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习题一有答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
![人教版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6fc4021804d2b160a4ec056.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独在异.乡为异客()A.有分别;不相同。
B.另外的;别的。
C.奇异;特别。
D.惊奇;奇怪。
【答案】B2.路上行人欲.断魂()A.想要;希望。
B.将要。
C.欲望。
D.需要。
【答案】B3.爆竹声中一岁除.()A.去掉。
B.授;拜(官职)。
【答案】A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4.千门万户曈曈..日( )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样子。
5.路上行人欲断魂..( )A.没有力气B.伤感、哀伤。
6.独在异乡..为异客( )A.他乡、外乡B.奇异的地方。
【答案】4.A5.B6.A按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A.唐李白B.唐王维C.唐杜甫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九月九日”指的是()A.教师节B.重阳节C.中秋节【答案】7.B8.B按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扣号里。
9.《元日》的作者谁?描写的是哪个节日?()A.王安石元旦B.王安石春节C.王安石元宵节10.下列画面《元日》中没有涉及到的习俗是()A.燃放鞭炮B.喝屠苏酒C.换新衣【答案】9.B10.C按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扣号里。
11.《清明》的作者是()A.宋杜牧B.唐杜牧C.唐杜甫12.《清明》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纷纷”描写了雨的什么特点?()A.大、密B.细、密、轻C.大、断断续续【答案】11.B12.B二、连线题13.读古诗,猜节日,连一连。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中秋节天阶夜色凉如水,我看牵牛织女星。
元宵节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端午节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浦酒话升平。
七夕节【答案】14.读诗句,想象画面,连一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三、判断题15.判断正误。
精编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练习题及答案
![精编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fb107c336c1eb91a375dc2.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精编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练习题及答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写出正确词语。
yì xiāng xiōng di jiā jié xīng gāo
cǎi liè
()()()()
二、选出正确读音。
茱萸(yīyú)更(gèng gèn)加
至(zì zhì)今登(dēng dēn)高
三、形同义不同,组词要分清。
独()客()逢()茱()
烛()容()缝()朱()
四、解释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 ___,诗题中
“九月九日”是指_____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___ ___,表达了作者___ ___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异乡兄弟佳节兴高采烈
二、yú gèng zhì dēng
三、独自客人恰逢茱萸
烛火容易缝补朱红
四、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五、唐代王维重阳节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思乡感情。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每课一练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每课一练](https://img.taocdn.com/s3/m/1831afb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a.png)
知识点我会写:旧jiù(怀旧、旧事、念旧)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 (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三年级下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f831996c175f0e7cd137f8.png)
9 古诗三首一、用“√” 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屠苏.(sū shū)魂.(hún hǔn)借.口(jiàn jiè)牧.童(mù mò)二、读拼音,写词语。
jiǔ jiāhéchùmù tóng jiā jié()()()()三、给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千门万户曈曈..日。
()A.天快亮了。
B.太阳快要落山的样子。
C.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2.清明时节雨纷纷..。
()A.(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
B.人多的样子。
C.(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3.独在异乡为异客..。
()A.奇怪的客人。
B.特别的客人。
C.在他乡作客的人。
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人们用新的桃树换掉旧的纸张。
B.“元日”的意思是原来的日子,在诗句中指农历春节。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
五、根据情景,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春节期间,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
这正像《元日》中诗人王安石描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这天细雨纷纷,行人心情愁闷、失魂落魄,正如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这天如果身在外地不能和家人团聚,那么在这月圆之夜,思念亲人的游子总会想起王维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讲解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02faaf195f312b3169a592.png)
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兄(xiōnɡxōnɡ)魂(hún húi)屠(fútú)
苏(shūsū)异(yìì)欲(yùyǜ)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二、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A.太阳落山时B.天刚亮时C.傍晚时分
2.每逢佳节倍思亲。()
A.加倍B.一倍
三、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牧童要遥杏花村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元宵节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端午节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主题:
《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高昂情绪,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时提升小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时提升小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9548a1eefdc8d377ee3241.png)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读拼音,写汉字。
cùjìn shēn yèjìyìyìchánɡjiājiéjiābèi()()()()()()二、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遍插茱萸少一人。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连线题。
九月九日元宵节蝉秋天正月十五中秋节蛐蛐春天八月十五重阳节燕子夏天4.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写一写。
(至少写两个)三、课后拓展。
你还搜集了哪些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四、课外阅读白帆和木桨在宽阔的江面上,渔夫撑起白帆顺流而下。
白帆鼓满了风,推送着渔船前进。
他欣赏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那就像一张巨大的白蝴蝶的翅膀,多神气,多wēi fēng ( ) !于是,白帆嘲笑起躺在船舷旁的木桨来了:“木桨啊,你这个又无能又懒惰的家伙,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地前进,全靠有我这张帆!你呢?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只会躺在那里睡懒觉!”木桨一声不吭,好像真的睡着了。
