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单元复习教案与反思

合集下载

42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小结与复习教案

42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小结与复习教案

A.±6 B.±12 C.±18 D.±72
9.若 a+b=5,ab=3,则 2a2+2b2=_____.
10.计算:
(1)(x+2y)(x2-4y2)(x-2y); (2)(a+b-3)(a-b+3); (3)(3x-2y)2(3x+2y)2
解:(1)原式=(x+2y)(x-2y)(x2-4y2)=(x2-4y2)2=x4-8x2y2+16y4
A.2a3÷a=2a2
B.(-a3)2=a6
C.a4·a3=a7
D.a2·a4=a8
2.计算:0.252025×(-4)2025-8100×0.5301
解:原式=[0.25×(-4)]2025-(23)100×0.5300×0.5
=(-1)2025-(2×0.5)300×0.5
=-1-0.5
=-1.5 3.(1)已知 3m=6,9n=2,求 3m+2n,32m-4n 的值.(2)比较大小:420 与 1510. 解:(1)∵ 3m=6,9n=2
第 14 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小结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记住整式乘除的计算法则,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因式分解的 方法和则. (二)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法则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会对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记住公式及法则. 难点:会运用法则进行整式乘除运算,会对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三、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幂的乘法运算 1.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_____,指数_____. am·an =______. 2.幂的乘方:底数_____,指数_____.(am)n=______. 3.积的乘方: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_____,再把所得的幂_____.(ab)n=______. 二、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乘单项式: (1)将______________相乘作为积的系数; (2)相同字母的因式,利用__________的乘法,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3)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______,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注:单项式乘单项式,积为________. 2.单项式乘多项式: (1)单项式分别______多项式的每一项; (2)将所得的积______. 注:单项式乘多项式,积为多项式,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______. 3.多项式乘多项式: 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另一个多项式的______,再把所得的积______. 三、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_____,指数_____. am÷an=______. 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都等于 1. a0=am÷am=1. 三、整式的除法 2.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 的字母,则连它的_______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3.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就是用多项式的________除以这个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 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 2 倍.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综合复习个性化教案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综合复习个性化教案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综合复习个性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2)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3)能够运用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1)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2)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

2. 因式分解:(1)提公因式法;(2)公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整式乘法的法则;(2)因式分解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法中的混合运算;(2)因式分解中的公式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复习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新课讲解:(1)讲解整式乘法的法则,举例说明;(2)讲解因式分解的方法,举例说明。

3. 练习与讨论:(1)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1)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解决;(2)分析解题过程,总结经验。

5. 课堂小结:(1)总结整式乘法的法则和注意事项;(2)总结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1)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理解程度;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式的乘除概念,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2)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能够对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2. 整式的除法:(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 因式分解:(1)提取公因式法;(2)十字相乘法;(3)公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整式的乘除运算方法;(2)因式分解的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除中的复杂运算;(2)因式分解中的技巧与策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相关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学习。

2. 教学新课:(1)整式的乘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方法;(2)整式的除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方法;(3)因式分解:讲解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的运用。

3.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2. 选取一道复杂的整式乘除或因式分解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方法;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运算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4.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乘除计算。

2. 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能够将多项式正确地进行因式分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2. 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3.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规则,因式分解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因式分解中的提取公因式法和十字相乘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2.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

2. 练习题、测试题。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案第一课时:整式的乘法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讲解:讲解整式乘法的基本规则,举例说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计算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整式的除法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整式除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整式除法的基本规则,举例说明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计算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提取公因式法1. 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多项式中的公因式,引出提取公因式法。

2. 讲解:讲解提取公因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教师示范提取公因式的过程,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一、知识导入整式是由系数与字母的乘积通过加法与减法相连接而成的代数式。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整数、变量与字母的概念。

1. 整数:自然数、零和负整数的统称,用符号表示,例如-3,-2,0,1,2等。

2. 变量:用字母表示的数,表示一个未知数或可变化的数。

例如,x,y,a,b等。

3. 字母:用来表示数的符号。

二、整式的乘法整式的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整式通过乘法运算相乘得到的结果。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 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相同,则幂相加,系数相乘。

例如:(2x^2)(3x^3) = 6x^(2+3) = 6x^52. 使用分配律:整式乘以整数时,可以将整数分别乘以整式的各项,再把乘积相加。

例如:3x(2x+5y) = 6x^2 + 15xy三、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将整式表示为若干个因式相乘的形式。

通过因式分解,可以简化整式的计算与运算,并深入理解整式的结构与特点。

1. 提取公因式:将整式中的公因式提取出来,从而简化整式。

例如:2x^2 + 4xy = 2x(x + 2y)2. 利用分配律:将整式中的公因式与剩余部分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2x(x + 2y) = 2x^2 + 4xy3. 完全平方公式:对于形如(a+b)^2或(a-b)^2的整式,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x^2 - 4 = (x+2)(x-2)4. 平方差公式:对于形如a^2 - b^2的整式,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x^2 - 4 = (x+2)(x-2)四、练习与拓展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问题进行练习与拓展,加深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理解:1. 计算以下整式的乘积:(2x+3y)(4x-5y)2. 计算以下整式的乘积:(a+b)^23. 将以下整式进行因式分解:3x^2 + 6xy4. 将以下整式进行因式分解:2x^2 - 185. 利用因式分解计算以下整式:6x(x+2y) - 3(x+2y)6. 将以下整式进行因式分解:x^2 + 10x + 25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整式的乘法1.1 教学目标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整式乘法运算1.2 教学内容整式乘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整式乘法的基本法则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1.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法则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整式乘法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整式乘法的运算技巧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整式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整式乘法的应用能力第二章:整式的除法2.1 教学目标理解整式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整式除法的基本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整式除法运算2.2 教学内容整式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整式除法的基本法则整式除法的运算步骤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整式除法的概念和法则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整式除法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整式除法的运算技巧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整式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整式除法的应用能力第三章:因式分解3.1 教学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因式分解运算3.2 教学内容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因式分解的运算步骤3.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法则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因式分解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因式分解的运算技巧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因式分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应用能力第四章:多项式的乘法4.1 教学目标理解多项式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多项式乘法的基本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4.2 教学内容多项式乘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多项式乘法的基本法则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步骤4.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概念和法则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多项式乘法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技巧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多项式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多项式乘法的应用能力第五章:多项式的除法5.1 教学目标理解多项式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多项式除法的基本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多项式除法运算5.2 教学内容多项式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多项式除法的基本法则多项式除法的运算步骤5.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多项式除法的概念和法则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多项式除法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多项式除法的运算技巧5.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多项式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多项式除法的应用能力第六章: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6.1 教学目标理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概念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运算6.2 教学内容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完全平方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6.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技巧6.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能力第七章:分式的乘除法7.1 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式乘除法的运算7.2 教学内容分式乘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步骤7.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概念和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技巧7.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分式乘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分式乘除法的应用能力第八章:分式的化简与分解8.1 教学目标理解分式化简与分解的基本概念掌握分式化简与分解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式的化简与分解运算8.2 教学内容分式化简与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分式化简与分解的方法分式化简与分解的运算步骤8.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分式化简与分解的概念和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分式化简与分解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分式化简与分解的运算技巧8.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分式化简与分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分式化简与分解的应用能力第九章: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9.1 教学目标理解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基本概念掌握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运算9.2 教学内容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方法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运算步骤9.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概念和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运算过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巩固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运算技巧9.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评估学生对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的应用能力第十章:复习与提高10.1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复习整式、分式的乘除法、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10.3 教学方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重点解析本文全面介绍了整式的乘除法、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化简与分解、整式与分式的综合应用等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教案第一篇: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教案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菱湖五中教学内容复习整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律和法则,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练习,熟悉常规题型的运算,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通过知识的梳理和题型训练,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导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分析重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与方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与应用是本课重点。

