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合集下载

把德育寓于数学教学中

把德育寓于数学教学中

把德育寓于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要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智育的目标不仅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学习中。

例如:我校的黄双兰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个内容时,她是这样把德育教育深入生活渗透于课堂教学中的:师:(教师出示一块小黑板,小黑板上画了几个小同学从学校回家,上面标有他们的家离学校的路程分别是:小明家是920米,小刚家是450米,小丽家是632米,小梅家是950米。

)同学们,小黑板上是小明、小刚、小丽、小梅四位同学家离学校的路程,请你们仔细观察,帮他们比一比,谁家离学校近些?谁家离学校远些?跟同学互相讨论,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讨论并完成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帮他们比较了吗?谁家离学校最远呢?谁家离学校最近,他们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

师:(出示每人回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小明15分钟,小刚20分钟,小丽12分钟,小梅 12分钟)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回家各用了多少时间?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会对哪个同学提出一些什么建议。

生1:小梅家离学校最远,她回家所用的时间与小丽一样多;生2:小梅下课后按时回家,不贪玩;生3:小刚的家最近,他用的时间最长,说明他在路上玩耍,没有按时回家。

生4:我想对小刚说:小刚同学,下课要按时回家,在路上玩耍不好,危险!生5:我要向小梅学习,按时回家,不在路上贪玩,不让爸爸妈妈担心;……虽然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数学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境之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因此,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具有内蕴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特点1、隐蔽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2、整体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又可以培养意志与毅力,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制约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数学教材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过程的制约。

教师要找到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尽量减少德育渗透的制约性,使智育和德育水乳交融。

二、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1、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数学的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了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学生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

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

通过数学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古代哲学家和数学家早就断言:“那里有数,那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有序、统一等方面。

“真即美,美即真。

”在学习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会使人深刻领悟理性的美感。

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以及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都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

怎样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论文

怎样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论文

浅论如何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的体会是: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

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怎样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怎样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实 际的教 学效果 。如在 一年级 《 认识 人 民币 》教
学后 ,我设 计 “ 小 小商 店 ”购 物活动 ,通 过 由易到 难 的三 次活 动 ,使学生 亲 自体验 如何 使用人 民币 ,在此过程 中 ,培养学 生与 人合作 的态 度和交往 的能力 。又 如教学 “ 比例 尺”时 ,课前 我向 学生介绍按 “ 比例 尺”计 算 “ 图上距 离”或 “ 实际距 离” ,以及 按 “ 比例 尺”绘制 图纸 ,在建筑 、科研 、军事 等方 面 的重 要作用 等等 。通过 简明扼要 的介 绍 ,学 生把所学新知 识同现 实生 活 、今 后的学 习和国家的建 设联 系在起 来,明确所学 知识 的重要性 ,产 生学好知识 的欲望 和正确 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 习的动机 。 三、在评 价中渗透 。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 评价的导 向作 用无疑对学生道德行 为的建立起 到至关 重要乃


挖 掘 素 材
数 学美的特征表 现在和谐 、对称 、秩序 、统一等l 方面 。 比如圆是 平 面 图形 中最完 美 的图形 ,它的完 美不 仅 在于 它的完 全对称 性 ( 轴对称 、中心 对称 ),而 且在于它体现 着一种伟 大的精神一 一
在 小学 数学教 材 中 ,大 部 分思想 教 育内容 并不 占明 显 的地 位 ,这就需要 教师认真钻 研教材 ,充分发 掘教 材 中潜 在的德育 因
不开的 ,若个 人不遵守 集体的纪律 ,不能 正确处理个 人利益与集 体 利益的关 系 ,就会像 不在圆上的点 一样 ,游离于集体 之外 ,也 就得不到集体 的温暖 。这样用形象生 动的语言将集 体主 义教育 自 然地渗透 到学生 的心 田。
五 、培养学生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 数学是基础学科 ,它的对象是小学 生,而小学 生的认识 特点是从 无到有 ,从感 知到认知 ,从抽象 到理念 ,所以小学数 学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体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这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数学学科也不例外。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时期是人一生中长知识,长智慧,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数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多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下面我就如何按数学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为祖国“四化”建设学习的思想学习目的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数学学科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

