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文明两者区别

合集下载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文化和知识的区别文化和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虽然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但又具有明显的区别。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切用于认识、评价、选择和实践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精神产品的总和。

知识则是指人类掌握的经过科学研究、实践探索所获得的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一切理论和实用办法,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的总和。

首先,文化强调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为明显和核心的区别之一。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是通过创造和传承来实现的。

而知识则更偏重于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它是通过经验和实证来获取的。

知识的产生和积累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和学习来推进的。

其次,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地域、民族、社会群体和历史时期的人们所形成的文化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包括了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服饰、建筑、艺术和文学等各个方面。

文化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而知识则更以普遍性和通用性为主,它是由科学和理性所确定的标准和真理,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的限制。

“2+2=4”这种数学知识,在世界各地都是普遍适用的。

再次,文化更关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它以人类社会为条件,通过教育、传承、交流和共享等途径将人的知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后代,并将其不断发展和创新。

文化是人们获得个体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知识更偏重于人的理性认知和实践应用。

它通过科学研究和学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客观和理性的认识世界的途径,是人类掌握自然和社会的工具。

最后,文化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

文化对于知识的传递和存储提供了基础和环境。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知识则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知识的应用和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和认可。

文化和知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明人和知识的关系

文明人和知识的关系

一、文明程度与知识结构和知识量是呈正比的。

越文明的人,知识结构越健全、知识量也越多。

这是大家在一般情况下都承认的道理。

但是,在中国,偏偏就有一个被多数人当神来崇拜的人曾经这样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

而至今多数人对这个人及其话语仍然奉若神明。

可见,多数中国人的思维和灵魂至今还处于扭曲状态。

二、现今国人上学堂和读书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有用的真知识,知识多了人才会更聪明更有本领。

但是,在中国,上学堂读书能学到哪些有用的真知识和本领呢?至今没有见国人或专家们认真检查、思考、讨论过。

但是国人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学校教育,都千方百计争着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名校、重点学校。

其主要动机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仕”什么含义?就是官。

有文凭好当官、当这专家那专家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说白了,中国人上学读书的目的就一个:为了自己将来荣华富贵、光宗耀祖。

结果,现在中国有各种文凭的官员、专家、教授满天飞。

三、说了这麽多,该说正题了。

什么叫知识?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知识:经验的固化人类的认识成果。

来自社会实践。

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

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知识就是概念之间的连结。

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

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

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

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

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

以上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我归结为:知识就是人对大千世界【物质与精神】及历史过程的了解程度。

可见,知识其实就是科学的同义词。

知识的问题其实就是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虚夸。

但是在中国的学校和出版物【书报刊】里有多少是按科学原则来行事呢?其中有多少真正的科学知识呢?30、40、50、60%?不好说。

知识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文化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和文化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和表达方式的概念。

知识指的是对事物、现象和规律的了解、认知和掌握,是人们对事物认知的结果。

文化则是一种群体性的现象,指的是一定社会、民族或地域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表现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总和。

知识和文化有许多联系和区别。

首先,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知识是由文化所涵盖和传承的,人们在文化背景下获得知识。

例如,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是人们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的途径,也是历史文化知识传承得以延续的前提。

同时,知识也是文化建构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知识作为支撑,文化无法得以生存和壮大。

其次,区别在于知识是以认知为主,而文化是以行为为主。

知识关注的是人对世界认知的过程和结果,文化则更强调集体行为的表现和效果。

知识能够激励个体更好地思考和分析,有助于单个人的智力提高,但是它局限于个人思考,不具备强大的凝聚力。

文化则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它承载着一定民族、地域和社会团体的历史、传统和特殊性格等方面,具有同一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的人们将共同形成一种团体文化,有助于强化其凝聚力。

最后,它们的联系还表现在知识的获取需要运用和传承文化的工具和方法。

比如,珍重文化和历史遗产,掌握和传承文化技艺,了解和领会文化内涵,这些都需要人们具备相关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完成。

综上所述,知识和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

具体而言,知识作为个体认知的结果和行为的指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文化是集体行为的表现和凝聚力,可以增强个体的认同感和社会信任度。