难点整式的除法与因式分解的应用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故设计了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各种类型的运算方法。

本课教学以练习为主。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点(一)整式的乘法1、同底数的幂相乘2、幂的乘方3、积的乘方4、同底数的幂相除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6、单项式乘以多项式7、多项式乘以多项式8、平方差公式9、完全平方公式(二)整式的除法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的概念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3、因式分解的方法4、因式分解的应用二.练习巩固(一)单项式乘单项式(1)(5x3)⋅(-2x2y),(2)(-3ab)2⋅(-4b3)(3)(-am)2b⋅(-a3b2n),231(4)(-a2bc3)⋅(-c5)⋅(ab2c)343(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1)(-2a)⋅(x+2y-3c),(2)(x+2)(y+3)-(x+1)(y-2)(3)(x+y)(-2x-1y)2(三)乘法公式应用(1)(-6x+y)(-6x-y)(2)(x+4y)(x-9y)(3)(3x+7y)(-3x-7y)(四)整式的除法1(1)(-a6b4c)÷((2a3c)41(2)6(a-b)5÷[(a-b)2]3(3)(5x2y3-4x3y2 +6x)÷(6x)13(4)x3my2n-x2m-1y2+x2m+1y3)÷(-0.5x2m-1y2)3 4(五)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1)3ay-3by+3y(2)-4a3b2+6a2b-2ab(3)3(x-y)3-6(x-y)2(4)5m(a-b)4-4m2(b-a)3(六)乘法公式因式分解(1)25-16x2(2)-81x2+4(y-1)2(3)x2-14x+49(4)(x+y)2-6(x+y)+9(七)因式分解的应用1、解方程(1)9x2+4x=0(2)x2=(2x-5)22、计算(1)(2mp-3mq+4mr)÷(2p-3q+4r)(2)(16-x4)÷(4+x2)÷(x-2)探究活动:求满足4x2-9y2=31的正整数解。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教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教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 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对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

3. 能够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3. 因式分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因式分解的运算规则。

5. 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2. 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采用示范法,示范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运算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 练习题、测试题等教学资料。

3. 教学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进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式的加减法,引出整式乘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重点讲解运算规则。

3. 示范:示范整式乘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式乘法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巩固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因式分解做准备。

八、课堂反馈: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整式乘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题,指出错误并给予讲解。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

九、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整式和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整式和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整式和因式分解复习教案第一章:整式的概念与性质1.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整式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性质。

1.2 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分类;(2) 掌握整式的加减法、乘法运算规则;(3) 理解整式的系数、次数、度等基本性质。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整式的概念、分类、基本性质;难点:整式的运算规则及性质的灵活运用。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1.5 教学过程(1) 复习整式的定义及分类;(2) 复习整式的加减法、乘法运算规则;(3) 复习整式的系数、次数、度等基本性质;(4) 进行典型例题讲解与分析;(5)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第二章:因式分解的概念与方法2.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因式分解的定义、方法及其应用。

(1)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2) 学会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难点: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5 教学过程(1) 复习因式分解的定义及方法;(2) 复习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进行典型例题讲解与分析;(4)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第三章: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3.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

3.2 教学目标(1) 掌握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运用;(2) 学会运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运用;难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3.5 教学过程(1) 复习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定义及运用;(2) 复习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进行典型例题讲解与分析;(4)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第四章:因式分解的应用4.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2 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复习教案-初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师版)

复习教案-初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师版)

A.x(1﹣2x)2B.x(2x﹣1)(2x+1)C.x(1﹣2x)(2x+1)D.x(1﹣4x2)2.设b>0,a2﹣2ab+c2=0,bc>a2,则实数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a B.c>a>b C.a>b>c D.b>a>c3.若(x+2)是多项式4x2+5x+m的一个因式,则m等于( A )A.–6B.6C.–9D.9三、课堂练习1.已知a,b,c是正整数,a>b,且a2﹣ab﹣ac+bc=11,则a﹣c等于(D)A.﹣1B.﹣1或﹣11C.1D.1或112.已知d=x4﹣2x3+x2﹣12x﹣5,则当x2﹣2x﹣5=0时,d的值为(A)A.25B.20C.15D.103.已知三个实数a,b,c满足a﹣2b+c=0,a+2b+c<0,则(D)A.b>0,b2﹣ac≤0B.b<0,b2﹣ac≤0C.b>0,b2﹣ac≥0D.b<0,b2﹣ac≥04.已知a=,b=,c=,则代数式2(a2+b2+c2﹣ab﹣bc﹣ac)的值是 6 .5.若a﹣b=3,b﹣c=2,那么a2+b2+c2﹣ab﹣ac﹣bc=19 .6.已知x2﹣2x﹣1=0,则3x2﹣6x= 3 ;则2x3﹣7x2+4x﹣2019=-2022 .7.已知x2﹣2x﹣3=0,则x3﹣x2﹣5x+12=15 .8.若a=2009x+2007,b=2009x+2008,c=2009x+2009,则a2+b2+c2﹣ab﹣bc﹣ca的值为 3 .9.已知2x2﹣ax﹣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124 .①其中x的值不可能为0;②当x=2时,;③若a=1时,;④若a=2时,x3﹣4x2+2x=﹣3.10.设n为整数,则(2n+1)2﹣12.5一定能被(B)A.2整除B.4整除C.6整除D.8整除11.248﹣1能被60到70之间的某两个整数整除,则这两个数是(B)A.61和63B.63和65C.65和67D.64和6712.对于算式20183﹣20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能被2016整除B.能被2017整除C.能被2018整除D.能被2019整除13.如图①,是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挖去一个棱长为b的小正方体(a>b)(1)如图①所示的几何体的体积是a3-b3.(2)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图①的体积:把图①分成如图②所示的三块长方体,将这三块长方体的体积相加后得到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比较这两种方法,可以得出一个代数恒等式(a-b)(a2+ab+b2)=a3-b3.14.若a2﹣b﹣1=0,且(a2﹣1)(b+2)<a2b.(Ⅰ)求b的取值范围;(Ⅱ)若a4﹣2b﹣2=0,求b的值.15.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则△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16.△ABC的两边a,b满足a4+b4﹣2a2b2=0,且∠A=60°,则△ABC的形状是等边三角形三角形.17.阅读下列文字: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例如由图1可以得到(a+2b)(a+b)=a2+3ab+2b2.请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2中所表示的数学等式;(2)利用(1)所得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a+b+c=11,ab+bc+ac=38,求a2+b2+c2的值;(3)图3中给出了若干个边长为a和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纸片及若干个边长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①请按要求利用所给的纸片拼出一个几何图形,并画在图3所给的方框中,要求所拼出的几何图形的面积为2a2+5ab+2b2,②再利用另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可将多项式2a2+5ab+2b2分解因式.即2a2+5ab+2b2=.18.阅读理解材料一:若一个正整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反之也能够成立.材料二:两位数p和三位数q,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为0,将数p任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作为一个新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将数q的任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作为该新数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技照这种方式产生的所有新的两位数的和记为T(p,q)例如:T(12,123)=11+12+13+21+22+23=102,T(33,456)=34+35+36+34+35+36=210.(1)填空T(15,345)=.(2)求证:当q能够被3整除时T(p,q)一定能够被6整除.(3)若一个两位数m=2la+b,一个三位数n=12la+b+199,(其中1≤a≤4,1≤b≤5,a,b为整数),交换三位数n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得到新数n′,当m的个位数字的3倍与n′的和能被11整除时,称这样的两个数m和n为“和谐数对”,求所有和谐数对中T(m,n)的最大值.四、课堂小结重难点: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的思考和解析