无论是工农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发达、人类的进步乃至人们的吃、穿、住、行……都要用到数学,都要用数据来表示,用数据来得到。

可见,数学学科几乎进入了人类的每一个领域。

如学了平均问题过后,可让学生计算各科考试的平均成绩;学了面积公式后,可让学生计算教室、家庭住宅的面积;学了百分比,可计算解放初期到现在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同学们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优生率;学了统计图表,可到附近的工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制作统计图表;学了正、反比例后,可测一测树高、教学楼的高度……。

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实际应用,深刻地体会到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是有用的。

使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与祖国“四化”建设密切相关,紧紧相连。

从而促使学生为祖国“四化”建设勤奋学习。

二、爱国主义教育用数据说明问题的范围很广泛,并且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最有说服力,这是数学学科独有的特点。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国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应存在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寓德育于教学中,是各科教师的重要任务,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肩上担的重任理所应当。

其实,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都意识到要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上狠下功夫,但是因为数学理性思维较重,而德育又偏感性,所以数学教学与德育融合中会有一些偏差,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全力挖掘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德育条件,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本人在做数学教师的同时担任了十年高中班主任,这期间积极将德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中,也一直在不断摸索,现通过几个实例就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做一论述。

一、指数运算中教会我们的关于努力和进步进入高中一个月我们开始学习指数函数,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不适应已彻底经暴漏出来,上课时,我没有讲指数函数的正题而是先告诉学生,文科类的学习,走的是阳光大道;数学的学习,则是攀登陡峭的山壁或穿越迷雾的森林。

高一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就超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内容。

内容多,而用于消化、练习的时间较少,任务艰巨如果我们不主动去学,去领悟,去挤时间练习、复习,那么,到时期末结束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学习就象走马观花,或乘车看景点,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那么怎么办?看看这几个指数运算的式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一年365天,1的365次方还是1,原地不前,一年以后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那个最初的“1”。

而1.01=1+0.01,只是比1大一点点,但是如果你每天多努力一点点,1.01的365次方也就是说你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以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大于“1”。

0.99=1-0.01,只比1小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是如果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你将在一年以后,会远远小于“1”,远远被人抛在后面,将会是“1”事无成。

积少成多才会有巨大飞跃,就像古人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浅论如何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浅论如何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身 精神 。 可 以说 是 一举 多得 。这样 的例 子 在数 学 中还 很多 ,

