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课2学时(注第一章糖类第一次课)

合集下载

人教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第一课时 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第一课时 课件 (共31张PPT)

不含-CHO 水解
葡萄糖+果糖
含有-CHO
水解反应、银镜反应、 与新制Cu(OH)2反应
2分子葡萄糖
甘蔗、甜菜
主要由淀粉的水解而来
【思考1】利用淀粉制葡萄糖,除了用酸作催化剂外是否可以用酶?
【思考2】如何检验淀粉尚未水解? 用银氨溶液生成银镜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思考3】如何检验淀粉部分水解? 用银氨溶液生成银镜,用碘水显蓝色。 【思考4】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用碘水——是不显蓝色
1
2
实验步 骤
现象 结论
①1mL蔗糖水
①1mL蔗糖水+稀硫酸
②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③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
④加入Cu(OH)2,加热
无明显变化
砖红色沉淀
蔗糖无醛基
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相 似 点
官能团 不 化学
性质 同 水解
产物 点 来源
蔗糖
麦芽糖
1.组成相同,同分异构体 2.都属于二糖 3.水解 产物都能发生银镜、斐林反应 4.都有甜味
67.总要有一个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 33.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自己。 8.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一门必修课叫孤独。 97.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11、人生苦短,用心生活。一点点体贴,一点点为他人着想,要相信,有的路,是脚去走。有的路,要心去走。活着就是好好感受。去爱吧 ,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唱歌吧,像没有人聆听一样;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实验:糖类的水解
蔗糖/麦芽糖(半药匙)+3mL水+3滴稀硫酸 →水浴煮沸 2min → 取出1mL,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碱性 → 加入 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现象?
麦芽糖: 砖红色沉淀 蔗糖: 无砖红色沉淀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历史资料]美国著名科学家莱纳斯·鲍林从遗传来看他不会在长寿者之列。

板书]§1.关注营养平衡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一课时:表1——1含糖食物与含糖量蔗糖粉丝等O二、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讲述]葡萄糖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葡萄糖等带甜味的水果里。

[板书]1.葡萄糖的组成: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OH(CHOH)4CHO。

官能团:—OH(羟基)、—CHO(醛基)多羟基醛))CHO 2Ag+CH2(CHOH)4COONH4+3NH3+H2O葡萄糖酸铵-2O + 3NH3总结]1.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血糖。

尿糖检测只是粗略地了解血糖水平。

[小结] 阅读教材P6资料片卡,完成下列表格类别蔗糖分子式C12H22O11麦芽糖[参考方案]录像]播放科学探——淀粉水解实验试管1 试管2 试管3实验现象试管中液体变蓝碘水不变色有光亮的银镜产生结论淀粉未水解淀粉发生水解淀粉水解后生成葡萄糖2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自然界中的CO2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CO2和H2O,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

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高能有机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

生物体内的糖类物质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CO2和H2O,并放出能量。

碳元素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存在形态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能量也随之发生[讲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

一切植物都含有纤维素,棉花含纤维素高达90%以上,木材中含纤维素为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人每天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和粗粮等。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5 糖类 第2课时 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5  糖类 第2课时   教案

有无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淀粉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
生了水解,生成了具有还原性单糖——葡萄糖。

【板书】:⑶淀粉的水解:
(C6H12O5) n+nH2O 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整理笔记。

【提问】: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我们吃米饭、馒头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P184内容)
【介绍】:
糖化
【板书】:⑷淀粉的用途:
①用作食物;
②酿酒:
(C6H12O5) n+nH2O 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C6H12O62C2H5OH+2CO2;
酒精
请同学们尝
试着写出反
应方程式。

训练学生
书写化学
用语的能
力。

【板书】:(二)纤维素:(C6H12O5) n
【展示】:棉花、滤纸、木材、稻草、秸杆、麻等物品。

【讲述】:这些东西虽然外观不同,但主要成分都是纤
维素。

其中棉花、滤纸中纤维素含量均在90%以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5——186内容。


