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刀法密度试验

合集下载

简述环刀法密度试验的操作要点

简述环刀法密度试验的操作要点

简述环刀法密度试验的操作要点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试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环刀、刀套、称重器、容器、橡皮锤、清洁刷等。

2. 检查试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清洁试验设备,以避免试验误差。

二、试验的操作步骤1. 将待测样品从现场采集或实验室获取,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准备一个精确称重的容器,并将其称重记录下来。

3. 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用橡皮锤轻轻敲打容器,使样品紧密填充容器。

4. 将刀套装在环刀上,并调整好刀套的位置。

5. 将环刀插入样品中,直到刀套与容器齐平,然后旋转环刀一周,以确保样品被完全切割。

6. 将环刀小心取出,并将割下的样品收集在容器中。

7. 称重容器和割下的样品的总重量,并记录下来。

8. 将样品取出容器,用清洁刷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9.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三、试验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试验前,要确保试验设备和容器都干净无尘,以避免影响试验结果。

2. 在进行切割样品时,要确保环刀和刀套的位置正确调整,以避免样品被切割不完全。

3. 在称重容器和样品时,要使用精确的称重器,并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4. 在每次试验之前,要先将容器称重并记录下来,以消除容器本身的重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5. 在取出样品后,要及时清洁容器和刀具,以准备下一次试验。

6. 进行多次试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密度值。

7. 在进行试验时,要确保操作平稳,避免对样品产生额外的应力或变形。

总结:环刀法密度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岩石或土壤密度的方法。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注意设备的准备和清洁,操作步骤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只有在严格按照操作要点进行试验,并注意细节上的注意事项,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密度值。

土的密度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

(1) 定义土的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2)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单位体积质量,以便了解土体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其它物理指标和工程计算之用。

(3) 常用实验方法环刀法:适用于一般粘性细粒土;蜡封法:适用于土样坚硬、易碎或含有粗颗粒不易修成很规则形状,采用环刀法有困难时;灌砂法或灌水法:适用于现场条件下的粗粒土。

本试验采用环刀法。

(4) 试验器材1)环刀:如图4-1 所示。

内径61.8mm 或79.8mm,高度20mm。

本试验采用内径61.8mm。

环刀质量已由实验室称出,按环刀号码查实验室内的表。

2)普通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削土刀、凡士林等。

图4-1 环刀(5)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

土样的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整平其两端放在玻璃板光面上。

2)将环刀内壁擦净,并涂抹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精度达0.01g。

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试验,取二次结果的平均值。

平行试验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3g/cm3注意: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6)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湿密度:式中: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m0 + m)—环刀加土质量,g/cm3;m0—环刀质量,g/cm3;V —环刀体积,cm3;根据盒号由实验室制好的表中查得。

按下式计算土的干密度:以上记录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在土力学试验附表2中。

环刀法

环刀法

环刀法1定义环刀法是测量现场密度的传统方法。

国内习惯采用的环刀容积通常为200cm3 ,环刀高度通常约5cm。

用环刀法测得的密度是环刀内土样所在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

它不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

由于碾压土层的密度一般是从上到下减小的,若环刀取在碾压层的上部,则得到的数值往往偏大,若环刀取的是碾压层的底部,则所得的数值将明显偏小,就检查路基土和路面结构层的压实度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压实度,而不是碾压层中某一部分的压实度,因此,在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时,应使所得密度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

然而,这在实际检测中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使环刀所取的土恰好是碾压层中间的土,环刀法所得的结果才可能与灌砂法的结果大致相同。

另外,环刀法适用面较窄,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无法使用。

2应用1.仪具与材料(1)人工取土器或电动取土器:人工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

落锤、手柄)。

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

电动取土器由底座、行走轮、立柱、齿轮箱、升降机构、取芯头等组成。

电动取土器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电压DC24V(36Ah);转速5070r/min,无级调速;整机质量约35kg。

(2)天平:感量0.1g(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70mm样品的称量),或1.0g(用于取芯头内径100mm样品的称量)。

(3)其他: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凡士林、木板及测定含水量设备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1)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①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 ,准确至0.1g。

