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项指标正常值

合集下载

人体生理指标正常数值及生理常识

人体生理指标正常数值及生理常识

人体生理指标正常数值及生理常识正常体温是36-37℃正常心率是60-95次/min正常血压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血液总血量: 65--90ml/kg,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血浆:1.024--1.029渗透(量)压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l%), 女0.37--0.48(37--48vol%)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μm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3.43pg(29.36±3.43μμg)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9.80fl(93.28±9.80μm^3)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μ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5--0.7(50--70%)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淋巴细胞:0.2--0.4(20--40%)单核细胞:0.01--0.08(1--8%)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μl)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μl)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12min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血块收缩时间: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5--45sec凝血酶时间: 13--17sec复钙时间: 1.5--3min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正常值在4--6min内,基质血浆凝固时间为9--11sec。

医学常用正常值表

医学常用正常值表

医学常用正常值表医学常用正常值表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参考工具之一,它记录了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正常范围。

医生通过与该表对比,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下面将针对常用正常值表中的几个指标进行介绍。

1. 血压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

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应该在90-140毫米汞柱(mmHg)之间,舒张压应该在60-90mmHg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意味着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2.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它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范围应该在130-170克/升之间,女性应该在120-150克/升之间。

血红蛋白偏高或偏低可能与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关。

3. 血糖血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正常的血糖范围应该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糖尿病或其他代谢紊乱的问题。

4. 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正常成年人的总胆固醇水平应该在3.1-5.2毫摩尔/升之间,甘油三酯水平应该在0.56-1.7毫摩尔/升之间。

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它们反映了肾脏的排泄功能。

正常成年人的血肌酐水平应该在60-110微摩尔/升之间,尿素氮水平应该在3.0-8.0毫摩尔/升之间。

偏高的肾功能指标可能与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疾病有关。

6. 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它们反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应该在4-10×10^9升之间,红细胞计数应该在4.3-5.8×10^12升之间,血小板计数应该在125-350×10^9升之间。

异常的血常规指标可能与感染、贫血或其他疾病有关。

总结:医学常用正常值表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参考工具,通过与该表进行对比,医生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人体数据各项指标的正常值

人体数据各项指标的正常值

人体数据各项指标的正常值人体数据的各项指标是通过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的。

这些指标基于大量的人口数据和对不同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的考虑。

以下是人体数据的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1.体重:成年人的体重通常根据身高、性别和体型而有所变化。

常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可以用于评估体重是否正常。

正常的BMI范围为18.5至24.92.血压:正常的血压范围为120/80毫米汞柱。

收缩压(上压)通常在90至120之间,舒张压(下压)通常在60至80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表示存在健康问题。

3.心率:正常的心率范围为每分钟60至100次。

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表示心脏功能异常。

4.呼吸频率:正常的呼吸频率范围为每分钟12至20次。

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可能与呼吸系统或代谢问题有关。

5.血红蛋白:成年男性的正常血红蛋白范围为13.5-17.5克/升,而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12.0-15.5克/升。

6.血糖:正常的空腹血糖范围为70至100毫克/升。

此外,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低于140毫克/升。

7.胆固醇:正常的总胆固醇水平应该低于200毫克/升。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应该低于130毫克/升,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应该高于40毫克/升。

