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心理学课后答案
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关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心理互动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组织形象B. 组织文化C. 个人隐私D. 公众态度3. 公关心理学中的“印象管理”主要指的是什么?A. 管理公众对组织的第一印象B. 管理组织对公众的第一印象C. 管理组织内部员工的印象D. 管理组织对外宣传的印象4.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策略?A. 诚实守信B. 尊重对方C. 避免冲突D. 积极倾听5. 公关危机管理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及时公开信息B. 积极应对媒体C. 推卸责任D. 制定危机应对计划6. 公关活动中的“情感营销”主要利用了哪种心理机制?A. 认知一致性B. 情感共鸣C. 社会认同D. 权威服从7. 以下哪个不是公关心理学中的沟通障碍?A. 语言障碍B. 文化差异C. 信息过载D. 信息缺失8.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种行为最能体现“同理心”?A. 坚持己见B. 理解对方立场C. 忽视对方感受D. 只关注自身利益9. 公关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方式最能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任?A. 单向传播B. 双向互动C. 隐瞒信息D. 过度宣传10. 公关心理学中的“品牌忠诚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产品质量B. 价格因素C. 广告宣传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1.D 2.C 3.A 4.C 5.C 6.B 7.D 8.B 9.B 10.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公关心理学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答:公关心理学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理解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情绪管理,减少危机对公众情绪的负面影响;通过印象管理,重塑组织形象,恢复公众信任。
2. 描述公关活动中如何运用“社会认同”原理来提升公众对品牌的认同感。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10月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形式的是( )A.报纸B.座谈会C.慈善会D.路牌2.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 )A.组织利益B.组织领导人C.组织内部冲突D.组织目标3.群体促进作用是指( )A.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往往比个体单独工作时高B.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必然比个体单独工作时高C.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往往比个体单独工作时低D.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必然比个体单独工作时低4.个人愿望和社会道德准则之间的冲突是( )A.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B.原则性的动机冲突C.双趋式动机冲突D.双避式动机冲突5.容易导致冷漠行为产生的情形是( )A.少数人在场时B.无人在场时C.一个人在场时D.多数人在场时6.顺从行为和从众行为的共同特点是( )1A.都出自内心的自愿B.都迫于外界的压力C.都保持原有的意见D.都不受外界影响7.依据群体是否实际存在,群体可分为(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C.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D.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8.在群体领导心理的表现形式中,群体领导班子对待权力的心理倾向属于( )A.成就感B.竞争感C.威望感D.用权感9.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而马上又迅速平息了的时尚状态称为( )A.阵热B.时髦C.时狂D.狂热10.下列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中属于软要素的是( )A.组织资金状况B.组织的无形资产C.组织的地理位置D.组织的道德形象11.在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不属于加权平均模式特点的是( )A.人们会对早先形成的印象予以更大的权重B.人们会对消极的评价予以更大的权重C.人们会对同先前印象一致的信息予以更大的权重D.人们会对积极的评价予以更大的权重12.富于攻击性的人认为别人也生性好斗,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木桶效应D.投射效应13.在公共关系传播诸要素中,担任组织信息把关人角色的是( )A.组织内公众B.组织外公众C.公共关系传播者D.公共关系接受者14.在关于大众传播受传者的理论中,强调“选择性的注意与理解”的是( )2A.枪弹论B.社会关系说C.社会范畴说D.个人差异说15.公关传播的主要对象是( )A.非目标公众B.外部公众C.内部公众D.组织公众16.在公众态度的结构中,属于外在表现的是( )A.公众态度的认知成分B.公众态度的情感成分C.公众态度的行为倾向D.公众态度的文化背景17.下列对公众态度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中属于自我评定法的是( )A.总加量表法B.问答法C.投射法D.语句完成法18.“潘多拉效应”指的是( )A.价格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过度禁止性逆反D.广告逆反19.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心理因素是( )A.稳定乐观的情绪B.充分的自信心C.良好的意志品质D.和谐的人际关系20.在所有交际障碍中,最难排除的障碍是( )A.职务障碍B.对等障碍C.职业障碍D.性别障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公共关系心理学是研究公共关系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公共关系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人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社会心理答案:B2. 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个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反馈C. 打断对方D. 清晰表达答案:C3. 公共关系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心理效应可以增强信息的说服力?A. 权威效应B. 逆反心理C. 从众心理D. 选择性注意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公共关系中的形象塑造策略。
答案:形象塑造是公共关系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有效的形象塑造策略包括:(1) 明确组织定位,确立独特的品牌形象;(2) 通过各种媒介传递一致的信息,增强公众的认知;(3) 利用事件营销,创造新闻点,吸引公众关注;(4)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及时应对负面事件,维护形象。
2. 描述公共关系中危机公关的处理步骤。
答案:危机公关的处理步骤通常包括:(1) 快速响应,确认危机情况;(2) 制定应对策略,明确沟通目标和信息;(3) 组织内部沟通,确保信息一致性;(4) 与媒体和公众沟通,传达正确的信息;(5) 评估危机处理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引发消费者不满,媒体报道后,公司形象受损。
请分析该公司应如何运用公共关系心理学进行危机公关处理。
答案:面对产品质量引发的危机,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迅速成立危机应对小组,评估危机影响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其次,运用权威效应,由公司高层出面,公开承认问题并表达歉意,以增强公众信任。
接着,利用从众心理,通过正面案例和用户好评,引导公众情绪。
同时,公司应主动与媒体沟通,提供准确信息,避免信息失真。
最后,公司需要制定长期的改进措施,如产品质量提升计划,以重建品牌形象。
结束语:公共关系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文秘专业三年级公关心理学科试题及答案

文秘专业三年级公关心理学科试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评分_________一、解释概念题。