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的思考和解析

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的思考和解析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是代数运算的重要基础,利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而且它又是教科书正文中典型的数学运算案例,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并对单元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可以集中体现出数学抽象、数学运算这两大核心素养.。

一、单元内容和内容解析(1)单元内容:本章主要包括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等知识,是基本的代数初步知识,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于八年级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参的建议,可以将单元教学从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特点进行整体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内容解析:①内容本质.。

使学生正确理解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意义,认识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字母的广泛含义.。

②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形结合:学习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我们不仅要能从“数”的角度熟练进行运算,而且要能从“形”的角度理解公式、法则的几何背景,既要学会算法,也要弄清算理真正做到数形结合,融汇贯通;转化思想:在本单元中,要求某些特殊类型的多项式的值,可以借助因式分解将多项式变形后再求解,这样做往往能够简便运算;分类讨论:在涉及完全平方式问题时,由于中间项系数可正可负,所以结果往往有两解,分类讨论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本章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过程,体现数数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以实为例,抽象出问题中的数学思想和规律,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③多维度关系.。

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是基本的代数知识,这些知识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加减、解一元一次方程、实数运算和不等式的基础上引入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等知识的奠基,同时也是其它理学学科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

故而,本章在初中学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④育人价值.。

经历借助拼图解释整式变形的过程,体会几何直观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几何角度认识并理解代数的含义.。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公式法(第2课时)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公式法(第2课时)教案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3因式分解14.3.2公式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了因式分解意义的基础上,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比较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2.在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用不同的方法分解因式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2.进一步体验“整体”的思想,培养“换元”的意识.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难点】观察多项式的特点,判断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和综合运用分解的方法,并完整地进行分解.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矩形图片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反方向的变形,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平方差公式法.现在,大家自然会想,还有哪些乘法公式可以用来分解因式呢?(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教师问1:什么叫因式分解?(出示课件4)学生回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教师问2: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因式分解的方法?学生回答: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a+b)(a–b)教师问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ax4-a;(2)16m4-n4.学生回答:(1)ax4-a=a(x2+1)(x+1)(x-1);(2)16m4-n4=(4m2+n)(2m+n)(2m-n).教师问4:结合上题思考因式分解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①一提二看三检查;②分解要彻底.教师问5:我们学过的乘法公式除了平方差公式之外,还有哪些公式?请写出来.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教师讲解: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教师问6:你能把下面4个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并求出你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吗?(出示课件5)学生讨论后拼出下图:教师问7: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么求?学生回答:(a+b)2=a2+2ab+b2教师问8:将上面的等式倒过来看,能得到什么呢?学生回答:a2+2ab+b2=(a+b)2(出示课件6)教师问:观察这两个多项式:a2+2ab+b2;a2–2ab+b2,请回答下列各题:(出示课件7)(1)每个多项式有几项?学生回答:三项(2)每个多项式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这两项都是数或式的平方,并且符号相同.(3)中间项和第一项,第三项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第一项和第三项底数的积的±2倍.教师讲解:我们把a²+2ab+b²和a²–2ab+b²这样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教师问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a2+2ab+b2;(2)a2-2ab+b2.学生回答:(1)a2+2ab+b2=(a+b)2;(2)a2-2ab+b2=(a-b)2.教师问10:将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反过来写即是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同样道理,把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写即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能不能用语言叙述呢?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即a2+2ab+b2=(a+b)2,a2-2ab+b2=(a-b)2.教师问11: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是,请分解因式.(1)a2-4a+4;(2)x2+4x+4y2;(3)4a2+2ab+14b2;(4)a2-ab+b2;(5)x2-6x-9;(6)a2+a+0.25.学生讨论后回答如下:(1)a2-4a+4;是,原式=(a-2)2 (2)x2+4x+4y2;不是(3)4a2+2ab+14b2;是,原式=(2a+12b)2(4)a2-ab+b2;不是(5)x2-6x-9;不是(6)a2+a+0.25.是,原式=(a+0.5)2教师问12:根据学习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经验和方法,分析和推测什么叫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能够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如下:①三项式;②两项为两个数的平方和的形式;③第三项为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完全平方式:a²±2ab+b²完全平方式的特点:1.必须是三项式(或可以看成三项的);2.有两个同号的数或式的平方;3.中间有两底数之积的±2倍.简记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在中央.(出示课件9)凡具备这些特点的三项式,就是完全平方式,将它写成完全平方形式,便实现了因式分解.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例1:分解因式:(出示课件12)(1)16x2+24x+9;(2)–x2+4xy–4y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1)分析:(1)中,16x2=(4x)2,9=3²,24x=2·4x·3,所以16x2+24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即16x2+24x+9=(4x)2+2·4x·3+32.解:(1)16x2+24x+9=(4x)2+2·4x·3+32=(4x+3)2;(2)中首项有负号,一般先利用添括号法则,将其变形为–(x2–4xy+4y2),然后再利用公式分解因式.(2)–x2+4xy–4y2=–(x2–4xy+4y2)=–(x–2y)2.例2:如果x2–6x+N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N是()(出示课件15)A.11B.9C.–11D.–9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征,中间项–6x=2x×(–3),故可知N=(–3)2=9.答案:B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本题要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根据参数所在位置,结合公式,找出参数与已知项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求出参数的值.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例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出示课件18)(1)3ax2+6axy+3ay2;(2)(a+b)2–12(a+b)+36.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1)中有公因式3a,应先提出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因式;(2)中将a+b 看成一个整体,设a+b=m,则原式化为m2–12m+36.解:(1)原式=3a(x2+2xy+y2)=3a(x+y)2;(2)原式=(a+b)2–2·(a+b)·6+62=(a+b–6)2.总结点拨:利用公式把某些具有特殊形式(如平方差式,完全平方式等)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公式法.(出示课件19)例4:把下列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出示课件21)(1)1002–2×100×99+99²;(2)342+34×32+16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100–99)²=1(2)原式=(34+16)2=2500.总结点拨:本题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可以简化计算.例5:已知:a 2+b 2+2a–4b+5=0,求2a 2+4b–3的值.(出示课件2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从已知条件可以看出,a 2+b 2+2a–4b+5与完全平方式有很大的相似性(颜色相同的项),因此可通过“凑”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将已知条件转化成非负数之和等于0的形式,从而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来求解.