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作业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9dfaaeb307e87100f696a2.png)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课程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一、二章)
一、名词解释题
1.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指的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态度、方法与精神的过程或活动;狭义的科学教育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关生物、化学、物理或地球科学等的教学,并指与这些教学有关的一切课程、教材、教法、教具、师资和评估的研究与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广义是指一切促进幼儿学习科学的教育活动。
它包含了家庭、社会、幼儿园等各类施教者对于幼儿进行的科学启蒙教育。
狭义主要指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它和其他教育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艺术等共同构成幼儿园的课程,促进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谈谈你对学前儿童的科学的理解。
见教材P3-6
四、案例题
1.选择一节曾经在幼儿园教学中讲过的内容,按照“做中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重新设计。
2.选择一节合适的内容,按照支架式教学的原理和要求
进行重新设计。
幼儿园科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
![幼儿园科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a06d5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4.png)
幼儿园科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
一、主题:食物知识
1.内容:
(1)培养孩子感知食物的能力,认识种类各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肉类、海鲜等。
(2)认识食物的原材料与加工方式,像面包、沙拉、汤、果汁等,
教会孩子们如何通过原材料家里自己加工出食物。
(3)培养孩子们从容不迫的进食习惯,不要把家里剩饭菜的拿去丢掉,要多品尝,以此来养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增强营养。
2.活动方式:
(1)小组活动:老师布置不同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们进行食品分类
的游戏,把食物按照类别分出来,并且让孩子们之间互相帮助,让他们感
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与协作能力。
(2)读书活动:老师布置有关食物的相关书籍,让孩子们自主阅读,从中获取有关食物的知识及相关营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书中的知识
及技巧加以实践。
(3)实践活动:安排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活动,放学后,老师将家里
剩余的食物及材料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动手制作,可以安排一次孩子们的“烹饪大赛”,把他们用心制作出来的美食拿出来展示,让他们感受制作
的成就感,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孩子们介绍专业的制作技巧及知识。
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第1次平时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第1次平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080de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d.png)
1.在《纲要》中,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突出了以下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CD )。
多选题(6 分) 6分A.发展儿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增进表达与交流能力C.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D.培养儿童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2.STS教育是( ABCD )。
多选题(6 分) 6分A.科学要为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幸福服务B.科学知识的应用C.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紧密联系来看待科学D.科学的价值取向3.探究式科学教育因其对幼儿主体性的关注和对操作活动的强调,被越来越多的实践者接受。
(B)判断题(5 分) 5分A.错误B.正确4.自然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我们不仅要让儿童形成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还要萌发儿童对于自然的责任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
(A)判断题(5 分) 5分A.正确B.错误5.目标是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向,具体表现为( ABC )。
多选题(6 分) 6分A.教师要根据预定目标制定教学计划B.教师要根据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C.围绕目标营造环境气氛D.目标是科学教育评价的标准6.作为科学探究结果的科学知识,贯穿科学探究过程的科学方法,和以科学探究态度为核心的科学精神。
(B)判断题(5 分) 5分A.错误B.正确7.教师教学过程如何实施科学教育( ABC )。
多选题(6 分) 6分A.依据目标选择恰当内容B.围绕目标营造环境气氛C.从实际出发预定课程方法D.根据预定目标制定教学计划8.目标是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向,是科学教育评价的标准。
(A)判断题(5 分) 5分A.正确B.错误9.《纲要》规定的科学领域的目标内容有( ABCD )。
多选题(6 分) 6分A.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B.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C.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D.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10.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不包括方法的科学性。
《幼儿科学教育》在线作业
![《幼儿科学教育》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cfe70d1b307e87100f69671.png)
作业1.第1题幼儿科学教育是指( )A.教师组织的以科学为内容的教学过程;B.幼儿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C.幼儿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D.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亲自的科学探索过程。
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请科学家到幼儿园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是利用了学前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A.信息资源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D.组织资源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请科学家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A.信息资源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D.组织资源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4题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A.形象生动性B.注意稳定性C.时空宽广性D.媒体多样性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5题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的科学教育A.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游戏中、其它教育活动中C.日常生活、集体性的、其它教育活动中D.日常生活的、游戏中的、其它教育活动中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6题“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A.大班目标B.中班目标C.小班目标D.托班目标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下面能体现时代性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是( )A.认识茶叶B.认识扇子C.认识电脑D.认识钟表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8题教师对儿童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态度应该是( )A.认真观察,深入了解B.寻找时机,主动介入;C.满足好奇,适可而止;D.观察了解,支持引导。
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9题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3.010.第10题"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B.美国C.中国D.德国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3.011.第11题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3.012.第12题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13题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A.观察核对B.行为核对C.观察评价D.行为评价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16题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5.第17题关于专门性科学活动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B.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C.学习过程教师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D.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6.第18题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7.第19题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C.能尊重儿童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8.第20题在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时应体现( )A.思想性和艺术性B.科学性和启蒙性C.先进性和时代性D.民族性与教育性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9.第21题生活中的科学活动的特点是( )A.教师选择学习内容;B.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C.学习过程中教师直接指导;D.学习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
