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合集下载

认知障碍的评估好康复

认知障碍的评估好康复

思维障碍康复训练
指出报纸中的消息 排列数字 问题状况的处理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分类训练 做预算
知觉障碍康复训练
1、触觉失认的训练 刺激增强-衰减法 暗箱法
2、听觉失认的训练 3、视觉失认的训练 颜色失认 物品失认 形状失认 面容失认 视空间失认
4、单侧忽略的训练 对忽略侧提供触摸、拍打、挤压、擦刷或冰刺激等感觉刺 激。
幻灯片 6
单项认知功能的评定
画钟实验 clock drawing test,CDT 词表学习 词语流畅性测试 摆积木 连线测试 抑郁自评量表(SDS)
单项认知功能的评定
画钟实验 clock drawing test,CDT
常用于筛查时空间和视构造觉的功能障碍,还可以反映语言理解、短时记 忆、数字理解、执行能力,对顶叶和额叶损害敏感
认知障碍筛查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
于1975年编制,总共19项检查,其中包括时间定向、地点 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短程记忆、物 体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理解、言语表达和图 形描画等内容
认知障碍筛查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The montreal CognitiveAssessment,MOCA 由Nasreddine教授于2004年编制, 用于针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进行快速筛查的工具
将患者急需要的物品故意放在其忽略侧,让患者用另一只 手越过中线去取它。
在忽略侧内用移动的颜色鲜艳的物体或手电筒光提醒患者 对该侧的注意。
阅读时避免读漏。
各项训练及活动尽可能地在其患侧进行,使患者更多地向 患侧转头或转动眼睛,增强对患侧的注意力。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评价与训练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评价与训练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方法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神经反馈、虚 拟现实技术等。
技术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神经调节技术、 神经反馈技术等。
康复训练的过程与步骤
过程
01 评估、计划、实施、调整、评
估。
1. 评估
02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认知功能评
估,了解障碍程度和特点。
2. 计划
0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评价 与训练
目录
• 认知知觉障碍概述 •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评价 •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训练 •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效果评估 •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案例分析
01
认知知觉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认知知觉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和 知觉方面出现障碍,影响其对周 围事物的感知、记忆、思考和判 断能力。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认知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记忆训练、思维训练、定向力训练等,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案例二
康复评价
通过神经心理测试、脑电图等手段,评估患者的认知状况和脑功能状态,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认知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等,以改善患者 的认知功能。
目标
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 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原则
评估方法应客观、科学、可靠,评估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和 可比较性。
康复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方法
量表评估、任务完成评估、观察法、自我报告法等。
工具
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感知觉评估工具等。
康复效果评估的过程与步骤
01
02

认知障碍康复认知训练与辅助技术

认知障碍康复认知训练与辅助技术

认知障碍康复认知训练与辅助技术认知障碍是一种影响个体思维、记忆、学习和情绪控制的神经功能障碍。

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和辅助技术支持。

在认知障碍康复过程中,认知训练和辅助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升生活技能、减轻心理负担,重建自信和独立性。

本文将从认知训练和辅助技术两个方面探讨认知障碍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认知康复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训练患者的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帮助其改善认知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认知练习、记忆训练、逻辑推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患者克服不同的认知障碍,提高认知水平。

记忆训练是认知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患者往往因为认知障碍而出现记忆力下降的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通过记忆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适应生活。

逻辑推理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进行自主决策,解决问题。

注意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辅助技术除了认知训练,辅助技术也是认知障碍康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辅助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辅助技术包括各种辅助设备和工具,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语音识别软件、记事本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信息管理、记忆辅助、任务执行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智能手机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技术设备,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日程、提醒用药、记录重要信息。

平板电脑可以用于认知训练和游戏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语音识别软件可以帮助患者用语音输入文字,解决写作障碍。

记事本可以帮助患者记录重要信息、备忘事项,提醒自己及时处理任务。

综上所述,认知障碍康复需要认知训练和辅助技术的配合,通过训练和技术支持,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重建生活能力。

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记忆、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

