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设计类通病:由于设计缺陷导致的问 题,如设计荷载偏低、排水设计不合 理等。
自然因素类通病:由自然环境因素引 发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地基沉降等 。
施工类通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如压实度不足、材料质量不达标、 施工工艺错误等。
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路基工程质量通 病,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 路基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防治措施:加强地质勘 察工作,准确评价地基 性能;选择合适的地基 处理方法,如换填、强 夯、桩基础等;严格控 制施工质量,确保地基 处理效果。
路基填料不合适
01
02
路基填料的选择直接影 • · 响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不合适的填料将 导致路基质量问题。
03
04
05
问题表现:路基压实度 不足,填料含水量过高 或过低,填料粒径分布 不合理等。
施工不当
施工方法不合理
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施 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 致路基压实度不足、排水 不畅等问题。
施工质量监管不力
施工现场质量监管不到位 ,部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低,无法确保施工质量。
赶工期
为了赶工期而忽视施工质 量,如未按照规范进行养 护,导致路基工程质量下 降。
材料问题
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条件。同时,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02 03
施工工艺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控制好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压 实度等关键指标。对于不良地质地段,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换填 、强夯等。
施工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路基填筑的沉降、位移等关键指标的监测,及时 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供可靠的依据。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基外观质量病害及防治路基因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承受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并且由于路基所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常产生各种病害。

主要有: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裂缝;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塌。

二、路基沉陷1、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从而引起局部路段的破坏,影响车辆通行能力以及行车的舒适性。

2、原因分析:路基沉陷有两种:一是路堤的沉落;另一是地基的沉陷,内容如下:①路堤的沉落:因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在荷载和水、温度综合作用下,堤身向下沉陷。

②地基的沉陷:原地面为软弱土层,如泥沼、流沙或垃圾堆积等,填筑前未经换土或压实,发生地基下沉,侧面剪裂凸起,引起路堤下陷;软弱土层未进行预压,或预压荷载不足和预压沉降不稳定就开始卸载、路面施工,引起工后沉降。

3、防治方法:①注意选用良好的材料,分层填筑、分层夯实;严禁用腐植土或有草根的土块,并及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或处理好地下水。

②填石路基从下而上,应用由大到小的石块认真填筑,并用石渣或石屑填空隙。

③原地面为软弱土层时,路堤高度较低的,应挖除非适用材料换填良好的材料并用加筋体予以加固;路堤高度较高的可采用打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水泥桩等复合地基的形式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④应按设计要求,对软弱土层进行等载或超载预压,并直至沉降稳定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三、路基边坡的塌方1、路基的塌方是山区常见的路基病害,根据其形成的条件及原因,一般可分为:剥落、碎落、滑坍和崩塌等形式。

2、剥落:是指边坡表土层或风化岩表面,在湿热的作用下,表面发生涨缩的现象,从而引起零碎薄层从边坡上脱落下来。

1)防治方法:①搞好排水,不使地面或地下水浸蚀路基边坡。

②加固边坡,如种草、铺草皮或植树。

③对于风化的软质岩层,可采取TBS绿化防护,或修建干砌、浆砌片石护面墙。

④整修边坡,及时清除可能滑坍的土石方。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道路建设中,路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路基工程质量不过关,将会给道路使用带来诸多问题,甚至会导致道路危险,影响人民的出行及生活。

本文将针对路基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断面不合格道路断面是指路面与路基交接处的位置,在道路建设中非常关键。

常见的断面不合格问题主要是高度不合格、结构不合格等。

针对这种情况,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核查并指导修正。

同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进行仔细排查,确保断面的合格性。

2. 地基不牢固地基不牢固的问题通常是由于地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认真研究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地基的结实。

其次,要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管理,任何违规操作和随意改变施工方案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3. 地面不平整地面不平整是导致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一大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满足道路工程质量标准。

其中,铺设沥青时应按要求进行重复压实,千万不能滥竽充数,影响道路使用效果。

在地面高度设计时,需要细心认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测量和计算,确保地面高度平整。

4. 路基渗水路基渗水对道路功能和使用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道路塌陷或者产生严重的裂缝。

处理路基渗水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研究,认真分析水文环境和岩土工程条件,合理设计地基结构。