在对知识和文化的认同和重视中,人们才能更好地建构文明、繁荣社会,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价值。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第一篇:文化和知识的区别文化和知识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知识是指人们获取的各种事实性信息和技能,涵盖了科学、技术、医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而文化则是指人类创造、继承和传承下来的社会共同价值和认知体系,包括语言、宗教、道德、法律、习俗、艺术、建筑等。

虽然知识和文化都是人类的智慧积累,但它们的体现方式、内容、意义和作用有很大不同。

首先,知识是具有功利性质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例如,人们通过学习物理和数学知识来研究自然规律和发明新技术,通过学习医学知识来治疗疾病和保障健康,通过学习历史和文学知识来了解人类文明和价值。

知识之所以被人们追求和重视,是因为它可以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其次,文化更加具有精神性和内在性质,是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不同于知识的可应用性和技术性。

文化是社会集体创造的,通过语言、艺术、宗教等形式表达和传播,是一种符号系统,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情感、价值和信仰。

文化和文明不同,在于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延伸,更是对人类的心灵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回应,是人类内在精神世界的反映。

最后,知识和文化在作用和价值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知识主要发挥实用功能,可以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技术竞争力,进而影响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

而传承和弘扬文化,则能够凝聚人们的精神共同体,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尊重人类之间的差异。

文化还能够启发人们思考人生意义,提升人类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魅力,充实人类内心世界,增进人类的文化自信和自尊心。

总之,知识和文化的区别在于知识注重实用性和技术性,文化注重内在性和精神性;知识为人类提供实际的物质和技术支持,文化对人类内心的精神需求进行回应;知识和文化各自有其应用价值和意义,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篇:文化和知识的关系文化和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简单说明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简单说明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简单说明
知识和文化是人类有机生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也存在很多不同点。

本文旨在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和阐释,简单解释知识和文化之间的区别。

首先,知识是关于事物的探究,它是通过研究和学习积累的。

知识的核心是理论和实践,它们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做事。

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是知识的三大主要领域,它们形成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并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反,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一个族群或集体中共享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表达方式。

文化可以从政治、宗教、教育、娱乐、传统和社会风俗等方面来衡量,它们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此外,知识是一种客观的,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和数据来证实的现实。

它是独立于地域和文化的,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理解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如自然界和物理现象。

知识有着普适性,它可以被逻辑推理正确证实,而不依赖任何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文化是一种主观的,把握不准的现实。

它可以通过历史上某时期的文化变迁来衡量,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依赖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文化的开展可以被某一特定的教育体系和传承影响,它可以改变人们的观点和行为。

总而言之,知识和文化都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

虽然它们有相似之处,但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知识是一
种客观的、可以通过证据和科学实验来证实的现实,而文化是一种主观的,把握不准的现实,依赖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因此,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说明知识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为什么有人会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有人会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有人会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有什么异同?其实世界各国对于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为文化的范围太大了,它包含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等各种活动都能道出些讲究,把玩出点有趣的出来。

大家对文化概念比较认同的理解是,它是人类历史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

张爱玲曾讲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她这句话是在讲爱情,其实我们可以扩展一下,万物有哪件事情不是这个道理。

我们都明白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我们才会更发自内心地约束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

我们成为父母,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资源,时时刻刻怀念着他,才醒悟到以前母亲为什么总唠叨。

只有当我们懂得了些知识有基本的社会知识扎根于心中,才可能有文化内涵。

可以说,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知识的外延。

梁晓声认为文化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大体一看好似与知识没有关系,仔细想想这些行为却都需严谨治学来推动人的内知来达到。

有一定知识了显然也不等于就有文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再也不想以前那样稀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解决了很多人文盲的问题,社会对学历要求能解决没有知识的问题,却不能解决没有文化的问题。

因为有文化真的太难了,有知识只是人的认知,有文化需要知识转化成自身底蕴,有良好的修养,懂得人情世故。

怎样有文化?儒家提出的“慎独”就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这是一种修为境界,离不开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不断的自省自律意识。