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

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认知障碍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出现了障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

认知障碍的出现会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认知能力。

本文将介绍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1. 记忆训练记忆训练是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记忆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通过记忆卡片、数字、图形等进行记忆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训练效果。

2. 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是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通过听力、视觉、触觉等方式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训练效果。

3. 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思维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通过解决问题、推理、判断等方式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训练效果。

4. 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语言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通过朗读、听力、口语等方式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训练效果。

二、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康复训练需要有专业的康复师指导,不能自行进行。

2. 康复训练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3. 康复训练需要有耐心,不能心急求成。

4. 康复训练需要有适当的休息,不能过度训练。

5. 康复训练需要有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能过度熬夜、饮酒等。

三、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效果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一般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康复训练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记忆能力得到提高。

2. 注意力得到提高。

3.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4. 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5. 生活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是恢复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康复训练需要有专业的康复师指导,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需要有耐心和适当的休息,需要有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评价与训练

认知知觉障碍的康复评价与训练

of evaluation)
评估工具
标准化测验
筛选评估 特定评估 NCSE, MMSE RBMT,TEA, BIT
功能活动行为观察
适用范围
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受影响 不符合进行标准化测验
优点
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 重复记录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具有完好的语言能力 注意力能够集中一段时间
内容
A型主要反应右大脑半球的功能,是反映较为原 始的知觉运动速率。 B型则反映左半球的功能,它除了包括知觉运动 速率之外,还包含了概念和注意转换的效应。
连线测验A型
连线测验B型
TEA
数电梯 上升的 层数 ≤6分
阅读 地图 ≤5分
查阅 电话 ≤5分
在分神 的情况 下数电 梯≤5分
数数和 查阅电 话≤5分
神经可塑性理论
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指神经元改变功能、化学成分(产生的神经递质 的总量和类型)及结构的能力
可塑性的证据
形态学方面(细胞学)∶脑皮质增厚,树突分枝增 加,大量的轴突和细胞体产生 分子生物学∶BDNF, NF, NT-3等 神经递质(激素): ACE,NE, 5-Ht,性激素 电生理变化
注意水平的特定评估
持续注意反应时间(SART) 持续性操作测验(CPT) 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DMT) 步调听觉连续附加任务测试 (PASAT)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 斯特鲁普色-词测验(SCWT) 颜色连线测试(CTT) 六元素测验(SET)
日常专注力测验
(Test of Everyday Attention,TEA )
奖赏法
常用的代币法, 一些毛公仔、巧克力、各种卡通小贴片等 作为小奖品,激发患者的热情。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这可不是小问题啊!认知功能障碍会影响人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不过别担心,有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帮忙呢!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很多。

比如记忆力训练,这就像给大脑做健身操一样。

可以让患者回忆过去的事情,像小时候的趣事、难忘的旅行啥的。

还可以玩记忆游戏,比如记住一串数字、一组物品的位置。

这多有意思啊!既能锻炼大脑,又能带来乐趣。

难道不是吗?注意力训练也很重要。

可以通过找不同、拼图等游戏来提高注意力。

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需要集中精力才能找到目标。

或者听一段故事,然后回答问题,这也能锻炼注意力呢。

你想想,要是注意力不集中,干啥都不行啊!思维能力训练也不能少。

可以做一些数学题、逻辑推理题,让大脑转起来。

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让大脑充满动力。

还可以玩词语接龙、猜谜语等游戏,既有趣又能锻炼思维。

这不是很棒吗?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安全第一啊!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难度,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就像走路一样,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功近利。

还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是不舒服就得停下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稳定性也很关键。

要坚持训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就像减肥一样,只有坚持才能有效果。

可以制定一个训练计划,每天按照计划进行训练。

这样才能让大脑逐渐恢复功能。

你说是不是呢?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很多应用场景呢。

比如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下降。

对于脑部受伤的人来说,可以帮助恢复大脑功能。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这多好啊!这些训练方法的优势也不少。

