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_王智存

合集下载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
张萌萌1﹟*张秀珍2﹟邓伟民3﹟张智海4﹟徐辉5 ﹟葛继荣6﹟王永
福7﹟黄宏兴8﹟史晓林9﹟张东伟10 ﹟毛未贤11 ﹟马倩倩11﹟高远11﹟郭郡浩12 张红红13 张晓梅14 印平15 赵方16 晁爱军17 张岩
18 李英华19 李毅中20 赵国阳21 董红宇22 吴岩23 吴涤24 邹军25 周惠琼26
【摘要】摘要: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

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卷),期】2019(025)010
【总页数】16
【关键词】骨代谢;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细胞因子
·专家共识· 骨是具有新陈代谢的活组织,由破骨细胞吸收旧骨、成骨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以完成骨转换,在伴随人一生的骨转换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bone metabolism biochemical indicators) 发挥重要调节作用[1] 。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评价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评价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
Cos p ) C , hsh rs n L e s d e u s B a c ae eram n gopa tel a ie dfr - rs as , a p op o dA Pw r t t .R s l MD wsi rs di t et et ru th m r p n l ua e ee t ne nh t u b sn a eo n
cm l a dwt s o o s e dmydv e t 2gop :et et op( 8c e)a dcn o gop( 8c e).h x o p ct hot pr iw r r o l i ddi o rust am n g u 2 a s n t l u 2 a s T e — i ei e o s ea n i n r r s o r r s e
S h a u n — i h oJ n, t 1 uYa ,F n G a gl ,Z a u e . e a
Dp r etfN c a dc e C agh uScn o i l N n n d M U i rt, h nzo 2 30 ) C i eat n ul r m o e Mein , h nzo eodH s t af gMei nv sy C a gh u( 10 3 , hn i pao f i c ei a
pr etl ru ee ra dwt oa a O / r otsபைடு நூலகம்dcnrl ru t paeo oemnma dni MD)o e m na gopw r t t hF sm xlmgdf m n n ot o p h l b .B n ie l esyf i e e i o6 h og c t B f lm a e ereadiu pooae p a ntr nl et e( P P , rs rcl gn yeI abx e n et e(3 u br r ba n im, rclgnt e oe a ppi T 1 ) C spoo ae p c o ̄ r Mp p d 1 vt l l y I mi mi d N o l l t r mi i 一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用酶免法对3组人群的进行了测定,主要测定了脱氧呲啶琳(Dpd)、骨钙素(BGP)、睾丸酮(Tes)、羟脯氨酸(Hyp)、骨碱性磷酸酶(BALP)、钙(Ca)等生化指标为对象。

Ⅰ组:老年男性组,年龄59~90岁150名;通过体检排除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者;Ⅱ组:绝经后妇女组80名,年龄50~70岁;Ш组:青中年男性组70名,年龄20~40岁,健康检查合格者为对象。

结果:尿中Dpd、Hyp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尿钙与年龄变化没有关系。

绝经后妇女组Dpd、Hyp明显高于老年男性组,老年男性Dpd明显低于青中年组男性,BGP随着老年男性的年龄的增高而降低,平均水平低于青中年组和绝经后妇女组。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生化指标由于人口老年化等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有所增高,成为常见多发疾病。

在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方面普遍认为酶免疫生化指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我中心用酶免法对3组人群的进行了测定,主要测定了脱氧呲啶琳(Dpd)、骨钙素(BGP)、睾丸酮(Tes)、羟脯氨酸(Hyp)、骨碱性磷酸酶(BALP)、钙(Ca)等生化指标。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测定对象共分三组,300例。

Ⅰ组:老年男性组,年龄59~90岁150名;通过体检排除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者;Ⅱ组:绝经后妇女组80名,年龄50~70岁;Ш组:青中年男性组70名,年龄20~40岁,健康检查合格。