中国已经在强调素质教育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我相信有知识没文化的情况会慢慢得到改善。

为什么有人会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有人会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有人会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有什么异
同?
有知识没文化这句话我认为本身就很有文化!为什么这样说?文化我个人更倾向于它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骨子里的东西!它是我们的经脉和血液!比如自然宇宙的各种变化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这就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善良也是一种文化!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专门探讨文化的文章!文就是一种约定俗成,化是一种行为规范!比如一年四季初夏秋冬的更迭这是一种约定俗成从上古乃至从更早有人类出现或人类没有出现以前就是这样的轮回!这就是“文”的部分!在一年四季里的春耕夏管秋收冬藏这就是“化”的成分!由此可见文化的根深蒂固和由来已久!
知识只是前人或后人对文化这种现象的一种解读和记载罢了!知识是有断层和片面的是有机理和纹表的!文化则没有,它贯穿于我们的周身,它就是我们的血液和经脉!知识是触手可摸的是可以透视和解读的,文化则是无形的是内化于心而外化无形的一种精气神!我们说一个人很有文化往往就是指这个人书读的很多懂得的知识很多!也就是学历很高!其实只是说这个人知识面很宽懂得东西多,真正和文化是不搭界的!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往往和他的学历和知识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这个我们从现实中的身边人就可以感知到!有的老农基本就是文盲也没上过什么学也没读过什么书!为什么他们什么都懂呢?有时说出的话那么有水平呢?这和他们的经历和阅历有关!这就是从实践中汲取的所谓的文化因子已经变成了他们的经脉和血液!遇事用不着多想,他们就知道是什么怎么回事!他们就知道谁是谁非!这就是文化和知识的最大区别!一句话!知识可以交给你怎么做!文化则可以告诉你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是什么?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是什么?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是什么?
一、知识和文化的区别
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人类的认识以获得知识为基础。

文化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习俗等。

知识是认识的结晶,文化是知识灵动的魂魄,知识体现在文化之中。

人类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学习通过知识促使人的成长与进步。

但知识不等同于文化,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知识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而不是文化的全部。

人类只有在文化背景下才能真正认识知识和理解知识,文化以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以知识为载体来理解和掌握文化,文化的核心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知识不断增长、文化不断繁荣的过程。

二、知识和文化的关系
知识与文化是辩证统一的。

知识关注是现成的公式、答案、推理以及结论,而文化关注的是人生、智慧、生命和未来。

知识和文化无法割裂,彼此共存。

知识是基础,是对人类己有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其侧重于事实世界和物理世界;而文化是对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其侧重于人的价值以及生命的超越。

因此,人类发展知识与文化缺一不可,单一的学习不是完整的学习,也注定无法使人获得完美的人生。

文化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人成为具有创造性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智慧人” ,文化包含着知识的积累。

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知识的超越。

知识和文化是相互融合的,一个人完整的学习是知识学习与文化学习的有机统一。

知识、文化和文明

知识、文化和文明

知识、文化和文明文化是人类社会行为及规范。

任何社会,在人类行为(如语言文字)、社会实践(如亲属、婚姻)、表现形式(如艺术、音乐、舞蹈、礼仪何宗教)和技术(如吃穿住行用)等方面,都有文化共性。

物质文化是有形文化,比如技术、建筑和艺术等,而那些无形文化,包括社会或组织原则(包括政治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实践)、神话、哲学、文学(书面和口头两种)和科学,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不论有形还是无形,文化都是客观存在,哲学上属物质范畴。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及成果,其基本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

从时间演进维度划分为早期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等;从地理分布维度划分为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等;从族群特征划分为华夏文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等。

在哲学上,文明属物质范畴。

文化是文明最关键的特征,是文明得以产生和延续的基础。

许多文明实际上就是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圈。

历史地看,人类社会早期的分散部落,包括游牧、种植、狩猎和采集等社会,有着更原始的文化,但还没有文明,直到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约公元前8,000 and 5,000年)才开启了人类文明。

因此,相比之下,文明就是一种所谓的“先进”文化。

一种文化开始衰落的时候,文明就伴随着发生了。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在哲学上属意识范畴。

