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教育》读书心得5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28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2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15314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b.png)
新教育心得体会(28篇)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8篇)新教育心得体会篇1不知不觉,为期六天的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骨干教师赴海门跟班培训的活动就结束了,但只要一想起这次活动,我就心潮腾涌。
在我教育生涯中,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将是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五莲县教育局精心组织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是为老师们量身打造的,热别是对于新教育一知半解的我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
这次活动如一股清新的风,轻轻拂去积郁在我心头已久的烦躁;又如一扇透明的窗,通过这扇窗我得以抛开一切杂念,更好地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沟通,近距离地接触新教育,感受新教育。
为此,我的心中充满了欣喜,充满了幸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次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收获了曾未有过的丰盈和充实: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断的更新,我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我的内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来海门学习之前,我感觉新教育的确不错,可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使学校提升教育品质;可以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可以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真好!可是内心深处却又感觉新教育离自己很遥远,高不可及,不过是频频出现在书本上和报道中的名词而已,跟自己好像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经过这几天不断地学习(聆听报告和观摩课堂教学),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本那些既专业又深奥的文字也仿佛都有了灵性,一下子变得亲切、生动、丰盈起来。
于是我对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忽然间,如醍醐灌顶,新教育原来是如此精彩,如此充满魅力,足以让你不顾一切爱上她,矢志不渝追随她。
这就是你啊,新教育!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放学后,我送走了学生,坐在办公室里小憩,望着天上悠悠飘过的白云,好像又回到了20__年9月17日&&新教育跟班培训启程的那天,我仿佛又坐上了开往海门的列车,去赶赴那场有关新教育的盛大精神之宴客车在平坦的高速路上飞驰电掣,我望着窗外,沉默地坐着,好像在美美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其实我心里是思潮起伏,满怀憧憬的,恨不得立刻插上双翅赶到海门,我的心随着路两边飞一般后退的景物一起飞了起来。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3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79ce1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d.png)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朱永新的新教育核心理念并非专注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教授强调,教师和家长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成长空间。
新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全体成员的进步。
无论他们的经济状况、知识水平或身体状况如何,都应鼓励他们持续发展。
朱教授提出,追求理想和超越自我是培养积极人生态度的关键,这同样适用于教师、学生和学校。
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教师应具备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精神,每个人都应追求成功,且许多人能够实现成才。
所有人都应体验到自己在不断进步,成长并从中获得快乐。
对于以成败、金牌或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功的观念,朱教授持批判态度。
新教育实验的重心在于教授对学生终身有益的知识。
他坚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而不仅仅是辉煌的当下。
朱永新高度评价了“学生毕业后遗忘的才是教育的真正成果”这一观点。
尽管有人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但他坚信,那些在实践中无用、注定被遗忘的知识并非教育的核心,而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在实践中不断被应用和记忆的知识。
在实践中,他注意到教师希望教授学生终身技能,但现实是学生和教师的时间被大量重复的作业占据,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热情。
学校在尝试改变教育方式时,也面临来自社会的压力,包括家长对作业量减少的质疑。
因此,朱永新主张恢复和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实践所学知识,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
教师和学生应反思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自我提升的机会,而社会也应给予新教育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二)新教育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为了每一个人,为了人的一切”,强调的是“为了每一个人”,而不仅限于“每一位学生”。
这个理念涵盖了学生、教师、校长、父母以及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个体。
新教育实验致力于“使教师和学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创新学校的发展模式以及更新教师的研究模式来达成。
2024年关于学习《新教育》读后感
![2024年关于学习《新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97f9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a.png)
2024年关于学习《新教育》读后感《新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改革的名著,通过对教育制度、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观点和思路。
阅读完《新教育》,我深受启发和思考,对于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首先,我被书中对于教育目标的探讨所触动。
传统的教育目标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新教育》提出的教育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书中指出,教育应该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导向,培养学生具备创造力、批判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育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其次,我对书中对于教育方法的探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新教育》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认为学生不仅是被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书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对于教育评价的讨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发展的需求。
《新教育》提出了综合评价的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多个方面。
这种综合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潜力,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公平的发展机会。
最后,我被书中对于教师角色的讨论所鼓舞。
《新教育》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启迪者。
书中强调了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朋友,与学生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的教师角色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总之,《新教育》给我带来了关于教育的新思考与新启示。
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精神;应该从综合评价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更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教育》读书心得
![《新教育》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90541c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2.png)
《新教育》读书心得《新教育》读书心得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新教育》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教育》读书心得1在假期中,本人认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论》的有关章节,其中对新型教师的教师观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叶教授在书中指出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教育在实践层面取得命脉所系。
当代教育变革需要有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师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实践——课堂教学为改革的切入点:在课堂中,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其全而发展的同时,促进成个性发展,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让学生学习有关心理知识,帮助他们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新型教师还可以成为研究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应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以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教师在不断地审视中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从事教育科研、研究总结新的教学规律,由“教书先生”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
