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合集下载

对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对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特别是 20 04年 9 月 国家调整 了助学贷款运行机 制 . 使贷款门槛 降低 , 方式更加灵活 为广大贫困家庭学生求学解决 了资金 需求 问题 。 助学贷 款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推动教育公平 维护社会稳定做 出了巨 大 贡 献 。但 随 着助 学 贷 款 制 度 的 推进 .一 些 问题 也 逐 渐 暴 露 出 来 。
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 自 1 9 9年实行以来便受到 了社会 各界 的广泛关注 。 9


证券持有人 的收入总值为 C= ×(+ ×( D) ,L 1 R 卜 其现值为 C=C/ 1 rn ,(+ ) 银 行 获 得 的 总 收入 的现 值 为 V= 一C +P= ×(+ ) (+ ) L ×(+ ×(一 / 1 r“P A P 1 I / 1 r“ 一 1 R) 1 D) (+ ) +
助学贷款需求供给 严重 失衡 。截止到 20 年 6 . 国银行 累 06 月 全
计审批 2 05 4 万人 .累计 审批金额 2 1 亿 元。其中 .自20 0 4 0 4年 6 国 月 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至 20 年 6月 . 06 银行 审批人数 143 万人 . 5 银行审批金额 1 1 3 7亿元 。 但助学贷款远未能满足在校贫困生的需求。 20 年至2 0 年 , 04 06 全国公办普通 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 1 5 万人 . 0 3 其中 贫 困生约2 3 。若 平均借贷强度每人每 年为5 3 元 . 6万 00 一年就需要 1O 3 多亿元人民币的贷款金额 。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食宿费 用的提高 . 潜 在的贷款需求还会逐年增长 。 二、实施助学贷 款证券 化的必要性 降低银行经营风 险 .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 在 目前 的助 学 贷 款 机 制 中 ,银 行 面 临 着 极 大 风 险 第 一

关于我国高校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关于我国高校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关于我国高校资产证券化的设想资产证券化,按照美国证券委员会的定义为“将企业(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

”即是说,是用能产生稳定回报但流动较差的资产抵押或担保,发行可流通的证券,以此进行融资或提前获取投资收益的一种金融运作方式。

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费是瓶颈,诸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对高校来说是无力承受的,这时,资产证券化进军高等教育行业就正逢其时。

一、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1. 高校的融资需求日渐扩大高等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在社会需求日益膨胀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供求越来越向高校这方倾斜,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实施大规模扩招,1999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160万人,2001年就达250万人。

目前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学校校办产业、社会集资和学生缴费三方面为辅,投资主体单一,手段单调,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即使是部分高校在这方面作出了相关的探索,也不外是“学校出地,企业投资”或者是“银行贷款,学费还贷”等有限的几种方式。

2000年向商业银行贷款的高校有45所,贷款本金总额达252995万元,平均每校贷款额为5622万元。

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和“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都已经提出要适当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利用资本市场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

可见,高校的融资需求日渐扩大,我国原有的主要靠财政投资办学的高等教育投融资体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服务和学位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校已经具备适合证券化融资的目标资产分析高校中的各种资产,不难发现,其中已经含有了适宜进行证券化融资的资产,譬如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礼堂等存量资产。

它们属于较为优质的资产,一方面盈利能力较强,在未来有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譬如每年固定的宿费、学杂费、门票收入等),可用于证券的收益支付;另一方面,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的变现能力强,一旦无法正常支付证券收益而必须将抵押物变现时,它们可以拥有较高的变现价值。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1 助学 贷款证 券化 的理论基 础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源于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 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 , 是指发起人将缺乏 流动性 , 或者流动 性不强 , 但能够创 造比较稳定 的预期现金 流的资产 , 集结成资产 池并对资产池 中的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及其风险进行结构性重 组 ,然后 以资产池预期现金流为信用支持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 金融过程 。其 中, 证券化 的资产称为基础资产 , 所发行的证券称 为资产支持证券(se B ce euie)简称 A S A st akdScri , — ts B 。一般而论 , 在此过程中还要从 内外部对 A S进行信用增级 ,以提高其信用 B 级别 ,且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和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 组, 使其 定价及重新配置更为有效 , 从而使各参与方均受益。对 于证券化 的发行主体商业银行来说 ,其贷款的资产证券化是指 将 原 来 由银 行 集 中完 成 的 各 个 功 能 进行 分 解 , 分 解 后 的各 个 功 把 能交给金融市场中具有不同专长的金融机构 ,由这些金融机构 利用 自身 的比较优势完成 起初集中于银行的各项功能 ,从 而达 到 通 过 专业 化 分 工 来 提 高信 用 中介 效率 的 目的。 有效实施资产证 券化 能够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完 善, 进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我 国于 2 0 0 5年 3月 2 2日经 国务院 批准 , 以国家开发银行和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 , 分别 进行 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 房抵 押贷 款证 券化试 点 ,这 标志着我国信 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国家助学贷 款是一种 国家贴 息贷款 ,从 根本 上说 也是 一种
来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我国 国家助学贷 款现 状分析