②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x 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

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到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扰动下层。

③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人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④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人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试验名称:新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试验目的:1.测定新土的干密度和容重。

2.为工程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试验原理: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干土的密度方法。

环刀是一种有内外两个刃口的刀具,内刃切断土样,而外刃切断外部土团,从而为土样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测定土的密度。

环刀法的原理是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环刀切口内切下一定体积的土样后,测量土样的重量和切口直径,并根据公式计算土样的干密度和容重。

实验设备和材料:1.环刀、平板、砂漏、黄铜棒、大勺、电子天平、千分尺、比重瓶、铁锤、干燥箱、水。

2.试验土样。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环刀清洗干净,检查刀口是否完整,切口宽度是否符合要求。

(2)比重瓶清洗干净。

(3)天平保持在常温常湿状态下,调整完好。

(4)试验土样用筛子筛过。

(5)试验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

2.干密度的测定(1)将清洗干净的环刀置于平板上,将试验土样卸点到环刀中央,用勺将其填满,涂平表面,并用黄铜棒按实。

(2)将砂漏中的细砂粉均匀地覆盖在土样表面上,然后在砂粉表面轻轻拍打,使砂粉填满土的空隙。

(3)用黄铜棒在环刀表面上轻轻敲击三次,把超出砂粉的部分挖去,并将环刀的两端压合,用锤轻轻锤紧环刀。

(4)用千分尺测量环刀切口的直径,记录下来。

(5)将环刀和土样放入电子天平上,记录其总重量。

(6)将环刀和土样取出,用比重瓶将砂粉倒入,再次称重,记录其总重量。

(7)计算土样的干密度rh=(G1-G2)/V,其中,G1——土样与环刀总重量(g);G2——圆环和砂粉的总重量(g);V——土样体积(cm3)。

(8)重复以上操作,至少测定三次,取平均数。

3.容重的测定(1)将取出的土样用比重瓶装满水,将瓶口处的膜刮平,称重,记录下比重瓶、土样和水的总重量。

(2)计算容重r0=G3/V0,其中,G3——比重瓶、土样、水的总重量(g);V0——土样容积(cm3)。

(3)重复以上操作,至少测定三次,取平均数。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壤密度是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结构。

测定土壤密度有多种方法,其中环刀法是一种简便且常用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探究土壤的物理性质。

二、实验原理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密度的方法,它利用环刀将一定体积的土壤剖取出来,然后称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的密度。

实验中使用的环刀是一种圆筒形的工具,一端有刃口,用于切割土壤。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理实验室台面,将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齐全。

2. 取一块土壤样品,用刀切割成一个圆柱体,直径约为5cm,高度约为5cm。

3. 将切割好的土壤样品放入称重瓶中,记录称重瓶的质量。

4. 将土壤样品置于水槽中,确保土壤完全浸泡在水中,静置片刻,使土壤中的气泡排出。

5. 将称重瓶放入水槽中,测量称重瓶的质量,并记录。

6. 将测得的质量减去称重瓶的质量,得到土壤样品的质量。

7. 将土壤样品取出,用纸巾擦干表面水分,然后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至恒定质量。

8. 取出土壤样品,放入称重瓶中,测量称重瓶的质量,并记录。

9. 用烘箱烘干的土壤样品质量减去称重瓶的质量,得到烘干后的土壤样品质量。

10. 根据土壤样品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土壤样品的密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土壤样品的密度。

实验结果显示,该土壤的密度为X g/cm³。

根据土壤密度的范围,我们可以判断该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结构。

五、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导致测得的结果与真实值有一定的偏差。

其中可能的误差包括称重瓶的质量测量误差、土壤样品的烘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损失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中尽量保持操作的准确性,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的实验,我们得出了该土壤样品的密度为X g/cm³。

根据密度的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结构,为土壤的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不确定度评定(密度)

不确定度评定(密度)

环刀法测密度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测量方法1.1测量依据:测量依据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评定依据JJF1059.1-201X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环境条件:温度:室温即可,相对湿度要求小于80%。