1.2 方法1.2.1 标本留取:抽取早晨空腹静脉血,取血前12h禁胶原饮食。

2h内离心后分离血清置-20°C保存待测,当日取晨尿20ml,置棕色玻璃瓶中-20°C保存。

1.2.2 检测方法:①尿中Dpd和血中BGP、Tes均用酶联法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

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
长肽( p r o p e p t i d e o f t y p e I p r o c o l l a g e n , P I N P) 、 抗酒 石 酸 酸 性磷 酸 酶 5 b ( T R A P 一 5 b ) 和 2 5 一 羟 维 生 素 D( 2 5 一 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 , 2 5 一 ( O H) D )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P= 0 . 0 0 2 、 0 . 0 0 7 、 0 . 0 0 1 ) , 其 中与 P I N P、 T R A P 一 5 b呈 正 相 关 , 与 2 5 一 ( O H) D呈 负 相 关 。 结 论
髋部及腰 椎骨密度 、 各 项 骨代 谢 生 化 指 标 进 行 检 测 , 并 分析 骨代谢生 化指标 的变化 与骨质 疏松症 、 骨 质 疏 松 性 腰 椎 绝 经 后 骨 质 疏 松 性 腰 椎 骨 折 的 发生 风 险 与 年 龄 、 体重 、 身高 、 体 重指 数 、 骨 密 度 等 一 般 指 标 和 骨 钙 素 N端 中
中 图 分 类 号 :R 6 8 1 .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7 1 0 8 ( 2 0 1 7 )0 7 — 0 9 0 0 — 0 4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骨 代 谢 标 志 物 对 预 测 绝 经 后 骨 质 疏 松 患 者 合 并 腰 椎 骨 折 风 险 的 诊 断 价 值 。 方 法 采 用 双 能 x 线 骨 密 度 仪、 酶联免疫检测法 ( E L I S A) 和速率法对 7 0例 绝 经 后 骨 质疏 松症 腰椎 无 骨 折 患 者 和 7 0例 绝 经 后 骨 质 疏 松 症 腰 椎 骨 折 患 者 的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指南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指南

参考内容
引言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评估骨骼健康、诊断骨骼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具 有重要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标志物的实用价值,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效 率和准确度,制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显得尤为必要。
研究现状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如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等)和骨 吸收标志物(如Ⅰ型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等)。目前,这些标志物在临 床上的应用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它们在特定情况下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存在差异,因此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标志物十分重要。
(3)联合其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仅靠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检查可能无法 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症。此时,可以考虑进行骨骼X线检查、CT、磁共振等其他 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断。
结论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们不仅有助于评估骨质 疏松症的发生风险、诊断病情、指导治疗及评估疗效,还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 现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通过联合检测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不同疾病状 态下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以及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等方法,可 以提高骨质疏松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骨代谢标 志物的应用,将其作为评估骨质疏松症病情的重要工具之一。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 的应用
1、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关 系
骨密度是反映骨质疏松症病情的重要指标,而骨代谢标志物则可间接反映骨密 度变化趋势。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已经升高,而骨形成标 志物水平正常,说明此时成骨细胞活性受到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随着病 情进展,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也逐渐升高,提示成骨细胞活性代偿性增强,试图 维持正常骨密度。因此,联合检测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 骨质疏松症的病情。

骨代谢生化标记物的应用

骨代谢生化标记物的应用

骨代谢生化标记物的应用
骨代谢生化标记物是一种用于评估骨代谢状态的辅助方法。

它们通过测量血液、尿液或其他生物体液中的特定分子或细胞标记物来反映骨组织的代谢活动水平。

以下是骨代谢生化标记物的应用:
1. 诊断骨疾病:骨代谢生化标记物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转移瘤等。

通过测量标记物的水平,可以评估骨骼的破坏和再生程度,并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 监测治疗效果:骨代谢生化标记物可以用于监测骨疾病治疗的效果。

在接受骨折修复、骨质疏松治疗等过程中,通过定期检测标记物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以及骨组织的愈合和再生情况。