助学贷款证券化

助学贷款证券化

助学贷款证券化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它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三者相结合,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学生的银行贷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从1995年起开始并轨收费。

而在此前,全国大学生年人均收费仅400元左右,如今年人均高达5000元左右,部分高校研究生学费更是超过了10000元/年,高校收费水平直线拉升。

如果再加上生活、住宿费,高校学生年均在校消费在10000元以上,如此高额的费用支出远远超出了我国居民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

为此就如何使我国高校学生能够读得起书,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国家于1999年正式启动了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次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并先后对这项制度作了几次调整。

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国累计已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206.8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72. 7亿元。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难以像福利制度完善的国家那样为借款学生提供优厚的条件,金融市场化改革也刚刚起步,缺乏全国的信用体系。

但是我国有科教兴国的清醒认识和庞大的国民储蓄以及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增长率,借助现有的国民储蓄,将国家未来的收益跨期提前支付给现在的教育成本为机制创新的核心。

实行助学贷款证券化是力图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式,它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金必须与其风险资产规模相匹配,即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贷款的风险权重大于证券的风险权重,持有过多的助学贷款,必然降低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助学贷款证券化可降低风险加权资产数额,提高资本充足率,使银行不必以牺牲盈利为代价。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论文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论文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论文助学贷款是指政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但具有较好学业成绩的学生提供的低息或无息贷款,用于支付学费、生活费等教育费用。

随着助学贷款项目的不断发展,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金筹集手段。

本文将对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进行分析,并讨论其优势和风险。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是指将助学贷款资产进行打包,拆分为不同的证券产品,然后发行给投资者以融资。

主要的证券化产品包括资产支持证券(ABS)、基础设施投资基金(IF)和信托基金等。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贷款的流动性,降低贷款机构的风险,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的优势之一是提高了助学贷款的流动性。

通过证券化,助学贷款可以更容易地被出售和交易,从而提高了助学贷款的流动性。

这对于贷款机构来说,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快速地收回资金,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放助学贷款。

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证券化产品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地配置自己的投资组合。

其次,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还可以降低贷款机构的风险。

贷款机构通过将助学贷款打包成证券产品,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贷款机构的负债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大助学贷款市场的规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通过证券化,贷款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然而,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也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由于助学贷款证券化需要对助学贷款进行评级,评级结果的准确性是核心问题之一、如果评级结果出现错误,将会导致投资者承担更多的风险,严重的话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其次,助学贷款证券化还面临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如果经济状况不佳,就有可能导致助学贷款违约率上升,从而对助学贷款证券化产品的价值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资金筹集手段,具有提高流动性、降低风险的优势。

然而,也需要注意助学贷款证券化过程中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重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研究

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重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研究

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重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研究作者:刘青青于晴董宝根余碧爽徐芳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2期【摘要】我国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实施以来,经历了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受益人群不断增加,为我国人才培育事业贡献良多。

但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受惠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显著,其中资金的来源不足和商业银行的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目前的助学贷款运作模式下就很难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笔者认为助学贷款证券化不失为良策。

本文通过对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重要性及可行性的研究,从证券化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而结合我国具体市场环境,对助学贷款证券化的重要作用及可行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希望能运用市场的力量,通过助学贷款证券化,举全社会之力,实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树人树才之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助学贷款;证券化;重要性;可行性一、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基本含义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应收帐款等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实行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就是将银行发放给普通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进行分类整理、打包,“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组成资产池,在辅之以信用评级、增级等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现金流结构特征设计符合投资者要求的助学贷款支持债券型证券品种,通过投资银行向投资者发放,以借款学生未来偿付的现金流为保障向投资者还本付息。

助学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可以将风险真正分散到全社会中。

二、助学贷款证券化的重要作用要有效解决我国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助学贷款管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使之既能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又可减轻国家财政、高校负担,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来实现。