傍晚,渔船要返航了。
渔夫解开缆绳,白帆刷地从桅杆上落下,卷了起来。
接着,渔夫拿起桨,点破江水,划动起来,渔船便调过头返航了。
白帆jiāo jí ( ) 地喊起来:“为什么把我卷起来呢?为什么使用那无用的木桨呢?”哈哈现在你该明白了吧木桨带着huā lā lā( ) 的水声说你只能在顺风的时候神气十足而我虽然本事不大却能够逆风而上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2、给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为带点字选择正确意思,将序号填入括号。
靠:①值得信任;②靠山;③依靠;④接近,靠近。
(1)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地前进,全靠有我这张帆!()(2)轮船慢慢地靠码头了。
()(3)王叔叔办事认真,是个可靠的人。
()4、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比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054a72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b.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1.爆竹声声,思念深深,送来一杯túsūjiǔ(),捎去一份问候。
2.他们xiōng dì()失散多年后又团聚了。
3.借问酒家何处有?mùtóng()遥指杏花村。
4.今后,我要jiābèi()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给下面诗句中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只填序号)1.春风送暖入屠苏..( )A.地名B.美酒2.千门万户曈曈..日(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B.傍晚的太阳3.总把新桃.换旧符( )A.桃花B.桃符三、按古诗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元日”指,即农历。
诗中描写了过春节时、、等习俗,表达了人们虔诚的心愿和美好的期盼。
2.《清明》是代诗人写的,描写了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居外地,适逢(节日)时的思想感情。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美丽的菊花在秋风中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2.过年了,人们把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
(改为“被”字句)五、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王维是代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一样,是派代表诗人。
2.解释下列字。
独: 。
倍: 。
3.中秋佳节之时,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时你可以用此诗中“”一句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4.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B.重阳登高的愉快C.喜爱家乡第9课古诗三首一、1.屠苏酒 2.兄弟 3.牧童 4.加倍二、1.B 2.A 3.B三、1.宋王安石春节正月初一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更换桃符 2.唐杜牧清明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3.独自重阳节思念家乡,怀念亲人四、1.小鸟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
2.过年了,红红的对联被人们贴在大门上。
五、1.唐山水田园 2.单独加倍 3.每逢佳节倍思亲 4.A附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7dc2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b.png)
六、根据节日填空。
节日
过节时间节日习俗Biblioteka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饮桂花酒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祭祀祖先,喝腊八粥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欢乐)的节日 (阴冷)的天气 (灿烂)的阳光
四、默写古诗。
略
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元日》的作者是宋代王安石,诗中描写的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诗中写了燃放爆竹 、饮屠苏酒、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仪式,红日高照,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
2、《清明》的作者是唐代杜牧,诗中描写的是清明节,表达了作者郁闷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参考答案:
课文9 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破旧 符号 贪欲 灵魂 借口 酒家
如何 牧童 兄弟 孤独 奇异 佳节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旧(陈旧) 欲(欲望) 屠(屠苏) 倍(倍数) 异(奇异)
旦(元旦) 浴(沐浴) 层(层次) 陪(陪伴) 导(开导)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396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8.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
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 i",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
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
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
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
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鹏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 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
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3f9dac453610661ed9f4a5.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我会写:旧jiù(怀旧、旧事、念旧)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02cc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5.png)
第9课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zhūyútóng tóng duàn hún wáng wéihējiǔmùtónɡxiōng dìjiājié二、比一比,再组词。
独()异()符()换()浊()导()附()唤()三、.写出反义词。
深—________ 明—________ 异—________四、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千门万户瞳瞳..日瞳瞳:________________2.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________________3.每逢佳节倍.思亲倍:________________4.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五、填空。
1.《元日》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祥和景象。
2.《清明》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__________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悲伤情绪。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____代诗人________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六、根据诗意写诗句。
1.“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神情凄迷,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步练习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5dafe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6.png)
古诗三首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欲断魂(hǔn) B.借口(jiàn) C.牧童(mò) D.每逢(féng)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井底之蛙”常用来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小的人。
B.“冒”字书写时要做到上宽下窄,上扁下长。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花钟”是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来修建的。