(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1、公关心理学:2、群体:3、个体心理特征:4、心理定势:5、社会知觉:二、填空题。
(每空1.5分,共15分)1、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态度转变的过程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阶段。
3、组织形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1、气质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果评价一个人有气质证明他很不错。
()2、离脸部越远发生的动作越为真实,越不自然的动作越为真实。
()3、“声东击西”、“激将法”的方法是属于反暗示。
()4、直泻式劝导有严格的对象,有特别的针对性。
()5、组织应该注重公众真善美的心理体验。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20分)1、()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供研究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2、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属于个性心理特征:()A、能力B、性格C、年龄D、气质3、处事谨慎,细腻,内向,优有柔寡断的人应该是属于()气质。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4、“火车上的乘客”属于什么类型的群体?()A、正式群体B、行为群体C、法人群体D、角色群体5、“两个人同骑自行车比单独一个人骑车要快一些”,这是属于什么现象?()A、社会促进B、失去个性化C、模仿D、感染6、宿舍有一个女生想家在哭,引起其他女生也想家哭了。
这是属于什么现象?()A、社会促进B、失去个性化C、模仿D、感染7、“学习好的人怎么会犯罪?我不相信!”这是属于什么现象?()A、优先效应B、晕轮效应C、经验效应D、情感效应8、“爱屋及乌”是有()存在才产生的。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关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关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人类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形式是()A.语言和语气B.动作与姿态C.生理反应D.面部表情2.【多选题】公关传播致效的基本原则包括()A.传播者要有“可信度”B.集中陈述正面意见C.避免陈述负面意见D.正反面意见并陈E.逐步接近公众3.【单选题】在公众态度结构中,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4.【问答题】试述个体加入群体的主要原因5.【单选题】下列对公众态度的测定方法中,属于广告效果测定方法的是()A.分层抽样法B.系统抽样法C.审查判断法D.自我评定法6.【单选题】对细节能清晰感知,但整体性较差的是()。
A.知觉综合型的人B.知觉分析型的人C.分析综合型的人D.以上三者都不是7.【问答题】简述组织形象软要素的内涵及其构成。
8.【单选题】公共关系广告影响公众的模式是()。
A.公众—产品—企业B.公众—企业—产品C.企业—公众—产品D.产品—企业—公众9.【单选题】在横向沟通中,组织传播者扮演着()的角色。
A.守门员B.倡导者C.联络员D.受传者10.【单选题】“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是由()提出的。
A.梅尔文B.戈培尔C.德福洛D.亚当斯11.【问答题】近因效应12.【单选题】群体促进作用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A.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往往比个体单独工作时高B.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必然比个体单独工作时高C.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往往比个体单独工作时低D.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必然比个体单独工作时低13.【问答题】公众逆反心理14.【问答题】知觉是指什么?15.【问答题】近因效应是指什么?16.【多选题】意志的基本特征有()A.目的性B.坚韧性C.随意性D.先进性E.时间性17.【单选题】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A.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理解不够B.调查对象不如实回答C.时间短难以深入D.调查对象容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18.【单选题】在所有交际障碍中,最难排除的一种心理障碍是()A.职务障碍B.职业障碍C.学识障碍D.年龄障碍19.【问答题】试述人际交往对于组织传播的重要性。
公关心理学164答案

《公关心理学》模拟试卷D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公众群体答:公众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2分),通常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共同需要的公众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组合而成的共同体(3分)。
2、晕轮效应答: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2分),把认知对象的某个特征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的现象(3分)。
3、逆商答: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保罗_史托兹最早提出了“逆商”(AQ)这一概念,逆商即逆境商数,又叫挫折商数,是身处逆境或面对挫折时,不同的人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1分)逆商由四个部分组成:控制力(1分)、原因与责任感(1分)、影响力(1分)、持续性(1分)。
4、公众态度答:公众态度是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主观的评价(2分)和客观的行为倾向(3分)。
二、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10,共40分)1.公关活动中信息沟通的原则答:在公关活动中,信息沟通应当是社会组织(主体)的自觉要求,相对而言,公众(客体)则处于被动地位。
因而客体发出信息往往是无意的,而主体发出信息往往是有意的。
为充分发挥信息沟通的作用,信息沟通的内容必须遵循有用、新颖、健康和真实的原则。
(2分)。
1)有用原则。
组织在与公众进行沟通时,必须分清公众的性质、公众的需求情况、根据公众对象的不同、求知需要的不同,选择对公众有效、有用的信息进行传播、沟通。
(1分)2)新颖原则。
信息传递的内容必须是新颖的,是人们尚不知道的东西,而千篇一律就不会引人注意,也没有吸引力。
(1分)3)健康原则。
有用而新颖的信息并非一定健康,传送内容不健康的信息是对公众和社会的毒害,必然受到舆论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1分)。
4)真实原则。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与公众沟通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选取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保证信息真实的反映事物的本质,不以任何形式发布虚假的信息欺骗公众。
(1分)2.简述公众需要对公关活动的影响。
答:第一,了解公众需要产生的起因,便于主动地、有目的地开展公关活动,去创造、激发公众的需要(1分)。
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答案:D2.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塑造组织形象的有效手段?A. 媒体宣传B. 公益活动C. 产品质量D. 个人隐私答案:D3. 公关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最为关键?A. 外貌B. 性格C. 共同兴趣D. 相互尊重答案:D4.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说服C. 命令D. 反馈答案:C5. 公关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A. 社会交换理论B. 认知失调理论C. 归因理论D. 印象形成理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公关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 员工培训B. 客户关系管理C. 产品定位D. 竞争对手分析答案:A, B, C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关活动中的人际沟通?A. 语言B. 非语言信号C. 文化背景D. 个人情绪答案:A, B, C, D8.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提升组织的公众形象?A.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B. 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C. 频繁的促销活动D. 与公众互动交流答案:A, B, D三、简答题9. 简述公关心理学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公关心理学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理解公众的心理反应,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其次,利用心理学原理,减少公众的负面情绪,提升信任感;再次,通过心理干预,帮助组织内部员工应对危机带来的心理压力;最后,通过心理分析,预测和引导公众的行为,以实现危机的有效管理。
