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考点精讲】说明方法
![初中语文【考点精讲】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a9c8db7cd184254a353596.png)
【考点精讲】说明方法初中语文【考点精讲】说明方法举例分类作比较,定义诠释画图表,还有一种很重要,引用说明(引资料)°说明方法—举例子说明方法【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①、举例子【定义】: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真实、更具说服力【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试说说其表达效果°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说明方法—分类别【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分类别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内容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清楚了°)例如《食物从何处来》:一切活的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叫异养,靠植物来生活的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属于这一类°【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这里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使读者清楚地了解“自养”和“异养”的本质特点°说明方法—作比较【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增强了说明效果°【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作比较拿××和××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例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例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说明方法—打比方【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④、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打比方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特点(说明事理加“通俗易懂”)例如——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例子——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例如——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想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有把……【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说明方法—摹状貌【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⑤、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摹状貌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如“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14沈阳)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22.选文第2段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下定义简洁准确地揭示了…,让读者对……有了深刻、本质的认识°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VS 作诠释(1)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2)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例如:1、“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所以是“下定义”°2、“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所以是“作诠释”°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说明方法—列数字/列图表【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例——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列图表形象、直观地说明……说明方法—引资料(引用)【组织答案公式】:专业术语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公式】:指出手法+结合文章进行作用分析引用的说明手法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生动形象)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准确直观)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例如——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如《看云识天气》中: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采用引资料使句子更完善°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一般出现在事理说明文中°(14临沂)咖啡“毁”眼①“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邓丽君甜美的歌声,加深了人们对咖啡的印象,也激发了一些人品尝咖啡的欲望°②咖啡的益处主要是,它能滋养皮肤,有助于消除疲劳,可预防胆结……③不管咖啡是功大于过,还是相反,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咖啡一大“危害”……④我们知道,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14.文章第①段以《美酒加咖啡》的歌词开篇,有什么好处?(3分)。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总结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027584d0d233d4b14e69a6.png)
说明文的语言的本要求是科学,严谨,准确,真实,周密,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用(引资料、引神话、引诗句、引名人名言)、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举例子(Explanation)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引资料(Quote)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作比较(Comparison)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Figure)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Classification)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初中语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69cb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f.png)
初中语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 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常见的语文说明方法。
通过将大量的具体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和概括,从中归纳出普遍规律和特点。
这种说明方法主要用于总结、归纳和概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内容。
通过归纳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 比较法比较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说明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来揭示它们的特点和本质。
比较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
3. 举例法举例法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或例子,来说明和证明某种观点或道理。
使用举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同时,举例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创新能力。
4. 比喻法比喻法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说明方法。
通过运用生动的比喻语言,将一个事物的特点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便更好地说明和理解。
比喻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并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5. 丛书法丛书法是一种通过综合多个文本或文章,来说明和探讨某个问题或主题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内容进行搜集和比较,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和分析一个问题,拓宽视野,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丛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述能力。
6. 故事法故事法是一种通过讲述故事,来说明和传递某种信息或道理的方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某一种观念或道德。
故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通过使用上述常见的说明方法,可以帮助初中语文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这些方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考点02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初中语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讲解与训练
![考点02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初中语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讲解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52365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e.png)
考点02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考点概述]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等。
一篇文章并不会运用单一的说明方法,而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说明。
我们应该弄清楚说明方去及其特点,并将它们理出来,然后结合具体的句子、语段,分析其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一般情况下,可沿溯上文,联系与它紧密相连的句子作答。
对于说明方法的考查,近几年中考有以下几种形式:“本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本文列举数据所起的作用”“举事例的作用”“第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等。
只要能辨识说明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就很容易准确答题。
★[考点阐释]对于说明方法的考查,近几年中考有以下几种形式:“本文列举数据所起的作用”“举事例的作用”“第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等。
只要能辨识说明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就很容易准确答题。
1、本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3、写出第×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技巧点拨]1、举例子特点: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标志语有“比如”“例如”“如”等。
选例子应注意典型性、代表性。
例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语言标志: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
作用: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答题模板:通过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特点: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和作用专题讲解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和作用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d61587de80d4d8d05a4f0e.png)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知识点讲解辨析并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打比方、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说明方法的运用目的在于更好地表述说明内容,因此,辨析说明方法应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出发,进而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下面着重讲一下上海中考考纲里要求掌握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四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1)定义:为了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情况,有时只从道理上讲解,人们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举例说明时常有“如”、“例如”等标志语。
(2)作用:①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特征,能收到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②列举两个以上的实例,或是为了让读者明白说明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或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揭示说明对象的不同特性。
【经典范例1】生物入侵者 (节选)“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问题: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答题基本步骤是:判断说明方法——分析说明内容——指出说明效果。