3.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春风/送暖/入屠苏 B.路上/行人/欲/断魂C.每逢/佳节/倍/思亲。
D.遍插/茱萸/少/一人。
4.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兄弟”的意思是()A.哥哥 B.弟弟 C.哥哥和弟弟二、填空题6.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元日》这首诗写的是______,《清明》这首诗写的是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______。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______,叫______,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___多年了。
7.看拼音写词语。
mù tóng líng hún jiā bèi fú hé( ) ( ) ( ) ( )jiǔ jiā gū dú hé chù jiā jié( ) ( ) ( ) ( )8.按要求填空。
(1)“屠”字是_______结构,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画。
(2)“创”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 课后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 课后同步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bada9d28ea81c758f57883.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2.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3. 《元日》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传统习俗来表现________(节日)热闹欢快的景象。
《清明》这首诗反映_____(节日)的情景,人们有_____传统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描写_____、_____传统习俗来表现_____(节日)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4.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很多年,每到过年时我就会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八、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问题。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王维是代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一样,是派代表诗人。
2.解释下列字。
独: 。
倍: 。
3.中秋佳节之时,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时你可以用此诗中“”一句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4.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B.重阳登高的愉快C.喜爱家乡九、课外阅读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看出来的。
A.清明B.中秋C.七夕D.元宵2.诗中的()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B.秋C.夕D.卧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
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八、 1. 唐2. 独自加倍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A.------------------------------------------------------------------------------------------------------------汉字与中国心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
![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844846f5ef7ba0d4b733b52.png)
4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异乡:_______
佳节:_________
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代大诗人(____)的作品。全诗抓住(___)这
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__)的情感。
43.王明在外地过年,想念家乡的亲人,便用微信给家人发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0.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41. 他乡 美好的节日 42. 唐 王维 重阳节 悲伤、难过 4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诗鉴赏
D.拱.桥(ɡǒnɡ) 智.慧(zhì)
石匠.(jiànɡ) 横.跨(hénɡ)
【答案】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现在山东省。 B.《清明》中的“清明”指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C.《元日》中的“元日”指新年的第一天——元旦。 D.“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屠苏草。 【答案】B
34.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
A.果树。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
35.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答案】
37. 三月 黄鹤楼 孟浩然
3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试卷第 8页,总 19页
39.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补充诗句,再完成练习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作业(有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作业(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2e7b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3.png)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作业(有答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看拼音写词语兄(xi ōn ɡ x ōn ɡ) 魂(h ún h úi ) 屠(f ú t ú)倍(b èi p èi )x īn ji ùfú h ào du àn h únh é sh ím ùt ón ɡ xi ōng d ì、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jiè sh ū h ē ji ǔ苏(sh ū s ū) 异(y ì y í) 欲(y ù y ǜ)三、比一比,再组词。
酒 ( ) 异( ) 佳( ) 符(洒 ( ) 导( ) 住( ) 附(四、给下面诗句中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只填序号)维(w éi w ěi )) 换( ) )唤()1. 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春风送暖入屠.苏.。
(3. 千门万户曈.曈.日。
(4. 总把新桃.换旧符(五、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 A. 加倍 B. 一倍) A. 地名 B. 美酒) A.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A. 桃花 B. 桃符连。
B. 傍晚的太阳路上行人欲断魂牧童要遥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借问酒家何处有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1. 《元日》一诗描绘出一幅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2.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山东省。
() 4. 本课所选入的三首古诗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 _____________ ,路上行人欲断魂。
人教版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3
![人教版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ef9a4472da38376bae1faebc.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 )3学校: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_1.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每逢佳节倍.思亲。
( )A .加倍B .一倍【答案】 A2.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 ) A .太阳落山时B .天刚亮时C .傍晚时分【答案】 B3.根据内容理解,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日,就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
