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至今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第七章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19世纪30―― 60年代,是欧洲历史上人的又一次发现的时代。
19世纪中期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 “巴黎公社革命”(1871)时期的文学。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二、文学现状1.新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1.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坛主流。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浪漫主义作家仍在创作。
的长足发展。
3.无产阶级文学崛起。
3.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三、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主要成就一一诗歌。
代表作家一一琼斯、林顿、马西。
德国40年代工人诗歌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法国巴黎公社文学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时间。
它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写照,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代表了巴黎公社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真实性;第二,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第三,典型性;第四,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五、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概述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就最高)影响文学的因素有三个:时代、传统、对拿破仑的崇拜。
特点:1.批判得更广泛、更激烈、观察得更为细致。
2.思想内容:揭露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金钱的罪恶;贯穿着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3.人物形象:独特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
4.都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作品有强烈的激情;情节有较强的戏剧性。
梅里美的《嘉尔曼》文学史地位梅里美(1803 —1870)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风格。
中短篇小说20篇,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1.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批判社会; 2.异国情调;3. 神秘的宿命色彩4. 鲜明的地方特色;5.卓越的心理分析;前期创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爱憎态度分明。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后期文学
19世纪中后期文学教学重点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3.相关文学名词的解释。
4.大仲马的多彩人生。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矛盾更加尖锐化;社会风气、思想意识随之转变。
科学、哲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
文学基础: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吸收了浪漫主义作家的写作经验。
文学理论上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
人性的异化:狂热地追逐金钱、名利。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1.19世纪30-40年代,产生、发展,中心在法国。
斯丹达尔、巴尔扎克;2.19世纪50-60年代,英国文学成为主流。
狄更斯、福楼拜、果戈理、屠格涅夫;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心在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4.其他国家作家:易卜生、安徒生;美国:马克·吐温;英:哈代;法:有自然主义倾向,左拉、莫泊桑、都德。
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批判性和改良性热情关注人的生存现状,愤怒谴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鞭笞拜金观念下人性的丑恶,对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表现出强烈的道义感和使命感。
同时,否定暴力革命,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对贵族阶级消亡的命运表示惋惜。
2.客观真实性其一,指“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其二,指消除自我。
其三,指细节的真实。
3.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与作家的历史感。
典型人物对历史的强调。
历史的变动性与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
人道主义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
4.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5.反映生活的两种方式:内倾性和外倾性内倾性作家以描写人的心理矛盾见长,如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外倾性作家以描写社会矛盾见长,如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
四、文学渊源1.荷马史诗。
“生活的感性教材。
”2.古希腊悲剧。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意识流文学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人的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的概念,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而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
其特色是采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是[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爱]乔伊斯《尤利西斯》、 [英]弗吉尼亚·沃尔夫《到灯塔去》、[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共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以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我从高处看人群,看清了他们的真正本性……”——易卜生《在高原》“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国形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基础,以别林斯基的理论为指导,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这一流派的重要成员。
其文学主题继承发扬了由果戈理开创的传统,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对俄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现状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草叶集》《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里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代表理想希望平等,象征发展活力,诗风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乐观精神,《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
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19世纪中叶美国的时代精神。
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以民主的内容与革新的形式对美国及世界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
19世纪外国文学史文学复习资料
19世纪外国文学史文学复习资料一、简介19世纪是外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世界各地的作家创作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
