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图的实施步骤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1. 收集数据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设备的运行时间等等。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手工记录、自动采集或者传感器等方式进行。
在收集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漏报和误报。
•选择目标指标:确定需要监控和控制的目标指标,如产品质量指标、生产效率指标等。
•确定数据采集方式:选择适合的数据采集方式,可通过扫描仪、传感器、自动采集软件等方式进行。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集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人为误差或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错误。
2. 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当前情况和趋势。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方式进行。
•数据清洗和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极差等,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
•图表分析:通过绘制控制图、趋势图等图表,将数据可视化,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3. 建立控制图建立控制图是实施控制图的核心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监控和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立控制图时,需要确定控制限和参数的计算方式。
•确定控制限:根据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确定控制图的控制限。
常用的控制限有平均线、上下控制限和警戒线等。
•计算参数: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计算控制图所需的参数,如平均值、标准差、极差等。
•绘制控制图:根据建立的控制限和计算的参数,使用统计软件或Excel等工具绘制控制图。
4. 分析控制图分析控制图是判断过程是否稳定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控制图的分析,可以了解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及时发现异常和特殊因素。
•判断稳定性:观察控制图上是否存在超出控制限的点,如果存在,则说明过程可能存在特殊因素。
•判断规律性:根据控制图上点的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规律性,如趋势、周期性等。
6西格玛控制图的实施步骤
6西格玛控制图的实施步骤原则上,六西格玛控制图可适用于绝大多数过程参数的控制,那么在实施控制图时,需要哪些步骤呢?1.高层管理的承诺。
高层管理在组织中起着战略决策作用,任何一种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高层的认可和支持,否则一定会失败,控制图的实施也不例外。
2.组织SPC推行小组。
(1)小组的职责是在公司范围内推行控制图的应用,组织所需资源及协调行动,安排培训,评估推行效果等。
(2)推行小组成员应来自包括生产、品质、工程、设计、物控等部门,并包含1名以上高层管理人员。
3.开展培训。
控制图培训针对不同的对象可分为几类,分别是(1)管理层培训。
主要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培训目标为让受训者了解控制图基本概念、用途、益处及推行方法等。
(2)技术人员培训。
主要对象为工程技术人员。
培训目标为让受训者掌握管理层培训的所有内容和控制图原理、选择方法和应用细节等。
(3)作业层培训。
主要对象为实施控制图的基层作业/检验人员。
培训目标为让受训者掌握控制图具体操作步骤。
4.确定需要控制的过程及参数。
一般来说,公司的生产过程往往不止一个,可以控制的对象非常多,对每个质量特性都用控制图进行控制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需选择对“关键的少数”质量特性、过程参数等进行控制才是经济的做法。
5.确定测量系统并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1)在选定控制项目后,需确定该控制对象的测量系统,因为所有数据都是靠测量得来的。
只有确定测量系统,才能保证过程数据具有再现性。
假设对一个控制项目采用的测量系统(如测量仪器、测量人员、测量方法等)是变动的,则数据就缺乏可比性,控制图就会失去意义。
因此确定相对固定的测量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是明确测量系统误差,确保测量数据的有效性,这对过程控制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省略,否则控制图的数据真实性就存在疑问,控制结果的有效性就会存在问题。
6.选择适当的控制图进行控制。
(1)针对控制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控制图。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是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是1. 选择需要监控的过程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需要监控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是一个制造过程、服务过程或者是一个业务过程。
选择需要监控的过程是为了找出问题,并确定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关键点。
2. 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实施控制图的第二个步骤。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记录相关的过程指标或者变量。
这些数据可以是数量型数据,也可以是质量型数据。
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过程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为之后的控制图绘制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使用各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如手动记录、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等。
3. 绘制控制图绘制控制图是实施控制图的关键步骤之一。
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程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
常见的控制图有Xbar-R图、Xbar-S图、P图、NP图、C图等。