(出示课件24)解:由已知可得(a 2+2a+1)+(b 2–4b+4)=0即(a+1)2+(b–2)2=01020a b +=⎧∴⎨-=⎩12a b =-⎧∴⎨=⎩∴2a 2+4b–3=2×(–1)2+4×2–3=7总结点拨:遇到多项式的值等于0、求另一个多项式的值,常常通过变形为完全平方公式和(非负数的和)的形式,然后利用非负数性质来解答.(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7-31)1.下列四个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A.a 2+1B.a 2–6a+9C.x 2+5yD.x 2–5y 2.把多项式4x 2y–4xy 2–x 3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4xy(x–y)–x 3B.–x(x–2y)2C.x(4xy–4y 2–x 2)D.–x(–4xy+4y 2+x 2)3.若m=2n+1,则m 2–4mn+4n 2的值是________.4.若关于x 的多项式x 2–8x+m 2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_________.5.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1)x 2–12x+36;(2)4(2a+b)2–4(2a+b)+1;(3)y 2+2y+1–x 2;6.计算:(1)38.92–2×38.9×48.9+48.92.(2)20142-2014×4026+201327.分解因式:(1)4x 2+4x+1;(2)13x 2–2x+3.小聪和小明的解答过程如下:他们做对了吗?若错误,请你帮忙纠正过来.8.(1)已知a–b=3,求a(a–2b)+b 2的值;(2)已知ab=2,a+b=5,求a 3b+2a 2b 2+ab 3的值.小聪:小明:参考答案:1.B2.B3.14.±45.解:(1)原式=x2–2·x·6+62=(x–6)2;(2)原式=[2(2a+b)]²–2·2(2a+b)·1+1²=(4a+2b–1)2;(3)原式=(y+1)²–x²=(y+1+x)(y+1–x).6.解:(1)原式=(38.9–48.9)2=100.(2)原式=20142-2×2014×2013+20132=(2014-2013)2=17.解:(1)原式=(2x)2+2•2x•1+1=(2x+1)2 (2)原式=13(x2–6x+9)=13(x–3)28.解:(1)原式=a2–2ab+b2=(a–b)2.当a–b=3时,原式=32=9.(2)原式=ab(a2+2ab+b2)=ab(a+b)2.当ab=2,a+b=5时,原式=2×52=50.(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a2±2ab+b2=(a±b)2一提,二看,三检查。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四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同步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四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同步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推理判断中得出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并掌握“法则”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感受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探究精神,增强学习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的应用以及逆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公元前一百万年,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是混浊的一团,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手握一把巨斧,用力一劈,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累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骨头变成了高山和高原,肌肉变成了平原与谷地,血液变成了河流.问题: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那么,太阳离我们多远呢?你可以计算一下,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光的速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2秒,你能计算出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同底数幂的乘法典例1计算a2·a3的正确结果是()A.a 5B.a 6C.a 8D.a 9 [解析] a 2·a 3=a 2+3=a 5.[答案] A【技巧点拨】本题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运算即可,注意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变式训练 化简-b ·b 3·b 4的正确结果是( )A.-b 7B.b 7C.-b 8D.b 8[答案] C探究点2 法则的逆用 典例2 已知3a =1,3b =2,则3a +b 的值为( )A.1B.2C.3D.27[解析] ∵3a ×3b =3a +b ,∴3a +b =3a ×3b =1×2=2.[答案] B三、板书设计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法则符号表达字母范围幂的乘法法则逆用◇教学反思◇本节课应注重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而不单单是要求记住结论,在导出的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进行概括,归纳推理,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14.1.2幂的乘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2.通过推理得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且掌握这个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一系列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义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幂的乘方法则.【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及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木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2倍,太阳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3倍,假如地球的半径为r,那么太阳和木星的体积是多少?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幂的乘方典例1计算a6(a2)3=.[解析]根据幂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原式=a6·a6=a12.[答案]a12变式训练计算:(-a2)2=.[答案]a4探究点2幂的乘方逆用典例2若10m=5,10n=3,则102m+3n=.[解析]102m+3n=102m·103n=(10m)2·(10n)3=52·33=675.[答案]675【技巧点拨】注意幂的乘方公式的逆用,a mn =(a m )n =(a n )m .变式训练 若a m =6,a n =3,则a m +2n 的值为 .[答案] 54三、板书设计幂的乘方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法则{法则符号表达字母范围幂的乘方逆用◇教学反思◇本节的内容是幂的乘方,教学过程中,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探究;提问不仅有序、有提示、有鼓励,而且有启发、问在有疑之处.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幂的乘方”,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幂的意义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得出这一性质.14.1.3积的乘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能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前面学过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请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积的乘方法则典例1计算:(-2xy2)3=.[解析](-2xy2)3=(-2)3x3(y2)3=-8x3y6.[答案]-8x3y6根据积的乘方的性质把问题转化为几个幂的乘方,然后再进行运算,用准法则是解这类问题的关键.a2b)3=.变式训练计算:(-13[答案] -127a 6b 3探究点2 公式的逆用 典例2 阅读下列各式:(ab )2=a 2b 2,(ab )3=a 3b 3,(ab )4=a 4b 4,…①归纳得(ab )n = ;(abc )n = ;②计算4100×0.25100= ;(12)5×35×(23)5= ; ③应用上述结论计算:(-0.125)2021×22022×42020.[解析] ①(ab )n =a n b n ,(abc )n =a n b n c n .②4100×0.25100=(4×0.25)100=1,(12)5×35×(23)5 =(12×3×23)5=1.③(-0.125)2021×22022×42020=-0.125×22×(-0.125×2×4)2020=-0.5×(-1)2020=-0.5.探究点3 幂的运算综合练习 典例3 计算:(-2x 2)3+x 2·x 4-(-3x 3)2.[解析] (-2x 2)3+x 2·x 4-(-3x 3)2=-8x 6+x 6-9x 6=-16x 6.三、板书设计积的乘方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法则{法则符号表达字母范围积的乘方逆用幂的运算综合练习◇教学反思◇本节主要是积的乘方,学生很容易得出计算公式,关键是利用公式进行运算,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明确先利用法则把运算转化为几个幂的乘方的积,然后计算,通过小组练习,讨论,纠错得到正确的解法.14.1.4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结合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教学难点】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幂的运算,我们知道整式有两种,分别为单项式与多项式,那么整式的乘法应有几种,哪种最简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典例1计算:4x2y·(-1x)=.4[解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分别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加,其余字母x)=-x3y.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计算即可.4x2y·(-14[答案]-x3y变式训练计算(-2x3y2)3·4xy2=.[答案]-32x10y8探究点2求代数式的值典例2如果x n y4与2xy m相乘的结果是2x5y7,求mn的值.[解析]由题意可知x n y4×2xy m=2x n+1·y4+m=2x5y7,∴n+1=5,4+m=7,∴m=3,n=4,∴mn=12.探究点3法则应用典例3计算(9×105)×(2.5×10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解析](9×105)×(2.5×103)=9×2.5×105×103=22.5×108=2.25×109. [答案]2.25×109探究点4幂的运算综合练习典例4计算:(-3x2y2)2·2xy+(xy)3=.[解析](-3x2y2)2·2xy+(xy)3=9x4y4·2xy+x3y3=18x5y5+x3y3.[答案]18x5y5+x3y3三、板书设计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法则符号表达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应用◇教学反思◇本节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学生通过面积的计算,或乘方分配律可以得出运算法则;通过学生小组练习、讨论、纠错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在运算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总结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步骤以及易错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第2课时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过程,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整式运算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教学难点】整式乘法法则的推导与应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有3家超市以相同价格n(单位:元/台)销售A牌电视机,它们在一年内的销售量(单位:台)分别是x,y,z,请你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它们在这一年内销售这种电视机的总收入.