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论语》选读

合集下载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复习(课堂PPT)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复习(课堂PPT)
3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德治)思想,均贫富含义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 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 “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 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选读 》复习
1
政治 • 一 为政以德 • 二 克己复礼 •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学习与教育 • 十一 诲人不倦 • 十二 高山仰止 • 十三 沂水春风
修身 • 五 仁者爱人 • 六 君子之风 • 八 周而不比
哲学 • 十四 中庸之道
2
《〈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 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师生关系;社会理想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13
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同:忧国忧民
异:孔子济世 (用世) 隐士避世
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 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 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 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 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 知识分子的楷模。

高考语文浙江总复习课件《论语》选读

高考语文浙江总复习课件《论语》选读

5.盖十世希不失矣 6.则民无所错手足 自我校对: 1.共 借鉴 5.希 拱
环抱,环绕 6.错 措
稀 少
放置
7.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8.植其杖而芸
(“______”通“______”,______)
(“______”通“______”,______) (“______”通“______”,______) (“______”通“______”,______)
荷蒉而过孔氏之门《知其不可而为之》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人谁无过《左传· 宣公二年》 6.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宣公二年》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赤壁之战》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仁者爱人》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之风》 7.信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4.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调戏(妇女) 5.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 焉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 6.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岳父,妻子的父亲
于”/众,各 3.靠近,趋向/登上/赴任/完成,成功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专题四名篇名句默写学案(含解析)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专题四名篇名句默写学案(含解析)

名篇名句默写(一)古文1论语《论语》选读01 《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选读02 《克己复礼》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选读04 《知其不可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选读05 《仁者爱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冲刺之《论语》选读简答题精选汇编 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冲刺之《论语》选读简答题精选汇编  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冲刺之《论语》选读简答题精选汇编高三总复习《为政以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材料二: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

自反而不缩①,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注】①缩:理直。

21.第二则材料中“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句所蕴含的精神与孔子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2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异同,并评析材料中所表现的精神。

【答案】21.知其不可而为之22.同:都体现了两位圣人的执着精神和担当意识异:孔子说“不敢不告”时渗透着无奈,这种担当与责任更多是对统治阶级负责;孟子说这些话时正与公孙丑讨论关于勇气的话题,话语渗透着一种磅礴之气,这种担当与责任是针对万千大众的。

这种执着和担当在礼崩乐坏、正统的伦理纲常坍塌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即使面对强权,即使有千万人的阻挠,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表现出一种勇敢和无畏,这样的精神正是我们灿烂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哪怕是今天也依然难能可贵。

【21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句所蕴含的精神与孔子的哪句话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的内容,然后结合孔子的相关内容概括,句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如果自我反省之后能够理直气壮,无愧于良心道理,即使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相似。

【22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材料的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材料的异同,然后评价,概括时注意抓住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评价是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不敢不告也”“吾不惴焉”“吾往矣”概括相同点;根据材料中的“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和“虽褐宽博”概括不同点,评价时注意围绕“担当”“勇敢无畏”进行即可。

(浙江选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综合训练4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论语》不分版本

(浙江选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综合训练4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论语》不分版本

(浙江选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4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论语》不分版本综合训练4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论语》(用时:40分钟)1.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昨日记者走访了市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据了解,本年度共审察案件400余起,逮.(dài)捕嫌犯540余人,收缴赃物1 000余宗.(zōnɡ),统一受理和移送案件,并登记、录入案件信息,所有数据实现全公开。

B.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26日伺.(sì)机下水。

印度成为世界第六个核潜艇国家,目前其核威摄力量指向的应该是印度洋周边地区,令睥.(pì)睨印度人士大为震惊。

C.会议表示,孕产妇与农民工将一起列入下批甲流疫苗重点接种.(zhònɡ)人群,并应遵循“知情、自愿、免费〞原那么,孕产妇妊娠.(shēn)各期均可进行接种。

D.静心阅读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翻阅自己曾有的体验,一切支离破碎的过往,所有的苦涩.(shè)、彷徨、迷惘.(wǎnɡ)都真实地在这一刻扎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禅宗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儒家的传统,是一个入世的、对社会负有责任的传统。

【乙】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想要恢复周礼,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克己复礼。

【丙】儒家所谓的“三不朽〞,首先要立德,其次要立功,最不行还得立言。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要靠社会的成认,一个人的价值要在社会上去表达。