首先,它们是自然的方法,没有副作用。

不像吃药,可能会有不良反应。

其次,它们很有趣,可以让患者在快乐中康复。

最后,它们可以在家中进行,方便又省钱。

这不是很划算吗?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位老爷爷,因为脑部受伤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他的记忆力很差,经常忘记事情。

后来,他参加了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通过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和思维能力训练,他的大脑功能逐渐恢复。

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相处能力训练建议:能够逐渐努力做到可以用目视、摇头、摇摇头、微笑、动作等则表示认知他人的骂人,并会用别人能够认知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去抒发自己的心愿和建议。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含穿衣、排便、个人洁净、入厕等自理能力),应当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挑选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显著。

建议:能够逐渐努力做到可以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够协调环境,运用尚无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须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展开训练和自学。

"游戏"就是儿童自学的媒介,它能够加深儿童身体的发育;减少受到教育的机会;鼓舞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1、肌张力异常:肌张力过低,持物不稳,或肌张力过高,手指不能自如开合;2、细致动作发展缓慢:从一种动作的掌控发展至第二种动作,所需的时间比正常儿童多几倍;3、双手协调能力差:需要双手协调才能完成的技巧很难掌握,即使掌握也不能自如应用,看起来动作笨拙,其中也有手眼协调差的原因;4、手眼协同能力差:视觉无法有效率掌控调节手的行动,或是手无法按视觉的建议行动;动作速度缓慢,动作反应迟钝;5、手部本体感觉较差,在做精细动作时需要视觉辅助。

认知训练康复方案

认知训练康复方案

引言认知训练康复方案是一种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病变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

通过系统的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和提升其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本文将介绍认知训练康复方案的目标、步骤和评估方法。

目标认知训练康复方案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改善记忆力、注意力和学习能力,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能力;•增强注意力和集中力;•提高学习记忆策略和技巧;•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认知灵活性;•改善社交交流和人际关系。

步骤认知训练康复方案包括以下步骤:评估在开始认知训练康复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认知功能评估。

评估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认知任务和心理学测试等方法进行。

评估的内容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学习策略、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认知训练计划。

计划包括训练的内容、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根据不同的认知功能缺陷,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和工具,如记忆游戏、认知练习、逻辑推理训练等。

认知训练根据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进行认知训练。

训练可以通过个别训练或小组训练的形式进行。

训练的内容可以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学习策略训练等。

反馈和调整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反馈患者的训练情况,评估训练效果。

根据训练效果,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评估方法评估认知训练的效果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常用的评估方法:记忆测试使用记忆测试工具,如维尔京大学记忆测试(WMS)和斯特恩伯格记忆测验(SPT),来评估患者的记忆能力。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能力。

注意力测试使用注意力测试工具,如康奈尔连续性任务(CPT)和数字广度测试(DST),来评估患者的注意力水平和集中力。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对不同类型刺激的反应和持续关注能力。

学习策略评估使用学习策略评估工具,如记忆策略问卷(MSQ)和学习效用问卷(LUQ),来评估患者的学习策略和技巧。

认知康复训练详细方法

认知康复训练详细方法

认知康复训练详细方法在现代社会中,认知功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年龄、疾病、事故等,许多人的认知功能受到了影响或者衰退。

为了帮助这些人提高或者恢复认知功能,认知康复训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认知康复训练的方法。

认知康复训练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和目标设定:在开始认知康复训练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评估,确定被训练者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

这可以通过与被训练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及使用一些认知测试工具来完成。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目标,明确想要达到的改善或恢复的认知功能。

2. 训练计划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和目标设定,制定一个具体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应该包括每个训练阶段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等。

训练计划一般会分为不同的模块,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智力训练等。

每个模块都需要有具体的训练活动和练习题,以提供适当的认知刺激。

3. 认知训练活动:在认知训练中,可以使用多种活动来提升认知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知训练活动:a) 注意力训练:包括集中注意力、分散注意力、转移注意力等。