(2) 做好路基防水层的施工工作,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铺设,确保防水层质量。

(3) 对于路基渗水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不可拖延。

可以采用加固草皮、注浆等措施来保证路基结构稳定。

以上就是路基工程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再次强调,道路施工需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道路服务。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质量通病高填土下沉高填土路基下沉的主要原因有:①原地基承载力差、土质天然密实度低,加压时具有较大变形和可压缩性;②填土不均匀,压实指标难以确定,导致施工压实不匀,造成路基沉降不均匀;③路基防护工程不同步和防护工程不完善,造成填土路基损坏;④路基防水和排水设施不完善,造成路基进水和软化;⑤施工安排晚,自然沉降期不够。

(2)预防措施①做好地基处理:对于原地基承载力不够的地段和淤泥层,先清除原土、淤泥层,换填承载力高的土料。

②填筑同一段路基时,选用同一种填料。

不同性质的土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小于0.5m。

填筑时,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并严格控制土含水率,压实度按试验路段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在路基两侧埋设标尺杆,每填一层土,都挂线检查厚度。

采用“小段薄层上土、机群作业、当日成型”的经验,用平地机平整填土,用洒水车洒水,保证土的含水量。

碾压时,在常规的施工和压实检测基础上,为提高高填路基的压实均匀性和稳定性,减少后期沉降,对高填路基分1.0m一层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压实。

对于不均匀沉陷,还可采用土工格栅来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每0.5~1.0m厚全幅、全段铺一层。

③雨季施工时,防护工程应及时施作,使防护真正起到作用。

对暂时不能防护的路基,对超宽部分先不刷坡。

一旦土路堤被雨水冲刷,必须彻底、完全的处理,不留隐患。

④做好防排水设施。

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防水、排水的投入。

路基施工前,先做好排水设施,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排水通畅。

⑤合理安排工期。

对高填土路基段,先安排,先施工,先完成,确保高填土路堤有1年以上自然沉降期,就能消除总体沉降的60%~70%,有利于路堤的后期稳定。

一、质量管理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确保成都市结构优质工程,四川省建筑工程“天府金杯”,争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路基工程1、填方路堤原地面未进行处理就上土施工;预防措施:⑴、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和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⑵、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基穴等,应用原地面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⑶、路堤基底为腐植土的,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

⑷、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2、横向斜坡路堤填筑未挖台阶,出现路基横移,下挡墙挤裂。

预防措施:⑴、山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5,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 米,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底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

⑵、对半填半挖横坡陡峻地段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 米。

3、土工合成材料易破坏。

预防措施:⑴、铺设材料前,先将场地整好,以免土层表面有坚硬凸出物穿破土工合成材料。

⑵、填筑碎石垫层时,应采取沿土工合成材料两侧边缘倾斜填料,以免造成其损坏。

⑶、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好后应立即用土料填盖,防止在烈日下暴晒。

⑷、施工现场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

4、施工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现象。

预防措施:㈠、下承层必须平整良好,碾压密实后方可摊铺土工合成材料。

㈡、摊铺时应拉顺,紧贴下承层。

㈢、摊铺前应先把一侧固定,然后依次摊铺。

5、摊铺碎石垫层时,下层土工格栅被翻起、损坏。

预防措施;㈠、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料摊铺须采用前置式装载机。

㈡、第一层填料的卸料,摊铺顺序应和土工格栅摊铺方向相反。

㈢、机械不得在覆盖的土工格栅上通过。

6、路基填料不合格,不同类型土混填。

预防措施:㈠、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

㈡、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 米。

㈢、应合理安排不同土质的层位。

㈣、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交接处应作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料在斜面下部。

7、填石路堤的石块尺寸过大,造成很大的空隙,使路堤上部陷落下沉。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公路路基工程是指由岩土材料或其它适当材料建立的公路基础,它在公路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

本文将针对公路路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一、沉降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是指在路基结构上存在沉降量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会导致路面塌陷、裂缝、隆起等问题。

沉降不均匀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路基设计不合理或者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防治措施:1.采用合适材料和优化设计来降低路基沉降率;2.保证施工无地基沉降,路坑和土方不得存放;3.设置临时排水管道和加强基础处理可以缓解路面的沉降问题。

