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

高分培优讲座⑦ 河流冲淤(冲刷与淤积)平衡
1.冲淤平衡的含义 冲淤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 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河床的冲淤是由 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引起的。 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 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3.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答案:A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窑洞位于坡面位置,门上洞顶的土层厚度较小, 为避免坍塌,门的宽度也应较小;越往里,窑顶的土层越厚,窑洞的宽度也越宽, A项正确。
4.[2023·江苏卷,节选]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 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6分)
答案:B区域成陆时间早,聚落形成早;B区域开发早,水稻种植早,土壤肥沃, 粮食产量高,生产生活条件优越;B区域海拔高,距滇池较远,受滇池水位变化 影响小,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强。
解析:第(2)题,农业社会,聚落密度大小取决于人口数量及密度,人口的分布 又受制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读图推理可知,与A区域相比,B区域位于河流 上游,水源条件更优;地势更高,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更小;开发历史更早,土 壤经长期耕作后更适宜农业生产,土壤条件优。
河流地貌 冲积平原
自然灾害
洪水
山区河谷 洪水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一般分布在 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聚落选址 洪水淹不到 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4-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4-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貌:三角洲
3.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石灰岩广布的湿润地区,在广西、贵州、云南分布 较为广泛。 (1)岩溶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3.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2)岩溶地貌的类型
(二)冰川地貌
1. 冰川地貌的类型
2. 冰川作用及一些地貌现象 (1)冰川侵蚀作用 ①包括挖蚀和磨蚀作用,通过冰川运动实现。 ②冰川中部速度快于两侧,自冰川表面向下运动速度递减。 ③从时间上看,冰川的运动速度夏季快而冬季慢,白天快而夜间慢。 (2)冰碛物 ①凡是被冰川搬运的经冰川侵蚀作用、山坡上的块体运动等获得的各种物质统称为 冰碛物。 ②根据冰碛物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表碛、侧碛、中碛、底碛、里碛、终碛。 ③冰碛物原地堆积,其堆积物结构疏松,没有分选性和层理,大小悬殊,磨圆度差。
侧蚀
溯源 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河流向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伸长
1. 河流侵蚀地貌 (2)河谷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
1. 河流侵蚀地貌 (2)河谷 发育成熟的河谷断面示意图
1. 河流侵蚀地貌 (3)河流阶地
概念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由基岩组成的地面, 经风化作用、暂时的水 流冲刷及长期的风蚀作 用后,不断缩小,最后 残留下来一些孤立的小 丘,称为风蚀残丘
1. 风蚀地貌 (5)雅丹地貌
成因: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 成的地面,主要为经风 蚀作用形成的与盛行风 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 蚀残丘和风蚀谷地(垄
槽)的组合地貌
分布: 罗布泊洼地西北部 的古楼兰附近雅丹
工程建设
背斜适合开凿隧道 各类工程建设回避断层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1. 侵蚀作用
2.沉积作用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5第四章第三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5第四章第三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A.背斜谷
B.向斜谷
C.地堑谷 4.图示华莱士溪河道位移了大约(
√D.断层谷
)
A.150米
B.250米
√C.350米
D.450米
5.局部河道沿地质构造线发育,主要是因为地质构造线沿线( )
√A.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C.地壳下陷,积水成河
B.流速快,流水下蚀强烈 D.流速慢,流水侧蚀强烈
课时质量评价
3.D 4.C 5.A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和图可知,该地区易发生地震,图示 河流流向在地质构造线附近扭转明显,华莱士溪上下游错位也很明显,故该地 质构造线沿线最可能为断层谷。故选D。第4题,根据材料和图可知,华莱士溪 故道(甲段)曾经与华莱士溪上游(丁段)连通,故华莱士溪河道变动的水平位移 应该是沿地质构造线从甲段到丁段的距离,根据比例尺可推算华莱士溪河道位 移了大约350米。故选C。第5题,由上面分析可知,图中地质构造线沿线最可 能为断层谷。河道沿断层线发育,主要是因为断层线沿线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成谷地,为河道发育提供了条件。故选A。
第三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板块运动与地貌
课时质量评价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
第三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C.太平洋板块张裂 (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①②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形成的地貌 巨大__山__系__、海沟、岛弧
_裂__谷___、海洋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
.
理解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岩石圈的 物质循环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 成,不可能由其他类岩石转化而 来。 (2)岩浆岩、沉积岩可转化为变质 岩,变质岩也可能重新变质。 (3)岩浆岩、变质岩可以转化为沉 积岩,沉积岩受外力作用变为碎 屑物质,碎屑物质在低处沉积后 固结成岩可成为新的沉积岩。 (4)各类岩石均可重熔成为岩浆。
A.喀斯特地貌 B.风蚀地貌 C.冰川地貌 D.火山地貌
(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
A.流水溶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5
.
[2013·江苏卷] 图3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 (见图3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7~ 8题。
-(2)题。
沉积岩
知识点一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a)
(b)
C (1)鱼龙化石所在的岩石类型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
B (2)鱼龙化石所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图(b)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7
.
[2016·安徽联考]地质学家常常根据岩石矿物种类、矿物颗粒的大小、疏 密程度、有无气孔等特征推测岩石的种类、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读图,
B 7.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 8.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26
.
例6:科学家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图中,
图(a)为鱼龙化石照片,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1.11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1.11地表形态的塑造
•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常 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物理风化
•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等以及水的作用下,还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 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是不溶性物质,如粘土,则常残留 在原地。——————化学风化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地貌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 1.[2017•天津卷] 读图13-4,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图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 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 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 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 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 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 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
溶蚀
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