B .“屠苏”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驱邪避瘟疫。
C .“借问酒家”就是诗人想借卖酒人家一瓶酒喝。
D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就是每年的阳历九月九日。
【答案】 B5.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它是用来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 ) 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司马迁【答案】 B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独 /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 B结合诗句,选择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4.下面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焕旧符。
C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直杏花村。
【答案】 D)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D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千门万户疃.瞳.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 )A .太阳落山时B .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C .傍晚时分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
( )A .跟原数相等的数B .加倍C .一倍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 杏花村。
( )A .手指头B .用手指着C .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答案】7.B 8.B 9.B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cb87a7f910ef12d2af9e7be.png)
知识点我会写: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992b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6.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tú sūmù tóng líng hún jiā bèi fú hétān yùjiǔ jiāgū dúhé chùjiā jié2.查字典。
(1)“屠”字是结构,除部首外还有画。
(2)“创”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3)“洲”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全字一共有画。
(4)“约”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
在“大约”一词中,字义是。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汉字。
3.每当春节来临我国有张(帖贴)春联、燃放(爆暴)竹的习俗。
4.清明是我国的传(通统)节日,有踏青、扫(墓暮)的习俗。
5.桃符是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相),据说可以求福(辟避)祸。
6.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富福)秋游(裳赏)菊、佩插茱萸等习俗。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元日..()A.农历正月初一B.一月一日(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A.指华山以东B.指山东省8.课文内容巩固。
(1)《元日》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描绘了古人过年时的活动、、,文中的诗眼“暖”字寄托了作者希望的美好心愿。
(2)《清明》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时节,独自一人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写的是在那一天,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之情。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9.《元日》通过描述元旦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摇着手指看着有杏花的村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习题一(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后习题一(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72a624a7302768e99397a.png)
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óngféng yáoyuǎn huíyì jiā jié yì xiāng cùzhī( ) (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见:A看到。
B会见;会面。
C对于事物的看法;意见。
(1)夜书所见 ( )(2)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
( )(3)国家领导接见了这些外宾。
( )异:A.有分别,不相同 B.分开 C.另外的,别的 D.特别的 E.奇怪(1)独在异乡为异客。
()(2)请大家看一下,这两朵花有什么异同。
()(3)我们班的李林同学成绩最优异。
()(4)小明的父母离异了,我们要多关心他。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促(cù chù)插(chā cā)逢(féng fèng)遍(biàn piàn)忆(yǐ yì)倍(bèi pèi)深(sēn shēn)萸(yù yú )四、组词。
挂( ) 异( ) 倍( ) 亿( )佳( ) 导( ) 陪( ) 忆( )五、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千古佳句是。
六、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补充诗句,并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
”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óngféng yáoyuǎn huíyì jiā jié yì xiāng cùzhī
( ) ( )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见:A看到。
B会见;会面。
C对于事物的看法;意见。
(1)夜书所见 ( )
(2)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
( )
(3)国家领导接见了这些外宾。
( )
异:A.有分别,不相同 B.分开 C.另外的,别的 D.特别的 E.奇怪
(1)独在异乡为异客。
()
(2)请大家看一下,这两朵花有什么异同。
()
(3)我们班的李林同学成绩最优异。
()
(4)小明的父母离异了,我们要多关心他。
()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促(cù chù)插(chā cā)逢(féng fèng)遍(biàn piàn)
忆(yǐ yì)倍(bèi pèi)深(sēn shēn)萸(yù yú )
四、组词。
挂( ) 异( ) 倍( ) 亿( )
佳( ) 导( ) 陪( ) 忆( )
五、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有一句
广为流传的千古佳句是。
六、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补充诗句,并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
”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心情。
(3)“,。
”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
(4)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的思想感情。
八、农历佳节习俗我知道。
正月初一重阳节吃粽子
五月初五春节登高
八月十五端午节赏月、吃月饼
九月初九中秋节吃饺子
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重逢遥远回忆佳节异乡促织
解析:注意“逢”“遥”“促”的书写。
二、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A C B (2)C A D B
解析:结合语境,考查字义。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cù chā féng biàn yì bèi shēn yú
解析:易混字音辨析。
四、组词。
挂彩奇异加倍亿元
佳节主导陪同回忆。
解析:形近字辨析。
五、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析:从古诗的作者、古诗的意境方面进行分析。
六、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析:考查诗句的含义。
七、补充诗句,并回答问题。
(1)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思(5)更加思念亲人
解析:从古诗的整体意境、古诗句的含义、诗题三方面进行分析。
八、农历佳节习俗我知道。
正月初一重阳节吃粽子
五月初五春节登高
八月十五端午节赏月、吃月饼
九月初九中秋节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