本文档将回顾19世纪外国文学史的主要作品和作家,为您的复提供资料。
二、主要作品1.《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它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拿破仑时代欧洲战争的庞大背景,并讲述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
-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2.《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展现了18世纪社会中的阶级和婚姻问题。
小说中的伊丽莎白·本受到广泛赞誉,成为文学中的经典角色。
- 作者:简·奥斯汀(Jane Austen)3.《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远大前程》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杰作之一,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著名。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和天赋在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故事,展示了社会阶级和人性的冲突。
-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4.《战争的恰当方式》- 埃尔内斯特·海明威- 《战争的恰当方式》是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学作品,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残酷和心理影响,传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思熟虑。
这本书以其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和强烈的感情表达而闻名。
- 作者:埃尔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三、主要作家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被广泛认为是文学的经典之作。
2.简·奥斯汀(1775-1817)-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深受读者喜爱,她以细腻的描写和幽默的对话风格而闻名。
外国文学史资料
文学常识十九世纪初期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
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大)、萨缪尔.科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
科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提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点。
科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即收入其中,这两首诗写出东方古代的景色。
骚塞的短诗《书斋永怀》在故纸堆中寻找知音,发思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拜伦和雪莱: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拜伦: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最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东方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普罗米修斯》《路德派之歌》《但丁的预言》《该隐》《青铜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政治讽刺诗)《唐璜》雪莱: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
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点。
长诗《伊斯兰起义》写的是革命与专制的大搏斗,是一部混合着神话、幻想和现实感的作品。
著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诗歌《西风颂》(“要是冬天来了,西风呵,春日还会远吗?”)《云》《致云雀》。
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奥斯汀:英国作家,是英国十八世纪小说(古典主义)和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桥梁,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爱玛》瓦特•司各特:英国,开创欧洲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作《清教徒》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早期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
后期浪漫主义的批判倾向有所增强。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一部书信体小说)、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外国文学知识点(十九世纪以后)
外国文学知识点(十九世纪以后)一、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有:司汤达、梅里美、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以司汤达的《红与黑》为标志,40——50年代达到繁荣,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代表。
1、司汤达:《红与黑》于连、德*瑞那夫人、玛特尔《巴马修道院》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首创了人物再现法。
《欧也妮*葛朗台》把资产阶级的金钱占有欲望揭露的淋漓尽致,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会写之一”,标志着巴尔扎克现实主义艺术的成熟。
《高老头》: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鲍赛昂子爵夫人。
《幻灭》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爱玛、包法利夫人、莱昂、鲁道尔夫。
4、莫泊桑: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中短篇《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5、梅里美:《卡门》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
二、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哈代、勃朗特姐妹。
1、狄更斯:代表19世纪英国文学最高成就,成名作《匹克威克先生外传》,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大卫*科波菲尔》,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艰难时世》,是他仅有的一部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
《双城记》:梅里特医生、代尔那、路西。
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
《荒凉山庄》2、萨克雷:《名利场》3、盖斯凯尔夫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
《玛丽*巴顿》。
4、哈代:创作威塞克斯小说。
《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
史诗《列王》可以与《浮士德》相媲美。
5、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三、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1、果戈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
《钦差大臣》是他的戏剧代表作。
《死魂灵》乞乞科夫、泼留希金。
“自然派”的奠基之作。
含泪的讽刺被鲁迅称为“含泪的微笑”。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达到了鼎盛时期。陀 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群魔》(1871)、 《少年》(1875)和总结性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1879—1880)等作品。他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 重要代表。
谢德林是米哈伊尔•叶夫格拉福维奇•萨尔蒂 科夫(1826—1889)的笔名,他是19世纪继 果戈里之后俄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的小说 以“伊索式”的语言和多样的讽刺笔法抨击 反动统治者,揭示俄国社会本质。
四幕历史剧《丹东之死》 是毕希纳的代表作,该剧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 写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之间 的矛盾冲突。