1.结构式:
阅读教材
P185——186内
容。

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
力。

催化剂
高粱、谷物淀粉
淀粉酶
H2O
麦芽糖葡萄糖
麦芽糖酶
H2O
获取酒化酶
发酵
乙醇
催化剂
催化剂
(C6H7O2) n) —OH
OH
OH
n。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_教(学)案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_教(学)案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2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3次课2学时12、0.1mol/L盐酸溶液300mL13、0.1mol/L氢氧化钠溶液300mL14、0.05mol/L碳酸钠溶液300mL15、甲基红溶液20mL(三)器具水浴锅、温度计、200mL锥形瓶、100mL容量瓶、吸管、试管及试管架实验容1.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蛋白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其溶解度最低时的溶液pH值。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反应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尚未发生显著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后,蛋白质的沉淀仍能溶解于原来溶剂中,并保持其天然性质而不变性。

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

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

(2)不可逆沉淀反应此时蛋白质分子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常变性而沉淀,不再溶于原来溶剂中。

加热引起的蛋白质沉淀与凝固。

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或某些有机酸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如电荷),并不析出。

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变性。

二、实验步骤:《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4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5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6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7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8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9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0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1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2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3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4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5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6 次课2学时。

《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化学与分析总学时:讲课学时74 课程英文名称: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先修课程:基础化学、生物化学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一、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常见的分析方法,它们在食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化学反应,如:麦拉德反应、脂肪氧化反应等,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掌握食品中常见风味物质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的变化;了解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以及本学科前沿的某些研究热点问题,使学生既能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又能扩大知识面,并能联系实际建立起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为今后从事食品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2学时)重点:着重掌握食品化学与分析的研究内容以及该课程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难点:食品化学与分析的研究方法、食品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动态1.1食品化学与分析的研究内容(掌握)1.2食品化学发展史(了解)1.3食品化学与分析的研究方法(理解)1.4食品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了解)第2章水(8学时)重点:着重掌握水和冰的结构及在食品体系中的行为对食品的质地、风味、稳定性和易腐败性的影响,水份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以及等温线的意义,食品中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的测定。

难点:分子淌度与食品稳定性,笼状水合物2.1 概述(0.5学时)(了解)2.2 水的结构与性质(0.5学时)(掌握)2.2.1水的结构2.2.2水的性质2.3 冰的结构与性质(0.5学时)(掌握)2.3.1冰的结构2.3.2冰的性质2.4 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2学时)(掌握)2.4.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2.4.2等温线2.4.3水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2.5 水份活度与食品稳定性(2学时)(掌握)2.5.1水份活度的定义2.5.2水份活度与温度2.5.3水份活度与食品稳定性2.5.4冰与食品稳定性2.6 分子淌度与食品稳定性(1学时)(了解)2.7 食品中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的测定(1.5学时)(掌握)2.7.1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2.7.2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第3章糖类(13学时)重点:着重掌握食品在贮藏加工条件下糖类化合物的麦拉德褐变反应及其对食品营养,感官性状和安全性的影响;淀粉的糊化和老化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功能性低聚糖和食品胶简介;食品中总糖、还原糖、淀粉、果胶含量的测定。

高中化学 第1课时 糖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1课时 糖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 检验淀粉水解程度时关键在于理清要检验的物质 是什么,再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1)中要证明葡萄糖不 存在,(2)中既要证明葡萄糖存在,又要证明淀粉存在,(3) 中要证明淀粉不存在。 答 案 (1)①⑤②③④⑥ (2)①⑤②⑦ ; ①⑤②③④⑥ (3)①⑤②⑦
课时作业
1.下列物质不是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是( D )
所以:x∶y∶z=0.5 mol∶1 mol∶0.5 mol=1∶2∶1
(1)该有机物最简式为 CH2O,则其通式可表示为(CH2O)n。 (2)此时 A 应为羧酸,30n=60,所以 n=2,分子式为 C2H4O2,可为 CH3COOH。 (3)此时 A 为酯且 n=2,分子式为 C2H4O2,
化学 反应
②多糖水解 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维拓展 3.在蔗糖水解实验中,加入 NaOH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中和水解液中的稀硫酸,调节溶液的 pH 至碱性, 确保下步实验顺利进行。 4.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答案
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现象 A
① 溶液呈蓝色 ② 溶液呈蓝色
3.要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提供了以下实验操作过程: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 ③加入碱液, 中和并呈碱性 ④加入银氨溶液 ⑤加入几滴稀硫酸 ⑥再加热 ⑦加入几滴碘水 请指出要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需正确操作过程的排列 顺序; (1)证明淀粉尚未水解________; (2)证明淀粉正在水解________; (3)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________。
2.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
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糖类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糖类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白色 粉末状固体
不溶于冷水 有的溶于热水
白色 纤维状固体
不溶于水
糖类是否一定有甜味? 木糖醇有甜味,不是糖类
糖类不一 定有甜味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是不能富含糖类物质的,可以用木糖醇增加甜度
练习 课本P90-3
02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课本P84
科学探究 糖尿病如何诊断?
实验【7—7】 ()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谢谢观看
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果糖不是多羟基醛而是多羟基酮,你能 推测果糖的分子结构吗?
有甜味的无色晶体
的无色晶体
CH2 C CH CH CH CH2 OH O OH OH OH OH
— =
— — —