知识的分类方法很多,从其反映的对象维度,可分为自然知识(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和文化知识(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

知识的产生、记录、传播和应用都属于文化。

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即使很渊博)仅有了浅薄的文化(“教学”行为层面),而把知识用于实践,改进人们的行为及规范,乃臻于深厚的文化。

这种文化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是反动的、野蛮的,就成为文明。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 -回复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 -回复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回复"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引言:文化文明和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石。

本文将从文化的定义和本质出发,探讨文化对知识的塑造作用、知识对文化的推动作用,最终解释文化文明和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文化的定义和本质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艺术、语言、宗教等各个方面。

文化通过传承和创造,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文化对知识的塑造作用1.文化为知识提供了温床文化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总结。

它为知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通过记录和传承,文化保留了人类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使得这些知识不断被传递给后代。

2.文化塑造了知识的框架和范畴文化为知识提供了分类和归类的方式,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范畴,为人们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指导。

比如,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都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这些都是文化对知识的塑造和规范。

3.文化为知识提供了取向和价值观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知识的发展提供了取向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对知识的看重程度和价值评判标准各不相同,比如,某些文化更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宗教和道德方面的知识。

三、知识对文化的推动作用1.知识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力知识丰富了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推动人们对文化的创新和创造。

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启发创造力,提出新的观点、价值观和艺术形式,丰富和推动文化的发展。

2.知识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知识的传授和交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知识的传递,文化的内容和精髓可以更好地被理解和吸收,进而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知识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从而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风格。

3.知识推动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知识是推动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
文化文明和知识是相互关联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

文化文明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和生活方式。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文化文明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知识则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和理解。

它是人类通过学习、实践和探索所获得的信息、技能和经验的总和。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方面,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文化文明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文化文明是知识的源泉和基础,它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同时,知识也是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了文化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化文明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文明的保护和传承,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哲学角度说文明,科学和知识

哲学角度说文明,科学和知识

哲学角度说文明,科学和知识
人类的史命就是从动物态走向人性,从人性进化到文明。

我们要知道什么为文明?文明是由哲学、科学、文化构成,此三者为一体。

文化是基础,科学是精神的发展,是中性的,而哲学是主,是真正意义上的天。

所以它的意义、价值最大,地位最高。

而我们人类讲文明,却不知道事物成立的标准,更大知什么为第一元素,什么为第二、第三元素,这说明是找不到方向、方法和路线的,这说明人类和文明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教育要把哲学放在知识的首位,才能培养出讲道理的人。

学历史不只为了记住这些故事,重要是能够鉴别、鉴定这些故事,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得到一些道理。

人类是宇宙生命的最低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有落后和错误的一面,需要“反″的力量来推进发展。

所以就需要一些意见、批评,甚至是批判。

落后和错误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必然存在和面对的因素,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你的人生就走到尽头了。

所以,承认落后、错误才是人生的正确态度,社会才能前进。

/文明,必须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其它的内容都要符合相对应的道德要求。

比如:精神以及科学,经济以及生产。

所谓的态度,其实就是思想的反映或表现。

文明就是要把各种因素放到相应的地位,比如:精神、物质等,精神是物质的上级,而道德是精神的上级,它们的价值、作用地位是不同的。

不讲道德的精神,就是魔道、邪道。

沒有哲学指异的科学,是没有方向的科学,是万恶的科学。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 -回复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 -回复

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回复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文化文明和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寻它们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文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精神和道德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明进步的总结。

而知识则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和知识之间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它们共同促进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方面,文化为知识提供了宝贵的土壤。

文化传播和积累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念和认知模式,为人们创造和获取知识提供了基础。

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激发了人们对于知识的求索和创造。

例如,古代的希腊文化是人类哲学、数学和政治思想的重要源泉,为后世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启示和动力。

另一方面,知识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科技水平、文化素养和智慧结晶。

知识通过书籍、教育和传媒等渠道传播,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当一个社会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并得以传承和发展时,它将推动文化的进步和创新。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科学、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突破和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也是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此外,文化和知识之间的互动还体现在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塑造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与价值观。