10. 描述公关活动中如何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答案:在公关活动中,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首先,识别和满足他人的需要,以建立互惠的基础;其次,通过公平的交换,增强双方的合作关系;再次,通过建立信任和承诺,深化关系;最后,通过持续的互动和沟通,维护和加强这种关系。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643公关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心理学研究中最经常采用的划分方法是(C)A、按照研究领域划分B、按照研究方法划分C、按照研究主体划分D、按照研究客体划分2、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组织和公众的一切心理状态B、管理过程中的主客体心理规律C、传播过程中主客体心理规律D、公关实践中主客体相互影响的心理状态和规律3、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标准是(A)A、能力的倾向性B、能力的创造程度C、能力的功能D、能力的性别差异4、下列选项中,关于气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A、是指-个人的风度或仪表B、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表现C、可以轻易改变D、有好坏优劣之分5、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C)A、赫茨伯格B、亚当斯C、弗鲁姆D、凯利6、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D)A、薪金B、个人的生活C、工作安全D、工作表现机会7、人们常认为大型商场的商品一般质量好、价位高,这其中体现的个性心理定势是(B)A、首因效应B、经验效应C、移情效应D、近因效应8、国人一提到火锅就知道“重庆火锅”,体现的群体心理定势是(C)A、移情效应B、地域文化心理C、刻板印象D、民族文化心理9、上级给下级做思想工作,这种劝导方式是(A)A、说服型劝导B、告知型劝导C、浸润型劝导D、逆向型劝导10、成语故事“望梅止渴”体现的对公众心理施加影响的方法是(D)A、劝导B、感染C、诱引D、暗示11、把组织自身的力量融人社会大潮中,以此增强组织社会形象的做法,体现的公关策划的心理策略是(B)A、出奇制胜B、善于运势C、灵活应变D、合理组合12、关于商场开业、展览会闭幕新产品问世、超额完成产值等情况的报道,这种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A)A、告知性内容B、命令性内容C、强制性内容D、劝导性内容13、在公关交往中,如有较多的人在场,选择的目光沟通方式是(D)A、斜视B、偷瞞C、注视D、环视14、一个人可以用眼神表示喜爱、惊恐、否定、厌恶、愤怒等,用手势表示欢迎、支持、认可、拒绝等,这种公关交往的手段是(A)A、非言语交往B、言语交往C、行为交往D、情境交往15、公众态度形成的根基是(D)A、情感成分B、行为成分C、意向成分D、认知成分16、某些在很长时期内形象良好的企业有时会因某一突发事件处理失当而使形象严重受损,这体现的组织形象的特点是:(C)A、整体性B、客观性C、阶段性D、主观性17、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B)A、组织的利益B、组织的目标C、组织领导人D、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18、管理者对员工的重视,比劳动条件的改善、福利待遇的提高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结论的学者是(A)A、梅奧B、舒茨C、海德D、霍尼19、中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的出版日期是(C)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20、要求受训公关人员针对某一特殊问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提出所有能想象得到的意见,这种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是(B)A、角色扮演法B、头脑风暴法C、细节训练法D、案例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公关心理试题及答案

公关心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关心理学中,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与个体独处时的行为表现存在差异,这种现象被称为:A. 社会促进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适应答案:B2. 在公关活动中,通过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称为:A. 说服B. 沟通C. 谈判D. 协调答案:A3. 公关人员在处理危机时,以下哪种情绪管理策略最为有效?A. 忽视B. 抑制C. 表达D. 转移答案:C4. 公关关系中,以下哪种关系类型最有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A. 交易型B. 权力型C. 合作型D. 竞争型答案:C5. 公关活动中,以下哪种沟通方式被认为是最不正式的?A. 面对面B. 电话C. 电子邮件D. 社交媒体答案:D6.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种策略最有助于建立公众信任?A. 信息披露B. 形象塑造C. 事件营销D. 危机公关答案:A7. 公关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因素对个体的决策影响最大?A. 个人经验B. 社会压力C. 群体规范D. 个人偏好答案:C8.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种方法最有效于提升公众形象?A. 广告宣传B. 公益活动C. 媒体曝光D. 产品展示答案:B9. 公关人员在与公众沟通时,以下哪种技巧最有助于缓解紧张气氛?A. 直接陈述B. 幽默表达C. 情绪宣泄D. 逻辑论证答案:B10.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种行为最可能引发公众的负面反应?A. 信息透明B. 积极回应C. 隐瞒事实D. 及时道歉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关心理学中,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包括:A. 个人特质B. 社会文化C. 环境因素D. 情绪状态答案:ABCD2. 公关活动中,有效的沟通策略包括:A. 倾听B. 反馈C. 说服D. 沉默答案:ABC3. 在公关危机处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 及时回应B. 公开道歉C. 隐瞒信息D. 制定应对计划答案:ABD4. 公关活动中,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A. 诚实守信B.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C. 夸大宣传D. 保持一致性答案:ABD5. 公关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公众对品牌的认知?A. 品牌形象B. 产品质量C. 广告宣传D. 价格策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关心理学在公关活动中的作用。