8.尿量:正常的尿量范围为每天1000至2000毫升。

尿量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与肾脏、代谢或水分摄入相关。

9.温度:正常的体温范围在摄氏度为36.5至37.5度之间。

体温过高可能表示发烧或感染,而体温过低可能与低体温症有关。

11.视力:正常的视力范围为20/20。

视力低于20/20可能表示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眼部问题。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一览表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一览表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一览表
名称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 心率正常是 血压正常
指标
36~37摄氏度 60~101次/分钟 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 全血比重 血浆
65~90ml/kg, 男:1.054~1.062 女:1.048~1.062 1.024~1.029 渗透(量)压
指标
0.42~0.80(42~80%) 4~8mmHg(0.533~1.07kPa) 3.5~7.5mmHg(0.46~1.0kPa) 1300~1800dyne.sec.cm^~5 800~1200dyne.sec.cm^~5 47~160dynexsec.cm^~5 200~300dyne.sec.cm^~5 45~75g/m^2/次 9~16(平均12)sec 4~8sec 4.5~10sec 0~5mmHg(0~0.677kPa) 15~30mmHg(2.0~4.0kPa) 0~5mmHg(0~0.677kPa) 3~6mmHg(0.4~0.08kPa) 60~100mmH2O(0.588~0.981kPa) 肺功能测定
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血小板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块收缩时间
0.5~0.7(50~70%) 0.005~0.03(0.5~3%) 0.00~0.0075(0~0.75%) 0.2~0.4(20~40%) 0.01~0.08(1~8%) (0.05~0.30)×10^9/L(50~300/ul) (100~300)×10^9/l(10~30万/ul) (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 ~12min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 收缩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1.体温:正常体温范围为36.5°C到37.5°C。

体温过高可能表示发烧或感染,而体温过低可能表示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或低体温症。

2.心率:成年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在60次/分钟到100次/分钟之间。

心率过快可能表示受到刺激或焦虑,而心率过慢可能表示心脏节律失常或心脏病。

3.呼吸频率:成年人的正常呼吸频率在12次/分钟到20次/分钟之间。

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可能表示呼吸系统问题或心血管疾病。

4.血压: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

血压过高可能表示高血压,而血压过低可能表示低血压或休克。

5.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饱和度范围在95%以上。

血氧饱和度低可能表示呼吸或循环系统问题。

6.身高:成年人男性的正常身高范围一般在160-180厘米之间,女性的正常身高范围一般在150-170厘米之间。

身高低于或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生长发育问题或疾病。

7.体重:成年人的正常体重范围与身高和体型有关,常通过体重指数(BMI)来评估。

正常体重范围为18.5-24.9、体重过低可能表示营养不良或代谢问题,而体重过高可能表示肥胖或代谢疾病。

8.尿量:24小时排尿量正常范围在10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间。

尿量过少可能表示脱水或肾脏功能异常,而尿量过多可能表示尿道感染或糖尿病。

9.血红蛋白:成年男性的正常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13.5-17.5克/分升,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12.0-15.5克/分升。

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可能表示脱水或肾脏问题,而血红蛋白浓度过低可能表示贫血或炎症。

10.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毫摩尔/升。

血糖浓度过高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而血糖浓度过低可能表示胰岛素过量或胰岛功能不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人体常用指标的正常范围,每个人的具体指标会受到年龄、性别、体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评估自身健康时,应该参考医生或专业机构提供的具体标准。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化验指标是通过检测人体的一些生理或病理指标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种化验指标具有不同的正常值范围,正常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下面将对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用于评估贫血、出血等相关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4-10×10^9/L。

用于评估感染、炎症等疾病。

-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

用于评估出血、血栓等疾病。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男性≤50U/L,女性≤35U/L。

用于评估肝脏病变和肝功能损害。

-谷草转氨酶(AST):男性≤40U/L,女性≤35U/L。

用于评估肝脏疾病、心肌损伤等。

- 总胆红素(TBIL):3.0-25.0μmol/L。

用于评估胆道疾病和肝功能异常。

3.肾功能指标- 血尿素氮(BUN):2.8-7.2mmol/L。

用于评估肾功能损害、脱水等。

- 血肌酐(Cr):男性53-115μmol/L,女性44-97μmol/L。

用于评估肾功能损害。

- 尿酸(UA):男性202-416μmol/L,女性143-339μmol/L。

用于评估痛风和肾脏疾病。

4.血脂指标- 总胆固醇(TC):健康人群<5.18mmol/L。

用于评估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健康人群<3.37mmol/L。

用于评估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风险。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mmol/L,女性>1.3mmol/L。

用于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

5.血糖指标- 空腹血糖(FBG):3.9-6.1mmol/L。

用于评估糖尿病和糖代谢紊乱。

-糖化血红蛋白(HbA1c):4.0-6.0%。

用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和糖尿病进展风险。

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值指标

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值指标

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值指标体检是一项检查人体各项指标的综合性检查,旨在评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

体检的各项指标正常值是参考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得出的一些数值范围,用于判断一个人体内各项物质及器官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体检指标及其正常值范围。

