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
重交大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文):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英文:Automotive New Energy &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y课程负责人:二、学时与学分:48+16学时, 3+0.5学分三、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四、课程教材:邵毅明主编.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五、参考书目:刘玉梅主编.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李朝辉、杨新桦主编.汽车新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倪计民.汽车内燃机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六、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七、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节能原理与措施是我院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汽车节能相关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以及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
2.掌握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3.掌握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4.掌握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5.掌握汽车车身节能的主要措施及发展方向。
6.掌握合理选择燃油、润滑油节能的原理及其正确的选用方法。
7.掌握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1.概述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度量,节能概述,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主要途径2.替代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气汽车,电动汽车3.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概述,影响汽车发动机节能的因素,提高充量系数的技术,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汽油机燃油喷射与点火系统电子控制,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发动机其他节能技术4.汽车底盘节能技术汽车传动系与发动机匹配,自动变速器,超越离合器,制动能量的回收5.汽车车身节能技术车身造型,车身结构轻量化,电动汽车6.汽车燃油、润滑油合理选用发动机燃油的合理选用,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选用,汽车齿轮油的合理选用,汽车润滑脂的合理选用7.汽车运用节能汽车选用与节能,汽车操作技术与节能,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与节能,轮胎的选用,汽车发动机调校与节能,汽车维护与节能十、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
新能源汽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系统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 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优势特点。
- 能够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和消费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系统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优势特点。
2. 教学难点-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
-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等理论知识。
- 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瓶等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案例分析法- 选取典型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发展。
-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教学法- 安排学生参观新能源汽车展厅或相关企业,实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应用情况。
- 增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新能源汽车的宣传视瓶或展示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新能源汽车。
- 提问学生:你们对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了解?或者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新能源汽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20 分钟)- 教师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强调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1.2 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2.1 环保性2.2 经济效益2.3 技术发展前景3.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3.1 电池组3.2 电动机3.3 控制器3.4 充电设施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4.1 纯电动汽车工作原理4.2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4.3 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车型及其技术特点。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保和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课件。
3. 视频资料:准备新能源汽车相关介绍或原理讲解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掌握。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5.1 动力电池技术5.2 驱动电机技术5.3 充电技术5.4 能源管理系统6.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6.1 安全性能要求6.2 可靠性评估6.3 安全测试与认证7. 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保养7.1 常规维护项目7.2 特殊维护要点7.3 保养周期与注意事项8.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市场8.1 国内外政策环境8.2 市场发展趋势8.3 产业竞争格局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9.1 技术发展趋势9.2 环保与经济影响9.3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安全性、可靠性、维护保养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4.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5.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典型企业案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市场数据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介绍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
2. 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详细解释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2.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介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代表车型。
三、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10分钟)1. 环保节能: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2. 技术创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经济效益: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包括购车成本、运行成本等。
四、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0分钟)1. 发展历程:概述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影响因素。
五、讲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10分钟)1. 政策环境: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限行政策等。
2. 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替代能源汽车课程教案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替代能源汽车课程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和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的主要类型、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燃用方式、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参数选择、醇类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面临的技术难题,氢的制取与储存,电动汽车的发展优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蓄电池的主要性能特点、电动机的主要特性以及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组成及主要性能特点。
掌握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的性能评价。
本章重点: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和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有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掌握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的性能评价。