3. 预测骨骼健康风险:骨代谢生化标记物可以用于预测个体患骨质疏松症、骨折等骨骼健康问题的风险。

通过测量标记物水平,可以评估个体的骨骼健康状况,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 评估骨质损伤风险:骨代谢生化标记物可以用于评估个体的骨质破坏风险。

例如,在进行长期激素治疗、放射治疗等可能对骨骼造成损害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标记物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个体骨骼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干预措施。

总之,骨代谢生化标记物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骼的代谢活动水平,进而指导诊断、治疗和预防骨骼相关疾病。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在早期诊断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180例进行骨质检测的中老年体检者,均进行腰椎正位骨密度测定,根据检测骨密度不同将其分为正常骨量组、骨质疏松组以及严重骨质疏松组,各60例。

所有入选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空腹血清中骨钙素N 端中分子片段(N-MI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对比分析各组受试对象生化指标值。

结果正常骨量组血清N-MID、BALP以及TRACP-5b水平分别为(37.2±6.7)ng/ml、(81.4±11.4)U/L、(2.1±0.7)U/L;骨质疏松组血清N-MID、BALP以及TRACP-5b水平分别为(28.1±5.3)ng/ml、(136.9±19.5)U/L、(3.1±1.0)U/L;严重骨质疏松组血清N-MID、BALP以及TRACP-5b水平分别为(17.8±4.6)ng/ml、(177.5±25.6)U/L、(4.4±1.6)U/L。

血清N-MID水平随受试对象骨量的降低而降低,而血清BALP以及TRACP-5b水平随骨量减少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N-MID、BALP以及TRACP-5b水平随体内骨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检测血清中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老年;骨钙素N 端中分子片段;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位体积内骨量进行性减少、骨脆性增加以及正常骨组织损伤为特点的骨代谢疾病[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1 资料 与 方 法
x线 吸收 测定 法( E A  ̄ 量峰 值骨 量为 参考 标准 ,高 于一 D X )0
1D 为 正 常 ,一 S S 1 D至 一 S 之 间 为 减 少 ,低 于 一 S 为 骨 质 2D 2D 疏 松 。本研 究 治 愈 标 准 为 骨 量 高 于一 D。 1S
12 治 疗 方 法 .
() 1疗效 比较 :两 组 患 者经 过 1 治 疗后 评 定 疗效 ,观 察 年 组 治 愈率 为 9 .4 4 /9 ,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的 6 .0 . o 1 %(5 ) 8 4 2 % ( / 5 3 4) 8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1 。( ) P 00 ) 2 观察 组骨 转 换 生化 指 标 情 况 :患 者 平 均 骨转 换 生 化 指 标 水 平治 疗 后 与 治 疗前 相 比 均 显 著 降 低 ( < .1 ,达 到 了 临 床 标 准 范 围 。 其 中 PN P 00 ) IP和 O C从 治 疗 后 3 月 起 与 治疗 前 相 比差 异存 在 统 计学 意 义 ( < 个 P O0 ) 一 T .1 , C X从 治 疗 后 1个 月 起 与 治 疗 前 相 比差 异 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 (< . P 0 5或 P 0 1 ,见 表 1 ( ) 发症 :治 疗 期 0 <. ) O 。 3并 间 观 察 组 出 现 骨 折 2例 , 占 40 %,对 照 组 出 现 骨 折 4例 , . 8 占83 _ %,观察 组 骨 折 率 低 于对 照 组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3 P 00 ) . ,治疗 过 程 中未 发 现 其他 不 良反 应 及并 发 症 。 5
过 程 中不 做 骨 转换 生化 指 标 检 查 ,且 维 持原 常规 治 疗 方 案 不 变 。 疗 效 标 准 :骨 质疏 松症 诊 断 标 准 认 为 以汉 族 女 性 双 能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7 4 1 4 . 2 O 1 4 . 0 3 . 0 0 8
文章编 号 : 1 6 7 1 — 7 4 1 4 ( 2 0 1 4 ) 0 3 - 0 2 7 - 3
Cl i ni c a l Bi o c h e mi c a l Ma r k e r s o f Bo ne Me t a bo l i s m i n Pa t i e n t s wi t h Os t e o p o r o s i s
延长肽( P I N P ) , J } 胶 原 特 殊 序 列 (- c TX ) , 并 比较 N - MI D, P I NP和 f l - c TX三 者 联 合 检 测 的 阳性 率 与 各 指 标 单 项 检 测 的 阳性 率 。 结 果 O P组 的 N— MI D, P I N P和 7 - c T X分 别 明显 高于正 常对照 组( 6 6 . 5 1 ±2 . 3 7 n g / ml , 6 3 . 9 2 ±4 . 3 5 n g / ml , 1 . O 2 ± 0 . 1 4 n g / ml v s 1 2 . 6 4 4 - 4 . 6 5 n g / ml , 2 1 . 0 8 ±8 . 1 7 n g / ml , 0 . 3 1 ±0 . 0 8 n g / m1 ) , 差 异有统 计 学显著 性意 义( t :5 . 8 6 3 , P<
0 . 1 9 n g / m1 )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显 著性 意 义 ( £ 一5 . 1 6 3 , P< 0 . 0 1 ; 一7 . 9 3 5 , P <0 . 0 1 ; £ 一2 . 8 2 3 , P< 0 . 0 5 ) 。N — MI D, P I NP和 B —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和意义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和意义
• 根据患者骨转换的速率,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适 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分型。1 • 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 鉴别诊断。2 • 评价骨丢失率,预测骨密度和骨质疏松引起骨 折的危险性。3 • 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评价治疗方案是 否合适,确定每个患者的长期最适治疗方案。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及意义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主要内容
• 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 钙调节激素的有关检查: • 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 :ALP 、BALP 、 BGP 、PICP 、PINP • 与骨吸收有关的生化检查:TRAP 、HOP 、 Pyr 、D-Pyr 、NTX 、CTX 、ICTP
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在骨质疏 松症的意义

