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农产品的品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农产品的品质

第一节农产品的品质特征及质量标准

农产品的价值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质量可以用农产品品质来理解。农产品的品质主要是使用品质,主要有基本特性和商品特性构成。品质是农产品的综合特征,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可接受性。

农产品品质

基本特性:包括内在品质:性状、成分、营养性

卫生品质:有害物的混入、霉变、质变、农药残留等

商品特性:感官品质:人的感官所能体验到农产品的外观、质构和风味等。

加工特性:贮藏性、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等。

一、品质特征

1.内在品质

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农产品的组分、营养性质等在内的质量指标。

(1)农产品的组分:

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各种有机物、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如维生素、酶、有机酸、色素和风味成分等。

水也是重要的组分。

(2)营养性质:

碳水化合物:帮助人体有效地利用脂肪,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维持肠道的健康状况。

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从人体营养角度看,将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为必需、半必需和非必需的3类。

脂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营养,为人体提供能量,赋予食品特有的风味,增进食欲,特别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磷脂是脂肪酸的有机酯,存在于脑、神经、肝、肾、心脏、血和其它组织中,能促进脂肪进出细胞。

维生素类:V A、VD、VE、VK等脂溶性维生素,在农产品中是与脂肪结合在一起。

矿物质:主要是钙、磷、铁三种元素并以这三种元素的含量食品的矿物质营养价值。

大多数水果、蔬菜、豆类、乳制品等含钙、钾、钠、镁元素较多,进入人体后与呼吸释放的HCO3离子结合,中各血液中的PH,使血浆中的PH值增大,果蔬等被称为“生理碱性食品”。

肉、蛋、五谷类进入血液可使PH降低,称为“生理酸性食品”。

过多摄入酸性食品,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引起酸中毒。

2.卫生品质

卫生品质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农产品主要是供食用的,如果表面不清洁,尘土、杂质和微生物数量超标,会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导致疾病。主要包括生物性指标和化学物质指标两类。主要包括表面的清洁程度、产品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含量等。

(1)生物性指标:包括细菌、真菌、霉菌、酶和寄生物以及它们的毒素。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黄曲霉菌素、葡萄球菌等,不合理使用化肥对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使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

(2)化学物质指标:农产品中有危害的化学物质分为天然存在、直接加入和间接加入三种。

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危害很大。如有机氯农药,经过肠道吸收,在脂肪含量较高的组织和脏器中蓄积,对人体产生慢性毒害作用,当人体摄入量达到10㎎/㎏体重时,就会出现中毒现象。有机氯农药对人体的损害主要在肝、肾和神经系统,引发肝脏和神经细胞的变性,导致贫血、白细胞增多等病变,诱发肝癌,因此我国对农药的使用和残留量作了全面的规定。

3.感官品质

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品质指标的总和,也就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来评价食品中。一般分为三类外观、质地、风味。如大小、形状、颜色、光泽、汁液、硬度、缺陷、新鲜度、风味、气味等。

外观因素大小、形状、光泽度、新鲜度、透明度、色泽、质地等

质地因素软、硬、汁液、口香以及粗细、砂等的手感和口感

风味因素用舌头感觉到的酸、咸、苦、辣、甜和鼻子嗅到的芳香物质赋予的香味等。食品的风味特别的复杂,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准确的测量。

(1)外观要素:包括大小、形状、完整性、损伤类型、色泽和稠度等。

大小和形状:是农产品等级标准的重要因素。

大小可以是最大横切面的直径或用单个个体的重量来表示。

同一品种的产品中,个体过大→组织疏松、风味较淡,呼吸旺盛,不耐贮藏。个体过小→发育不良,品质差,不耐贮藏。中等大小的个体,品质好,耐贮藏,市场欢迎,但在目前同一品种中的微型个体则走俏,如微型西瓜。

形状要求农产品发育到应有的正常形状,一般指用果形指数即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来表示。

色泽

色泽是成熟或败坏的标志,决定农产品色泽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叶绿素与胡萝卜素是共存的,受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

花青素是指使果蔬或花共同表现出红、蓝、紫等颜色的水溶性色素,在PH低时呈红色,中性是淡紫色,碱性是蓝色,与金属离子结合呈现各种颜色。

色泽变化一是有助于判断食品的质量,二是成熟和败坏的标志。象油炸时土豆变暗,可以根据色泽来判断油炸的最终程度。贮藏时,番茄粉的脱色表明包装容器的顶隙中氧气的含量过高,色泽色泽变暗则是产品的最终水分含量过高。

稠度:食品的稠度常用粘度来表示,高粘度的稠度越大,低粘度的稠度越小,如蜂蜜、苹果酱等可稀可稠。

(2)质地:也称质构要素

用手触摸、舌、牙齿等感觉到的食品品质如坚硬度、柔软度、多汁度等。感官质地是通过品尝来评价果实肉质的粗细、松脆程度、化渣与否的感官指标。

食品的质地范围大,如果与期望的质地相背离→品质缺陷。

决定质地的因素有二方面,一是水分的变化;二是存放的时间。新鲜果蔬变潮是细胞壁破裂和水分流失的结果→也称为松驰现象;果实失去更多的水分会变得干燥、坚韧、富有咀嚼性→制备杏干、葡萄干都是非常理想的,但对于面包和蛋糕则在老化过程中损失水分造成质量缺陷。

(3)风味要素:

舌头所能尝到的甜味、咸味、酸味和苦味等,也包括鼻子闻到的气味。风味和气味都是主观的。如新鲜的果蔬应具有的清香等。

4.加工特性

贮藏性:新鲜的农产品的质量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的

加工性:加工过程中要了解原料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与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尽量在加工过程中减少营养成分的损耗;选择适当的贮藏方式、加工方法适当延长食品的商品寿命。

二、质量标准

按销售对象,农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直接消费品,即食品;一类为工业用品,也称为产业用品或工业原料。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

分为普通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

1.普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

技术要求:对农产品加工方法、工艺、操作条件、卫生条件等方面的规定。

感官指标:以人的感官鉴定的质量指标。

理化指标:农产品的化学成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质量指标。

有些产品还包括微生物学指标及无毒害性指标。

2.绿色食品的标准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