19世纪40年代是德国历史上工人革命运动高涨时期, 革命斗争中出现了许多工人诗人,格奥尔格•韦尔特 (1822—1856)是德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人诗人 代表,恩格斯称他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重要 的诗人”。
他喜欢写异国题材,塑造纯朴真诚而又剽悍粗犷的 人物,表现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他的小说在冷 峻的叙述中蕴含着激情。
从50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科学精神, 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 批判精神有所削弱。这种创作风格的倡导者和 代表人物是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 他是19世纪中期法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1859)塑造了俄国文学史 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在60年代创作 的小说《父与子》等作品中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 征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些形象表现了“多余人” 向“新人”的转变过程,却不是典型的“新人”形象。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文学史”作为一种新的著述体裁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的欧洲。
19世纪西方文学史主流采用的是把文学创作活动及作品的资料与其他历史因素相联系的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
中国于20世纪初随着大学设置文学史课程开始编写文学史教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店铺搜集整合了:19世纪外国文学史的复习知识点,欢迎参考阅读!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及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在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其特点:(1)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2)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高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
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3)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是西欧文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
它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良主义。
**(4)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二、法国文学(现实主义)2.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人贝朗瑞。
3.司汤达发表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1830年出版《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4.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
他的《人间喜剧》。
5.梅里美中篇小说《高龙巴》、《卡门》(又译《嘉尔曼》、《卡尔曼》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主人公是卡门。
6.福楼拜是巴尔扎克以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7.十九世纪中期,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大仲马、欧仁&S226;苏、戈蒂耶(是诗人、文艺理论家)和乔治&S226;桑(女作家,作品《安吉堡磨工》)。
19-20世纪外国文学概述
19世纪文学导论
❖ 社会背景(P153-154)
欧洲完成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逐步走向垄断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学传统的 继承,也悄悄地发生了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过渡。它一方 面使欧洲近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得到神。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
在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中,“浪漫的”发展 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 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境, 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 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在19世纪初期,政治、哲 学、音乐、绘画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 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互为联系,结成 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 义时代的风貌。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 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 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 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 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特指18世纪90 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1789——1830)在欧 洲出现的文学主潮。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特点
❖ 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 第一,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
物。(自由主义思潮) ❖ 第二,思想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和空
想社会主义。 ❖ 第三,发展过程。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末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末文学一、概述(一)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泰纳:“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开始于左拉。
理论主张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其理论主张具体体现在:1.作家要从生理学、遗传学角度来研究人物的行动和命运发展。
2.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
3.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创作特征1.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性和客观性(借鉴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原则)2.通过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历史3.从生理学,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理解人的行动艺术特点1.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给人一种实物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2.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3.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4.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就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
发展表现梅塘团体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而得名。
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雨依斯曼和莫伯桑,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
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