助学贷款证券化,就是一种有效的金融创新工具,它能发挥重要作用。

(一)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是分散违约风险的重要举措从性质上看,我国助学贷款与其他消费贷款一样,属于中长期贷款,资产流动性较差。

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贷款 资产证券 化的可行性分析
李 阳
( 中华女子学 院 经济管理系 , 北京 10 0 ) 0 11

要 :发展 我 国高等教育事业 需要 资本 市场 的强力支持 , 高校贷款 资产证券化 不仅 可以拓 宽我 国高
等教育融资渠道 , 还可以化 解 目前银 行 高校贷款 的风 险。从投 资者 的教育投 资新观念 , 完善的资产证券 化法律体 系和资本 市场 的成 熟度三 个方面的分析 , 出结论 : 国高校 贷款资产证券化的 时机 已经 日趋 得 我
从 而对其 产生 的现金 流量 能够进行 预 测 , 以及对其
( )资产 证券化 的交易结 构 二

产生 的风 险能够 进行 评估 和定价 。
个 典 型 的资 产证 券 化 交易 过 程包 括 三 个 主
2 破产 隔离 机 制 。资产 证 券 化 的 交 易结 构 使 要 交 易 主 体 : 起 人 ( 务 人 ) 特 设 信 托 机 构 、 发 服 ,
银行贷款很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融 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 , 从而使参 与各方均受 资方 式 。 益 。证 券 化 的 资 产 组 合 应 满 足 三 个 原 则 , 分 散 即 资产 证券 化是 近年来 的一种金 融 创新 , 一种 低 性 、 规模 性和 可预测 性 。分 散性 是指理 想 的证券 化 成本 的融资方式 。高校能否有效地运用新的、 更优 资产 组合 在地 域 上 遍 布 各 个地 区 。规模 性 是 指 一 秀 的融 资方 式 , 成 为我 国高 等教 育能 否顺 利发展 个 较 大规模 的资产 组 合 可 以最 大 限度 地 分 摊证 券 将
成熟 。
关键词 :高校 贷款证券化 ;资产支持 证券 ;融 资;投资

高校资产证券化浅析

高校资产证券化浅析

高校资产证券化浅析摘要:目前国内高校出现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局面, 加上融资渠道狭窄以及多年来的高校扩招, 使得高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体育设施等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面对此种问题,高校如何应对,如何在高校建设中扩展新的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了将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方式运用于高校融资中, 通过高校融资渠道的对比,提出高校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并给出了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方法,也提出了资产证券化相关的问题及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1引言高校办学经费的短缺已经给各高等教育办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那些办学经费多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的国家中,办学经费的不足不仅限制了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规模,而且限制了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的发展。

高等院校在我国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其性质是非盈利性质的,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期,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地增长,这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快速发展的要求,使得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必须相应的增加。

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中面临了主要两方面的困难。

一是由于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快速增加,使得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等设施不足。

从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大规模的扩招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2.5%上升到2005年的19%;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556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000多万人。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要达到本、专科生是4人一间,研究生是2人一间,博士生、留学生1人一间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看国内许多高校还未达到。

与此同时,像体育场管、教学楼的人均使用面积也不足。

二是高校筹资渠道较为单一, 建设资金短缺。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资金近些年来有一半以上是来自自筹,剩下的部分全国高校几乎选择了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向商业银行贷款一般期限较短,3-5年的时间,高校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投资建设进行回收,加上贷款利率较高,造成融资成本也高,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对于高校这种非盈利性质的单位而言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论文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论文

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论文[摘要]:家助学贷款证券化是将助学贷款债权销售给私有资本持有者,使它们成为能在私有资本市场上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

这为助学贷款体系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并使之具有流动性,分散了违约风险。

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已存在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一些法律障碍和立法空白。

改善法律环境,审慎发展助学贷款证券化“二级市场”,有利于推动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增加我国高等教育的非公共基金收入来源,使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英文摘要]:[关键字]: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法律分析[论文正文]: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发端于1970年代的美国,是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集合(在法学本质上是债权)出售给特设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由SPA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

在这一过程中,SPV以证券销售收入偿付发起人的资产出售价款,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偿付投资者所持证券的权益。

资产证券化是融资过程,也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具有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等优势的资产证券化在亚洲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形式也渐趋多样。