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容易渗漏)
林)
考点互动探究
侵蚀类型
形成的地貌类型
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 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
冰川侵蚀
平原、冰蚀洼地等
美五大湖、千湖之国——
芬兰)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 海浪侵蚀
• ⑤岩浆活动表现为两种情况(以图二为例):
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如图二中A处)
岩层上部有喷出岩存在(如图二中B处)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堆积地貌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堆积地貌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河流地貌
流水侵蚀作用
下蚀
侧蚀
曲流
流水侵蚀作用
“U”型河谷
牛轭湖
冲积平原 三角洲
“V”形峡谷 冲积扇
流水堆积作用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沉积的红色砂岩、砾岩构成,随地壳抬升后,被流水切 割侵蚀,山坡崩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岩层山块形成了丹霞地貌 (强调红色地层和陡崖坡) 分布如:广东仁化丹霞山、甘肃张掖等。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 形成时期 B.T2 形成时期 C.T1 形成时期 D.T0 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C. 间歇性下降 D. 间歇性抬升
冲积扇
地势平坦 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 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
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 运输和海上运输
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 江中下游平原等
(2021·浙江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 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 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宁夏平原及周围地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
材料二 贺兰山位于内蒙古 高原与宁夏平原之间,海拔 大多为2 000 m~3 000 m,最 高峰海拔3 556 m。降水量由 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加,山中 森林资源丰富。
根据图示信息,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答案 岩层断裂下陷,黄河携带的泥沙,及贺兰山的沉积物沉积而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

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
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
容易崩解破碎。


物理风化示意图
1、风化作用
概念: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 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作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我国东部海岸带和西北干旱区
2.盐的风化作用——盐风化 大本131页 盐风化作用是指雨水或海水等含盐水分(溶液)渗透岩石并由内部从岩块 下方渗出,盐分结晶膨胀而导致岩石露头表面矿物颗粒、碎片或部分盐晶 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一般岩石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因物质脱落,易形 成各种形态的风化凹穴,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风 化时间越长,风化穴越大。 (1)要形成盐风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 可溶性盐类物质、含有孔隙的岩石、干湿交替的环境、蒸发旺盛 (2)我国东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也存在盐风化 现象。与西北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形成的风化穴的大小有何特点? 提示 沿海地区形成的风化穴小。
岩浆活动(火山喷发)
一、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 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
A. 冰川作用
B. 化学溶蚀
C. 河流侵蚀
D. 风力侵蚀
12. 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D
A. 花岗岩区
B. 变质岩区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喀斯特地貌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喀斯特地貌
1.1300-1900年,司岗里洞内的石笋( )A.生长发育变快 B.生长发育变慢C.生长发育停滞 D.生长发育没有间断2.根据石笋的生长变化可以推断出该时段( )A.东亚寒潮多发 B.东南亚洪灾频发C.南亚旱灾多发 D.西亚气候湿润
答案:1.B 2.C
3.(2021·湖南益阳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FAST)”正式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中国天眼”是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洼坑作为望远镜台址建造的。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探索宇宙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口径500米,发射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如果在里面倒满矿泉水,全世界70亿人平均每人可分4瓶。它能看穿130多亿光年的区域,接近宇宙边缘。目前,“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有了它可以推动对宇宙深空的了解与探测,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海相沉积形成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地壳抬升 形成高原
地表地下受到侵蚀
继续侵蚀地表和地下形成典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形成过程
首先大气降水在平坦的岩石表面沿裂隙溶蚀出 ,溶沟进一步加深加宽就形成了 ,溶沟相互交错,将岩石分割成 ,溶沟加深形成 ,大量山峰被溶蚀变矮甚至消失成为 ,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成 。
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
喀斯特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
成因:石漠化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侵蚀力强;多陡坡,土层薄,易被侵蚀;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土层发育薄;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人多,贫困,生态保护意识差
常见地 貌类型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喀斯特地貌课件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喀斯特地貌课件