小明的答案是n(x+y+z),小芳的答案是nx+ny+nz,各说各有理,你能给他们评判一下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单项式乘多项式典例1计算:(x-3y)(-6x)=.[解析]根据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计算即可.[答案]-6x2+18xyxy2.变式训练计算:(3x3y2-6x2y)·13[解析]原式=x4y4-2x3y3.探究点2求未知系数的值典例2 已知a (x 2+x -c )+b (2x 2-x -2)=7x 2+4x +3,求a ,b ,c 的值.[解析] ∵a (x 2+x -c )+b (2x 2-x -2)=7x 2+4x +3,∴(a +2b )x 2+(a -b )x -(ac +2b )=7x 2+4x +3,∴{a +2b =7,a -b =4,-(ac +2b )=3,解得a =5,b =1,c =-1.求未知系数的值,根据两个多项式相等时,如ax 2+bx =cx 2+dx ,则有a =c ,b =d ,得到方程组即可求解,关键是整式的乘法.探究点3 求代数式的值典例3 已知ab 2=-2,则-ab (a 2b 5-ab 3+b )=( )A.4B.2C.0D.14[解析] -ab (a 2b 5-ab 3+b )=-a 3b 6+a 2b 4-ab 2=-(ab 2)3+(ab 2)2-ab 2,当ab 2=-2时,原式=-(-2)3+(-2)2-(-2)=8+4+2=14.[答案] D【技巧点拨】这类问题先根据单项式的乘法计算得到多项式,然后把多项式用已知式子表示出来,整体代入求值,这种整体思想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三、板书设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乘多项式{ 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法则符号表达几何意义法则的应用◇教学反思◇本节的内容是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得到比较简单,教学中,应紧扣法则,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问题计算,同学小组练习讨论理解多项式的每一项,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在实施“情境——探究”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第3课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能够按多项式乘法步骤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推理过程,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推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逐步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试着用不同方式计算下图的面积,探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多项式乘多项式典例1计算(2m-3)(m+2).[解析](2m-3)(m+2)=2m×m+2m×2+(-3)×m+(-3)×2=2m2+4m-3m-6=2m2+m-6.整式的乘法就是根据运算法则转化为单项式乘单项式计算,最后把所得结果相加,注意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需提醒是的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符号.注意不要漏项,漏字母,有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探究点2求未知系数的值典例2若(x+m)(x-8)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8B.-8C.0D.8或-8[解析]∵(x+m)(x-8)=x2-8x+mx-8m=x2+(m-8)x-8m,又结果中不含x的一次项,∴m -8=0,∴m=8.[答案] A变式训练若(y+3)(y-2)=y2+my+n,则m,n的值分别为()A.m=5,n=6B.m=1,n=-6C.m=1,n=6D.m=5,n=-6[答案] B探究点3求代数式的值典例3若代数式(x+1)2+m(x+1)+n可以化简为x2+2x-3,则m+n=. [解析]∵(x+1)2+m(x+1)+n=x2+2x+1+mx+m+n=x2+(2+m)x+m+n+1,由题意得{m+2=2,m+n+1=-3,解得{m=0,n=-4,故m+n=-4.[答案]-4探究点4积中不含某项典例4(x2-mx+6)(3x-2)的积中不含x的二次项,则m的值是()A.0B.23C.-23D.-32[解析](x2-mx+6)(3x-2)=3x3-(2+3m)x2+(2m+18)x-12,∵(x2-mx+6)·(3x-2)的积中不含x的二次项,∴2+3m=0,解得m=-23.[答案] C三、板书设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乘多项式{ 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法则符号表达几何意义法则的应用:求未知系数◇教学反思◇本节的内容是多项式的乘法,针对本节课学生的易错点,如“漏项”、“忘变号”的情况,在例题后进行强调,并总结规律,让学生以后在练习计算时避免“漏项”“忘变号”的发生.第4课时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理解零次幂的意义,了解规定a0=1(a≠0)的合理性;【过程与方法】经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的获得过程,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会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体验通过“转化”构建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善于观察、归纳的数学品质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理解零次幂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在整式运算中,有时还会遇到两个整式相除的情况.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整式的乘法来讨论整式的除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同底数幂的除法典例1计算(-a)10÷(-a)3的结果等于.[解析](-a)10÷(-a)3=(-a)10-3=(-a)7=-a7.[答案]-a7【技巧点拨】先把底数-a看作一个整体,直接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也可以将底数化为a,再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即(-a)10÷(-a)3=a10÷(-a3)=-a10-3=-a7.变式训练化简:(x+y)5÷(-x-y)2÷(x+y).[解析] 原式=(x +y )5÷(x +y )2÷(x +y )=(x +y )5-2-1=(x +y )2.探究点2 零次幂典例2 计算:(1)20220+(-3)0-4×(12)0; [解析] 原式=1+1-4×1=-2.三、板书设计同底数幂的除法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 -n (a ≠0).2.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类比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和探索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和民主,同时也受到了激励和鼓舞,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第5课时 整式的除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原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整式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法则、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式除法的法则并应用其法则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整式除法的法则及其原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种数码照片的文件大小是28K,一个存储量为26M(1M =210K)的移动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张这样的数码照片?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 同底数幂的除法 典例1 32x =2,3y =5,则34x -2y = .[解析] 原式=34x 32y =(32x )2(3y )2,当32x =2,3y =5时,原式=2252=425. [答案] 425变式训练 若5=3x ,7=9y ,则3x -2y 的值为 .[答案] 57探究点2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典例2 计算:10ab 3÷(-5ab )= .[解析] 根据单项式除法法则,系数和系数,相同的字母分别相除,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只在被除式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即可求出答案.原式=-105a 1-1b 3-1=-2b 2.[答案] -2b 2变式训练 4x 2y 3÷(-12xy )2= . [答案] 16y探究点3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典例3 小亮与小明在做游戏,两人各报一个整式,小明报的被除式是x 3y -2xy 2,商式必须是2xy ,则小亮报一个除式是 .[解析] (x 3y -2xy 2)÷2xy =12x 2-y.[答案] 12x 2-y三、板书设计整式的除法整式的除法{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符号表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反思◇本节的内容是整式的除法,内容较多,分三部分,通过运算要求学生说出式子每一步变形的根据,并要求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利用乘除互为逆运算,检验商式的正确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训练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慢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14.2乘法公式14.2.1平方差公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运用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应用平方差公式解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从前有一个狡猾的地主,他把一块长为x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张老汉种植,有一天,他对张老汉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少5米,另一边增加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你看如何?”张老汉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你能告诉张老汉他吃亏了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典例1下列多项式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a-b)B.(x+2)(2+x)C.(x3+y)(y-x3) D.(x-2)(x+1)[解析]A项,原式=-(a-b)(a-b)=-(a-b)2,故A不能用平方差公式;B项,原式=(x+2)2,故B不能用平方差公式;D项,原式=x2-x+1,故D不能用平方差公式.[答案] C平方差公式的特征:一是左边是两个多项式相乘,这两个多项式中有一项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二是右边是相同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三是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和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变式训练计算(2x3-3a)(-2x3-3a)的结果是()A.