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都积极利用这一金融工具为本地经济服务。

我国自1990年代起,成功进行了珠海机动车辆收费、中远集团航运收入、中集集团应收款证券化等资产证券化离岸操作,开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2]。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成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这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在中国正式启动。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国家贴息的、国有银行承办的、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无担保贷款,它集政策、福利、教育、金融为一体,是一种以信用方式提供的个人教育消费信贷。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

一、助学贷款制度运行问题及分析(一)助学贷款制度运行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开始并轨收费已有十几年的时间。

如今高校收费水平呈现直线拉升的趋势,大学生的年人均收费已高达5000元左右,甚至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年人均学费超过了10000元。

但是我国居民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无法满足这样高额的收费支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帮助高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启动了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制度实施20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为广大学习提供了资金保证。

但是,在助学贷款逐步开展和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矛盾和问题。

一是违约率较高。

助学贷款进入还贷期后,违约问题凸现,成为普遍现象。

二是银行综合成本高。

由于缺乏相应专业服务机构,对违约学生贷款金额的追讨很困难。

现行助学贷款是政策性目标下的一种商业性手段运作,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规避和赢利考虑,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停贷现象。

结果是商业银行惜贷,国家的大量贴息资金闲置。

(二)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分析1.供给角度分析授信银行为助学贷款的供给方。

对供给方来说,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贷款主要还是商业性信用贷款,与银行其他的信贷经济行为一样,具有一般金融业务的共性。

但是,高等教育贷款没有直接的质押物,债务人是以其人力资本为抵押来获取贷款,学生的信用是助学贷款业务的基础,因此不同于其他贷款行为。

另一方面,债务人毕业后,就业存在不确定性,使银行难以掌握其确切行踪,由此带来的到期贷款归还和催收工作将耗费高额的经济、人力等管理成本。

助学贷款业务量越大,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

由于信息不对称与信用失范使银行的预期风险大于预期可获得的风险补偿收益,因而导致银行产生“惜贷”现象。

2.需求角度分析大学生(债务人)为助学贷款的需求方。

国家实施教育贷款的目的是全面资助高校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

这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原本并不宽裕,所以也是未来经济负担较重、还贷压力最大的群体。

为确保贷款回收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会尽可能选择那些经济状况较好、还贷压力小的大学生。

高校资产证券化可行性探析

高校资产证券化可行性探析

高校资产证券化可行性探析作者:孙畅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0期摘要:随着高校近些年的不断扩招,新校区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多。

高校的贷款负债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根本原因在于国家面对高校大规模的基础性建设投入已经捉襟见肘。

而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高校建设问题似乎成为高校基础建设的唯一选择。

金融的创新不断的推进,高校资产证券化是否能够成为解决高校长期负债的一种途径和选择?关键词:高校资产;证券化;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一、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前提1.政府教育投入和家庭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往往能够占到GDP的4%以上,例如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腾飞阶段的投入甚至会超过10%,如台湾。

我国的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的拨款。

但是国家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大头主要在于九年小学初中义务教育。

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增加难度很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办企业大量被剥离出来,这也在客观上减少了高校的收入来源。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改变了原来高等学校学生一切费用由国家承担的原则。

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教育和住房、医疗已经成为一户普通家庭头上的三座大山。

随着近些年高等学校的学费杂费支出不断上涨,教育支出对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支出对一户普通家庭来讲负担过重。

2.资产证券化面临着重大机遇近些年来,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入。

超过一半的人员集中在教育和医疗领域。

所以高等教育改革是重中之重。

对高等教育投入支出的限制是否会成为教育改革政策的首选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2008年的经济危机刺激了政府大量发型货币来拉动经济,通货膨胀的魔咒久久不能散去,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严重泛滥。