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 件是( )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答案:B
解析: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 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大量符合条件的平坦的 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B正确;曲折的河道 不能说明流速缓慢,故A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 什么直接作用,C、D错误。故选B。
答案:B
解析:第1题,由材料“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含有 碳酸氢钙的滴水不断滴到洞穴池塘中,导致池水自滴点向四周外溢,从而形成盆 状,故①正确,②错误;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可知,莲 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如相 对静止的薄层水,故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3)比较岩溶区内不同区域地表水体的溶蚀能力差异并分析原因。(6 分)
答案: 差异:背斜区域(峰丛所在区域)地表水体溶蚀能力较弱,向斜区域(峰林所在区 域)地表水体溶蚀能力较强。 原因:背斜岩层向两侧倾斜,水体易流失,而向斜岩层向中间倾斜,地下水易 汇聚;背斜拱起,地势较高,水分多排泄,而向斜凹陷,地势较低,易汇水,水 量更大;背斜不易储水,水体流动性强,二氧化碳不易饱和,溶蚀能力更弱。
⑥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不 利 影 响
①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的建设带来安 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 ②喀斯特地貌区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现象发生 ③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因地表水来不 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
[典例] [2020·江苏卷,节选]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共50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共50张PPT)

风力堆积地貌 风

迎风坡缓
背风坡陡
下面剖面图形风向标记正确的是: 其中那个表示流动沙丘?
海浪侵蚀与堆积地貌
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
三、案例:河流地貌
沟谷期
沟谷 沟谷流水 加深延长
流水汇集 下蚀
(一)河谷发育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出现地下水补给
V形谷 侧蚀
河湾出现
侧蚀堆积 槽形河谷
(二)流水侵蚀地貌 V型谷
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三一轮复习
一、内力作用与地貌
亚欧板 块
六大板块
非洲板 块
太平洋板 块
印度洋板 块
南极洲板 块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一)板块边界及地貌
水平岩层
褶皱:原始地貌
褶皱:原始地貌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褶皱:侵蚀后
向斜山
褶皱:侵蚀后 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
P98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Q、P、C、 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2)题。
(三)河流堆积地貌 1、洪(冲)积扇平原(山前)
等高线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 多有放射状河流或季节河流。
人口、城市串珠状分布于冲积扇绿洲
2、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3、三角洲平原(河口)
四、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P101
(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回归教材基础知识
教材P.61
1.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 使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 2.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两者都属于 自然作用。 3.思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哪些?
回归教材基础知识
教材P.61
1.内力作用主要变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 质作用。 2.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 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 响地表形态。因此,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3.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 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 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外 来自地球外 风化,
力 部,主要是 侵蚀,
作 太阳辐射能 搬运,

堆积
总的趋势 是使地表 变得高低 不平
总的趋势 是使地表 起伏状况 趋于平坦
同时进 行,朝 相反方 向改变 地表, 以内力 作用为 主
12
1. 风化—在温度、水及生物等影响下, 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13
16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水侵流流蚀冲作水作刷用用侵蚀
18
沟壑纵横的黄土 高原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作 用造成
19
流水的溶蚀 (溶解侵蚀)
作用
20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21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22
28
风力堆积