国开作业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作业293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作业293参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3d6e6cc7931b764ce15f4.png)
题目: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教育评价包含评判和价值两层含义。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主题单元活动具有教师预设的特点,项目活动具有典型的生成性活动的特点。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图片接龙既属于接龙游戏又属于智力游戏。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决定了幼儿数学教育的方式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清代同文馆中“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作品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反映幼儿稳定的发展水平,缺点在于资料较难收集。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在幼儿对资源的抽象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0-3岁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从最常见、最简单、接触最多的方面入手。
选项A:对
选项B:错。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作业1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cdd4b5b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1.png)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作业1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重要性1.1 科学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影响•培养观察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和价值观1.2 科学教育对学科整合的促进•与语言、数学、艺术等学科的融合•跨学科探索与学习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 原则•实践探索为主导•自主、合作和终身学习•体验和感知为基础•融入幼儿园其他学科教学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法3.1 通过观察与探索培养兴趣•设置科学探索活动中心•提供各种观察与探索的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主的观察与探索3.2 通过实验培养能力•进行简单的实验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3.3 通过故事和绘本培养科学思维•给幼儿讲解与科学相关的故事•通过绘本展示科学实验和探索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问题3.4 通过户外活动与自然环境结合•带幼儿走进自然,观察和探索生态环境•进行野外实地考察与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四、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教师角色与培训需求4.1 教师角色•指导者和引导者•观察者和记录者•激发者和激励者•合作伙伴和学习者4.2 培训需求•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培训•学科整合与跨学科探索的培训•教育资源与工具的了解与运用4.3 加强教师专业化与团队合作•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资源共享与团队研讨五、家长参与与支持5.1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科学教育的理解与支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5.2 家庭中的科学教育•提供科学玩具与实验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观察与探索•参与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六、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估方法6.1 观察评估•观察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参与与表现•观察幼儿使用科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2 记录评估•通过记录幼儿的观察与实验结果进行评估•记录幼儿的思考和提出的问题6.3 综合评估•结合观察和记录评估结果,综合幼儿的科学能力•结合幼儿的兴趣、动机和态度进行评估结论幼儿园科学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第2次平时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第2次平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f6b3e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d.png)
1.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体现了( B )原则。
单选题(5 分) 5分A.启蒙性B.系统性C.季节性D.时代性2.探究式教学就是科学实验活动,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幼儿自由发现,教师是旁观者。
(B)判断题(5 分) 5分A.正确B.错误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有哪些?(ABCD)多选题(7 分) 7分A.分类与测量B.科技小制作C.科学实验D.科学观察与记录4.学前儿童学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D )。
单选题(5 分) 5分A.建构学习B.经验式学习C.结构化学习D.自主探究与建构5.自然角环境创设要体现科学教育目标,自然科学特点。
(A)判断题(5 分) 5分A.正确B.错误6.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自然角,科学角(区)或专门的科学活动室中进行的( )活动。
(A)单选题(5 分) 5分A.科学教育B.教育C.科学D.以上都是7.在进行实验,观察等活动中,只需要教师来记录相关活动信息,幼儿不用记录。
(B)判断题(5 分) 5分A.正确B.错误8.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
(A)判断题(5 分) 5分A.正确B.错误9.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和桥梁,借助动作的帮助去认识自己所处的物质世界。
(A)判断题(5 分) 5分A.正确B.错误10.教师在创建区域角时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做到( C )。
单选题(5 分) 5分A.不同年龄幼儿可以共用区域角B.区域角的创设中要特别注重安全因素C.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D.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区域创设内容可以长期不变11.观察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B)判断题(5 分) 5分A.错误B.正确12.下列哪个选项是让幼儿关心关注的自然科学现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08b39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e.png)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幼儿阶段,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现状、原则和方法、家庭和幼儿园的角色以及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探索性原则: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尝试、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2.实践性原则: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注重操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启发性原则:教师应善于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创造性原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勇于创造。
5.游戏化教学方法:将科学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6.情境教学方法: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和探索科学。
三、家庭和幼儿园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角色1.家庭的作用:家长应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幼儿园的作用:幼儿园应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1.选择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教育活动。
2.活动目标的设定:明确教育活动目标,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活动内容的安排:围绕活动目标,合理安排科学教育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活动过程的设计: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幼儿在活动中享受探索、发现和创新的乐趣。
五、实例分享1.家庭中的科学教育活动实例:家长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水、油、盐等材料制作火山喷发,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物理和化学原理。
2.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活动实例: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动植物和地球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六、结论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章练习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8fad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d.png)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章练习题第一章:观察与发现1. 小明家的阳台上有一盆植物,他每天早上都喜欢去观察它,你能告诉他观察植物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 除了观察植物,你还能观察到哪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观察?第二章:物质与变化1. 小明在厨房看到妈妈在煮开水,他想知道水是如何变成水蒸气的,请你解释一下这个过程。
2. 除了水的变化,你还能列举出其他物质的变化吗?3. 请举例说明一下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第三章:生活中的力和能量1. 小李每天上学要爬很多楼梯,他觉得累。
请解释一下楼梯爬升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和能量。
2. 除了爬楼梯,你还能找到哪些生活中需要力和能量的例子?3. 请以小故事的形式描述一下能量的转化过程。
第四章:光与颜色1. 小红在画画时发现原本红色的颜料混合了黄色的颜料后变成了橙色,请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颜料的变化。
2. 除了颜料的变化,你还能找到其他关于光与颜色之间的现象吗?3. 请说明一下光的传播过程以及它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第五章:动物和植物的结构1. 请列举出几种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并解释一下它们的功能。