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
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
巴那斯派(高蹈派)巴那斯派,又称“高蹈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在诗歌方面的表现。
该派以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为名。
出自诗选《当代巴那斯》。
巴那斯派认为诗歌是纯粹的艺术,因而应注重形式,倡导诗歌客观化、科学化,反对浪漫派诗人过度抒情,主张态度客观、立论严谨、技艺完美,力图把个人感情隐藏在客观事物的背后,其创作内容最初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后转向神话、史诗、异域传说及古文化等。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外国文学史是指各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外国文学从古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其特殊的文化、语言、社会背景和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流派。
下面是一个关于外国文学史发展的简史,为了简洁明了,将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古代文学(公元前3000年-公元5世纪)古代文学的书写系统首先在古代文明中兴起,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其中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史诗和神话故事。
希腊古典文学以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代表。
古罗马文学则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变形记》为代表。
中世纪文学(公元6世纪-公元15世纪)中世纪文学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题材多涉及宗教、骑士和爱情等。
在西方,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散文诗《罗兰之歌》和英国的《亚瑟王传奇》。
在东方,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和中国的《红楼梦》都是杰出的中世纪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公元15世纪-公元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以但丁的《神曲》和彼得拉克的诗歌为代表,注重个体和人性的探索。
在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作品。
启蒙时期的法国以伏尔泰的《卡桑德》和英国以约翰·洛克的《论人类理解》为代表,重视理性和人权思想。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公元19世纪)浪漫主义强调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想象力,在欧洲各国迅速传播。
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维克多·雨果和英国的拜伦和雪莱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现实主义则是对工业革命和社会问题的反应,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
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公元20世纪)象征主义关注意象和隐喻,带有神秘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法国的马拉美和比利时的纪尧姆·阿波利奈尔都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
现代主义以其复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而闻名。
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恩斯特·海明威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繁盛)一、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对个人的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浪漫主义把创作视为一种自我表现,一种个性的外化和一种情感的宣泄,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对“异国情调”的浓烈兴趣。
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自然的崇高和“异国情调”与都市文明的庸俗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种“中世纪精神”(Medievalism),它表现为对基督教的美化、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发现、对非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的浓厚兴趣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倡导艺术的独创性和个人色彩,强调情感、想象、天才、灵感和无意识。
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早期浪漫主义( 1797至1802)1、“耶拿派”:是欧洲第一个浪漫主义团体,核心人物是施莱格尔兄弟,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艺主张。
2、“耶拿派”的另一作家是诺瓦利斯,诗的内容多为赞美死亡,描写黑暗,充满浓厚的悲观情绪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如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另一作家则是蒂克,他著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中期浪漫主义(1803至1815 )1、“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是布仑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关注现实,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间诗歌,编纂了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所搜集的童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后期浪漫主义:1、霍夫曼:是颓废派神秘主义的始祖。
风格怪诞,制造幻境,现实和幻想交织,善于刻画人物心理。
代表作:《金罐》、《侏儒查克斯》2、海涅:其早期倾向于浪漫主义,后期则倾向于批判现实主义。
代表作:理论著作《论浪漫派》标志着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的结束。
外国文学史 (第三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考点】一:世纪末出现的三个文学流派: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
1.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19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在法国兴起,。
在70—80年代达到盛期。
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2.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3.象征主义: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出现于1886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
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9世纪后期文学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19世纪后期文学1.象征主义(文学)2.自然主义3.唯美主义4.为艺术而艺术5.梅塘集团1.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后流行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它定名于法国诗人莫雷亚斯1886年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先驱是法国作家波德莱尔,主要成就是诗歌。
象征主义喜欢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观念,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着眼点不是描写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主观的幻觉;喜欢用象征、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法来表现内在的〃最高真实〃,重视雕塑美、音乐美和朦胧美,追求扑朔迷离的神秘境界。
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再次掀起高潮。