全国2010年1月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0643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关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其它分支的区别在于( C ) 1-4A.公关心理学是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B.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公关现象C.公关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D.公关心理学以公关活动为研究对象2.影响公众心理的最直接因素是( D ) 3-37A.公众自身因素B.社会环境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组织行为因素3.与人们追求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 A ) 3-48A.理智感B.审美感C.道德感D.正义感4.下列属于情感特点的是( C ) 3-44A.情境性B.易变性C.深刻性D.不稳定性5.与自制力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D ) 3-55A.受暗示性B.草率武断C.畏惧和懈怠D.任性6.动机的始发作用是指(A ) 4-73A.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B.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目标性C.行为效果对动机的加强作用D.动机调节着行为的强度7.依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动机可以划分为( C )4-73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B.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C.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D.抽象的动机和具体的动机8.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B ) 4-75A.需要层次理论B.期望理论C.双因素理论D.公平理论9.自信、自爱、自卑或自满的性格表现属于( C ) 4-85A.性格的意志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态度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0.个体公众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来的顺从行为实际上是( C )4-88A.真正的服从B.自觉的服从C.表面上的服从D.心服口服11.容易导致冷漠行为产生的情形是( D ) 4-94A.少数人在场时B.无人在场时C.一个人在场时D.多数人在场时12.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分类,群体可分为( B ) 5-101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C.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D.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13.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而又迅速平息的时尚状态是( B )5-114A.时髦B.阵热C.时狂D.狂热14.下列属于组织形象软要素的是( A ) 6-121A.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B.组织的旗帜和歌曲C.组织的娱乐设施D.组织的地理位置15.在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印象者是( C ) 6-125A.组织B.个人C.公众D.单位16.当人们认为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具有良好的品质时,往往也把其他方面好的特性归于他,这种心理效应属于( D ) 6-132A.优先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效应D.晕轮效应17.强调“选择性的注意与理解”的大众传播受传者理论是( C )7-147A.枪弹论B.社会关系说C.个人差异说D.社会范畴说18.关于公关传播中人际交往重要性的正确说法是( D )7-164A.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交流取得信息反馈的机会更小B.人际交流不容易实现对信息流速的控制C.在人际交流中,人们感官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D.人际交往是大众传播手段的有力补充19.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 B ) 8-176A.公众心理B.公众态度C.公众印象D.公众形象20.下列属于一般宣传效果测定方法的是( A )8-180A.系统抽样法B.审查判断法C.自我评定法D.自由反应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关系心理学简答题目和答案

A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概念是什么?研究内容有哪些?研究基本原则是什么?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了争取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努力采取的各种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
(1)公关主体心理。
第一,组织成员。
第二,组织领导。
第三,组织群体。
(2)公众心理(客体)。
第一,一般特征。
第二,基本动因。
第三,心理效应。
第四,认知。
(3)传播、沟通心理.第一,主要范式。
第二,传播策略。
第三,影响沟通。
第四,心理基础。
基本原则:(1)实践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创新性原则5、传播效果的层次有哪些?认知层次效果情感层次效果态度层次效果行为层次效果2、公众利益合理性观念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做?含义:组织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矛盾,承认客体利益需求的合理性。
如何做:首先,需要明确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的正确关系。
既要看到它们彼此对立的一面,更应看到它们统一的一面;既要看到因满足公众需要而需组织作出利益让步的一面,更应看到满足了公众利益,公众给予组织物质利益和组织形象回馈的一面。
其次,需要正确认识满足公众利益需求的重要意义,看到尊重和满足公众合理的利益而自然形成的公关效应。
第三,在公关实践中,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对某一公关项目进行策划时,首先就应想到组织通过这一公关项目的策划能给公众带去什么利益;当某一公关计划处在执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是否有损公众的合理利益需求;当进行公关总结评估时,应当回顾全部公关过程给公众到底办了哪些好事、实事,下一步的公关工作还能进一步为公众满足哪些利益需求。
3、什么是心理定势?主要有哪些?心理定势一词最早是在1889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提出,后经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加以改造,发展成一门理论。
心理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上的称法。
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公关心理学163答案

《公关心理学》模拟试卷C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公众群体的心理特征答:群体的心理特征,是指群体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
(2分)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归属感、认同感、整体感。
(3分)2、感染答:感染是指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感情共鸣(2分)。
它是人际同情感的同化反应形式,是情感的传递和传染(3分)。
3、组织形象答:组织形象即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3分),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2分)。
4、组织内部心理氛围答:组织内部心理氛围,也就是组织内部的心理环境(1分),是组织成员对其组织、工作、人际关系及组织与外部关系的认识和情感的综合反映(2分),也是组织中占优势的人们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2分)。
二、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10,共40分)1、简述组织与公众情感沟通的方法。
答:第一,善于体察公众的心境(2分);第二,善于把握公众的激情(2分);第三,善于组织和运用富有情感的信息和富有情绪感染的沟通方式(2分)。
2、简述公众兴趣对公关活动的影响。
答:公众兴趣对公关活动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公关目标发挥导向作用(1分);第二,对公关过程发挥能动作用(1分);第三,对公关活动的调节作用(2分);第四,对公关主体的启迪和诱导作用(2分)。
3、简述意见沟通在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意义。
答:意见沟通在公共关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意见沟通是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基础(2分);第二,意见沟通有利于完善公关决策(2分);第三,意见沟通有利于公关目标的实现(2分)。
4.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答: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1分);第二,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使公众对组织产生认同、好感和信任(1分);第三,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诱发良好的公众舆论,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2分);第四,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把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组织的更大发展(2分)。
