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物理学:是研究自解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科学探究环节: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休的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另一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参照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一样。
3、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1Km=103 m 1m=10dm=102cm=103mm=106µm=109
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精确值+估计值(1位)+单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和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一致),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三、速度
1、比较快慢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定义、单位与计算(a m/s = 3.6a km/h )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及时间均无关,只等于二者比值
②平均速度不能将速度简单求平均值,只能用某段路程除以该段路程的时间。
第三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v s t vt s t s v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及温度有关,但于音调、响度、音色均无关,比如超声波与次声波的速度相同。
(V
空气=340m/s ,V
钢铁
>V
水
>V
空气
)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与障碍物的距离>17m)。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弦的音调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控制变量法)。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叫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超声具有导航、穿透和破碎能力(或说成传递信息、传递能量的作用);
次声有危害,要远离次声源(一些动物如狗、大象能听到地震或海啸的次声)。
第四章、多彩的光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影子,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3/4 ,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4、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5、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书本P55图4-7实验探究)(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8、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9、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0.(课本58页图4-13实验)
11、典型作图
12、平面镜的应用(光的反射)(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四、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视深度<实际深度);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海市蜃楼;一笔三折,彩虹,透镜成像,看日出(实际的太阳在地平线下方)等。
4、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5、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吸收与物体相同颜色的光,反射与物体不同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所决定(透过与物体相同颜色的光,吸收与物体不同颜色的光)。
4、透镜及分类(光的折射)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F
F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课本72页的实验探究过程)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正实倒要记牢。(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作图见本资料末尾)
8、眼睛构造: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图见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