1.3试验设备:天平JJ5000,感量为0.1g;天平JJ500,感量为0.01g;烘箱FX101-2,温度控制在105±5℃;环刀,内径6-8cm,高2-5.4cm,壁厚1.5-2.2mm1.4被测对象:为XX项目工程基层用土。

2建立数学模型ρ0=m0V =m1−m2Vρd=ρ01+0.01w0式中: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 g/cm3;m0—试样的湿质量(g);m1—环刀与试样的总质量(g);m2—环刀的质量(g);V—试样(环刀)的体积(cm3);ρd—试样的干密度(g/cm3);w0—试样的含水率(%)。

表1为土样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

表1 密度试验结果(环刀法)表2为试样含水率的测定结果。

表2含水率试验结果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的分析根据环刀法测密度试验的特点,经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测量湿密度不确定度分量u c(ρ0),主要由测定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测定环刀与试样总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m1)、测定环刀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m2)三个因素引起;测定试样含水率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 c(w),主要由试样不均匀性u (w)、湿土称量偏差u (m0′)、干土称量偏差u (m d)所引起。

综上所述,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列于表3。

表3 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4.1湿密度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的评定对3个样做均匀性检验,每个样分别重复检测2次,每个试样湿密度平均值及标准方差计入表4。

试样的不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用A 类,采用合并标准偏差法进行评定。

土密度试验方法

土密度试验方法

土密度试验方法
一、环刀法。

这可是个挺有趣的方法呢。

就像给土切个小圈圈一样。

先准备好环刀,这环刀就像个小模具。

把环刀小心地压入土中,要稳稳的哦,就像给土一个温柔的拥抱。

然后把环刀里的土完整地取出来,再称一称这个带着土的环刀有多重。

接着把土从环刀里弄出来,称一下环刀的重量,两者相减就得到土的重量啦。

知道环刀的体积,用土的重量除以环刀体积,土的密度就出来喽。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那种粘性土呢,就像适合性格比较黏糊的土朋友。

二、灌砂法。

这个方法有点像给土玩一场沙子的游戏。

先在试验地点挖个小坑,这个坑的大小可得合适。

然后把标准砂灌到这个坑里,就像给小坑盖一层砂被子。

要保证砂填满坑的每个角落哦。

称一称灌进去的砂有多少重量。

再把坑中的土取出来称重量。

因为砂的密度是知道的,根据砂的重量、坑的体积还有土的重量,就能算出土的密度啦。

这个方法对于那些颗粒比较大的土比较适用,就像是给那些大大咧咧的土颗粒做测试。

三、蜡封法。

这个方法就很有创意啦。

如果土比较松软或者形状不规则,蜡封法就登场了。

把土块先用细线系好,就像给土块穿上小绳子衣服。

然后把土块放到融化的蜡里面,让土块穿上一层蜡衣,就像给土块穿上漂亮的小外套。

再称一称这个穿着蜡衣的土块的重量。

接着把蜡衣去掉,称土块本身的重量。

根据蜡的密度、土块和蜡衣的总重量以及土块本身重量,就能算出土的密度啦。

这就像是给土块精心打扮一番后再做检测,很有趣吧。

土的天然密度环刀法原理

土的天然密度环刀法原理

土的天然密度环刀法原理
土的天然密度是指土壤颗粒的紧密程度或堆积程度。

天然密度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土壤的天然密度。

原理:天然密度环刀法的原理基于土壤颗粒的紧密度和堆积程度。

该方法使用一个环形刀具,将土壤样品从地面上切割,并保持整体形状。

然后,通过测量土样的质量和土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天然密度。

具体实施步骤:
1. 首先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并使用环形刀具将土壤样品从地面上切割。

2. 尽量保持土样的完整性,将切割好的土样放入称量容器中,并记录土样的质量(M)。

3. 然后将土样放入容量瓶或者其他体积测量仪器中,并记录土样的初始体积(V1)。

4. 将容器中的土样放入水中,并轻轻地搅拌,以排除空气泡。

5. 搅拌完毕后,将容器中的土样置于水中静置,直至没有气泡产生。

6. 静置完成后,记录容器中的土样体积(V2)。

7. 根据上述实测数值,计算土壤的天然密度(ρ)。

天然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ρ= M / (V2 - V1)
其中,ρ为土壤的天然密度,M为土样质量,V1为初始体积,V2为浸泡后体积。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环刀法是用于测量土壤密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下面是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环刀法测量土壤密度,了解土壤密度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土壤质量,通常使用环刀法进行测量。