谢!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感谢您的聆听! !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ppt资料 22
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血尿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指标
标本 项目
离子钙 总钙 无机磷
血清
镁 钙
尿


钙调节激素的有关检查
• 甲状旁腺激素(PTH) :促进骨的吸收 完整的PTH分子,占15% PTH-N,占10%,活性端 PTH-C,约占75%,无生物活性 测定方法: 生物测定法 难于应用于临床 放免测定法 以PTH-C测定的价值较高
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
2.血清骨钙素(BGP) 由成骨细胞合成,占非胶原蛋白的15%~20 %。 BGP在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异常的 羟磷灰石结晶、抑制软骨矿化速率中起作用。 BGP 直接反应OB活性和骨形成情况,而且 对观测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水平有一定参考 价值。 测定方法:放免法、
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
钙调节激素的有关检查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脑卒中继发骨质疏松评估价值论文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脑卒中继发骨质疏松评估价值论文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脑卒中继发骨质疏松的评估价值【摘要】目的为进一步证实脑卒中引起骨质疏松及明确两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指标。

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发病7天内、3个月、1年时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

同时对30例同龄健康者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

结果①两组的碱性磷酸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②两组的血ca2+p>0.05)。

③脑卒中组的甲状旁腺素检测3个月组、1年组与健康组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2 血ca2+测试表明:各组间的血ca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血oc变化测试表明:对照组的3个月组、1年组与治疗组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4 血pth变化测试表明:对照组的3个月组、1年组与治疗组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 讨论30-40%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瘫痪和卧床可合并骨质疏松,导致患者康复困难,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而且目前关于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且许多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从如下的几个方面破坏这种相对的稳定状态,导致骨质疏松。