二、基础不牢固基础不牢固可能会导致路面塌陷、开裂、路基沉降等问题。

基础不牢固的问题普遍出现在路基设计不规范、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不严谨等情况下。

防治措施:1.确保材料合格,并在处理路基时实施正确的方法;2.为路基基础加固,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如加固处理;3.根据地质条件和地形苛求,树立严格的基础处理标准。

三、土质材料不合格土质材料不合格会导致路基施工失败,加速路基结构的老化和吸水性增强,从而导致路面塌陷、严重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1.选择质量可靠的土质材料和配料,进行彻底筛选;2.严格遵守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湿度等因素,使土质材料达到施工标准;3.根据类型和性质,合理测试和检测;四、没有加强措施如果路基工程施工时没有加强措施,路基结构可能会老化、失去强度并且发生沉降,开裂、剥落等问题。

防治措施:1.采用改良和加固方法加强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2.表面覆盖,以保护表面降低老化风险;3.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整体强度和能力。

五、车辙和水沟在公路路基工程中,车辙和水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且是一类较为严重的问题。

修复成本也较为高昂,如果被忽略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防治措施:1.针对地理环境,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并保证排水系统的连续性和有效性;2.精心施工和维护车辙和水沟,定期清除防止积淀水的影响;3.路面指定加强材料可缓解车辙和水沟愈加沉重的问题。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1.平整度不达标:路基施工中,由于施工机械的不合理操作或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导致路基的平整度不达标,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

2.排水不畅: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排水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质量不过关,导致路基排水不畅,容易出现积水现象。

3.路基压实不达标:路基压实是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施工机械的不当使用或者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路基压实不到位。

4.边坡稳定性差:路基边坡在施工完成后,由于施工工艺问题或者地质条件等原因,导致边坡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滑坡、坍塌等问题。

5.荷载能力不足:路基工程在设计时未考虑到实际交通流量或者未按要求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导致路基的荷载能力不足,出现破损或沉降的现象。

二、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质量要求,提高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倡导“文明施工”。

2.严格材料管理:对路基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3.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施工中的平整度、排水情况、压实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4.强化施工人员技术培训:路基施工中的人为因素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5.优化设计方案:在进行路基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

6.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规范的信息公开和监督制度,提高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倡导“阳光施工”。

7.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对路基工程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8.定期维护和检修:对已经竣工的路基工程,要根据使用情况和地质条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路基工程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路基滑坡
总结词
路基滑坡是指路基在一定范围内 整体下滑的现象,可能造成严重 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
详细描述
路基滑坡的原因可能包括地质构 造不良、边坡过陡、排水不畅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边坡防护、 设置排水设施、采用抗滑桩等。
02
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裂缝
总结词
路面裂缝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会导致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行车 安全。
详细描述
塌方的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方法不当、支护措施不到位等。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地质勘察、优化施工方案 、加强支护措施等。同时,应定期对隧道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隧道渗漏水
总结词
隧道渗漏水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会导致 隧道内部潮湿、设备腐蚀和行车安全隐 患。
VS
详细描述
渗漏水通常发生在隧道施工缝、伸缩缝、 沉降缝等位置,原因是防水材料质量不达 标或施工工艺不当。防治措施包括选用合 格防水材料、加强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测、 定期维护检修等。
桥面铺装损坏
总结词
桥面铺装损坏是指桥面铺装层出 现破损、龟裂等现象,影响行车
安全和桥梁耐久性。
原因分析
车辆超载、重载车辆行驶导致铺装 层承受过大压力;桥面排水不畅, 积水腐蚀铺装层;铺装层材料质量 差或施工工艺不当。
防治措施
限制超载车辆上桥行驶;加强桥面 排水设计,防止积水腐蚀铺装层; 选用优质铺装材料,优化施工工艺 。
总结词
防治措施
桥梁裂缝是指桥梁结构表面出现裂纹 或断裂现象,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
加强混凝土养护,减少收缩裂缝;优 化结构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加 强桥梁承载能力检测,及时处化等 因素导致裂缝;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 工工艺不当;桥梁承受超载或地震等 外力作用。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1. 前言路基填筑工程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给工程带来隐患和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路基填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2. 质量通病一:土方开挖不平整土方开挖不平整是指在路基填筑前,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地表不平整、边坡崩塌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填筑土方时土层厚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防护措施:•在开挖前进行合理的场地勘察,确定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案。

