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 打印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重点
第一讲城、市、城市城():最初指用土垒成的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后来指由高墙围绕、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①市():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②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约3500~3000 BC)人类城市的历史:5500~5000年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曹魏邺城明确功能分区古希腊雅典800 BC 特点:布局不规则;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广场、卫城)古罗马古罗马城奠基于753 BC,全盛期:公元3世纪特点: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广场群中世纪时期锡耶那(意大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罗马罗马城市改建近代城市伦敦1666年伦敦改建规划(古典主义风格)仅有部分实施城市无序蔓延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规律性:城市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低于30%,增长速度缓慢;加速阶段: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里(几十年内)就达到70%左右;稳定阶段:速度趋缓,稳步提升到70~90%。
诺瑟姆曲线当前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进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二讲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严谨对称、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自然理念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城市规划复习要点打印版(22页)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现代城市的涵义: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居地,是国家和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类社会成就的集中地。
主要包括三个因素:A.人口数量:居民点常住人口需达到一定规模;B.产业构成:居民点的非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C.行政意义: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三个因素同时具备的地区才能称为城市。
2.城市的规模类型超级城市:非农业人口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非农业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非农人口20~50万小城市: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下镇: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乡: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村:均为农业人口3,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世界性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4,发达地区的城市化20世纪50~90年代,在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北美和欧州,城市化过程的显著特征就是先后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1.城市化阶段: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向大城市和市中心集中;城市的集中度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住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里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称为城市集中度。
2.郊区化阶段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发达地区。
人口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居住,然后工业、商业也逐渐向郊区迁移,最后是高技术部门也迁移到郊区,郊区的特点逐渐消失,城乡实现了一体化;郊区化现象的理由A.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良好居住环境的向往增大,对住宅地点的选择性增强;B.高速公路等交通系统的改善,为人们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创造了条件;C.城市生活的一些消极方面,如生活费用较高、人口拥挤、大气污染和环境肮脏等,也促使人们从城市中心搬迁到郊区。
3.逆城市化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初期出现;人口迁移的方向从向大城市流动变为向中小城市流动,导致大城市人口减少,而小城镇及部分农村地区却人口迅速增加;是国内人口分散和非大城市复苏的阶段,同时,工业也逐渐向非大城市区域转移;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1.1973~1974年石油价格的上升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出现衰退,大城市中传统的制造业不得不进行大量裁员;2.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导致工业向中小城市分散;3.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新校区设在远郊区;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退休老人喜欢离开大城市到房价便宜、环境好的小城市和农村定居。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最终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1、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
2、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3、城市化的含义一般简单解释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即过程,具体包括:(1)。
人口职能的转变: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
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降低。
(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水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成书于春秋战国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礼制至上、王权至上)5、《管子-度地篇》:“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应采用功能分区,已发展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
(自然至上)6、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渊源-空想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在16世纪时提出的。
乌托邦有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控制,以免城乡脱离,财产公有。
2)康帕内拉“太阳城”财产公有,居民从事畜牧、农业、航海、防卫等,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3)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开始暴露种种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提出社会改良的设想。
欧文:“新协和村”4)资本主义由巩固到发展,矛盾加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种种改革措施,如傅立叶的“法郎吉”,生产于消费结合,有组织的大生产7.田园城市概念: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城市被乡村带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托人为社区代管.8、《雅典宪章》1933思想方法:建立在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提出城市规划应与周围地区整体考虑提出居住为城市的主要因素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将城市看成了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局限性:(1)机械的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简单化,与人类的需求背道而驰。
规划原理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篇城市规划篇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为了人类在城市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一种未来空间安排,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各国城市规划的共同和基本的任务是通过空间的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的。
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居住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
2、永续发展战略的意义从永续发展的思想出发,我们今天的发展不要对明天的发展带来危害,应该是支持性的发展,而非是掠夺型的发展,少用不可再生资源,有条件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对自然的污染,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
永续发展逐渐突破了自然环境的范围,即生态的永续性,扩展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永续性。
永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人类不发展,不进步,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完美的生活。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理,问题是要从全局,长远的观点去认识发展达到永续的发展,这才是最本质的战略目的。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域,城市的永续发展对实现全人类永续发展关系重大。
城市规划正着眼于长远,全局利益出发,全面地综合权衡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贯彻落实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用地评定首先进行用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分析。
其次要进行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城市的用地自然环境适用性评定,是对城市的自然环境,按照生态系统的需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应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4、用地评定的要求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制定规划方案的必要依据,用地评定的内容与深度要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进行拟定。
城市用地评定,需要超越狭隘的建设视野,转变为全球的人居视野,对于城市的用地评定不仅仅考虑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考虑该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保护城市社会的永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1.现代城镇定义包含的三个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2.按行政区划标准:我国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
3.城镇化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4.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6.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7.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规章(7)技术标准规范8.城乡规划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