而知识则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指导和支持。

文化通过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促进人们获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引导人们将所学知识使用在适当的领域。

反过来,知识的发展和应用也推动了文化的演进和升华。

例如,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进而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革。

在当代社会,文化文明和知识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复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知识获取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增加,文化的多元性和碎片化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知识与文化不一样,千万别混淆

知识与文化不一样,千万别混淆

知识与文化不一样,千万别混淆曾经知识分子是令人羡慕的,他们戴着眼镜,文质彬彬,手里永远捧着一本或者几本厚厚的书,很高冷。

水滴是农村人,小时候,村里人对知识分子相当的敬仰,绝对不许我们随便去打扰。

看到有知识的人,我们都是躲着走。

大人会对我们这些孩子说:“人家,那是文化人。

”这句话在水滴幼小的心灵中扎了根,噢,原来有知识就是有文化,知识分子就是文化人。

后来,水滴走出农村来到城市,看到了越来越多有知识的人。

这些人有的跟水滴小时候看到的一样高冷,不可靠近;有的则跟水滴小时候看到的不一样,他们很随和、很亲切。

水滴特别喜欢随和亲切的人,觉得如果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那么随和亲切该多好。

后来才知道,原来知识与文化不是一回事。

鲍鹏山说,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而文化则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的东西,它和知识不一样。

一个有文化的人,生命力非常旺盛,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与情怀,他会用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寇士奇说,在一个国际哲学研讨会上,参加会议者居住的饭店里,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找到会议组织者说:“我不能在那个普通房间住了,你们得为我另外找一个贵宾房,因为和我同住的那个人是个痴呆。

”会议组织者一愣,问他有什么根据。

哲学家回答:“那个人60多岁了,居然像个3岁的孩子,看到什么都惊喜万分。

早上服务生送来鲜花,明明就是普通的街头花店摆放的鲜花,他却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看到似的,把脸贴上去又亲又吻,大呼小叫!”“他有时在房间吃东西,不论吃什么都跟在品尝天下少有的美味似的,就是一片面包也吃得津津有味,咂咂有声。

让人难以忍受!”“他还好色。

见到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眼睛也会发光。

一天到晚兴奋得跟条狗似的,到处摇着尾巴撒欢!”“我是世界一流的哲学家,世界各地都有我的热心读者,我不能让来访者看到我和这种痴呆的人在一起,这会降低我的身份!”过了一会儿,会议组织者来到那位哲学家居住的房间,说:“请这位尊敬的先生跟我走,搬到贵宾套房去。

知识传承与文明进步的相互作用

知识传承与文明进步的相互作用

知识传承与文明进步的相互作用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知识传承和文明进步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两个主要方面。

知识传承,即将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和智慧传递给后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石。

而文明进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是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又微妙的相互作用。

首先,知识传承是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如果没有知识传承,人类社会将重复过去的错误,无法积累智慧,也难以朝着更加先进和文明的方向发展。

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文明古国如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在文明的高度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将知识传承给后代,结果导致这些文明的逐渐衰落和消逝。

因此,只有通过知识的传承,才能够保证文明进步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文明进步为知识传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文明进步意味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知识传承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更广阔的传递渠道。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知识的传承方式从传统的口口相传转变为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形式,如书籍、互联网等。

这些载体和平台为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得知识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被传承下去。

再次,知识传承推动文明进步的飞跃。

随着知识的不断传承和积累,人类社会在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

这些成果不仅仅是因为知识的不断交流和传承,更是因为前人的智慧和创新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知识传承的过程,不仅是线性的、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更是多元的、开放的。

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人们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推动文明进步实现了质的飞跃。

最后,文明进步为知识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

在知识传承的过程中,前人所留下的智慧和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但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要。

文明进步的不断推动和发展,为知识传承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

【参考文档】浅谈文化和知识的差别-word范文 (2页)

【参考文档】浅谈文化和知识的差别-word范文 (2页)

【参考文档】浅谈文化和知识的差别-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浅谈文化和知识的差别“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