-4x6-9a2B.-4x6+9a2C.-4x6-12ax3+9a2D.-4x6-12ax3-9a2[答案] B探究点2平方差公式求值整体思想应用典例2如果(a-b-3)(a-b+3)=40,那么a-b的值为()A.49B.7C.-7D.7或-7[解析](a-b-3)(a-b+3)=(a-b)2-9=40,即(a-b)2=49,则a-b=7或-7.[答案] D探究点3平方差公式的计算典例3计算:69×71=.[解析]原式=(70-1)(70+1)=702-1=4900-1=4899.[答案]4899变式训练计算:20212-2020×2022=.[答案] 1探究点4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典例4如图,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剪开,拼成右边的矩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写出的一个正确的等式是()A.(a-b)2=a2-2ab+b2B.a(a-b)=a2-abC.(a -b )2=a 2-b 2D.a 2-b 2=(a +b )(a -b )[解析] 第一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2-b 2,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a +b )(a -b ).则a 2-b 2=(a +b )(a -b ).[答案] D三、板书设计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公式符号表达公式特点以及变形几何背景应用{计算、化简简化运算 ◇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是平方差公式,主要观察是否符合公式特点,只有符合公式特点才能用公式直接求解,利用公式计算.在实施情境探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感知问题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14.2.2完全平方公式第1课时完全平方公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以及幂的意义,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发现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规格的硬纸片各若干张,请你根据二次三项式a2+2ab+b2,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硬纸片,拼出一个正方形,并探究所拼出的正方形的代数意义.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完全平方公式典例1计算(3a-2b)2的结果为()A.9a2+4b2B.9a2+6ab+4b2C.9a2-12ab+4b2D.9a2-4b2[解析]原式=(3a)2-2×3a×2b+(2b)2=9a2-12ab+4b2.[答案] C【技巧点拨】解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记忆完全平方公式可用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位两倍在中间,中间符号随前面”.很多同学遗漏掉中间积的2倍这一项,应引起注意.探究点2简化运算典例2下列关于962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A.962=(100-4)2=1002-42=9984B.962=(95+1)(95-1)=952-1=9024C.962=(90+6)2=902+62=8136D.962=(100-4)2=1002-2×4×100+42=9216[解析]962=(100-4)2=1002-2×100×4+42=9216,A项错误;962=(95+1)(95+1)=952+2×95×1+1=9216,B项错误;962=(90+6)2=902+2×90×6+62=9216,C项错误;962=(100-4)2=1002-2×100×4+42=9216,D项正确.[答案] D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①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②对形如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计算,都可以用这个公式;③对于三项的可以把其中的两项看做一项后,也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探究点3完全平方式典例3若4a2-kab+9b2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的值为()A.6B.12C.±12D.±6[解析]∵4a2-kab+9b2是完全平方式,∴-kab=±2×2a×3b=±12ab,∴k=±12.[答案] C变式训练已知x2-8x+a可以写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可为()A.4B.8C.16D.-16[答案] C探究点4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应用典例4已知a+b=3,ab=-2,求下列各式的值.(1)a2+b2;(2)a-b.[解析](1)∵a+b=3,ab=-2,∴a2+b2=(a+b)2-2ab=32-2×(-2)=13.(2)∵a +b =3,ab =-2,∴a -b =±√(a -b )2=±√a 2+b 2-2ab =±√13-2×(-2)=±√17.探究点5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典例5 如图1是一个长为2a ,宽为2b (a >b )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为( )A.abB.(a +b )2C.(a -b )2D.a 2-b 2[解析] 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a +b )2-4ab =a 2+2ab +b 2-4ab =(a -b )2.[答案] C三、板书设计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公式符号表达公式特点以及变形几何背景应用{计算、化简简化运算 ◇教学反思◇本节的内容是完全平方公式,在教学中,重视公式的几何背景,较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代数中的某些问题.利用拼图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几何与代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记忆,也可用口诀的形式让学生形象记忆,尤其针对学生易漏掉中间积的2倍这一项做好针对性的练习.第2课时添括号法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及公式的含义,理解添括号法则,会正确地添括号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和理解乘法公式,感受乘法公式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过程,拓展思维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分析思想和与人合作的习惯,体会数学的重要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应用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教学难点】对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内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室里有a名同学,第一次有b名同学被老师喊到办公室去了,第二次有c名同学被老师喊到办公室去了,请你用代数式表示教室里现在有多少名学生?你能用两种形式表示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添括号法则典例1①5x+3x2-4y2=5x-();②-3p+3q-1=3q-().[解析]①5x+3x2-4y2=5x-(4y2-3x2).②-3p+3q-1=3q-(3p+1).[答案]4y2-3x2;3p+1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注意遇负全变,遇正不变.探究点2添括号后用公式计算典例2 计算:(a -2b +1)(a +2b -1).[解析] (a -2b +1)(a +2b -1)=[a -(2b -1)][a +(2b -1)]=a 2-(2b -1)2=a 2-4b 2+4b -1.探究点3 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典例3 计算:(a +2ab -1)2.[解析] 原式=(a +2ab )2-2(a +2ab )·1+12=a 2+4a 2b +4a 2b 2-2a -4ab +1.变式训练 (a +2b -c )2.[解析] 原式=(a +2b )2+c 2-2c (a +2b )=a 2+4ab +4b 2+c 2-2ac -4bc.探究点4 代数式求值 典例4 先化简,再求值:(a +2b )(a -2b )+(a +2b )2+(2ab 2-8a 2b 2)÷2ab ,其中a =1,b =2.[解析] 原式=a 2-4b 2+a 2+4ab +4b 2-4ab +b =2a 2+b ,∵a =1,b =2,∴原式=2a 2+b =4.三、板书设计添括号法则添括号{ 添括号法则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应用◇教学反思◇本节的内容是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是去括号法则反过来得到的,无论是添括号,还是去括号,运算前后代数式的值都保持不变,所以我们可以用去括号法则验证所添括号后的代数式是否正确,添括号能利用乘法公式简单计算,重在理解遇负全变,遇正不变的口诀.14.3因式分解14.3.1提公因式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2.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教学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试计算:37×337+63×337.这里用到了什么运算律?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因式分解的意义典例1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3-x)(3+x)=9-x2B.x2+2x+1=x(x+1)+1C.a2b+ab2=ab(a+b)D.(a-b)(n-m)=(b-a)(n-m)[解析](3-x)(3+x)=9-x2,是多项式乘法,故A错误;x2+2x+1=(x+1)2,故B错误;a2b+ab2=ab(a+b),C正确;(a-b)(n-m)≠(b-a)(n-m),不是因式分解,故D错误.[答案] C。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点归纳教案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点归纳教案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学生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仍然存在疑问。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的讲解不够清晰,或者是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先对今天的知识点进行快速回顾,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在多项式乘法中,强调每一项都要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
-通过图形或具体例题展示完全平方公式的来源和应用;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转换和应用;
-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
2.教学难点
-符号的正确处理,特别是在多项式乘法中容易出现的符号错误;
-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记忆和应用,学生容易混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整式乘法法则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符号的处理和分解策略的选择,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整式乘法或因式分解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学实验操作。比如,通过实际模型展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并探讨如何通过因式分解简化计算。
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多项式的分解方法及步骤;
6.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教学设计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教学设计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b.熟练掌握整式的因式分解方法;c.能够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d.能够进行整式的因式分解运算。