控制图的绘制需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首先确定控制限,包括上限、中心线和下限。
然后绘制数据点,将数据点和控制限进行对比,以判断过程的稳定性。
4. 分析控制图在绘制控制图之后,需要对控制图进行分析。
分析控制图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可以通过观察控制图的特征,如点的分布、趋势和规律等来判断。
如果控制图显示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说明过程稳定,并且没有特殊原因导致的变异。
如果控制图显示过程不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说明过程不稳定,并且需要分析引起变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 实施过程改进最后一个步骤是根据控制图的分析结果,对过程进行改进。
根据控制图的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过程的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改进。
改进过程可能包括改变操作方法、调整设备参数、优化供应链等。
实施过程改进是实施控制图的最终目标,通过不断改进过程,使得过程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是选择需要监控的过程、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分析控制图和实施过程改进。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过程的控制和改进,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SPC控制图使用步骤(张琪)
D3
0
0
0
0
0 0.076 0.136 0.184 0223
D4 3.267 2.574 2.282 2.114 2.004 1.924 1.864 1.816 1.777
过程能力分析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 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成能力的指标,汉语译作 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 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 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 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对 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 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 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 大。
公差说明
单边规格:只有规格上限和规格中心或只有 下限或规格中心的规格;如考试成绩不得低于 80分,或浮高不得超过0.5mm等;此時數據 越接近上限或下限越好﹔
双边规格:有上下限與中心值,而上下限與中 心值對稱的规格;此时数据越接近中心值越 好;如D854前加工脚长规格2.8±0.2mm;
SPC控制图使用步骤
1、收集数据 2、建立控制限 3、解释统计控制 4、延长控制限以继续控制
控制图两种基本类型
1、计量型控制图: 来自过程数据是连续的(如直径、长度) X(均值)-(极差)R图 2、计数型控制图: 来自过程数据是不连续的(如通过和不 通过、接受和拒收) P图、NP图
SPC使用控制图准备工作
NI + N2 +….. NK
K:子组数量
NI都相等
不合格品率图(P图)
中心线计算公式: CLP=P 控制限计算: UCLPI=P+3 P(1-P)/ NI
7大手法及八大原则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qc七大手法的应用及实施步骤
qc七大手法的应用及实施步骤1. 引言在质量控制领域,qc七大手法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qc七大手法的概念以及其应用和实施步骤。
2. qc七大手法概述qc七大手法是指七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1.核查单2.制表法3.控制图4.直方图5.相关图6.散点图7.石川图3. 核查单核查单是一种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表格。
通过使用核查单,可以收集和整理质量问题信息,并追踪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
核查单的编制步骤如下:•确定核查单的目的和范围•编制核查单模板:按照需要记录的信息列出表格的各个字段•填写核查单:在实际使用中,根据问题情况填写核查单•核查单评审:将核查单交给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确保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准确性•核查单改进:根据评审意见,进行核查单的改进和优化4. 制表法制表法是一种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数据的方法。
通过使用制表法,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从而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问题。
制表法的步骤如下:•收集数据:从相关部门或系统中收集需要分析的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数据并按照需要的格式进行处理•设计表格: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分析目的设计表格的格式和结构•绘制图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图表,如柱状图、线图等•分析结果:对绘制的图表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规律•提出改进建议: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5.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管理过程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使用控制图,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过程中的变异,从而预防和解决质量问题。
控制图的步骤如下:•收集数据:从过程中收集数据,如生产线上的数据、产品的测量数据等•确定控制图类型: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控制图,如均值图、范围图等•绘制控制图: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控制图,并标注上控制限和中心线•分析过程稳定性:分析控制图上的数据点是否在控制限范围内,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控制图上出现异常数据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6.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柱状图的形式表示数据分布的方法。