与之相反,禅宗有一套追求自然和放松的道理。

禅宗说本自无缚,不用求解。

只要放下一切就是自由的。

我们要反省自身,去寻找一个清净..境界。

士大夫在这点受到影响以后,在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官场争斗之外,找到自我解脱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如用书法休养..,什么间架结构都不能太刻意,自然..生息就好,一定要挥洒自如....。

浙江高考论语背诵篇章

浙江高考论语背诵篇章

一、为政以德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而在萧墙之内也。

”二、克己复礼四、知其不可而为之中“子路曰:“不士无义。

…………。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五、仁者爱人六、君子之风八、周而不比十一、诲人不倦十二、高山仰止十三、沂水春风中“ “点,尔何如”…………。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十四、中庸之道《论语》选读《为政以德》指定背诵部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字:“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共”、“道”“齐”词: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选读《克己复礼》指定背诵部分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2)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四《论语》选读

(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四《论语》选读

(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四《论语》选读(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四《论语》选读考题展示1.〔近·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论语·乡党》:“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2.〔近·浙江高考〕《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考向分析近年浙江卷延续近年的材料加主观题的题型和固定的分值〔小题分值略有不同,近、近年4分,近、近年5分〕。

与前两年相比,近、近年的《〈论语〉选读》分值由4分增加到5分。

所选材料和近年一样依然是一则来自课内,一则来自课外,然后进行理解对比分析评价等。

立足课内,掌握《〈论语>选读》10篇必读课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最为关键。

在文言字词理解的基础上着重考查《论语》的文化价值观,是该题的特点。

《论语》题一般设置两个题目,第1题较基础,第2题要求相对较高。

自有《论语》题以来,《论语》题设题角度变化较大。

近年采用《论语》两则材料,要求概括一个成语,再概括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近年的材料是欧阳修的《朋党论》中一个句子,然后要求写出《论语》中意思相仿的一句话,再分析它所表达的思想。

将考查的材料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近年围绕为政观列出了《论语》和韩非子相关的两则材料,要求考生分析。

近年围绕孔子的仁爱观设题。

但不管怎样,考查的都是《〈论语>选读》的思想文化内涵,所以,立足课内文化层面的知识是关键。

〔近·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2020浙江高考论语复习(第四课时)

2020浙江高考论语复习(第四课时)
有如此大才却无用武之地,只任职于武城这样的小邑。
•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 材料二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 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
•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都强调“察”?怎样“察”?请根据材料回答。 • 答: • 【参考译文】 • 材料一 亲近……疏远…… • 孔子说:“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
气而没有道义,就会作乱;小人只有勇气而没有道义,就会走入歧途。”(《论语·阳货》) • (孟子)说:“你认为如果有圣王出现,他将会把现在的诸侯统统杀掉呢,还是把经过教育仍
不悔改的诸侯杀掉呢?认为不是他该有的东西他拿了,这就是抢劫,这是把‘抢劫’的含义 范围扩大到最尽头了。孔子在鲁国做官时,鲁国人有打猎时争夺猎物的习俗,孔子也去争夺 了。争夺猎物尚且可以,何况接受别人赠给的礼物呢?”(《孟子·万章下》) • 【答案】 (1)从“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和“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中可以看出,两人都 否定“盗”的行为。
后考察他,发现他确实可杀,然后杀掉他。所以说,这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这样,才可以做 百姓的父母。
• 【答案】
• 原因:①我们判断一个人容易被表象蒙蔽,也容易跟风评价。②我们评价他人往往会站在自 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
• 做法: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②以他人的言行是否合乎义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6分)135页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 (《论语·阳货》) • 11.“割鸡焉用牛刀”,有人解读为“喻指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用不着礼乐大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复习PPT课件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复习PPT课件

.
11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社会现实(社会转型,出世和入世) 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事例) 孔子的精神心态(循礼卫道,力求用世,
有责任感,孤独前行)
.
12
重要问题
1.如何理解“沐浴而朝”和“不敢不告”?
“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
.
21
君子之风
——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君子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
君子修养基本内容:
志于道,杀身成仁,仁以为己任。
君子修养目标:
仁者,智者,勇者,乐以忘忧。
君子修养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义”与“利”的关系。
“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质”与“文”的关系。
.
22
(1)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在 表现。
.
9
重点问题
孝悌与仁的关系: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 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 正的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 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
孝: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 孝行。也就是所谓的“色难”。
.
29
重要问题
1、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又说:“唯仁者能 好人,能恶人。”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 你的理解。(《周而不比》)
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爱”, 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绝。真正 的仁者是“爱憎分明”的:爱人,才能使人们 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 远离你。孔子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的爱。

