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翰林轶事
解缙妙联轶事
解缙妙联轶事作者:贾艳芬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5年第05期一、九岁妙对父联解缙曾为明代翰林,从小才华出众,被人称为“神童”。
九岁时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到江边洗澡。
父亲见他把衣服挂在一棵老树上,出口吟出一句:“千年古树为衣架”。
解缙不假思索,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浴盆”。
解缙非凡的语气令父亲又惊又喜。
二、机敏巧对师联解缙幼年机敏异常,一次他摘了一朵花玩耍,不提防老师进来,他急忙把花藏在袖内,老师随口吟道:“小子暗藏春色”,解缙对道:“大人明察秋毫”,这才平息了老师的怒气。
三、施展才华得佳偶解缙年轻时,一位尚书指着棋盘出了一联:“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他对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袍,颇似青蛙,出一联:“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他见尚书身着红袍,极像红虾,对一联:“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尚书佩服之至,于是将女儿许配给解缙。
四、信口为帝解难题明成祖朱棣读书甚广,解缙曾作侍读,伴朱棣读书。
一天成祖谓之曰:“书中一句属对甚难。
”解缙问:“何句?”成祖曰:“色难。
”解即应之:“容易。
”成祖问之:“卿既谓容易,何不对之?”解云:“为臣已然对之矣!”成祖思之良久方领悟到联中“色”即脸色,“容”即容貌,二者恰对,于是连连称妙。
五、以联求茶解渴解缙中了解元之后,远近闻名。
有一次他到山上游玩,口渴欲饮。
见一草庐就进去要茶喝。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问他是何人,解缙年轻气盛,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
”老者笑道:“啊,你就是号称神童的解缙,想喝茶是吗?那么请你先对一个对子。
”解缙毫不在乎地说:“老丈请讲。
”老者好似胸有成竹,慢慢说出上联:“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解缙一时语塞,心想这茶喝不成了,于是准备告辞,但又顺便问道:“老人家,您贵姓?”“敝姓乐。
”解缙听罢,为之一震:“您一直住这山里吗?”“不,老夫过去是朝廷乐府的一个官员。
”解缙更是一喜,心中已有八九分把握,又指着墙上的七弦琴说:“老丈长抚琴,请弹一曲好吗?”老人家取下琴,奏了一曲《高山流水》。
211102714_由《彭八百先生书画册》谈彭八百其人其艺兼及文史馆轶事
艺术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1962年国庆节期间,画舫斋举办了在京名人书画展,参加者多为北京书法研究社成员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如陈云诰、溥雪斋、徐石雪、彭八百、钟刚中、郭风惠、秦仲文等,梁志斌在观展时被一幅“始终听毛主席话,坚决跟共产党走”的行书对联所吸引,这时一位戴眼镜、拄手杖的老者翩然而至,工作人员说这就是彭八百先生,他身边跟着不少学生,梁志斌也跟进了这个“队伍”,边观展边听彭先生讲解,而且一跟到底,临走时梁志斌表示非常喜欢彭先生的书法,彭老热情地一、彭八百的三件宝彭八百(1882-1971)原名彭鸿恩,字溥皋,号耕兰山人。
河北邯郸曲周南街人。
自幼酷爱书画,勤奋好学,是20世纪以善画兰石著称的书画家。
他早年生活贫苦,经历坎坷,几度辗转到济南、苏州、太原、宜昌等地做文书,曾任巴东县令,虽从政但不废翰墨。
1943年出版《彭溥皋石兰画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斯大林等中外领导人都藏有他的多幅作品。
据彭八百的学生梁志斌回忆,彭先生是他画奇书老足怡神,矍铄真符不老身。
祝与彭篯同寿数,年过八十正青春。
—郭风惠题《彭八百先生书画册》并彭八百八十三岁肖像《彭八百先生书画册》收录了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陈云诰、彭八百和钟刚中的翰墨丹青,以及诗人、书画家郭风惠的诗句和对彭八百的评赞等。
此册以书画为载体,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往和真实可感的情谊。
如今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再观此册,别有一番纪念意义。
□ 梁 鸿由《彭八百先生书画册》谈彭八百其人其艺兼及文史馆轶事·敬老崇文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2023 04.总第 期162陈云诰题“彭八百先生书画册”郭风惠题“曲周彭八百先生八十三岁肖像”《彭八百先生书画册》梁志斌题跋《彭八百先生书画册》郭风惠题跋说:“好啊,年轻人喜爱书法好啊,你有时间到我家来……”于是就从上衣兜里拿出写好了家庭地址的字条递给他,很真诚地希望与年轻人往来。
徐光启小故事
(按:天主教上海教区正在推动上海先贤徐光启教友列品事宜。
在此编写一些徐公的小故事,一为效法自勉,二为推介给主内兄弟姐妹分享,以认识我们的先贤——徐光启。
)1,惜恩师辞世兮留棺索以念君1611年夏天,利公玛窦神父的墓地改建竣工,11月举行葬礼,徐公光启先生率领北京的教友们参加,并主持仪式。
在丧礼中,所有在场的人,无论是教友还是利公生前的同道友好,都满怀哀伤之情,仿佛悼念的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一样。
而主持丧礼的徐光启先生,更是悲痛万分。
利公玛窦神父对他来说,亦师亦友。