1.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体重过轻或过重的指标。

常用BMI公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人BMI值范围为18.5-24.92.血压3.血常规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正常值范围分别为男性血红蛋白130-175g/L、红细胞计数 4.3-5.8×10^12/L、白细胞计数4.0-10.0×10^9/L和血小板150-450×10^9/L;女性血红蛋白120-160g/L、红细胞计数3.8-5.1×10^12/L、白细胞计数4.0-10.0×10^9/L和血小板150-450×10^9/L。

4.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常见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

正常值范围为总胆固醇<5.18mmol/L,LDL-C<3.37mmol/L,HDL-C>1.04mmol/L和甘油三酯<1.70mmol/L。

5.肝功能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

正常值范围为ALT男性<50U/L,女性<34U/L;AST男性<40U/L,女性<32U/L;总胆红素<25µmol/L;碱性磷酸酶男性35-129U/L,女性30-100U/L。

6.肾功能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和尿素氮。

正常值范围为血清肌酐男性62-115µmol/L,女性53-97µmol/L;尿素氮2.5-8.3mmol/L。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的设定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的设定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的设定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的设定通常基于大量健康人群的统计数据和医学研究。

这些指标可以因年龄、性别、地区、种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体正常生理指标及其典型范围,具体数值可能会因医学界的新研究和实践而有所更新:
体温:一般在36.1°C(97°F)到37.2°C(99°F)之间。

体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个体差异等。

脉搏: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脉搏一般在60到100次/分钟之间。

呼吸频率: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一般在12到20次/分钟之间。

血压:血压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正常范围为收缩压(舒张压)90/60 mmHg 到120/80 mmHg。

血红蛋白浓度:成年男性一般在13.8到17.2克/升之间,女性为12.1到15.1克/升。

白细胞计数:一般在4,000到11,000白细胞/立方毫升之间。

血糖水平:空腹血糖一般在70到100毫克/分升之间。

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一般在200毫克/分升以下,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应在100毫克/分升以下,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应在40毫克/分升以上。

以上数值是一般范围,具体的正常生理指标可能会根据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相关指南而有所调整。

任何关于健康状况的具体问题都应该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诊断。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指标
参考值
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T/L;女3.5~5.0T/L;新生儿6.0~7.0T/L
血红蛋白浓度(Hb)
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0~100fl
红细胞体积(HCT)
男0.4~0.5L/L;女0.37~0.48L/L
糖化血清蛋白
:<285mmol/L
血乳酸(BL)
0.5~1.7mmol/L
总胆固醇(TC)
酶法成人≤5.17m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谷-丙转氨酶(GPT)
连续监测法<40U/L
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或谷-草转氨酶(GOT)
连续监测法<40U/L
碱性磷酶酸(ALP、AKP)
连续监测法成人:25~100u/L;儿童:<350u/L
男53~106μmol/L;女44~97μ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80~100ml/min
血清尿酸(UA)
男子150~420μmol/L,女90~360μmol/L
总胆固醇(TC)
酶法成人≤5.17mmol/L
甘油三酯(TG)
酶法0.56~1.70mmol/L,≤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2mg/L
免疫球蛋白E(IgE)
0.1~0.9mg/L
血清总蛋白(TP)
60~80g/L
血清白蛋白(AIb)
40~55g/L
血清球蛋白(Clo)
20~30g/L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
1.5:1~2.5:1

人体健康指标

人体健康指标

人体健康指标人体健康指标人体健康指标红细胞:男性400-500万/立方毫米女性350-450/立方毫米白细胞:男性5000-10000/立方毫米女性4500-9000/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12-16克/100毫升女性11-15克/100毫升血小版:10-30万/立方毫米胆固醇:120-220毫升%血沉:男性0-15毫米/1小时女性:0-20毫米/1小时黄疸指数:4-6单位谷丙转氨酶:小于40单位一分钟胆红质:0.03-0.2毫克脉搏:70次/分血压:收缩压(高压)90-13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60-90毫米汞柱呼吸:16-20次/分钟补充:体温(T)正常人腋下体温36度到37度一天的体温略有波动,但不应超过1度,一般早晨略低,下午略高,运动或进食稍高fx年人略低,妇女月经期或妊娠期加高:发热可分:低热为37.4~38度中度发热为38.1~39度高热为39.1~41度超高热为41度以上一般体温每升高1度,脉搏每分钟增加10~20次,基础代谢增加13%。

