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随笔: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三篇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随笔

传统文化教育随笔

传统文化教育随笔推荐文章家庭生活学生随笔:捕鼠记热度: qq经典随笔日志3篇热度:八年级班级管理随笔3篇热度:世界是平的读书随笔热度:以快乐为题的随笔热度: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

那大家是怎么写传统文化随笔的?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传统文化教育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传统文化教育随笔篇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积淀了博大深厚的思想。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深深地感到骄傲与自豪。

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教师,我深切的热爱着祖国的传统文化。

当提出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我更是特别激动。

近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关于传统文化的争论非常多,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也想在各种声音中,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热烈地争论无疑表明了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

不管怎样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她植根于中华民族,生长于中华大地,当然也是最适合中华民族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每一天都在享受着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便利。

同时,我们也在纷繁复杂的种种信息冲击之下有些无所适从。

我们的文化也同样经受着极大的考验。

仔细思考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怪现象,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失去了本应有的淳朴善良。

我们传统文化中推崇的“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侠肝义胆”都不知去向了,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都需要讨论了。

价值观的偏离导致了传统美德的弱化。

我们成年人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已经陷入迷茫更何况孩子们呢?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从孩子开始,要建立民族自信就得从孩子们开始,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经是当务之急。

值得庆幸的是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有远见的学校。

我们学校很早就开始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尝试,而且在实践中证明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校开展的“晨读、午诵、暮写”系列活动,把优秀古诗文引进校园。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和智慧结晶,它承载着古老的价值观念和智慧,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在当今社会,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尤其是在孩子们的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减弱。

我们需要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和情感。

要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就需要从教育入手。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

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讲座等方式,引导孩子们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家庭教育也是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心灵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在家庭中给孩子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古诗、教授传统习俗等方式,让孩子在家庭中接触、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父母还要在言传身教上做出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们在家庭中不仅仅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更是习得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理念。

通过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家庭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和价值,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一种精神食粮。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都应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贡献。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有力的政策,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支持和投入。

学校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家庭可以通过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孩子在社会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浸润到孩子的心灵中,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和价值。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范文(三篇)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范文(三篇)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范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小学生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与传统文化疏远,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降低,这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一定的隐忧。

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总结,探讨其重要意义以及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常和人文精神,包括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懂得尊重师长、关心他人、遵纪守法,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高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贵的文化资源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竞争力。

二、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有限,传统的讲堂教学方式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趣。

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生动的视听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2. 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传统文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问,不能仅仅通过讲解和背诵就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必须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开展。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音乐、舞蹈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小学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文化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下一代、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幸接受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这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小学生文化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民族精神文化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 提高综合素质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审美情趣、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等,使我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促进人格发展文化教育对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社会、诚实守信、勇敢担当等品质,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教育的方法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文化教育的基础。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文化素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

2. 学校教育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要注重课程设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经典诵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化魅力。

3.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社会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三、文化教育的收获1. 增长知识通过文化教育,我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灿烂的文明。

这些知识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 培养兴趣文化教育让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学会了欣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这些兴趣让我在课余时间不断探索、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3. 提升素质在文化教育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

我明白了诚信、友善、宽容、担当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品质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3篇)

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种传统教育活动层出不穷。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传统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传统文化的魅力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道德、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通过参加传统教育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但传统文化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艺术等都在不断传承和发扬。

参加传统教育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二、传统教育活动的意义1. 增强民族认同感通过参加传统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这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2.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统教育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3. 培养道德品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通过参加传统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学习到这些道德观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我的活动体验1. 体验传统节日在活动中,我参加了传统节日庆典,如端午节、中秋节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了解了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 学习传统技艺活动中,我参观了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如剪纸、陶艺、刺绣等。

这些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品让我感叹不已,也让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瑰宝。

3. 感受传统艺术在活动中,我欣赏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表演。

这些艺术形式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对传统教育的思考1. 重视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传统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心得(3篇)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我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

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这些道德观念的内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新一代。

二、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方法1. 融入课堂教学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文言文,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思想感情;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介绍古代名人的事迹,让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2. 开展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经典诵读、书法比赛、传统节日庆祝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将传统文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精彩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加强家校合作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体会1. 关注学生的兴趣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传统文化教育随笔