往事一桩桩、一幕幕,断断续续地浮现在他脑海。
他回想起两人相互交流中西文化时得意而忘言的微笑,回想起一同翻译数学著作时忽来灵感的情景,回想起向利公请教信仰道理时的豁然开朗之感,回想起利公的幽默、聪慧、令人敬慕的举止言谈,而如今斯人已去,音容婉在,怎不让他悲从中来!葬礼上,徐光启先生没有顾及自己高官显宦的地位和尊容,任凭悲伤的泪水扑簌簌地落下。
对利公离世的忧戚和不舍,使他禁不住伸出双手,和落棺的随从们一起拿起绳索,帮助他恩师兼益友利公的棺椁葬入地下,让他安静地长眠于此。
又亲自拿起土铲,为利公覆上黄土。
如果说他刚才还是强忍了哽咽,现在则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伤感,痛哭起来。
虽然他和在场的教友们一样,相信此别并非永别,相聚终有时日,结束生命旅程,天国永福有望;但是离情难禁,为他来说,尤其是离情难禁啊!要知道,曾以为山高水长,他们俩还有多少事业要一起合作来进行。
可是,天主的圣意,到如今已在利公身上得以彰显;利公的人生使命,已经完成,可以交付给天主。
而自己呢?今年已经50岁了,知天命之年,还有多少家事、国事、天下事,需要努力,可在自己最需要恩师益友襄助的时候,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人已不在。
眼泪模糊了他的双眼,但并没有模糊他的心。
他知道,恩公的使命已竞,自己的使命未成。
他要擦干眼泪,步利公芳踪,遵恩师训诲,做热心教友,济黎民苍生——不能让忧伤迷茫了自己的信仰和志向!他要好好教导自己远在上海的家人,时常以《家书》勉之励之;他计划写一部《农政全书》,中国地广人多,许多同胞还在为衣食担忧,他觉得在这方面肩负重责;他要劝说执政者在发展经济、保家卫国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信仰,他切身感受到信仰的益处,要让百姓身心都健康平安,不能只顾及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更要注重精神生活的提升……他要做的事太多了,没有时间再殷殷戚戚。
李白轶事典故
李白轶事典故李白轶事典故姓名由来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
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
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惊姜之夕,长庚入梦。
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范传正的《唐左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唐朝长安元年,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
他很早就相信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
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搁笔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唐代诗人崔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儒林外史050 第五十回.pdf
第五十回假官员当街出丑真义气代友求名话说那万中书在秦中书家厅上看戏,突被一个官员,带领捕役进来,将他锁了出去。
吓得施御史、高翰林、秦中书面面相觑,摸头不着。
那戏也就剪住了。
众人定了一会,施御史向高翰林道:“贵相知此事,老先生自然晓得个影子?”高翰林道:“这件事情,小弟丝毫不知。
但是刚才方县尊也太可笑,何必妆这个模样?”秦中书又埋怨道:“姻弟席上被官府锁了客去,这个脸面却也不甚好看!”高翰林道:“老亲家,你这话差了。
我坐在家里,怎晓得他有甚事?况且拿去的是他,不是我,怕人怎的?”说着,管家又上来禀道:“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秦中书道:“客犯了事,我家人没有犯事,为甚的不唱!”大家又坐着看戏。
只见凤四老爹一个人坐在远远的,望着他们冷笑。
秦中书瞥见,问道:“凤四哥,难道这件事你有些晓得?”凤四老爹道:“我如何晓得?”秦中书道:“你不晓得,为甚么笑?”凤四老爹道:“我笑诸位老先生好笑。
人已拿去,急他则甚!依我的愚见,倒该差一个能干人到县里去打探打探,到底为的甚事,一来也晓得下落,二来也晓得可与诸位老爷有碍。
”施御史忙应道:“这话是的狠!”秦中书也连忙道:“是的狠!是的狠!”当下差了一个人,叫他到县里打探。
那管家去了。
这里四人坐下,戏子从新上来做了《请宴》,又做《饯别》。
施御史指着高翰林道:“他才这两出戏点的就不利市。
才请宴就饯别,弄得宴还不算请,别倒饯过了!”说着,又唱了一出《五台》。
才要做《追信》,那打探的管家回来了,走到秦中书面前,说:“连县里也找不清。
小的会着了刑房萧二老爹,才托人抄了他一张牌票来。
”说着,递与秦中书看。
众人起身都来看,是一张竹纸,抄得潦潦草草的。
上写着:台州府正堂祁,为海防重地等事。
奉巡抚浙江都察院邹宪行,参革台州总兵苗而秀案内要犯一名万里(即万青云),系本府已革生员,身中,面黄,微须,年四十九岁,潜逃在外,现奉亲提。
为此,除批差缉获外,合亟通行。
凡在缉获地方,仰县即时添差拿获,解府详审。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清代大臣之李鸿章(二)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清代大臣之李鸿章(二)《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清代大臣之李鸿章(二)李合肥轶事合肥傅相肃毅伯李公,始以丁未翰林供职京师。
其封翁愚荃先生,与曾文正公戊戌同年也。
傅相未第时,常以年家子从文正习制举文,既得翰林,亦常往问业。
咸丰二年,文正丁忧回籍。