呼吸(R):正常人平静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呼吸与脉搏比例为1:4,即呼吸一次心跳4次。

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多见于强体力活动、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力衰竭等。

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

此外还有呼吸深度和节律的异常,如呼吸浅、呼吸快慢不均、深浅不均。

脉搏(P):脉率正常值:成人安静状态下:60~100次/分成人男性:60~80次/分成人女性:70~90次/分初生婴儿140次/分活动、饭后、精神兴奋时脉率可大于100次/分,发烧、贫血、痛经、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衰、心肌炎等时心率也会增加。

脉率减慢(小于60次/分钟)见于睡眠及某些疾病,如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高血压、缓慢性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正常人脉搏的节律规整,脉率与心率一致。

但小儿、青年和一部分成年人中,可能有窦性心律不齐(吸气时脉搏增加,呼气时减慢)。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人体常用指标正常值
1.体温:37℃
3.脉搏:成人正常心率60~100次/分
4.呼吸:正常成人每分钟12~20次
5.尿量:成人正常尿量为1~2.5升/天
6. 呼气二氧化碳浓度:正常状态下呼气二氧化碳浓度为25~
35mmol/L
7.淋巴细胞:正常范围为20%-40%
8.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
9.白细胞数:正常范围为4-10x109/L
10.白细胞分类:粒细胞(淋巴细胞)3%-7%;单核细胞0.2%-6%;嗜酸性粒细胞0-6%;嗜碱性粒细胞0%-2%;中性粒细胞45%-70%
11.红细胞比积:正常值为0.45--0.50
12.血小板:正常范围为150-400×109/L
13.血浆粘性指数:正常值为0.7-1.5
14.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值为2.0-4.0g/L
15. 尿素氮:正常范围为2.5-7.5mmol/l
16. 胆固醇:正常值为3.9-5.5 mmol/l
17. 胆红素:正常值为5.1-18.1μmol/L
18. 甘油三酯:正常范围为0.3-2.0 mmol/L
19.血清载脂蛋白A1:正常值为1.20-2.50g/L
20.血清载脂蛋白B:正常值为0.50-1.10g/L
21.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正常范围为0.90-2.90mmol/L
22.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正常范围为1.10-2.70mmol/L
23.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围为35-50g/L
24. 甲状腺激素:正常范围为0.4-4.2μIU/ml
25.癌抗原CA125:正常值为0-35U/。

身体的健康指标对照表来了

身体的健康指标对照表来了

身体的健康指标对照表来了1正常心率:60-80次/分一个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大多数人都在60-80次/分之间。

小朋友的心率要比成人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

高血压患者,超过每分钟80次时就需要进行心率管理。

2正常血压值:120/80毫米汞柱正常血压值是120/80毫米汞柱。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7 版美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标准定义为≥130/80mmHg,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血压的低压超过80毫米汞柱以上,高压在130毫米汞柱以上,你就是高血压病人了!3正常血脂值:总胆固醇:3.1~5.2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以内4正常血糖值:3.9~6.1毫摩尔/升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毫摩尔/升,若超越7.0毫摩尔/升称为高血糖。

2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可确诊为糖尿病。

5正常腰围值:女80cm以下,男85cm以下腰腹部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脏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即为超标。

6正常牙齿数:80岁有20颗口腔健康的标准,首先是没有炎症,没有牙龈出血、异味、肿痛等症状。

除此之外,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口腔健康的硬指标:八十岁人的嘴里至少还有20颗能够正常咀嚼、保证生理需要的功能牙,也被称作“8020”。

7正常视力值:1.0-1.5视力最常用的是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距离为5米,正常视力为1.0-1.5。

小于1.0为近视。

8正常肺活量:男性为3500~4000毫升,女性为2500~3500毫升肺活量检测数值低,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差,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不充裕,机体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

一旦机体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况(如长时间学习、工作、剧烈运动时)就会出现氧供应的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诸如头痛、头晕、胸闷、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人体健康基本指标