可以通过看图找差异、解决迷题等活动来提升注意力水平。

b) 记忆力训练:包括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工作记忆等。

可以通过数字序列记忆、物品记忆等活动来提升记忆力。

c) 智力训练:包括思维灵活性、问题解决等。

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题、谜题、逻辑推理等活动来提升智力水平。

d) 语言训练:包括词汇量、语言理解等。

可以通过阅读、写作、说话等活动来提升语言能力。

e) 视觉训练:包括空间感知、视觉记忆等。

可以通过拼图、图形识别等活动来提升视觉能力。

4. 渐进式训练:在认知康复训练中,应该采用渐进式训练的方法。

即从简单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通过逐步挑战被训练者,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认知能力,适应更高级别的训练。

5. 反馈和调整:在认知康复训练中,及时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给予被训练者正确和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是一种日常功能受到影响的疾病,其特征是受影响的活动及能力降低。

认知障碍可以根据诊断,由精神病学家、神经学家或精神卫生专家确定。

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同时也涉及到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新技能,还可以重新培养患者遗忘的技能,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

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记忆训练、认识训练、情绪调节训练和情境训练等。

记忆训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重复的练习来增强记忆能力,帮助患者记住新的信息,提高对现实环境的认知能力;认识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的物品,如家具、家电、动植物等;情绪调节训练旨在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他们的焦虑、压力和紧张感;情境训练的任务是帮助患者应对某一特定的情境,它包括列出各种可能的应对方式,以及如何控制情绪和行为。

另外,还有一些辅助训练,其中包括以视觉方式学习的技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学习技能训练等。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认知功能,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实用技能。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家属或业余教练在医生或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开展。

施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尤其要确保施训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会造成患者的挫折感。

康复训练需要定期开展,时间可以有效的控制,使患者在施训中不会出现太大的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康复。

总之,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是一种有助于改善认知障碍患者功能的
有效方法,但是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予以正确的认知测试,适当的训练方法和适宜的训练时间,以便帮助患者更有效的恢复健康。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认知功能康复是一种针对中风、脑损伤、认知障碍等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思维能力等认知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1. 记忆训练:- 生活记忆训练:例如通过记忆每天的日程安排、电话号码、购物清单等活动,锻炼患者的短期记忆能力。

- 分类记忆训练:通过记忆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或概念,例如不同种类的水果、颜色等,提升患者的分类记忆能力。

- 空间记忆训练:例如通过记忆地图上的路线、家具摆放等活动,锻炼患者的空间记忆能力。

2. 注意力训练:- 分心训练:通过提供多种干扰刺激,要求患者同时关注其中一个刺激,提高患者的专注和注意力控制能力。

- 刺激筛选训练:例如通过瞬时呈现多个刺激,要求患者快速筛选出其中指定的刺激,培养患者的注意力选择和过滤能力。

3. 执行功能训练:- 计划与组织能力训练:例如给患者提供一系列活动,要求他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完成,训练患者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 问题解决训练:例如给患者提供一系列问题,让他们分析和解决,培养患者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4. 思维训练:- 归纳与演绎训练:例如给患者提供一组信息,要求他们总结出共同的特点,或者根据已有信息推导出新的结论,提高患者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 反思训练:例如通过回顾和反思过去的行为和决策,训练患者的自我反省和思维能力。

5. 沟通和社交训练:- 对话训练:例如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让患者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的意见,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

- 社交情境训练: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患者参与社交活动,锻炼患者的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实际的康复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和调整。

此外,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还应结合其他康复手段,如物理康复、语言康复等,综合提升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认知与知觉障碍康复训练