傅相与其封翁,从侍郎吕文节公贤基,奉旨回籍治团练,自是遂不通音问。
厥后皖北糜烂,吕公殉舒城之难,而团练事遂无可为。
傅相旋入皖抚福元修中丞济幕府,中丞盖傅相座主也。
然中丞本不知兵,指注未尽合宜,傅相亦不甚得志。
会洪军势益盛,傅相病官军之退避也,力请大举一战。
是时郑军门魁士为总统,谓叛强如此,君既欲战,如能保其必胜,愿书军令状否?傅相毅然书之。
官军与洪军战而大败,洪军漫山遍野而来,合肥诸乡寨皆被蹂躏,傅相所居寨亦不守,封翁先已捐馆,傅相与诸兄弟奉母避之镇江,而自出谒诸帅,图再举。
既落落无所合,久之闻曾文正公督师江西,遂间道往谒焉。
谓文正笃念故旧,必将用之。
居逆旅几一月,未见动静,此时在文正幕府者,为候补道程桓生尚斋,前翰林院庶吉士陈鼐作梅,今江宁布政使举人许振仙屏。
陈鼐与傅相本系丁未同年,傅相使往探文正之意,不得要领。
鼐因言于文正曰:“少荃愿侍老师,藉资历练。
”文正曰:“少荃翰林也,志大才高,此间局面窄狭,恐艨艟巨舰,非潺潺浅濑所能容,何不回京供职?”鼐曰:“少荃多经磨折,大非往年意气可比,老师盍姑试之?”文正许诺,傅相入居幕中。
文正每日黎明,必召幕僚会食,而江南北风气,与湖南不同,日食稍晏,傅相欲遂不往,以头痛辞。
顷之差弁络绎而来,顷之巡捕又来,曰:“必待幕僚到齐乃食。
”傅相披衣踉跄而往,文正终食无言。
食毕,舍箸正色谓傅相曰:“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
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
”遂无他言而散,傅相为之悚然。
盖文正素稔傅相才气不羁,故欲折之使就范也。
傅相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
数月后,文正谓之曰:“少荃天资于公牍最相近。
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
书香门第家风传承
书香门第家风传承书香门第家风传承——读邓格伟先生《梦鼍集》之《家族回眸》有感罗明妍认识邓格伟先生是在2006年春天,当时邓老应邀到我校文学社做讲座,他渊博的学识与谦和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每次经过阳江北门街必登门造访,邓老也总会放下手中文稿与我谈天说地,意兴盎然。
我所了解的邓老是位令人如沐春风的仁厚长者,一个古道热肠的学问家。
我常常思考,邓老为什么能在人声鼎沸的闹市中固守一方精神家园,保持独立的个性。
在拜读邓老大作,《梦鼍集》中《家族回眸》一章后,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书香门第,家风传承。
邓老的高祖父邓琳先生是清末一位高风亮节的文人、教育家、社会公益家,他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后世子孙也自觉地传承着这种优良家风。
奖掖后学据记载:“邓林,道光26年中举,后屡试不第,转为乡梓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创建南恩书院、字祖庙、同敬文社......掌教南恩、濂溪两书院多年,培育人才不少,阳江翰林姜自驹、姜自驺出其门下。
对贫寒学子免收束修。
”邓林先生不以科举落第为患,兴办学校,培育英才。
他是一介寒儒,深知贫寒学子求学的艰辛,于是免收学费,他对后辈学子的关爱提拔令人动容。
作为邓琳的五世孙,邓格伟先生同样乐于奖掖后学,邓老曾多次在阳江中小学开办讲座、举办书画展,分文不取。
我个人也从邓老身上获益匪浅。
每次我去拜访他,他必然先关切地询问我近来工作状况如何、读些什么书、有什么疑难问题。
有一次,我把我校自己办的《海螺报》带给他看,他接过报纸,并非草草地扫一眼就收下,而是去书房拿了眼镜仔细阅读。
他首先称赞片面和色彩都不错,进而指出报头、排版、字体和文章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他的见解让人特别愿意接受。
当时,我刚开始学办报纸,听到各方面的声音批评不少,很少有人肯静下来读一读,并为我提出可行性建议。
我只是一个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邓老能够这样真诚热心地帮助我,确实令我很感动。
每次离开他家,我都会满载而归——邓老将自己的许多书籍赠送给我。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溪笔谈部分翻译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卷一故事一1.学士院轶事原文: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幸,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他日皆不敢独坐。
故事:堂中设视草台,每草制,则具衣冠据台而坐。
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而已。
玉堂东,承旨阁子窗格上有火燃处,太宗尝夜幸玉堂,苏易简为学士,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嫔自c引烛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为玉堂一盛事。
译文:学士院玉堂,因为宋太宗曾经驾临过,所以直到现在,只有翰林学士每月初一才允许正坐其中,其他日子都不敢擅自乱坐。
过去的规矩,是在堂中设立视草台,每当草拟诏书时,学士就穿戴齐整坐到台上。
现在不这样做了,仅仅留下座空台而已。
玉堂东边,承旨阁子的窗格上有火烧过的痕迹。
原来宋太宗曾在夜间驾临玉堂,那时苏易简是学士,已经睡下了又匆忙起来,没有烛火照着穿衣戴帽,侍从的宫女便从窗格间伸进烛火照明。
到现在也不打算更换烧过的窗格,以便把它留作玉堂的一段佳话。
2.胡服原文: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
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