人体健康基本指标

人体健康基本指标人体健康是指人体各个系统正常运作,身体处于良好状态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本指标来评估和监测人体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体健康基本指标:1.体温:正常人体体温范围为36.5°C至37.5°C。

体温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代表身体有炎症或感染。

2. 血压: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120/80mmHg。

高血压和低血压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3.心率:正常成年人的安静心率在每分钟60至100次之间。

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表示心脏受到压力或其中一种心脏疾病的影响。

4.呼吸频率:成年人静息呼吸频率通常在每分钟12至20次之间。

呼吸异常可能是肺部或呼吸系统疾病的征兆。

5.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评估体型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身高和体重指数(BMI)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体重问题或肥胖。

6. 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反映了人体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正常范围为3.9至5.5mmol/L。

高血糖可能表明存在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7. 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是体内的脂质,但过高的胆固醇水平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正常胆固醇水平低于5.2mmol/L。

8.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到身体各部分。

血红蛋白水平正常范围为男性130至180g/L,女性120至150g/L。

9.肺活量:肺活量是衡量肺功能的指标之一,正常值因性别、年龄和身高不同而有所变化。

低肺活量可能表明存在呼吸道问题。

10.骨密度:骨密度是评估骨质健康的指标,也常常用于骨质疏松的筛查。

骨密度较低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

11.尿液相关指标:尿液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和泌尿系统健康状况的信息。

糖尿病、肾脏疾病和感染等都可能通过尿液中的成分得到反映。

12.血液相关指标:血液检查可以提供有关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的信息,以评估身体的整体健康和疾病风险。

这些基本指标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和定期体检来监测和评估。

体检报告正常值

体检报告正常值

体检报告正常值引言体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评估方式,通过各种检查项目和指标的测量,可以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在体检报告中,通常会列出各项指标的测量结果,并对其是否正常进行判断。

正常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体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了解这些正常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常见体检指标和正常值1. 血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两个数值表示,如120/80 mmHg。

其中,前一个数值表示收缩压,后一个数值表示舒张压。

通常,正常血压的范围为90/60 mmHg 到 120/80 mmHg。

2. 心率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通常在60到100次/分钟之间。

3. 体重体重是评估肥胖和健康的一个基本指标。

正常体重的范围与身高、性别和年龄有关,一般体重指数(BMI)在18.5 到 24.9 之间被认为是正常值。

4. 血糖血糖是衡量糖代谢健康的重要指标。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一般在70到100mg/dL之间。

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应控制在140 mg/dL以下。

5. 血脂血脂是衡量人体血液中脂质代谢状态的指标。

正常血脂值的范围如下:•总胆固醇:低于200 mg/dL•甘油三酯:低于15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高于40 mg/dL,女性高于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30 mg/dL6.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男性低于40 U/L,女性低于32 U/L•谷草转氨酶(AST):男性低于40 U/L,女性低于32 U/L•白蛋白:35 到 50 g/L•总胆红素:低于1.2 mg/dL7.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男性低于1.2 mg/dL,女性低于1.1 mg/dL•尿素氮:4.2 到 8.2 mmol/L8.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氧的重要分子。

正常生理指标

正常生理指标

正常生理指标
人体各项指标正常值如下:血常规中白细胞正常值4-10*10^9/L,红细胞 3.5-5.5*10^12/L,血红蛋白120-160g/L,血小板100-300*10^9/L。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10-40IU/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40g/L,总胆红素0-23umol/L。

肾功能:尿素氮2.8-7.1mmol/L,肌酐50-96umol/L,血钾3.5-5.5mmol/L,血钠135-145mmol/L。

血脂:葡萄糖 3.9-6.1mmol/L,总胆固醇3.0-5.7mmol/L,甘油三酯0-1.7mmol/L。

腋下体温正常范围是36~37摄氏度,心率是60~100次/分钟,呼吸是16~20次/分钟,血压是90~140/60~90mmHg。

尿常规蛋白正常为阴性,尿糖正常阴性,红细胞正常0~1/高倍视野,没有酮体。

白细胞正常值是(4~10)x10^9/L,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x10^9/L。

体重
体重是反映和衡量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可以了解和掌握机体的营养状况,通常情况下正常成年人体重的正常值是在5.0-18.5kg 之间。