拓展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也许是一个吸收流动性的好办法。

目前,中国高校的融资渠道主要来自于政府担保后的银行贷款。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一贷就是几十个亿。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 类号 : 6 8 G4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6 2 (0 8 0 _ 0 2 _ 0 1 0 - 9 1 2 0 )6 _ 3 9 _ 2
l 我 国 助 学 贷 款 的 困境 国家 助 学 贷 款是 党 中央 、 务 院在 社 会 主义 市 国 场经 济 条件 下 , 用金 融手 段 完 善 我 国普 通 高校 资 利 助 政 策 体 系 , 大 对 普 通 高 校 贫 困 家 庭 学 生 资 助 力 加 度 所 采 取 的 一 项 重 大 措 施 。 它 是 由政 府 主 导 、 政 财 贴 息 、 政 和高 校共 同 给予 银 行 一 定 风 险补 偿 金 三 财 者 相结 合 , 门帮 助 高 校 贫 困 学 生 的银 行 贷 款 。借 专 款学 生 不需要 办 理 贷 款 担 保 或 抵押 , 需 要 承 诺 按 但 期 还款 , 承担 相关 法律 责任 。 自 19 并 9 9年 开 展 国 家 助 学 贷 款 工 作 以 来 , 行 审 批 人 数 2 0 5万 人 , 行 银 4. 银 审 批 金 额 2 1 4亿 元 。 其 中 , 2 0 0 . 自 0 4年 6月 国 家 助
略 的 必要
பைடு நூலகம்
革 也 刚刚起 步 , 乏 全 国 的信 用 体 系 。但 是 我 国有 缺 科 教兴 国的清 醒认 识和 庞大 的国 民储蓄 以及全 世界 瞩 目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 助 现 有 的 国 民储 蓄 , 国 家 未 借 将 来 的收 益跨 期 提前支 付 给现 在 的教育 成本 为机 制创 新 的核 心 。实行 助学 贷 款证 券化 是力 图从 金融创 新 的角 度 找 到 一 种 合 理 的 解 决 方 式 , 对 商 业 银 行 来 它 说是 十分必 要 的 。 2. 助 学 贷 款 证 券 化 是 商 业 银 行 提 高 资 产 流 动 性 , 1

资产证券化在化解高校贷款风险问题上的应用

资产证券化在化解高校贷款风险问题上的应用

资产证券化在化解高校贷款风险问题上的应用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以其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的独到之处可以有效地缓解高校贷款的系列风险。

文章通过对高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关于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流程设计。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高校;贷款风险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

为此,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都选择了获取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经费。

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其不具备较强的获利能力,而贷款资金多用于建设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高校偿债能力的缺乏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

因此,许多国内学者积极吸收国外的金融创新成果为化解这一难题寻求出路。

本文积极研究和运用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工具,以求化解高校贷款所带来的系列风险问题。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资产证券化是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具体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某种可预测现金收入的资产或资产组合,通过结构重组的方式使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和交易的证券,并获得相应所需资金的过程,以实现为企业融资职能。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原始权益人将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basis assets)出售给特别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spv以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凭借是资产,其比较适合于融资能力有限的,而又具有一定资产的企业。

所谓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把高校贷款销售给spv,然后spv将高校贷款经过结构性重组,并把最终完成的信贷资产组合作为基础资产,随后把这种基础资产转化为可发行的证券在证券市场上流通,并以该基础资产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发行证券的保证,即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y,简称abs),达到用高性价比融资的目的,把贷款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同时也优化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了资本充足率、增强了资产流动性、提高了盈利水平。

助学贷款证券化探索

助学贷款证券化探索

一、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配置功能及国外实践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但在我国资产证券化还是一个新鲜事物。

资产证券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资产采取证券这一价值形态的过程和技术,是投资银行学研究的主线,是资本运作业务的高级形式,包括一下四种类型,即现金资产的证券化、实体资产的证券化、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和证券资产的证券化。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把持有的流动性较差、期限较长的资产,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再由该特殊目的机构把买下的金融资产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收回购买资金。

本文以下所指的证券化如非特别说明,即是狭义的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通过风险的重新分配和转移,有助于改变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银行体系的状况,并且将风险从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转移到更加善于管理风险的风险偏好者一方。

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上看,证券化是银行配置与证券配置的有机结合。

它在银行配置的基础上引入了证券化机制,作用于贷款债权,依靠初始贷款债权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基础资产的支持,最终以向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的结果对债权实现再分配,构成了银行中介与资本市场相集合的形态,达到风险再分配。

美国自1968年第一次发行转移证券开始迄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资产证券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截至2005年底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就已达到7.9万亿美元左右,资产证券化产品已成为美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所占份额最大的品种,占美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总规模的31.23%。

目前资产证券化产品是美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最主要的增长动力。

资产证券化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MBS在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发展更加迅猛,MBS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国债市场的第二大市场,ABS在欧洲也快速发展。