我们遇到标准化的试卷,回答不好没有问题,但是涉及良知判断、是非判断、善恶美丑判断,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看到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老同学,他现在从事教育工作,据别的同学说,他是某市教育局的主任。

他当时对我说过一句话“教育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一个从事教育指导工作的人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他这句话的含义。

现实给我的感觉是,哎呀!谁谁谁知识丰富,学历这么高,其它方面基本为优不做考究了。

学历再高又怎么样,只是个门槛,作为我们工作的一个参考。

现实的社会太现实,没有学历似乎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了。

面对世俗的时候,不是靠学历和分数来定论。

对于某些良知的判断光靠书本上的死知识去下结论,于情于理不符。

我在想高学历的“野蛮人”为何用“野蛮”一词来定义他们,后面解释说他们是冷冰冰的,不近乎人情。

善恶美丑的判断,完全在于我们的心,有些善掺杂了邪恶的元素,有些恶里面生出了一丝丝善意的谎言,这完全是一种良知判断。

坏人做了一辈子坏事,做一件好事,变成了好人。

好人做了一辈子的好事,唯独做了一件错事,难道我们就不给他们机会改正了?事物的本质就藏在背后,眼前看到的又不一定是事实,这种判断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弊端。

我个人觉得知识和文化的区别很大,知识是一种体制性的教育给人以引导的作用,冷冰冰的。

文化凝聚的是一种信仰和温暖人心的东西。

对于西方的文化我一直比较崇尚“马克思主义”其实大学在学财会专业的时候也曾提到他的一些理论,跟资本运作多少有些关联。

只是我也没有深入的去探究,曾经有段时间特别的后悔没有学好它。

知识其实又是一种比较固定性的东西,比较浅显,人人都能理解。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简单说明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简单说明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简单说明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内涵不同、角度不同、理解不同。

知识是一种阅历、是人生经历、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认知。

在学校里面是学不到的、那怕你读过研究生、博士后、你也无法学到的东西。

文化和知识的区别:
1、内涵不同:
知识的范畴是具体指向,文化的范畴是广泛概括,既相关联,又有区别。

2、角度不同:
从个人角度,知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并可通过主观意识指导行为的信息;从社会角度,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具备可供个人学习的信息载体形式。

文化有广义狭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群体所有物质和精神创建活动及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与意识形态的概念大致同义。

广义的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狭义的文化=精神文明(其中含制度建设)。

3、理解不同:
知识是实践、文化是理论。

文化高是证明上的学多、读的书多。

而知识则不一样、就像人们平常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化如读书、知识如行路。

知识是一种阅历、是人生经历、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认知。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不是等于知识呢?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不是等于知识呢?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不是等于知识呢?文化:人类长期发展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

知识:人类通过生产生活实践,对事物的本质、关系、规律形成的认知和理论。

通过对上述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清楚文化和知识的关系和区别了。

1、文化相比于知识,其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

它不但包括精神文明,而且包含物质文明。

由此派生出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制度文化、道德规范……,再往细分,还有茶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之类,难以尽述。

2、知识的外延小于文化,知识包含于文化当中,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比如说建筑文化,不但包括建筑知识,而且包含建筑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比如戏曲文化,不但包括戏曲内容和知识,而且包括舞台、演员、灯光、背景等。

3、知识需要客观性,文化可以允许主观性。

比如说地球,它本来是圆的,你不能说它是方的,这是知识。

但是文化可以发挥主观想象,比如说宗教文化,估计没人见过耶稣,但是信仰者相信。

再比如一幅画,绘画技巧属于知识,但是画什么那是画家的事,综合起来就成了绘画艺术。

4、文化和知识密不可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知识,比如说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知道了哪些东西是可以吃的,这就形成了知识。

道人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火药,这也形成了知识。

反过来,知识可以指导文化发展,并且形成理论,不断传承和更新。

5、再说几句题外话: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是有区别的。

有的人可能学到了很多书本知识,但是综合素质不高,很难算作一个文化人。

比如我认识一个生物老师,语言粗俗,行为粗鲁,待人接物缺乏礼貌,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没文化的人。