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
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
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以佩带弓剑、巾分(这两个合起来是一个字)帨、算囊、刀砺之类。
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秋根,即今之带銙也。
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
开元之后,虽人旧俗,而稍褒博矣。
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译文:中原地区的衣冠服饰,自从北齐以来,就全部采用了胡人的服装。
窄衣袖、长筒皮靴,有蹀躞皮带,这些都是胡人的装束。
王曰高的故事
王曰高的故事王曰高的故事,是聊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曰高是茌平县人,自幼聪敏,7岁能文,10岁执父丧如成人,清顺治3年中举人,165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工科右给事中,被选作翰林后,曾当过康熙的启蒙老师,后官至礼部掌印给事中。
王翰林死后,康熙亲笔赐赠对联:“忠孝贤良老,文章德业人。
”1649年,王曰高任兵科右给事中,曾上书“建河工议”,强调治河的急要,建议黄、淮合流,提倡疏顺,反对塞填,主张派人专管,均被采纳。
后任礼科掌印,主持武场考试,所录榜首皆被军界器重。
此后,又多次上书,请抚功臣,免除浮粮揭发贪婪,修正历法诸事,条条中肯,备受赞赏。
王居官20年,手无余金,著有《槐轩集》10册。
关于王曰高,茌平人流传着许多他的轶事传说。
王曰高的故事有“早到的学生”、“娶妻”、“贵不易妻”、“三声大炮轰宫廷”等。
王曰高年轻时,正逢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朝廷无暇科考。
王曰高空有满腹才华,穷困潦倒,只好跑到二十里外的刘集当了一名塾师,混几斗红高粱糊口。
那时,王曰高已是30多岁的人,还没成家。
有人好心给他介绍了一个一脸麻子、大脚板的丑闺女。
这一天,王曰高正在私塾外溜达,忽然看见那丑闺女远远地走来,便躲入私塾偷眼观瞧。
只见那女人不紧不慢地走着,身矮面丑且不说,那只大脚板足有一尺三寸长,走路咚咚有声。
王曰高心凉了半截,想:我再穷,毕竟是个教书先生,娶上这样一位丑夫人,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这时,丑女人已走到私塾门前,忽然弯下腰,像要捡什么。
王曰高定睛一看,不禁笑了出来,那不正是一摊稀鸡屎吗?谁知丑闺女拾到手里后,竟变成了一个铜钱。
这女人把铜钱掂了掂,往上一抛,又稳稳接在手里。
王曰高见了,暗暗称奇,心想:这女子眼力非凡,举止不俗,娶之必有后福!于是就找到了媒人,说定了这门亲事。
果然不出王曰高所料,结婚后,这女子孝顺婆母,照顾丈夫,学问见识竟在王曰高之上。
没几年,明朝崩溃,顺治做了大清皇帝,举行全国大考,招贤治国。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课件(23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元朝末年浙江诸暨农家子弟王冕自学成才后,因不愿相与知县时仁和乡绅危素,避走山东济南 卖画为生。半年后,黄河决堤,百姓流离,王冕乃回到故乡。不久,母亲病死。又隔了一年,天下 大乱。吴王平方国珍,特去访问王冕,向他求教平天下之策。数年后,吴王建国大明,礼部议定用 四书、五经、八股文取士。由此,王冕预知"一代文人有厄",乃及时避居会稽山中。到了成化末年, 山东兖州汶上县薛家集观音庵中办学堂,夏总甲推荐周进来教馆。周进为一老童生,先后受到秀才 梅玖的嘲弄和举人王惠的白眼,感到无限屈辱。一年后又失却馆地,更是满腹怨嗟。随姊丈金有余 去省城为商人记帐时去贡院游览,见到号板,怨愤至极,一头攮去,不省人事。后得商人资助捐监 应试,先后中了举人、进士,做了御史,点了广东学道。他在主试南海、番禺两县童生时,识拔了 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入学。
在原配郑氏病死,正遂他的心愿。取定了结又乘船北上,在船上遇到 冯琢庵、牛布衣。船到扬州,冯、匡二人换船北上,牛布衣却搭江船到了 芜湖,寄寓在甘露庵中,不料却患病不起,老和尚为他经营后事。住在附 近的少年牛浦郎,一日晚间来庵中借着灯光读书,老和尚准备将牛布衣诗 稿给他看,他却等不及,先行偷了出来。不久老和尚入京,他索性假冒牛 布衣招摇行骗,新补知县董瑛慕名来拜,匆匆一叙而别。从此,牛浦郎学 得一身势利,与岳家卜氏兄弟相处不谐,乃去安东县投靠董瑛。路上遇着 牛玉圃,两人认作祖孙。牛玉圃带着他去扬州盐商万雪斋家。牛浦郎因跌 入水塘,受到牛玉圃的冷遇,正好他从子午宫道士处听到万雪斋的出身, 就故意诱使牛玉圃当众说了出来,因而被万雪斋辞遇。牛玉圃方知上当, 将牛浦郎痛打一顿,丢在河岸上。牛浦郎得到过路的黄客人搭救,同去安 东,又被黄客人招赘为婿。董瑛此时即将升任,乃向接任的向鼎交代,请 他关照牛浦郎。不料真牛布衣妻子寻夫而来,告到县里。
名人轶事
宋朝吃货官员多王安石是个例外A-A+2015年1月26日07:00新浪博客评论宋朝的许多官员都有自己饮食上的偏好,比如北宋哲宗时的宰相韩缜喜欢吃烤乳鸽,而且一定要吃白色的那种,如有人故意烤灰色的给他吃,他一下就能辨别出来。
韩缜还爱吃驴肠,每次宴客,驴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烹调驴肠需要很高的技艺,肠入汤锅,时间短了煮不熟,咀嚼不动;时间长了又会糜烂,变得寡淡无味。
而且驴肠必须新鲜才行,过夜就会变质。
厨师担心做不好,便想了一个点子:每逢宴会,事先准备一头驴子拴在厨房旁边,待宾客入座,斟酒传杯时,即提刀豁开驴肚,抽出驴肠,洗净切碎后立刻下锅,如此便可保证驴肠味美而新鲜。