控制图与过程能力分析
控制图与过程能力分析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工具,它通过监控产品或过程的变异性来确保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图被广泛应用于监控制造过程中的变异性,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与此同时,过程能力分析则是用于评估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其生产过程是否能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因此,控制图与过程能力分析在生产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控制图的原理和类型控制图是一种通过统计方法来监控过程稳定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生产者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控制图的原理是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按照时间顺序绘制在图表上,并根据统计学规则来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图类型包括X-bar图、R 图、P图和C图等,每种类型的控制图都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X-bar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平均值的控制图,它可以帮助生产者了解生产过程的变异情况。
R图则是用于监控过程变异性的控制图,它可以帮助生产者了解生产过程的一致性。
P图和C图则是用于监控不合格品率的控制图,它们可以帮助生产者了解生产过程的品质情况。
通过绘制这些不同类型的控制图,生产者可以全面了解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过程能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过程能力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生产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其生产过程是否能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过程能力分析的原理是通过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过程能力指标包括过程能力指数(Cp)、过程能力指数(Cpk)以及过程性能指数(Pp)和过程性能指数(Ppk)等,它们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计算这些过程能力指标,企业可以全面了解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确定生产过程是否能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包括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包括1. 定义过程和目标在使用控制图进行过程监控和改进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定义要控制的过程和目标。
过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或操作,目标是待改进的指标或性能。
明确定义过程的边界和目标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控制图的适用范围和目标。
2. 数据采集和整理为了绘制控制图,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过程的运行记录、传感器采集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清洗、汇总和归类等操作。
整理后的数据应该具有一定的结构,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绘图。
•清洗数据:去除异常值、缺失值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汇总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段或其他指标进行数据聚合,以便分析。
•归类数据: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控制图绘制和解读。
3. 绘制控制图当数据收集和整理完成之后,下一步是绘制控制图。
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过程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是否存在特殊原因导致的异常。
控制图通常由一条中心线和上下限线组成。
•中心线:代表过程的平均水平,可以通过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来确定。
•上下限线:根据数据的变异性来确定,常用的方法包括极差法、标准差法等。
绘制控制图的过程包括计算中心线和上下限线的值,以及在图表上标出数据点。
常见的控制图包括均值控制图、极差控制图等。
4. 分析和解读控制图一旦控制图绘制完成,我们需要对图表进行分析和解读。
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过程是否稳定,是否存在特殊原因引起的异常。
对控制图的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观察过程的变化趋势:通过观察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判断过程是否稳定。
•判断是否存在特殊原因:通过控制图上的规律性和异常点,判断是否存在特殊原因。
•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如果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分析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5. 持续改进控制图的作用不仅仅是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和异常情况,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持续改进。
通过对控制图的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出存在问题的环节和改进的方向,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图片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第一步:确定需要监控的过程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需要监控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是任何一个可以被量化的业务或生产活动。
例如,可以监控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监控生产线的效率等。