2. 除了动物和植物的结构,你还能找到其他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吗?3. 请描述一下你身边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结构及其功能。
第六章:天气与季节1. 小明想知道为什么夏天天气很热,冬天天气很冷,请解释一下季节变化和天气的关系。
2. 除了季节变化,你还能找到其他与天气相关的现象吗?3. 请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情况。
第七章:地球与宇宙1.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的变化。
2. 除了地球,你还能找到其他与宇宙相关的知识吗?3. 请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太阳系的构成及其运行原理。
这些章节练习题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巩固和拓展他们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知识。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孩子们可以学习观察、思考和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 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 4](https://img.taocdn.com/s3/m/1d584104dd3383c4bb4cd2e0.png)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3章)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答: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答: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家庭中_接受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9ebfd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6.png)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至3章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1操作性问题: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4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1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2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4“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二、填空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9、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10、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1、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2、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比较性观察、个别物体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几种;4、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分类;5、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6、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8、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9、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10、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1、理论问题是一种需要高度的理论来解答的问题,或者是它的答案相当复杂,孩子无法真正地理解;2、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3、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4、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学习环境;6、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7、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操作活动、发现活动三种;8、按教师指导程度,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和偶发性活动等9、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10、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园地;1、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自然观察评价方式;3、问题测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4、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丰富性、材料的探索性;5、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活动和游戏性区角活动等二类;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7、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矫正系统;9、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课程、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10、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有: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以及整合性原则;三、选择题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2、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A、孟子B、墨子C、老子D、孔子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B年间; A、乾隆 B、同治 C、嘉庆D、光绪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C;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1、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C;A、2~3岁B、3~4岁C、4~5岁D、5~6岁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3、“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A、2~3岁B、3~4岁C、4~5岁D、5~6岁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B、乌龟、金鱼、蝌蚪、蚕C、蛇、金鱼、泥鳅、蝌蚪D、乌龟、甲鱼、娇凤、蚕5、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D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2、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C;A、简单性问题B、操作性问题C、理论性问题D、直白性问题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1、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 ;A、观察核对B、行为核对C、观察评价D、行为评价2、“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B、美国 C、中国D、德国3、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A、情景观察B、情景评价C、自然观察D、自然评价4、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AA、观察法B、测量法C、自然观察法D、自然测量法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四、问答题1、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这些经验因其是有关自然事物与现象的,因此就被命名为科学经验;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又紧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1科学性:指所选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2启蒙性: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即能够理解和接受;3系统性: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有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编排;4时代性:指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5地方性: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6季节性: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4、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原则: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季节性原则: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1、请简述教师在小实验中的指导要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第二,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第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第四,交待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 ...教师演示试验时的注意事项:第一,要做好预备性试验;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试验过程;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2、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学前儿童年龄特点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应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2 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3 