本章难点:电控喷气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液化石油气汽车蒸发调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同工况下混合气浓度的实现,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工作过程。
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天然气汽车一、天然气汽车概述天然气汽车主要成份是甲烷,其主要理化特性见表2-1二、天然气汽车的类型(-)按储存天然气的压力和形态分类1、压缩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高压气态储存,工作时经降压、计量和混合后进入气缸。
2、常压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常压气态储存,但运输存储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基本被淘汰。
3、液化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液态储存,其体积仅为标准状况下的1/625 4、吸附天然气汽车(二)按燃料的组成与应用分类1、单燃料汽车2、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3、CNG.柴油双燃料汽车(三)按燃料供给的方式分类(1)机械控制式天然气汽车(2)机电联合控制式天然气汽车(3)电控式天然气汽车(开环和闭环)三、压缩天然气汽车(一)压缩天然气供气专用部件结构及原理1、负压输出的减压调节器基本原理:高压天然气经过天然气滤清器后,进入到常闭式高压电磁阀,以控制供、断天然气。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9(2024)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03
结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优点,发动机、电动机和电池组之间
的协同工作更加高效,但系统复杂度和成本也相对较高。
21
能量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制动能量回收
在制动过程中,通过电动机的发 电功能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储 存到电池组中,提高能量利用效
率。
怠速停机能量回收
在车辆怠速或停机时,发动机自 动关闭,同时电动机回收能量,
整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整车控制系统架构,包括传感器、执行器、 控制器等组成部分,实现车辆状态监测、能量管 理、故障诊断等功能。
整车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3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可靠性设计,如电气隔离 、过热保护、故障自诊断等,确保整车在复杂环 境下的安全运行。
2024/1/29
15
04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剖析
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包括大 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 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车辆智能调度 、共享出行服务、充电设施智能管理 等功能,提高出行效率和便捷性。
应用案例
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推出 了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如特斯拉的 Supercharger网络、蔚来的换电站 等。这些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 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氢燃料电池原理
通过氢气和氧气在燃料电池堆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同 时产生水和热能。该过程不涉及燃烧,因此具有高效率、 低噪音和低排放等优点。
快速充电
相较于电动汽车需要数小时充电,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时 间仅需几分钟,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2024/1/29
高能量密度
氢气的能量密度远高于传统燃料,使得氢燃料电池汽车具 有更长的续航里程。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本教案针对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设计,通过国内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述,融入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强化学生节能意识及技术应用能力。
本教案以汽车新能源发展历程为线索,围绕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构建起完整的学习体系。
一、教学目标1. 系统掌握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概况,掌握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等原理和技术,把握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的结构组成。
2. 掌握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掌握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的能量流转,运用汽车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提供基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概述(1)新能源汽车简介(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发展历程2.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1)电池的基本概念(2)电池的组成和改进(3)常见车用动力电池技术3. 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1)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电机类型与特点(3)电机控制方法与技术4. 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结构组成(1)先进传动系统(2)动力蓄能与制动回收(3)辅助驱动系统(4)车载电力系统5. 汽车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1)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2)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流转及热力学关系(3)汽车节能及环保技术的新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多媒体、图表、实物等辅助教具,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安排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参观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体验,加深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认识。
3. 研究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挖掘新能源汽车潜力,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提升和应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考核方法1. 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堂问题解答、互动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
2. 个人作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及技术概述等作业,占总成绩的40%。
汽车新能源教案最新版

汽车新能源教案最新版汽车新能源教案最新版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普及,人们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正逐渐降低。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汽车新能源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知识。
本教案的内容涵盖了汽车新能源的定义、发展现状、种类、特点、应用前景以及教育意义。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我们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汽车新能源的定义。
汽车新能源是指除传统燃油之外的其他能源类型,如电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汽车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目前,电动汽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各国政府和企业在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此外,氢能源汽车也受到广泛关注,其加氢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的优势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车型的特点各异,适用场景也不同。
例如,纯电动汽车适合短途出行,而氢燃料电池汽车适合长途运输。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充电设施的普及和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主流。
同时,氢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加速,其燃料电池技术将为城市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本教案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还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知识和技术,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他们也将学会如何合理使用和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为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总之,汽车新能源教案最新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平台。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种类、特点、应用前景以及教育意义。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碳排放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碳排放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
2、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关键技术。
3、引导学生认识碳排放的概念、来源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分析新能源汽车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5、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技术中的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和电控技术。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和新能源汽车对碳排放的削减效果。