公关心理学(zpr03)平时作业及答案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公共关系学

公关心理学(zpr03)平时作业及答案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公共关系学
大项 1 of 1 -100.0 得分
10.0 得分
题目1 of 10
遇到较大困难需要持久努力时,容易失去信心,情绪瞬时转化为沮丧而心灰意冷的气
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关键: A
10.0 得分
题目2 of 10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理论是()
A.需要层次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答案关键: A
10.0 得分
题目3 of 10
人们总认为心宽才能体胖,当看到一个笑嘻嘻、胖乎乎的人,就会认为他是一个厚道、
宽容的人,起这样作用的是人的()
A.心理类型
B.心理定势
C.心理氛围
D.心理特征答案关键: B。
1月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关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其它分支的区别在于( )A.公关心理学是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B.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公关现象C.公关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D.公关心理学以公关活动为研究对象2.影响公众心理的最直接因素是( )A.公众自身因素B.社会环境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组织行为因素3.与人们追求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 )A.理智感B.审美感C.道德感D.正义感4.下列属于情感特点的是( )A.情境性B.易变性C.深刻性D.不稳定性5.与自制力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受暗示性B.草率武断C.畏惧和懈怠D.任性6.动机的始发作用是指( )A.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B.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目标性C.行为效果对动机的加强作用D.动机调节着行为的强度7.依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动机可以划分为( )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B.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C.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D.抽象的动机和具体的动机8.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1A.需要层次理论B.期望理论C.双因素理论D.公平理论9.自信、自爱、自卑或自满的性格表现属于( )A.性格的意志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态度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0.个体公众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来的顺从行为实际上是( )A.真正的服从B.自觉的服从C.表面上的服从D.心服口服11.容易导致冷漠行为产生的情形是( )A.少数人在场时B.无人在场时C.一个人在场时D.多数人在场时12.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分类,群体可分为(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C.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D.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13.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而又迅速平息的时尚状态是( )A.时髦B.阵热C.时狂D.狂热14.下列属于组织形象软要素的是( )A.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B.组织的旗帜和歌曲C.组织的娱乐设施D.组织的地理位置15.在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印象者是( )A.组织B.个人C.公众D.单位16.当人们认为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具有良好的品质时,往往也把其他方面好的特性归于他,这种心理效应属于( )A.优先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效应D.晕轮效应17.强调“选择性的注意与理解”的大众传播受传者理论是( )A.枪弹论B.社会关系说C.个人差异说D.社会范畴说218.关于公关传播中人际交往重要性的正确说法是( )A.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交流取得信息反馈的机会更小B.人际交流不容易实现对信息流速的控制C.在人际交流中,人们感官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D.人际交往是大众传播手段的有力补充19.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 )A.公众心理B.公众态度C.公众印象D.公众形象20.下列属于一般宣传效果测定方法的是( )A.系统抽样法B.审查判断法C.自我评定法D.自由反应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关心理学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公关心理学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制造新闻事件就是无中生有地制造新闻。
()参考答案:错2.个体心理定势不包括哪项?参考答案:对比效应3.关于公众舆论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公众”就是泛指的社会大众4.关于组织形象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组织形象是组织在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渠道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两个层次。
5.下列叙述中气质与典型表现不符合是的:参考答案:胆汁质性,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浮躁。
6.以下价值观对公关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价值观能把握公众价值观的差异性,加强公关活动的针对性。
###价值观能把握公众价值观的社会性,加强公关活动的时代性。
###能把握公众价值观的民族性,加强公关活动的灵活性。
###把握公众价值观的层次性,加强公关活动的共鸣性。
7.以下不属于公众舆论的特征的是?参考答案:公众性8.公众心理定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参考答案:稳定性9.下列哪项属于电视媒体的优势?参考答案: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10.信息的沟通模式中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通过信道后的信号又经译码转换成原来的信息,此时要受到噪声的干扰11.关于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首因效应是指人们首次认知客观事物时形成的印象往往十分深刻,并对以后的认知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影响十分深刻###当面对长期和较熟悉的事物时,首因效应会淡化,而最近的印象会成为新的心理定式,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12.按照心理机能分类,可以将性格分成哪几类?参考答案:可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类。
13.引导公众舆论的步骤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第三步反复宣传,增强效果###第四步正确引导14.按倾向性分类,可以将性格分成哪几类?参考答案:可将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
