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0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0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9fd4432cc58bd63086bd78.png)
亚欧大陆35°—55°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 深居内陆,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 水较少 分布: 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海陆位置影响气候
撒哈拉沙漠
湿润
鱼米之乡
不毛之地
干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
终年受副热带 高压控制——
炎热干燥
受季风环流影响——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夏季赤道低压控制, 冬季信风控制。 特点: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 明显交替。
分布: 南北纬10°—20°之间。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 风控制 特点: 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地区: 南北纬200 - 300之间 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少雨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 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 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 布;
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4、形成E、F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太阳辐的射影响造
成的。
4、读下图,完成各题。
(1)上面右图中⑥气候类型受左图中 B D (气压带风带) 控制(填字母), 其对应的下图中的 甲 图, 气候特征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下图乙对应气候类型模式图中的 ⑦ , 气候特征为 全年温和多雨 。
4.4.2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3张PPT)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得两地区冬季气温有较
大差异
地形
➢ 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
迎风坡气流上升,易成
成降水,故背风坡少雨
云致雨,故迎风坡多雨
迎风坡
背风坡
地形
➢ 对降水的影响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改善气候,如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
温馨提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全 球 变 暖 罪 魁 祸 首 ,
应对全球变暖,主要从减少二
氧化碳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不利影响:全球变暖
1
人为原因
2
危害
3
应对措施
两个方面分析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全球变暖。
极地地区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量;加强国际合作等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不利影响:臭氧层破坏
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
1
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
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
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观光摄影,结合“北极熊生存
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的生存范围缩小,下列活动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4.4《世界的气候》课件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每个大 洲都有,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从海陆位置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2: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垂直分布规律3:
典型地区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 气候
全年高温,分 旱、雨两季
南、北纬10°至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大
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撒哈拉 沙漠
典型地区
热带沙漠 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 纬30°之间的大陆内
部和西岸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 漠、阿拉伯半岛、澳 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第二部分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极圈N以内 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南北回归线之间
S
纬度位置找气候分布规律1:
分布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以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为例
观察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 主要分布有什么规律?
高 热带 / 温带 / 寒带
世界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海陆位置分布规律 陆东岸 / 陆西岸 / 内陆
(以温带亚欧大陆为例)
垂直分布规律 高原山地气候
70°
70°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PPT课件(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认识高原山地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察
青藏高原
落基山脉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方?
埃塞俄比亚高原
安第斯山脉
初中地理
小结: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初中地理
1. 从赤道到极地,呈现热带—温带—寒带变化 2. 大陆东岸—内陆—西岸,有一定变化规律 3. 高大山脉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初中地理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阅读教材63页,读图3.26 ,比较温 带大陆西岸的A 地与大陆东岸的B地的气候差异。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1.读两地的气温曲线图 ,判断冷暖状况
(1)A地 冬季温和 夏季不热
(2) B地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初中地理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2.读两地的降水量柱状 图,比较干湿状况
温带地区有几 种气候类型?
5种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认识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描述2种亚热带 气候的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分布
亚热带季风和亚 南北纬25°~ 热带湿润气候 35°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
初中地理
认识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察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和温带海洋 性气候的大体分 布范围。
寒带
寒带气候
初中地理
从海陆位置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图,完成气候分布的规
律?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从海陆位置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世界气候分布 图,完成表格 3.5 。
初中地理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九大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
-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的影响,举例说明。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信息。
-分析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掌握气候类型的特点。
-设计并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世界的热情。
-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气候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随堂测试中,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关于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的问题,显示出对知识的扎实掌握。
4.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能够按时提交作业,且作业质量较高,反映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与反思。例如,学生能够在自我评价中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表现出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文化差异,培养全球观念。
具体表现在: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出九大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气候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学生能够指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并且知道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技能应用:学生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影响。例如,学生能够分析出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以及全球变暖对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的影响。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入手,通过回顾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气候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本地气候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气候特征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要素和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难点: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是一片冰雪世界我们这里炎热干燥,一年中很难见到降雨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几乎每天都下雨我们这里光照充足,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教师:以上图片是世界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你家乡的气候是怎样的?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气候。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的内容,归纳气候的两大要素和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教师:教材第84页活动。
多媒体展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活动3:对照教材附图(二)上的“世界地形图”,完成以下任务。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学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学生: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4.4《世界的气候》+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2.阅读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3.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运用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重点:1.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的判读;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过程【情景设置】最近有一档以“民宿”为主题的热播综艺节目叫《亲爱的客栈》,前三季播出之后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第四季马上就要开始了,节目组委托老师来到我们一中招募建筑师前往世界各地打造特色民居。
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考验等待着大家,答对次数多的小组将有机会获得节目组准备的盲盒福利哦!【导入】首先跟随老师的脚步领略一下前三季节目的拍摄地。
(图片展示:第一季——云南、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第二季——内蒙古的阿尔山;第三季——宁夏中卫)同学们可以看到三季节目拍摄地的民居形态截然不同、差异巨大,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答:气候)的确,气候会对一个地区民居的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就要具备一定的气候知识。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前往集训大本营,位于我们家乡张家港的一处典型江南民居——恬庄古镇。
【新课讲授】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同学们请看,古镇房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①墙壁高、开间大②二层楼居多,底部是砖结构,上部是木结构③前后门贯通④屋顶坡度较大。
谁能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建造呢?(学生答:①通风散热②防潮③通风换气④有利于排水)当地人民充分考虑到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温和降水就是构成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2.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课前大家已经对这两大要素进行了分析,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你对气温的分析成果呢?(学生答(1)(2))关于气温我们比较关心的是最高温和最低温,那大家可以想到哪些词语来描述气温的高低呢?(学生答,教师在黑板贴贴纸)哪位同学再来说说降水?(学生答(3)(4))同样降水我们也要关注最多和最少,那有哪些词语可以描述降水的多少呢?(学生答,教师在黑板贴贴纸)(过渡)我们将气温和降水合在一起就得到了这样一幅气候直方图,通过这幅图就可以描述出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新人教版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世界的气候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策略和举措。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正确性和提交时间等方面,评估学生对气候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完成气候相关练习题、作业是否具有深度和思考性等。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等方面的情况,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书面评语等方式,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
答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温年变化大,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
例题4:
题目:请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答案: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时降水量极少,湿季时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
例题5:
题目:请解释沙漠气候的特点。
答案: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干旱,降水量极少,气温年变化大,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学会通过地图和图表等资料来获取气候信息。
4.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气候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
最新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PPT课件