确定需要监控的过程是实施控制图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第二步:收集数据并建立样本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并建立样本。
收集数据可以通过检测、测量或观察等方式进行。
样本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反映整个过程的变化。
样本应该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
第三步:确定控制图类型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监控的目的确定控制图的类型。
常见的控制图有平均数图、范围图、标准偏差图等。
不同类型的控制图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变化。
第四步:计算控制限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计算控制限。
控制限是用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基准。
控制限的计算需要使用样本数据,并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
控制限通常包括上限和下限,超出这些限制的数据点可能表示有异常事件发生。
第五步:绘制控制图并分析结果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根据计算得到的控制限绘制控制图,并分析结果。
控制图通常包括样本点和控制限线。
通过对控制图的分析,可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是否存在异常事件等。
如果过程处于控制状态,说明过程运行正常;如果过程超出控制限,说明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过程。
以上是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
通过这五个步骤,可以对需要监控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施控制图之前,需要仔细思考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应用。
只有科学合理地实施控制图,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快来尝试实施控制图吧,提升您的生产管理水平!。
QC七大手法之控制图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五、散布图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程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称为“相关图〞。
1、分类1〕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2〕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3〕不相关:变量X〔或Y〕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并不改变;4〕曲线相关:变量X开场增大时,Y也随着增大,但到达某一值后,那么当X值增大时,Y反而减小。
2、实施步骤1〕确定要调查两个变量,收集相关最新数据,至少30组以上;2〕找出两个变量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与Y轴;3〕将相应两个变量,以点形式标上坐标系;4〕计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等工程;5〕判读散布图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3、应用要点及考前须知1〕两组变量对应数至少在30组以上,最好50组至100组,数据太少时,容易造成误判;2〕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3〕由于数据获得常常因为5M1E变化,导致数据相关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获得条件进展层别,否那么散布图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关系;4〕当有异常点出现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而不能把异常点删除;5〕当散布图相关性与技术经历不符时,应进一步检讨是否有什么原因造成假象。
七、控制图1、控制图法涵义影响产品质量因素很多,有静态因素也有动态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即时监控产品生产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便改善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次品产出控制图法就是这样一种以预防为主质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现场收集到质量特征值,绘制成控制图,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状况。
控制图可以提供很多有用信息,是质量管理重要方法之一。
控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一种带控制界限质量管理图表。
运用控制图目之一就是,通过观察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状况,分析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消除,使生产过程恢复稳定状态。
控制图如何制作
控制图如何制作控制图,是制造业实施品质管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它最早是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华特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它通过设置合理的控制界限,对引起品质异常的原因进行判定和分析,使工序处于正常、稳定的状态。
控制图是按照3 Sigma 原理来设置控制限的,它将控制限设在X±3 Sigma 的位置上.在过程正常的情况下,大约有99.73%的数据会落在上下限之内.所以观察控制图的数据位置,就能了解过程情况有无变化。
工具/原料•电脑•待解决问题方法/步骤1. 1确定抽样数目,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抽样数目通常为每组2~6个.确定抽样次数,通常惯例是每班次20~25次数,最少20组,一般25 组较合适,但要确保样本总数不少于50个单位。
2. 2确定级差、均值及均值、级差控制界限(通过公式计算)。
3. 3制作Xbar——R控制图。
4. 4分析控制图并对异常原因进行调查及对策;继续对生产过程进行下一生产日的抽样并绘制控制图,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连续监控。
END注意事项•制作Xbar——R控制图,需要明确记录抽样数据的基本条件(机种、项目、生产线、规格标准、控制界限、抽样时间及日期、抽样频次等),在控制图的上方可开辟“基本条件记录区”以记录上述条件;另外抽样的数据及计算出的X和R值记录在控制图的下方区域,形成“抽样数据区",最下方可作为“不良原因对策区”,这样就可形成一份完整的Xbar——R控制图。