环刀法是一种间接方法,通过称量环刀内土壤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土壤密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环刀、环刀盖、天平、削土刀、小铲子、铝盒等。

2、选择实验地点,清理实验区域,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受干扰。

3、使用小铲子在实验区域内挖取适量土壤,将土壤中的石块、根系等杂质去除。

4、用削土刀将土壤削成规则的形状,以便于测量。

5、将环刀和环刀盖组合在一起,将削好的土壤放入环刀内,轻轻压实,使土壤与环刀和环刀盖紧密结合。

6、将装有土壤的环刀放入天平中,测量环刀和土壤的总质量。

7、记录下测量结果,根据公式计算土壤密度。

四、实验结果以下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使用环刀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土壤密度。

2、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操作,避免人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土壤密度受到时间的影响较小。

4、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刀和环刀盖的清洁,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土壤样品具有代表性,以便于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环刀法是一种可靠的测量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土壤密度。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和仪器的清洁度,以避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土壤密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可以为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土壤密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性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土力学实验指导

土力学实验指导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班级:土木 08**学号: U20081****姓名:日期: 2011-01-081密 度 试 验(环刀法)土的密度是指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土的质量。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便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计算地基应力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用已知质量和容积的环刀取得土样后,称出环刀加土样的总质量,即可知土样的体积和质量,从而算出土样的密度。

即:式中:m 0——环刀质量(g );V ——环刀容积(cm 3);m ——土样质量(g ); ρ——土样的密度(g/cm 3)。

三、仪器设备1. 环刀:横截面积50cm 2,高2cm ;2. 托盘天平:称量500~1000g ,感量0.1g ;3. 其它:修土刀、毛玻璃、凡士林油等。

四、操作步骤:1. 土样准备:取原状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一般由实验室已制成土饼)。

2. 取试样:在环刀内壁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油(切记),将环刀刀口朝下放在土饼上,慢慢用力将环刀下压,边压边削去环刀外侧的残土,至土样向外伸出环刀为止。

再用削土刀沿环刀的顶面和底面削平试样,并擦净环刀外壁,编上编号。

3. 称量:调平托盘天平后,将环刀连同土样放在天平上称量其总质量,准确至0.1g 。

五、注意事项:1. 环刀取土时,下压方向要正,用力要均匀。

2. 环刀周围的土应细心切削,不可用手抠。

3. 土样两端修平时,若遇d>5mm 的砂粒处于欲修平面而无法修平时,应另取土样重做。

六、数据记录与计算:Vm m m 00)()(-+=-+=环刀容积环刀质量的质量土环刀ρ2含 水 量 试 验(烘干法)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的质量之比。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量,以了解土的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他物理性质指标和状态指标如e 、I p 、I l 、S r 和评价土的工程性质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中紧紧吸附于土颗粒表面的强结合水只有在105°C 的高温下烘烤数小时才可失去。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
Hive文件的分隔符是指用于划分文本文件中的记录和字段的字符。

默认情况下,Hive 使用几个控制字符作为记录和字段的分隔符,这些字符很少出现在字段值中。

用户可以使用关键字`ROW FORMAT DELIMITED`来明确指定分隔符,例如使用字符`\001`作为列分隔符,使用字符`\002`作为集合元素间的分隔符,使用字符`\003`作为map的键和值之间的分隔符。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是一种测量土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称重后减去环刀质量即得土的质量,环刀的容积即为土的体积,进而可求得土的密度。