2.过程与方法:a.通过多种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理解;b.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b.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与方法步骤一: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整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并进行复习。

步骤二:整式的乘法1.教师通过例题演示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每一步的操作;2.学生自主练习,扩展到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步骤三:因式分解1.教师通过例题演示整式的因式分解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每一步的操作;2.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技巧。

步骤四:综合练习1.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既包括整式的乘法,也包括因式分解;2.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五:拓展与应用1.提供一些应用题,涉及实际问题与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四、教学资源教材、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评价其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掌握程度;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提升计划。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方法,培养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和应用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教案标题: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则。

2. 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与意义。

5. 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

6. 能够将整式进行因式分解。

二、教学重点:1. 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则。

2. 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

3. 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2. 复杂整式的因式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

3. 辅助教具:学生练习册、习题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整式的乘法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和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整式乘法的兴趣与思考。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a. 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则的讲解:包括常数与常数相乘、常数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等情况的规则。

b. 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的示范: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整式的乘法运算步骤与技巧。

c. 因式分解的概念与意义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因式分解在简化与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与练习(20分钟)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与解答。

b.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典型的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题目进行讲解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与方法。

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a. 拓展练习: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掌握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反馈与指导。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大单元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概念。
2.整式的乘法:讲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
3.因式分解:引导学生探索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因式分解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4.应用拓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6.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单元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7.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拓展练习。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通过布置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引入新课: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整式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进而导入新课——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详细讲解整式的乘法法则和因式分解方法。
1.整式的乘法法则:教师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并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总结通用的乘法法则。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数学具有较强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抱有恐惧心理,缺乏信心。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此外,学生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也需要进一步培养。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积的乘方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积的乘方教案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1.3积的乘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能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积的乘方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直尺、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若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学生思考后列式:V=(2×103)3(cm3)教师提出问题:底数是2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它是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积的乘方的法则教师问1: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题目计算:(1)x2·x5;(2)y2n·y n+1;(3)(x4)3;(4)(a2)3·a5.学生回答:(1)x7;(2)y3n+1;(3)x12;(4)a11.教师问2: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a n=a m+n (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教师问3:地球半径约为6.4×103km,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4πr3,你知道3地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吗?(出示课件4)学生独立思考问题3并口答:体积应是V=4π(6.4×103)3km3.3教师问4: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底数是6.4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不是幂的乘方.教师讲解:如何运算呢?本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教师问4:计算:(3×4)2和32×42,看一下他们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回答:它们的结果相等,即(3×4)2=32×42教师问5:下列两题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7)(1)(ab)2;(2)(ab)3学生回答:底数为两个因式相乘,积的形式.教师问6:你猜想一下它们的结果是多少呢?学生回答:(ab)2=a2b2,则(ab)3=a3b3,教师问7:你能证明上边的猜想吗?(出示课件8)学生讨论并回答:(ab)2=(ab)·(ab)(乘方的意义)=(aa)·(b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a2b2(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同理:(ab)3=(ab)·(ab)·(ab)(乘方的意义)=(aaa)·(bb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a3b3(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教师问8: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ab)n=?(出示课件9)学生猜想:(ab)n=a n b n.教师问9: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验证你的猜想吗?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因此可得:(ab)n=a n b n(n为正整数).