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第一章 学习小结
物理化学小结(一,二章)
物理化学小结(一,二章)物理化学小结(第一、二章)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三类系统,系统的两种性质及相互关系。
2.热力学平衡态:4种。
3.状态函数:特性。
4.状态方程:pv =nRT5.过程和途径6.热和功:正、负值的规定。
7.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ΔU =Q +W二、体积功与可逆过程1.体积功的计算:膨胀或压缩过程三种情况的计算表达式2.可逆过程:特点。
三、焓:定义,ΔU =Q V ,ΔH =Q P 。
熟练掌握相关Q 、W 、ΔU 和ΔH 之间的关系,要求计算。
四、热容:定义,会用热容C V 、C P 来计算ΔU 、ΔH 。
五、应用1.应用于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是温度的函数;理想气体C V 和C P 的差值(记住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的热容值);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热容比,过程方程式。
(计算类型见例1-7)。
2.应用于实际气体:节流膨胀的意思节流膨胀的恒焓过程Joule-Thomson 系数:利用其正负值来判断T 和P 的变化关系。
六、热化学1.热效应的正负规定2.化学反应中热效应的关系及热化学方程式3.反应进度的概念4.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利用生成焓来计算(产物-反应物)利用燃烧热来计算(反应物-产物)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自发过程的特征:3个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三、卡诺循环:循环过程中Q 、W 的计算,热机效率121T T η=-或121Q Q η=+,3点结论(P49)四、卡诺定理的表述:2点五、熵1.熵的导出:热温商,熵S 的表达式及意义。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QdS o T δ-≥,式中符号的物理意义,学会用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3.熵增加原理:ΔS 绝热≥ 0ΔS 孤立≥ 0判断自发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关系(注意条件)孤立系统中,熵增加原理可判别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六、熵变的计算:在相同始终态之间设计可逆过程A B S S S δ??B r系A Q=-= TΔS 环=-Q 实际/T 环1.等温过程中的计算:a.理想气体等温过程b.相变过程c.理想气体混合过程2.变温过程中熵变的计算:等容变化VdT S C ??21T T = T等压变化P dT S C ??21T T = T 计算时,先设计成等温、等容可逆过程或等温、等压可逆过程,再分步计算。
物理化学各章知识点总结-86页
经此过程,所有状态函数的变量均为零。
4. 功和热
注意:
W pambdV
• 不论是膨胀还是压缩,体积功都用- pambdV
计算,公式中的压力都用外压
• 公式中的pamb不能随便写到积分号外,只有 常数才行
• 只有- pambdV这个量才是体积功,pambV或 Vdpamb都不是体积功。
不同过程功的计算分析:W p amb V
W pamb dV
(1)环境为真空态(自由膨胀):
pamb= 0,W = 0
(2)恒外压过程(pamb恒定): W = -pambΔV = -pamb(V2-V1)
(3)恒压过程(pamb=p=定值):
W=-p△V
(4)恒容过程(△V =0):
W=0
例如:在298.15 K时
1 2
H2
(g,
p
)
1 2
Cl2
(g,
p
)
HCl(
g,
p
)
反应焓变为:
r
H
m
(298
.15
K
)
92.31kJ.mol 1
这就是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f Hm (HCl, g,298.15K) 92.31kJ.mol1
10.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可逆过程: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无限接近平 衡条件下进行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否则称为不可 逆过程。
生成物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都是相
同的,即:
d dnD dnE dnF dnG D E F G
当反应按所给反应式的系数比进行了一个单位的化 学反应时,即 nB / mol B,这时反应进度就是1mol。
《大学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理想气体1、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都遵循PV=nRT 状态方程的气体。
2、分压力: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的压力。
在混合气体中,各种组分的气体分子分别占有相同的体积(即容器的总空间)和具有相同的温度。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各种分子对器壁产生撞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一种组分所产生的压力叫分压力,它可看作在该温度下各组分分子单独存在于容器中时所产生的压力B P 。
P y P B B =,其中∑=BBB B n n y 。
分压定律:∑=BB P P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与混合气体温度、体积相同条件下各组分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的总和。
∑=BB V RT n P )/(3、压缩因子ZZ=)(/)(理实m m V V 4、范德华状态方程 RT b V V ap m m=-+))((2 nRT nb V Van p =-+))((225、临界状态(临界状态任何物质的表面张力都等于0)临界点C ——蒸气与液体两者合二为一,不可区分,气液界面消失; 临界参数:(1)临界温度c T ——气体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
高于这个温度,无论如何加压 气体都不可能液化;(2)临界压力c p ——气体在临界温度下液化的最低压力; (3)临界体积c V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摩尔体积。
6、饱和蒸气压:一定条件下,能与液体平衡共存的它的蒸气的压力。
取决于状态,主要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饱和蒸气压越高。
7、沸点: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8、对应状态原理——处在相同对比状态的气体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对比参数:表示不同气体离开各自临界状态的倍数 (1)对比温度c r T T T /= (2)对比摩尔体积c r V V V /= (3)对比压力c r p p p /= 9、rr r c r r r c c c T Vp Z T V p RT V p Z =⋅=10、压缩因子图:先查出临界参数,再求出对比参数r T 和r p ,从图中找出对应的Z 。
物理化学各章节总结
