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在联邦经济政策、自然环境以及低税率 等诸多因素的刺激下, 北部的人口和工商业大量迁移到南部和西 部地区, 落后的南部地区迅猛发展, 地区差异逐步缩小。 6.20 世纪70 年代, 特别是90 年代以来, 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 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个大趋势, 就必然也正在对各国区域经济政 策的研究和制定产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从1993 年开始, 欧 共体取消了其成员国之间的一切壁垒, 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 流动, 并在1999 年正式启动了欧元。其他的国际区域组织如北美 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10 + 3 组织,其目的是通 过国际贸易等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水平。在这些组织成 立的同时, 它们也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以协调各个国家 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在此期间, 西方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 和运用也更加系统化。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 在封闭的区域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经 历五个发展阶段: 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 业生产结构变迁阶段、工业化阶段和服务业输出阶段。 • 以开放程度为标准, 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国内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面 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即面向国际市场 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过渡。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
• 各产业和各地域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以赫希 曼、佩尔鲁克斯等为代表。这种战略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 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因而平衡增长 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若干地区进 行, 其他部门、其他地区通过利用产业间的“ 前后向及 旁侧联系效应” 和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 展, 这样所取得的经济发展速度会比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所 能取得的发展要快。
• 美国在1941 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该局直接受 总统领导, 并拥有规划和开发、利用、保护流域内各种资 源的权利, 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和密西西比河中 下游一带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以推动这一地区工农业的发 展。该局制定了完整的流域开发规划, 并为资本主义国家 直接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创立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先例, 它的 许多经验后来为许多国家所借鉴和吸收。 • (三)20世纪60——70年代 • 1.瑞典经济学家冈达·缪尔达尔(Gunnr myrdar) 在其 1957 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提出了累积 因果论, 并指出:“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 区间的差别”, 一旦差距出现, 发达地区就会获得累计的 竞争优势, 从而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使落后地区不 利于发展的要素越积累越多, 落后地区的处境也就日益恶 化。因此, “政府的干预是有必要的”。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
• 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必然的, 既有产业、部门 之间的不平衡, 又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不能强求实现工 业和区域的平衡推进( 实际上区域经济开发无论是在产业 选择上, 还是在地域选择上,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平行发 展) , 而应根据条件的成熟程度实行非均衡推进。 • 但在非均衡推进中必须把重点论和协同论相结合起来, 注 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以先行的带动后起的, 以先进的带动落后的, 从而在非均衡发展中求得协调, 形 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和整个地区经济系统良性协调运转 的经济机制。
中央政府为了加速沿海地区的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倾斜政策: 一是投资倾斜。“五五”、“ 六五” 时期, 国家对内地和沿海 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分别为1∶0 . 84 和1∶1 . 02 , 1989 年沿海省、市投资均占国家投资总额的4 . 79% , 内地省 ( 市、自治区) 均只占2 . 15% 。 二是率先实行对外开放, 并给予开放地区种种优惠政策。 1979 年, 中央决定率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 随后又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 个经济特区。 1984 年, 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的14 个港口城市: 即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985 年到1987 年底, 又决定把珠江 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东半岛划为 经济开放区。这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设立使得沿海地区抓住 时机吸引了大量外资, 迅速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水平。
• 具体来说就是, 在产业发展方面, 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已 有基础和服务全国、兴地富民的要求, 选择重点发展的主 导产业和部门, 给予投资和政策的倾斜, 使之率先起飞, 成为产业发展的“ 火车头”。在此基础上,协调主导部门 与非主导部门、基础结构部门的发展, 使各产业部门处于 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中。在区域发展方面, 结合主导部门和 优势部门的发展, 选择某些区位优越的地域或地点作为增 长极密集投资, 通过这些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 动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 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 发展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 衡协调, 既指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发展, 又指区域内各 地区的发展。 • (一)均衡发展理论 • 各产业和各地区同步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 是指在产业 发展方面, 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 使工农业, 一、 二、三产业, 轻重工业以及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各个部 门都得到平衡发展。这种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 对消除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地区需求和供给双方面的障碍, 走出“ 贫困的恶性循环”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产业均衡发展理论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 德—多马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 理论等为 代表。在区域发展方面, 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在区域内均衡 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力, 通过在地域上的全面铺开, 齐 头并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的渊源