4.1 运动量的减少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具有接受应力、负重等力学机械刺激的接受体,故成年后的体力活动是刺激骨形成的一种基本方式,脑卒中患者出现偏瘫时,由于骨组织失去了机械应力的作用,骨细胞活性增强,骨组织被吸收,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watanabe[1]性别、年龄及肢体瘫痪程度有关。

ikai等[2]者日常活动量和骨质疏松的进程是有关的,增加日常活动量可降低骨质疏松的发展。

长期卧床可以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

长期制动可引起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加速骨的吸收引起骨质疏松,随着病程的延长,骨的形成减少,在活检组织中也发现类骨质的浓度和矿化率明显降低。

本研究证明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发病时间越长,骨密度降低越明显。

骨质疏松判断标准表

骨质疏松判断标准表

骨质疏松判断标准表一、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评估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可以获得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骨骼的骨密度值。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

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人的骨密度2.5个标准差,则判定为骨质疏松症。

二、骨代谢指标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C)、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等。

这些指标可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以及骨形成的速度。

骨代谢指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

三、骨形态学骨形态学检查可以通过X线、CT或MRI等手段观察骨质的改变。

骨质疏松时,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结构紊乱,骨髓腔增大。

这些改变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和骨折的风险。

四、骨生物力学骨生物力学研究骨骼在力学作用下的表现和行为。

通过测试骨骼的强度、韧性和弹性等力学性质,可以评估骨质疏松对骨骼功能的影响。

骨生物力学的异常改变,可能预示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骨折的风险。

五、骨组织病理学骨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骨组织的微观结构,了解骨质疏松的病理改变。

通过观察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骨基质的成分和结构等,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和骨折的风险。

六、骨龄测定骨龄测定是通过X线检查测定骨骼的发育年龄。

通过比较实际年龄与骨龄,可以评估骨骼的生长发育状况。

骨质疏松时,骨龄测定可以反映骨骼发育的延迟和骨折的风险。

七、骨折风险评估骨折风险评估是评估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

骨折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FRAX评分、骨折风险预测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八、骨量减少的筛查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前期表现,通过筛查可以发现早期骨量减少的情况。

筛查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EXA)、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等。

通过筛查,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骨病,因患者骨量减少、骨质量改变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且患者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

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无明显外伤史,轻微损伤即可导致,且症状差异大,如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仅表现为胸部、腹部及肋部疼痛,首诊多就诊于内外科,易造成误诊、漏诊。

骨强度由骨密度和骨质量决定,临床上通常用骨密度表示骨量,且骨密度测定已成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骨密度约占骨强度的70%。

骨质量是骨骼构筑、骨代谢转换、骨骼积累性破坏(纤维骨折)和骨矿化程度的总称,骨代谢转换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而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反映骨转换状态。

骨密度不能测定早期骨质疏松的变化,在骨质疏松的监测中,骨密度的改变需6个月甚至1年时间,而骨代谢生化指标可以敏感地反映短期内的骨代谢情况,其改变可以先于骨密度的变化。

笔者对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认识。

与骨矿有关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血钙作为骨重建和骨形成的重要物质之一,其与磷酸和羟基结合形成羟基磷灰石晶体为人体内主要存在形式之一。

钙作为骨骼的重要营养物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血钙浓度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否则需要考虑继发性原因。

血钙指标不能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但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血磷的含量仅次于钙,血磷主要有2种形式存在,即无机磷和有机磷。

人体按一定的钙磷比例调动骨骼中的磷,因此血磷的检测对了解骨矿物代谢特别是磷代谢有重要临床价值。

血磷与血钙一样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但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甲状旁腺素是一种8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由人体甲状旁腺细胞合成并分泌。

主要作用是增加骨钙吸收,减少尿钙排出,是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

甲状旁腺素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双重作用,即可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促进骨生长因子释放,从而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又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吸收,使骨钙释放入血。