默 化 的过程 。教师 自身的 形象 和教 师体 现 出来 的一 种精 神对 考 ,总结 。这 样 不断 可 以培养 学 生 的各种 能 力 ,而且 还可 以 学 生 的影 响是 巨大 的 ,也 是直接 的。教 师 的板 书设 计 、语 言 培 养他 们 团结 合 作的 能力 等 。拿 教学 方法 来说 ,我们 可 以采 的表达 、教 师 的仪表 等 都 可 以无 形 中给 学生 美 的感 染 ,从 而 取 小组 合 作学 习法 ,这 种 学 习法 共享 一 个观 念 :学生 们一起 陶冶学 生 的情 操 。 比如 ,为 了上好 一 堂 数学 课 ,老 师 做 了 学 习 ,既要 为 别人 的学 习负责 ,又要 为 自己的学 习负 责 ,学 大 量 的准备 ,采取 了灵 活多 样 的教学 手段 ,这样 学生 不 仅学 生 在 既有 利于 自己又有 利 于他 人前 提 下进 行学 习 。在这 种情
多位 数 的读法 的时候 ,可 以列 出我 国改革 开放 以来 的一 些数 家 后调 查 自己家庭 每天 使用 垃 圾袋 的数 量 ,然 后通 过计 算一
据让 学生 进行 练 习 ,这样 一方 面学 生 掌握 了知 识 ,另 一 发面 个班 家 庭一 个 星期 ,一 个月 ,一年 使用 垃圾 袋 的数 量 ,然后 也从 中体 会到 我们 国 家取 得 的辉煌 成 就 。在教 学 时分 秒 时可 结合 垃圾 袋对 环 境 造成 的 影响 ,这样 学 生 既可 以掌 握有 关数 以对学 生 进行 珍惜 时 间的 教育 。在 教学 圆周率 时 ,可 以介 绍 学 知 识 ,又对 他 们进 行 了环 保教 育 。 另外要 根据 学 生 的爱好 圆周 率是 我 国的一 位 伟大 的数 学 家和 天文 学 家祖 冲之 计算 出 开展 各 种活 动 ,比如 知 识竞 赛 ,讲 一讲 数学 家 小故 事 等 ,相 来 的 ,他 是世 界上 第 一个 把 圆周率 的值 的计算 精 确到 小数 点 信这 样一 定会 起 到多 重作 用 的 。 在 数 学教 学 中渗透 德 育教 育要 注 意它 的策 略性 ,一 定不 故 事 ,这样 既 可 以学生 的 民族 自豪 感 , 自尊心 和 自信 心 ,从 要 喧 宾夺 主 ,要提 高 渗透 的 自觉性 ,把 握 渗透 的可 行性 ,注 而转化 为 为祖 国建 设事 业 而刻 苦学 习 的责 任感 和 自觉性 ,另 重 渗 透 的反复 性 。 我相信 只要在 教学 中 ,结 合学 生 思想 实 际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中学 教 学 参 考
教 学 经纬
寓 德 育 于 数 学 教 学 之 中
广西 玉林 市玉 州区城 西第二 中学( 3 0 0 黎 勇光 570 )
在数学教学 中如何渗透德育教 育 , 是一个需认 真探 讨的问题. 随着创新教育的提 出, 质教育不 断推进 , 素 新 轮基 础 教 育 课 程 的 改 革 正 如 火 如 荼 地 进 行 着. 者 认 笔 为数学教 学 中进行 德育 教育 , 了爱 国主义 , 除 辩证 唯物 主 义, 习态度等教 育外 , 可 以根 据数学 学科 以及学 学 还 生 年龄 特点 , 下 面 五 方 面 进 行德 育 教育 : 从 培 养 学 生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观 点 、 念 理
诚实 、 求是 , 是数学理性精 神 的本质 特征. 数学语 言 的精确性使 得数学 中的结论 不会 出现模 棱两可 的情 形 , 数学 中不存在 伪科学 , 数学 家始 终站在 公正 的立 场上. 数学 中不允许有任 何弄虚作 假的行 为存 在. 数学让 人不 迷信权威 , 不屈 服于权 贵. 持原 则 , 于真理 , 坚 忠 个性 和 谐, 心胸坦荡 , 充满 自尊 、 自信 、 自爱和独立的人格. 勤奋 、 自强 , 是对 数学 真理追 求 的永无 止境 的探 索
地球是我们唯一 的家同 , 任何 一个角落 污染都危 害 到整个地球以及我们 的后代. 多与生态环境 有关 的数 许 据, 警醒我们 要保 护环境 , 如公 元前 20 0 0年 左右 , 地球 森林覆盖面积高达 9 公 顷 , 0亿 占陆 地 面 积 2 3 2 世 纪 / ;0 8 年代 , 林面积 2 O 森 8亿 公 顷 , 林 覆 盖 率 为 2 % ;0 6 森 O 2 0 年 , 国 的森 林 覆 盖 率 达 l. 1 6 右 , 于 世 界 平 均 森 我 8 2 左 9 / 低 林覆盖率( 7 )这样 , 2 . 利用森林覆 盖率编 拟不 同层 次 、 不 同类 型 的数 学 题 , 可 培 养 学 生 对 数 学 知 识 的 应 用 能 既 力 , 可 增强 学生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的 意 识 . 又 二 、 知 数 学 , 养 学 生 数 学 美 感 感 培 数 学 以 高度 抽 象 、 其 简 洁 的 形 式 和 思 想 反 映 了 客 极 观 世 界 的 内在 美 . 数 量 关 系 和 图 形 之 间 , 数 学 符 号 、 在 在 数学公式 、 数学逻 辑和解 题技 巧上 都表现 出简 洁 的美. 