= — — — — —
单糖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O
CH2—CH—CH—CH—CH—C—H
OH OH OH OH OH
第1课时 糖类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相继出现了许多“富贵病”, 如肥胖、糖尿病等。
课本P84 【资料卡片】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其血液和尿液中的葡萄糖含 量会超出正常范围。测定患者血液或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有助于判断病情, 可使用根据葡萄糖特征反应原理制备的试纸进行测试。
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是构成糖类的基本单元。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 在试管中加入 0.5g 淀粉和4mL 2mol/L H2SO4溶液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 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观察并解释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基本营养物质——糖类》课时同步讲解及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基本营养物质——糖类》课时同步讲解及练习

化学·必修二
返回导航
解析:A 项,淀粉和纤维素分子组成中 n 不同,不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 项,将烧 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得到乙醛,错误;D 项,乙酸乙酯与 NaOH 溶液反应,错误。
答案 B
化学·必修二
返回导航
4.(2018·山东烟台三中高一月考)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导致的代 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品和缺乏运动都易导致 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 母)。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可表示为 C6(H2O)6,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 6 个 H2O 分子 B.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含量很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 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返回导航
操作
实验现 象
实验结 论
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 化为砖红色沉淀Cu2O
化学·必修二
返回导航
②和银氨溶液反应
操作
现象
向AgNO3溶液加入稀氨水,沉淀消失后再滴加1mL 10%葡萄糖,水浴加热,生成银白色光亮的银镜
实验结 论
葡萄糖可以将银氨溶液中的银元素还原为单质银
答案 B
化学·必修二
返回导航
3.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
确的是( )
A.淀粉溶液―H2△―SO→4 水解液―碘―水→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H2SO4
CuOH2
B.淀粉溶液―△―→水解液 ―△―→ 无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完全水解

7.4.1 糖类(课件)-【高效课堂】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备课

7.4.1 糖类(课件)-【高效课堂】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备课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葡萄糖为单糖的原因是它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3.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原因是( C ) A.组成元素不同 B.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同 C.包含单糖的单元数目n不相同 D.分子结构不相同
①该通式只说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糖类不符合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而符合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类,如乙酸(CH3COOH)。 ③糖类不都是甜的。而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属于糖类。
2、结构:糖类一般是 多羟基醛
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或 多羟基酮
以及 水解 能生成多羟基
3. 分类及代表物
类别
特点
代表物
单糖
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 糖分子
_葡__萄__糖_、果糖
代表物 分子式
_C_6_H_1_2_O_6_
是否互为 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分 异构体
二糖
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 蔗糖、麦__芽__糖__、
单糖
乳糖
C12H22O11 ________
互为同分 异构体
多糖
水解后能生成多分子 单糖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糖类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相继出现了许多“富贵病”,如 肥胖、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是不能富含糖类物质的,所以我 们在超市可以看到一些饮料、饼干、奶粉、营养麦片、八宝粥等食品 的外包装上标有“无糖”“无蔗糖”字样。从化学角度来看,这些食 品真的无糖吗?本课时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糖类的相关知识。
糖类
存在