• 一、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 区域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历史, 总的来说它 是伴随着区域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虽然对区域经济最早 进行研究的是西欧国家(19 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 , 但 是最早规划、实行区域经济政策的却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 主义国家。 • (一)1920 年, 前苏联制定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国民 经济长远计划,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区域计划———俄罗斯 电气化计划。
(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是结构理论中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点是:在区 域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地区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 构成地区的主导产业 和主导产业群。 现代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 实质上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 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本质上就是正确选择地区的主导产业, 合理 确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 以此为核心, 协调地区主导产业与其他非 主导产业的关系, 既提高区内与区外经济上的互补性, 又提高区内 产业间的关联度。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区域本身的情况出发, 发现和认识自己 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优势, 使得政策能充分体现自己区 域的优势和特色, 促使区域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形成具有全国意 义的专业化产业。当然, 地区分工总是在不断的变化, 重要的是要 形成合理分工的动力机制,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因此,国家要从宏观大局出发, 对投资与布局政策要统筹规划, 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建国后, 最早在我国提出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是毛泽东, 他在1956 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其中提到了中央与地方、 沿海与内地等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提纲。《论十大关系》的发 表, 自然就成为我国早期(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70 年代末) 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性原则。 大体上讲, 从建国到现在, 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以下三个 阶段 : 第一阶段: 均衡发展的区域政策( 1949 至1980 年) 主要的政策手段有两种: 一是通过财政收入的划拨与比例, 要 求沿海发达地区上缴较高比例的财政收入, 同时对中西部给予 适当的补贴; 二是通过计划指令, 主要是五年发展计划, 将国 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布局向中西部倾斜。 第二阶段: 以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政策( 1980~1994 年)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 在不同 的时期, 都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相应改变。 从区域经济的经济功能、经济结构、组织管理形式, 逐步 由不完善向完善化发展, 留下清晰的阶段性运动轨迹。 • 区域经济是一种充分承认并利用各个经济区域在不同方面、 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充分承认区际流通和区际交换, 反对 地区行政割据和封锁的开放式经济。它不像国家经济那样, 常常有人为的障碍如关税、进口配额、移民限制等。特别 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已经形成,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 不仅要分析认识自己的 “区情”, 而且也要了解近邻区域以及其他区域、甚至国 外经济变化情况,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开放性, 及时了解 外部经济发展变化的信息, 从而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主要功能是: (1) 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实现社会资源 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功能; ( 2)通过计划指标 的区域分解, 确保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 (3) 通过区域社 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计划, 指导区域发展方式; (4) 确定国 家发展重点, 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发展, 逐步缩小区际差异。 • (二)20 世纪20~3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区域 经济政策问题。(凯恩斯革命)Leabharlann Baidu• 英国于1936 年成立了巴洛委员会, 设法遏制产业与人口 过度向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集中, 并通过建 立工业开发区、税收优惠等手段促使产业向北英格兰、北 爱尔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等萧条地区转移。
2.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也有类似的观点, 在其1958 年出版的《经 济发展》中, 他认为增长的区际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唯一 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强国家干预, 即通过种种政策手段促使地 区经济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发展。 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friedman ) 在其1966 年出版的 《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认为, 在向工业化转化过程中, 会出现 两极分化, 即发达的中心和停滞、衰退的边界的二元结构, 此时 市场均衡力量过于弱小, 区际收入趋同趋势不会自动出现, 因此, 在这一阶段, 国家的区域政策是绝对必要的。 4.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美国把开发重点转移到拥有丰富石油资 源、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南部地区。随着资源的开 发和科技的发展, 南部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电子和 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区, 被称为“阳光地带”。美国 1961 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 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管理局。同 时, 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在逐渐增加。20 世纪60 年代, 联邦政府对地区的干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 这种倾斜式发展战略, 有利于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发展, 对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较快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当然, 这种倾斜战略也具有一些缺陷, 即忽视产业之间、地区之 间的协调发展。倾斜过度还会造成“ 产业二元结构” 和 “ 空间二元结构”, 带来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和城市与其 腹地的极大反差, 反过来又会制约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的 进一步发展。 • 可见, 区域经济发展单纯采用均衡发展战略或非均衡 发展战略都不尽如人意。因此, 一些学者集上述两种战略 之精华,做出了新的选择, 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 理论。
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主体是比较优势理论 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 静态比较优势是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是由此区域与彼区域的 差异性表现出来的。构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 包括 气候、土壤和植被、矿产原料、燃料、森林和水力资源等) 、社 会历史因素(民族、习惯、人口等) 和经济因素。 动态比较优势是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完善。其基本点是:地区 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