宰相吕蒙正喜欢喝鸡舌汤,每天早晨都要喝。
一日晚饭后,吕到后花园游赏,朦胧中看见墙角处有一堆凸起,以为是假山,问左右:这山是什么时候弄的?回答说:这不是山,是杀鸡时褪下来的鸡毛。
足见其用量之巨。
王黼喜欢吃黄雀蚱,家中专门有三栋房子装黄雀,堆积直至房梁。
南宋宰相贾似道喜欢吃苕溪的鳊鱼,为此专门建造了一个大池塘,养了一千多头鳊鱼,用大盘绞水灌溉,鱼游自得,如在湖中,有好几条船穿梭往来,递运不绝。
蔡京爱吃鹌鹑,徽宗大观年间,天降瑞雪,为了庆祝好兆头,徽宗特赐蔡京府第。
蔡京于是大摆筵席,命厨师宰杀了一千多只鹌鹑。
当天夜里,蔡京梦到鹌鹑给他念了一首诗:“啄君一粒粟,为君羹内肉。
所杀知几多,下箸嫌不足。
不惜充君庖,生死如转毂。
劝君慎勿食,祸福相倚伏。
”蔡京讳莫如深,自此再不吃鹌鹑了。
苏轼被贬黄州后,吃不起羊肉,便常去市场购买猪肉,回来切成方块,辅以作料,然后上锅烧煮。
为此他还写过一首名为《猪肉颂》的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其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便是“东坡肉”的烹饪方法了。
苏轼还喜欢吃猪头,把猪头煮至稀烂,再浇上一勺杏酪调味,即成一道爽口的美餐。
郭熙《早春图》解读(附高清细节)
郭熙《早春图》解读(附高清细节)一﹑(郭熙)生平: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州市)人,世称“郭河阳”。
目前被研究界认同的郭熙生卒年,推测大致生于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 年)卒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 年)以后,享八十余高寿。
郭熙画像苏文绘北宋中后期最有影响的画家是继承李成传派的郭熙,但关于郭熙的生平资料却与他的声名相差悬殊,他在宋神宗时期以前的活动几乎是谜。
与郭熙同时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则提道:“郭熙,河阳温人,今为御书院艺学,工画山水寒林。
施为巧瞻,位置渊深。
虽复学慕营丘,亦能自抒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壮,今之世为独绝矣。
”郭熙的家乡温县位于河南北部,此地有黄河及太行之胜景,而郭熙又爱好游历,胸富丘壑,故作画时灵感常如泉水般涌出,艺术上锐意创新,笔下能“得云烟出没峰峦隐显之态”表现“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所不同”,从中表现富有魅力的优美意境,因而以“布置笔法,独步一时”。
享名于京洛一带的民间画家郭熙,于宋仁宗时期(1023-1063 年)入翰林图画院,宋神宗时(1067-1085 年)擢升为得宠的待诏。
当时的京城官员吴充(1031-1080 年)、邵亢(1041-1074 年)等都曾请郭熙作画。
传说他作画速度极快,“一挥而成”。
根据郭熙之子郭思的《林泉高致·画记》所记,因为宋神宗喜爱郭熙画风,所以内廷之中由郭熙图绘壁面、屏风的记录屡见不鲜。
郭熙在朝堂之上绘制的大幅壁画以及屏风,以学士院(玉堂)内的作品《春江晓景》流传最广。
学士院,是皇帝秘书处,有翰林学士轮值其中以方便皇帝随时宣诏。
学士院在元丰年间搬移到枢密院后方时,邀请郭熙作屏风画。
郭熙所画的《春江晓景》完成后,成为翰林学士们每日上朝时的陪伴之物,所以士人们也经常将这幅画写入他们的诗文之中。
苏轼在《郭熙画秋山平远》中写道:“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山塘街上的红楼轶事
山塘街上的红楼轶事红楼之谜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只有一座洋房,建于清末民初。
它座落在青山绿水两桥之间,现在虎丘街道工疗站内,即山塘街782号(即普福寺西侧)。
这座洋房地基呈正方形,原来是洋瓦屋顶,清水红砖墙,楼上四周围廊,饰有罗马式花纹的铸铁栏杆,室内有壁炉,又称为红楼。
近年它的屋顶和外立面经过改造,人们已经不知道这曾是一座洋房。
即使附近老一辈人也只知道这里叫顾四胖洋房,后来开设过元和酱园,解放后曾作为虎丘公社的办公地点。
至于顾四胖何许人也?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淡出于记忆之外。
那是1997年春的一天,我到茶花村四组高良才家采风,高良才(1911--1999),原名高根荣,曾读苏州美专,毕业于无锡美专。
因当时茶花收入好,回家务农。
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过虎丘乡长,因拒令抓壮丁,弃职潜逃,改名为高良才。
他说荣华富贵本是空,但姓不可改,根不可无,就把"根"移点拆字,成"良才"。
闲聊中,提起那座洋房主人姓顾,高良才已忘记了他的大名,只知道他小名叫四胖。
顾氏败落后,上世纪三十年代,他负责把顾氏洋房花园里的太湖石用船运往对岸的普济堂(现苏州社会福利院),普济堂师爷祁陶甫担任过顾氏的账房,知道他底细,在运石时,他讲给高良才听这段故事,倒也曲曲折折。
房主轶事顾四胖出身于虎丘吴埂上(今虎丘乡繁荣村二组,在虎丘西约一里)一户殷实的种花树人家,虽读过几年书,却不务正业,也有一种本事:能说会道,鉴貌辨色,常干些投机取巧的生意。
最不济的恶习是吃喝嫖赌,有时还有偷鸡摸狗的勾当。
一天,城里富户王驾六失窃了一匹良马,有人怀疑是顾四胖偷的,因为隔日看见他在那里转悠过两圈。
顾四胖得知风声,暗叫不好,身边只有二块六角银洋,就买张轮船票,连夜逃到杭州。
正好内河招商公司的黄经理也在这船上,凭着他的伶牙俐齿,博得了黄经理的好感,从此两人结识。
顾四胖到了杭州,住进"一品堂"栈房,老板娘新寡,三十出头,且有几分姿色。
天子老师
天子老师—王曰高清朝初期,茌平城北八里庄出了一名翰林大学士。
姓王,字曰高。
王曰高自幼天资聪慧,刻苦读书,做得一手好文章。
被选作翰林后,曾当过康熙的启蒙老师,后官至礼部掌印给事中。
王翰林死后,康熙亲笔赐赠对联:“忠孝贤良老,文章笔业人。
