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好一朵木槿花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好一朵木槿花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好一朵木槿花](https://img.taocdn.com/s3/m/56157708b90d6c85ec3ac63b.png)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4.文章开头先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有什么作用?(4分)答:用衬托(反衬亦可)的手法来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
(“衬托”2分,“坚强、勇敢、不娇气”2分)15.到木槿第二次开花前,作者已由惶恐不安到“习惯了这类景象”,通观全文,“这类景象”都指什么?(6分)答: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
“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每点2分)16.文中“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也对读者产生很强的震撼、警示作用,试结合自己的感受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6分)答:①用土覆压的沉重强大与花朵的细弱娇嫩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突出木槿花的“悲壮”或突出木槿花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的勇气。
(运用反复也起到强调作用)②运用联想、双关的手法,使含义更普遍,赞美韶华不再、年纪已老、活不了多久的人们依然绽放希望、富有活力。
(或答面对现实、顽强抗争的生命力)③也比喻一种精神:处于困境和绝望,依然拥有能直面人生痛苦的强大和伟力。
(每点3分,答出两点以上给6分。
)17.题目流露出对木槿花的由衷赞美,作者说木槿花尤其是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是什么?(6分)答: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
②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
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问题一:“第九自然段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在文中指什么?问题二:第十段画浪线的句子“透过砖块伸出几条绿枝..............................................花在颤颤的开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伸字用的好么?问题三:我的心也震颤起来,我的为何颤?问题四:文中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一、:“第九自然段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有三层含义: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二、运用了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伸”字用的好,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花顽强的生命力。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0ccdd5f90f76c661371afa.png)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散文名篇,它在作者特殊的时代和个人背景下的一次心灵的自我超越。
理解好情与景的关系是本篇文章学习的重点。
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紫藤萝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征,抒发作者要像紫藤萝一样正确对待生命中的不幸,保持旺盛生命力,因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者抒发的感情是在对紫藤萝花生动描绘的基础上。
所以品析文章的语言又是这篇文章学习的重点之一。
课文的学习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从字词,背景,分析描写紫藤萝的内容顺序,作者的情感变化入手体会文章写作的结构美,情感美。
为下一课时领会课文的主题,欣赏文章语言作铺垫。
所以第二课时的内容是鉴赏文章语言,分析文章主题,感受文章语言美。
在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的落实后展开的教学总体上来说,基本上完成了我的教学环节。
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互动的环节。
师生互动不够活跃,基本上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有那么几个,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问题。
所以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学生重复回答老师多个问题的情况,课堂提问的覆盖面太窄。
再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看,生生互动较少,到讨论问题的时候,讨论不起来,少数学生不知道什么叫讨论,这可能跟我平时训练学生过少有关。
设置讨论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讨论?值不值得讨论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互动环节不理想导致这一节课的课堂气氛比较枯燥,沉闷。
其次领悟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教学环节我让学生查找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的方法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
在通过个别读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可以说在读的环节,我觉得自己在指导诵读方法方面过少,比如我请了两个同学来朗读,前面女同学读了之后,简单评价后请另一个男同学来读,男同学的朗读感情明显比女同学更加到位。
但是我没有及时地进行比较,只是都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表扬。
如果稍加引导比较,或者请其他学生来评价会不会更好呢?最后我想说下作业的反思。
本次课我设置了三个作业,一个是摘抄好词好句,另一个是利用托物言志的方式仿写一篇文章,最后一个让他们课外读作者另一篇文章《好一朵木槿花》。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语—宗璞系列散文”群文阅读课件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语—宗璞系列散文”群文阅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4d430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e.png)
Qingchunxianguanzhuagchujizhongxuexia
o
一、花之语言
(一)初读花语
篇目-花名
生态的语文课堂 和谐的对话教学
花 语(作者通过花的所感所悟)
《紫藤萝瀑布》-紫藤罗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丁香结》-丁香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 ,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生活中有种 种不如意,要 有面对困难的 勇气,坦然接 受一切。