它 的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 有重要 的意义. 在教 学 中, 让学生在操作 中体验思考 , 由探 索而生 趣 , 学生变被 动 为 主 动 , “ 学 ” “ 学 ” 充 分 激 发 学 生 对 数 学 美 变 苦 为 乐 . 的追求 , 使学生始终感到“ 犹不足 , 学 唯恐失 之” 从 而如 , 饥似渴 , 孜孜 不倦地 寻求打 开科 学大 门的金钥匙. 同时 , 对数学美感 的追求 , 也是学生进行 数学创造 的动力来 源 之 一 , 学 美 的 方 法 是 数 学 创 造 的 一 种 有 效 方 法 . 养 数 培 学生追 求数学 美 中, 渗透 了对 学生 审美观 的教育 , 也 使 学 生 追 求 数学 美 的情 感 上 升 至追 求 人 生 美 、 界 美 的 思 世 想, 进一步提高学生 的思想素质 ,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寓德 育于数 学教 学 中
浙 江 省 温 州市 永嘉 县 城 西 中学 陈招 东
什 么是 德育 ?德 育 简而言 之 就是 世界 观 与人 生观 的教 育 。 学校 的德 育就 是对 学 生进 行 以共 产主 义理 想 为核 心 的政 治 、思 想 和 道德 教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求学 生 形成 正 确 的人生 观 、树立 科 学 的世界 观 、具有 共 产 主 义 道德 品 质 。世 界 观 的教 育 是 德 育 的基 本构 成 ,而 爱 圜主义教 育是德 育 的基 本 内容 。 在数 学教 育 中渗透 德 育是 教学大 纲 明确 规定 的 任务 ,也是 数学 教师 应尽 的 责任 。但 是有 些 数学 教 师却错 误 地认 为 德育 工 作 是 学校 领 导 、政 教 处 、 团委 、班 主 任的 事 ,与 数 学 教 师 无 关 。也 有些 教师 虽 然也 曾尝 试结 合课 堂 教学 对学 生 进行 思想 教 育,但 由于 缺乏 研 究 ,又 急于求 成 往往 稿 成政 治 口号 加数 学 概念 或 公式 ,牵 强 附会 生拉 硬 扯 ,不 但 没有 收到 应有 的效果 , 反而 使 学生 产生 反 感 。所 以 ,研 究 寓德 育 于数 学教 学之 中首先 要 弄 清楚 数 学 与 德育 的关 系 ,挖 掘 数 学 中 的蕴 含 着 的 德 育 内 容 ,为 “ 寓 ” 提 供 理论 上 的依 据 。 我 们应 结合 数 学 本 身 的特 点 ,采用适 于 中学 生 的 内容 、施教 方 式 ,深 入挖 掘 数学 本 质及 其 内 蕴 ,寓思 想教 育 于智 育之 中。数学 教学 是对 学 生进 行辩 证 唯 物 主义 、爱 国主 义教育 的不可 多得 的 阵地 。 寓 唯物辩 证教 育 于数 学 教学 之中 1 、培养 实践 第一 的观点 数学 的发 展和 产生 是 由于 生产 实践 、技 术的 需要 而 直接或 间接 刺激 起 来 的 。所 有 的 数 学 概念 和 公式 都 是 客 观 现 实 的反 映 ,都有 其 实际 的模 型 。 因此在讲 授 新 知时 ,要列 举 学生 熟悉 的事 物来 引 入概 念 和公 式 ,或让 学生 动 手操 作 以丰 富他 们 的感 性知 识 ,而 用学 到 的知 识解 决实 际 问题 ,这将 大大 地 调 动学生 学 习的 积极 性 ,使学 生 从理论 上懂得 实 践第 一观 点 及数 学 与实 践 的关 系 。如数 的 概念 是 随着 人类 生活 、生 产 的需要 逐 渐形 成 和发 展 的 :整数 来 源于 具体 实 物一 个一 个地 数 ;分 数来 源 于把 实物 平 均分 成若 干 份… …而数 的概 念 的每一 次 扩展 ,都 给数 学 解决 实 际 问题开 辟 了新 的领域 。这一 切 都使 学生 认识 到 数学 概 念 的产 生 、发展 都 不是 纯 思维 创造 的产 物 ,而是 有 其生 活实 践 基 础的 。 2 、培养对 讧统一观点 ① 一般 与 特 殊 。如 在工程 问题 中 ,可 以把 全部 工作 量 看作 1 ,这 种解 决 问题 是 数学 上 经过 推导 得 出的 结论 , 足 数 学研 究实 际问 题时 的一 种思 想方 法 。这 种思 想 方法 具有 “ 不 失一 般 性” 的优 点 ,是 “ 特殊 中含 有 一般 ” , “ 一 般 可 以转化 为特 殊 ”等 辩 证思 想 的生动体 现 。 ② 数与 形 的结 合。 数形 结合 思想 是数 学 中的 重要 思想 方法 ,从 数形结 合 的角 度 出发 ,可 以有 助 于学 生加 深对 有关 概念 性 质 的理解 。如 在数 轴一 节 的教 学 中 ,应 注 意结合 数 轴复 习有 理 数 的概念 ,加 深学 生对 正数 、 0 、负数 的相 互关 系的认 识 。引导学 生在 后面 的学 习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曾几何时,“园丁”这一名词就冠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头上。