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徐伟;杨蕊敏;王吉耀;朱继珩;诸骏仁
【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卷),期】1999(5)1
【摘要】测定11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老年人的尿羟脯氨酸/肌酐、血清骨钙素,并计算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素的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各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9.3%、69.2%和76.9%,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素比值的最佳临界点≥4.30.按不同区间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素比值计算拟然比,能敏感反映骨质疏松症患病概率的增减.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徐伟;杨蕊敏;王吉耀;朱继珩;诸骏仁
【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老年病科;200032,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老年病科;200032,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老年病科;200032,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老年病科;200032,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老年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古荣
2.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利霞
3.血液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 [J], 陈倩;王会中;高德

4.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 [J], 朱欢丽;张十红;刘晓晴
5.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王冰;曲凡;周坚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症实验室检查临床应用、指标分类及作用和运用

临床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症实验室检查临床应用、指标分类及作用和运用

临床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症实验室检
查临床应用、指标分类及作用和运用
骨质疏松症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和肾功能,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尿钙、尿磷和尿肌酐等。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或酶类,称为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BTM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后者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

BTMs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但在多种骨骼疾病的鉴别诊断、判断骨转换类型、骨折风险预测、监测治疗依从性及药物疗效评估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TMs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在常用标志物中,推荐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分别为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

骨代谢生化指标生物学意义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
➤激素与细胞因子。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王智存;施婕;邹远妩;王卓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6(023)001
【摘要】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均统计,老年人群已占据全国人口约8.3%,且仍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骨密度(BMD)的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王智存;施婕;邹远妩;王卓
【作者单位】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710100;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710100;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710100;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7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生化指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关系的研究 [J], 张冬梅;冯波;倪亚芳;孙勤
2.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 [J], 吴义忠; 吴勋; 周丽君
3.唑来膦酸联合补肾活血汤加味方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卜彬;卜琳琳;王燕
4.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庞彬;李飞
5.绝经期骨质疏松女性牙周状况、炎性水平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 [J], 李建军;石馨;聂敏媛;周嵩;闫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代谢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骨代谢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骨代谢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甘洁民;朱汉民;陈淑英【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年(卷),期】2004(010)002【摘要】目的比较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研究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的变化率,对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应用作出初步评价.方法48例绝经前妇女、48例绝经后妇女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4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观察其变化率.12名绝经后妇女,每两个月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共观察一年.结果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抗吸收治疗后,大部分骨代谢指标明显降低,血清骨形成指标比尿骨吸收指标长期个体内的变异要小.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加快,部分血清骨代谢指标优于尿骨代谢指标,尤以血清骨形成指标N-mid骨钙素和血清骨吸收指标CTX为优.【总页数】3页(P93-95)【作者】甘洁民;朱汉民;陈淑英【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市,华东医院实验室;200040,上海市,华东医院实验室;200040,上海市,华东医院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前臂骨密度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昱;邓雪蓉;耿研;张卓莉2.IL-6、TNT-α、1,25二羟维生素D3以及骨密度测定在酒精性肝硬化骨质疏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杨颜茹;郭强;段惠春3.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J], 张瑾;侯英萍;欧阳巧洪;刘加昌;邓敬兰4.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赵成利5.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J], 饶华春;郭庆昕;庄跃玲;粘少硕;谢天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
杨伟民;邵斌
【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卷),期】2004(10)1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维结构退化为特征,以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是骨代谢水平改变的一种结果。

现就骨代谢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生化指标与OP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杨伟民;邵斌
【作者单位】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一附院骨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一附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损伤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董林;雷宁波;邢涛;赵军;王志勇;彭冉东;;;;;;
2.补肾活血方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J], 黄松;陈敬有;高皓
3.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 [J], 吴义忠; 吴勋; 周丽君
4.骨松康复汤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J], 林桂永; 黄金菊; 郑凯双; 劳爱棣; 陈俊琦
5.补骨丸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生化指标、雌二醇影响的研究 [J], 陈一帆;阳世贤;廖国平;尹书东;尹新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血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血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冼华;曹文富
【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卷),期】2007(013)001
【摘要】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或)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进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量减少”指骨内有机质和无机质均成比例减少,临床常用骨密度(BMD)表示骨量。