15.以下对价值取向的类型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模糊型以综合和多变为特征###安稳型以维持安稳太平的生活为特征###享乐型以追求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为特征16.公众兴趣对公关活动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公众兴趣对公关目标有导向作用###公众兴趣对公关过程有能动作用###公众兴趣对公关活动有调节作用###公众兴趣对公关主体有启迪和诱导作用17.根据起源的不同,需要可以分为哪几类?参考答案: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18.以下哪几种可以成为劝说的方法?参考答案:普及性劝说###针对性劝说###渗透性劝说###逆向劝说19.关于信息传播的“单面法”与“两面法”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当受传者原来就与传播的观点一致时,宜用两面法20.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受传者传播效果?参考答案:受传者的兴趣爱好21.UPS策划法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认为要想让广告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依靠产品独特的销售主张###每一条广告都必须给消费者提出一条建议,不光靠文字、图示等###提出的建议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或无法提出的###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强有力的,必须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以达到打动、吸引别人购买产品的目的22.以下哪个选项属于个体心理定势效应?参考答案:移情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23.组织内部心理氛围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织内部心理氛围优劣的指标之一,就是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内部心理氛围的性质,可以分为积极的心理氛围与消极的、恶化的心理氛围###组织内部心理氛围也就是组织内部的心理环境###组织内部心理氛围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24.组织内部心理氛围的构成有以下哪几个方面?参考答案: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组织成员的主人翁意识###组织成员的公众意识25.以下对心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耐受力的大小等。
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30题一、单选题(共14题,共14分)1.下面哪种方法不是广告效果的测定方法()。
• A.抽样调查法• B.再认识实验• C.再现实验• D.自我评定法正确答案:D2.从认知评价的角度,公众态度可以分为()。
• A.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 B.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 C.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D.现实的态度和未来的态度正确答案:A3.在横向沟通中,组织传播者扮演着()的角色。
• A.守门员• B.倡导者• C.联络员• D.受传者正确答案:C4.下面哪种传播方式不是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
• A.会议• B.演讲• C.内部刊物• D.谈话正确答案:C5.“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是由()提出的。
• A.梅尔文• B.戈培尔• C.德福洛• D.亚当斯正确答案:B6.通过记者招待会形成舆论效果是一种()。
• A.大众传播模式• B.人际传播模式• C.两级传播模式• D.组织传播模式正确答案:C7.公共关系广告影响公众的模式是()。
• A.公众—产品—企业• B.公众—企业—产品• C.企业—公众—产品• D.产品—企业—公众正确答案:B8.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 A.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理解不够• B.调查对象不如实回答• C.时间短难以深入• D.调查对象容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正确答案:D9.服务型公关的效果最有利于()。
• A.提高知名度• B.联络公众感情• C.提高美誉度• D.提高市场占有率正确答案:C10.人际传播,即()。
• A.人际宣传• B.人际交流• C.公众舆论• D.流言正确答案:B11.双因素理论认为,消除不满意的结果是员工()。
• A.感到满意• B.没有感到满意• C.没有感到不满意• D.以上三个都不对正确答案:C12.对细节能清晰感知,但整体性较差的是()。
• A.知觉综合型的人• B.知觉分析型的人• C.分析综合型的人• D.以上三者都不是正确答案:B13.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的高低等于()。
公关心理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点?(1)公共关系心理是指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2)公共关系心理学具有四大特点: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
2.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3.公共关系心理血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为什么说实践方面的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实践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⑴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⑵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⑶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⑷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任务。
既然我们承认在心理研究上比别人落后,既然我们想通过建立各种应用心理学来缩短和别人的差距,那么,就应该把应用领域的工作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
拿公共关系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把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当作自己的目标。
公共关系心理学要为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方法。
,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根本任务。
4.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些原则?(1)公共关系心理学应遵遁以下原则: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发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2)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也就是要以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为目标。
只有这样来理解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实际的意义和良好的实践。
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1.公共关系活动受内、外环境的制约,其中“内环境”是指( C )P8CA社会环境B自然环境C心理环境D组织环境2.直接反映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是( B )P26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B )P53B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4.将人的需要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属于(B)A层次划分B性质划分C强度划分D范围划分5.人们购买礼品时喜欢选购一些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物品,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A )P81AA晕轮效应B经验效应C首因效应D移情效应6.对组织团体而言最难对付的一类外部公众往往是( B)P122BA媒介公众B政府公众C社区公众D消费公众7.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具有较大的( C)P127A稳定性B主动性C可变性D被动性8.