《报秋》-玉簪花
领取生活 。
生命力极强;谦让;生活 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 ;高洁。
பைடு நூலகம் 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
Qingchunxianguanzhuagchujizhongxuexia
o
二、花之力量
生态的语文课堂 和谐的对话教学
(一)花语给作者的力量。
《好一朵木槿花》-木槿
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报秋》-玉簪花
领取生活。
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
Qingchunxianguanzhuagchujizhongxuexia
o
(二)品读花语
生态的语文课堂 和谐的对话教学
盛
花瀑 花穗 花朵
整体
局部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 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火花。
色
”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 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形
”“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 态
和阳光相互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对比阅读《好一朵木槿花》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对比阅读《好一朵木槿花》](https://img.taocdn.com/s3/m/b738b969fe4733687e21aa48.png)
好一朵木槿花宗璞①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
“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
据说原因是木槿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
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木槿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②前年秋至,我家刚从与母亲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小弟的生之困惑。
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
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
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
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③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
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www.mi④这是木槿。
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⑤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
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
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⑥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
水很快渗下去了。
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⑦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
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
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c⑧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⑨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⑩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觅阅岛11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
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8《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课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8《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课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3eed2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d.png)
一花一世界花开悟生命——《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课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运用比较阅读法,感受群文的异同,探究归纳“托物言志”的的特点和写法。
2. 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感受宗璞散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重难点1.比较群文的异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感受宗璞散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紫藤萝瀑布》,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了一定的认知。
学生理解托物言志手法的困难在于难以建立“物”与“志”之间的联系。
因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群文,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建立物与志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加深认知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的?明确:花的颜色、花的形态、花的香味2、为什么以“紫藤萝瀑布”为题目呢?明确:形似、神似3、作者由赏紫藤萝、忆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4、文章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托物言志5、总结散文阅读方法:(1)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外形特征;(2)根据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3)整体把握情感,揭示所言之志。
二、比较阅读,异曲同工宗璞有不少托物言志的散文,如《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我们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任务一:宗璞的三篇散文分别主要写了什么景或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先自主阅读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紫藤萝瀑布》主要写的是藤萝。