此时的象征主义诗人力图超越个人情感的局限,用作品反映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成就更高,影响更大。
前期代表作家是法国的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后期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爰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等。
2.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产生于法国,后波及到欧美各≡o 主张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提倡描写的烦琐性,鼓吹无思想性。
代表作家左拉、龚古尔兄弟和莫泊桑等。
与现实主义相同,自然主义也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自然主义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
它要求文学家成为科学家,应按照严格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创作。
自然主义者认为,既然作家完成的是科学家的职能,他就应该做到绝对的冷静和客观,而不应该流露个人感情和给予评价。
3.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
外国文学史概括
外国文学史概括外国文学史概貌: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基督教文学、骑士文学、史诗与谣曲文艺复兴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的文学17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20世纪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欧美文学古代文学一、古希腊概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一)古希腊地理特征和政治环境决定文学精神1、以海洋为核心但海洋并不宽阔。
2、在文化上。
由于松散的中央控制以及相对独立的联邦制度,希腊的文化相对较为活跃,并且多样。
(二)古希腊文化的构成:克里特岛、迈锡尼文化;(爱琴文化)(BC1450左右突然毁灭)迈锡尼时期,半岛北部的一些民族南侵,后取而代之,即希腊人。
希腊文学从此开始(公元十二世纪爱琴文化: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以克里特、迈锡尼遗址最为典型;•克里特岛,传说中的海上霸国;1600BC—1450BC年间,文化进入全盛期;诺萨斯王宫;发掘出土埃及的黄金、象牙等工艺品;线形文字(A),至今未解读;1450年BC左右突然毁灭,原因不详。
此后,爱琴文化中心转移到半岛南部的迈锡尼。
•迈锡尼文化,出土大量线形文字(B)书写的泥板文书;已解读。
其遗址包括:城市、王宫、墓室等。
墓室出土:大量金杯、银盆、青铜宝剑、金面具等。
有的墓室金属工艺品达800余件,器皿上雕刻人物、动物图案。
“狮子门”—至今仍在。
(三)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主要形式1、12世纪BC—8世纪BC 荷马时代(英雄时代)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青铜器,铁器,牛耕,手工业,以物易物)父系氏族社会瓦解,奴隶来自战俘。
此时的希腊人处于文明的门槛上。
文学:神话;史诗(口传)2、8世纪BC—6世纪BC 城邦建立时期(大移民时期)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建立。
城邦政治形成。
200多城邦:小亚细亚、伊大卡、忒拜、中希腊、特尔斐、雅典、南希腊、科林斯、阿果斯、斯巴达等。
外国文学史发展史
• 屠格涅夫代表作《猎人笔记》
• 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 年》、《青年》。《安娜· 卡列尼娜》(主 角列文)。《复活》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 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
•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
成为亲切的怀恋。
• 普希金名篇
•
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 (集中塑造了两个形象: 奥涅金和达吉
雅娜的形象)
• 中篇小说: 《上尉的女儿》
•• 短篇小说集: 《别尔金小说集》戏剧: 《鲍里斯·戈杜诺夫》 童话诗: 《渔夫 • 和金鱼的故事》
•
抒情诗: 《致大海》、《自由颂》、
• 司汤达,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 ,代表作《红与黑 》
• 哈代,美国,其长篇小说都属于“人物和 环境的小说”,又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
• 易卜生,挪威作家,其戏剧被称为 “社 会问题剧”。代表作《玩偶之家》(又称 <<娜拉>>,女主人公娜拉,对中国的影 响,比如鲁迅《娜拉走后怎么办》、《我 之节烈观》、《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
• 肖洛霍夫, 俄国作家, 其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获诺贝尔文学奖
• 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瓦雷里(《海 滨墓园》)、英国诗人艾略特、奥地利诗人里尔 克和爱尔兰诗人叶芝。意识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 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美国的福克纳。
• 罗曼·罗兰, 法国,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 朵夫》主人公是贝多芬式的英雄。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古典文学:指古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罗马的维吉尔史诗等。
2. 文艺复兴:指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发生的一系列艺术、文化、思想的变革和复兴。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突破了中世纪的束缚,对古代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和研究。
3. 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情感激动、情节曲折、描写奇异景物和讲述英雄传奇为特点。
4. 现实主义: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真实情节、真实人物和细腻描写为特点。
5. 象征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追求表达和揭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象。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
6. 现代主义:20世纪初至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质疑和颠覆,追求表达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流散的叙述结构、非线性的时间表达和自我意识的描写为特点。
7.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现代主义的理念进行批判和超越,强调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混合不同文体和在意义上的不固定性为特点。
8. 洛可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化风格,以轻盈、柔和、优雅为特点。
洛可可文学作品常常以情感细腻、描写精美和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为特点。
9. 自然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将文学视为一种科学研究,以客观、详实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特点。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生活的边缘群体、贫苦人民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10. 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通常以逻辑论证、倡导人权等为特点。
外国文学19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
12
第二节
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对于环境的不满和失望(创作动力): “我感到我被活活埋葬,——我多么想去旅行、 去工作、去过完美的生活!” “这个在坟地上的家宅——不过是一座有窗户的 大坟墓。” “英国人啊!看看你们的女儿,她们有很多人在 你们跟前由于忧郁和肺病而凋萎死去!整个一生 对她们来说只是个荒凉的沙漠„„” ——1845年给女友的信
7、肖伯纳(1856—1950) ○《鳏夫的房产》 萨托里阿斯;屈兰奇 ○《华伦夫人的职业》 华伦夫人;薇薇 ○《巴巴拉少校》 巴巴拉;安德谢夫 ※肖伯纳继承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传统。 肖伯纳
10