舆论导向引起的公众心理变化是( B )P128BA暂时的和稳定的 B暂时的和不稳定的 C长期的和稳定的 D长期的和不稳定的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所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是(C )P133CA压抑B投射C反向作用D转移10.在各种信息沟通网络中,最原始并作为其他沟通形式的雏形的是(B )P146BA轮形沟通B链形沟通C星形沟通D根形沟通11.由特定事件引起的比较强烈、相对短暂、具有突发性的情绪称为( A )P160AA激情B压力C燥狂D心境12.利用公众的从众心理进行劝导的是(D)A流泻式劝导B冲击式劝导C逆行式劝导D浸润式劝导13.感染的作用机制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D)A易受暗示性 B参与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性14.“香烟有害健康,某某牌香烟也不例外”的广告采用的心理影响方式是( D )P197DA个别暗示B情境暗示C非言语暗示D反暗示15.“张榜悬赏”诱引公众兴趣所使用的刺激媒介是( B) A竞赛 B利益C专家D新奇16.根据阿伦和勒温主持的一项实验研究,在错误舆论一致情况下,加入一个不一致但却更加错误的声音则导致公众原有的态度一致性(A)A提高B先降低后提高 C降低D先提高后降低17.组织形象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于组织团体的( B )P290 A产品B成员C财力D宣传18.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C)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19.态度是( A )P250AA主体与某一对象较为稳定的综合性的反应意向 B主体与生俱来的主观反应倾向C主体对某一对象稳定不变的反应倾向 D一种外显的反应倾向20.相对多数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构成( D )P262 A时尚 B流行C新闻D舆论21.强调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对于生产次序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D )P285D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B伏隆的期望理论C费斯廷格认知不协调理论D霍桑实验22.斯第尔(C.M.Steele)的社会研究发现,后来的行为表现最为积极的是( C )P275CA给予肯定标定的被试B给予否定标定的被试C给予不贴切标定的被式B没有给予标定的被试二、填空题:10分1.人的行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动力是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点?(1)公共关系心理是指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2)公共关系心理学具有四大特点: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
2.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3.公共关系心理血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为什么说实践方面的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实践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⑴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⑵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⑶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⑷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任务。
既然我们承认在心理研究上比别人落后,既然我们想通过建立各种应用心理学来缩短和别人的差距,那么,就应该把应用领域的工作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
拿公共关系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把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当作自己的目标。
公共关系心理学要为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方法。
,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根本任务。
4.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些原则?(1)公共关系心理学应遵遁以下原则: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发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2)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也就是要以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为目标。
只有这样来理解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实际的意义和良好的实践。
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要依靠尊重人的心理要求、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体现,否则,影响公众态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的原则”。
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只有紧紧环绕于提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才能使公共关系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公认的学科。
发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不但对建设这门学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积极意义。
5.公共关系和心理学是两门不停的学科,为什么他们能够结合为一门新的学科?公共关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首先,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住处代之间的关系。
其次,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主体为自向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
再次,公共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双方进行的活动。
最后,既然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可能是个体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
基于以上四个特征,一个问题很显然地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把公共关系扑看做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做特定利益支配下的一部分人和其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
那就完全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的心理学,这门心理学的最好名称只能是“公共关系心理学”。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1.如何理解个体、角色、群体三种心理特征的关系?公众心理特征所包括的三个组层部分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角色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与其他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和独立性;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显示的是该类角色和其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变换型和伸缩性;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它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
每一个公众都同时具备着三种心理特征,因而他们是统一的,又必然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是相对独立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2.能力、气质、性格各有哪些典型的类型?研究个性心理特征对搞好公共关系有什么特殊意义?(1)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气质: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摩擦型、平常型、平稳型、领导型、逃避型(2)特殊意义: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能力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不仅表现在主体活动者方面,也表现在主体活动的对象方面。