他们辛勤的劳作,孕育着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是他们健康心理的缔造者。

因此,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的渴望,他们的不满,引导他们走出自己人生的瓶颈,并为他们注入纯真和善良。

当我们回望簇簇鲜花盛开的艳丽场面时,心中油然而生愉悦的满足。

因为花开,一个春天都不寂寞了,一个社会就此更加繁荣了。

稚嫩的花蕾就是我们眼中的莘莘学子。

长期以来,关注学生的热点话题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德育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德育教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知道,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注入任何液体。

它如若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决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但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博爱和热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良好的品德修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希望我们从根基做起,为花蕾注入健康的养料,输送明媚的阳光。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作为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在运用语言及学科优势这两种基本手段上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点想法。

一、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任务1.利用中国光辉的数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中国数学有着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

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的思想教育的好素材。

与初中数学内容相关的内容有: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九章算术》中有关方程的篇章等。

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引用相关史料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2.利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

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

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德育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结合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数学教学资料学习结合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德育因素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

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有关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

二、数学内容教学结合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内容教学结合德育教育,一是转化,把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自然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和圆的周长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从中领会知识。

二是对比,在教学时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对比,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进行比较。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

通过对比,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生产的迅速发展,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加深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是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北京和台北之间的图上距离,然后算出实际距离。

再结合海峡两岸的局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实践活动结合德育教育在课内,教师不仅要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分析资料,从中受到教育。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任务,也是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但是有些数学教师却错误地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的事,与数学教师无关。

也有些教师虽然也曾尝试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由于缺乏研究,又急于求成,往往稿成政治口号加数学概念或公式,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不但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

所以,研究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首先要弄清楚数学与德育的关系,挖掘数学中的蕴含着的德育内容,为“寓”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我们应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采用适于中学生的内容、施教方式,深入挖掘数学本质及其内蕴,寓思想教育于智育之中。

数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多得的阵地。

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一、寓唯物辩证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1、培养实践第一的观点数学的发展和产生是由于生产实践、技术的需要而直接或间接刺激起来的。

所有的数学概念和公式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都有其实际的模型。

因此在讲授新知时,要列举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入概念和公式,或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而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将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理论上懂得实践第一观点及数学与实践的关系。

如数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整数来源于具体实物一个一个地数;分数来源于把实物平均分成若干份……而数的概念的每一次扩展,都给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开辟了新的领域。

这一切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都不是纯思维创造的产物,而是有其生活实践基础的。

2、培养对立统一观点①一般与特殊。

如在工程问题中,可以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这种解决问题是数学上经过推导得出的结论,是数学研究实际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方法。

这种思想方法具有“不失一般性”的优点,是“特殊中含有一般”,“一般可以转化为特殊”等辩证思想的生动体现。

②数与形的结合。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可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性质的理解。