29
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 30
流水堆积地貌
31
冲积扇(出山口)
32
表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地貌
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堆积地貌
流 水 作 用
①冲刷坡面,例如黄 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 貌;
②沟谷加宽加深,例 如峡谷、瀑布;
①搬运侵蚀 后的产物 ②流速降低, 泥沙逐渐沉
③喀斯特地貌(溶蚀)积
角峰—— 冰川侵蚀作用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23
24
25
流水的溶蚀作用 (溶解侵蚀)——
喀斯特地貌
26
海浪侵蚀
27
3.搬运—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 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发生位移。
搬运作用是一个过程,一般不单独形成地貌。但其为堆积地貌的 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 堆积地貌 A.风力堆积(沙丘、黄土塬) B.流水堆积(冲积平原、冲积扇、三角洲) C.冰川堆积(冰碛平原,如波德平原;冰碛湖) D.波浪堆积(沙滩)
9
表二:A地壳运动的类型
类 型
运动方向
对岩层 产生 的影响 地貌
实例
关系
水 平 运 动
水平位 绵长的断 东非大
移,弯 曲变形
裂带、巨 大的褶皱 山脉
裂谷、 喜马拉 雅山
相伴发 生, 以水平 运动为
垂 直 运
主、垂
隆起, 凹陷
地表高低桂林山水
起伏,海 “沧海桑田” 陆变迁
直运动 为辅。

10
(二)外力作用
(风化)植物对 岩石的破坏
14
花岗岩风化作用
15
2. 侵蚀—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 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侵蚀类型 形成地貌 A.风力侵蚀(风蚀戈壁、蘑菇、城堡、洼地) B.流水侵蚀(峡谷、沟谷、瀑布) C.冰川侵蚀(角峰、冰斗;U型谷、峡湾) D.海浪侵蚀(海蚀崖、海蚀柱) E.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 塑造
北海国际学校 李玄
一、考纲研读.回归教材
课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纲: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山地的形成: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3、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河流地貌 对聚落的影响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①山前形成冲 积扇 ②河流 中下游形成冲 积平原和河口 三角洲
风 风蚀沟谷 ,风

蚀洼地,风蚀蘑 菇,风蚀城堡;

用 形成戈壁,裸岩
荒漠
①搬走地 表沙尘、 碎屑 ②风速降 低,泥沙 逐渐沉积
①风沙堆积形 成沙丘; ②沙漠外缘形 成黄土堆积, 如黄土高原
33
3. 冰川作用 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 堆积:冰碛地貌 4. 波浪 侵蚀:海蚀陡崖、海蚀柱等 堆积:沙滩等
读P70-71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外力作用?其能量来源于何处? 2.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哪些方式?
对地形产生什么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 系?
11
表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相互关系
内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 衰变产生的 热能
38
当堂练习:
7、高山上的角峰、冰斗? 8、挪威西部的峡湾风光、U型谷? 9、波状起伏的波德平原(冰碛平原)? 10、北欧的“千湖之国”、北美五大淡水湖群? 11、我国东南沿海的海蚀崖、海蚀柱? 12、“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 13、桂林山水、溶洞石林峰林?
基拉伟厄火山大爆发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8

表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相互关系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内 来自地球内

作 部,主要是 用 放射性元素
衰变产生的
A地壳运动 总的趋势 B岩浆活动 是使地表 C变质作用 高低不平
热能




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
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
阅读分析:
地表形态的变化 喜马拉雅山 上海崇明岛
作用动力产生的来源
动力来自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长江泥沙冲积 (流水堆积)外力作用
6
二、考点梳理.夯实基础
(一)内力作用
• 定义: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迅速,如火山喷发或地震,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 态;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及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 长的地质时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eg.青藏高原的隆起
34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化石) 变质作用
35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 岩浆岩
侵入岩: 花岗岩 沉积岩: 层理构造、含化石
变质岩: 高温、高压
36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③

岩浆岩


岩浆
37
当堂练习:
1、自然状态下岩石崩解破碎? 2、植物对岩石的分解破坏? 3、西北地区的戈壁、风蚀蘑菇? 4、沙丘、黄土塬? 5、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6、峡谷、沟谷、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