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
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习成为一个不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为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撑。
新课程以全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彻底摇撼了传统的教师文化体系,它必然要求创建新型的`教师文化,为新课程的推行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d2dd7c8eefdc8d377ee3200.png)
《新教育》读后感《新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新教育》读后感1在领悟社会转型与学校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新基础教育”呼唤着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的出现。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出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
正是由于回到了任何人都具有的“生命”这一原点上,“新基础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少数人,而是拥有生命、向往生命发展的所有的人。
“新基础教育”的召唤力正来自于此。
它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自我寻求发展资源、积极实践、综合互动的复杂的思维方式,追求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
“新基础教育”是相信生命的力量的,是相信学校教育的力量的。
生命有着内在的力量,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有生命活力的人不会缺少希望、不会缺少信心、不会缺少力量。
而学校教育,能够给生命以力量、给生命以阳光。
“新基础教育”追求着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个个新生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获得成长,这是“新基础教育”的一贯追求。
“新基础教育”关注着教师的生命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这句话,已经成为打动众多教师的一句名言。
也许,这句话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正来自于它对教师生命质量的深切关注。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的观点与理论、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也要学习。
教育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像商品一样,放在你手里,你接过来,就学会了。
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的过程,它需要发生一个主体的转换。
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实现知识的一种转换,由外在的转化成内在的,成为构成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做教育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重新认识。
教育事业对喜欢挑战的人不会满足,当然光喜欢挑战还不够,还要热爱人、喜欢人。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5篇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5689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1.png)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5篇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读《新教育》心得体会。
供大家阅读。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一开学后,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浅。
它让我了解了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行动论;懂得了爱心才会产生奇迹的定律等。
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为如今有点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
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
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
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
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幼儿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
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优秀《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5篇
![优秀《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c77d8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1.png)
优秀《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篇1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朱__的《新教育》。
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
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朱先生提到“新教育的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激情。
读朱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五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877b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e.png)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我有幸翻开了那本以蓝色为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思想犹如奔腾的野马,引领我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穿梭。
我的思维犹如一片浩渺的海洋,作者朱永新如同在平静的海面上投掷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波澜壮阔,久久未能平息。
字里行间,我深深体会到一位教育巨擘的博大精识,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
该著作以十个维度探讨了作者心中理想的教育形态。
其文字清新质朴,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对教育的深思熟虑和满腔热忱。
这激发了我深深的共鸣,让我对教育类书籍有了全新的理解。
本书摒弃了抽象的理论探讨,立足于教育实践的土壤,围绕着构建现代教育的核心要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等,以对教育的挚爱、激情、理性与建设性态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蓝图”,阐述了作者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理念。
这是一本献给“教育”的赞歌。
书中多数章节从教育实际问题出发,剖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即作者理想中的教育模式。
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教育的道路。
如在《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文中所述:理想的教师应不懈追求成功,策划成功,更关键的是要实现成功。
因为人生来并不清楚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唯有不断冲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盲点,才能点燃成功的火花。
教师拥有这样的冲动和冲击,是难能可贵的。
当一个教师停止了冲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信心。
这给了我鼓舞和希望。
从作者的自述中,我了解到特殊的时代背景塑造了作者的独特经历,他从普通人成长为教育家,这是他不懈冲击的成功结果。
我为何不能如此?我应如何挑战自我并寻求成功?这引发了我深思,也为我未来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方向。
我的目标是不断寻求突破,反思每日教学的得失,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育者。
“只要不让青春时的美丽梦想随岁月消逝,成功终有一天会降临在你的面前。
”对于所有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作者的诚挚劝诫,也是他的殷切期望。
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c39b1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6.png)
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新教育心得体会第1篇】好久一直听闻朱永新的《新教育》,所以,借名师工作室的读书要求,从网上买了这本书,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在翻看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没有像传统的教育类书籍一样,通篇的理论和说教,于是就接回家细细研读。
在《新教育》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读着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
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
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其实,对于这本书,对我震动的是两句话---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6c94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c.png)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我深知,成为新教育的倡导者首先需要自我变革,以实现成为一名理想教师的理想。
1. 真诚地关爱学生。
根据朱教授的教诲,“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书的年数,而在于用情投入教学的年数。
”而投入的前提,即是“爱”,对职业的热爱,对岗位的热忱。
我曾认为教书单调乏味,但现在我意识到,是过去的我未曾全心投入,未曾将爱付诸实践,未曾将学习与生活融合。
因此,我以高昂的热情立下誓言,要在教育领域勾勒出光明的未来。
然而,日复一日地在对与错的纠葛中,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说,让我对学生产生了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困扰。