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3、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前儿童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4、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中投放充足的材料供儿童发现、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3、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如下特点:1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学前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不是专门化的,而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综合影响;孩子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和家长一起学科学,自然、轻松、生动、有趣,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2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一下几方面:一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源要充分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二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1、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做中学”是建立在儿童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利用他们渴望观察、触摸、用手制作的愿望去建立起一个基础的但又是连贯的科学知识体系;“做中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儿童所接触到的日常生活;儿童通过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周围,去解决问题;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做中学”强调不仅使儿童了解科学的成果和理解科学的过程,而且使儿童带着问题做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这对儿童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做中学”强调让儿童在科学学习中依靠自己的努力二不是他人的努力去完成任务;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做中学”强调儿童的猜想、试验、记录和交流环节;科学探索使儿童的语言更加准确、丰富,儿童能非常个性化的描述自己的发现;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儿童学会讨论,接受分歧,达成共识;“做中学”有利于儿童的注意、兴趣等基本情绪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2、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3、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在散步过程中要给儿童相对的自由,使其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观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在组织学前儿童散步时,随机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4、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指学前儿童学科学的良好心理气氛,是进行区角活动的前提;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应让学前儿童真正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来选择活动内容与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学前儿童参与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他们的操作情况,耐心观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水平;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幼儿科学教育作业
![幼儿科学教育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dca0e007cd184254b3535ee.png)
1.第1题“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A.大班目标B.中班目标C.小班目标D.托班目标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A.哲学依据B.心理依据C.学科依据D.社会依据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4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5题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个人探索B.集体教学C.分组学习D.小组讨论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6.第6题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确定评价目的”这一步骤不涉及的问题是()A.由谁评价B.为什么评价C.评价什么D.怎样评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7题幼儿科学教育是指( )A.教师组织的以科学为内容的教学过程;B.幼儿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C.幼儿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D.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亲自的科学探索过程。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8题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 )A.幼儿科学教育的依据B.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向C.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D.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9题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是( )A.幼儿科学教育的知识目标;B.幼儿科学教育的行为目标;C.幼儿科学教育的技能目标;D.幼儿科学教育的情感目标。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10题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是指:( )A.儿童学到的科学知识;B.儿童探索中的发现;C.儿童在活动中所掌握的方法D.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和变化。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二](https://img.taocdn.com/s3/m/cfed155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2.png)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二作业要求: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科学实验(或游戏)给一组你认识的幼儿做,设计一个科学实验(或游戏)教学计划,并撰写一篇文章论述你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幼儿能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发展其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存在和作用;2. 气压的作用;3. 空气的变化。
三、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与幼儿们打招呼,询问他们对空气的了解,并介绍本次实验将要体验的内容。
2. 实验准备:老师向幼儿们展示实验器材并介绍使用方法。
3. 实验过程:(1)利用吸管将水加满试管。
(2)在试管口里抹一层薄薄的润滑油。
(3)将烧瓶倒置并把烧瓶口对准试管口,等烧瓶中的空气进入试管内,水面会逐渐升高直到达到一定高度。
(4)尝试将烧瓶提起,试管内的水回流到烧瓶中,留心试管内的空气变化。
(5)再倒置烧瓶,空气再次流入试管,水面再次上升,尝试多次操作。
4. 实验总结:让幼儿们根据实验结果,观察、思考、总结空气的存在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老师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幼儿们讲解实验内容。
2. 实验法:通过实际制作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等方式,让幼儿们寓教于乐,探究科学奥秘。
五、教具准备:1. 试管,烧瓶等实验器材;2. 吸管,润滑油等操作工具。
六、教学评估:1. 老师根据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2. 老师根据班级整体表现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老师要及时对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对于表现优异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对于表现不佳的幼儿要及时帮助和指导,提高其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应不断优化实验,针对不同幼儿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19372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6.png)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一、选择题A.培养幼儿的好奇心B.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C.提高幼儿的数学成绩D.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A.直接告诉幼儿答案B.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C.给幼儿讲述科学家的故事D.让幼儿观看科普视频A.观察植物生长B.进行科学实验C.制作手工作品D.学习科学知识A.生活化B.操作性C.情境性D.竞争性A.教师讲解B.幼儿动手操作C.幼儿交流分享D.教师评价二、判断题1.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限制幼儿的提问,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4.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专业的科学术语。
()5.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进行猜想和验证。
()三、填空题1.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____、____、____和____。
四、简答题1.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3.简述如何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4.简述如何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5.简述如何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在一次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树叶。
教师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树叶贴画。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1.该活动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哪些原则?2.该活动中有哪些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3.如何评价该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六、论述题论述如何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内容包括:1.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性。
2.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策略。