★马克思关于“一流小说家”的评论 ◇马克思评:英国的“一流小说家”—— “他们用逼真而动人的文笔,揭露出政治和社会 上的真相;一切政治家、政论家、道德家所揭露的 加在一起,还不如他们揭露的多。” ——《马恩论文艺》 ※思考:其一,是不是就此可以认定“一流小说 家”们的创作价值只在社会学方面?其二,是不是 其小说可以用来代替历史? “道德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 总不能把它看作证据,而只能是看作象征。” ——恩格斯:《马恩选集》三卷,189
11
第二节 勃朗特三姐妹 一、三姐妹的生平及创作 生于约克郡一个穷乡村牧师家。母亲早逝,六个
孤儿。夏洛蒂、艾米莉与她们的两个姐姐被送进教
会寄宿学校,两个姐姐患肺病死在那里。该校是
《简·爱》中劳渥德寄宿学校的原型;该校冷酷无
情的冬烘牧师威尔逊是《简·爱》中布洛克尔·赫 斯特的原型。
※贫困、疾病、闭塞、庸俗、平凡,这就是三个
34
◇艾米莉的诗歌 没有限度啊,我的忧虑, 但是我还一再备受苦痛欺凌, 忠实于我的只有长年的眼泪, 只有我自己的爱情! ——无题 如果我去祷告, 我只有一个祈求, 解脱我这臭皮囊, 只要还我自由。 ——无题
第六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外国文学史
第六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文 学外国文学史
作为文艺流派,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之后,欧洲 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它的形成有一个由自发到自觉 的过程。一些为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道路的作家,如: 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果戈理等,都是 由早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
第六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文 学外国文学史
实在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 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 质。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香浦的威廉、托马 斯·阿奎那等。围绕如何认识共相,共相与个别事 物的关系的争论源于古希腊哲学。从11世纪末到12 世纪中叶,共相问题成为中世纪早期经院哲学争论 的中心。到14世纪末为止,总共持续了300多年。在 这场长期的争论中,由于观点不全然一致,又有极 端的和温和的唯名论与实在论之分。
他们把狄德罗、司汤达、巴尔扎克奉为创作的楷模, 主张“现实主义的任务在于创造为人民的文学,”并认为 文学的基本形式是“现实风格小说”。从此,文艺中才有 了以“现实主义”正式命名的流派。
第六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文 学外国文学史
“现实主义”的另一个译名是“写实主义”,更加 突出它在美学方面的特点。作为美学概念,现实主义 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 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 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六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文 学外国文学史
必须理解:批判的现实主义是作为‘多余
的人’的个人创作而产生的,这些人不能为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欧洲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运动。
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各国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卢梭的“返回自然”和崇尚个性的解放思想,以及德国“狂飙突进”精神对浪漫主义的诞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热爱描写歌颂大自然;采用民间主义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艺术上运用夸张、对比手法。
浪漫主义最早发生在德国,成绩最高的是英国和法国,代表作家是英国的拜伦和法国的雨果。
2、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A、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
强调主观感情,着力描写内心世界,从主观想象出发了来认识现实,凭借天才和灵感自由地驰骋想象。
B、着力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以大自然为描写对象或背景,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共鸣,并与城市文明的污浊丑陋相对照。
C、重视民间文学。
从民间文学汲取丰富的创作素材,并且借鉴了民间文学的丰富想象、感情真实、表达自由、语言生动通俗。
D、艺术上多用夸张对比手法,描写曲折离奇的情节、奇幻神秘的环境,激动人心的场面和独特非凡的人物,渲染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以追求强烈奇特的艺术效果。
3、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A、前驱:彭斯、布莱克。
B、前期:湖畔派诗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
其中以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
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C、后期:拜仁、雪莱、济慈三大诗人。
拜仁、雪莱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推向高峰。
这两位诗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更具批判精神。
济慈的诗具有绘画美和雕塑感,显出唯美主义倾向。
4、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早期代表。
雨果是新一代浪漫派的领袖,1830年《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
5、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富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向往自由和民主。
由于艺术上的成功,为俄国文学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茹科夫斯基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后期则转向现实主义。
莱蒙托夫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6、拜伦:A、拜伦式英雄:是拜伦作品中特有的形象。
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傲倔强的性格和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的形象,他们为了个人的自由和爱情幸福,独自一人向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挑战。
他们都有忧郁、孤独的情绪而傲世离群。
他们孤军奋战地进行个人反抗,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悲剧结局告终。
这些人物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他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B、东方叙事诗:拜伦以东方为题。
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一组传奇诗,包括六篇:《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
作品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点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
主人公都是拜伦式英雄,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抗拒精神,也展示出自己忧郁孤独彷徨的苦闷情绪。
C、《唐璜》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思想意义:作品以唐璜的奇遇和冒险经历为线索,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生活串联起来。
诗人以讽刺性的笔触批判了当时欧洲社会各方面的罪恶和弊端,尤其对“神圣同盟”作了猛烈抨击,歌颂和支持各国人民的民主、民族解放斗争。
体现了作者对普遍人性的把握,又把自由精神传达给了世界,成为影响被压迫国家历史进程的巨大激励力量。
艺术特色:辛辣的讽刺,锋芒直指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插话,叙述过程中有意识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情节曲折离奇,充满异国情调,思想自由,感情激越,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长诗具体描绘社会环境和生活事件,又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D、唐璜的形象:唐璜是拜伦诗体小说《唐璜》中的主人公。
他英俊、骄傲、胆大、热情、玩世不恭、随波逐流,不是浪漫主义的英雄,只是普通的贵族青年。