藤萝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花很多,开得繁盛,作者将其比作“瀑布”,形象地揭示了这个特点。
二是它的花呈现淡紫色,而且不同的部位,紫色的浓烈程度也不同。
三是藤萝的花穗,开得活泼而热闹。
四是藤萝的花香也很有特点,是一种淡淡的芳香。
《丁香结》主要写的是丁香花。
作者笔下的丁香花主要特点有:一是颜色,白丁香是一片莹白,开的花是十字的小白花,二是花的形态,像一个“结”,花苞圆圆的,鼓鼓的。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8aa9cb0b4e767f5bcfcea0.png)
七年级下册《坚韧,永恒的美丽》教学设计——1+1语文主题阅读课隆尧县双碑中学景文芳阅读篇目:《紫藤萝瀑布》《好一朵木槿花》学习目标: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语云:诗言志,歌咏言。
还记得郑燮所做的一首题画诗《竹石》吗?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在状物;后两句写竹子的坚韧不拔,在言志。
作者表面上是在竹子的坚韧不拔,实际上是在表明自己不怕打击、不畏风浪、顽强斗争的精神。
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那怎样读懂托物言志的文章呢?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追踪作者的心灵轨迹,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二、一读课文,找所托之物快速小声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题好一半文”,要想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关注文章的题目。
从标题入手,围绕“瀑布”画出有关描写紫藤萝繁茂的语句,感受紫藤萝的外在形象,感知其内在品质。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小组间商议推荐代表展示。
播放背景音乐,找学生个读,其他学生评价,重在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分小组展示,重点句子,全班同学齐读。
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在思中悟。
三、再读课文,明所言之志紫藤萝十年前经历了什么磨难?(找相关原句)花经历了兴衰,那么赏花的人呢?她的命运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呢?(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十年后面对这满树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花经历了磨难还能再开,而且开得如此茂盛,那么人呢?在经历不幸后她又会如何面对生活,面对命运呢?找出文章中的相关原句,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的经历所引发的深刻感悟。
小组展示。
总结阅读托物言志的文章方法:关注标题,知所托之物——品味语言,析特征品质——梳理情感,明所言之志四、触类旁通,小试牛刀阅读宗璞的另一篇文章《好一朵木槿花》要求:1、体会题目中一个“好”字的表达效果。
2、勾画出描写木槿花的语句,说说作者笔下的这朵从重压之下挣扎出来的木槿花有什么特点或精神品质。
3、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作者的情感。
五、水到渠成,学以致用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爬山虎、树根、蚂蚁、小草、泥土、春蚕、粉笔等展开联想,寄托自己的情感。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6d81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4.png)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是《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课后积累拓展推荐的两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也都展现了宗璞的人生感悟。
《紫藤萝瀑布》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由稀落到繁盛,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无止境。
《丁香结》通过描写不同姿态的丁香,尤其雨中丁香结,引发“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的感悟。
《好一朵木槿花》作者由两度看见木槿花开感悟到: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学情分析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一、花之美,法之妙:感知语言之美,写法之妙。
二、花之精神,花之力量:感悟生命之美。
三、花香致远:书写身边之美。
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词句,品评词句的内蕴和表达效果,感知作者的语言之美,写法之妙。
2.宗璞的散文,表达着感性的情思,蕴含着理性的真善美,充满着浓浓的语文情怀,通过阅读文章中有关生命启示的文字,探索花之精神,花之力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花木本无情,但总是能引起文人墨客的联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菊的恬静淡泊、悠然自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莲的洁身自好、君子之风。
当代女作家宗璞也对花束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跟随她的脚步一起感受紫藤萝花、丁香花和木槿花的独特美丽。
二、明月照积雪——花之美,法之妙任务一:花之美宗璞的三篇散文分别主要写了什么景物,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完成以下表格。
好一朵木槿花
![好一朵木槿花](https://img.taocdn.com/s3/m/1befb59da0116c175f0e4840.png)
对紫色情有独钟
紫色
• 紫色代表优雅,高贵,魅 力,自傲,神秘,浪漫, 如梦如幻,孤独,献身,
读书方法:读则需疑
• 本文疑问处2:题目“好一朵木槿花”中 “一朵”指的是这一类还是特指某一朵?
结语
• 就是那一朵,最高贵,最顽强,也最孤独 的那一朵,恰因如此,才显出它的“奇 特”,它的“不同凡响”,它的“好”! • 因此,最后一段,需要纪念的是什么?
三、细品“近两年”
• 同样是“不同凡响”“奇特”,前年的木 槿和去年的木槿一样吗?请在文中找出依 据
阅读11、12节,感受震撼心灵的力量
•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 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四:读书方法:读则需疑
• 本文疑问处1: •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 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 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 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 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 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 二、再读课文 • 1、划出作者具体描写木槿花开的句子,读 一读,品一品,思考木槿花的品格特点 • 2、划出作者对木槿花情感态度变化句子
• 木槿花它美丽奇特, 坚韧;娇嫩但不娇气.在 重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乐观,能够面对 一切苦难.看似平凡的花却引起了我们心灵 的震撼.不能不让人感慨:怎一个”好”字了 得!