7.4.1 糖类(同步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4.1 糖类(同步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探究课堂
➢ 依据:是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不同进行分类
一分子二糖能水解成两分子单糖
二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完全相同,但 分子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课堂
➢ 依据:是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不同进行分类
一分子多糖能水解成多分子单糖
多糖
淀粉[(C6H10O5)n ]
纤维素[(C6H10O5)n ]
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 分子中的结构单元数目不同,分子 式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课堂
类别 化学式 代表物
特点
结构 关系 自然界 的存在
用途
单糖
C6H12O6 葡萄糖、果糖
不能水解 为更简单的糖分子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糖 C12H22O11 蔗糖、麦芽糖、乳糖 水解后能生成 两分子单糖
葡萄糖
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生成乙醇
C6H12O6 酶 2CH3CH2OH + 2CO2↑
葡萄糖 【应用】此性质常用于酿酒和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
葡萄糖能被弱的氧化剂氧化,那么它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能;葡萄糖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
葡萄糖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因为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性比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强,为强氧化剂。
探究课堂
探究课堂
葡萄糖
➢ 实验现象 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的银镜。 :
➢ 分析及结论: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能被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氧化,
产生光亮的银镜(Ag)。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次课 2 学时(注:第一章糖类第一次课)第 3 次课 2 学时(第一章糖类第2次课)第一章 糖类(carbohydrate )-及L -型是怎样决定的? 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变旋现象?为什么?Benedict 试剂用作还原糖的定性测试原理是?常见的几种寡糖的组成?哪些是还原糖,哪些是非还原糖?5个残基,每个分支含10个残基。

该糖原分子有多少个有哪几类重要多糖?淀粉、糖原组成及结构异同点? 糖肽键;糖肽键的种类;糖胺聚糖的种类; 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15,17《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同、王镜岩主编 第二版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单糖第三节寡糖第四节多糖第五节复合糖第一节引言第1页糖类的存在与来源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本质糖类物质的分类与命名一、糖类的存在与来源1.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按干重计占:植物的85%~90%细菌的10%~30%动物的小于2%2.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2.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3.在生物体内可转变为其他物质4.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三、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本质定义:是多羟醛、多羟酮及其衍生物,或水解时能产生这些化合物的物质。

四、糖类物质的分类与命名1.分类简单糖:单糖、寡糖、多糖复合糖:糖与蛋白质、脂类等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2.命名根据来源根据碳原子数相同碳数的依据羰基位置几个有机化学的概念不对称碳原子(手性碳)旋光性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结构异构立体异构几何异构旋光异构不对称碳原子(C*,手性中心、手性碳原子)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者原子基团共价连接并因此失去了对称性的四面体碳。

旋光性旋光物质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能力。

旋光性物质分子都是不对称分子。

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第3页具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并因此具有相同相对分子量的化合物的现象。

结构异构立体异构几何异构旋光异构组成、构造、构型、构象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叫做--组成原子连接在一起的顺序叫做--构造原子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叫做--构型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叫--构象第二节单糖第6页单糖的结构单糖的性质及重要衍生物一、单糖的结构单糖的链状结构单糖的环状结构单糖的构型与构象1.单糖的链状结构Fischer E于1891年发表了有关葡萄糖立体化学(分子中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的著名论文。

1902年Fischer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立体模型、投影式、透视式Fischer发现有些实验现象------无法用单糖的链状结构加以解释D(+)-葡萄糖+ 饱和NaHSO3→×葡萄糖在无水氯化氢的催化下,只能与一分子甲醇反应,生成含一个甲基的化合物.变旋现象(Mutarotation) :一个旋光体溶液放置后,其比旋光度改变,最后达到平衡值的现象。

2.单糖的环状结构分子内成环:单糖在水溶液中容易形成分子内的半缩醛或半缩酮。

溶液中的单糖、寡糖和多糖中的单糖都是环状结构。

天然葡萄糖以吡喃型为主.(水溶液中占99%)Fischer投影式Haworth透视式环状半缩醛、半缩酮3.单糖的构型与构象(1)构型:是指一个分子由于其中各原子特有的固定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立体化学形式。