2022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二轮——IB自选模块综合训练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二轮——IB自选模块综合训练 Word版含答案

ⅠB自选模块综合练习一、“《论语》选读”模块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③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1)文中最能体现孔子“忠恕”思想的是哪一句话?你认为孔子“忠恕”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答:(2)在现代社会中,“忠恕”思想有何乐观意义?答: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②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③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1)孔子认为益友有哪些品质?答:(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认为在与伴侣交往中应当怎么做。

答:二、“外国小说观赏”模块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庙内,庙外[印度尼西亚]金梅子古庙内,香火缭绕,朝拜的香客很多。

一脸慈善的庙祝方伯坐于一侧,在为一位新来的少女解析问题。

“你求什么呀?”他问。

“求姻缘。

”少女答,声音很细,带点大方。

方伯点点头:“求姻缘,放生最好,明日是观音圣诞,多放生,多行善,良缘自然会来。

”少女面呈喜色:“我要放生。

”“那好,”方伯说,“我们这里每逢观音圣诞都会进行放生会,庙外卖鸟雀的摊子很多,你可以买些放生。

”“需放多少只呢?”少女问。

“当然愈多愈好,先发一个愿,五百只,一千只,随你意,你也听说过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鸟雀也是生灵,与人一样,它们也需要自由呀。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试题总汇29页PPT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试题总汇29页PPT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能力训练: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 高三总复习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能力训练: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  高三总复习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能力训练: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高三总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八传统文化经典(B)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第1~2题。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

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论和与同》) 注①献:进言指出。

②干:违背。

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和晏婴的思想。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材料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 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墨子》)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浙江版专题四《论语》选读考题展示1.(2012·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论语·乡党》:“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2.(2010·浙江高考)《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考向分析2012年浙江卷延续2011年的材料加主观题的题型和固定的分值(小题分值略有不同,2009、2010年4分,2011、2012年5分)。

与前两年相比,2011、2012年的《〈论语〉选读》分值由4分增加到5分。

所选材料和2010年一样依然是一则来自课内,一则来自课外,然后进行理解对比分析评价等。

立足课内,掌握《〈论语〉选读》10篇必读课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最为关键。

在文言字词理解的基础上着重考查《论语》的文化价值观,是该题的特点。

《论语》题一般设置两个题目,第1题较基础,第2题要求相对较高。

自有《论语》题以来,《论语》题设题角度变化较大。

2009年采用《论语》两则材料,要求概括一个成语,再概括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2010年的材料是欧阳修的《朋党论》中一个句子,然后要求写出《论语》中意思相仿的一句话,再分析它所表达的思想。

将考查的材料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2011年围绕为政观列出了《论语》和韩非子相关的两则材料,要求考生分析。

2012年围绕孔子的仁爱观设题。

但不管怎样,考查的都是《〈论语〉选读》的思想文化内涵,所以,立足课内文化层面的知识是关键。

【例题】(2011·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热点题型一以短语、成语或名句形式考查《〈论语〉选读》10篇必读课文内的文化知识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经典文化的正确解读。

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显然孔子提倡的是以德、礼治国。

第二段文字从“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依法治国”。

韩非子的材料虽是课外,但“依法治国”的思想在讲解“以德治国”时必有所涉及。

参考答案: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依法治国。

技法解密1.熟识课文和标题。

《〈论语〉选读》的课文是由一章章的语料构成,知道选材来自哪篇课文就知道了材料的思想文化主题是什么。

可以对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按课文的编排顺序作梳理分类识记。

《〈论语〉选读》按主题编排把全书15课大体分为政治(1~4课)、修身(5~9课)、学习与教育(10~13课)、哲学(14~15课)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不同的专题。

2.熟记成语和名句。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和名句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浓缩所在,是考查的主要形式之一,需仔细记忆并正确书写热点题型二领会基本概念并分析评价重要思想观点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经典文化的批判继承。

要评析孔子与韩非子两种为政观,先要陈述文段中孔子与韩非子各自的观点,然后指出他们观点的优劣。

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但他却忽视了刑罚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这也体现孔子思想的局限性。

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十个中不能有一个,就认为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忽视了圣人在治国中的表率模范作用,他的为政观也是有所偏颇。