A地
冬季温和 夏季不热
全年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B地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5
气候的分类 柯本分类
阅读材料
柯本气候分类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
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
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气
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
看看想
想
A
B
A、B两地的差异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差异。A地全年炎热B地终年 严寒;A地全年多雨B地终年少雨。
气温的差异主要是纬度位置的影响:A地位于赤道,纬度低温度高; B地位于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降水的差异主要是海陆位置的影响;A地位于赤道,水气充足;B地
位于南极大陆,水气难以到达。
58
想一想
活动3 3.A坡3多还是B坡降水多? 为什么?
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59
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影响人类的活动(讨论时间)
讨论
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 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什么 关系?请举例说明。
60
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 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 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
高原气候区 热带季风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6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明察秋毫”)
•世界气候类型 主要有多少种?
•从气候名称和 位置中找找规 律,你认为世 界气候类型可 以分为哪几大 类?
热带
温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27张PPT)

(十)寒带(极地)气候
1.分布:高纬度地区。 2.特点:终年严寒,降水较少。
(十一)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 高原
1.分布: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 3.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 降水少
地形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七)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 西部
1.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 西部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600 2.特点
15 0
············540000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0
1 4 7 10 月份
(八)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部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时间是否稳定 多变(不稳定)
变化不大
世界气候的分布图
阅读上图,完成下表。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 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南部
1.分布: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其中以 中国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15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世界不同区域气候的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适应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气候资料、绘制气候图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能够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难点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不同气候地区的自然风光视频或展示一些气候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地方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讲解气候的概念,强调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介绍气候的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
如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分析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包括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说明,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等。
探讨气候类型的成因,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温带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较大等。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介绍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步骤,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进行分析。
给出一些气候资料图表,让学生进行判断练习,巩固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4.4.1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 种。
(2) 读图,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 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完成课 本第87 页活动题第1题表4.3“不同温 度带的气候类型”。
地区 热带
温带 寒带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课本图4 .13
课本图4 .21
总结: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 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2. 阅读课本第84 页内容,回答问题:气候和天气一样吗?气候具有 什么特点?
不一样。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 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任务二、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请看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图(课本图4.22),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析气候特征。
总 结
3. 请看寒带气候的分布图,及其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对应的自 然景观图等,结合图片分析该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典型地区。
寒带气候分布图
寒带气候自然景观图 寒带气候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总结: 寒带气候类型(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分布:位于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南极洲地区。苔原气 候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特点: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2)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降水特征,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 (3)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2)甲地全年各月份降 水量差异不大,降水量变 化不明显;乙地各月份降 水量差异很大,降水量变 化显著。
(3)甲地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全年降水较多;乙地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34_世界的气候》课件_人教版解析