传统文化教育随笔

传统文化教育随笔【篇一:传统文化教育随笔篇一】【 - 随笔】教学随笔即教师在听课或者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简短随手笔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教学随笔,一起来看一下吧。

传统文化教学随笔篇一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传统文化这块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常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定位于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要关注语言的能力。

其内容包括不仅是读写,还有听说,在开发学生潜能时,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

这个文化积淀不仅是知识性的,不仅是中国的,应该是指各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内容。

因而语文所承载的不光是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其中还负载了无数文化的东西,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是最古老的但又是最有生命力的文明,虽然中间有很多次断开,但中华文化的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使我们的语言文字包含着丰富的含义。

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表明,脱离传统的现代化从来没有成功的先例,丢弃传统,就意味着丧失特色。

无数事实证明了列宁的那句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历史上的“城阴城”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就不能不注重自己的文化特色,以独特而具有个性的魅力更好地融入开放的世界。

基于这样的目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一种共识。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因为有异乡,才会有故乡”。

地域的力量是强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得当,即使有一天城阴城子弟到了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相信无论东奔西走,无论右弯左转,无论沧海多么辽阔,无论归程多么遥远,也要回归起点。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

但是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怎样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怎样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些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和礼仪习俗等内容,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统习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当今社会,受到现代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面临巨大挑战。

更需要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涵盖了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礼仪文化、儒家思想等方方面面,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品德修养、审美意识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情操的培养,通过赏析古代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境界,从而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

诗词歌赋对于情感的表达和感悟有着独特的作用,学生通过诗词欣赏和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从而提升学生的情商和情感品质。

古代传统音乐、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从而浸润学生的心灵。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读经典、讲故事、学礼仪,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磨炼自己的品行和性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和家训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尊老爱幼、敬师重道等传统美德,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髓,它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一些新兴文化所冲淡和替代。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灵魂,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传统文化。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传统文化的知识,让他们了解传统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传统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学校也应该增加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社会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传统文化的展览、活动,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传统文化,从而让传统文化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现代科技和娱乐,但是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活动和习俗都是值得孩子们去体验的。

家庭可以每年都在传统节日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比如过年的时候包饺子、挂灯笼,在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赛龙舟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乐趣,也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孩子们还可以参加各种传统文化的培训班,学习传统文化的技艺,比如书法、绘画、剪纸等,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历史的记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比如孝道、仁爱、礼仪、忠诚等。

这些价值观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累积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领会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懂得感恩、勤俭等,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笔5篇

小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笔5篇

小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笔5篇小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笔5篇传统文化是源于历史演化、反映民族特色与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综合体现。

它包含了历代留存下来的各种物质、制度和精神方面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接下来,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小学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随笔,欢迎一起阅读。

小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笔(篇1)《孝经》里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曾经我以为孝不难,给父母买买东西,给父母零用钱就是孝了。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才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参透“孝”的内涵,孝养父母不仅是养其身,还要养其心养其志,所以很惭愧自己还没有做到从精神上给父母关心和理解。

正是因为自己对“孝”的领悟不够,使自己的孩子对孝也有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的娇纵和不负责任。

学习了传统文化,以后,我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在认识上转变,更要在行动上力行,要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虽然这只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带来的一点点对“孝”的认识上的转变,但是我感到这却是我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我认识到了百善孝为先。

身边很多朋友知道我在学习传统文化,都问我:“你通过学习得到了什么”我说:“看似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收获了正知、正念、正能量,失去了负能量!”是啊,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失去了愤怒、纠结、指责和悲观,失去了无知的干扰和障碍!这一点点的失去,却让我获得了更多。

首先自己的家庭和睦了,孩子愿意和我亲近,婆媳之间没有了无谓的争吵,老公愿意给我更多的陪伴、理解和分担;其次在工作上,我明白了自己想要是什么,想做什么,该如何展现的自己!这于我是多么重要的启发啊,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天清晨的读经,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精彩,经典滋养了我,给我内在的力量,让我更加精神焕发,在这条修为的路上,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不论学到什么,哪怕就一句话,只要我力行到生活中去,就说明我进步了,成长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软实力,运用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与感悟

中华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与感悟

中华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与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与感悟5篇以“育根课堂”“守根节日”“暖根实践”等六大途径,提升学生智育水平,增强学生体育美育素养,落实劳动教育,着力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美好未来赋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与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与感悟篇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__年,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全镇村民文化素养,推动我镇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有效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现就我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一、中小学校认真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课堂在学校。