二、控制图的轮廓线第3页 /(共6页)控制图是画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图表。
如图5—4所示。
通过它可以看出质量变动的情况及趋势,以便找出影响质量变动的原因,然后予以解决。
图5-4控制图我们已经知道:在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中, 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3]范围内的概率为99。
73%,落在界外的概率只有0。
27%, 超过一侧的概率只有0。
135%,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 控制图正是基于这个结论而产生出来的。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1.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管理过程稳定性的统计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过程的正常变化范围,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变化。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过程可变性:每个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变异性,其来源可能包括工具、人员、材料、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正常的随机变异和特殊因素引起的异常变异。
•随机变异和系统变异:随机变异是正常的、无法避免的变异,而系统变异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非随机变异。
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过程的变异状态。
•控制限:控制图通过计算上下控制限来判断过程的稳定性。
上下控制限是根据过程中已有的数据计算得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过程是否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
2. 控制图的应用案例控制图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过程管理中。
以下是一些控制图的应用案例:a. 制造业中的过程控制在制造业中,控制图常被用于监控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例如,某汽车零件制造厂使用控制图来监控某一关键尺寸的变化。
通过收集一组零件的尺寸数据,并绘制控制图,他们可以判断制造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以及是否需要调整工艺参数来提高产品质量。
b. 服务业中的过程控制在服务业中,控制图可以用于监控服务质量和业务流程的稳定性。
例如,某银行使用控制图来监控客户服务热线接听时间。
通过记录每天的接听时间,并绘制控制图,银行可以判断服务质量是否稳定,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滞后的问题。
c. 质量管理中的过程控制控制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使用控制图来监控产品的良率。
通过采集一组产品的良品和不良品数据,并绘制控制图,公司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异常的原因。
d. 医疗保健中的过程控制在医疗保健中,控制图可以用于监控诊疗过程的稳定性和效果。
例如,某医院使用控制图来监控手术室的感染率。
通过收集每个季度的感染事件数据,并绘制控制图,医院可以判断感染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并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手术室的卫生环境。
控制图(control charts)
控制图(control charts)又名:统计过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方法演变:EQ \o(\s\up5(-),\s\do2(x))计量值控制图:⎺X-R控制图(又名均值极差控制图),⎺X-s控制图,单值控制图(又名X 控制图,X-R控制图,IX-MR控制图,XmR控制图,移动极差控制图),移动均值-移动极差控制图(又名MA-MR控制图),目标偏差控制图(又名差异控制图、偏差控制图、名义值偏差控制图),CUSUM(又名累计和控制图),EWMA(又名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多元控制图(又名Hotelling T2控制图)。
计数值控制图:p控制图(又名不良品率控制图),np控制图,c控制图(又名缺陷数控制图),u控制图。
两种数据都适用的控制图:短期过程控制图(又名稳定控制图或者Z控制图),组控制图(又名多属性值控制图)。
概述控制图是一种对过程变异进行分析和控制的图形工具。
数据按时间顺序绘制在图上,控制图一般有一条代表均值的中心线,一条上控制限位于中心线上方,一条下控制限位于中心线下方,这些线是根据过程数据确定的。
通过当前数据和由历史数据计算所得的控制限的比较,我们可以判定当前过程变异是稳定的(受控制)还是不稳定的(不受控制,受到某个特定因素的干扰)。
控制图分为很多种,不同的过程、不同的数据,我们采用不同的控制图。
计量值数据的控制图经常是成对应用,其中常绘制在上方的一张控制图监测均值,或者说过程数据的分布中心,而绘制在下方的一张控制图监测极差,或者说分布的波动程度。
如果借助于练习打靶的例子来说明,那么均值就是靶子上射击集中的地方,极差是射击点的离散程度。
计量值数据要成对使用控制图,计数值数据则通常只使用一张控制图就足够了。
适用场合·当你希望控制当前过程,问题出现时能察觉并能对其采取补救措施时;·当你希望对过程输出的变化范围进行预测时:·当你判断一个过程是否稳定(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时;·当你分析过程变异来源是随机性(偶然事件)还是非随机性(过程本身固有)时;·当你决定怎样完成一个质量改进项目时——防止特殊问题的出现,或对过程进行基础性的改变。
SPC控制图实施的八个步骤等
SPC控制图实施的八个步骤发布日期:2011-8-12 | 人气:1861、识别关键过程一个产品品质的形成需要许多过程(工序),其中有一些过程对产品品质好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过程称为关键过程,SPC控制图应首先用于关键过程,而不是所有的工序。
因此,实施SPC,首先是识别出关键过程。
然后,对关键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识别出过程的结构(输入、输出、资源、活动等)。
2、确定过程关键变量(特性)对关键过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因果图、排列图等),找出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变量(特性)。
3、制定过程控制计划和规格标准这一步往往是最困难和费时,可采用一些实验方法参考有关标准。
4、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5、过程受控状态初始分析采用分析用控制图分析过程是否受控和稳定,如果发现不受控或有变差的特殊原因,应采取措施。