再比如我认识一个不识字的老农,不但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而且懂得为人处事的很多大道理,给人感觉他反倒是个文化人。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修养,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时代新人。

我们先看几个日常用的成语,文以载道,文过饰非,文从字顺,化茧成蝶,化为乌有,化腐为奇,从这几个成语来看,文就是文献,文字,修改,文章的意思,化就是变化。

经常听人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经常听人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经常听人说有知识没文化,知识和文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你
是怎么理解的?
知识和文化不是一回事,两者区别说复杂了不好理解,一般人只要懂知识是死的,文化是活的就可以了。

知识的初级形态是经验,比如老农看天上飘了块云,他能大体判断下不下雨刮不刮风。

知识的高级形态是系统理论,比如气象学。

说知识是死的,就是已经被大家公认,概念不会发生变化,比如云的知识是水汽,这个大家都认可,不变化,当然一些毒烟气看上去也像云,利用毒烟气知识可以与云加以区别和判断。

文化这个概念就太复杂,不容易解释得清。

复杂的原因在于外延太大,几乎包罗万象。

不过,对文化现象理解,重点掌握“化”。

化可以看作演化,比如知识本身也是文化概念,不论说到什么文化,都是以知识作为基础,前面说到的观云測天就属于农耕文化,没有云与天气变化的知识,也就无法测,属于经验总结,来自于长期观测,用于指导农耕,形成习惯后,冠之以文化。

由此,大致可以这样理解什么是文化,凝结在知识之中又游离于知识之外,能够被传承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现在提文化自信,也就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自信,没有知识就别提有文化,而没有文化,就剩死板板的知识。

古希腊哲学家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智慧是利用现有知识创造出新知识,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继承了这一点。

华夏文明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着重点是传承,5000年一脉相承主要就是文化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和文明两者区别
文化与文明二者概念的区别?:王汝良、侯传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青岛大学文学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文化与文明二者概念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汝良、侯传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青岛大学文学院)
文化和文明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范畴,也是一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关系复杂的术语。

对于两者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或视角不同,或取其一的立场,没有形成相对一致和清晰的认识。

笔者尝试从综合的角度来区分。

界定:广义与狭义
从语源学角度考察,“文化”(culture)的本义是栽培、耕作,相对于自然(nature)而言,凡是经过人的加工创造的事物都属于文化。

因此,关于文化的一个最广泛的定义是“文化即人化”,也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他将文化与文明看作同义语,指称作为人类活动的整体成果。

广义的文化,可分为物质、制度、习俗、精神等层面:物质文化,指手工劳动创造的成果;制度文化,包括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和微观层面的规则准则、规定约定;习俗文化,指约定俗成且历代传承的风俗传统、习惯做法等;精神文化,指以文艺、历史、哲学、伦理、宗教、美学等为主要内涵的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

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的精神活动
及其成果,也就是上述广义理解中的第四个层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将文化视为一定的观念形态,即属于狭义的理解。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古拉丁文civis和civilis,其本义是城市居民,引申为罗马人的公民身份,含有较之当时的外乡人特别是蛮族的生活状态更为优越之意,因此“文明”是相对于“野蛮”(savage)或“原始”(primitive)而言的。

但“文明”在后世的演变和使用情况远为复杂。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文明的涵义,既可以作广义讲,又可以作狭义解释。

若按狭义来说,就是单纯地以人力增加人类的物质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装饰。

若按广义解释,那就不仅在于追求衣食住的享受,而且要励志修德,把人类提高到高尚的境界。

”亦即狭义的文明限于物质领域的发展,广义的文明包括物质领域的发展和精神领域的进步。

在他的理解中,人是追求意义的高级生命,自然不应满足于一时温饱;文明是动态的,觉醒、独立和开化才是一个民族臻于文明之境的不二法门。

中国语境中也多对“文明”一词取其广义理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文明解释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也在其总绪论中将文明分解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关系:历时与共时
从历时来看,“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者有先后之分。

从广义上来理解,文化即人化,自从有了人,便有了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化创造,但并非自从有了人便有了文明。