“骨组
织微结构破坏”是由于骨组织形成和吸收失衡所引起的病变,松质骨表现为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皮质骨则表现为皮质变薄。

在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可以反映骨吸收与形成的平衡状况,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冼华;曹文富
【作者单位】400040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400040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J], 陈根强;许慧娟;汪志明
2.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杨媛慧;杜静;陈卫东
3.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 [J], 葛
金莲;买买提伊明·吐尔逊;罗德梅
4.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 [J], 吴义忠; 吴勋; 周丽君
5.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 [J], 吴义忠; 吴勋; 周丽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710100)王智存施婕邹远妩王卓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均统计,老年人群已占据全国人口约8.3%,且仍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骨密度(BMD)的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具有精确度好、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广、速度快、辐射量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已成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有效手段和金标准[1,2]。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用于评估骨转换率有效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伤性的特点。

本研究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N端骨钙素(N-MID)以及DEXA测定BMD,分析BMD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5例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均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排除影响骨代谢的急慢性疾病及药物后,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3]。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 DEXA检测各部位BMD。

215例经BMD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以年龄对其分组,<70岁组106例,年龄55~70岁,平均(64±10)岁;≥70岁组109例,年龄70~91岁,平均(79±12)岁。

对照组110名,均为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研究对象,均经BMD诊断为非骨质疏松症,年龄56~73岁,平均(63±7)岁。

1.2骨代谢指标的检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测量仪器为德国罗氏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指标为PINP、β-CTX及N-MID。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由表1数据可见,<70岁组及≥70岁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较高的PINP、β-CTX及较低的N-MID检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组患者的PINP、β-CTX及N-MID明显高于≥7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β-CTX、PINP和N-MID检测诊断骨质疏松症与用BMD诊断骨质疏松症金标准进行比较:见表2。

以β-CTX ≥0.290ng/mL、N-MID<23.1μg/L和PINP≥341.56ng/mL为检测值超出截断值,记为骨质疏松症阳性,否则为骨质疏松症阴性。

β-CTX检测敏感度70.3%,特异性80.4%;PINP检测敏感度7.5%,特异性64.0%;N-MID敏感度13.0%,特异性较,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国内有学者报道,ELISA与TPP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12],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可有效避免漏检和误诊,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3]。

综上所述:ELISA和TPPA对梅毒具有较高的检测效能,在临床实验室中,可用ELISA进行常规筛查,筛查阳性者进一步采用TPPA进行验证,可提高临床检测效率。

参考文献[1]Lafond RE,Lukehart SA.Biological basis for syphilis[J].ClinMicrobiol Rev,2006,19(1):29-49.[2]Daskalakis D.Syphilis:continuing public health and diagnosticchallenges[J].Curr HIV/AIDS Rep,2008,5(2):72-77.[3]Cameron CE,Lukehart SA.Current status of syphilis vaccinedevelopment:need,challenges,prospects[J].Vaccine,2014,32(14):1602-1609.[4]Phiske MM.Current trends in congenital syphilis[J].Indian J SexTransm Dis,2014,35(1):12-20.[5]Peterman TA,Furness BW.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to controlsyphilis[J].Sex Health,2015(12):126-134.[6]王菲,唐国建.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淮海医药,2015,33(4):365-366.serological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syphilis infection[J].Eur J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7,26(10):705-713.[8]Gu W,Yang Y,Wu L,et paring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SF-TRUST and CSF-VDRL for syphilis: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J,2013,3(2):e2204.[9]赵建,殷竹君,田玲玲,等.TRUST试验不宜作为入出境人员梅毒诊断的血清筛查试验[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69-270.[10]Lin LR,Zheng WH,Tong ML,et al.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characteristics of Treponema pallidum-specific IgM antibody insyphilis serofast reaction patient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1,71(3):201-207.[11]郭家权,洪敏,林永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5):738-740.[12]魏方,张鹏.ELISA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相关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5):651-652.[13]刘春华,孙国清,薛秀娟,等.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6):142-144.(收稿日期:2015-07-25)65.1%;联合检测3项指标敏感度83.1%,特异性80.5%。