试验中需要用到人工取土器或电动取土器,其中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

将环刀刃口向下置于土样上,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力沿环刀外侧切取土样。

擦净环刀外壁后称环刀加土样质量,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土的密度。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环刀法测土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土的操作步骤•测量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度实验器材和材料•环刀•铁锤•塑料桶•砂土样本•秤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环刀和铁锤清洗干净并晾干–将塑料桶清洗干净并晾干–秤的准确度检查2.采集土样–在待测土地上选择代表性的多个点位–使用环刀将土壤样本挖取,保持样本完整–将土样放入塑料桶中3.测量土样的重量–使用秤测量塑料桶的重量,并记录–将土样倒入塑料桶中并平整–再次使用秤测量带有土样的塑料桶的总重量,并记录–计算土样的重量(总重量减去空桶的重量)4.测量土样的体积–塑料桶的内径和高度测量–计算土样的体积(桶的容积减去塑料桶空心部分的体积)5.计算土样的容重和饱和度–容重 = 土样的重量 / 土样的体积–饱和度 = (土样的重量 - 干重) / 干容重× 100%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通过测量得到的土壤样本重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得到容重和饱和度•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饱和度可以反映土壤的湿度程度实验结论•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壤密度的方法•通过环刀法可以测量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度,为土壤质量评估提供了依据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时需要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土壤。

2.挖取土样时要注意保持样本的完整性,避免损坏或掺杂其他杂质。

3.在测量土样重量时,需要确保秤的准确度,避免误差。

4.桶的内径和高度测量要准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在计算容重和饱和度时,需要使用正确的公式,并将单位统一转换成适合的格式。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

容重越大,表示土壤中颗粒的排列更加紧密,孔隙度较小;容重越小,表示土壤中颗粒的排列较松散,孔隙度较大。

饱和度可以反映土壤的湿度程度。

饱和度越高,表示土壤中含水量较高;饱和度越低,表示土壤中含水量较低。

综合分析容重和饱和度的结果,可以判断土壤的质量状况。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原理2.学习并掌握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实验方法3.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解原材料的密度实验原理:密度试验环刀法是通过测量材料的体积和重量来求得其密度。

实验中,将待测材料放入试验瓶中,并在其上面标定刻度。

测量材料的质量和试瓶的重量后,用试瓶注满清水,再将待测材料放入然后将溢出部分倒掉后用烘干器烘干,最后再测量实验瓶中的质量,即可求出待测材料的密度。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瓶、环刀、烘干器等实验器材。

2.将实验瓶置于天平上精确称量其重量,记录下来。

3.将试瓶注满清水,然后将清水倒入实验瓶中,标明刻度。

4.将待测材料放入实验瓶中,注意将材料平放,并轻轻敲打试验瓶,以便于材料均匀分布。

5.在试验瓶中加入碘酸钠溶液,同时用滴管向试验瓶中滴加硫酸,使溶液变成深蓝色,这时注意不要让试验瓶中有气泡。

6.将试验瓶上方的气泡通过旋转试验瓶或用玻璃杆轻轻敲打试验瓶来排除。

7.将超出实验瓶口部分的材料用环刀刮平,并将溢出的材料倒掉,记录下倒掉的重量。

8.用烘干器将实验瓶烘干待其完全干燥后,用天平测量实验瓶和其内含物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结果:压入实验瓶中的样品重量(克):25.5清水注满实验瓶重量(克):189.2清水标示线下的实验瓶重量(克):170.7刮平后多余材料重量(克):0.2最终权重(克):186.5实验瓶空重(克):58.5样品的密度为:(186.5-58.5)/ 25.5 = 3.30 g/cm³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测得待测材料的密度为3.30 g/cm³,这个值较为接近文献值,说明本次实验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通过对材料密度的测量,并结合材料的使用情况,可以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施加外力等干扰,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实验瓶和试瓶必须干净、无油,否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污染。

《土力学》密度试验(环刀法)

《土力学》密度试验(环刀法)

二、密度试验(环刀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湿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湿密度ρ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 3。

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8cm ,高2~3cm 。

2.天平:称量500g ,分度值0.01g 。

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V m m V m 21-==ρ式中:ρ—密度,计算至0.01g/cm 3;m —湿土质量,g ;m 1—环刀加湿土质量,g ;m 2—环刀质量,g ;V —环刀体积,cm 3。

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试验记录(见附表2-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附表2-1试验者试验日期。

