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在植被病虫害监测的应用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被指数:
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 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二、植被遥感病虫害监测的依据和原理
• 当植被受到病虫害等灾害时,叶片会出现颜色 的改变、结构破坏或外形改观等病态, 叶片的 反射光谱有明显的改变。 一般在近红外70 0 n m 波段,受病害的植被 的反射率比绿色的健康作物的反射率大,一般 作物反射能力越强, 图像上接收的辐射能量就 越多, 颜色就发白、发灰; 反之,植被反射 能力越弱, 图像上接收的辐射能量就越少,颜 色就发暗、发黑。这就使得遥感技术能够监测 植被长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以松毛虫灾害的 TM影像监 测技术为例
1.卫星遥感技术在松毛虫灾害控制中的技 术特点
2.试验方法 3.分析监测结果以及进行地面验证 4.结论与讨论
卫星遥感技术在松毛虫灾害控制中的特点: 1. 宏观性、 客观性、 综合性和周期性 2. 快捷、 廉价性 3. 时间分辨率较低 4. 区域性
试验方法: 1. 试验区选择——安徽潜山县 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3. 数据校正和配准 4. 数据的归一化
森林变化遥感分类图
遥感监测结果
分析监测结果以及进行地面验证
结合生产要求,把松林质量的变化(主要 从鲜叶生物量的增减来衡量)划分为三类: 即正常(鲜叶生物量增加或减少不超过40 %)、 中等(鲜叶生物量损失在50 %左 右)、 严重(鲜叶生物量损失大于70 %)。 具体监测结果如表1 :
相对于基准的1993年而言,1995年时 已有部分森林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质量变化, 其主体仍处于良好状态;而1996年时已发 展到近一半的森林发生质量变化,仅有约半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从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获取了美
国陆地卫星 — 5的 TM数据 ,分别选取了 1993 年 11 月15日 ,1995年12月 7 日 , 1996 年 10 月 22 日的影像
数据。
数据校正和配准
首先对三年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几何精校
正和配准,为了确保配准精度在一个像元之 内 ,我们采用最新出版的 1∶ 10000 地形 图来选取地面控制点 ,当然差分 GPS也可 获得理想的效果。
遥感在植被病虫害监测方面的应用
——以森林病虫害监测为例
小组成员: 陈真、李欢欢 吴双、夏琳
遥感在森林病虫害方面的监测
一、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监测依据和原理 三、监测手段方法 四、 举例说明(以对松毛虫的监测为例) 五、小结
一、遥感病虫害监测的背景与现状
背景: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 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 (一)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 (二)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 (三)顽固难治,
数的森林仍处于良好状态
经地面验证知道:在 1995 年严重变化的21个图斑中 ,7 个是由松毛虫危害引起的。 绝大多数的中等变化也是由松毛虫危害导致;在 1996 年严重变化的120个图斑中 , 110个是病虫危害。绝大多数的中等变化同样也由松毛虫危害造成。由此可以作出判 定:1995年时 ,虫口密度已经开始上升 ,并形成了若干虫源地 ,造成危害 ,但由 于地处偏僻的山区 ,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防治措 施 ,导致第二年(1996)松毛虫 暴发 ,造成大面积灾害 ,不得不航空喷洒化学农药 ,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 物力和
而遥感技术可以随时提供信息,直观准确地反映农作物病虫 害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确切地点,还可以模拟病虫 害种群的消长趋势,从而对病虫害发生发展作出准确的预报。这 种技术还可用于农作物病虫害方面的大范围的调查,其研究结果 可以加强农业方面的计划性,并可以建立起没有污染的和稳产高 产的农业。
现状:
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