答题基本模式: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文章举出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本地物种造成的极大威胁,令人印象深刻。
【经典范例2】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初中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清单(简明图表+详细介绍)
![初中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清单(简明图表+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978df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c.png)
初中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清单(简明图表+详细介绍)说明文文体常识及阅读技巧总结第一部分:说明文基础知识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2efc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0.png)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标志词。
(2)了解说明方法的关键词及具体的答题模式。
2、能力目标(1)掌握并正确辨别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2)掌握并正确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1、如何辨别说明方法。
2、如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1、掌握并正确辨别说明方法。
2、掌握并正确分析回答出说明方法的作用。
【学情分析】1、大部分学生可以准确判断例句所用的说明方法,但还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判断。
2、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大部分学生会一点却不能完整的回答出来。
【教学方法】因是微课,所以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说明文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每次必考的考点——说明方法。
我们本学期单元教学目标也要求同学们能够正确辨别例句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一项,因此,此次微课我们的讲说内容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二、辨别说明方法1.有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引用)摹状貌(mó)作诠释画图表前八中要初中常见在说明方法,必须掌握。
后两种较为少见,可作了解。
2.口诀记忆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引用)3.如何辨别说明:注意语言标志。
列数字:数词(小数,分数,倍数……)举例子:例如、比如、再如,……分类别:种类有,一类(种)是……一类(种)是……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打比方: 像、如、仿佛……引资料:引号,引用……的话,资料等。
★下定义:叫…… 、……是……、这就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前后能互换)★ 做诠释:……是……、这就是……(解释说明方法,前后不能互换)摹状貌:描写姿态,外貌……画图表:表格,插图三、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1.明确说明方法的关键词。
举例子:更具体更明确分类别:条理十分清晰打比方:生动形象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具体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引资料:充实有力做诠释:明白清楚画图表:直观简明,一目了然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初中语文作文中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套话
![初中语文作文中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套话](https://img.taocdn.com/s3/m/0977d0e1bb4cf7ec4afed06f.png)
十种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套话一、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作用: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结构坚固等特点,具体真切,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示例: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作用:这里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作者以风沙这两种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为依据,把风沙向人类进攻的方式分为“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然后分别就它们如何向人类进攻及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做具体解说。
条理清楚,界限分明,读者对风沙的进攻方式有了确切的了解。
三、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注意:作比较可以用同类事物相比,也可以用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还可以用相反的事物作对比。
示例:其实这三件事都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
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烧熟了吃。
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
同样,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
作用: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显示出语言是“平常”而又“极不平常”的人类所特有的功能,揭示出语言是使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
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易于读者认识与理解。
四、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63556bddccda38376baf49.png)
说明文阅读的技巧学习说明文“十五字”方法: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
第一、明对象。
要确定文章介绍或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事物还是事理。
第二、抓特征。
抓住特征,这是读懂说明文的前提。
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征象、标志。
第三、理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第四、找方法。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摹状貌、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引用、作比较、列数据。
说明方法的作用: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再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
可用公式“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2、列数字,运用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突出)了……;3、列图表,简单清晰明了地说明了……;4、举例子,运用例子具体、通俗易懂地说明了……;5、下定义,运用下定义从本质上说明(揭示)了.......本质特征,给人以明确的概念。
6、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增强说明的效果。
7、分类别,严密细致、条理清楚……;8、作诠释,运用通俗的语言对……做解释,使人更明白清楚;9、引用, 引用……说明(证明)了事物……特征,增强文章的可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第五、品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平实、生动。
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首要的,同时还要求有平实性和生动性。
平实性和生动性是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1、语言的准确性。
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题型:(1)句子中加点字有什么作用?(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或事理。
)(2)加点字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说说理由。
(不可以换,原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是什么;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是什么;换词语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3)限制性词语能否改变?为什么?(不可以删,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这个词在句子中有何作用;如果删除了,原来的什么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意思,与事实不符或违背了作者原意或违背了客观规律。
初中语文教研说明文方法(3篇)
![初中语文教研说明文方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4178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b.png)
第1篇摘要:说明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文体,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说明文的特点、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研说明文写作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一、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客观、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结构、功能、用途等进行阐述和说明的文体。
其特点如下:1. 客观性:说明文要求作者在描述事物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
2. 逻辑性:说明文的写作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3. 科学性:说明文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对事物的描述要准确、严谨。
4. 实用性:说明文旨在指导读者了解、掌握和运用某种知识、技能或方法。
二、说明文写作步骤1. 确定说明对象:首先,要明确说明文的主题,确定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
2. 收集资料:围绕说明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为写作提供依据。
3. 分析结构: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确定文章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
4. 撰写引言: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兴趣,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5. 撰写主体:主体部分是说明文的主体内容,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对说明对象进行详细阐述。
a. 描述事物的性质、结构、功能、用途等,使读者对事物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b. 运用举例、比较、对比等方法,使说明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c.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和生动性。
6. 撰写结语:结语部分对说明对象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或展望。
三、说明文写作注意事项1. 语言规范: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简洁、生动,避免使用口语、俚语和模糊不清的词语。
2. 逻辑严密:说明文的写作要遵循逻辑规律,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 观察细致:在描述事物时,要注重观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阐述。
4. 实用性强:说明文要具有实用性,使读者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cee2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8.png)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是指通过具体实例、详细分析、逻辑演绎等方式,对一些问题或概念进行解释、阐述和说明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方法应用广泛,其作用具体如下:1.帮助理解:说明方法能够通过具体实例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中的知识点和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概念的含义和运用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提高思维逻辑:说明方法要求对事物和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和具体情境,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进行说明,要求学生对一些问题或概念进行详细解释,从而要求学生具备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4.拓宽知识面:说明方法常常要求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和知识点,通过对具体问题或概念的详细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扩展知识视野。
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问题处理的能力。
5.培养批判思维:在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分析,进行思考、比较和评价,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对不同观点和论据的比较和评价,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总之,说明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问题或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和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批判性思维。