环刀法

环刀法

环刀法1定义环刀法是测量现场密度的传统方法。

国内习惯采用的环刀容积通常为200cm3 ,环刀高度通常约5cm。

用环刀法测得的密度是环刀内土样所在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

它不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

由于碾压土层的密度一般是从上到下减小的,若环刀取在碾压层的上部,则得到的数值往往偏大,若环刀取的是碾压层的底部,则所得的数值将明显偏小,就检查路基土和路面结构层的压实度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压实度,而不是碾压层中某一部分的压实度,因此,在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时,应使所得密度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

然而,这在实际检测中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使环刀所取的土恰好是碾压层中间的土,环刀法所得的结果才可能与灌砂法的结果大致相同。

另外,环刀法适用面较窄,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无法使用。

2应用1.仪具与材料(1)人工取土器或电动取土器:人工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

落锤、手柄)。

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

电动取土器由底座、行走轮、立柱、齿轮箱、升降机构、取芯头等组成。

电动取土器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电压DC24V(36Ah);转速5070r/min,无级调速;整机质量约35kg。

(2)天平:感量0.1g(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70mm样品的称量),或1.0g(用于取芯头内径100mm样品的称量)。

(3)其他: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凡士林、木板及测定含水量设备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1)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①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 ,准确至0.1g。

②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x 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

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到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扰动下层。

③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人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④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人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环刀法测土工密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土工密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土工密度试验方法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工密度的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力学、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中。

环刀法试验原理环刀法试验是通过利用不同成分的土壤和岩石在密度和含水量不同时的抵抗作用,测定不同密度的土样的重量和体积,以此计算出土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试验环刀法的原理是利用一个环形或规则的试样,环上数个孔,孔的位置通常呈直线状,试样经过基底下端上下移动,在每个孔上测定视密度,以此形成密度分布图,通过分析密度分布图,计算出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因此,环刀法试验通常采用密切配合的圆环和模型试样,并确保模型试样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环刀法试验步骤环刀法试验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准备试验仪器和试样:首先要准备好环刀试验仪器和环刀模型试样。

2. 制备试样:将用于试验的土样或岩样根据所需的试样尺寸制成模型试样。

3. 确定试验参数:准确地测定试样的质量、形状和尺寸,并确定所需的试验参数,如试样直径、试样高度、孔的直径、孔距等。

4. 开始试验:将环模样品置于所选试验仪器内,以指定速率将样品插入土/岩样,并记录每个孔的密度,以生成密度分布图。

5. 计算干密度和饱和密度:根据密度分布图,计算出样品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进一步计算出所需的其他密度参数,如凝聚度和状况因子。

环刀法试验的优点和不足环刀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易于操作的试验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土壤和岩石的密度,取样又方便,是一种有效的土工密度试验方法,同时有以下的优点:1. 试验过程简单易懂,能够显著减少人为误差;2. 可重复性好,要求不高于常规试验方法,境况下能够满足质控要求;3. 试验机构容易制造,样品几乎不会有低密度区、孔隙率等问题。

同时,环刀法试验也存在一些问题:1. 环刀法只适用于比较紧实的土,不适用于常规的柔软土和岩石的密度测量;2. 试验数据相对更加散乱,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才能得到确切结果;3. 试验成本较高,需要比常规的试验方法更高的实验室和设备要求。