在亚洲,资产证券化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改新思维-高校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摘要: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需要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 但学费相对的高速飞涨,高学费低就业,学生及家庭肩上越来越重的负担,由于学费欠费所导致的部分高校无法有效的平衡办学收支,所致的财务赤字问题日益严重以及由此催生的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高校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缓解贫困大学生们的学费短缺问题, 还可以舒缓由此带来的目前银行高校贷款压力的风险。

从教育投资新观念, 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三个方面的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虽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过程仍将面临层层阻力,但是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关键词:高校扩招;高校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 资产支持证券; 助学融资; 投资;实施阻力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带来的不仅是急速跃升的大学生入学率,而且是由于急速增长的大学入学率所引发的一系列平衡点被打破的混乱局面,一方面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在校大学生数的快速增加,以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松动,客观上,扭曲了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供求体系,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由于助学贷款数额增大以及潜在的违约风险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本身而言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积极搞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

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而助学贷款潜在的信用风险又加紧贷款银行对高校放贷的口径。

一方面是学生背负的助学贷款由于扩招后就业结构失衡带来的难就业引发的难以如期还贷,一方面是高校和银行背负流动性问题,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身上及其家庭肩上的求学负担越来越大以及高校财务风险上的扩大!一、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背景1、GDP相对增长,学费加之求学负担绝对增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大学学费一路狂涨,到2000年越过5000元大关,至今仍处于缓慢增长之中。

据调查,目前,中国大学学费一般在5000元到1万元不等,比起1989年,增加了25倍以上,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而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个大学生的学费标准约为该国人均GDP的20%左右。

根据世界独立组织“教育政策研究所”公布的“全球高等教育排行榜” 16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开支的结果显示,日本的开支最贵,学生平均一年的教育支出约为15 000美元(其中包含五六千美元的学费)。

芬兰的学费最为便宜,年均支出只有3 300美元。

欧洲国家平均在5 000美元到7 000美元之间。

综合考虑国民收入与相对购买力,以人均GDP计算,美国和日本分别是我们的36倍和31倍。

按此计算,日本15 000美元左右的学费支出只相当于中国人3 550元的支付能力。

这就是说,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生学费支出是日本的3倍以上,“当之无愧”地位列世界第一!在18年时间里,中国大学学费涨了约25倍,子女教育费用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在中国居民总消费中排在了第一位。

教育、医疗、住房早已被公认为新世纪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大学教育收费堪称教育这座大山的最高峰。

目前“攒教育费”已经成为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中国学生学费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国家的财政投入增长速度!加之学生是仍处于无甚经济独立能力的群体,总的来说学费负担无疑是学生们大学求学路上的最大负担,特别是对于家庭人均GDP远在国家人均GDP水平之下的!2、助学贷款潜在的违约风险引发高校的财务风险(以广东为例)2006年,广东探索的助学贷款新模式—省属高校的助学贷款模式,即高校成为助学贷款的管理方,银行对其引入风险补偿金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银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三方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贫困生的获贷率也由不到70%上升至100%。

其中,银行引入了风险补偿金的激励约束机制。

即高校与教育部门各负担一半该校贷款额10.9%的风险补偿金,如果某高校最终贷款违约率低于风险补偿比例(10.9%),那么风险金中的剩余部分将全部返还该高校,作为其有效管理助学贷款的奖励;如果高于此比例则须高校出资填补高出部分的50%。

但助学贷款大规模还息期到来毕业生违约率6年飙升了13倍!而随着获贷率、助学率的提高, 获贷人数的增加,高校助学贷款的利息未还款率不断飙升,在个别高校甚至达到了70%-80%,广东省属高校助学贷款还款率大幅降低,有的高校面临被“停贷”风险。

助学贷款违约现象无疑会使当事人(高校)面临信用降级的风险,从而导致银行收紧对高校本身由于扩招或者学校运营上的资金需求及所欠贷款的优惠以及放贷额度和贷款利率,进而增加学校的经营成本和信用风险,加大高校的财务风险,显然不利于高校的正常和健康积极运作及运转!3、助学贷款潜在的违约风险给借款银行带来的影响违约的助学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坏账,即使是带有一点政策性色彩,坏账对流动性的具体影响,体现在银行的净流动性头寸上。

银行的净流动性头寸=银行的流动性供给-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不良助学贷款会导致银行的流动性缺口增大,使银行面临“流动性缺口问题”,影响银行的健康积极运作。

当不良助学贷款形成坏账,可能会对借款银行产生一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大量坏账导致贷款的本息不能收回,导致现金收入减少,从而减少了银行的流动性供给来源。