”关于王翰林,茌平人流传着许多他的轶事传说。
早到校的学生王曰高早年丧父,孤儿寡母,苦度光阴。
大年除夕夜,家家户户放鞭炮。
王曰高问其母:“娘,这是干么哩?”娘说:“拉鞭花,过年下。
”“咱怎么不拉呀?”“咱穷。
”王曰高扑闪扑闪大眼睛,说:“娘,你纺花,供我上学,等我当了官,让你天天过年下。
”王曰高长到十来岁,娘送他到村西北一家肖庄人设的私塾里读书,自己要饭织布,供养儿子上学。
王曰高是学堂中最贫寒的学生,也是学习最刻苦的,成绩最好的学生。
每天中午放学王曰高走得最晚,回来的却是最早。
老师纳闷,就问他:“曰高,你吃饭了吗?”曰高说:“吃了”。
“你吃的啥饭?”“两碗粥,两张饼”。
老师心里犯疑:穷孩子哪会天天有饼吃呢?第二天晌午放学后老师就悄悄跟在王曰高的后面,却见他并没有回家,而是跑到村外枣行里拾干吧小枣吃。
老师上前盘问王曰高,王曰高流着泪说:“俺娘去要饭,晌午不回来。
”老师说:“那你怎么说每顿两张饼,喝两碗粥呢?”曰高说:“早晨,俺娘起早做饭,不吃饭就要饭去了,给我留下两碗高梁粥,怕凉了,放到锅底下,放早学回到家,碗里冷了一层皮,这不是吃的两张饼,喝的两碗粥吗!”老师听了,非常可怜,拉着王曰高的手说:“孩子,以后晌午别回家了,我管你饭。
”老师家里也很穷,王曰高每天中午就喝老师两碗高梁粥。
自此,王曰高学习就更加刻苦。
后来,王曰高中了翰林,被选作康熙的启蒙老师,王曰高深感自己启蒙老师的教养之恩,有“我子孙不得欺负肖庄”之言。
至今,八里庄人尊敬肖庄人,哪怕见了肖庄的孩童也礼让三分。
娶妻王曰高年轻时,正逢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朝廷无暇科考。
王曰高空有满腹才华,穷困潦倒,只好跑到二十里外的刘集当了一名塾师,混几斗红高粱糊口。
儒林外史高翰林原文描写摘抄
儒林外史高翰林原文描写摘抄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清代儒学士林内外的生活和人情世故。
以下是一段关于高翰林的原文描写摘抄:
高翰林是儒林内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儒学界的权威和代表。
他的学问渊博,才华出众,深得朝廷官员和同仁的尊敬。
他身穿朝廷官服,仪态庄重,举止端庄。
他的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几分严肃和高雅。
高翰林的心思缜密,思考问题总是深入而周详。
他以德治国,崇尚儒学,对朝廷政务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他在朝廷上一直担任重要职务,对国家大政方针有着积极的影响力。
他言谈间充满智慧和见识,能够以理服人,得到朝廷官员的信任和支持。
高翰林的为人正直,不事奉承,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各种事务。
他深知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义,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
他不追求权势和财富,专注于学问和治国理政。
他对儒学的研究和传承有着坚定的信念,一生致力于推动儒学的发展和传播。
高翰林的形象给人以庄重和高尚的感觉,他是儒学界的楷模和榜样。
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深受后人的景仰和尊崇。
以上是对《儒林外史》中高翰林形象的原文描写摘抄,这部小说生动地刻画了清代儒学界的风貌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故和政治斗争。
儒林外史高翰林人物分析
儒林外史高翰林人物分析
《儒林外史》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毫无疑问是高翰林。
他是一个勇敢、有抱负、充
满理想的大叔,他对放弃自由,坚守孝顺的决心令人感动。
他的一生充满了挣扎、不舍和
放弃,他坚持着增加学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义务,最终成就了一个真正的百姓先生的
形象。
高翰林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他非常忠于孝道,忠孝的畸形甚至有点执着。
他对孝道
有着一份特殊的憧憬,也拥有着毫不动摇的毅力,在多次家庭纠纷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立
下来的孝道,并展示出勇敢忠贞的态度,在人们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另一方面,高翰林也拥有着渊博的学识,博学无所不知、智谋过人,他熟读古书,深
究儒家学说,他有自己对道德、法律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解,努力指导及帮助贫穷的农民
和小市民,他的行为也影响了他的弟弟梁少。
高翰林也不断反省、思考自己,他也不忘将理想融入到每一件事上,在接下来的征途中,他不但性格勇敢、刚毅,毫不动摇,更将增进学识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视为义不容辞
的使命,他所做的一切深植在当时社会,引起了众人的尊敬与友善。
总之,高翰林是一个充满激情、非常坚毅、意志坚定的人物,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充满
理想的精神,他不仅热爱孝道,不惧牺牲,而且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当时的百姓眼中,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宋人轶事汇编--寇准
宋人轶事汇编--寇准寇准莱公少时,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
