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校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当前形成了这样一来一种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重人文轻语言是现象,根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笔者认为,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任务。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

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

有人认为,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为:①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②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③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要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

1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

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课文导入应先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视频、一个谜语、一幅画等都可以起到诱发兴趣的效果。如在《七颗钻石》一课中,我先给学生播放“大熊星座”的视频片段——在神秘的夜空里,繁星点点,其中有七颗星星尤其大而又明亮,犹如一只大熊猫活在夜空似的。当这一景象生动而又形象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大家都“哇”地一声惊叫起来,接着便不由自主、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有的疑惑地说:“这几颗是什么星星啊?怎么这么大这么亮?”,有的不敢肯定地说:“这七颗星星好像是北斗七星,我在夜晚看过。”还有的神气地说:“这不就是大熊星座吗?”……这一幕充分地体现了视频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激情。

3目标明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目的性,就算激情万分,也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后,我马上请学生举手说说对这七颗星星的认识。通过学生各抒己见,大家都知道这原来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同

学们,大熊星座的由来有个神奇的传说,你们想知道吗?”我紧接着问学生,这时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想!”于是我当机立断提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在这里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板书:七课钻石)。”学生听到我这样一说,“了解大熊星座的由来”这一问题正是他们跃跃欲试的有趣实践活动,从而稳住了他们激情的同时,也就充分地明确了我本身所要向大家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通过自由阅读《七颗钻石》明白大熊星座的由来,为下一步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

4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动而富有个性的。我认为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比作是“旅游观光”的一种想法,那么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宝典”就是“旅游观光”所需要的“车”和“交通手册”。具备了动机及实现动机所需要的条件,接下来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而又有目的性地“驾车”去“旅游观光”,从而为学生的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营造了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自主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与此同时,我还巡堂辅导,循循善诱,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的指导和启发。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探究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注意让学生在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