认知与知觉障碍康复训练

OT治疗室 针灸室
刘力、汪老师 刘力、夏雪、闻老师
......
完成情况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完成情况
第二节 基础认知功能障碍
1.作业治疗
(2)团体现实定向力疗法 ① 3~6个患者,配备1~2名治疗师。 ②布置作业环境,在环境中增添有关现实信息的提醒物, 比如时钟、日历、地图、报纸、电视、图片等。 ③现实定位板上记录有时时更新的地点、天气、节假日 等信息。 ④通过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定 向力的信息得到不断重复。
外界环境对他们的认知需求。 ➢ 方法是透过控制及改良故有之工作及家居环境、设施,或
简化工作程式,去令他们适应新或故有的环境。
训练策略
训练目的
训练方法
训练目标
功能性恢复
改善认知技能
认知活动刺激 基本认知能力训练
功能转移
认知功能技巧训练(内在的技 巧训练)
认知功能技巧训练 (外在辅助装置)
日常生活能力习 惯化
辨别物品图片或任务照片等
③交替性注意障碍训练 ④分别性注意障碍训练
删奇偶数、扑克牌任务、电视换台、 看报纸接电话等
听写字母、汉字或数字;患者在做任 务时与其交谈等
第二节 基础认知功能障碍
2.作业治疗
(4)电脑辅助训练 ①MS-DOS软件包AIXTENT ②第二代AIXTENT ③国内主要用市售的游戏软件、用于儿童益智早教的软件
➢ 补偿性技巧训练 ----内在方法
• ①帮助接收信息,例如通过不断复述、反复复习或者将内容说出来; • ②帮助贮存信息,例如把文字图像化、透过情景的联想、配对联结
数字等; • ③帮助患者提高组织能力,例如新事物要联系已有的习惯、把工作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一系列与认知能力相关的症状,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思维、语言、计算和判断等方面的困难。

这些困难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中,认知功能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处理、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因此,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训练来提高这些能力,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刺激训练认知刺激训练是一种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认知刺激来激活和加强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游戏、绘画、音乐、故事、数学和语言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这些刺激可以激活大脑中的不同区域,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2. 记忆训练记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记忆能力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练习记忆技巧、记忆游戏、复述故事和诗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记忆和保留信息,提高记忆力。

3. 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练习注意力技巧、练习集中注意力和分配注意力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分配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提高注意力。

4. 语言和沟通训练语言和沟通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语言和沟通能力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口语表达、写作、阅读和听力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信息,提高语言和沟通能力。

5. 智力游戏智力游戏是指通过各种游戏来提高智力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玩棋类游戏、解谜游戏、数学游戏和思维游戏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游戏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智力。

6. 生活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练习烹饪、维护家务、购物和出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提高生活技能。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内容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内容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内容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计算能力训练以及知觉障碍训练,不同类型的训练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不同。

1、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包括反应时间训练以及注意力的稳定性、选择性、转移性、分配性训练。

例如可对患者进行划消测验,给患者一组不规律的数字,要求特定顺序划掉某个特定数字。

注意力训练中需注意对训练程度进行分级,及时根据患者情况对训练进行环境和作业调整。

2、记忆训练:记忆训练包括复述、语义细加工、首词记忆术等,常见记忆训练有照片记忆、地图记忆、复述短故事等。

在训练过程中,尽量保证环境简单、安静,无过多物品或声音进行记忆干扰,可适当对患者进行提示。

3、计算能力训练:计算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数字概念、算数法则、估算、理财能力等,常见方法有计算题目、购物场景模拟等。

在训练过程中,要耐心,错误时给予提醒,正确时及时鼓励。

4、知觉障碍训练: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等,知觉障碍训练较为复杂,且效果微弱。

常见知觉障碍训练有躯体感觉认知、图形指认、故事图片排序等。

随着精神疾病病人的增多,传统的药物治疗的单一治疗手段已不能满足精神疾病病人以及家属日益增长的需求,多种类非药物治疗形式结合药物治疗正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为此康宁医院康复中心增设团体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项目。

训练目的: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推动和鼓励患者在人际关系和潜在的社会关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情绪,促进人际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适应症:有一定交流和理解能力、视听力良好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疾病患者。

禁忌证: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症状严重的患者。

中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中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中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中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指的是帮助中老年人提高认知能
力的一系列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是指个体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判断等方面的功能出现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中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1. 脑力游戏: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如数独、填字游戏、翻转棋、围棋等等,可以激发中老年人的思维能力。