请判断下列景观分布描 述的哪些地区的气候?
我们这里 一年到头 都很热天
天下雨。
我们这里 一年到头 也很热, 却极少下 雨。
我们这里 四季分明, 夏季热, 常下雨; 冬季冷, 很干燥。
一、气候
1、气候的概念: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 状况。 气候的两个主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候特点: ① 长时间
• 降水:A地的降水季节变化不大,降水比较均匀。 B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较大。7、8月份降水较多, 为200毫米左右;11、12、1月几乎无降水。综 合气温和降水状况:A地气候全年温和多雨。B 地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回顾:哪些地方气温高,哪些地方气温低 哪些地方降水多,哪些地方降水少?
• 赤道及附近地区气温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 渐降低。
连线题——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山腰百花山上雪, 河谷炎热穿单衣。
早穿棉袄午穿纱, 抱着火炉吃西瓜。
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多冰雪;海南岛终年如夏, 降水较多。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
热带季风
CC
BB
A
A 热带 B草原
D
热带沙漠BB D
D B
A 热带雨林
DB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龙江北部纬度高,位于寒温带。 • (3)海陆位置:塔里木盆地距海较远,水汽难
以到达,气候干燥;北京距海较近,水汽容易 到达,气候相对湿润。 • 2.A、B两地的差异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A地全年炎热,B地终年严寒;A地全年多雨, B地终年少雨。气温的差异主要是纬度位置的影 响:A地位于赤道,纬度低气温高;B地位于南 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降水的差异主要是海 陆位置的影响:A地位于赤道,水汽充足;B地 位于南极地区,水汽难以到达。 • 3.A坡降水多,A坡为山地迎风坡。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说课稿新人教版

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够: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可能过于注重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导致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
1. 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将更加注重与实际案例的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 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我也会注意引导和鼓励那些参与度不高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课后拓展1ຫໍສະໝຸດ 拓展内容:(1)阅读材料:《气候变化对全球水资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纬度和地形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气候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3. 地形地势因素: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脉的阻挡作用、海拔高度的影响以及山谷的气温差异等方面。山脉可以阻挡冷空气或暖空气的流动,从而改变气候带的范围。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导致气温的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 海陆因素:海陆分布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海洋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海洋附近的地区气温较为稳定。海洋和陆地的热容不同,导致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变化不同,进而影响气候的形成。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2024版新教材)

小结: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 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 呈现热带—温带—寒带变化 2. 气候的经度分布规律 大陆东岸—内陆—西岸 3. 高大山脉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小结:气候的影响因素
完成教材66页活动1内容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因素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纬度位置
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图找出寒带气候,完成教材65页表格3.4,从纬度位置上寻找 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
分布地区 热带
温带 寒带
气候类型
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格3.5 。 从海陆位置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析气候的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终年严寒少雨
总结:总结
气温 降水
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分布 气候特征
热带气候 温带气候 寒带气候
谢谢大家聆听
人教版七上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学习 目标
1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
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
候特征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激发 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
动学习的态度。
世界气候的分布
神奇的画家
气候
第一季度
单击编辑副标题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 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气候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
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
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
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
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
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
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
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
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
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位于温带的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形成的是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3.25,指出A坡属于(迎风坡),B坡属于(背风坡),降水多的
5.让学生观察课本P
60
是哪个坡?(A坡)。
教师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丙图,加深学生认识和体会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丙图
6.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P10活动4,然后让3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和做题思路,大家评判补充。
(1)青藏高原纬度较高,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纬度位置: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而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气温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较湿润。
(海陆位置:二者虽同处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少;而北京位于大陆东岸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板书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这里的教学,通过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出发,实例讨论分析,让学生认识体会不同地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不一样。
1.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引导评价。
活动1,分成学习小组,谈谈这是气候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
61
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等,互相交流感想。
并推选一个代表概括大家的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如果能选用当地的实例或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变化等,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
“水稻种植与气候”。
结合自己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了解,结合水稻
3.让学生阅读课本P
61
的生长习性,看看当地适合不适合种植水稻,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4.用两个学生扮演小强和小明进行对话,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他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为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地把甲地区的树、农作物移到乙地区,不能凭主观愿望做事,人类的活动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
5.组织学生阅读活动3,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结合当地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造成哪些损失或危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根据双方辩论的情况,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
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
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
影响,造成损失。
同理,就是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通过对实例的辩论、分析,使学生自己去体会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
6.投影展示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
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P
“气候变暖”。
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62
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作过多要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所以,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要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特别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作为新世纪未来的青年,同学们也要积极投入行动行列。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堂的讨论,以及通过调查、查找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一星期后,组织一次论文交谈评比活动。
材料1 据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考证,阿德利亚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成群生活。
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度,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企鹅数量剧减。
南极地区阿德利亚企
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
材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