他的不受道德教条束缚的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讽刺了虚伪的道德,他跟海黛的恋爱反映出追求纯真爱情的思想。
唐璜的经验、智慧和生活态度,融汇着当时的时代特征。
E、如何理解拜伦诗歌的特质:拜伦诗歌作品中,存在两种矛盾的特质:高昂的战斗激情和低沉的忧郁情调。
由于他的战斗生活和艺术实践,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特别是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紧密相连,因此他的许多作品真诚地表达了同情劳动人民困苦生活处境,谋求解放的志向,有力抨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和英国统治阶级的暴政与伪善,表达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呼声。
拜伦的忧郁情调,来自于拜伦个人主义世界观的局限性;热爱祖国而又被迫离开祖国的漂泊者身份;法国革命成果被摧毁,反动势力盛极一时,广大人民在反动统治下苦闷心情的反映。
但在两种矛盾中,战斗性占主导地位。
恩格斯称他是“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拜伦”,准确地指出拜伦诗歌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7、雨果:A、为什么《克伦威尔·序言》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雨果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在内容上论述了浪漫主义的起源和特点,否定了古典主义的陈规戒律。
清楚指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阶级实质即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艺术上全面提出了以对照为核心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古典主义舍弃滑稽丑恶,违背生活真实。
《序言》深入全面地批判了古典主义,还正面阐述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理论,因而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B、“欧那尼决战”:1930年围绕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演出开展的一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之间决定胜负的斗争。
《欧那尼》一反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和传统,从题材、主题、手法方面都实践了浪漫主义审美原则,引起古典主义者的强烈抗议,但却广受欢迎。
最终以古典主义的彻底失败告终,这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胜利的标志。
C、《悲惨世界》一书价值何在:小说通过对冉阿让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和芳汀、珂赛特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深刻地批判了造成穷苦人民悲惨处境的社会罪恶,猛烈抨击了法律和司法机构的不公正。
小说对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社会生活面貌作了出色的描绘,对“六月起义”的描绘具有文献价值,热情赞颂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和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精神。
主人公形象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者,表达了作者希望以仁慈、博爱、宽恕和感化改造社会的人道主义思想。
D、《悲惨世界》看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人道主义是贯穿《悲惨世界》的主线,它既是批判社会罪恶的有力武器,又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救世良方。
这种两重性,体现了雨果世界观中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雨果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国家法律不公正,暴露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压迫劳动群众的反人民本质,并对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寄予深切同情。
冉阿让、芳汀和珂赛特是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压迫下广大工人、劳动妇女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雨果用激愤的语言、感人的艺术典型,深刻指出了广大下层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愤怒谴责资产阶级把人民剥夺的赤贫如洗,反而把劳动者投进监狱的强盗行径。
但是当他试图用人道主义解决上述问题时,便暴露出这一思想体系的局限性和消极意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不能站在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高度上,来认识造成社会黑暗与不合理的本质原因,也就不可能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
雨果不了解问题症结所在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从人道主义出发想调和阶级矛盾,事实上根本行不通,只是作家本人的美好愿望。
E、《巴黎圣母院》运用美丑对照原则塑造人物形象: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运用了滑稽丑怪同崇高优美相对照的美学原则,特别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人物之间的对照,展示并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与本质。
如爱斯美拉达与伽西莫多。
人物自身的对照,人物仪表外貌与内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伽西莫多、克洛德、法比。
人物前后行为的对照,伽西莫多前后行为——劫持少女;劫法场。
F、《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思想倾向。
作品首先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动的封建教会,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残暴。
克洛德副主教是教会势力的代表。
他表面上道貌岸然、不近女色,但实际上是十足的色情狂。
作品通过这一形象抨击了教会的黑暗、圣职人员的虚伪、残暴和宗教反人民的本质,也说明宗教禁欲主义是违反人性的。
批判锋芒指向封建专制王朝的国家机器,揭露世俗统治的罪恶。
通过爱斯美拉达受审、被追捕、直至送上绞刑架的描写,集中表现了统治阶级的黑暗残酷、上流社会的卑鄙无耻。
作者还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路易十一,是他在狂怒中下达“把贫民斩尽杀绝,把女巫绞死”的命令,造成了巴黎大屠杀。
热情歌颂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战斗精神。
爱斯美拉达是下层人民的代表,真善美完美统一的典型;伽西莫多外表奇丑,但内心纯洁高尚;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最富同情心、正义感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他们勇敢地向封建国家机器挑战,表现了下层贫民反封建、反教会、反人权、争平等的思想愿望。
作者把下层贫民作为主人公来歌颂,并满怀激情地描写了他们声势浩大的暴力斗争,表现了民主主义精神。
8、普希金。
A、多余人: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有一定教养,自命清高,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想过有意义的生活,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缺乏生活目的,远离人民,精神空虚,性格犹豫彷徨,无所作为。
“多余人”这个名称出自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
B、《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与塔吉亚娜形象: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十九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进步的典型。
他所受的教育是脱离实际的贵族教育。
这种教育使他能说流利的法语,会装腔作势应付上流社会的交际。
奥涅金虽然过着一般贵族公子的浮华生活,但他受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向往民主和自由,很快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
他在自己的乡村庄园进行改革,由于缺乏毅力和勇气而失败。
在这种不务实际的性格影响下,他的友谊和爱情都惨遭失败。
在他身上反映了先进贵族青年脱离人民这一导致十二月党人失败的致命弱点。
塔吉亚娜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理想的贵族妇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