当某一物质由一种构型转变为另一种构型时,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链状单糖D/L构型命名以甘油醛作为参照物醛糖与酮糖的构型是由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的羟基方向来决定的。

该羟基在费歇尔投影式右侧的称为D-型,在左侧的称为L-型。

D系单糖和L系单糖环状单糖D/L构型命名当决定糖构型的C*羟基参与成环时,在标准定位(即含氧环上的碳原子按序顺时针排列)的环式中羟甲基在环平面上方的为D型糖,在环平面下方的为L型糖.人体中以D型糖为主。

异头物(α异头物和β异头物)第9页,第10页由于分子内成环,导致羰基碳原子形成了不对称碳(异头碳) ,定义只是羰基碳原子上的构型不同的同分异构体,称为异头物.Fischer投影式Haworth式(2)构象: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

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由于单键基本自由旋转以及键角有一定的柔性,一种具有相同结构和构型的分子在空间里可采取多种形态,分子所采取的特定形态称为构象。

葡萄糖椅式比船式稳定在水溶液中-D(+)-吡喃葡萄糖比α-D(+)-吡喃葡萄糖稳定.重要的单糖(23-24页)D-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葡萄糖、D-半乳糖、果糖、甘露糖D-核糖、D-木糖、D-核酮糖、D-木酮糖二、单糖的性质及重要衍生物物理性质甜度:以庶糖为标准溶解性: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旋光性:化学性质还原性(氧化反应)酸反应碱反应取代单糖氧化性(还原反应)糖苷化酯化反应1.单糖的旋光性除二羟基丙酮外,单糖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是旋光性物质。

左旋糖(+)右旋糖(-)旋光方向和程度与糖的构型(D,L)的无直接关系,它是由整个分子的立体结构决定的。

比旋光度(旋光率)几种常见单糖的比旋光率([α]tD)一定温度和波长下测定的旋光性物质的比旋光度,是一个特征性物理常数,因此比旋光度是鉴定糖类物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变旋现象平衡混合物[α]= +52.5°变旋的原因:是从一种结构α-变为β-或由β-变为α-异头物。

在水中平衡后旋光度趋于平均值。

旋光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含n个C*的化合物,旋光异构体的数目=2n一对对映异构体,旋光方向相反,旋光度数、熔点、沸点等都一样。

2.单糖的氧化反应(单糖是还原剂,氧化反应)16页有三种氧化产物---糖酸:醛糖酸(Aldonic acid)糖醛酸(Uronic acid )糖二酸(Aldaric acid)被弱氧化剂氧化(定性定量测定单糖)还原糖:羰基碳没有参与形成糖苷键,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

含自由醛基或酮基(或半缩醛式)的糖都有些反应。

可用于还原糖的定性定量测定。

家庭用糖尿病自测试剂盒应用的是Benedict反应重要衍生物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只有L-抗坏血酸是有活性的。

3.酸反应(与无机酸的反应,分子内脱水)颜色反应可对糖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4.碱反应(OH-催化,稀碱异构化)差向异构体5.取代单糖氨基糖(amino sugar):是分子中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的单糖。

氨基糖常存在于结构多糖中。

葡糖胺与N-乙酰葡糖胺半乳糖胺与N-乙酰半乳糖胺胞壁酸与N-乙酰胞壁酸是细菌细胞壁结构多糖(肽聚糖)的构件分子。

神经氨酸与唾液酸神经氨酸:是含一个氨基的九碳糖。

自然界中以酰基化形式存在。

唾液酸(Sia):是N-乙酰,N-羟乙酰和N-乙酰-4-O乙酰的神经氨酸的统称。

6.氧化性(作为氧化剂,还原反应)单糖的羰基被还原--糖醇、脱氧糖重要衍生物----糖醇27页山梨醇、D-甘露醇、木糖醇糖醇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不少糖醇也是工业产品,具有甜味,易溶于水,是糖类的替代品,不易被口腔细菌利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并用于制药和食品工业。