我镇中小学自__年下学期起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要求每周不少于一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并倡导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

例如,各小学在国学经典诵读,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弟子规》或《百家姓》。

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三字经》《论语》1篇。

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__首、《千字文》《论语》4篇。

四年级:优秀古诗文20首、《论语》、寓言故事十则、神话故事。

五年级:《大学》《中庸》、现代诗文10篇。

六年级:《孟子》、现代诗文10篇。

在确定内容后,提出多项落实的措施:保证诵读时间、保护诵读兴趣、积极创新诵读形式、做好检测工作、阅读篇目的保证。

在初中学校,我镇设立了选修科目:内容有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淡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到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逐渐被淡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历史的积淀,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比如孝顺、友善、正直、忠诚等。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感受这些美德,能够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培养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等优秀品质,从而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传统文化能够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和艺术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都是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学习和体验这些艺术形式,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使他们在审美追求和人生态度上更加完善。

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能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基,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形成文化自信,塑造自己的民族气质。

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人际交往和处世哲学,这对于孩子们的人格修养和情商提升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学习礼仪、谦逊、忠诚、友善等待人相处的道理,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使他们更加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和智慧。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是当代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述寓意深刻的传统故事、教导传统礼仪、带孩子参观文物古迹等方式,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体验、感悟、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体会7篇“行止由心,但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做到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要呈现君子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体会篇1一是认识上的转变。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

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

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

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

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

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传统文化凝聚了五千年来所有人的智慧,我们的先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传统文化学好?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把它运用到现实当中,与时代结合,让五千年来祖辈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我龙的传人背后的悠久历史带给我们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心得体会篇2“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因此,在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培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批判思维,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在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我有许多心得与感悟。

首先,我发现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信息爆炸的环境,使得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或忽视。

他们觉得传统文化过时、无用甚至可有可无。

然而,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我尝试通过教授经典文学作品、古代哲学思想等方式,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思考,我发现他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他们开始主动了解、传承并且自豪的表示自己是中国人,也自觉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这种转变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促进了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精深的系统,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历史演进、社会伦理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分析其中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互动,他们逐渐培养了批判思维的能力,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并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优点和不足。

他们开始明白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进行解读和认知。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此外,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我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义,例如儒家的仁爱、孝道等,道德美和责任感开始在学生的内心中发芽。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研心得(3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研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高度重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强调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不足。

在参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中,我收获颇丰,现将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通过参与传统文化教研活动,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意义和目标,从而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

2. 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传统文化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发现和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增强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传统文化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增强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传统文化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1.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中,教师应关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如民间故事、传统节日、传统技艺等。

通过这些资源,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幼儿参与节日活动,如包饺子、做灯笼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传统文化。

3. 注重实践,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实践,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授传统技艺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学习剪纸、绘画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

在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中,教师应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5.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文化教研心得幼儿园(3篇)

传统文化教研心得幼儿园(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幼儿教育。

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我对幼儿园传统文化教研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传统文化教研的意义1.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伦理、艺术等价值。

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研,有助于幼儿从小接触、了解和传承这些优秀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培养幼儿道德品质传统文化教育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

通过传统文化教研,幼儿可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幼儿审美情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如诗词、书画、音乐等。

通过传统文化教研,幼儿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4.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涵盖知识、情感、能力等多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研的方法1.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研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采用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对于中班幼儿,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活动;对于大班幼儿,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剧等。

2. 融入日常生活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例如,在节日庆典、生日宴会上,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传统习俗,如包饺子、放鞭炮等。

3. 创设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

例如,在幼儿园内设置“传统节日角”,让幼儿在节日氛围中了解传统文化。

4. 家园合作幼儿园应与家庭共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家长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传统文化教研的实践1. 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根据不同节日、节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范本(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范本(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范本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审美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我有幸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接触到了传统文化教育,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和魂,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让学生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从而增强他们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曲等。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这些艺术形式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在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上,我经常带领学生欣赏古代诗词、名画和戏曲等,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让他们从小就养成欣赏艺术的习惯。

再次,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格塑造。

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从中受到精神的滋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比如,在课堂上我经常与学生一起学习孔子的思想,他的“仁爱之心”、“中庸之道”等思想观点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我也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故事和榜样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通过这些故事和人物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此外,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思想观点,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我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词的创作,让他们从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结合现代的社会背景进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基。