寓德育教育于中学数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中学数学教学之中

关键 词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 6 1 G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276 ( 00 0 .160 10.6 12 1 )20 1.2
力 量是无 穷 的。例 如: 领学 生大扫 除时 , 带 我与 学生 一道擦 窗子 , 重活我领 头做 , 危险 的工作我 单独 干 , 样大家 个个 有 这 积 极干 , 总会 出现 热火朝 天 的场面 。教师 以身作 则是一种 巨 大 的教育 力量 。教师 的板 书设 计 、 言 的表 达 、 语 教师 的仪表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 训练的过程, 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
默化 的过 程 。教师 自身 的形象 和教 师 体现 出来 的一 种精 神
对学 生的影 响是 巨大 的, 是直接 的 。首先 , 也 我觉 得榜 样 的 就是很好 的体现 这种模式 。
应用性 、 探索性 、 开放性试题在 中考 命题中 占有一定 的份 量, 这是考察学生发散 思维 能力 的试题 , 也是 时代赋予 的特色 。
族 自豪感 , 而且 也激 励起 学生 学习 的进 取精 神 。
二、 发挥教 师人 格魅 力
培养 :. 过渗透数 学发展 史和数 学实 际应 用 , 强数学 学科 1 通 加 社会 功能教 育 , 树立 正确 学 习 目的 ;. 课堂 教学艺术 , 2增强 着
意仓 设 良好 的学 习环境 , 激发学 生兴趣 ; . 教学评价手 段 3发挥
用方面 就有辉 煌 的成就 , 如祖 氏公 理的发现 早于 世界其 它 国
身上 体会 到一种 责任感 , 样对 以后的 学习工作 都有 巨大的 这
推动 作用 。我觉 得要 学生 守 的规 矩 , 们 自己要做 到 , 有 我 只

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

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

育外 , 还可 以通过课本 的引言 、 插图、 例题 和习题对学 生进行德 育。
2 . 重在课 内 , 兼顾课 后。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 , 是内部 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 用的结果 。德育是实现这种相互作用 的 具体过程 。教学中要抓好课 堂教学 的主阵地 , 兼顾课后 。 课堂上 时时渗透 , 课后及时拓展 . 才能促进学 生把数学学 习与崇高 的人 生理想结合起来 , 使学生学习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驱动力 , 进而 深化德育效果 。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 活动 , 是课内教学的延 伸 .
思想性 , 严谨 的治学态度 , 负责 的教 风 , 诙谐 幽默的语言感染 着
学生 , 激励 他们 以坚 忍不拔 的顽 强精 神 , 向理想 目标 进取 。因
力, 使学生在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学美 的同时追 求人性美 、 自 然美结 合 . 从 而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
二、 结合 有思想 的数学题 目。 对 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在初 中数学教 学中 。 除了用数学史对 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
探索 的意 志品质 , 使他们 明 白为世界进 步作贡献才是 人生最有
充满理想精神 , 它教人求真 、 诚信 , 从数 学的发展历程 中可以使
学生 清晰地看 到 , 只要一个 问题没有 得到 证 明。 它 就不属 于真
小组 , 开展数学综合实践 活动等 , 以此扩大学 生的视野 , 提高数
意义 的追求 。 与此同时 。 数学也是- -1 7有理性的艺术。 这 门课程 学素养 , 促进学 生个性发展 。
又是更为生动 的德 育大课堂 。如组 织数学讨论 . 组织数 学兴趣
在教学 中融入爱国主义 教育 , 不但可 以活跃课 堂气 氛 , 激发

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课堂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要紧渠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爱国主义内容的渗透,关心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

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教学进展的历史,从上古的结绳记数到中古的《九章算术》差不多上最早问世的数学成就;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大大早于欧洲;近、现代许多数学家都有杰出奉献,专门是“陈氏定理”等现代科技成果,无不充分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慧。