尽管我已从事教师工作四年,但我并未真正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我用严厉的威压控制学生。
如今,这种威慑只会加剧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使其无法弥合。
正如书中所言,“理想的教师应是充满爱心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是能放下教师‘架子’,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
”我对学生的关爱是真诚的,但我的严厉和“架子”阻碍了学生感受这份情感。
如何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让自我走进他们的心灵,是我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相信,通过更多地与学生交流,我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我,理解我,接纳我。
2. 成为教育的用心者。
在教育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多年,面对现状,我亦产生了诸多困惑,却始终未能找到完美的解答。
感谢这次的读书活动,让我有机会聆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我所做一切的价值,让我找到了自我突破和发展的方向。
朱老师指出,“理想的教师应是不安于现状,富有梦想的教师。
”“优秀的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断为自己设定追求的目标,同时保持激情。
人需要有梦想。
当生活失去梦想,生命的意义也就消逝了,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朱老师的这番话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初入职场时,我曾立志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好教师,期望能教好每一个学生。
然而,四年过去了,回顾我的教育历程,只能用“平凡”一词来形容,最大的成就仅是获得过一次先进的称号,我顶多算是一个过得去的教书匠。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4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2587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6.png)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新教育》是德国教育家费尔巴哈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主旨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内心需求出发,倡导开放、灵活、有机的教育方式。
费尔巴哈认为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灌输知识,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
他主张通过培养儿童的感觉、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积极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实现,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本《新教育》以其简明清晰、富有启发和指导性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读《新教育》的一些感悟和心得。
首先,《新教育》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个体。
费尔巴哈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应该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特点和差异。
他主张培养儿童的感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直接的体验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地以知识被告知的方式。
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迎合了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儿童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
其次,《新教育》对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费尔巴哈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积极的实践来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他还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手工艺活动和体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外,《新教育》对教育环境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费尔巴哈认为教育环境应该是放松、愉悦和有序的,让儿童感到愉快和放松,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他主张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与儿童保持良好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还强调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家长和社会应该积极参与儿童教育,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阅读《新教育》,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传统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应试化,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
费尔巴哈的思想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意识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范例(3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范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470a9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3.png)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范例读完《新教育》一书,我深感书中的观点带给我很多新颖的思考和启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指引和鞭策,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首先,《新教育》这本书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一点深深触动了我。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往往被忽略。
然而,如今社会发展迅猛,知识的变化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才能使他们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更加自信和胜任。
其次,《新教育》对于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探讨也给我很大启示。
书中指出,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
传统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变成自主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
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另外,《新教育》还对教育的评价和考试制度提出了质疑。
书中指出,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分数和排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力。
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和成绩。
我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学科知识、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考核。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评价氛围,让学生对于评价不再有过分的焦虑和压力。
此外,《新教育》还涉及到家校合作和教育改革等议题。
在这方面,我也有一些思考和感悟。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教育改革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坚信教育改革的力量,积极参与改革实践,为学生的未来铺平道路。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5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e243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8.png)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5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才能了。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一要说这心得体会该写什么好呢?《新教育》这本书让我觉得有很多的可写之处,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也让我觉得无从写起。
新教育中的许多理论我们都能经常听谭校说起,什么要“过一种完好幸福的教育生活”啊及“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啊等等。
有些事却是谭校一直带着着我们在做的事情,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经典诵读”等等都是。
这样一来,我们其实是每天都在感受着新教育,也算是活在其中吧。
对于新教育的理念,我还只是在渐渐的探究着前进,但我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便是《新教育》中提到的网络对教育的推动和如何抑制网络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同样进入了网络时代。
随着教育进入网络时代,于是小学阶段便多了一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
网络的开展不过短短几十年,可它的地位却着实不轻,如今的社会,不会使用电脑等于算是半个文盲了,各行各业都在用,它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办公的一种必需品,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我国便从小学便开场开设信息技术课,于是我们的老师队伍中又多了一个信息技术老师,而我就是一个小学信息技术老师。
作为一个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老师,对于网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自然是非常清楚,而《新教育》中把网络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总结了三个方面。
“一是对老师成长的推动作用。
二是网络为老师的培训提供了无限充足的信息。
三是网络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的挑战和冲击是必然的。
可是,任何新的事物在表达它的优点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这个好比事物的光面和暗面。