2. 记忆训练:通过记忆卡片、数字、单词等等训练,提高中老年人的记忆力。

3. 阅读训练:建议中老年人长期保持阅读习惯,阅读能够训练大脑的视觉、语言和思维能力,对认知障碍有一定的帮助。

4. 身体活动:可以进行有氧运动、散步、太极、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大脑血流量和认知能力。

5. 社交训练:中老年人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与人交往可以提高大脑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

总之,中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帮助中老年人提高认知能力,保持健康生活。

- 1 -。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针对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治疗方式:
1、言语治疗:言语治疗是一种指导性的、交互式的康复方法,旨在帮助病人
在认知功能、情绪控制等方面取得日益改善,以及提高社会和学习能力。

它主要利用讲述、解释、讨论和反思等方法,同时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原因和以往的经验。

2、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辅导和治疗方法,通过积极的教育和改变行为干预策略,促进病人改变不良的情绪、思维方式、行为等。

3、药物治疗:对于认知障碍的治疗,药物的应用尤其重要。

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判断药物的剂量和用量,以缓解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症状,提高认知功能。

4、神经物理学干预:此种治疗方法使用脑电图、拇指物理治疗等,可以激活
肌肉活动,有效改善患者的自尊情绪,减少抑郁状态,以及提高大脑的活力,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各种认知活动。

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与训练

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与训练

一、概述
4.失认症(agnosia) 是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途径 获得的信息,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识别能力,如对物品、人、 声音、形状或气味的识别能力的丧失。患者在特殊感觉正 常的情况下,不能认识熟悉的事物,但可以利用其它感觉 途径识别的一类症状,如患者不能通过照片辨认亲人或朋 友,但可以通过脚步声识别,多由于枕叶或顶叶特定区域 损伤导致。 5.运用(praxia) 是指在外界刺激或内在神经冲动下做出 有目的的动作。运用的过程包括动作产生的意念、形成、 制定执行动作计划及动作执行的步骤,如口渴就会产生喝 水的意念,然后将水烧开,倒入杯中,凉后端起饮用。
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当各种 原因引起脑部组织损伤时,导致患者记忆、语言、视 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 受损,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活动能力,称为认知功 能障碍,又称高级脑功能障碍,包括注意障碍、记忆 障碍、知觉障碍和执行能力的障碍。
(二)大脑半球与认知的关系
1.单侧忽略的评价
(1)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测验法
一张纸的中央划一条20cm长的水平直线, 让患者目测找出中点,测量左右两侧的 线段长度,计算偏离百分数。
20cm
二等分线段测验(Schenkenberg等)
原图
左侧忽略
(2)Albert线段划消测验: 在一张26cm×20cm的白纸上画有
认知障碍的康复 评估与训练
本章内容
概述 知觉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执行能力障碍 抑郁与焦虑的评定方法
基本概念
认知 (cognition) 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 总称。包括感知、辨别、记忆、学习、注意、 理解、推理和判断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认知是大脑为解决问題而摄取、储存、 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由于许多认知康复方法主要是针对于某一方面的认知功能缺陷进行的训练,要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康复训练之前,应根据认知康复评定的结果,先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和分类,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

一般将认知功能障碍分为以下几类:智力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视空间障碍、语言障碍和情感反应障碍等。

康复医师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认知缺陷的进展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地调整训练难度和内容,反复重复,逐渐巩固训练成果,才能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由于各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所选择的康复模式也大相径庭。

现举老年痴呆病症说明认知障碍康复训练。

一、老年痴呆定义老年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障碍导致的以认知、行为和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它是一种获得性的持续性智能损害。

二、老年痴呆的类型与特点老年痴呆根据其症状及其产生的机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Alzheimer氏痴呆起病缓慢,早期以近记忆力障碍为最常见的表现;其次以猜疑为其最先出现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计算能力减退,还可有认知障碍,逐渐发展到对日常生活和常识的理解、判断也发生障碍;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在5~10年左右而死亡。