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是重要的生命体征,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血压的正常值是收缩压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9mmHg 之间。

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生命体征,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率的正常值是60-100次/分钟。

人体各指标的正常值

人体各指标的正常值

人体各指标的正常值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体温:正常值范围为36-37摄氏度,但不同部位的温度可能略有差异。

●心率:正常值范围为60-100次/分钟,但这个范围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
同。

●血压:正常值范围为90-140/60-90毫米汞柱,低于90/60毫米汞柱可能被认
为血压偏低,高于140/90毫米汞柱可能被认为血压偏高。

●呼吸:正常值范围为16-20次/分钟,平均约为18次/分钟。

●尿常规蛋白:正常值为阴性。

●尿糖:正常值为阴性。

●红细胞:正常值为0-1个高倍视野。

●白细胞:正常值为(4-10)x10^9/L。

●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x10^9/L。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各指标的正常值可能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应该根据个人情况以及医生建议进行解读和评估。

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指标一、体温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温度,通常是指腋下温度。

正常体温范围在36.5℃至37.5℃之间,具体数值会受到时间、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体温过高可能是因为发热或感染等原因,而体温过低则可能是因为寒冷、代谢问题或疾病引起。

二、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在12-20次/分钟之间。

新生儿和婴儿的呼吸频率较高,约为每分钟30-40次。

呼吸频率的异常可能预示着呼吸道疾病、心肺疾病或代谢问题。

三、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

新生儿的心率较高,约为每分钟120-160次。

心率的异常可能与心脏疾病、运动、焦虑或药物等因素有关。

四、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0-85毫米汞柱。

血压的异常可能与心血管疾病、肾脏问题或代谢紊乱有关。

五、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比例。

正常血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

低于正常范围的血氧饱和度可能与肺部疾病、心脏问题或贫血有关。

六、尿量尿量是指每天排尿的总量。

正常成人每天排尿量在1000-2000毫升之间。

尿量的异常可能与肾脏疾病、水分摄入不足或尿液排出障碍有关。

七、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正常空腹血糖水平应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

血糖的异常可能与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问题或胰腺疾病有关。

八、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正常血脂水平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九、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吸气或最大呼气后,能够吸气或呼气的气体量。

正常成人男性的肺活量约为3000-4000毫升,女性约为2000-3000毫升。

肺活量的异常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减退或肌肉力量下降有关。

十、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是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的一个指数。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机体有炎症、感染或白血病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力低下或骨髓功能障碍等问题。

-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5.5×10^12/L(男性)和3.5-5×10^12/L(女性)。

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有心肺系统疾病,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失血等问题。

-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为120-160g/L(男性)和110-150g/L(女性)。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表示肺心病或吸烟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2.尿常规指标:-尿蛋白:正常范围为阴性。

尿蛋白阳性可能表示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尿糖:正常范围为阴性。

尿糖阳性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尿红细胞:正常范围为0-3个/HP。

尿红细胞偏高可能表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肾脏疾病等问题。

3.生化指标:- 血糖:空腹时正常范围为3.9-6.1mmol/L。

血糖偏高可能表示糖尿病、胰腺炎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低血糖。

-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8-40U/L。

AST偏高可能表示肝炎、肝脏损伤等问题。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8-40U/L。

ALT偏高可能表示肝炎、肝脏损伤等问题。

- 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5-21μmol/L。

总胆红素偏高可能表示肝功能障碍或胆道阻塞等问题。

-肾功能指标:- 肌酐:正常范围为53-115μmol/L(男性)和44-97μmol/L(女性)。

肌酐偏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受损。

- 尿素氮(BUN):正常范围为2.9-8.2mmol/L。

BUN偏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障碍或脱水等问题。

人体各种正常指标

人体各种正常指标

人体各种正常指标1.体重:体重是个人体内物质的总量。

正常成年人的体重通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取决于身高、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

一般男性的体重要高于女性。

2.身高:身高是指一个人头顶至脚底的垂直距离。

正常身高因个体差异而异,主要受到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3.血压: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正常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一般以"高压/低压"的形式表示。

4.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心率因个体差异而异,成年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