2、难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性能优化和寿命延长。
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能耗分析和碳排放评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技术和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新能源汽车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应用和成效。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法:如有条件,可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新能源汽车模型组装或相关实验。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展示一些传统燃油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提出问题:如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
2、新能源汽车概述(约 20 分钟)定义和类型: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发展现状:介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政策支持和技术进展,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3、新能源汽车技术(约 30 分钟)电池技术:详细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如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驱动电机技术:介绍驱动电机的类型(如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等)、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控制策略。
电控技术: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以及如何实现对车辆的高效控制和能量优化管理。
汽车新能源教案全套

汽车新能源教案全套教案标题:汽车新能源教案全套教案概述:本教案全套旨在向学生介绍和探讨汽车新能源的概念、种类、发展现状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和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教案建议和指导:1.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新能源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了解新能源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b.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就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挑战进行讨论和辩论。
c.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和安排:a. 汽车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 介绍新能源的概念和分类,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分析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限制。
b.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探讨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 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c. 新能源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新能源汽车对空气质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方面的影响;- 讨论新能源汽车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潜力和限制。
3. 教学方法和活动:a.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挑战展开讨论,然后进行整体分享和辩论。
b.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新能源汽车展览或实地考察相关研究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c. 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工作原理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d.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收集并整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
4. 教学评估:a. 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测试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掌握程度。
b. 研究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展示能力。
c. 辩论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辩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讨论法: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案例资料;3. 讨论话题。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介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7. 总结:总结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二)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3.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3.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方式;4.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性能、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2. 对比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教案教案四、纯电动汽车的类型1.按车载电源数不同分类:纯电动汽车可以分为单电源纯电动汽车和多电源纯电动汽车两种。
2.按用途不同分类:纯电动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轿车、纯电动货车和纯电动客车三种。
五、纯电动车的驱动系统布置形式1.集中式驱动方式集中式驱动方式大部分是由电动机、变速器和差速器等组成。
2.轮毂驱动方式电动轮驱动系统可以布置在纯电动车的两个前轮、两个后轮或四个车轮的轮毂中,成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纯电动车。
六、思考1.什么是纯电动车?它有哪些优、缺点?2.说明纯电动车的工作原理。
七、本节小结30min 20min 5min教案教案项目(章节)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 与要求 1.了解碱性电池、物理电池、燃料电池教学难点 与重点碱性电池、物理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授课方法 及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作 业锂电池属于什么电池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时间 分配 垃圾分类的意义,废旧电池的处理。
课程回顾:一、碱性电池1.镍-镉(Ni-Cd)电池:镍-镉电池是以羟基氢氧化镍为正极,金属镉为负极,水溶性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在镍-镉电池充电和放电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电解液基本上不会被消耗。
为了提高寿命和改善高温性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氧化锂。
镍-镉电池的特点:快速充电,比能量高,循环使用寿命长。
装备镍-镉电池的厂商: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日产等。
6min 10min35min教案任课教师:(1)过充/过放。
(2)过大电流。
(3)温度过高。
(4)短路或者漏电。
1.电池管理系统结构2.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1)蓄电池测量和监控;2)动力电池组的安全管理 3)电池箱热管理系统;4)动力电池组的均衡管理5)电池状态故障诊断七、思考1.为什么电动汽车需要必备蓄电池的管理系统?八、本节小结25min 10min教案序号 6 授课日期2022.9.15 班级项目(章节)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特征授课时数 2教案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类型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新能源汽车的不同电机类型授课方法讲授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与互动讨论作业驱动电机主要有哪几类?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分配通过播放电机运行视频引出本课内容,同时教育同学们安全操作一、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性能的基本要求1) 电压高。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1.2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2.1 纯电动汽车2.2 混合动力汽车2.3 燃料电池汽车2.4 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3.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3.2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及标准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4.1 电池组4.2 电机及控制系统4.3 传动系统5.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5.1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5.2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及动力系统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 视频资料: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对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类型、性能及管理系统的功能。