2、血管性痴呆起病较迅速,病史中有反复、多次的小卒中发作,多见于60岁左右,半数病人有高血压病史。

病情呈阶梯样进展,即每发作一次卒中痴呆症状加重一次。

3、混合性痴呆同时存在有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较困难。

目前多采用1992年第十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

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痴呆可通过各种痴呆量表如MMSE、HDS、HIS以及ADL,并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存在痴呆或可疑痴呆,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痴呆的程度?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

三、老年痴呆康复训练的意义1、老年痴呆康复训练是为老年痴呆患者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2、目的就是减少老年痴呆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朋友和相关人员等产生的消极影响。

3、关键就是医务工作者、家属、社会与老年痴呆患者本人的四位一体的努力。

四、认知训导治疗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就是个体通过对这些反馈出来的活动变化的信号加以认识和体验,学会有意识地自我调控这些生物活动,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内脏反应的认知行为疗法。

有研究表明,海马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突触可塑性损伤及出现AB沉积的原因。

生物反馈是一种恢复神经元和突触传导功能的较好的训练方法,或许能改善海马胆固醇的代谢紊乱和突触的可塑性损伤。

将生物反馈疗法融于老年痴呆的康复治疗中,可通过反馈叠加技术增加患者的认知能力和中枢神经元功能。

1、康复训练记忆训练、智力训练、语言训练(1)记忆训练记忆力损害是突出的主要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近记忆损害,中期表现出远记忆损害,晚期表现记忆力全面丧失。

记忆力训练,可以保持原有的记忆力或延缓记忆力的进一步下降。

训练记忆力被称为脑细胞的“体操运动”。

经常做这种“体操”,可以防止脑的老化,是健脑的良方。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老人其老年痴呆发生率明显低于文化程度低的老人。

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记忆力训练,应该关注训练的过程,而不是训练的结果。

即并不一定要让病人记住多少东西,而在于让病人参加了训练,动了脑筋。

(2)记忆训练过程注意事项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训练的难度,如果难度太高,一方面病人无法完成,另一方面加重了病人的精神负担,造成不良情绪反应;病人不但会拒绝配合训练,有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

图片类别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记忆障碍的类型进行针对训练:如对于人物记忆有障碍的,就应该选择人物类图片进行记忆康复训练;如果患者对于日常用品具有记忆障碍,就应该选择日常用品图片进行记忆的康复训练。

应该根据患者的记忆障碍的程度,选择图片的类型与难度:记忆力损害不是很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风景类、动物类的图片。

记忆力受损比较严重的病人,应该选择一些“日常用品”类的物品图片。

记忆力受损严重的患者,应该选择本系统提供的“亲人图像记忆”功能,训练患者对亲人相貌的记忆能力。

在记忆训练的图片选择上,当我们选择的记忆图片为老年人所熟悉的图片时,会起不到记忆训练的效果。

但当把记忆训练图片全部换成老年人不熟悉的图片时,又发现由于老年痴呆患者的近记忆力衰退较大,患者经常一个也记不住,严重的影响了患者进行治疗的信心。

因此,将老年人熟悉的图片与不熟悉的图片混合在一起进行记忆训练时,能即保证记忆训练的效果又能保证患者参加治疗的信心与积极性。

在记忆训练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改良的无错性的学习方法。

无错性学习就是在学习中消除错误。

学习者从容易辨别的项目开始,通过逐渐增加作业难度让其不经历失败。

无错性学习是一种技术,在训练中消除错误。

它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学习。

传统形式的学习鼓励“猜测”,因此无意中有许多错误发生。

而无错性学习是在训练中减少或消除不正确的或不适当的反应。

无错性学习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无错性学习不是某种具体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训练技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在接受这种学习时,不给犯错误的机会,传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反应可以被避免。

第二,训练时为避免犯错,直接给学习者正确答案或让患者执行很容易的不可能出现错误的任务。

标准化的无错性学习是治疗师直接告诉患者正确答案,要其记住。

改良的无错性学习法是治疗师用丰富的语义词汇描述问题,利用语义线索诱导患者说出正确答案。

改良型的无错性学习方法,一方面避免了由于猜测的错误信息对正确信息的干扰,另一方面使患者能积极的参与到训练学习中,从学习中得到的正确刺激更多,可以更好的改善记忆能力。