5.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一般在12-20次/分钟。

6.体温: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的体温是在36.5-37.5摄氏度之间。

7.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

正常血红蛋白水平在健康人群中会有一定的变化,成年男性通常在13-18克/升之间,而成年女性一般在12-16克/升之间。

9.尿量:尿量是指每天由肾脏产生的尿液的体积。

正常成年人尿液排出量在1000-2000毫升/天之间。

10.血糖水平: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正常血糖水平在餐前空腹状态下为3.9-5.5毫摩尔/升,餐后为不超过7.8毫摩尔/升。

11.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正常范围在成年人中为总胆固醇小于5毫米/升,LDL胆固醇小于3.4毫米/升,HDL胆固醇大于1毫米/升。

12.骨密度:骨密度反映了骨骼系统的健康程度。

正常人骨密度通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高于平均值可视为骨质疏松风险低,低于平均值则表示骨质疏松风险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各项指标正常值
人体各项指标正常值
血型
通常所说的血型就是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确定的。

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有15个主要血型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Rh血型系统。

临床上最重要的是将人类血型分为A、B、AB、O四种(称为ABO血型系统)。

在人类的血液里含有凝集原(又称抗原)A、B和凝集素(又称抗体)A、B。

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

凝集素存在于血浆(或血清)中。

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A和凝集素B)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溶血反应)。

所以在人体的血液中,所含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的类型不同,可分为A、B、AB、O四种血型.
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亲代与子代的血型关系取决于遗传因素,如双亲都是O型,子代也是O型;亲代是O型或AB型,则子代为A型或B型。

子代与母亲血型不合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体温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
度,口腔温度为36.2—37.2度,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
0.3--0.5度。

正常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

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
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体温底于正常称为体温过底。

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过低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

呼吸
人的正常呼吸运动是有节律地进行着,这是通过神经中枢及神经反射性调节来实现的。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钟,无周期改变,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新生儿约为每分钟44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成人每
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

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
子约为2500--3500毫升。

肺活量代表一个人潜在的
呼吸能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能
和健康状况,是常用的测量呼吸功能方法之一。

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分为动脉压和静脉血压。

我们平常所说的血压就是指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

当心脏收缩向动脉射血时,血压升高,其最高值称收缩压(最高压);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心肌舒张末期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最低压)。

收缩期血压减去舒张期血压称为“脉压”。

收缩压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力的大小和心脏搏出量的多少;舒张压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阻力及动脉壁的弹性。

正常人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健康成人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脉压为30-40毫米汞柱。

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不相等,左右两侧之差可达10--20毫米汞柱。

一般来说,老年高于少年;男性高于女性。

血压过低或过高都是疾病的征象,血压过低可引起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细胞缺氧,血压过高可引起心力衰竭,或微血管破裂。

脉搏
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亦一升一降,从而引起血管壁相应地出现一次扩张和回缩的波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脉搏的速率一般称脉率,正常人脉率可因年龄、性别而
有所不同。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男性约60—100次/分钟,女性为70—90次/分钟,儿童较快,约90次/分钟,初生婴儿可达140次/分。

此外,脉搏在日间较快,睡眠时较慢;体力劳动、饭后、精神兴奋时增快。

在病理情况下脉率可增加或减慢。

血液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

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红细胞
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

血红蛋
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并被排出体外。

血红蛋白更易和一氧化碳相合,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时,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正常人体血红蛋白(Hb)含量: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进行更新。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正常人红细胞(RBC)计数: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

血红蛋白及红细
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白细胞
白细胞又叫白血球或白血细胞,可分为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

嗜中性白细胞数量最多,常穿出血管,聚集于炎症组织的周围,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

体内有炎症时,它的数量就增多。

嗜酸性白细胞数量最少。

淋巴细胞与免疫有密切关系,患结核病时,淋巴细胞明显增加。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变形活动非常活跃,有吞噬功能,能吞噬细菌和异物。

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到结缔组织中可变为巨噬细胞。

正常成人
白细胞(WBC)计数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血小板
血小板是形态不规则的小体,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分隔而成。

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

血小板在血液内可存活8--12天,衰老的血小板大多
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参与凝血过程,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当血小板减少到每立方毫米5万个以下时,可引
起皮肤或粘膜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