健康的绿色植物具有典型的光谱特 征。当植物生长状况发生变化时,其波 谱曲线的形态也会随之改变。 • 健康而茂密的森林其林冠叶绿素较 多,因而在蓝光、红光波段,吸收率较 高,而在绿光、红外波段的反射率较高。 • 遭受病虫害的森林,由于其失去了 大量的叶子或叶子枯黄,这就使得在蓝 光、红光波段的吸收率下降 ,而在绿 光、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也下降,从而造 成病虫害前后的森林光谱变化。植物因 受到病虫害,植物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 生长不良时,海绵组织受到破坏,叶子 的色素比例也发生变化,使得可见光区 的两个吸收谷不明显。 近红外光区的 变化更为明显峰值被削低,甚至消失, 整个反射光谱曲线的波状特征被拉平。 这些变化能为遥感所感知,因此,根据 受损植物与健康植物 光谱曲线的比较 可以确定植物受伤害的程度。
典型区数据的分析
图 1显示了三年 TM数据的DN 值 ,可 以看出逐年下降的趋势(TM6 除外) 。
图 2的标准差为逐年上升,说明 TM数据 中含有丰富的森林变化信息
森林变化信息的提取与分类
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近红外、 中红外波段 对植物体的水分含量变化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反映 敏感 ,它们是森林变化信息的主要蕴涵波段 , 为此建立了森林质量变化的遥感监测模型 ,以 便定量分析森林的变化状况 。
健康植物 轻微受损
严重受损
三、遥感监测植被病虫害的手段
常用的遥感探测手段有: 航空目视法。乘坐轻型飞机低空飞行,在
相片上目视勾绘病虫害分布及其受害类型。 航空摄影法。利用色彩红外片探测受害植
被在红外辐射能力方面的变化,以确定受害地 区和受害程度。
多阶抽样法。用航空视察、高空摄影、卫 星图像做受害分析。利用抽样方法估测出受害 植被数量、面积、蓄积量等。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监测植 被病虫害光谱特性变化最先进的手段之 一。研究植被病虫害后的光谱变化,寻 找病虫害程度与原始光谱、植被指数、 导数光谱等变化之间的关系,确定原始 光谱不同植被和病虫害监测的敏感光波 和敏感时期,是目前高光谱遥感应用植 被病虫害监测热点和关键。
植物的光谱特征:
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或受病虫害胁 迫状态或水分亏缺状态等的不同,植物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腔的组织结构、 水分含量均会发生变化,致使叶片的光 谱特性变化。虽然这种变化在可见光和 近红外区同步出现,但近红外的反射变 化更为明显。这对于植物/非植物的区分、 不同植被类型的识别、植物长势监测等 都很有价值。
图形比较
图5显示了局部地区三年的合成影像 ,绿色 为健康森林植被 ,紫色为裸土地 ,红或橙色为 程度不同的变化区域。从图幅中心的区域对比来 看 ,1993 年时植被良好 ,但到 1995 年时 , 这个小区域已经发生严重变化(红褐色) ,1996 年时更大范围的森林出现变化 。
三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合成图(5)
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 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二、植被遥感病虫害监测的依据和原理
• 当植被受到病虫害等灾害时,叶片会出现颜色 的改变、结构破坏或外形改观等病态, 叶片的 反射光谱有明显的改变。 一般在近红外70 0 n m 波段,受病害的植被 的反射率比绿色的健康作物的反射率大,一般 作物反射能力越强, 图像上接收的辐射能量就 越多, 颜色就发白、发灰; 反之,植被反射 能力越弱, 图像上接收的辐射能量就越少,颜 色就发暗、发黑。这就使得遥感技术能够监测 植被长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以松毛虫灾害的 TM影像监 测技术为例
1.卫星遥感技术在松毛虫灾害控制中的技 术特点
2.试验方法 3.分析监测结果以及进行地面验证 4.结论与讨论
卫星遥感技术在松毛虫灾害控制中的特点: 1. 宏观性、 客观性、 综合性和周期性 2. 快捷、 廉价性 3. 时间分辨率较低 4. 区域性
试验方法: 1. 试验区选择——安徽潜山县 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3. 数据校正和配准 4. 数据的归一化
森林变化遥感分类图
遥感监测结果
分析监测结果以及进行地面验证
结合生产要求,把松林质量的变化(主要 从鲜叶生物量的增减来衡量)划分为三类: 即正常(鲜叶生物量增加或减少不超过40 %)、 中等(鲜叶生物量损失在50 %左 右)、 严重(鲜叶生物量损失大于70 %)。 具体监测结果如表1 :
相对于基准的1993年而言,1995年时 已有部分森林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质量变化, 其主体仍处于良好状态;而1996年时已发 展到近一半的森林发生质量变化,仅有约半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从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获取了美
国陆地卫星 — 5的 TM数据 ,分别选取了 1993 年 11 月15日 ,1995年12月 7 日 , 1996 年 10 月 22 日的影像
数据。
数据校正和配准
首先对三年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几何精校
正和配准,为了确保配准精度在一个像元之 内 ,我们采用最新出版的 1∶ 10000 地形 图来选取地面控制点 ,当然差分 GPS也可 获得理想的效果。
遥感在植被病虫害监测方面的应用
——以森林病虫害监测为例