这些史实增强了学生们强烈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另外,在讲解应用题时,能够通过有关数据,比如钢产量、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民年收入的增加等,让学生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数学教学的德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如数学中的“正与负”、“动与静”、“数与形”、“直与曲”、“相等与不等”、“专门与一样”、“常数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等反映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将授业与传道水乳交融地结合进行,以真情去启发学生,如此,我们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深刻地把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我们不仅能用静止的观点去观看世界,更能用矛盾分析的观点全面地看待周围事物,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有较高层次的明白得,培养他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在我们充分展现数学的奇异和精妙过程中,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悄悄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三、通过数学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寓德育教育于培智数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培智数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培智数学教学之中我们的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差、感悟能力低,阻碍了他们在学习中对德育的认识。

因此,研究如何在各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在学识、能力、智力、思想品德、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教书育人,其意义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

寓于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在加、减、乘、除的教学中,在书写、计算、应用的训练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下面谈谈几点认识。

1.认识上的自觉性学教学有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这是客观存在的,对此,特殊教育的大纲有十分明确的阐述。

但在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德育教育,离开教材内容,空洞说教;二是强调加强基础,认为只要掌握了知识就会自然地受到德育教育。

这两种倾向,究其因,都是对数学科的德育教育在认识上陷入片面性,缺乏自觉性。

其实施的结果,前者削弱了知识的掌握,也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后者则使德育教育“走过场”,自然地削弱或落空。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目的地、自觉地、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师要自觉地把德育教育明确地、具体地、恰当地列入教学目的之中,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内涵,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先出示我们班一个小朋友的储蓄盒,告诉同学们,一年来,×××同学注意节省,把爸爸、妈妈平时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

他做得真好!我们从小也要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

另外,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我们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面乱画。

,通过识别储蓄盒,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样引入新课自然,不落俗套。

寥寥数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向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的思想品德教育。

2.感情上的倾向性,但以情感人也是必不可少的,晓之以理、以德服人、言传身教更是思想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态度,诚实、正直、文明有礼的作风,去创造一个个如漾春风的课堂气氛,开展生动活泼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气氛,开展生动活泼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内活动,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得到潜移默化。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时代的当务之急。

德育需要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功夫,通过间接的方式去渗透,所以说它又是一个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过程。

德育工作不是德育单一学科“包打天下”的领域,其他教学科目中也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必须各个学科全方位共同推进。

一般而言,数学课中渗透德育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教师“心”中有“德育”,就不会导致教学变成单一完成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所谓教之道,德为先,只要我们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作自己的崇高职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最终达到德育与智育水乳交融的美好境界。

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知识点讲授精确、严谨和系统,这就决定了数学学科在教学上必须严谨,所以,在小学数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内容,必须要不断摸索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德育有机地融贯其中。

一、落实有效方法,体现教育目标在课前精心设计,充分备课,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学,要想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德育效果,我们教师必须要备课充分,同时要对德育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根据学生的特点用不同方法灵活施教,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魅力的同时,发现美源于生活,让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绽放生命的活力。

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思考感悟深化教育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学习空间,让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进社会学习空间,让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进社会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德育资源,到开放地,主动地接触和寻找德育资源,并促使学生在调查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追求,去实践,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数据世界》一节中,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应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应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应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呼唤着和谐文明教育,而和谐文明教育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德育的创新和发展。

作为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用数学知识的美渗透德育教育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的美充满了整个数学世界,不但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更有对称的美、和谐的美”。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从而也让学生尝试创造美,并学习把美带给别人、带给世界。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

由此我启迪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二、用中国数学史渗透德育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而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高中教材中,直接介绍中国数学史的有17处,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成就和数学方法等近50个方面的内容。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江苏省淮安市袁集乡初级中学尹伟新的课程标准中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育学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数学教师始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不是外加的任务,也不应搞成形式主义的东西。

缺少德育,数学教学任务就不能全面完成,教学质量就不可能提高,更谈不上培养优秀的人才。

而德育规律的探索,实施方法的概括,新鲜经验的总结,都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所以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新课标中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中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包括数学在内的古老而悠久的文化曾像一盏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国古代数学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学生所学的分数除法法则、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负数的定义和加法法则就是我国公元3世纪四大数学家之一的刘徽最早提出的;“圆周率”是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最早算出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其最佳近似值为355/113,在世界上被称为“密率”、“祖率”;“杨辉三角形”是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发现的,比法国“帕斯卡(Pascal)三角形”早三百多年;立体几何课本中的公理4是公元5世纪我国数学家祖晅总结出来的被称为祖晅原理,他还首先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方程理论也是我国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遗址,已在平行线、三角形、菱形、长方形和圆等几何图形了。