物理化学每章总结第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1.系统、环境及性质热力学中把研究的对象(物质和空间)称为系统,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其余物质和空间称为环境。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有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系统分为三类: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性质⎩⎨⎧容量性质强度性质2.热力学平衡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
必须同时包括四个平衡:力平衡、热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3.热与功 (1) 热与功的定义热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间温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Q 表示,0>Q 表示环境向系统传热。
功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压力差的存在或其它机、电的存在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W 表示。
0>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2) 体积功与非体积功功有多种形式,通常涉及到是体积功,是系统体积变化时的功,其定义为:V p W d δe -=式中e p 表示环境的压力。
对于等外压过程 )(12e V V p W --= 对于可逆过程,因e p p =,p 为系统的压力,则有V p W V V d 21⎰-=体积功以外的其它功,如电功、表面功等叫非体积功,以W ′表示。
4.热力学能热力学能以符号U 表示,是系统的状态函数。
若系统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则过程的热力学增量为 12U U U -=∆对于一定量的系统,热力学能是任意两个独立变量的状态函数,即 ),(V T f U = 则其全微分为V V U T T U U TVd d d ⎪⎭⎫⎝⎛∂∂+⎪⎭⎫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则有0=⎪⎭⎫⎝⎛∂∂TV U 或 U =f (T ) 即一定量纯态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5.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数学表达式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经典描述①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数量不变。
② “不供给能量而可连续不断做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敞开系统:与环境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经典热力学主要研究的系统)孤立系统:不能以任何方式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
2.状态函数:用于宏观描述热力学系统的宏观参量,例如物质的量n、温度T、压强p、体积V等。
根据状态函数的特点,我们把状态函数分成: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两大类。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的值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熵、热容等,这种性质的函数具有加和性,是数学函数中的一次函数,即物质的量扩大a倍,则相应的广度函数便扩大a倍。
强度性质:强度性质的值只与系统自身的特点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如温度,压力,密度,摩尔体积等。
注:状态函数仅取决于系统所处的平衡状态,而与此状态的历史过程无关,一旦系统的状态确定,其所有的状态函数便都有唯一确定的值。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对于一个微小的变化状态为:dU=公式说明:dU表示微小过程的内能变化,而δQ和δW则分别为微小过程的热和功。
它们之所以采用不同的符号,是为了区别dU是全微分,而δQ和δW不是微分。
或者说dU与过程无关而δQ和δW却与过程有关。
这里的W既包括体积功也包括非体积功。
以上两个式子便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它们只能适用在非敞开系统,因为敞开系统与环境可以交换物质,物质的进出和外出必然会伴随着能量的增减,我们说热和功是能量的两种传递形式,显然这种说法对于敞开系统没有意义。
三、体积功的计算1.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界面,系统的体积变化时,便克服外力做功。
将一定量的气体装入一个带有理想活塞的容器中,活塞上部施加外压。
当气体膨胀微小体积为dV时,活塞便向上移动微小距离dl,此微小过程中气体克服外力所做的功等于作用在活塞上推力F与活塞上移距离dl的乘积因为我们假设活塞没有质量和摩擦,所以此活塞实际上只代表系统与环境之间可以自由移动的界面。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
焦耳实验:ΔU =f (T ) ; ΔH =f (T ) 三、基本关系式1、体积功的计算 δW = -p e d V恒外压过程:W = -p e ΔV可逆过程:1221ln ln p p nRT V V nRT W ==2、热效应、焓等容热:Q V =ΔU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等压热:Q p =ΔH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焓的定义:H =U +pV ; d H =d U +d(pV )焓与温度的关系:ΔH =⎰21d p T T T C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热容定义:V V )(T U C ∂∂=;p p )(T H C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nR C C =-V p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 p =a +bT +c’T 2 四、第一定律的应用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等温过程:ΔU =0 ; ΔH =0 ; W =-Q =⎰-p e d V 等容过程:W =0 ; Q =ΔU =⎰T C d V ; ΔH =⎰T C d p 等压过程:W =-p e ΔV ; Q =ΔH =⎰T C d p ; ΔU =⎰T C d V 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p 1V 1γ=p 2V 2γ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不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C V (T 2-T 1)=-p e (V 2-V 1)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2、相变化可逆相变化:ΔH =Q =n Δ_H ;W=-p (V 2-V 1)=-pV g =-nRT ; ΔU =Q +W3、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298,()298(B H H m f B m r θθν∆=∆∑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p B C T H m p BB m r ∑=∂∆∂ν。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和化学两个领域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应用,逐渐掌握了物理化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在物理化学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物理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首先系统地学习了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方面。