散文的解读
• 1、推敲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思想 • 2、线索,理清层次 • 3、有疑处不放过
小诗一首:写给木槿
• 废墟里,你倔然绽放 • 绝境中,你抛洒流光 • 请你续写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一、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 1、解决字词障碍 • 2、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时间段的事情? 作者在这几个时间段内对木槿花的情感态 度有何变化?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花语—宗璞系列散文”群文阅读(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李红梅)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花语—宗璞系列散文”群文阅读(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李红梅)](https://img.taocdn.com/s3/m/012d73d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a.png)
教学设讨基本信息学校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年级七年级教师李红梅课题名称:“花语一宗璞系列散文”群文阅读背景分析(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紫藤萝瀑布》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宗璞所写。
课题所选的其他三篇文本《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报秋》都是宗璞所写,这四篇文章中,宗璞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同时作者托物言志,寄寓了自己的情思,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的深刻感悟,在逆境中找寻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解读这一组文章,学生体会、品味作者语言美的同时,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
(三)学生情况分析农村学校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居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个别孩子怨天尤人, 生活中遇到一丁点儿不满意就自暴自弃。
通过学习这一组文章,期待孩子们学习文中各种花的精神,对生活有所悟,积极面对生活。
对《报秋》的理解可能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找到关于“花语”的句子并理解。
2 .领会文中四种花的精神,对生活有所悟,领取生活,积极面对生活。
3 . 了解作者通过花来寄托情思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读关于描写花的语句,分析各种花的特点及其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四种花的精神,对生活有所悟,领取生活,积极面对生活。
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前)一、预学(裸读四篇文章)第二阶段(学中)二、导入(I分钟)同学们,你们知道玫瑰花代表什么吗?康乃馨呢?哦,原来每种花都有自己特定的情意表达,向人们诉说着情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作家宗璞带给我们哪些‘花语'。
(师板书“花语”)(设计意图:激趣)三、花之语言(30分钟)(一)初读花语(10分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跳读、浏览、圈点勾画.....)读四篇文章,勾画出花儿告诉作者的道理。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第4课时 组文阅读课教案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第4课时 组文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1c8a0e482fb4daa58d4b76.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花香芬芳,轻嗅馨香【学习内容】课文篇目:《瞬息与永恒的舞蹈》《好一朵木槿花》《牵牛花》《寂寞红柳》【课型】组文阅读课【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描写“花”的特点。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或哲思。
3.学习总结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或哲思。
2.学习总结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人说:“花,本是仙界之物,不知怎么流落到人间”。
或许是上天的美意与苦心,觉得人生太苦太贫,便赐予人间缤纷花朵,让人们在赏花中休息眼睛与心灵,体味美丽和美好,生长爱心与美感。
在你的心目中,有没有钟意的花朵?【参考答案】菊花,元稹在诗中写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而且菊花清新高雅,气质脱俗。
桃花,因为每到初春我们全家都去看桃花,一片片的开得很绚丽,让观赏的人心情舒畅。
我们今天来轻嗅几株花朵的馨香,感受它们荡漾出的芬芳。
二、读如画自然,赏写花美句1.一枝独秀文中寻速读《瞬息与永恒的舞蹈》《好一朵木槿花》《牵牛花》《寂寞红柳》四篇文章,勾画描写花朵的句子。
以“这是一株_______(花的特点)的______(花的名称)”为句式,认识作者眼中的花的形象。
【参考答案】昙花:美丽优雅,硕大饱满,瞬间开放,其壮观震撼人心。
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一个“好”字写出它的不同凡响。
既写木槿花的形象美,又写它的精神美。
牵牛花:在狭隘的空间里,缺乏养分,花开的茂盛,长得快,生命力旺盛,富有生机与活力。
红柳: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在沙漠中同样富有顽强生命力的美,执著、倔强、甘于淡泊。
2.几段文字笔下情作者在描写花朵时,同时赋予了花朵以人的品质或情态,小组成员内相互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三、嗅花之芬芳,悟生命感悟1.联系事物悟启示王国维先生曾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请同学们就你喜欢的一篇文章,再次跳读课文,用“”勾画相关语句,找找作者借由这些花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人生感悟。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好一朵木槿花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好一朵木槿花 (2)](https://img.taocdn.com/s3/m/f870f00b7375a417866f8f69.png)
好一朵木槿花
---- 宗璞
教学目标
用心感受木槿花的精神、作者的情怀。
一.初读整体感知
自由诵读课文,思考问题
1.划出文中的过渡段
2.分别找出木槿花两度开花的环境
3.你认为
作者笔下的木槿花是什么样的?
(结合相关语句)
生命力顽强
乐观
谦虚低调
坚强
作者对木槿花的钦佩之情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么?
二.情感态度变化(词语)?
1)平庸
2)惊喜
3)震颤| 悲壮
4)勇气
5)期待
花的精神很美,那花美不美呢?