由于公共关系的主客体都是人,研究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就比研究“人-物”系统的学科更复杂,也更有意义。
人的气质和性格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也同样表现在主体和客体两类的身上。
对于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公众应当采用不用的施加影响的方法,选择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者也应当对气质和性格的特点予以考虑,从而人际影响力受制于气质和性格方面的感染力,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气质和性格。
3.为什么说不同的角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如何让把握角色心理特征的综合性和特殊性?(1)不同的角色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的原因:人的心理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尤其能体现这一点。
不同的角色之所以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不同的角色和社会的联系具有不同的特点。
(2)把握角色心理特征的综合性,第一要注意公众角色的复合性、角色心理特征的综合性,反对以偏概全;第二要注意这种复合性、综合性的构成要素,反对含糊笼统;第三要注意角色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反对机械割裂;第四要注意特定情境对角色心理特征的影响,反对照本宣读。
只有对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进行辨证的、唯物的、历史的分析,才能够使这种研究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说话、办事都要让公众感到满意,这就要注意公众的角色特殊性以及角色心理的特殊性。
复合性、综合性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又不是简单的涵盖和被涵盖的关系,有时候只需要把握某一要素也即某一种角色的心理特征,有时候则又需要把握公众的综合性的角色特征。
4.群体心理有哪四个基本特征?为什么说群体心理同群体领袖的心理是密切联系的?你能否用群体心理的原理还具体分析你所在单位中的群体心理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对个体的影响?(1)群体心理的基本特征: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排外意识。
(2)原因: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和领袖的心理特征密切联系的。
领袖的心理特征不仅只能是群体这一领域中的心理特征,只能是群体心理特征包括的内容,而且因为领袖在群体中属于领导或核心地位,领袖的心理特征在群体心理特征中也具有特殊的地位。
极言之,领袖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群体的状况,因而也一定程度上决定公共关系主体或客体的状况。
第三章公众的心理倾向1.兴趣和需要,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认识公众兴趣和需要的意义?兴趣是人脑对特定事物的特定反应。
兴趣指导人们的行为。
兴趣是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
兴趣和人们的认识水平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分不开。
各种各样的兴趣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或感受某种刺激。
特别是受到强烈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有机体特有的一种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倾向。
需要是自我保护的心理倾向,也是自我发展的心理倾向。
兴趣反映的是人的认识和情感方面的心理倾向,是由情感因素参与其中的积极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而它和自我选择相联系,而和自我保护没有必然联系。
兴趣一般被看做自我选择,也即它并不是必须的。
而需要一般被看做和缺乏、危险相联系,它首先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要解决的问题。
人只有在满足和解决基本的迫切的需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考虑兴趣,才有可能产生兴趣。
所以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兴趣是需要发展中的特殊心理现象。
2.需要有哪些特点、哪些类别?那些层次?(1)特点:广泛性、关联性、反复性、竞争性、发展性、差异性。
(2)类别:按作用分,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按性质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范围分,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按时间分,眼前需要和将来需要;按强度分,刚性需要和弹性需要;按可能分,能满足的需要和不能满足的需要;(3)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需要;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发展需要。
3.价值取向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说价值取向比价值评价更重要?你能否用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组织团体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类型?(1)价值取向的类型:功名型、安稳型、享乐型、储蓄型、事业型、模糊型【格雷夫斯:反应型、依赖型、自私型、固执型、权术型、社交型、现实型】(2)价值取向直接表现为人们的行为,价值取向虽然一般来说由价值评价决定,但有时候也不完全一致。
在外部压力下或内部心理矛盾斗争激烈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可能和价值评价正好相反。
价值取向对价值评价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在反映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中,人们会自觉地接受实践评价的检验,从而改变对某种价值评价的原有看法,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体系。
只有认识人们的价值取向,才能认识人们的价值评价;只有重视对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引导,才能更有利于人们对周围事务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
4.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有哪几种境界?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特征及角色心理特征有什么关系,对此你是否有什么感悟?(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其自身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认识。
评价、态度等心理倾向。
(2)自我意识的四个境界:生理自我的境界,社会自我的境界、精神自我的境界、和谐自我的境界。
(3)关系: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能够促进并改变个性的发展,以及角色心理的体现!第四章公众的心理定势1、什么是心理定时?三类心理定势各有什么特点?(1)所谓心理定势,也就是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2)微观心理定势的特点:易受暗示、情感性强,理智往往被情感所抑制。
宏观心理定势的特点:人数众多、根深蒂固、作用广阔。
流行心理定势的特点:在内容上、指向上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往往一哄而起、风靡一时或轰动一时,但又很快销声匿迹、无影无踪。
2、微观心理定势有哪几种典型表现?宏观心理定势主要有哪些内容?(1)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移情效应(2)社会刻板印象和地域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社会意识形态3、为什么说时尚、留言、骚乱等也是心理定势的表现?它们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消失的?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发?(1)说它们是心理定势,是说它们不仅反复出现,而且具有自我感染的功能。
时尚本身不是心理定势,它只是心理定势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