通过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等内容,我对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习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技能的培养物理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应用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中,我积极参与实验课程,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我学会了使用实验仪器,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培养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数学工具的运用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数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数学工具的运用对于解决物理化学问题非常关键。
我学会了使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方法,对物理化学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
通过数学工具的运用,我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物理化学学习中,我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我还学会了合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问题求解和创新思考。
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在物理化学学习中有所体现,也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实际应用的拓展物理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在学习中,我了解了物理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能源、材料、环境等方面。
我学会了将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总结上册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总结上册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体系与环境:我们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把一部分物质与其余的分开(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像的)。
这种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就称为体系或系统,而在体系以外与体系密切相关,影响所能及的部分,则称为环境。
根据体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体系分为三种:体系完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之间没有物质或能量的交换者,称为隔离体系或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的交换,但可以发生能量的交换者,称为封闭体系;体系不受上述限制,即体系与环境之间可以有能量以及物质交换者,称为敞开体系。
明确所研究的体系属于何种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处理问题的对象不同,描述他们的变量不同,所适用的热力学公式也有所不同。
描述体系宏观性质的热力学变量可分为两类:广度性质(容量性质)和强度性质。
广度性质的数值与体系的数量成正比。
此种性质具有加和性,即整个性质的某种广度性质是体系中各部分该种性质的总和。
广度性质在数学上是一次齐函数。
强度性质此种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其数值取决于体系自身的特性,与体系的数量无关。
强度性质在数学上是零次齐函数。
体系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总质量或物质的量(或者把体系的两个容量性质相除)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
若体系中所含物质的量是单位量,即一摩尔,则广度性质就成为强度性质。
2.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热平衡,力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当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时,其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都具有一定的数值。
但是体系的这些性质彼此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通常只需要指定其中的几个,其余的也就随之而定了。
也就是说,在这些性质之中只有部分是独立的。
体系的某些性质的改变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时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物理量叫做状态函数。
热和功与其改变的途径有关,是过程函数,从微观角度来说,功是大量质点以有序运动而传递的能量,热量是大量质点以无序运动方式而传递的能量。
物理化学第一章总结.
VB B
( n B )RT/
※范德华方程(考虑分子本身的体积、引力所引起的修正)
a ( p 2 )(Vm b) RT Vm
或
n2a ( p 2 )(V nb ) nRT V
※范德华常数与临界参数的关系 临界点C,范德华方程一阶、二阶导数为零
E
0
r0
r
兰纳德-琼斯势能曲线
(2)理想气体模型
当实际气体p→0时,V →∞ 分子间距离无限大,则: • 分子间作用力完全消失 • 分子本身所占体积可完全忽 略不计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本身不占体积 (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由微观模型可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演绎法
谢谢观看!
2013.9.10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a) 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b) 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一种气体 p V= n R T