2.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及充电策略。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七、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及性能7.1 锂离子电池7.2 磷酸铁锂电池7.3 镍氢电池7.4 电池性能参数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8.1 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8.2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8.3 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3.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9.1 充电桩的类型及特点9.2 充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4. 新能源汽车充电策略10.1 快速充电技术10.2 慢速充电技术10.3 充电策略的选择与优化5.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11.1 驱动电机的类型及特点11.2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1.3 驱动电机的运行控制策略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性能、充电设施、充电策略及驱动电机。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汽车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掌握汽车节能有关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本章重点: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本章难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度量一、能源的概念与特点能源:是指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有用能的资源。
能源具有以下的特点:1、能源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2、能源在开采、提炼或加工、使用以及废料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3、化石燃料类能源如汽油、天然气等在储存过程中存在泄漏和危及安全等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1、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为太阳能、地球自身能和天体引力能。
2、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3、按被社会利用情况可分为被大规模使用的常规能源、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推广的新能源。
4、按能否自然得到补充可分为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5、按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清洁型能源,非清洁型能源。
三、能源的单位与度量我国能源的单位主要有焦(J)、千瓦小时(kW.h)。
我国规定以煤当量(又称标准煤)作为能源的统一度量单位。
有些国家使用油当量作为能源的统一计量单位。
Ikg标准煤的热当量=0.7kg标准油的热当量值。
第二节节能概述一、节能的定义、本质、任务(-)节能的定义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根据节能工作或研究涉及的范围,节能有狭义节能和广义节能之分。
(二)节能的实质节能的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必须澄清以下观点:是否采用代用能源或者新能源就是节能?是否节油就是节能?(≡)节能的任务1、我国目前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节能重要性认识不足,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理解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1.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优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比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比较法:对比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特点和区别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发展背景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和特点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区别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比较的分析能力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2.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2.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未来发展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组成和原理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优势和挑战的分析能力第三章: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要点3.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要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实践操作法:演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演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原理和种类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和维护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新能源汽车的驱动与控制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掌握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4.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分析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探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原理和种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优势和挑战的分析能力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5.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5.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第六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6.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掌握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理解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提升的技术措施6.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概念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提升的技术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概念及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评价的实例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概念及评价指标分析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提升的技术措施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改进措施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评价指标的分析能力第七章: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保养7.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掌握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理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及重要性实践操作法:演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讲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演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实际操作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法规8.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理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实际应用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讲解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分析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完善建议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影响的分析能力第九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9.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9.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具体发展实例9.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讲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的分析能力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掌握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主要策略理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挑战与机遇10.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主要策略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挑战与机遇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及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实际案例10.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主要策略分析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挑战与机遇进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这一环节是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区分传统汽车的关键特征。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第二版) (5)[36页]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第二版) (5)[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48cfa63aeaad1f346933fe9.png)