注意:此时过程的分布中心(X)和均差σ、控制图界限可能都未知。
6、过程能力分析只有过程是受控、稳定的,才有必要分析过程能力,当发现过程能力不足时,应采取措施。
7、控制图监控只有当过程是受控、稳定的,过程能力足够才能采用监控用控制图,进入SPC实施阶段。
8、监控、诊断、改进在监控过程中,当发现有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
对于受控和稳定的过程,也要不断改进,减小变差的普通原因,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发布日期:2011-8-12 | 人气:156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APQP(1)QP是为了开发新产品/更改产品做准备的活动。
(2)APQP是一种结构化的策划方法。
a)策划过程包括了从市场调研至批量投产全过程。
b)该方法明确了确保产品使顾客满意的各策划步骤。
c)该方法明确了每一步骤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d)该方法明确了步骤之间的相ス叵担词淙胗胧涑觯(3)APQP具有的特点:a)目标明确:满足顾客要求,不断改进。
b)按规定的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策划。
c)应用各类分析工具:FMEA,MSA,SPC、流程图,QFD等。
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控制图
控制图
控制图的应用
理论上讲,预备数据的组数应大于20组,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取25组数据。 当个别组数据属于可查明原因的异常时,经剔除后所余数据依然大于20组时,
仍可利用这些数据作分析用控制图。若剔除异常数据后不足20组,则须在排除异 因后重新收集25组数据。
取样分组的原则是尽量使样本组内的变异小(由正常波动造成),样本组间的 变异大(由异常波动造成),这样控制图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因此,取样时组内样本必须连续抽取,而样本组间则间隔一定时间。
控制图
控制图的应用
应制定一个收集数据的计划,将其作为收集、记录及描图的依据。 在适当的时间内收集足够的数据,这样子组才能 反映潜在的变化,这些变化 原因可能是换班/操作人员更换/材料批次不同等原因引起。对正在生产的产品进 行监测的子组频率可以是每班2次,或一小时一次等。
控制图
控制图的应用 由表3中可知,当n=5时
UCL D4 R 2.114 27.44 58.01 CL R 27.44
LCL D3R 0 27.44 0
控制图
控制图的应用 以这些参数作R控制图,并将表1中的R数据在图上打点,结果如图1。
70
极 60 差
50
UCL=58.01
40
②取得预备数据;
控制图 制作步骤
③计算统计量; ④作控制图并打点;
⑤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态;若稳,则进行步骤6; 若不稳,则除去可查明原因(异因)后转入步骤2;
⑥延长控制图的控制线,作控制用控制图,进行日常管理。
控制图的应用
控制图
控制图的应用
本任务以某厂生产的植物油为例,来说明控制图的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计算公式见表2。
UCL D4 R
管制图的实施步骤
管制图的实施步骤1. 引言管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改进过程稳定性的统计工具。
它能帮助我们识别过程中的变异,并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依据。
本文将给出管制图的实施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管制图进行过程改进。
2. 准备工作在实施管制图之前,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 确定要监控的过程:选择一个关键过程,确保它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
- 收集数据:收集足够的过程数据,包括样本数据、观测时间、样本大小等等。
- 设置管制限:根据统计原理和过程能力要求,确定上下管制限。
3. 绘制管制图绘制管制图是实施管制图的关键步骤。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管制图绘制方法。
3.1 均值-极差管制图均值-极差管制图适用于连续性数据。
具体绘制步骤如下: - 计算样本平均值和极差。
- 根据所选的控制限类型(通常为3σ),计算上下管制限。
- 将样本平均值和极差分别画在控制图的相应位置。
3.2 均值-标准差管制图均值-标准差管制图适用于变异性数据。
具体绘制步骤如下: - 计算样本平均值和标准差。
- 根据所选的控制限类型(通常为2σ),计算上下管制限。
- 将样本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画在控制图的相应位置。
4. 分析管制图分析管制图是识别过程中的特殊原因变异和常见原因变异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分析管制图的常见方法:4.1 管制图的模式观察管制图中的点是否具有特定的模式。
例如,连续9个点在中心线的上方或下方,或者点分布成V形或W形等。
这些模式可能表示特殊原因变异的存在。
4.2 管制图点的位置观察管制图中的点是否处于管制限的边界上或超过管制限。
这表明特殊原因变异可能发生。
4.3 管制图的趋势观察管制图中的点是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显示出递增或递减的趋势。
这可能表示常见原因变异的存在。
5.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管制图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改进方法:•根源分析:寻找特殊原因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原因。
•过程优化:对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能够改进的环节,并制定相应的优化计划。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图
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图1. 前言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管理过程稳定性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过程中的特殊因素,并提供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实施控制图的五个步骤图。
2. 步骤一:确定关键因素在实施控制图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是影响过程稳定性的变量,也是我们希望控制和监控的对象。
确定关键因素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等。
一旦确定了关键因素,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
•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与相关人员交流和访谈•确定关键因素3. 步骤二: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实施控制图的基础。