2.大量坏账的存在还给银行造成较高的准备金成本,银行盈利的很大部分用于提取贷款准备金,减少了流动性供给的来源。

3.当市场了解到银行存在资产质量问题,就会造成存款增速放缓,现金供给减少,导致流动性供给的减少,加大流动性缺口4.当坏账严重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存款人意识到银行的资产价值低于它的存款总额,当出现信任危机时,银行存款不仅不会增长,对净存款提取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此时银行将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将演变成支付危机。

显然,不良助学贷款会对整个银行的运作生态产生消极的影响,虽然不致于导致银行体系的支付危机,但确实其潜在的威胁是催生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和阻力,其中主要是学生自身的负担和承受能力、高校的财务风险以及银行的流动性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本在于助学贷款本身的流动性差,或者说是流动性不足,但本身助学贷款是能在未来特定时间内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运用资产证券化原理,将高校助学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以助学贷款未来特定时间内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工具,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可能可以解决原来助学贷款本身附带的一系列问题,如上面已提到的学生自身的负担和承受能力、高校的财务风险以及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二、资产证券化及其理论基础资产证券化, 按照美国证券委员会的定义为:将企业( 卖方) 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

即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工具, 从而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与重组的一种技术或过程。

( 一) 资产证券化的三个机制1、资产组合机制。

通过资产组合机制, 对被证券化的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 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 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

证券化的资产组合应满足三个原则, 即分散性、规模性和可预测性。

分散性是指理想的证券化资产组合在地域上遍布各个地区。

规模性是指一个较大规模的资产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摊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固定费用, 如法律费用、会计证券投资。

费用、承销费用等, 从而降低资产证券化交易的构造成本, 减少单位资金的成本, 增加各方面的收益。

可预测性是指, 证券化资产组合中具有某种特质,从而对其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够进行预测, 以及对其产生的风险能够进行评估和定价。

2、破产隔离机制。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使证券的偿付不易受到债务人的清偿能力的影响, 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到特设机构( SPV) 的转移必须是真实销售。

3、信用增级机制。

信用增级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信用增级是用于确保发行人按时支付投资利息的各种手段和金融工具的总称, 即使投资者不能获得偿付的可能性最小。

信用增级是风险层化的一个途径。

通过进行信用增级, 风险将会获得分解, 使风险被分散给能够承受的参与方去承担, 并得到科学的测算, 使收益定价更为合理。

( 二)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一个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包括三个主要交易主体: 发起人( 服务人) , 特设信托机构( SPV, 发行人) 和投资者, 投资银行( 证券公司) 把这三个交易主体组织起来, 构建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机构, 从而保证融资的成功。

在这过程中, 发起人将自己拥有的特定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过户给特设机构, 特设机构获得了该资产的所有权,发行以该资产的预期现金收入流为担保的资产担保证券, 并凭借对该资产的所有权来确保未来的现金收入流首先用于对证券投资者还本付息。

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如下图所示:图: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三、高校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过程中,在校大学生不断扩增,僧多粥少,不仅高校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学生难免亦作为这个大背景下某些方面的牺牲品,特别是对于私营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

私营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跳跃式发展的产物,学费往往也比公立大学同等专业和等级的学费要相对高昂得多,加之高校本身扩建扩招过程中衍生的沉重财务负担,都急需融资进行解决!而我国高校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大规模向商业银行贷款,学生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亦是通过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短缺问题。

学生作为助学贷款的直接受益对象,不同于已在社会工作得在职人员,大多拥有稳定的资金收入和来源,主要导致以下问题—由于用于学生本身的助学贷款借款期限跨期长(一般为3或4年,甚至更长), 回收期长,。

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会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带来严峻的考验, 就业难可能导致不就业,还贷基础薄弱,可能引发潜在的违约风险,银行风险加大。

根据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许多专家都在积极探讨拓宽高校助学贷款融资渠道的方式, 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们的学费短缺问题,而且可以来解决助学贷款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以及舒缓高校巨额的贷款问题, 比如组建教育产业集团, 鼓励社会及往届校友设立助学基金, 开展高校的资本运营进行财务管理减少财务风险, 成立教育投资基金,发行教育债券, 发行教育彩票等等, 在众多的融资渠道中, 高校助学贷款证券化作为一种成本较低、效率更高、更具潜力的资本市场运作工具,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启动高校助学贷款证券化可以缓解商业银行对高校助学贷款贷款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带来的潜在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