混合物气体的摩尔质量
混合气体
M mix y B M B
B
※道尔顿定律
p p B nB ( RT / V )
B
B
适用的条件:理想气体 低压气体近似符合
※阿马加定律
J mol-1 K-1
2 理想气体模型及定义-演绎法
(1)分子间力(实际气体) 吸引力 相距较远时,有范德华引力; 排斥力 相距较近时,电子云及核产生排斥作用 。
E吸引 -1/r 6
E排斥 1/r n Lennard-Jones理论:n = 12 A B E总 E吸 引+E排 斥=- 6 12 r r 式中A-吸引常数;B-排斥常数
或
对应状态原理
压缩因子:
Z = pV /(nRT)= p Vm /(RT)
物理化学学习小结
物理化学学习小结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物理化学这门课程,在这近半年的物理化学学习历程中,对于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我自己内心有了属于自己的深深地体会,在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是,由于自己认识的不到位,准备的不充分以及对于老师更替的较长时间的适应,导致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上走了不少弯路。
总体来看,首先就是对于即将学习的这门课程的认识认识和把握不充分,由于认为这门课程可能就是大学物理和化学的杂合体,自恃大学物理和化学掌握的还不错的我能一开始并没有给予这门课程有足够的认识,等到了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觉得这门课程的晦涩与难懂。
其次,从最开始,对于这门课程就没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只知道跟随老师的不发而缺乏对于整体的认识,缺乏将知识点彼此串联起来的能力。
然后就是在准备方面,从小学时,老师就教导我们,课前要预习,课后要认真复习,可是就玉溪这一方面,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也因此有时候上课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严重打击了自己的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
对于物理化学课程自己也产生了排斥的情绪。
最后就是在学习物理化学的态度方面的问题,曾近有老师哦和我们说,大学里课堂上知识听不完全懂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你还要认真听,课后要针对你所不懂的地方进行复习,但是自己可能只听到发哦了前半句话,而对于后半句话可能并没有留心,虽然物化课堂上自己一直坐在前排听课,但是在课堂上有时候依旧没有认真地听课,课后也没有针对自己所不懂得地方做好复习的工作,等到现阶段真正复习的阶段了,才发现,往往一小块知识点也需要自己花很长一段时间去搞明白,自此才真正觉得得不偿失,上课的时候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课堂知识点的归纳,做好课堂笔记。
总结下来,在本学期的物理化学课程学习中,首先就是在热力学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的三大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我们就学习了溶液中普遍存在的亨利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在家下来在相平衡这一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相图,包括而组分买三组分以及多组分相图及其应用,最后,我们还重点学习了电化学以及动力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也结合前部分对自己在物理化学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总结,个人觉得学习物理化学需要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方法一、勤于思考: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等。
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结构1. 物质的基本单位在物理学中,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
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单位,由核子(质子和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结构可以简化为核心和电子云两部分,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云则是围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群。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氢气、氧气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由氢和氧组成)等。
元素和化合物是物质的两种基本形式。
3. 三态和状态变化物质存在着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状态变化时,会产生相变现象,如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等。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但化学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二、物质的运动1. 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种。
平动是物质以直线运动的形式进行移动,如小车在平地上行驶;转动是物质围绕一个中心旋转,如地球自转等。
2. 力的作用力是物质运动和形变的原因,它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运动的状态。
3. 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出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第二定律则描述了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其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三定律则阐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是相等而方向相反的。
三、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作用或者变形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它是现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特性,是实现各种物理现象的基础。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引起物体的速度改变,这种作用称为功。
功即是力在距离上所作的功,当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并克服了物体的阻力,使物体发生了移动,即力和移动的点积。
功的单位也是焦耳(J)。
四、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的量度,它的高低决定了物体的热量。
物理化学各章小结