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

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民族的古老智慧和传统美德,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

《论语》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和孝道思想,对于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修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培养孩子们情感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到了电子游戏、网络娱乐和流行文化,而传统文化则往往被边缘化和忽视。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内涵,比如古诗词、山水画、戏曲表演等,都能够激发孩子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学习和感悟传统文化,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从而培养出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感。

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神话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文情怀。

让孩子接触和感悟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他们更高尚的情感和精神品质,使他们成为心灵丰富、内心充实的人。

传统文化是培养孩子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中国书法、国画、园林建筑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和感悟传统艺术,孩子们可以培养出对美的追求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孩子们可以感悟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气息和风貌,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境界,使他们的审美视野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让孩子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使他们成为有着良好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的人。

如何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是一个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问题。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创造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如带孩子去博物馆、书院、古迹等参观,读一些诗词、故事等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跟孩子一起学习和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百年树人始于幼学,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学前教育到底“育”什么,“育”的质量很关键。

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连心桥幼儿园自2017年开园以来,开足开齐五大领域基础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园中各个角落,让幼儿从小在经典中成长,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幼小心灵中萌芽。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稚嫩清脆而又铿锵有力的声音,时时回响在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连心桥幼儿园的上空,或许孩子们对《弟子规》的理解还没有那么透彻,但文明古礼已然印刻在他们心中。

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连心桥幼儿园学生古丽扎尔·阿布都沙拉木开心地说道:“我在幼儿园里认识了很多小朋友,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背诵《弟子规》、唱儿歌,每天都很开心。

”穿梭在孩子们中间的麦热木·阿不力米提,不仅是幼儿园的一名保育员,还是大班学生古丽扎尔·阿布都沙拉木的母亲。

自2017年幼儿园开园以来,她见证了园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守护着幼儿们日常的学习生活。

麦热木·阿不力米提说道:“现在幼儿园各项设施齐全,老师也很有耐心,把我们孩子教得特别好,我女儿在这上学,吃得好、玩得开心,孩子能接受这样的启蒙教育,我很高兴。

”据了解,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连心桥幼儿园是2017年由申万宏源证券公司捐资投建,占地面积8412.16平方米,有标准的活动室、卫生间、寝室、舞蹈厅,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幼儿园。

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连心桥幼儿园教师热孜亚·阿地力说道:“早晨利用晨跑时间,带领全园小朋友一起学习《弟子规》,加深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普通话口语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看到孩子的这些变化,我们也很开心。

”牛年伊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于会文便收到了一本最新修订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拿着这本书,他如获至宝,因为这本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入了大足石刻的图片和文字。

他相信,大足石刻所展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一定能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回忆起这几年的人大代表履职经历,于会文感慨,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将大足石刻编入国家统一发行教材的建议》。

2019年年底,于会文从四川省生态环保厅调往重庆市大足区任区委书记。

尽管岗位有变动,于会文始终牢记代表身份,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十足的干劲认真履职,为人民代言。

抵达大足后,于会文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大足石刻景区。

在听完大足石刻的现场解说之后,于会文深深为之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大足石刻是继敦煌莫高窟之后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石窟,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极高,造像中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生命力,理应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于会文说。

为此,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于会文提交了《关于将大足石刻编入国家统一发行教材的建议》,并得到了采纳。

大足石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跃入《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今年春季开学,就能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到大足工作以来,于会文始终把大足石刻的研究保护利用当作头等大事,努力让大足石刻更好地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切实扮演好大足石刻“守护人”的角色。

当前,大足区正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学科、世界一流的人才团队和世界一流的旅游景区”目标,加快把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研究院,形成“北有敦煌、南有大足”的学术双星,吸引更多人到大足深度体验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大足区高标准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努力将其打造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支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领,并与敦煌、龙门、云冈一起争取中国石窟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把大足石刻打造成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抓好大足石刻的研究保护利用,既要练好内功、打造‘长板’,又要扩大朋友圈、优势领跑。

”于会文认为,大足石刻是重庆市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大足的金字招牌,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要发挥优势做好大足石刻这篇大文章。