我们需要收集关键因素的定量或定性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等。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步骤三:绘制控制图绘制控制图是实施控制图的核心环节。
控制图是通过绘制过程输出的统计指标,以便于我们直观地了解过程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常用的控制图包括均值图、范围图、标准差图等。
在绘制控制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数据的特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图类型,并结合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控制图类型•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5. 步骤四:分析控制图分析控制图是实施控制图的关键环节。
通过分析控制图,我们可以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并识别特殊因素的存在。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规则识别法、模式识别法等。
在分析控制图时,我们需要关注异常点和趋势,判断其是否超出控制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使用规则识别法和模式识别法进行分析•关注异常点和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6. 步骤五: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实施控制图的最终目标。
通过持续改进,我们可以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持续改进的方法包括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控制图的更新和维护等。
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和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图的实施步骤
简介
控制图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统计工具,用于监控和改进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
它能够帮助我们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特殊原因变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将介绍控制图的实施步骤,并给出相应的操作指南。
步骤一: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是实施控制图的第一步,通过收集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
对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分析。
数据可以是连续型的,也可以是离散型的,关键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 数据的选择:选择与所控制的过程
相关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收集。
- 数据的来源:可以从生产线上直接获取数据,也
可以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获取。
- 数据的记录:将数据记录在一个可靠的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步骤二:绘制控制图
在步骤一中收集到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将数据绘制成控制图,以便于直观地观
察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控制图包括: - 均值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的平
均水平是否稳定。
- 范围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的变异程度是否稳定。
- 过程能力
指标控制图:用于评估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
在绘制控制图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定控制图的类型:根据所
要监控的指标类型,选择合适的控制图类型。
2. 计算控制限:根据所收集的数据
计算控制限,常见的控制限包括上限、中线和下限。
3. 绘制控制图:使用数据和
计算得出的控制限,将数据点绘制在控制图上。
可以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绘制,
也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自动生成。
步骤三:分析控制图
绘制好控制图之后,我们需要对控制图进行分析,以便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和一
致性。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 - 规则检验法:通过检查控制图中的点是否满足特定
的规则,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 趋势分析法:通过观察控制图中的趋势,来判断过程的变化趋势。
- 频率分析法:通过计算控制图中的异常点的频率,来判
断过程是否存在特殊原因变异。
分析控制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了解各种规则和趋势的意义。
- 对于异
常点或超出控制限的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
步骤四:采取措施
分析控制图之后,如果发现过程存在特殊原因变异或趋势性变化,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具体的措施包括: - 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控制图和其他的数据,找出导致过程变异的根本原因。
-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
-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制定的改进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 持续监控和改进:在改进措施实施后,持续监控控制图并进行改进。
总结
实施控制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不断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分析控制图并采取改进措施。
通过控制图的使用,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以上就是控制图的实施步骤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