第一章 气体本章小结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pV m =RT pV =(m /M ) RT气体的密度 ρ =m /V =pM /(RT ) 2. 道尔顿分压定律 B p p =∑B B n RTp V =BB p x p= B B p x p = 3. 实际气体的液化和临界点实际气体在临界温度以下通过加压可以被液化。
理想气体则不能。
临界温度T c 是实际气体能被液化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叫临界压力p c 。
在描述实际气体液化的p -V 图上,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所对应的点称为临界点。
0cT p V ∂⎛⎫= ⎪∂⎝⎭ 220cT p V ⎛⎫∂= ⎪∂⎝⎭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所对应的体积称为临界摩尔体积V m,c 。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摩尔体积统称为临界参数,各种实际气体的临界参数可以在各类物理化学数据手册中查得。
4. 实际气体的范德华方程范德华研究了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产生偏差的两个因素-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由此引入两个校正项,得适用于1mol 气体的范德华方程为()2m m a p V b RT V ⎛⎫+-= ⎪⎝⎭适用于n mol 气体的范德华方程为()22an p V nb nRT V ⎛⎫+-= ⎪⎝⎭公式中的a 和b 称为范德华常数,可以通过气体的临界参数计算2227,648c c ccR T RT a b p p == 符合范德华方程的气体称为范德华气体,范德华气体的玻意尔温度为,00B m B T p pV a T p Rb →⎛⎫∂=⇒=⎪∂⎝⎭5. 压缩因子与压缩因子图m pV pV Z RT nRT ==Z 称为压缩因子,Z >1,气体较难压缩,Z <1,气体较易压缩,Z =1,还原为理想气体。
Z 值可由对比温度(/c T T τ=)和对比压力(/c p p π=)通过压缩因子图查得。
查得Z 值后可用上述方程求算实际气体的p -V -T 。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篇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只能说是对物理化学有了一些初步知识,对于能量转换关系,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个研究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初步了解,知道电化学与热力学之间的桥梁是,知道宏观与微观的枢纽是,知道理想气体与非理想气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等这一切,都展现了事物之间的稳定而富于规律的联系。
但是只知道大体框架毕竟不够,还需要对个公式间相互转化又灵活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问题就是公式太多,他们之间的转换有特别灵活,有时很难记忆,当然也许是还没有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致,像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等之间的变形与转化公式就有好几套,令人有点恼火,还有就是在求他们是有涉及很多不同的过程,像等温等压,绝热可逆,等体积等等,每一过程的计算公式又不一样,更是难上加难,级多了用的时候都会混淆,再就是书中的一些小知识点很繁琐,什么广度性质·容量性质等等,总之比较繁琐缺乏系统性的感觉。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所有的只是都是在实践中总结,总结后研究,研究后运用总结好的规律来指导实践,像相图,这么简单一张图谱就可以包含如此多的物理化学过程,并可以根据详图来指导实践的工业活动,还有依数性能在多组分下知道日常的生产生活并提供了科学而具体的理论依据。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篇2科学的目的除了应用以外,还有发现世界的美,满足人类的好奇心。
物理化学自然也是科学,所以同样适用。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
然而,在刚刚开始学物化的时候,我几乎被一大堆偏微分关系式所吓晕。
尤其是看那一大堆偏微分的公式,更是让我觉得头痛。
然而通过阅读以及对以前高数的复习,我慢慢地能理解偏微分的含义了。
由于物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才能学习好物化。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篇一:物理化学学习心得】物理化学学习心得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们开始接触物理化学,到目前为止,将近有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对物化从最初的不了解到现在的慢慢掌握,对物化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心得。
说实在的,物理是我的弱项,化学我也不精通,当这两门学科综合在一起的时候,我更加的头疼。
最开始接触物化的时候,我是带有抵触情绪的,因为怕学不好,所以对它没信心,对自己也没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其实只要自己上课认真听,课后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还是可以接受的。
孙老师上课很有意思,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看起来特别复杂特别繁琐的东西从老师嘴里讲出来的时候会那么容易理解。
她讲得很详细透彻,人幽默风趣,不时的调节一下枯燥的课堂气氛,让大家都能集中精力听课。
特别是这学期,由于进行课改,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让我们自己做课件,分小组上台讲课,然后还有同学进行提问,还有课堂讨论。
通过做课件,我们的自学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我常常和室友们暗叹有这样一位好老师,相信我们会学到更多的,也相信将来的某一天,在我们自己学东西的时候也会这么容易。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的科学。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理论基础,概括的说是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它所研究的是普遍适用于各个化学分支的理论问题,所以曾被称为理论化学。
物理化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的人们已对许多化学反应和过程积累了大量的实验经验,原子-分子学说、气体分子运动论、元素周期律也已经确立,而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人们对热功转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都为物理化学的形成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经典物理化学的核心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关于能量转化的定律,通过它可以计算出一个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时能够放出或需要多少热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过程进行方向和限度的判断,将它用于化学过程可以得知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够按照所希望的方向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停止,反应的最终转化率可到达多少;而动力学则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科学,它揭示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使人们可以决定是否可利用这个反应来经济合理的生产产品或获取能量。