教师总结:得到结论:(出示课件10)积的乘方:(ab)n=a n·b n(n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教师问10:前面提出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V=(2×103)3它不是最简形式,根据发现的规律如何计算呢?学生解答:可作如下运算:V=(2×103)3=23×(103)3=23×103×3=8×109cm3.教师问1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等于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如(abc)n=a n·b n·c n(n为正整数);教师讲解: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一个”因式乘方的积,防止有的因式漏掉乘方出现错误;教师问12:积的乘方的法则:(ab)n=a n·b n(n是正整数),把等式的左右两边一换可以得到:a n·b n=(ab)n(n为正整数).这样成立吗?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积的乘方法则可以进行逆运算.即:a n·b n=(ab)n(n为正整数).总结点拨:分析这个等式:左边是幂的乘积,而且幂指数相同,右边是积的乘方,且指数与左边指数相等,那么可以总结为:同指数幂相乘,底数相乘,指数不变.例1:计算:(出示课件11)(1)(2a)3;(2)(–5b)3;(3)(xy2)2;(4)(–2x3)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23a3=8a3;(2)原式=(–5)3b3=–125b3;(3)原式=x2(y2)2=x2y4;(4)原式=(–2)4(x3)4=16x12.总结点拨: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注意每个因式都要乘方,尤其是字母的系数不要漏乘方.例2计算:(出示课件14)(1)–4xy2·(xy2)2·(–2x2)3;(2)(–a3b6)2+(–a2b4)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4xy2·x2y4·(–8x6)=[–4×(–8)]x1+2+6y2+4=32x9y6;(2)原式=a6b12+(–a6b12)=[1+(–1)]a6b12=0总结点拨:涉及积的乘方的混合运算,一般先算积的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然后合并同类项.例3:如何简便计算(0.04)2022×[(–5)2022]2?(出示课件1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法一:(0.04)2022×[(–5)2022]2=(0.22)2022×54044=(0.2)4044×54044=(0.2×5)4044=14044=1解法二:(0.04)2022×[(–5)2022]2=(0.04)2022×(25)2022=(0.04×25)2022=12022=1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①逆用积的乘方公式a n·b n=(ab)n,要灵活运用,对于不符合公式的形式,要通过恒等变形,转化为公式的形式.②一般转化为底数乘积是一个正整数,再进行幂的计算较简便.(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0-24)1.计算(–x2y)2的结果是()A.x4y2B.–x4y2C.x2y2D.–x2y2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x2=x2B.(xy)2=xy2C.(x2)3=x6D.x2+x2=x43.计算:(1)82024×0.1252023=________;(2)(-3)2023×(-13)2022________;(3)(0.04)2023×[(–5)2023]2=________.4.判断:(1)(ab2)3=ab6()(2)(3xy)3=9x3y3() (3)(–2a2)2=–4a4()(4)–(–ab2)2=a2b4() 5.计算:(1)(ab)8;(2)(2m)3;(3)(–xy)5;(4)(5ab2)3;(5)(2×102)2;(6)(–3×103)3.6.计算:(1)2(x3)2·x3–(3x3)3+(5x)2·x7;(2)(3xy2)2+(–4xy3)·(–xy);(3)(–2x3)3·(x2)2.7.如果(a n•b m•b)3=a9b15,求m,n的值.参考答案:1.A2.C3.(1)8;(2)-3;(3)14.(1)×(2)×(3)×(4)×5.解:(1)原式=a8b8;(2)原式=23·m3=8m3;(3)原式=(–x)5·y5=–x5y5;(4)原式=53·a3·(b2)3=125a3b6;(5)原式=22×(102)2=4×104;(6)原式=(–3)3×(103)3=–27×109=–2.7×1010.6.(1)解:原式=2x6·x3–27x9+25x2·x7=2x9–27x9+25x9=0;(2)解:原式=9x2y4+4x2y4=13x2y4;(3)解:原式=–8x9·x4=–8x13.7.解:∵(a n•b m•b)3=a9b15,∴(a n)3•(b m)3•b3=a9b15,∴a3n•b3m•b3=a9b15,∴a3n•b3m+3=a9b15,∴3n=9,3m+3=15.∴n=3,m=4.(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积的乘方法则:(ab)n=a n·b n(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注意点:(1)注意防止符号上的错误;(2)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3)积的乘方法则也可以逆用.(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4.1.4)98页到99页的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整式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能熟练利用乘法公式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因式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进一步学习整式的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过程,体会两个互逆运算之间的转换关系。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和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公式与分解因式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会运用乘法公式进行整式乘法运算,会对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重现(理解和应用)
(一)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
一次项系数为1的一次二项式乘法公式:(x+a)(x+b)=x2+(a+b)x+ab
基础训练(看看你忘记了吗?):
1、下列各式中,相等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x+y)2=x2+y2
B.(x+6)(x-6)=x2-6
C. (-4a-1)(4a-1)=1-16a2
D. (x-2y)2=x2-2xy+4y2
2、如果(x-2)(x-3)=x2+px+q,那么p,q的值是 ( )
A.p=-5,q=6 B.p=1,q=-6 C.p=1,q=6 D.p=5,q=-6
典型例题:
例1、化简:()()()n
m
n
m
n
m-
+
-
-2
(二)分解因式
(1)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分解因式的方法:①提公因式法:ma+mb+mc=m(a+b+c)
②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
③简单的十字相乘法:x2+px+q=(x+a)(x+b)
④简单的分组分解法:
(3)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基础训练(看看你忘记了吗?)
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
A .ma +mb -c =m (a +b )-c
B .(a -b )(a 2+ab +b 2)=a 3-b 3
C .a 2-4ab +4b 2-1=a (a -4b )+(2b +1)(2b -1)
D .4x 2-25y 2=(2x +5y )(2x -5y )
4、因式分解 2x 2-4xy -2x = _______(x -2y -1)
5、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
A .a 3-b 3
B .-a 2-b 2
C .a 2+b 2
D .-a 2+b 2
6、因式分解:25m 2-10mn +n 2=
7、多项式x 2+kx+25是另一个多项式的平方,则k= .
典型例题:
例2、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x 4-36 (2)4x 3y+4x 2y 2+xy 3 (教材八上P40)
(3)1282+-x x (4)x 2+6x+9-y 2
变式练习(相信你自己):
8、化简: 2
22
222b a b ab a ab a b a -+-÷+-
例3、已知a 2+b 2-6a -10b+34=0,且c=4,问以a 、b 、c 为三边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巩固应用:(体验中考)
9、(2013乐山).把多项式分解因式:ax 2-ay 2=
10、(2010乐山)下列因式分解:①324(4)x x x x -=-;②232(2)(1)a a a a -+=--;③222(2)2a a a a --=--;④2211()42
x x x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只填序号) 11、(2009乐山变式)若实数x y 、满足26190x x x y ++-++=.求代数式
(-2x -y)(2x -y)的值.(要求对代数式先化简,再求值.)
四、小结:①重点内容: ②数学思想:
五、分层布置作业:
A 组:12、化简(1)(x -5)(x+5) (2)(x - 2y)2 (3)(a -5)(a+2)
13、因式分解:(1)x 2-36 (2)a 2-8a+16
B 组12、已知,10,3022=-=-n m n m 则=+n m
13、已知:x 2-3xy-10y 2=0,则
=y x 14、已知:3=+b a ,则 222
121b ab a ++= 15、(2011乐山)若m 为正实数,且13m m -=,221m m
-则= 16、已知:(a 2+b 2)2-(a 2+b 2)-12=0,则a 2+b 2=
17、(-2)2013+(-2)2014等于( )
A 、-22013
B 、22012
C 、22013
D 、22014
18、(2011峨眉二调)已知:n m n m ≠>>,0,0,试比较分式2n m +与分式n
m mn +2的大小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容量大,内容多,使得时间安排很紧凑,节凑较快;
2、选题精,例题典型,基础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高的对于优生较适当;
3、对于复习巩固的7个练习题,可以适当做一定的删减第5题,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少数的题的讲评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做适当的点评即可;
5、对于例3,应当进一步的培养学生阅读题的能力,在提示时紧紧抓住根号的用处,它与非负数的联系,从而得到化为非负数解题,然后再对34进行折项,即可解出a 、b 值,从另一方面抓住三角形的形状,无非是直角三角形、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把a 、b 、c 的数值再联系起来,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有关,就完成了这个题的解。

6、针对本节内容在中考中的地位与作用,选题针对考点,具有针对性。

7、讲练结合,对知识点的过手能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