三.欣赏木槿花的图片
小结:
木槿花美在精神
王国维: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木槿花的生长环境----- 作者的生活环境
宗璞写花其实是在写自己
四.作者借木槿花诉说自己怎样的情感?
通过那朵木槿花告诉我们:
人生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
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振奋精神,面对新生活,投身到事业中去。
手法:托物言志
五.总结
作者通过对木槿花两度开花的描绘,领悟到即使身处重压之下,也应顽强挣扎,不惧艰难,勇敢面对一切苦难。
懂得在艰难面前需要有从容坦然的大勇大爱。
哈佛大学校训: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
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
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这么一株木槿花,
也许不必真实存在,却是一个不变的碑石。
在每次回想之时总会有一点光、一丝温暖、
一抹希望。
你心中的木槿花开了么?
是绚丽的紫色么?
六.作业
你想对木槿花说些什么呢?
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文字写出来吧。
好一朵木槿花
![好一朵木槿花](https://img.taocdn.com/s3/m/190ebc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4.png)
海瑞斗争的一生/吴晗 武侯祠前的沉思/梁衡
炉中煤/郭沫若 一句话/闻一多 黄河之水天上来/光未然
惶惑(节选)/老舍 最后一课/郑振铎
枣核/萧乾
无名氏/柯灵 这双手/艾煊
信客/余秋雨 苦恼/契诃夫
青番公的故事(节选)/黄春明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为学与做人/梁启超 我所见的叶圣陶/朱自清 茶干/汪曾祺
基地(节选)/艾萨克·阿西莫夫 红岩(节选)/罗广斌杨益言
谢谢观看
好一朵木槿花/宗璞 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听泉/东山魁夷 白蝴蝶之恋/刘白羽 弗罗斯特诗两首/弗罗斯特
攀登乔治湾畔的死火山/金涛 走向北极点/李栓科 撒哈拉游记(节选)/理查德·特伦奇
登陆火星(节选)/史蒂夫·斯逵尔斯 小行星上遇难记/古列维奇
励学短文三则 师旷劝学/刘向 傅永力学/李延寿 太京论学/吴兢 为学之要/颜之推
图书目录
0 1
科学巨子
0 2
民族脊梁
0 3
赤子之歌
0 4
国难不屈
0 6
岁月辛劳
0 5
永爱吾土
0 1
人生微澜
0 2
爱的传递
0 3
为人之道
0 4
草木言志
0 6
大地之旅
0 5
心灵的呼声
0 1
太空之游
0 2
为学之道
0 3
乐府遗音
0 4
人物传奇
0 6
戒之慎之
0 5
花木之美
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刘敬智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
西洲曲/《玉台新咏》 北朝民歌四首/《乐府诗集》
丈人承蜩/《庄子》 《归田录》二则/欧阳修 曹彬为人 三上文章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群文阅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6b55c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f.png)
诵读宗璞美文,感悟生命之美
——《紫藤萝瀑布》1+X阅读课
授课教师: 刘欣丽
情景导入
同学们,当你遇到挫折,烦事扰心,焦 虑郁闷时,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自己?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缓解忧愁的方法,如读 书、散步、听音乐等。今天我们看看看看作者 宗璞在郁结难解、忧愁焦虑时有什么好方法?
学习目标
——宗璞《哭小弟》
我只是伫立凝望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 我眼前 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 它带走了这些时 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领读:
齐读: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 我沉浸在这
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 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
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
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作业设计
1.比较阅读法:继续朗读宗璞美文,赏析花的特点,人的感悟。 (必做)
2.以《校园里的苦楝》为题,尝试写借花抒情的小散文。(选做)
经历文革十 盛、密、 年,弟弟身 流着…… 患癌症……
我不觉加 快了脚步
共性
不幸
不幸
旺盛绽放 积极奋进
类比心语 丁香结 好一朵木槿花 紫藤萝瀑布
花之美
淡雅、妩媚 诗意……
活泼、顽强、充满 盛、密、活泼、富
活力
有生命力……
……
心之悟
每个人一辈子, 都有许多不顺心 的事,一件完了 一件又来。所以 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 人生中的问题也 是解不完的,不 然,岂不是太平 淡无味了么?