物理化学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总结一热力学基本概念①系统分类:敞开、封闭、孤立②平衡态:各部分宏观性质不变,无宏观流③性质分类:广度,强度④状态函数及特点:1)2)3)⑤过程分类:恒温、恒容、绝热、恒压⑥可逆过程:无损耗、过程无限缓慢、做功最大或最小⑦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nRT二热力学定律1)热力学第零定律:分别于第三物体达到平衡的两物体,他们彼此也一定互呈热平衡(确定温度)2)热力学第一定理:dU=δQ+δW焓的定义:dH=dU+d(PV)3)热力学第二定律:ds≥δQ/T=>“>”不可逆过程,T表环境温度“=”可逆过程,环境温度等于体系温度“<”熵变小于热温商过程不可能发生自发过程特征:一定方向和限度;不可逆;存在方向限度的决定因素。
又卡诺定理推出热力学第二定理:η=(Q1+ Q2)/Q1=(T1- T2)/T1=>(T2-T1)/T2>1+Q1/Q2 (卡诺定理)=>Q1/T1+Q2/T2<0=>dS≥δQ/T4)热力学第三定理:0K时任何完美晶体熵等于0理想气体各可逆过程重要变量计算过程 W Q △U △H △S自由膨胀 0 0 0 0 nRIn(V2/V1) 恒容 0 n Cv.m dT n Cv.m dT n m .p C dT n Cv.m In(V2/V1) 恒温 nRTIn(V2/V1) nRTIn(V2/V1) 0 0 nRTIn(V2/V1) 绝热 n Cv.m dT=(P2V2-P1V1)/(r-1) 0 n Cv.m dT n m p .C dT 0恒压 -pdT n m .p C dT n Cv.m dT n m .p C dT n m .p C In(V2/V1)。
物理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气体1、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及分压力、分体积等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2、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及原因,了解压缩因子Z 的定义及数值大小的意义,熟悉范德华方程(理想气体基础上引入压力、体积修正项)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章:热力学第三定律(2个计算题)1、系统性质(广度、强度性质)2、状态函数特性(如: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及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等)3、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W (Q 、W 取号的规定及各种过程对应计算)4、恒容热、恒压热及之间的关系式,能进行简单计算,掌握焓的定义式,会应用赫斯定律5、掌握各种不同过程的热力学函数计算(单纯PVT 变化时自由膨胀、等温、等压、等容及绝热可逆或不可逆等过程的U 、H 、A 、G 、S 等函变以及正常、非正常相变过程U 、H 、A 、G 、S 等函变计算(状态函数法)6、理解理想气体的一些性质(如U 、H 仅为温度函数、Cp 与Cv 的差值及单原子、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V ,m 和绝热可逆过程过程方程式等)、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等焓过程,了解焦-汤系数等)7、反应进度8、如何由标准摩尔生成焓、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以及相关规定9、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10、自发过程及其共同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文字描述11、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热机效率;熵的定义式及克劳修斯不等式12、判断过程可逆性及自发变化方向的各种判据13、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掌握根据规定熵、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变计算化学变化过程中对应函数的变化值14、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的应用(应用于各函数间的相互计算以及一些证明),了解各函数特征变量15、了解Clapeyron 方程,掌握Clausius-Clapeyron 方程各种形式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个计算题)1、熟悉偏摩尔量、化学势表示,了解偏摩尔量加和公式和吉布斯-杜亥姆公式,掌握相平衡、化学平衡条件2、了解各种不同情况化学势的表达式,假想标准态等概念3、掌握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拉乌尔、亨利定律表达式及简单计算4、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5、了解依数性的一些结论第五章:化学平衡(1个计算题)1、会表示任意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其它各种平衡常数,并能相互换算2、熟悉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并能应用其判断反应方向3、掌握范特霍夫方程各种形式并进行相关计算4、了解温度、压力等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的相关结论5、掌握使用标准平衡常数定义式以及热力学相关公式进算平衡组成的计算。
物理化学第一章小结资料
盖-吕萨克的成就
在化学方面,盖-吕萨克研究范围很广,取得不少成果 。1808年发表了今天以他名字命名的盖-吕萨克气体反应体 积比定律,这对以后化学发展影响很大。此时他被选人法 国研究院。他还发现了硼,还有其他多种贡献。特别值得 一提的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总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和 祖国荣誉联系在一起。1813年法国两位化学家在海草灰里 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但在尚未分离出来时无意地把原料都 给了戴维,盖-吕萨克知道后十分激动地说:“不可原谅的 错误!空前严重的错误!居然倾其所有,拱手送给了外国 人。戴维会发现这种元素,并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这样 ,发现新元素的光荣就会属于英国,而不属于法国了。” 于是他和两位化学家一起立即动手,从头做起,昼夜不停 ,终于与戴维同时确证了新元素——碘,为祖国争得了荣 誉。
焦耳的生平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 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 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 •1872年—1887年焦耳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塞拉逝世。