参考答案: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技法解密1.方法上:在熟识课文的思想文化观点的基础上,仔细审题全面答题。

注意结合课内的思想文化观点,结合材料作出评价和分析。

2.内容上,理解以下几个核心概念:【仁】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者爱人”,仁即爱人。

和墨子无等差的“兼爱”不同,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异的爱,这种差异源自于人的血缘天性和财富权利不平衡的社会现实。

在不同的人事关系中,仁都有它的具体规定性,这种在现实中的具体规定了的仁即“德”,孔子的仁是一个涵盖最大现实包罗众德的最高概念。

“好仁者,无以尚之”,如果一个人能称得上仁,那就是完美无缺的人。

【德】孔子把政治理解为安定社会的社会秩序,把德作为形成有序社会的各种最佳处事原则和方法推广到现世社会的角角落落。

这就是中国文化泛道德主义的滥觞,德即有序,有序即最好的政治,而最好的政治在孔子看来是社会的安定有序。

德的最大化即仁的最大化,也是社会的最有序最安定化。

德在落实中的具体形式就是“礼”,“礼”是仁德在具体事务上的执行力,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行为规范,遵循了“礼”,也就符合了德,趋向了仁。

【礼】“礼”是有差异的和谐有序。

“礼”的本质是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的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等关系。

如果大家都遵守“礼”,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行就非常有序了。

所以“礼”也蕴含了“协调、和谐、有序”的意思。

“如果违背了‘礼’,就是‘僭越’。

”礼并非徒具行为的外表,仁德是它的内涵,如果符合仁而违背了礼,也依然是仁者。

另外,只强调差异的社会没有发展的可持续性,于是孔子在强调“礼”的同时也强调“乐”的修养。

【乐】“乐”就是音乐,带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被孔子赋予调和各种差异的社会功能。

音乐在保健个体的情绪健康之外,还可以激起现实差异社会中人们共同的情感共鸣,在精神上使人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愉悦之感,从而缓和遵循“礼”所突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差异感,特别是财富和权力的差异造成的心理失衡感。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有了乐的调和,人们就不会埋怨;有了礼的规范,人们就不会相争,社会从此得以长治久安。

但如果设想一个社会里的人不知礼不闻乐,孔子的所有理想自然只能落空,所以孔子在周游列国寻找机会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外,他最大的努力就是推广教育。

【中庸】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处事得宜”的意思,在方法论上它“具有统帅诸德的普遍作用”。

试想,普天之下任何一件人事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即意味着达到了完美的仁德之境,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2012金华十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韩非子:“富贵者,人臣之大利也。

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请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孔子的义利观。

2.请简要分析孔子、韩非子、董仲舒的义利观有何不同。

答案扫描1.君子追求义,小人追求利。

2.孔子追求义,韩非子追求利,董仲舒追求道。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儒家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的演变发展。

1题仅仅回答为“君子追求义,小人追求利”,显然忽略了材料中的第二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而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孔子反对的是不符合义的利,言下之意就是符合义的利孔子还是要的。

2题的难点在于读不懂后面两则材料,故整个题目的难度系数大增,很多学生不知所云,回答为“董仲舒追求道”是一知半解式的回答,似是而非。

韩非子是说为了利,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董仲舒是说一切都是为了义,没有半点功利心。

韩非子把利绝对化了,董仲舒把义绝对化了,两者都不可取。

答案修正1.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

2.韩非子过分强调富贵功利对人进取之心的激励;董仲舒只强调“义”的重要性,而完全排斥“利”的合理性;孔子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易错警示1.不能正确理解课内外材料的含义。

如2011年浙江卷24题有的考生回答:“这两种为政观都有它们的可取之处。

孔子以道治国,要有尺度;韩非子以善治国,更能深入人心。

如果两者兼有,那就更好了。

”该考生对课文较陌生,同时不能正确理解韩非子的为政观。

2.只评不析或只析不评。

如2011年浙江卷24题有的考生回答:“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据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而用法律和政令来训导百姓,百姓就会受到惩罚,但不一定会有羞耻心。

”该考生是典型的只析不评,在“析”字上也用力不足而长于背诵。

1.(2012·杭州质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①。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

(1)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2)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

2.(201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1)孔子的学生有的在德行方面特别出众,有的擅长言语,有的擅长政事,有的擅长文学。

请从教的角度用一个成语概括主要原因。

(2)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是什么?3.(2012嘉兴二测)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第(1)~(2)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材料二:孔子所处的时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

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