在此意义上,文明是与蒙昧、野蛮的文化状态相对的、表征人类历史进化状态的一个概念。

这从二者的西文词源上也可推出:culture(文化)的词根cult,其本义为耕作,源于人类
早期农耕生产方式,civilization(文明)的词根civil,其本义为城市的、市民的,源于人类晚些时期出现的城市生活。

关于文明标志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有大规模的城市聚落、宏伟的公共建筑、居民明显的阶级分化和国家的形成;经济上,有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有相对固定的税收制度或定期朝贡制度;思想上有全民族相对统一的宗教信仰,包括崇拜对象和祭祀仪式;文化上,有文字的使用,科技的发展,还有某种形式的学校。

只有在文化上具备上述标志和特征的社会,才能被认为是文明社会。

也就是说,文明社会的形成需要文化的积累和突破,需要特殊的条件和机遇;文明是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成果,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共时来看,目前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将二者视为近义词,具有相通性和交叉性,都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人类活动及其成果,或不加区分,或有所偏重。

前者如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的理解,后者如钱穆的观点,“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第二类将文明视为体现文化认同、进行文化归类的一个聚合体。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文明是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

这种观点在国际学界较具代表性,如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汤因比《历史研究》、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等。

亨廷顿又以宗教作为界定不同文明的主要标志,将冷战后的世界划分为八大文明:基督教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这与世界四大文化圈的确立极相类似: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欧美文化圈,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以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为主体的南亚文化圈,以伊斯兰文化为主体的西亚北非文化圈。

比较来看,在称谓上
“文化圈”被“文明”所替代,数量上由4个扩充为多个,不变的是均以宗教作为划分标准。

运用:主观与客观
文化与文明本为客观的学术用语,本身并不体现特定的价值判断。

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时常被人为地主观化,较有代表性的是“文化中心论”和“文明优越论”。

文化中心论以“自我”文化为中心,认为自我文化的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优于“他者”文化。

它既可能生成和使用于同一文明体内部的不同文化群体、不同文化类别、不同文化地域之间,也可生成和使用于不同文明体之间。

前者如古代中国的华夏中心主义,后者如近代以来的西方中心论。

后者的理论要点是:经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后的西方文化,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较东方更为先进和发达,代表着历史的进步和必然。

鉴于各种文化中心主义,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大讨论。

文化普遍主义认为,人类的真理和价值是普遍的、绝对的,人类各种文化有着相似的宗旨、统一的价值标准和共同的发展规律,必将在先进和先进文化的领导下得到统一。

文化相对主义是解构文化普遍主义,面对多元文化现象的反思结果。

它强调每种文化都具有异质性和独立性,这是其他文化所不能共享的。

所以文化是相对的,不能按照统一的模式来比较。

作者认为,文化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普遍性是人类文化的共性,相对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

只有承认文化的共性,尊重文化的个性,才能脱离文化中心论。

文明优越论,即鼓吹自身文明在历史或现实中优于其他文明的主观论调。

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种族差别形成的“白人优越论”。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在人类的
各支中,雅利安族及闪族是最早脱离开化状态的……这两族实质上是文明的建立者。

”由于雅利安人与闪族人都是白种人,部分西方人便由此得出白种人较早创造文明的结论,进而形成白人优越论。

事实上,东方上古四大文明都具有多种族性,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都参与了文明的创造。

在现实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东方文明停滞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西方文明优越论”,其要点是近代以来在哲学、文艺、教育等领域趋于模式化和定型化的东方文明已陷入停滞状态,需要不断实现断裂重生、锐势发展的西方文明进行刺激和拯救。

这种论调成为殖民者进行侵略扩张的借口,如福泽谕吉就曾鼓吹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为“文明之战”。

对此,马克思曾于1853年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中,提出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科学论断,“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换言之,殖民主义者在坏事做尽的同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这是历史的辩证法,而非所谓优越文明的胜利。

总之,文化和文明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区分其广义和狭义的含义。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分析。

文化中心论和文明优越感论是这两个概念主观应用的结果,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文化史”(11&ZD082)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