焦耳的科学成就
•1.焦耳定律的发现
盖斯(Hess G H , 1802 - 1850)
生于瑞士日内瓦,任俄国 圣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从 事无机化学研究,但最著名 的是他进行的一系列热化学 研究,但最著名的是他进行 的一系列热化学研究。
物理化学总结
CV ,m CV / n U m / T V
适用于无相变、无化学变化、非体积功为零的恒压和恒容过程。
(2)
C p ,m CV ,m R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CV ,m CV ,m
3 R 2 5 R 2
C P ,m C P ,m
5 R 2 7 R 2
• 热力学计算 Q、W、ΔU、 Δ H、ΔS、ΔA、ΔG
⑴ 明确所研究的系统和相应的环境。
⑵ 问题的类型:I. 理想气体的 pVT 变化;Ⅱ.实际 气体、液体或固体的 pVT 变化;Ⅲ.相变化;Ⅳ. 化学变化;Ⅴ.上述各种类型的综合。 ⑶ 过程的特征:a. 恒温可逆过程;b. 恒温过程;c. 绝热可逆过程;d. 绝热过程;e. 恒压过程;f.恒 容过程;g. 上述各种过程的综合;h. 循环过程 ⑷ 确定初-终态。 ⑸ 所提供的物质特性,即 pVT 关系和标准热性质。 ⑹ 寻找合适的计算公式。(最费神、最重要)
4 多一组分在热力学上可用相同方法处理, 有相同的标准态,相同的化学势表示式。 溶液 系统中各组分在热力学上用不同方法处理, 其标准态不同,化学势表示式不同,分别服从不 同的经验规律。
2.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cB
def
nB V
mB
def
nB mA
3.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偏摩尔量
界面现象
• • • • • 理解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函数的概念。 理解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概念和Laplace公式。 理解Kelvin公式及其应用。 掌握润湿、接触角和Young方程。 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理解Gibbs吸附等温式。 • 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掌握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 学时基本要求:1、了解物理化学学科、阐明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2、掌握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
P V T 关系 3 学时气体的第一章基本要求:1、掌握理想气体性质、状态方程及基本定律。
2、了解实际气体的性质及范德华方程。
3、掌握临界状态概念、对应状态原理。
4、了解pVT 关系的普遍化计算方法。
重点:理想气体定义、分压力、分体积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的应用,对应状态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分压力、分体积的概念,使用范德华方程及用压缩因子图对真实气体进行有关计算。
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nRTRT?(m/M)pV?pV?p(V/n)?RT 或m3V?V/n称为气体的摩尔体。
mol PaTp式中,V,及n单位分别为,m,K及m3 -1-1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mol·K=8.314510 J ·m积,其单位为·mol。
R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气体混合物2.(1)组成? ) = y (或x 摩尔分数nn/BB ABA???yV/??体积分数Vy Bm,BBAm,AA?V?表示在一定T,p式中下纯气体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A的摩n Am,AA??为在一定T,p尔体积。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Vy A,mAA(2)摩尔质量???n/M?m/nM??yM BmixBBB BBB??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上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式中nm?nm?BBBB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y?n/n?p/p?V/V(3)BBBB式中p为气体B,在混合的T,V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B?V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p的分压力。
为B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B道尔顿定律3.?,p= yp pp?BB BB上式适用于任意气体。
对于理想气体p?nRT/V BB4.阿马加分体积定律?V?nRT/V BB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5.范德华方程2(p?a/V)(V?b)?RT mm22)(V?nb)p?an?/VnRT(6 -23 -1aa b皆为只与气体的种,和,b的单位为式中m的单位为Pa ·m mol·mol·类有关的常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此式适用于最高压力为几个MPa的中压范围内实际气体p,V,T,n的相互计算。
6.维里方程32......)?/VC/V?DpV?RT(1?B/V?mmmm及32'''......)?BDp?C?pppV?RT(1?m上式中的B,C,D,…..及B',C',D'….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第四…维里系数,它们皆是与气体种类、温度有关的物理量。
适用的最高压力为1MPa至2MPa,高压下仍不能使用。
7.压缩因子的定义Z?pV/(nRT)?pV/(RT) m Z的量纲为一。
压缩因子图可用于查找在任意条件下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
但计算结果常产生较大的误差,只适用于近似计算。
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概念题一.思考题1.试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理想气体?在低压下真实气体为什么可看作理想气体?2.如何用外推法求通用气体常数的数值?3.如何定义混合气体中的分压和分体积?4.范德华方程是如何导出的?5.真实气体为什么不能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液化?6.如何根据对比状态原理绘制压缩因子图?怎样由压缩因子图进行真实气体的计算?二.填空题.1. 某物质在时,其对比温度,则该物质的临界温度。
?T5.T?1K300cr2. 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在宏观上的特征是:。
3. 已知A(g)和B(g)的临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临界压力之间的)B?T(T(A)cc关系为:。
则A、B气体的范德华常数a和b之间的关系必然是:)p(A)?p(B cc(选填:>、=、<、无法确定);。