•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手工开挖等,确保土方的平整性。

•控制开挖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地表坍塌或堆积。

•在开挖区域设置有效的支护结构,如固结杆、拱形支护等,以防止边坡崩塌。

3. 质量通病二:土方填筑不均匀土方填筑不均匀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分布不平均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路基在承载荷载时出现差异性,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防护措施:•配置合适的土方填筑设备,如压路机、平地机等,确保土方的均匀铺平。

•使用合适的填筑技术,如分层填筑、压实填筑等,提高填筑土方的均匀性。

•严格控制填筑土方的厚度,避免过厚或过薄导致路基的变形或松散。

4. 质量通病三:土方集料不合理土方集料不合理是指在填筑过程中,所选用的土方集料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问题。

如粒度不均匀、含有过多的杂质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防护措施:•对土方集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分级,保证其粒度分布符合规范要求。

•在土方填筑前进行实验室试验,确定土方集料的含水率、密实度等指标。

•加强土方集料的质量控制,排除掺杂有害物质和过多杂质的集料。

•定期进行现场取样,对填筑土方进行质检,确保土方集料的质量。

5. 质量通病四:填筑土方松散填筑土方松散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没有得到有效的压实或固结,导致填筑土方的密实度不够,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二、边坡塌落病害的原因分析 (一)土质路堑(qian)边坡的塌落
第二节 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二、边坡塌落病害的原因分析
(一)土质路堑(qian)边坡的塌落 1、由于边坡土质属于很容易变松的砂类土,砾类土以及受到雨水 侵入后易于失稳的土,而设计或施工时采用了较小的边坡坡度。 2、较大规模的崩塌,一般多产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度( 大多数介于55—70度之间)的地形条件。 3、上缓下陡的凹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
二、措施
5、路堤填筑方式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 ,按照断面全宽度分层逐层 向上填筑,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宜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施工 ,填筑至路基上部时,宜采用水平分层法填筑。每层应保证层面平整 ,便于压实均匀一致。
6、合理确定路基填筑厚度,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当采用大 吨位压路机碾压时,增加分层厚度,必须要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证明压 实效果,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施工。
第一节 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二、路基边缘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第一节 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二、路基边缘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二)原因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要求填筑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 车带。
第四节 路基纵向开裂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第四节 路基纵向开裂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一)原因 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地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河道上。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台阶宽度不够。 3、路基压实不均。 4、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够。 5、半挖半填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6、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的采用了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概述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路面质量问题是常见的。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道路使用寿命缩短,行车安全隐患增加。

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基压实度不足•原因:路基松软,地基土粘性差,或压实工艺不当。

•防治措施:–采用合适的路基土料,加强地基处理。

–采用适当的压实工艺,确保路基的密实性。

基床不平整•原因:基床平整度不达标,或施工过程中未及时修复基床的凹凸不平。

•防治措施:–加强基床处理,保证基床的平整度。

–施工过程中及时修复基床的凹凸不平。

路基渗水•原因:土层疏松,渗水性能差,或排水设施缺失或堵塞。

•防治措施:–加强土层的加固和填实,提高土的渗水性能。

–安装适当的排水设施,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路基侧方变形•原因:路基设计不合理,压实不当,或路基土松软。

•防治措施:–加强路基的设计,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采用适当的压实工艺,保证路基的密实。

2. 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原因:施工过程中没有保证道路平整度,或路面材料质量不过关。

•防治措施:–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道路平整度。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提高路面的质量。

路面龟裂•原因:温度变化引起路面材料膨胀和收缩,或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不过关。

•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具备良好的抗龟裂性能。

–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控制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

路面破损•原因:超载、施工质量差、或长期使用导致。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超载情况,确保道路使用寿命。

–加强施工质量检查,防止施工质量问题。

–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及时修补破损处。

路面积水•原因:排水设施不畅通,或施工过程中未考虑排水需求。

•防治措施:–安装适当的排水设施,确保道路积水畅通。

–施工过程中合理设计路面坡度,保证排水需求。

结论公路工程中,对路基路面质量问题应高度重视。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路基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填方路基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