3.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如何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旨在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希望这份题库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仅要探讨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检验和应用这些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1题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A.气温的变化B.四季的成因C.雨、雪现象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第2题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中,运用感知觉探索物体的特性,发现某种现象的发展过程或所发生的变化的方法是()A.科学实验B.观察C.分类D.科学游戏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第3题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第4题"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5.第5题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绳子B.秤C.直尺D.钟表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6.第6题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7.第7题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情景观察B.情景评价C.自然观察D.自然评价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8.第8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此题得分:9.第9题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确定评价目的”这一步骤不涉及的问题是 ()A.由谁评价B.为什么评价C.评价什么D.怎样评价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0.第10题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是()A.幼儿科学教育的知识目标;B.幼儿科学教育的行为目标;C.幼儿科学教育的技能目标;D.幼儿科学教育的情感目标。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1.第11题幼儿科学教育过程是()A.教师教、儿童学的过程;B.儿童接受知识的过程;C.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D.儿童的创新过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2.第12题生活中的科学活动的特点是()A.教师选择学习内容;B.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C.学习过程中教师直接指导;D.学习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3.第13题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型活动的是()A.植物生长;B.摩擦起电;C.生命现象;D.水的流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4.第14题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的科学教育A.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游戏中、其它教育活动中C.日常生活、集体性的、其它教育活动中D.日常生活的、游戏中的、其它教育活动中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5.第15题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B.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您的答案:DC.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长期观察D.教师要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6.第16题孩子说:“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所以星星就会眨眼睛了。
”这反映了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的特点A.好奇B.模仿性C.拟人化D.表面性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7.第17题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A.雾和雪B.昆虫C.彩虹D.小草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8.第18题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19.第19题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A.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B.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C.他在自然角持续观察了20分钟D.他今天带了一只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0.第20题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1.第21题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B.乌龟,金鱼,蝌蚪,蚕C.蛇,金鱼,泥鳅,蝌蚪D.乌龟,甲鱼,娇凤,蚕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2.第22题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3.第23题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A.孟子B.墨子C.老子D.孔子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4.第24题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5.第25题不适合在自然角饲养的动物是()A.猫B.乌龟C.蚕D.金鱼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6.第26题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A.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科学回答的是“做什么”,技术回答的是“为什么”C.科学创造新产品,技术是获得新发现;D.科学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技术是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的原理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7.第27题幼儿科学探索的过程是()A.从明确的问题开始的B.从对问题的假设开始的;C.从与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开始的;D.从观察和逻辑推理开始的。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8.第28题认识“太阳、月亮和星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哪方面的内容?A.天文现象B.自然生态C.物理现象D.气候现象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29.第29题利用绳子、吸管、手掌等来进行测量的方式是()A.观察测量;B.自然测量;C.非正式量具的测量;D.正式量具的测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0.第30题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A.气温的变化B.四季的成因C.雨、雪现象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1.第31题请科学家到幼儿园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是利用了学前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A.信息资源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D.组织资源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2.第32题下列观察活动中,不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A.观察彩虹B.观察春蚕C.观察蝌蚪D.观察小草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3.第33题关于专门性科学活动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B.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C.学习过程教师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D.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4 .第34题教师参与到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其目的是()A.教儿童如何探索B.与儿童同玩同乐C.让儿童重复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探索过程D.克服儿童在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此题得分:35.第35题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A.可操作性B.针对性C.层次性D.灵活性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6.第36题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7.第37题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8.第38题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39.第39题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0.第40题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1.第41题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A.个人探索B.集体教学C.分组学习D.小组讨论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2 .第42题幼儿学科学的动力是()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3.第43题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是指:()A.儿童学到的科学知识;B.儿童探索中的发现;c.儿童在活动中所掌握的方法D.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和变化。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4 .第44题F 面能体现时代性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是 ()A. 认识茶叶B. 认识扇子C. 认识电脑D. 认识钟表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5.第45题 教师对儿童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态度应该是()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6.第46题 科学发现室提供的材料应该是()A. 易于操作的B. 形象有趣的;C. 结构简单的D. 种类齐全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7.第47题 不适合在自然角饲养的动物是()A.猫A.认真观察, 深入了解B.寻找时机, 主动介入;C.满足好奇, 适可而止;D.观察了解, 支持引导。
B.乌龟C.蚕D.金鱼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8.第48题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一一石磨。
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A.科学性和启蒙性B.广泛性和代表性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49.第49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一般包含()三层次。
A.科学教育总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B.小班目标、中班目标和大班目标C.知识、方法和情感目标D.学前教育目标、科学教育目标和科学活动目标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50.第50题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作业总得分:作业总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