2 采用可变配气系统技术 可变配气系统按驱动方式分为机械式和电子控制无凸轮机构两类,目前商品化的
系统有可变凸轮机构(Variable Camshaft System缩写VCS)和可变气门正(Variable Valve Timing缩写VVT)及其组合,基本可以实现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和可变气门持 续角等功能。
2020/5/7
2020/5/7
图3-1 相位可变的凸轮轴构造示意
(2)气门升程可变技术 可变凸轮机构一般都是通过两套凸轮或摇臂来实现气门升程与持续角的变化,即 在高速时采用高速凸轮,气门升程与持续角都较大,而在低速时切换到低速凸轮,升 程与持续角均较小。 (3)电磁气门机构 电磁气门驱动(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是利用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驱动 气门,电磁气门驱动机构主要由两个相同的电磁铁(共用一个衔铁), 两个相同的弹簧 和气门组成(图3-2),发动机不工作时,励磁线圈2和5均不通电,气门1半开半闭,发 动机起动时,气门驱动装置初始化,控制系统根据曲轴转角,判定气门在这一时刻应 有的开、关状态,使两线圈中的一个通电,电磁力克服弹簧力,将气门1 关闭或开启, 气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线圈5 断电,线圈2通电,使电磁力等于或大于弹簧力,以保 持气门开启, 要使气门关闭时,线圈2 断电,衔铁和气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在气门接近关闭位置时,线圈5通电,电磁力帮助气门(衔铁)快速运动至关闭位置, 此后线圈5 继续通电,使气门保持在关闭状态,需要开启时,线圈5 断电,衔铁和气 门在弹簧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如此循环往复。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第三章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响汽车发动机节能的因素 第三节 提高充量系数的技术 第四节 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 第五节 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 第六节 汽油机燃油喷射与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第七节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 第八节 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技术 第九节 发动机其他节能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类型、特点、动力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新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大屏幕:用于展示新能源汽车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PPT: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内容的PPT,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多样性。
3. 分析: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4. 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
5.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新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看法,展开互动讨论。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3.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
2. 实验演示法: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驱动系统的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一、教案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二、教学目标:1.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原理和工作方式;3.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现状;4.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新能源汽车的原理和工作方式;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现状;4.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念(1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新能源汽车的含义和分类。
第二步: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原理和工作方式(30分钟)1.老师向学生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2.使用图片和示意图向学生展示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学生可以就新能源汽车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提出疑问并进行讨论。
第三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现状(3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包括国内外市场份额、技术进展等;2.使用相关数据和图表向学生展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情况;3.学生可以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步: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30分钟)1.老师向学生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新技术的应用;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研究向学生展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3.学生可以就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15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回顾学生学习的内容;2.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建议。
五、教学资源:1.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PPT;2.课件:包含新能源汽车相关概念、原理和工作方式、发展和应用现状、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
六、教学评价:1.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是否流畅;2.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汽车新能源教案范文

汽车新能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新能源的概念和种类。
2.了解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
3.掌握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4.了解汽车新能源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5.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节约能源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1.汽车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2.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呈现一辆使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分享汽车新能源(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汽车新能源的概念和种类,如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汽车新能源的了解和看法。
Step 3:探讨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1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汽车新能源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特点和优势,如节能环保、零排放、降低噪音等。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Step 4:了解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电池技术的改进、充电设施的普及、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等。
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科技新闻和研究成果。
Step 5:思考汽车新能源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新能源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如减少空气污染、改善交通拥堵、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等。
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Step 6: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汽车新能源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节约能源的方法和行动。
四、课后作业:设计一则海报或宣传广告,介绍并推广汽车新能源的优势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进行教学评价。
可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发言、书面答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备课本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教研室: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教师姓名:邵毅明2013年8月30日校训严谨求实团结进取教风敬业精业善教善育工作作风为公唯实勤勉高效学风勤学勤思求真求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首页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专业方向)2005级学时数48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替代能源汽车第三章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第四章汽车底盘节能技术第五章汽车车身节能技术第六章汽车燃油、润滑油合理选用第七章汽车运用节能。