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度,以保证新填路堤在坡面上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

否则予以洒水或晾晒。

3)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

4)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

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

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主要是路面开裂、纵横向裂纹、网裂、龟裂坑槽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路面结构中,面层、基层和底基层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对材料质量、施工机械、铺筑工艺等要求也各不相同。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据以组织和指导施工。

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料场地点、采备及运输方式、堆放场地、各结构层的施工进度安排、机具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组织,采用的工艺和工序的衔接,特殊气候条件(雨天、高温)下的施工对策,以及自检要求和质保措施等。

编制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明确各种材料的各项质量标准和技术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要求,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和施工责任人,明确自检责任和自检人员,明确质量目标;同时,对关键工序采用的工艺、采取的措施等给予明确的事先指导,真正做到“施工有计划、工艺都知道、职责均明了,质量达目标”。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道路建设的核心就是路基工程,它可以说是道路施工的基石。

然而,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土地沉降或下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土壤的不均匀沉降或压实不良。

如果路基沉降过大,会导致路面下陷、路面损坏,甚至给行车带来危险。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路基土层情况,合理设计路基处理方案。

-采用合适的土质改良技术,对土壤进行加固,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严格控制土壤填筑的湿度和压实度,确保土壤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土质膨胀土质膨胀是指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体积膨胀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层中含有可吸水性较高的黏土。

土质膨胀严重时会引起路基变形,对道路使用产生较大影响。

防治措施:-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土壤的膨胀性质,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

可以选择在路基下方设置排水管道,以减少土壤膨胀带来的影响。

-加强路基填土与基础层之间的附着力,通过加固处理或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的膨胀性。

3.路基坍塌路基坍塌是指路基土体发生失稳或坍塌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壤自身力学性质较差或施工工序不当导致。

路基坍塌会导致路面下陷或路基边坡崩塌,严重时可能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对路基土体进行可靠的地质勘察,了解土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合理确定路基的结构和厚度。

4.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指路基上的地基土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沉降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基土层的固结沉降造成的。

地基沉降会导致路基的变形和破坏,使道路施工质量下降。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固结性试验,了解地基土壤的沉降特性,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控制措施路基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控制措施路基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控制措施路基(一)路基产生纵向裂缝1、原因分析:(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

(2)基底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不均匀。

(4)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5)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6)高速公路因边坡过陡、行车渠化、交通频繁振动而产生滑坡,最终导致纵向开裂。

2、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

(2)彻底清除基底淤泥,并选用透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保证不存在碾压不均匀。

(4)半填半挖路段,当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挖成宽度不小于Im的台阶并压实。

(5)若遇有软弱层或古河道,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预防不均匀沉降。

(6)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7)严格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杜绝亏坡现象。

(二)路基产生横向裂缝1、原因分析:(1)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高液限土。

(2)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3)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4)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o2、预防措施:(1)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当选材困难,必须直接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

(3)路基顶填筑层分段作业施工,两段交接处,应按要求处理;(4)严格控制路基每一填筑层的标高、平整度,确保路基顶填筑层压实厚度不小于8cm o(三)路基填挖交界不均匀沉降1、原因分析:(1)由于纵向、横向填挖交界处台阶开挖不规范,未开挖倒坡。

(2)未设置土工格栅进行处治。

公路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压实度、沉降 观测等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06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一: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处理案例
1. 背景介绍 该高速公路位于山岭重丘区,全长约100公里。
建设周期约2年。
工程实例一: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处理案例
路基填料主要采用山岭土和石渣。 2. 质量通病描述