小组成员: 陈真、李欢欢 吴双、夏琳
遥感在森林病虫害方面的监测
一、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监测依据和原理 三、监测手段方法 四、 举例说明(以对松毛虫的监测为例) 五、小结
一、遥感病虫害监测的背景与现状
背景: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 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 (一)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 (二)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 (三)顽固难治,
数的森林仍处于良好状态
经地面验证知道:在 1995 年严重变化的21个图斑中 ,7 个是由松毛虫危害引起的。 绝大多数的中等变化也是由松毛虫危害导致;在 1996 年严重变化的120个图斑中 , 110个是病虫危害。绝大多数的中等变化同样也由松毛虫危害造成。由此可以作出判 定:1995年时 ,虫口密度已经开始上升 ,并形成了若干虫源地 ,造成危害 ,但由 于地处偏僻的山区 ,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防治措 施 ,导致第二年(1996)松毛虫 暴发 ,造成大面积灾害 ,不得不航空喷洒化学农药 ,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 物力和
而遥感技术可以随时提供信息,直观准确地反映农作物病虫 害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确切地点,还可以模拟病虫 害种群的消长趋势,从而对病虫害发生发展作出准确的预报。这 种技术还可用于农作物病虫害方面的大范围的调查,其研究结果 可以加强农业方面的计划性,并可以建立起没有污染的和稳产高 产的农业。
现状:
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
健康的绿色植物具有典型的光谱特 征。当植物生长状况发生变化时,其波 谱曲线的形态也会随之改变。 • 健康而茂密的森林其林冠叶绿素较 多,因而在蓝光、红光波段,吸收率较 高,而在绿光、红外波段的反射率较高。 • 遭受病虫害的森林,由于其失去了 大量的叶子或叶子枯黄,这就使得在蓝 光、红光波段的吸收率下降 ,而在绿 光、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也下降,从而造 成病虫害前后的森林光谱变化。植物因 受到病虫害,植物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 生长不良时,海绵组织受到破坏,叶子 的色素比例也发生变化,使得可见光区 的两个吸收谷不明显。 近红外光区的 变化更为明显峰值被削低,甚至消失, 整个反射光谱曲线的波状特征被拉平。 这些变化能为遥感所感知,因此,根据 受损植物与健康植物 光谱曲线的比较 可以确定植物受伤害的程度。
典型区数据的分析
图 1显示了三年 TM数据的DN 值 ,可 以看出逐年下降的趋势(TM6 除外) 。
图 2的标准差为逐年上升,说明 TM数据 中含有丰富的森林变化信息
森林变化信息的提取与分类
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近红外、 中红外波段 对植物体的水分含量变化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反映 敏感 ,它们是森林变化信息的主要蕴涵波段 , 为此建立了森林质量变化的遥感监测模型 ,以 便定量分析森林的变化状况 。
健康植物 轻微受损
严重受损
三、遥感监测植被病虫害的手段
常用的遥感探测手段有: 航空目视法。乘坐轻型飞机低空飞行,在
相片上目视勾绘病虫害分布及其受害类型。 航空摄影法。利用色彩红外片探测受害植
被在红外辐射能力方面的变化,以确定受害地 区和受害程度。
多阶抽样法。用航空视察、高空摄影、卫 星图像做受害分析。利用抽样方法估测出受害 植被数量、面积、蓄积量等。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监测植 被病虫害光谱特性变化最先进的手段之 一。研究植被病虫害后的光谱变化,寻 找病虫害程度与原始光谱、植被指数、 导数光谱等变化之间的关系,确定原始 光谱不同植被和病虫害监测的敏感光波 和敏感时期,是目前高光谱遥感应用植 被病虫害监测热点和关键。
植物的光谱特征:
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或受病虫害胁 迫状态或水分亏缺状态等的不同,植物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腔的组织结构、 水分含量均会发生变化,致使叶片的光 谱特性变化。虽然这种变化在可见光和 近红外区同步出现,但近红外的反射变 化更为明显。这对于植物/非植物的区分、 不同植被类型的识别、植物长势监测等 都很有价值。
图形比较
图5显示了局部地区三年的合成影像 ,绿色 为健康森林植被 ,紫色为裸土地 ,红或橙色为 程度不同的变化区域。从图幅中心的区域对比来 看 ,1993 年时植被良好 ,但到 1995 年时 , 这个小区域已经发生严重变化(红褐色) ,1996 年时更大范围的森林出现变化 。
三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合成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