教学重点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车身节能的主要措施及发展方向,合理选择燃油、润滑油节能的原理及其正确的选用方法,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具多媒体、激光笔课后总结作业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汽车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掌握汽车节能有关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本章重点: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本章难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度量一、能源的概念与特点能源:是指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有用能的资源。
能源具有以下的特点:1、能源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2、能源在开采、提炼或加工、使用以及废料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3、化石燃料类能源如汽油、天然气等在储存过程中存在泄漏和危及安全等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1、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为太阳能、地球自身能和天体引力能。
2、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3、按被社会利用情况可分为被大规模使用的常规能源、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推广的新能源。
4、按能否自然得到补充可分为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5、按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清洁型能源,非清洁型能源。
三、能源的单位与度量我国能源的单位主要有焦(J)、千瓦小时(kW.h)。
我国规定以煤当量(又称标准煤)作为能源的统一度量单位。
有些国家使用油当量作为能源的统一计量单位。
1kg标准煤的热当量=0.7kg标准油的热当量值。
第二节节能概述一、节能的定义、本质、任务(一)节能的定义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根据节能工作或研究涉及的范围,节能有狭义节能和广义节能之分。
(二)节能的实质节能的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必须澄清以下观点:是否采用代用能源或者新能源就是节能?是否节油就是节能?(三)节能的任务1、我国目前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节能重要性认识不足,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
2)节能法律法规不完善。
3)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
4)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
5)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
6)节能监管和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
2、节能目标二、汽车节能的评价指标与方法(一)汽车节能的定义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二)汽车节能的评价指标绝对指标:kg,t相对指标:、、、三、汽车节能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汽车节能工作状况 :节能在我国还没有得到真正足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的节能发展状况 :开始从驾驶操作、车辆保养、节油器等方面研究节能。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节能发展状况 :我国的节能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汽车节能新技术、节能管理等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但汽车在动力性与经济性指标上与国外产品尚有一定差距。
◆近期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扶持。
四、汽车节能的重要性(一)汽车节能的必要性据推测,全世界石油的储藏量约为3000亿吨,其中600亿吨已经开采,1000亿吨已被探明。
20世纪7O年代末期,全世界石油的年总产量为33亿吨,目前已经增长到5O亿吨。
照此计算,以探明的石油仅能开采2O年左右。
近年,我国道路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汽车保有量也迅速增长(见图1-2),显然全社会由于汽车完成的公路运输总量会明显增加,同时对石油燃料的需求也将巨增。
(二)汽车节能的可行性汽车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我国高速公路网形成,乡村公路,公路客货运输量和汽车保有量均迅速不断地增长,因此,我国汽车运输需求的能源数量将不断激增,而我国的石油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我国汽车技术的平均水平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
第三节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与节能的主要途径一、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1、汽车的结构方面:发动机传动系汽车总质量汽车的外形轮胎。
2、汽车的使用方面:行驶车速、挡位选择挂车的选用正确的保养与调整。
3、新能源技术方面:电能太阳能混合动力能源等新能源汽车。
二、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车辆技术方面的主要节能途径与措施✧道路辅助设施及汽车维修方面的主要节能途径与措施✧汽车运用方面的主要节能途径与措施思考题:1、试述节能与国家发展的关系?2、目前国家新出台的节能政策有那些?3、目前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有那些?4、目前轿车、商用车的发动机比油耗和百公里油耗范围是多少?5、你认为今后汽车节能有新途径吗?为什么?第二章替代能源汽车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和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的主要类型、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燃用方式、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参数选择、醇类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面临的技术难题,氢的制取与储存,电动汽车的发展优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蓄电池的主要性能特点、电动机的主要特性以及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组成及主要性能特点。
掌握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的性能评价。
本章重点: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和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有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掌握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的性能评价。
本章难点:电控喷气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液化石油气汽车蒸发调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同工况下混合气浓度的实现,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工作过程。
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天然气汽车一、天然气汽车概述天然气汽车主要成份是甲烷,其主要理化特性见表2-1二、天然气汽车的类型(一)按储存天然气的压力和形态分类1、压缩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高压气态储存,工作时经降压、计量和混合后进入气缸。
2、常压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常压气态储存,但运输存储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基本被淘汰。
3、液化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液态储存,其体积仅为标准状况下的1/6254、吸附天然气汽车(二)按燃料的组成与应用分类1、单燃料汽车2、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3、CNG-柴油双燃料汽车(三)按燃料供给的方式分类(1)机械控制式天然气汽车(2)机电联合控制式天然气汽车(3)电控式天然气汽车(开环和闭环)三、压缩天然气汽车(一)压缩天然气供气专用部件结构及原理1、负压输出的减压调节器基本原理:高压天然气经过天然气滤清器后,进入到常闭式高压电磁阀,以控制供、断天然气。
在电磁线圈未通电时,电磁铁芯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将先导阀的小孔密封,继而推动先导阀将O形密封圈压在阀座上,通道全部关闭。
当电磁阀通电时,由于电磁铁的磁力较小,不能直接把主通道打开,只能先打开先导阀的小孔,这时高压腔的高压气通过小孔流到低压腔,使高低压腔压差减小,然后电磁铁芯通过连接销,将先导阀一起提起,打开主通道。
一级减压阀在未通入高压气体时,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使膜片向下运动,带动杠杆转动,使阀芯与阀口保持一定间隙,阀口处于常开状态。
当通入高压气体时,减压室的压力逐步增高,气体作用在膜片下方的压力克服弹簧的弹力,使膜片向上动作,从而带动杠杆转动,使阀口关闭。
当减压室的气体向二级阀输出后,压力降到额定输出压力以下时,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又使阀口打开,如此反复,使一级减压阀出口压力稳定在0.35~0.4MPa内。
二级减压阀的阀口也处于常开状态,高压天然气经过一级减压后进入二级减压室,此时二级减压室内的压力逐步升高,达到额定输出压力时,气体作用在膜片上方的压力克服扭簧的弹力,使膜片向下动作,从而带动杠杆转动,使二级减压阀阀口关闭。
当减压室的气体向三级阀输出后,压力降到额定输出压力以下时,在扭簧的作用下又使阀口打开,如此反复,使出口压力稳定在0.15~0.19MPa 内。
三级减压阀的阀口处于常闭状态,阀的开闭由发动机进气真空度控制,输出压力可通过压力弹簧的预紧力进行调节。
当阀室内真空度为零时,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阀口处于关闭状态。
当阀室处于负压时,由于膜片上方与大气相通,膜片两边出现压力差,膜片向阀里运动,带动杠杆克服弹簧压力,使阀口打开供气。
当减压室负压减小时,在压力弹簧作用下,阀口又处于关闭状态,如此反复,就使减压阀出口压力稳定在一个数值内。
2、文丘里管结构混合器基本原理:文丘里管安装在空气滤清器与化油器之间。
一方面要使喉管处产生真空度来调节减压调节阀的天然气流量,另一方面又要将天然气与空气均匀混合。
混合器喉径过大,真空度小,不灵敏;过小,吸人空气量少,影响空燃比,发动机功率下降。
通气小孔总截面积应与天然气进气道截面积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