施工期间降雨较多,路 基含水量较高。
工程实例二:某高速公路路基开裂处理案例
4. 防治措施
对填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填料质量均匀。
加强防水措施,减少雨水对路基的影响。
采用土工格栅等材料对裂缝进行处理,提高路基 的整体性。
工程实例三:某高速公路路基翻浆处理案例
1. 背景介绍 该高速公路位于平原区,全长约120公里。 建设周期约2.5年。
路基沉陷
在车辆载荷和自然因素作用下,路基发生下沉,导致路面变形或 开裂。
边坡滑塌
由于土质松软或排水不畅,导致边坡失稳,发生滑塌现象。
路基开裂
由于施工不当或材料质量问题,导致路基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纹。
路基防护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
地质地形条件
01
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对路基的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如软土地
基、山区陡坡等。
日期:
公路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汇报人:
目录
• 路基质量通病概述 • 路基沉降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路基开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路基翻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路基防护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工程实例分析
01
路基质量通病概述
路基质量通病的定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路基质量通病是指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或养护过程中出现的 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路基结构不稳定、使用寿命缩 短或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形成原因:①水泥剂量过高.②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③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④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⑤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⑥危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纹会反射到路面面层,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稳定性。

(3)防治措施:①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②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③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上一层铺筑或下封层施工。

⑥严格控制O.075mm一下颗粒含量,适当掺砂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程度。

2、水稳层弯沉值不合格(1)形成原因:①排水不畅,路槽或水稳层积水。

②水泥剂量不稳定。

③过早开放交通或有超载车通行。

④危害:容易造成水稳层开裂,甚至松散、损坏。

(2)防治措施:①做好施工期间的路表面排水措施,适当间距设置排水口,及时排除雨水。

②控制拌和楼的工作状态,准确计量水泥用量。

③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任何时候均不得让超载车辆通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形成原因:①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②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③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④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⑤危害:造成路面整体性差,表面松散致使与面层无法粘接,容易损坏。

(2)防治措施:①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②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③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④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方案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方案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方案一、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沥青温度不稳定、配合比不准确等。

解决办法是严格控制沥青温度,确保施工过程中沥青的附着力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施工。

2.路基不稳定问题: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降、路面破裂等。

解决办法是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对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设挡土墙、加厚路基等。

3.路面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路面板块错位、厚度不均等。

解决办法是采用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选用适当的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二、管理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施工图纸质量不过关:主要表现为施工图纸缺失、不准确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设计和施工图纸的审核,确保施工图纸的完整和准确。

2.物资质量不合格:主要表现为施工材料使用不合格、采购过程中的管理不严格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的物资供应体系,加强对物资质量的监督和检验。

3.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低、施工作业不规范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三、设备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设备不合格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设备质量不合格、设备运行不稳定等。

解决办法是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设备维护不当问题:主要表现为设备维护不及时、不规范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监理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案:1.监理人员素质不高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监督不严格等。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监理流程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理过程中的资料不完整、监理手续不合规等。

解决办法是建立健全监理流程,加强监理过程中的文件归档和资料管理,确保监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路基填筑一、路基沉陷1、现象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与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

2、原因分析(1)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如:对基底表面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清理,对耕地与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压实。

(2)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

(3)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

(4)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遍数不足等形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

(5)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不足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

(6)软基虽经处理,但因工期较紧,沉陷时间不足,引起工后沉降过大。

3、预防措施(1)填筑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与垃圾,对耕地与土质松散的基底进行压实处理。

(2)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当采用细粒土时,如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3)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

土方路基应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以试验段数据为准,基床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压实机械的功能及碾压遍数应经过试验确定。

二、路基边坡滑塌1、现象路基边坡塌陷或沿某滑裂面滑塌2、原因分析(1)路基边坡坡度过陡,尤其在路基填土高度较大时,未进行滑裂验算。

(2)路基边坡没有同路基同步填筑。

(3)坡顶、坡脚没有做好排水措施,由于水的渗入,填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掏空。

(4)位于沿河,鱼塘地段的路基,由于未采取防护措施,长期受水浸淹与鱼蚕食,使路基坡脚与边坡逐渐侵蚀,造成坍塌。

3、预防措施(1)路基应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范要求的坡度放坡。

如因现场条件所限达不到规定的坡度要求时,应请设计进行验算,制定处理方案,如采取反压护道,砌筑挡墙,用土工合成材料包裹等。

(2)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

填筑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大出20~50cm(有设计说明的以设计为准),然后削坡成型。

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台阶底应为2%~4%向内倾斜的坡度。

(3)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沟或做好其她排水措施,路基边坡较高时,可设置拦水带,并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