3讨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减弱,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除了年龄和闭经以外,很多因素加速骨量流失,其最大危害是并发骨折,是发达国家的最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在发展中国家也是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临床医师普遍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不足,大量骨质疏松症患者未得到应有的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赖于X线片、单光子骨密度仪(SPA)、双光子骨密度仪(DPA)、DEXA、定量CT扫描(QCT)、超声骨密度仪等方法,其中X线照相并非骨质疏松症检查的敏感指标,当出现X线可见的改变时,骨密度流失已经在30%以上,而DEXA被认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指标。

当前BMD的检测具有局限性:不同仪器检测的骨密度(VPH)值相差较大;费用相对较高;变化相对滞后,BMD的增加要在抗骨质疏松治疗约4年后才能检测到变化;临床上骨折风险的增高与VPH的降低也并不总是相关,而骨标志物与骨折风险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4]。

能弥补BMD检查的不足。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反映的是骨转换的总体速率,代表了全身骨骼的动态状况,许多非骨骼性疾病也会影响骨代谢而改变骨转换的速率,这些标志物已成为诊断代谢性骨病、评估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对骨折危险性的预测能提供有用信息,也应用于某些非骨骼性疾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

骨标志物的检测具有以下优点:抗吸收治疗所致的骨转换指标水平能预测骨折风险[5];在检测出BMD变化前,骨重吸收标志物浓度已明显变化[6];在开始抗骨质疏松治疗最初的3个月,骨标志物就可以提供关于疗效的信息;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接受度高。

PIN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并释出前胶原纤维的细胞外分解产物,是新骨形成特异和敏感的生化指标[1];β-CTX是由成熟Ⅰ型胶原部分降解产生,血清β-CTX是评价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7]。

骨钙素是体内最丰富的非胶原蛋白,由骨和牙齿中活跃的成熟成骨细胞合成,其主要功能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度,并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也直接反映骨形成率和骨转换率,是骨转换的敏感指标。

血清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及N-MID与年龄呈负相关,其浓度随增龄而逐渐下降,在60~80岁时达最低水平。

按骨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规律,正常参考范围的地域和种族差异不同,建立符合临床要求的国人正常参考范围尤为重要。

由于当前国内尚未建立符合我国健康人群的正常参考范围,在评价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时,未显示出比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8]。

监测骨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骨代谢异常状态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早期监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特别是基层医院在不具备测量BMD分析设备时,可以通过检测骨标志物并联合X线片为患者评价骨质疏松疾病提供有用依据。

参考文献[1]Garnero P,Delmas PD.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 over[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1998,27:303-322.[2]Srivastava AK,Mac Farlane G,Srivastava VP,et al.A newmonoclonalantibody ELISA for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telopeptide fragments of typeⅠcollagen in urine[J].Calcif Tissue Int,2001,69(6):327-336.[3]何伟东,柯楚群,许鸿灏,等.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3):1200-1202.[4]Cummings SR,Karpf DB,Harris F,et al.Improvement in spinebone density and reduction in risk of vertebral fractures during treatment with antiresorptive drugs[J].Am J Med,2002,112(4):281-289.[5]伍西羽,伍贤平,廖二元.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及其与骨折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表1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比较(x±s)组别例数PINP(ng/mL)β-CTX(ng/mL)N-MID(μg/L)<70岁组10646±101)0.47±0.071)2)21±71)2)≥70岁组10945±81)0.34±0.061)19±91)对照组11035±60.21±0.0426±9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