我们的网络在方便我们的生活和晋级我们的教育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
新教育心得300字(精品5篇)
![新教育心得300字(精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d85a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6.png)
新教育心得300字(精品5篇)新教育心得300字篇1在新教育的旅途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特别荣幸和自豪。
我深知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我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教育书籍,了解到了如何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学生,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激励他们。
这次读书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如何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我深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会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
新教育心得300字篇2作为一名家长,我深知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在新教育的课程中,我与孩子一同成长,体验到了教育的乐趣和挑战。
在新教育的学习中,我特别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如阅读、写作、绘画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与同伴们一起学习、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新教育的课程中,我与孩子一起探索了许多有趣的知识领域,如科学、艺术、历史等。
我们共同学习,互相讨论,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知识水平,也加强了我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总的来说,新教育的学习让我和孩子都收获了很多。
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相信,在新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新教育心得300字篇3我非常荣幸能够阅读《新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对我教育观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新教育》强调教育应该是尊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教师的角色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的品格和价值观的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e0fb7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8.png)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1) 在当今新的教育标准下,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通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
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
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
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
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新教育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怎么写(优秀8篇)
![新教育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怎么写(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076e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d.png)
新教育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怎么写(优秀8篇)新教育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怎么写篇1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
新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
现在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
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
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晨诵—午读—暮省”(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
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
这又和我们学校安排的阅读、经典诵读不谋而合!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都在平时的阅读中共同成长。
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骄傲与兴奋。
新教育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新教育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怎么写篇2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朱永新《新教育》一书读后感(精选6篇)
![朱永新《新教育》一书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945c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a.png)
朱永新《新教育》一书〔精选6篇〕朱永新《新教育》一书1桌上摆着一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手握着一只黑色签字笔,便开场了我的阅读光阴。
新教育这本书可以说是新教育人的根本书籍了,读后,它使人受益匪浅,让人悟性大开,从而对教育事业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看这本书我无法做到一目十行,生怕会遗漏掉什么或产生一种没有看过的错觉,它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一字一句地去看,用心去感悟。
后看到书的后几节,我才知道原我运用了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知性阅读式的方法去咀嚼它独有的味道,倍感开心。
看完此书我花了三天,实属不容易,书中虽有让人乏味的但又实在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后留下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
身为一名还未正式成为老师的”门外汉“,跟它对话,我汲取了好多新教育实验所带的珍贵财富。
新教育是一种“新”和“星”教育,在传承中国祖先优秀化的同时,也在新的历史条下进展教育的革新,如它个性鲜明的十大行动,四大改变,“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程等,并且不断建筑“星工场”,培养一群“擦星族”,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新教育是一种“心”和“幸”教育,它注重师生精神世界的建立,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好的教育生活”,致力营造一个和谐特色创新的书香校园。
新教育是一种“行”和“信”教育,强调行动,在行动中见真知,相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秉着一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坚信理念。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新教育的人,我的感悟和反思如下:面对学生,要求老师需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老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晨诵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用拍照片或是写每日教育随笔或是在网络教育在线的____里发表感想的形式去记录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最真挚的老师举动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
老师要擅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开展。
老师要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培养一群“童心悦读”的孩子,让童书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正如新教育实验里所开展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和运用的儿童阶梯性阅读理念需极大地借鉴。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c7b50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a.png)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1) 以前对学习新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再字面上,近两年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略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致力于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这种教育理想,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热情,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感慨颇多。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
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
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因为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1.专业阅读。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阅读。
正像《新教育》所说的: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使教学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富有教育教学机智,才能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老中医、老政治家随着年龄的增高和资历增长越来越增值,而教师则不然,很多中小学生喜欢年轻教师,年轻教师除了身上所散发出的青春的活力外,还因为年轻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或代沟很小,与学生很容易沟通。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四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a8cd7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a.png)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有机会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