土力学实验

土力学实验

相应抗剪强度的 5%),可用三角形法求得近似直线代替。作法 是:连接三点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此三角形三中线交点(三角 形重心)作平行于最长边的平行线,则此线为所求的近似直线。
注意事项: (1)仪器应定期校正检查,保证加荷准确; (2)每组几个试样应是同一层土,密度值不应超过允许误差; (3)同一组试验应在同一台仪器中进行,以消除仪器误差; (4)应力式直剪仪加砝码时应稳妥,避免振动。
实验目的:测量土的液限含水率 实验原理:理论上讲,液限时土出现一定的流动阻力,即有最小 实 验 原 理 及 目 可量度的抗剪强度。 国内外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土的液限, 锥式仪 的 法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一种经过多次验证证实的当锥角为 30º, 重 0.76N 的圆锥体,沉入土体的深度为 10mm 时的含水率就是液 限。
(2)上下钉梢和升降螺丝是否失灵; (3)将上下盒间接触面及盒内表面涂上薄层凡士林,以减少摩 擦力。 3、安装试样 对准上下盒, 插入固定的螺丝钉, 在盒底如无透水石则要放入一 块透水石, 在其上面铺上滤纸, 然后将装有土样的环刀垂直放置 在盒上,使土样对准盒子,在环刀上面覆盖滤纸及透水石,用活 塞盖住试样,用竹条将土样垂直压入盒内,取出环刀,拧紧上方 固定梢,取出螺丝钉。 4、垂直加荷下水平剪切 分别在 50kpa、100kpa、150kpa、200kpa 各级垂直荷载下,将侧 位表归零,启动剪切仪对土样进行水平剪切,直至剪断,侧微表 指针稳定,记录数据,关掉剪切仪。 5、拆除仪器 将剪切仪开关拨到退回, 直至剪切仪恢复至初始状态, 松开固定 梢,取出土样,进行下一次剪切试样,记录四次剪切强度数据。 6、成果整理 绘制τ f-δ 关系曲线:以抗剪强度τ f 为纵坐标,垂直压力δ 为 横坐标,绘制τ f-δ 关系曲线,根据图上各点连成直线,直线的 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φ ,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土的内聚力 c。 当τ f-δ 曲线中三点不能连成一条直线,且相差不大时(不超过

环刀法测密度试验

环刀法测密度试验

环刀法测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同。

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

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

对于饱和松散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度。

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测定。

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20mm。

(2)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O.01g。

3环刀法测定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得环刀质量m1。

(2)切取土样在环刀内壁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3)测定环刀和土样之质量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m2。

(4)测土样含水率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 w。

4 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 (m2- m1)/ V式中ρ——试样的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

5 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d=ρ/ ( 1 + 0.01 w )6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O.03g/cm3。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7环刀法试验的记录格式附录A。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1. 实验目的通过对新土进行密度试验,了解新土的密度情况。

2. 实验原理环刀法是用钢筒做为取土仪器,采用铸铁环刀进行取土,用称重器来测算被取出土的重量,计算出单位体积的土的重量,并推算出土的密度。

3. 实验器材•钢筒取土器•环刀•称重器•新土4. 实验步骤1.用钢筒取出一定量的新土,净重 1090g。

2.将其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约 200ml 的蒸馏水。

3.用圆棒慢慢拌匀,使土颗粒充分湿润。

4.取铸铁环刀进行取土,每次取土量应约为铸铁环刀的⅔。

5.将取的土样仔细地平装在干净的平板上,用快速秤(精确到0.1g)称土和铸铁环刀的总重,并称得 2050g。

6.取下铸铁环刀,去掉多余的土,用圆棒的平端轻轻击实土,使其密实均匀,并使其露面平坦,不得搓压土样。

7.用称重器再次称取密实后的土样和铸铁环刀的总重,称得1712g。

8.用计算器计算土的干重:2050g - 1090g = 960g。

9.计算单位体积的干重:960g÷(887ml×1.04) = 1.08g/ml。

10.计算新土的平均密度:1.08g/ml。

5. 实验数据记录取土量(g)湿重(g)干重(g)铸铁环刀重(g)体积(ml)单位体积干重(g/ml)1090g------2050g960g960g887ml 1.08-1712g-960g--6. 分析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和计算可得,新土的平均密度为 1.08g/ml。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减小误差的发生。

同时,也要重视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结论的推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环刀法测密度试验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同。

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

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

对于饱和松散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度。

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测定。

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20mm。

(2)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O.01g。

3环刀法测定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
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得环刀质量m
1。

(2)切取土样
在环刀内壁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3)测定环刀和土样之质量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m
2。

(4)测土样含水率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 w。

4 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ρ= (m
2- m
1
)/ V
式中ρ——试样的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

5 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ρ
d
=ρ/ ( 1 + 0.01 w )
6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O.03g/cm3。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7环刀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表6-1。

表6-1 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试验名称试验者
试验组别计算者
试验日期校核者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