我们祖先的这些伟大贡献,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什么是德育?德育简而言之就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

学校的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世界观的教育是德育的基本构成,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任务,也是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但是有些数学教师却错误地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的事,与数学教师无关。

也有些教师虽然也曾尝试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由于缺乏研究,又急于求成,往往稿成政治口号加数学概念或公式,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不但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

所以,研究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首先要弄清楚数学与德育的关系,挖掘数学中的蕴含着的德育内容,为“寓”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我们应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采用适于中学生的内容、施教方式,深入挖掘数学本质及其内蕴,寓思想教育于智育之中。

数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多得的阵地。

一、寓唯物辩证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1、培养实践第一的观点
数学的发展和产生是由于生产实践、技术的需要而直接或间接刺激起来的。

所有的数学概念和公式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都有其实际的模型。

因此在讲授新知时,要列举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入概念
和公式,或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而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将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理论上懂得实践第一观点及数学与实践的关系。

如数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整数来源于具体实物一个一个地数;分数来源于把实物平均分成若干份……而数的概念的每一次扩展,都给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开辟了新的领域。

这一切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都不是纯思维创造的产物,而是有其生活实践基础的。

2、培养对立统一观点
①一般与特殊。

如在工程问题中,可以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这种解决问题是数学上经过推导得出的结论,是数学研究实际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方法。

这种思想方法具有“不失一般性”的优点,是“特殊中含有一般”,“一般可以转化为特殊”等辩证思想的生动体现。

②数与形的结合。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可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性质的理解。

如在数轴一节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数轴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正数、0、负数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也应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从数形结合的观点出发,学习一系列新的知识。

在初中代数中,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个重要运用就是函数这一部分。

③等式与不等式
在学习不等式时可以对照等式的有关概念、性质以及解法来学
习,使学生在对比中得到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一般与特殊,数与形、正数与负数、加与减、乘与除、准确与近似等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相对立又互相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比较揭示了事物的这些特性,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在全面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达到发展思想、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

3、培养运动变化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但是人类认识这些运动、变化是在无数相对静止中逐步认识的。

如通过近似认识精确,通过直线认识曲线,通过函数认识方程与不等式,通过具体认识抽象等等。

4、培养普遍联系的观点
转化是一种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旧知识向新知识转化。

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

通过题组练习沟通多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结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使学生会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相等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向学生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学习了整式方程之后,接着学习分式方程,其解题思路是去分母或换元之后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无理方程也是通过两边平方式或换元之后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
去解。

还有有理数以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转化与联系,其应用相当广泛。

二、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数学教育之中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深沉的、具体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对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历史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孕育、沉积形成的。

中学数学教育可以对这种感情的形成起到突出的作用。

因此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教学应当在这方面承担应有的任务。

如介绍数的发展史时,指出:无论是分数确切的定义、科学的表示、还是分数的算法,最早都是由中国建立起来的,这是中国对世界数学的杰出贡献之一。

早在战国末期,中国数学家就把分数概念建立在两数之比的基础上,并合理地定义了分数的运算。

在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九章算义》中已有约分、通分及分数四则运算等。

所有这些到公元7世纪才再现,而欧洲则出现于13世纪之后。

作为计算体积的理论基础“祖日恒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日恒在公元5世纪总结出来的,在国外,直到17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提出。

祖冲之父子研究完善的球体和计算公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应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
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

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的卓越贡献,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而且也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它难就难在“寓”字上。

它要求水乳交融,自然渗透,隐而不露,做到“随风潜入义,润物细无声”,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有“寓”的意识,善于把不自觉的潜在德育渗透转化为自觉的德育渗透。

其次还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较高业务素质,除对教材熟悉、教法有方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并且能融会贯通,有串联迁移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