(4)沿河、鱼塘地段的路基可设边坡防护。

如抛石防护,石笼防护,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或加大边坡,一般在设计水位以下可采用1:(1、75~1、2),常水位以下为1:2~1:3。

4、治理方法把失稳路基的松填料清除,然后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常用加固方法有置换土层、反压护道、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碎石桩、砂桩等,再将路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也可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以减轻压力。

三、路堤失稳1、现象路堤以下软基向两侧挤出,路堤坍塌或塌陷。

2、原因分析(1)路堤筑于软土地基之上,路堤填筑前未对软基进行处理,而路堤的重量又超过软基的承载能力。

(2)路堤填筑速率过快,使软基来不及固结到够提高承载力来克服路堤的重量。

3、预防措施(1)在路堤施工以前对软基进行处理,提高其承载力。

(2)控制填土速率。

4、治理方法把失稳路基的松填料清除,然后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常用加固方法有置换土、反压护道、塑料排水板、碎石桩、砂桩、深层加固等,再将路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也可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以减轻压力。

四、路堤与构筑物错台1、现象由于路堤与构筑物的纵向不均匀沉降,造成构筑物连接处产生沉降差,引起错台。

2、原因分析(1)构筑物与路堤之间的纵向不均匀沉降,致使路堤竣工后沉降偏大,引起错台。

(2)构筑物后的填土,特别就是开挖后的回填土,施工时分层填筑不严格,碾压效果差,压实度偏低。

(1)回填材料严格按设计标准控制。

(2)严格按设计与规范要求填筑路桥过渡段路基。

(3)桥涵基坑回填材料与工艺必须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五、路堤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1、现象路堤基底地面经压实后达不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

2、原因分析(1)基底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等没有清除。

(2)基底地面原为水田、池塘、洼地,土的含水量高,水又无法排出。

3、防治措施(1)路基填筑以前应清除地表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然后再进行基底地面压实。

(2)对于水田、池塘、洼地,土的含水量高的情况,应先开纵横向排水沟,排水疏平,再进行压实。

如仍无法达到压实度,则可用石灰均匀拌入,或换填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的土,然后再进行压实。

六、路基填土压实达不到标准1、现象填土压实达不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

2、原因分析(1)填土含水量偏大或偏小,达不到最佳含水量。

(2)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者填料不符合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度不够。

(1)应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压实。

(2)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路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与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3)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压实机具与压实遍数。

4、治理方法(1)填料不符合要求应挖出换土。

(2)对含水量过大的土,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石灰粉来降低含水量;对含水量过小的土,则洒水湿润后再进行压实。

(3)如压实厚度过大或压实机具压实度不够时,则应翻挖厚层重新减薄厚度后再进行压实,或用增大压实度的机具来压实。

七、路基弹簧1、现象路基土的压实时产生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如弹簧般上下抖动,路基土形成软塑状态,体积没有压缩,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俗称弹簧土。

2、原因分析(1)填土为粘性土,含水量过大,而水分又无法散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压实,就会产生弹簧土。

(2)下卧层软弱,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产生弹簧反映了上层弹簧,或者下层水分通过毛细作用,渗入上层路堤,增加了上层的含水量,引起弹簧。

(3)过渡的碾压,使土颗粒之间空隙减小,水膜增厚,抗剪力减小,引起弹簧。

3、预防措施(1)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堤填料。

(2)填土在压实时,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之内。

(3)填上层土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与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土。

(4)在填土时应开好水沟,或采取其她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以下。

4、治理方法(1)将弹簧土翻开晾晒,风干接近最佳含水量(±2%)时再进行压实,或将弹簧土挖除换干土或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等回填、压实。

(2)用石灰粉或其她固化材料均匀拌入弹簧土中,经一定时间闷料,吸收土中水分,减少含水量,然后再进行压实。

八、边沟积水1、现象边沟长期处于积水状态,无法排水。

2、原因分析(1)边沟长期不疏通,造成淤塞。

(2)边沟排水口由于冲刷等原因堵塞。

(3)原排水系统破坏。

3、预防措施应经常养护,保持设计断面,及时清除杂物,沟底保持不小于0、5%的纵坡,平原地区排水困难的地段应保持不小于0、2%的纵坡,对于沿线开发的路段一般在300~500m左右分路段将水流接入地区的排水分流。