“我期待,有更多游客在世界行走、到大足停留!”谈及对“十四五”的期盼,于会文和全区人民有一个“小目标”:到“十四五”末,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全面建成,核心景区年接待游客达到350万人次。

今年,大足区将建成投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等一批文旅项目,进一步做大世界遗产游、做强温泉养生游、做靓醉美乡村游。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新城区后宰门小学校长、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白彩玲,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精湛教学艺术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33年来,她用信念与智慧、美德与汗水,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出青春和力量,成就了学生和学校,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让孩子们拥有持续向上的力量1988年,19岁的白彩玲进入新城区向荣巷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当时的校长问她有什么特长,白彩玲直言“我觉得自己有管理能力,想当班主任(转载于: : 教育随笔: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三篇)。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姑娘如此大方自信,校长当即同意了她的请求。

自信源于实力。

善于思考与实践的白彩玲懂得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如果我们整天只是告诉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干,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会加剧。

但如果我们建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自我成长的班级文化,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互帮互学、良性竞争,那么久而久之,他们自身就会形成一种由内而发的持续向上的力量。

”白彩玲说。

因此,白彩玲带领班上的孩子们,以组为单位,举办拉歌比赛、讲故事比赛、田径比赛、集体生日、“每日遇见美好”等活动。

在“每日遇见美好”活动中,每天都有一个孩子登上讲台,给大家分享名人警句或经典古诗;在每年一次的“集体生日”活动中,学生们自己组织、策划节目,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庆祝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孩子们的成长变化显现了出来,不但集体意识增强,而且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当时班级呈现出一种良性的特质和风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每个孩子都能被关注、被看见、被温暖,孩子们非常热爱这个大家庭,也非常积极向上。

”白彩玲欣慰地说。

中国孩子要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在学校的重点培养和老教师的精心呵护下,青年教师白彩玲迅速成长了起来。

作为后宰门小学校长及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在课堂、发展线在课程、改革线在教师、成果线在孩子,只有抓住这四条线,这个学校才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白彩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多元发展。

在她的直接主持和领导下,先后完成了后宰门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系列丛书》的研发构建和出版,从《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到《唐诗》《宋词》《增广贤文》全套12册,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在做班主任时我就发现,孩子们能够从优秀的古诗文中发现美好、汲取力量。

中国孩子要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要做有根的中国人,因此,一定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白彩玲说。

与此同时,学校广泛开设了琴、棋、书画、舞蹈、搏击、合唱、乐器等社团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诵读课程、绘本阅读课程、艺术体验课程、德育微课程、思维体操课程、小小讲解员课程等校本课程,以及丰富的社团活动在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全面开花。

“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亲子运动会”等仪式活动,同样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为孩子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致力创新办学“名校+”显成效“共产党员就是要率先垂范,走在前,想在先,干在实处。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为祖国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以及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好少年。

”白彩玲的这番话,掷地有声。

在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白彩玲兼任后宰门小学、明欣分校、大明宫分校、励志小学4所公办小学校长。

在其带领下,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按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发展原则,以“共研共建,共立共享”为途径,将后宰门小学优质成熟的办学经验、方法、制度、措施等科学移植到“+校”和分校,实现了“+校”和分校的快速发展。

2020年疫情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逆行者”们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为了让这些“最可爱的人”无后顾之忧,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在励志小学开设了两个“双拥班”,让这些白衣战士的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校优质的教育资源。

后宰门小学本部的骨干教师交流到励志小学,全面负责“双拥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诵读课程、“花果”课程、“三点半”课程、积奇课程等先后成功移植复制到励志小学,使学校焕发出全新的办学色彩,励志小学也被评定为2020年市级“名校+”重点“+校”。

从改善校园环境、创新办学理念,到整合各校资源、发挥辐射引领,白彩玲带领教育集团不断打出改革创新组合拳,通过改造“+校”和分校环境条件、联校教研赋能、拓展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夯实教学质量、开发综合活动等策略来提升办学质量,让“+校”、分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德育建设、课堂教学、教师成长、活动开展和师生素养等全方位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创新和提升,家长和社会满意度越来越高。

“把好学校办在家门口、把家门口学校办成好学校、让名师名校就在孩子身边,这是我作为教育人的愿景,我也将持之以恒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奋斗。

”白彩玲坚定地说(转载于 : : 教育随笔: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三篇)。

【教育随笔: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三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