丁香花: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品味——意境之美
紫藤萝: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 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文章开头先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有什么作用?(4分)
答:用衬托(反衬亦可)的手法来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
(“衬托”2分,“坚强、勇敢、不娇气”2分)
15.到木槿第二次开花前,作者已由惶恐不安到“习惯了这类景象”,通观全文,“这类景象”都指什么?(6分)
答: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
“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每点2分)
16.文中“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也对读者产生很强的震撼、警示作用,试结合自己的感受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6分)
答:①用土覆压的沉重强大与花朵的细弱娇嫩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突出木槿花的“悲壮”或突出木槿花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的勇气。
(运用反复也起到强调作用)
②运用联想、双关的手法,使含义更普遍,赞美韶华不再、年纪已老、活不了多久的人们依然绽放希望、富有活力。
(或答面对现实、顽强抗争的生命力)
③也比喻一种精神:处于困境和绝望,依然拥有能直面人生痛苦的强大和伟力。
(每点3分,答出两点以上给6分。
)
17.题目流露出对木槿花的由衷赞美,作者说木槿花尤其是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
②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
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问题一:“第九自然段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在文中指什么?
问题二:第十段画浪线的句子“透过砖块伸出几条绿枝..............................................花在颤颤的开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伸字用的好么?
问题三:我的心也震颤起来,我的为何颤?
问题四:文中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一、:“第九自然段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有三层含义: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二、运用了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
“伸”字用的好,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花顽强的生命力。
三、我的心“震撼”是被花顽强的生命力而打动。
在经历如此磨难,被土埋了大半截后,还能开花,作者被这种生机和活力所震撼。
四、最后一段的意思是,文革中遭摧残和逝去的亲人、朋友已经不能再回来了,需要用纪念碑来纪念这些人,同时也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使历史不再重演。
1.从全文来看,木槿给“我”的印象:平庸——()——()——()——()
2.作者说木槿的两度花发“不同凡响”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为它在秋天的荒园里开放,使刚遭遇死别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为
3.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有什么特点?
1.从全文来看,木槿给“我”的印象:平庸——(惊喜)——(悲壮)——(钦佩)——(不同凡响)
2.作者说木槿的两度花发“不同凡响”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为它在秋天的荒园里开放,使刚遭遇死别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为: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
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
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3.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有什么特点?
答: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
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14、第(1)段文字中连用三个“偶然”,结合语境说明它们的不同含义。
(3分)
15、文中与(16)段“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2分)
16、第(9)段作者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在文中都指什么?(3分)
17、请分别说出第(11)(12)段中“土埋大半截了,花还在开!”这句话的作用。
(3分)
18、作者在题目中用“好”字来修饰木槿花的理由是什么?(3分)
<好一朵木槿花> 答案
14、前两个“偶然”是指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后一个“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或:顽强、自在的。
(意思对即可)(3分)
15、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
(2分)
16、三个点,每个点一分。
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我家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3分)
17、(11)段的是解说产生“震憾”的原因;(12)段突出强调木槿花的“悲壮”或突出木槿花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的勇气。
(意思对即可)(3分)
18、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
(意思对即可)(3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荒草没膝: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薄如蝉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冉冉升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阳已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先写园中其他一些花的情况,有何用意? (3分)
3.第③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4.第⑦段中说木槿“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第⑩段又重复说“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作者这样重复的目的是什么? (4分)
5.请从文中找出表明记叙时间顺序的词语。
(3分)
6.作者对木槿花的感情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请从文中摘出表明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
(3分)
记叙文过关检测答案:
《好一朵木槿花》1、淹没翅慢慢地到2、用来衬托,让读者对小园有个总的了解,进而引出木槿花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突出木槿朴实谦虚的高贵品质5、“又是一年秋天”、“前年秋至”、“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今年” 6、“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我从未仔细看过”;“惊喜”;“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