4、治理方法及时清理杂草、淤泥,疏通边沟且修整至设计断面尺寸与纵坡。

九、路肩压实宽度不够1、现象路肩的碾压宽度不足,局部或全部小于路面结构的宽度造成路面结构处与未压实的软路基上,在雨水渗入后,土基失稳路边下沉。

2、原因分析放样不准,或边线桩丢失移位,使碾压失去目标。

3、预防措施(1)加强测量放样的检查、复核工作,健全放样校对制度。

(2)碾压路肩边线时,应超出路面结构宽度约10~15cm。

路肩边坡过陡1、现象填土路堤边坡小于设计边坡(一般为1:1、5),造成边坡滑动。

2、原因分析(1)放样不准造成路基填筑宽度不足。

(2)受地理或周边建筑物限制,人为约束路堤填土底层宽度不足。

3、预防措施(1)加强放样复核验收制度。

(2)施工人员发现实际地形无法满足设计边坡时,应及时与设计联系。

软土地基处治一、碎石垫层(一)表面不平整、粗细粒料分离1、原因不密实,粗细分离,表面松散,有凹坑,车辙等。

2、原因分析(1)原材料级配,粗、细料含量不当,大多就是细料不足。

(2)碾压法施工时,含水量过低。

(3)上覆层施工不及时,重型车辆在其表面行驶时变速,转向。

3、预防措施(1)原材料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

(2)碾压时含水量控制一般为8%~12%。

(3)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进行上覆层施工,在上覆层未施工前严禁重型车辆行驶。

4、治理方法(1)添加适量细料,重新翻拌,控制合适的含水量进行碾压。

(2)碾压成型后封闭交通,并及时进行上覆层的施工。

(二)排水不畅1、现象路基填料嵌入砂石垫层空隙,堵塞污染砂石垫层,排水不畅。

2、原因分析(1)砂石垫层空隙太大,被路基填料堵塞。

(2)路基填料粉粒含量过多,无足够粘结力,易产生松散。

3、预防措施(1)砂石垫层应有一定级配,并防止离析。

(2)采用土工织物隔离。

二、CFG桩1、现象断桩。

2、原因分析(1)混凝土灌注时钻头提升速度过快,造成钻头提出混凝土外从而土方掺入混凝土内造成断桩。

(2)混凝土泵送时未能连续,造成钻杆内无混凝土,钻头拔出混凝土造成断桩。

(3)因混凝土原因造成堵管从而导致断桩。

(4)前一车混凝土未能灌满桩体,后一车混凝土未能及时到达现场,造成已灌的混凝土已初凝,造成断桩。

3、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钻杆提升速度,按照试桩得出的工艺参数,灌注混凝土时每分钟钻杆提升速度不大于3m/min。

(2)混凝土泵送时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混凝土泵送与钻杆提升,做到相互配合。

(3)每车混凝土均在灌注前由试验人员做坍落度试验,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20.0cm,并观察混凝土外观质量,如坍落度超标或混凝土离析禁止灌注。

(4)当罐车内混凝土不够灌注一根桩时不得灌注混凝土,待第二车混凝土到现场后方可灌注。

4、治理方法(1)经观察造成断桩后立即在混凝土未凝固前重新钻孔,重新灌注。

(2)当混凝土已凝固无法在原位钻孔时,在监理工程师的允许下做加桩补救。

四、土工合成材料用于处理路基工程浅层软基整治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有:土工格栅(双向或单向)与土工织物(有纺或无纺类、编织类)。

土工格栅及编织类土工织物具有抗拉强度高的特点,而无纺针刺类土工织物具有排水效果较好的特点。

常见的通病有:(一)土基强度提高不足1、现象(1)承载力提高不明显。

(2)排水效果不明显。

(3)隔离层效果不明显。

2、原因分析(1)土工格栅主要起加筋作用,如果格栅强度不足,起不到调整应力分布作用;若设计荷载较大,单靠一二层土工格栅不足以达到设计强度,应根据设计选用合理层数与布置间距;土工格栅要与填料紧密咬合在一起才有显著效果,若格栅之间的填料为一般填土且压实不足,产生滑动也会出现强度降低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