太夫人性严,尝不胜忿,举秤锤投之,伤足流血,由是折节从学。
及贵,母已亡,扪足痕辄哭。
涑水纪闻寇莱公既贵,因得月俸置堂上,有老妪泣曰:“太夫人捐馆时,家贫欲一匹绢作衣衾,不可得,不及见公之今日也。
”公闻之大恸。
故居家俭素,所卧青帷,二十年不易。
或以公孙宏事靳之,公曰:“彼诈我诚,何愧?”或曰公颇奢纵,非也。
盖公多典藩,于公会宴设,则甚盛。
亦退之所谓“甔石之储,尝空于私室;方丈之食,每盛于宾筵”。
余得于公之甥王丞相作公墓志,述遗事如此。
邵氏闻见录莱公尝曰:“母氏言吾初生两耳垂肉环,数岁方合。
自疑尝为僧,好游佛氏,遇虚窗静院,惟喜与僧谈真。
”公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第,入觐则寄僧舍。
在大名日,自出题试贡士公仪休拔园葵赋、霍将军辞治第诗,此其志也。
湘山野录莱公十九擢进士第,有善相者曰:“君相甚贵,但及第太早,恐不善终。
功成早退,庶免深祸。
盖君首法类卢多逊耳。
”渑水燕谈录莱公初及第,知归州巴东县,手植双柏于庭,至今民爱之,谓之莱公柏。
渑水燕谈录寇忠愍初登第,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
时唐谓方为郡,夕梦人告以宰相至,晨兴,吏报寇廷评入界,唐惊喜,出郡迓劳,且出诸子罗拜。
唐新饰鞍鞯置厅之左,寇既归船,其子极白父曰:“适来寇屡目此,宜即送之。
”寇询牙校何人知吾欲此,对以十四秀才。
既而力为延誉,极由此成名。
事实类苑墨客挥犀同寇准年三十余,太宗欲大用,尚难其少。
准知之,遽服地黄兼饵芦菔以反之,未几髭发皓白。
国老谈苑寇忠愍为执政尚少,上尝语人曰:“寇准好宰相,但太少耳。
”忠愍乃服何首乌,而食三白,须发遂变,于是拜相。
闻见近录靖按:莱公太平兴国间登第年十九,景德元年始拜相,计其时四十余矣。
此条李心传旧闻证误已辨之。
澶渊之役,寇准与真宗论亲征,上欲入,准曰:“陛下不可入,入则不出矣。
”于是高琼至殿下,大呼“逍遥子”,即拥以行。
鹤林玉露真宗亲征澶渊,每使人觇莱公动息,或曰:“寇准昼寝,鼻息如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翰林轶事高翰林轶事高熙喆(1854——1938)字仲王咸,一字亦愚,滕县城关镇人(祖籍浙江会稽)。
清咸丰四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仕绅家庭。
5岁丧父,随母艰难度日。
高熙喆8岁进滕县“道一书院”,拜清朝举人黄来麟为师。
在书院就读的十余年间,刻苦攻读经史古文,加上天资聪颖,对文章过目成诵,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
1883年(光绪九年),高熙喆中二甲进士。
1887年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并先后任国史馆协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甲午科会试同考官,河南道、贵州湖广两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以上为京官——笔者注)。
1904年后,历任甘肃宁夏府知府,直隶宣化.大名知府等职。
在近30年的仕途生涯中,忠实地恪守忠君保民的儒家思想,刚直不阿,直言进谏,致力于除积弊、易风俗,劝学倡俭,鼓励生产。
他的事迹至今仍被家乡人津津乐道……以上文字抄至《枣庄市志》。
而笔者手中存有的太史公资料中云“赐进士出身清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光绪甲午科正考官甲午科会试同考官贵州湖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宣化府知府滕县高熙喆”两文相互印证,说明史家的记载是真实的。
据正史记载,高翰林一生中做出过多件轰动朝政和感动乡里百姓的事。
在高熙喆尚未取得功名前,还仅仅是个副贡,这年,他的叔父高文保被奸人杀害。
原来高文保为地方一名小吏,他在一次执行公务时,发现峄县知县朱永康有贪赃枉法行为,便向上峰递上呈子揭露此事,朱县令获悉后派人贿赂高文保,文保不为所动,朱永康为怕事情败露,遂雇凶将高残杀,并栽赃高文保酒后发狂自杀而死。
高熙喆为叔申冤,四处奔走,终不得其果。
此时,高熙喆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决心去京城告状,他与家人田刚携带血衣、状纸日夜兼程赶赴京师都察院,“哭号陈状”,引起都察院重视,几经勘察,真相大白,贪官朱永康被处极刑。
朝廷“褒扬高文保忠正不阿,赐祭葬,入昭忠祠国史立传”。
这场官司,也让高熙喆“名动朝野”。
光绪二十六年,高翰林任“朝议大夫”和“监察御史”时,发现山东巡府袁世凯在德国侵占胶东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上,表现得软弱无能,一味地屈膝媚外,滥杀义和团教民,而使主权沦丧,生灵涂炭,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高熙喆以忧国忧民之心,置仕途生死于度外,大义凛然,披沥上阵,写下了弹劾袁世凯的奏折《为防维后患请定界限以杜效尤折》及其《附片》,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勇敢地向权倾一时、正受慈禧宠爱的奸臣贼子袁世凯挑战。
此片奏折使得朝廷御前大臣尽皆失色,同僚们都为他的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的品格表示敬佩。
光绪三十年(1904年),袁世凯爬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高位,将高熙喆排挤出京师,贬去宁夏任知府。
高翰林到任后,兴修水利,改造黄河,使宁夏府富甲一方,他还注重兴办教育,移风易俗,增强回、汉民间团结。
在他任职期间,政绩卓然,是宁夏府一段时间“太平盛世”。
这里有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回忆录为证。