肌醇(环已六醇)肌肌醇(1,2,3,5/4,6):是肌醇中唯一具有生物活性的异构体。

肌醇-1,4,5-三磷酸(InsP3)是人及动物体内的第二信使。

重要衍生物----脱氧糖指分子的一个或多个羟基被氢原子取代的单糖。

7.成苷反应(糖苷是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糖基、配基、糖苷键(α-糖苷键、β-糖苷键)糖苷的性质和功能由配基决定糖苷易溶于水、乙醇丙酮和其它有机溶剂。

O-糖苷、N-糖苷、S-糖苷8.成酯反应糖中醇基可以与酸、酸酐、酰卤反应成酯。

自然界最重要的糖酯有:磷酸酯:单糖的羟基与磷酸成酯。

也称磷酸化单糖。

酰基酯(包括乙酰酯和脂肪酰酯)硫酸酯单糖磷酸酯(sugar phosphate ester)思考题异头物(α,β)?构型(D ,L)与构象?糖苷键?旋光性,旋光异构体?糖的变旋现象及产生原因?Benedict试剂用作还原糖定量、定性测定原理是?记住葡萄糖、果糖、核糖、半乳糖的结构。

氨基糖,脱氧糖,单糖磷酸酯?举出几例重要单糖衍生物及生理作用?第三节寡糖(glycan)34页结构与性质常见的寡糖一、寡糖的结构由一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单糖的羟基缩合面成。

如何区分不同的寡糖1.参与组成的单糖是否相同:同聚寡糖与异聚寡糖。

2.参与成键(糖苷键)的碳原子位置3.单糖单位的次序(如果不是同一种单糖残基)4.参与成键的每一异头碳羟基的构型(α-糖苷或β-糖苷)二、常见的寡糖1.蔗糖(sucrose,果糖苷)α-葡萄糖(1 <-2 )β-果糖2.乳糖(lactose,半乳糖苷)β-半乳糖(1 ->4)α-葡萄糖3.麦芽糖(maltose,葡萄糖苷)α-D-吡喃葡糖基(1 ->4)α-D-吡喃葡萄糖4.纤维二糖β-D-吡喃葡糖基-(1->4)-β-D-吡喃葡糖5.棉籽糖(Raffinose)6.环糊精(环状寡糖)是芽孢杆菌属的某些种中的环糊精转葡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生成的(6~8个葡萄糖)。

无甜味。

无毒副作用。

环糊精在工业上有用途在食品、化工、环保上常被用做稳定剂、乳化剂、抗氧化剂、抗光解剂、增溶剂。

其它形式的寡糖思考题常见的几种寡糖的组成?哪些是还原糖,哪些是非还原糖?第四节多糖第41页由许多单糖或单糖聚合而成,缩合时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

同聚多糖杂聚多糖属于非还原糖,无变旋现象,无甜味,一般不能结晶。

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

贮存多糖(贮能多糖)、结构多糖和信息多糖。

一、同聚多糖41页组成单体糖基相同淀粉(starch)糖原(glycogen)纤维素(cellulose)几丁质(chitin)1.淀粉(starch)淀粉是植物生长期间以淀粉粒形式贮存于细胞中的贮存多糖。

淀粉粒为水不溶性的半晶质。

其形状、大小因植物来源不同而异。

在植物的种子块茎等器官中含量特别丰富。

(1)天然淀粉以粒状存在一般含两种组分:直链淀粉(10%-20%)支链淀粉(80%-90%)直链淀粉分子42页,图A由多个-D葡萄糖分子(600-1200个)以()糖苷键聚合而成。

分子量约1×105到2×106 ,呈螺旋结构,遇碘显蓝紫色。

支链淀粉分子组成与直链淀粉相同,分子中除了()糖苷键构成糖链以外,高度分支,在支点处存在()糖苷键,分支单位在30个糖基以下。

分子量较高。

数千个D-葡萄糖分子或更多,遇碘显紫红色。

(2)淀粉-碘复合物淀粉-碘复合物的颜色淀粉糖与改性淀粉淀粉糖:以淀粉为原料生产的糖品。

与淀粉相比许多性质发生变化。

如结晶葡萄糖、全糖、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

改性淀粉:指天然淀粉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处理,改变其天然性质,增强其某些机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