病人活动时不会出现牵拉引起的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抢救时还可以节省置管后缝线固定的操作时间,直接输液给药。

另外,无缝线固定可以降低CRBSI和导管脱管的发生率,避免因导管感染而增加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减少因为导管感染和导管脱管而缩短导管的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任蔚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01.
[2]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7.
[3] 李自会,龚菌,两种缝合方法在防止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滑脱上的临床对比与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7):2887-28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