9.我国法定城乡规划类型10.规划依据:上位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国家政规、城市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11.我国城乡规划运作体制的核心:程序合法、依据合法12.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3.“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14.城乡规划中的七条控制线:(1)红线(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2)绿线(城市绿线):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蓝线(城市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4)黄线(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红色)
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红色)第一篇: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红色)城市规划原理(总规部分)复习纲要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城市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
2.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3.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邻但与城市的各项市政设施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
也就是市区或城区用地面积,除去水面、山地、农田以及暂时不宜建筑的地域。
4.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建筑密度:是恒量土地上建筑密集程度的指标,即用地上建筑的基底面积占建筑用地的百分比。
6.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职能。
7.绿化覆盖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效果的一个指标,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占城市规划用地的百分比。
乔、灌木按树冠投影估算,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木不再重复计算。
8.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释放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即所谓城市的“热岛效应”。
9.容积率:是衡量土地开发强度的一个指标,即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的尽端,有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整体。
1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规划原理考点整理,完整版
规划原理考点整理,完整版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述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
《周礼》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希腊的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后被称为“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大纲首先认为,城市要与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大纲认为,居住的问题是人口密度过大、缺乏空地和绿化、靠近工业、不卫生、日照不良、噪声干扰、公共设施少、分布不合理等。
大纲认为,工作的问题是工作地点无计划布置、与居住区过远、引起郊区扩大、交通紧张等。
建议有计划确定工业和居住的关系。
大纲认为,游憩的问题是缺乏空地、少绿化。
建议拆空地建绿化,降密度,保留市郊良好的风景地带。
大纲认为,城市道路是旧时代留下的,宽度不够,交叉口多,未能按功能进行分类。
指出学院派追求“姿态伟大”、“排场”及“城市面貌”的作法,只可能使交通恶化。
道路要从整个系统规划入手,要进行功能分类,按交通确定宽度等。
大纲还认为,大城市公共设施过分集中是中心交通拥挤的原因;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和古建筑;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再建立三着联系的交通网;城市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科学;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
1978年12月,一批建筑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点宪章”四十多年的实践作了评价。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建设、改造和管理城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过程。
它涉及城市的发展目标、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居住规划、经济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重点资料,供参考。
一、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合理布局原则:城市规划应科学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城市的功能区和各类设施。
3.公平公正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公正,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供公共服务设施。
4.多元化原则:城市规划应鼓励城市内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发展,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互动和融合。
5.人性化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人的需求和舒适度,创造人们宜居和健康的城市环境。
6.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1.城市功能区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划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2.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要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交通节点等,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绿地和景观规划: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景观,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5.住房规划:规划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住房,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提高住房的品质和供应量。
6.公共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等,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社交需要。
三、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工具1.总体规划:通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导城市的详细规划和建设。
2.用地管制:利用土地利用管理的手段,控制土地的使用和开发,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
3.市容市貌规划:规划城市的市容和市貌,设计城市的建筑风格、道路布局和景观品质,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4.环境评价:进行环境评价和评估,研究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衡量城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word参考模板
一、1、城市的概念: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城镇化概念:人口积聚于城市,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3、城市规划的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各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是政府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镇人民坏境,调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文化、游憩活动高度聚集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各各项开发和建设行为,以及对城镇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依法确定的城市规划是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二、1、西周--奴隶制社会--《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翻译:工匠规划的城市是方圆九里,每边设三座城门,城中九条南北向道路九条东西向道路,南北向道路宽九轨,(宫殿)左边是祭祀的庙堂(太庙),右边是社稷坛,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东周--奴隶制——封建制--儒家、道家、法家《管子》: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采用功能分区的制度;意义: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其影响极为深远。
西汉--封建制--“废黜百家,独尊儒术”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3点影响: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家哲学思想:居中不偏、不正不威;“天人合一”道家思想:阴阳、风水、八卦。
3、分散:霍华德“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 型曲线 3 阶段1.城市的概念: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3.城市的特征: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1)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要求;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2)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城市布局变化;城市与环境;居住条件恶化;卫生条件差;环境污染;交通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 ----- 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单中心----- 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城市:集聚效应 ----- 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辐射效应----- 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5.城镇化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3)“S”型曲线:三个阶段及其特征: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镇化速度缓慢加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速度加快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的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规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
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
(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2、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方法:1)城市整体强度分区原则法:根据微观经济学区位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强度(即核心指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立城市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强度分配,为确定地块容积率,制定地块密度细分提供原则性知道。
此方法优点是在区位理论基础上,将分区管理控制向系统化、数据化、精细化大方向大大推进,使城市规划控制管理中各项指标的确定更具严密性,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标制定的科学性。