冯将军在他的著作《我的生活》中(当时冯玉祥任西北军总司令,驻陕甘宁片区)写道:“我到宁夏,就问邵道尹(姓邵的省长——笔者注)这里从前有些什么好官和坏官?他回答说:还没有打听过。
我向地方父老问悉:民国前有山东滕县人高熙哲老先生为翰林出身,任此间知府。
上任时,两匹骡子,拉着一辆轿车,里面坐着他的夫人,他自己跨在车子外边坐着。
在任数年,所有自己穿的鞋袜,全是他夫人做的。
这里所筑的秦渠、唐渠、清渠,工程草率,致黄河年年成灾。
高老先生着手改造,每日带些干粮及待批阅的公文,打成一个小包,背到野外草棚中坐着监导民工筑渠。
一连五六个月,不问风雨,从不间断。
渠成,地方年年丰收,原野一片江南风光,真是万家生佛。
民无鼎革,他挂冠归里,百姓送行数十里,依依不舍,此为宁夏百年来最好之官。
后来我到泰山,曾与高老先生见面……冯玉祥将军的著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高翰林为民兴利、倍受黎民百姓爱戴崇敬的感人情景。
而据笔者所知,高翰林的宁夏为官之行,还带回了当地黎民百姓捐赠的“万民伞”、“万民轿”等物,翰林公回归故里后一直秘而不宣,直到孙子们婚娶时瞒着老人使用过一次,才使故里人眼界大开。
后被翰林爷知晓,将“新郎官”叫去痛骂了一阵。
俗话说“铁碑石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高翰林为官28年,归田隐居27年(1911年——1938年)他的忧国忧民、犯上直谏、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等事迹都被收入多种正史,而他归田后的兴办教育、修史补志、施舍赈灾、文章道德等,又得到了乡里极好的口碑,正如正史上所云“他(指高熙喆)的事迹至今仍在民众中广为流传。
”笔者所读到有关高熙吉吉老先生的正史,皆用字严谨,史料翔实,但行文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加之文言文,读来味同嚼蜡,不甚了了。
倒是流传在民间的轶闻轶事,讲得文采飞扬,生动活泼,听来情趣盎然。
妙文巧释兄弟嫌甲午年(公元1894年)高翰林任山西正考官,在此任上,留下一段妙文巧解兄弟嫌隙的佳话,近一个世纪了,还在晋鲁两省老人们口中流传。
清代会考,大抵都在夏季,这些天太原府天气闷热,员生们在考场上挥汗如雨,作为主考大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此年高翰林年交四十,正是年富力强,成熟沉稳的年龄。
此次会考,高翰林又发现了几位举子才学甚佳,他如获至宝的将文章读了又读,不禁忘乎所以吟哦出声。
高翰林正陶醉在佳作的意境中,忽然贴身随员柴峰推门进来。
“禀报老爷,忻县朱县令前来求见。
” 高翰林接过名刺(即现代的名片)一看,并不相识,但既然登门拜访,总会有什么事体,于是封存起考卷,吩咐柴峰说,请朱大人进见。
翰林、知县分宾主坐定,柴峰端上两杯香茶。
朱县令道:“久仰太史公文章道德,今日一睹尊容真是三生有幸。
” 翰林谦词道:“哪里,哪里,百无一用是文人呐。
”交谈之下,方知朱县令乃胶州人士,于是话题便多了起来,翰林打问起胶州同僚朋友张元济、柯昌泗等人,朱县令一一作答,话题从胶州人的风土人情,又扯到潍县县令郑板桥,乡土乡音,宾主的距离骤然拉近了许多。
谈兴正浓时,朱县令忽然沉吟不语,面起难色,翰林道:“朱大人来访,定有什么事情要说,我们既然已经认识,不妨明示。
” 朱县令起身再拜道:“高大人,实不相瞒,下官现有一棘手官司无法交割,特拜请大人赐教。
” 翰林道:“详情道来。
” “治下沈家大院有沈仲仁、沈仲义兄弟,皆当朝进士,官至四品,近因先父去世,兄弟俩为分家产引起争端,双双将状纸递到下官县衙,想下官乃七品县令,怎敢造次,倘得罪哪方,我这乌纱翅岂不折断!” 朱县令一边说,一边从公文袋里取出状子。
翰林接过来仔细看了两遍,摇头叹息道,沈氏兄弟和我同科中第,一别也有十年了,不想十年变化如此之大,为争家产手足相煎,枉费了这状纸上的一手好字!翰林、县令唏嘘了一阵。
临别前,朱县令道:“高大人德高望重,又是朝廷命官,我将状纸留在尊处,想大人定能妥善处之。
”说完拱手退出。
柴峰送走朱县令,回复道:“这县令也真滑头,难办的案子推给老爷,不知老爷如何处置。
” 翰林道:“官低三品,他也有他的难处呀!”一边叹息,一边如此这般向柴峰叮嘱了一番,柴峰听罢,面露喜色,说道:“老爷放心,我定会照您的方法去做。
” 次日晨,在太原府福寿巷沈家公馆门前,走来一位算命先生,只见他白净脸膛,挺挺的身材,右手擎一卦幡,“卦”字两侧写一对联:“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 那青年课士在巷子里转了两趟,便去叩沈家公馆,说要讨碗水喝。
家丁回房禀报说有一课士,打扮不俗,可否让他来见大人。
主人沈仲仁正和师爷商量这场官司,闻说有算卦人路过家门,不禁触动了心思,他遂命家人:“招进来。
”须臾,秀士进到前厅。
沈仲仁见秀才卦幡的对联,不禁笑道:“好大的口气。
” 那秀才定定地望了望沈仲仁,所答非所问地说:“官人当前官司缠身。
” 主人一惊:“你如何知晓。
” 那秀才道:“我如何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官人想不想知道这场官司的输赢?” 主人见碰上了高人,便立马请先生上坐,诚恳请教。
秀才道:“官人不妨任意写个字,我用字以拆吉凶。
” 沈仲仁为图吉利,随手写了个“心想事成”的“成”字,递给了秀才,那秀才眉头紧闭,略一思考道:“官人,这场官司一定是打不赢了。
” 主人紧逼:“有何说法?” 秀才道:“你看这‘成’字,左边为‘刀’,右边为‘戈’,刀枪相争,安有完卵?你这官司定输无疑了。
” 主人着急了:“小秀才,你能不能有个破解之法,让我反败为胜。
” 秀才道:“学生才疏学浅,只学得卜而后知,破解之术唯我师傅精通,官人不妨明日午时去‘狮子楼’清心阁,我和师傅在那里等您。
” 同天下午,胞弟沈仲义刚从街上返回,正要拐向福寿巷,只听道旁卦摊一秀士叫道:“官人留步。
” 沈仲义停下脚步说,秀才叫我有何见教?那秀才道:”我见官人印堂发乌,嘴角下坠,想是犯了克星,须处处提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