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
里行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与挚爱。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
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
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
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
它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的教育导航。
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篇中这样一段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
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给了我激励和希望。
从作者的自我简介中知道,特殊的时代给了作者特殊的经历,他能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位教育家,这是他撞击成功的结果。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样去撞击成功呢?我应该怎么提高挑战自己?我正在思考着。
这些都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它给了我启示,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标。
我的目标是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
其中又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教育》读书心得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关于《新教育》读书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新教育》读书心得1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
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
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
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
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
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
你想关于教学研究,怎么去选择一个课题?怎么去定位,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再去读几本关于类似的书来提升一下自己。
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
其中有很多要学习。
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
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
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
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
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
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
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
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
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
教育离不开爱。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
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
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
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
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
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
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
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
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
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
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
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
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
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
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等等,我们老师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关心社会。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
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论语·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
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影响”,而不是改变。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向学生学习。
”三人行,必有吾师。
”学习他们的纯真善良、充满活力,学习他们的坚持和较真,学习他们敢于提出质疑……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我会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
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关于《新教育》读书心得2我知道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新教育的身体力行者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做一个理想的教师是我行动的目标。
一、用心地去爱学生。
朱老师在书中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
我一直认为教书太枯燥!现丰看来,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不懂将学习与生活接轨。
所以一开始热情高涨,决心在其中描绘出灿烂的未来。
可日复一日纠缠在”对”与”错”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中走来,对学生终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苦恼。
虽然做老师已经四年了,但是我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我在用自己的严厉慑服学生。
如今,这种震慑只会加深和加宽我和学生之间的鸿沟,永远使它无法复平。
正如书中所说的,”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
”我对学生也充满爱心,但因为我的严厉和”架子”使学生无法体会。
怎样与学生对话,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田,是我现在苦苦追求的。
我相信借鉴书中所说,多点时间和学生交流,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我,了解我,喜欢我。
二、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
在教坛埋首耕耘了许多年,目睹教育现状,我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却无处寻觅到完美的答案。
感谢开展的这次读书活动,让我聆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思想,让我审视自己所做一切的意义,让我寻找到一条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道路。
朱老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有要有激情。
人要会做梦。
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朱老师的这席话拨动了我的心弦。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我,是有着自己的目标的,那就是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好教师,希望自己能教好每一名学生。
一转眼,过去了四年。
回忆自己过去的教育历程,仅用”平庸”一词即可概括,最大的收获也仅是一次获得先进的称号,充其量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教书匠而已。
”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这么多年来对于这些,仅是教育中平庸一员的我从没有过一丝想法。
朱老师给想做教育有心人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建议:”每天写教育日记吧,把每天教育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原封不动的记下来,在写笔记的时候教师能够与自己对话,这种领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法宝。
”其实早在骨干教师培训时就有过这样的提议,让我们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为自己的成长积累财富。
但回想自已,深感惭愧。
整天泡在学生堆中,与孩子们一起贪婪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中挫折和失落,可是很多时候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书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虽然在这几年里也记下了一些教学随感,但因为恒心不够,总会为自己找一些客观的借口而疏于动笔。
为了心中的梦想,从现在起我要挑战我的恒心,磨练我的意志。
读罢《新教育之梦》,掩卷沉思,我心潮澎湃。
它带给我更多的是憧憬,是信心,是思考,更是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
感谢朱朱老师让我正走在理想教育的路上,感谢朱老师让我明白做一个”书香教师”的重要性,感谢朱老师让我正尝试着去做一名理想的好教师。
我一定会让我的教育之梦在书的陪伴下越飞越高。
关于《新教育》读书心得3朱永新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
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
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
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
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