中观层面:通过建立“基准模型”,“修正模型”对城市进行密度分区。
(表)2)人口指标推算法3)典型实验法4)经济测算法5)类比法3、规定性控制要素:城市规划管理对建设项目的控制通过六个方面进行: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行为活动。
上述6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用相应的控制指标加以落实。
规定性指标(指令性指标):指该指标是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更改。
指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是指该指标是参照执行的,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
4、代征用地:指由城市规划行政部门确定范围,由建设单位代替城市政府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或班里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手续,并负责拆迁现状地上建构筑物、安置现状居民和单位后,交由市政、交通部门、绿化行政部门等单位进行管理的规划市政、道路、绿化以及其他用地,通常有代征道路用地面积、代征绿化用地面积、代征其他用地面积等。
5、五线控制:红线:道路用地和地块用地边界。
绿线: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
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黄线:城市基础设施用地边界线。
6、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
计算: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
7、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对容积率的影响:书P326(记数据,选择题)8、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绿地率包括公共绿地、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亭榭、水池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9、建筑间距: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建筑间距的控制使建筑物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侧向间距:即山墙间距,是指建筑山墙之间为满足道路、消防通道、市政管线敷设、采光、通风等要求而留出的建筑间距。
消防间距:即防火减灾局,是指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
通风间距:通风间距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两幢建筑为避免受由于防压而形成的负风压影响所需保持的最小距离。
生活私密性间距:应在设计中注意避免出现对居室的视线干扰情况,一般最小为18m.城市防灾疏散间距:城市主要防灾疏散通道两侧建筑间距应大于40m,而且应大于建筑高度的1.5倍。
10、交通出入口方位、数量: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大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口起应不小于70米2)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米3)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米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米5)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续。
6)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11、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大题):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应该是政府行为,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但现在有些地方的实践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常常是由开发商委托、控制和决定,使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了为特定人群利益服务的工具。
2)在编制程序上,控制性详细规划延续了规划体系内部化操作方式,并且由于编制周期缩短而更加强化,加深了规划与公众之间本已存在的隔阂。
3)控制性详规划的制定、执行和修改缺乏法制化程序,没有法律强制力的保障,也缺乏公开和公众参与的程序,因而在实施中易受各种非正常力量的干扰,实施效果又缺少有效的评判标准和监督机制,对市场的公平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4)管理实施程序不完善,法制不健全。
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编制方式上偏重于“技术”上合理,不够重视法律程序,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使规划制定后如何管理、依法实施等缓解无章可循。
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实施性、操作性不够强,面对现实不得不进行经常性的调整。
其主要原因除了自身依据不足外,更重要的是没有真正把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升到法律文件的高度来看待。
5)在规划实施上,控制性详细规划弃整体控制而取地块控制,无暇顾及建设策略而追求“全覆盖”,妥协于市场选择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当不规范的规划管理造成功能混乱后,通过修改规划又可自圆其说,实施效果不尽理想。
由于频繁的修改、调整和更新原规划,有的片区的规划在实施中经过多次变更,导致多种规划版本并存,片区整体规划难以把握。
6)在编制内容上,控制性详细规划过分追求“可操作性”,只能满足开发建设的基本功能,而对城市美学和人的行为环境较少涉及。
由于没有与城市设计很好的结合,易造成城市景观混乱,城市特色小事。
7)目前,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仅仅依靠用地的可兼容性以及控制指标的区间值,来形成规划的一定弹性,这远远达不到发展所需要的弹性,因而规划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12、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住区规模的划分: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3、住区规划的任务:是科学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满足特定居住对象的需要。
14、住区的组成: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住区的组成内容:建筑工程、室外工程住区的用地组成: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地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其代码用R01表示。
公建用地: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公共设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件停车场等,用R02表示。
道路用地:指住区范围内的各级道路,包括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件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用R03表示。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用R04表示。
17、邻里单位模式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有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的居住气氛。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制成邻里单位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在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置。
5)离你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0.5英里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18、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取决于功能要求。
而功能要求必须满足和符合居民的生活需要。
因此,居民在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民在住区内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住区内部的活动,还有商业服务、文教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特点。
19、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
20、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住区规划设计的对象是居民,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由于社会需求多元化,经济收入水平差异以及文化程度、职业等的不同,人们对住房与环境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可以更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居住环境时,住户对住房与环境的要求更高。
因此,住区的规划设计如何适应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21、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住区及其环境的整体性、经济性、科学性、生态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领域性与社会性、健康性等。
22、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便于居民使用。
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800-1000米;居住小区级400-500米;居住组团级:150-200米23、居住区道路的功能:按照功能要求划分:1)住区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
2)通行清除垃圾、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
3)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辆通行。
4)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的需要。
5)道路的走向和线形式组织居住区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
住区道路分级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外交通的联系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内部的交通联系。
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小于10m;第三级:组团级道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能联系。
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小于10m,无需的不小于8m。
第四级: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
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25、住区绿地规划布置:书P530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组成:1.公共绿地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附属绿地3.宅旁和庭院绿地4.街道绿地指标:居住区的绿地指标由平均每人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地率(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的比例)所组成。
根据我国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分别达到:住宅组团不少于0.5㎡/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人。
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总面积(层)2.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hm2)4.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m2/hm2)5.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6.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总面积(人/hm2)7.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即总建筑面积(毛)密度8.住宅用地指标决定于四个因素:住宅居住面积定额(m2/人)、住宅居住面积密度(m2/人)、住宅建筑密度(%)、平均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