3、亲人图像记忆训练用数码相机给患者比较亲近的人员照相,然后可以利用录音设备给图像配音。

并将图片文件与声音文件一起保存入计算机。

然后就可以进行亲人图片记忆训练了,还可以对患者进行长时记忆训练:将患者以前的照片输入到计算机中,训练时可以将该照片显示出来,由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提问,由患者进行回忆回答。

该方法可以激发患者对于与照片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回忆。

在进行回忆的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的脑部功能得到训练,以达到远期记忆功能训练的目的。

4、智力训练智力训练与记忆训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智力训练效果好,会促进记忆功能的改进,而记忆功能的改善又会进一步推动老年痴呆患者智力的恢复。

智力训练是老年痴呆病人康复训练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治疗老年痴呆有重要作用。

智力训练分为观察力、自然事物分类能力、数字与数学计算能力、视觉空间辨识能力与想象力5个方面。

5、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根据一定的目的进行的有组织有比较的持久的知觉;是以感知过程为基础,但是它已经带有“思维的色彩”,是感知觉的最高形式,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观察能力就是在有目的、有组织、有思维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固的认识能力,是智能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适当设计一些游戏提高患者观察能力。

如:大家找错误、隐藏的戒指、找区别、找蟑螂、找字、捉迷藏。

6、自然事物分类能力分类就是按着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组,即分门别类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类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的差别和联系。

分类是从比较中派生出来的,并且和概括紧密相联。

一般地说,只有概括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属性(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之后,才能对事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过程也伴随着概括活动和概念的形成。

分类能力对知识经验的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训练老年痴呆患者分类能力是智能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适当设计一些游戏提高患者自然事物分类能力。

如:水果分类、蔬菜分类、厨具分类、车子分类等。

7、数字与数学计算能力主要指患者在对数概念的理解与简单的计数运算中所具备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适当设计一些游戏提高患者数字与数学计算能力。

如:数学计算、数西瓜、数草莓、买菜、数工具、数海豹、数昆虫。

8、视觉空间辨识能力空间能力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物体的空间关系的反映能力。

空间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空间知觉能力,二是空间想象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方面。

空间想象能力是指人对二维图形和对物体的三维空间特征{方位、远近、深度、形状、大小等}和空间关系的想象能力。

适当设计一些游戏提高患者视觉空间辨识能力。

如:事物顶部的分析、四块拼图、倒影训练。

9、想象力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而不是以词语、符号,以及概念等方式呈现。

适当设计一些游戏提高患者想象能力。

如:猜字、虫子吃苹果、反射镜、怪物猜想、爬格子、七巧板拼图、拼图、同色相溶、推箱子等。

10、右脑训练据国外资料分析150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表明,发现其中90%为老化废用性痴呆。

这种患者在年轻时期,因左脑接受刺激较多,右脑接受刺激较少,引起右脑相对发育不全;患者对音乐、绘画、游戏不感兴趣,失去生活目标,意欲低下。

使用一些右脑功能训练游戏,使患者能够进行脑活性化训练,对右脑后半部意欲中枢进行感性刺激,使脑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如:麻将、五子连珠、象棋、跳棋。

11、语言训练老年痴呆患者所患的失语主要是两大类:命名性失语,患者知道物品的名称,但是说出的名称与实际的名称不同。

运动性失语,病人的神经系统障碍,导致某些音发的不准或无法发出。

(1)命名性失语的康复训练严重的患者:采用的是训练一些日常生活必须词来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

选择几个词作为日常生活必须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最简单的要求:吃饭、喝水、睡觉、回家、洗脸、刷牙、累了、走走、去厕所。

中等严重的患者或者比较轻微的早期患者: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记忆训练的功能模块对患者进行一些日常用品命名的训练。

(2)运动性失语的语言康复训练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

对这种病人功能的训练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

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医生应该极具耐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