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说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6d7886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5.png)
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公式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引资料——公式: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列数字——公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3)下定义——公式: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4)举例子——公式:通过列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公式: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打比方——公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分类别——公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8)作诠释——公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对象)更通俗易懂。
(9)摹状貌——公式: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10)列图表——公式:直观明了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2、说明文语言(1)分析加点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①解释词语的意思;②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③最后,总结得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公式:“××”词的意思是……,在句中使说明……(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①表态:一般是不能删;②解释: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③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④总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bb406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2.png)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语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晰,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所以,分析领悟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化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的说明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一)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状况或事理,有时间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须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详细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根据肯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困难的事物说清晰的重要方法。
其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晰。
(三)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方。
不同的是,比方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运用。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详细、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楚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四)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
其作用是使说明科学、精确无误,令读者信服,有劝服力。
如《鲸》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鲸的特点,特别清楚。
还有《故宫博物院》也列有不少数字。
须要留意的是,引用的数字,肯定要精确无误,不精确的数字肯定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牢靠的依据,并力求近似。
(五)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说明,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用于说明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纳“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假如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2抓住课文主线,理清篇章层次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bd564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7.png)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战江语文01基础梳理1.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如:《鲸》)和事理说明文(如:《只有一个地球》)。
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如文笔优美的布封的《松鼠》)。
2.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中,往往用一句话、几句话的形式将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明明白白。
3.说明的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4.说明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A.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常会出现“比如”、“例如”、“如”等字样。
B.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鲸》一文中,“鲸总得来说分两类”一句便是典型的分类说明的标志。
C.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但要注意,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关键是看它是否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
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作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873ef827284b73f3425036.png)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作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
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好处:形象,典型,更有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或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较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初中语文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64f03aaaea998fcc220ed5.png)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⑤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注意: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再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可用公式“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几种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用图表,清晰明了;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下定义,揭示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引资料,引证事物特征。
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
![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00e855be23482fb4da4ce2.png)
语文中常用到的一些方式方法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画图表等表达方式(其实也就是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六种:1、记叙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6、夹叙夹议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等。
其中注意: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比喻中包含本体和喻体:本体就是你描写的事物,喻体是把描写的事物比作的事物。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本体是月亮,喻体是镰刀。
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修辞手法中的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3ee9b8e53a580216fcfe58.png)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知识点讲解辨析并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打比方、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说明方法的运用目的在于更好地表述说明内容,因此,辨析说明方法应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出发,进而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下面着重讲一下上海中考考纲里要求掌握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四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1)定义:为了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情况,有时只从道理上讲解,人们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举例说明时常有“如”、“例如”等标志语。
(2)作用:①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特征,能收到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②列举两个以上的实例,或是为了让读者明白说明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或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揭示说明对象的不同特性。
【经典范例1】生物入侵者 (节选)“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问题: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答题基本步骤是:判断说明方法——分析说明内容——指出说明效果。
答题基本模式: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文章举出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本地物种造成的极大威胁,令人印象深刻。
【经典范例2】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方法
定义
作用
下定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说明的事物。
作诠释
就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易于读者理解。
分类别
就是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的说明方法。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要统一。
使说明的事物,更有条理地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
就是用实际的事例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的一种说明方法。
用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描写的事物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
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说明的一种方法。
能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打比方
就是以比喻的方式进行说明的一种方法。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一般是采用明喻,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简明生动,通俗易懂。
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描写更具体,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作引用
也叫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使内容更充实具体,更有说服力!
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有利于便于读者理解。
列数字
就是运用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可以采用确数、约数、倍数、百分比等。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更有说服力,以便读者理解。
列图表
就是把说明的事物进行描写的说明方法。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能同时还会带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使读者更了解更具体,一目了然。
摹状貌
就是把说明的事物进行描写的说明方法。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能同时还会带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