)B(B)bba(A)(A)(a4.气体的压缩因子Z的定义是Z= ,对实际气体,若Z>1则表示比理想气体压缩;若Z<1则表示比理想气体压缩;5.在一定的对比温度下,任一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只是的函数。
三.选择题3的容器中含有0.65mol的理想气体A, 1.温度恒定为25℃,体积恒定为25dm0.35mol的理想气体B。
若向容器中再加入0.4mol的理想气体D。
则B的分压力P(),分体积V*()。
BB选择填入:A.变大 B.变小 C. 不变D.无法确定2.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有足够多的某纯液态物质,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皆存在气—液两相平衡。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变大,饱和液体Vl ) ; 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m(的摩尔体积VgVVg Vl ) ( ) m= ) - m(m() ;?m(选择填入:A.变大B.变小C. 不变D.无一定规律3.在温度恒定为373.15K,体积为2.0dm3的容器中含有0.035mol的水蒸气gl) 。
则容器中的HO必然是O()。
若向上述容器中再加0.025mol的水HO(H222()。
选择填入:A.液态 B.气态 C. 固态 D.无法确定4.关于临界点的性质,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液相与气相摩尔体积相等(B)液相与气相之间不存在界面(C)气、液、固三相共存(D)气化热为零p?p?p,体积:B(g)形成的理想气体混合系统,总压:和5.由A(g)BA??n?n??V?VVn),,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BABA.???B.A.C.D.RTpVn?pV?nRT?nnRT?RTpVpV ABAABABBB6.气体能被液化的条件是()A.B.p??TT,p?p,pTT?cccc??. DC.p,p?T?T?T,pp?1cr7.加压使实际气体液化,必要条件是气体要达到( )A.波义耳温度之下B.温度低于沸点C.临界温度之下D.临界温度之上8. 1mol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压缩至同一终态压力p,恒温可逆压缩过程的终态体积为V,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的终态体积为V',则V' V。
(选填>,=,<)选择填入:A. > B. = C. < D.无法确定四.计算题3,若以每小时300m90kgH(CCl)气体1. 气柜储存有121.6kPa,27℃的氯乙烯32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储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2.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3容器中,200cm直到压今有20℃的乙烷~丁烷混合气体,充入一抽成真空的3. 力达到101.325kPa,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0.3897g。
试求该混合气体中两种组分的摩尔分数及分压力。
4.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中,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331dmN H 3dm22p Tp T⑴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出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⑵隔板抽去前后,H及N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22⑶隔板抽去后,混合气体中H 及N的分压力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22.-13为范德华气体,试求0.381dm。
设.molCO5. CO气体在40℃时的摩尔体积为22的相对误差。
其压力,并比较与实验值5066.3kPa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范德华方程计算其气体,40530kPa的N6. 今有0℃,2-1。
70.3cm.mol摩尔体积.实验值为*327…+x+:1/(1-x)=1+x+x. 函数1/(1-x)在-1<x<1区间内可用下述幂级数表示先将范德华方程整理成再用上述幂级数展开式来求证范德华气体的第二、第三维里系数分别为2C(T)=bB(T)=b-a/(RT)=a/(bR)T的定义式,证明范德华气体的T可表示为8. 试由波义尔温度T BBB为范德华常数。
a,b式中23试用普遍化。
kPa的氧气钢瓶中,压力达202.7×9. 把25℃的氧气充入40dm10压缩因子图求钢瓶中氧气的质量。
23,300KkPa146.9×1010. 300K时40dm。
欲从中提用钢瓶中储存乙烯的压力为3,试用压缩因子图求钢瓶中剩余乙烯气体的压力。
12m的乙烯气体101.325kPa典型例题气体的pVT关系第一章o时,管道内天然C2 kPa,温度为25 [例1] 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当输送压力为气的密度为多少?假设天然气可看作是纯的甲烷。
mol-1 3 kg ·×10-甲烷解:M =16.04 3?31010??16.04200mpM??3?3ρm1.294?kgmkg?????273.15)?(25?8.315RTV)气体的密度Cl℃时氯甲烷(例[2]0CH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
3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
p/p试作ρ~25.331101.325p/kPa33.77567.55050.663-30.566601.52632.30740.757131.1401 g.cm/ρ解:氯甲烷(M=50.5g/mol),作ρ/p~p图:w/p=0.02224ρ截距时可以看成是理想气体0p?/RT/p=m/PV=Mρw RT=50.5g/mol?M=0.02224w的湿烃类混合气体(含水蒸气的烃类混合气104 . 365 kPa 300 K,3] 今有[例干烃类混1 kmol ,现欲得到除去水蒸气的体),其中水蒸气的分压为3.167 kPa 1()应从湿烃混合气体中除去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合气体,试求:2)所需湿烃类混合气体的初始体积。
(。
p;水蒸气的分压为p解:(1) 设烃类在混合气中的分压为BA101.198 kPa B= p - p p = 则p= 3.167 kPa; AB?可得:n) = yp p =(n / p , 由公式BBBBnpp3.167??BBB??n?n??1000mol?31.30mol??AB npp101.198??AAAV (2) 所求初始体积为RTnnRT300?nRT31.30?8.31533BA mm???24.65??V3ppp10?3.167BA试求其摩尔体积。
条件下服从范德华方程,,若甲烷在例[4]203 K2533.1 kPa 解:范德华方程可写为:230/ab - )/a(+V) pRTb - (V +/ pV p =mmm - 1?63-2 mol?10-1 Pa?=a:甲烷:2.283m, ??0.4728 =b10- 4 mmol,解三次方程应得一个实根,二个虚根,将以上数,190.53 K =cT T > Tc 据代入范德华方程:32+9.013 ?10- 8 V-3.856 ?-7.091 ?10- 4 V10-12 =V0 mmm-1?mol 5.606 ? 10 - 4m3解得:V = m03体积为10 dmC,1 kg[例5]应用压缩因子图求80的乙烷气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