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叠词的表达效果

合集下载

古诗中叠词的作用

古诗中叠词的作用

古诗中叠词的作用叠词是指古典诗词中由相同读音或者相同的字或音组合而成的有重复的词句。

它是古典诗词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产生强烈的语音韵律效果,使诗词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具有一定的美感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下面就来探讨叠词在古诗中的作用。

一、体现情感的强烈在古诗中,叠词多用于描绘人物痛苦、悲伤、愤怒等强烈的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两句,“离离”、“一岁一”等叠词的运用,使荒原上草木枯萎的景象更能深深感染人心,表现出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

二、营造氛围的效果叠词还可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效果,使诗词的气氛更加浓郁鲜明。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百寻愁煞尽,千载客心惊”两句,通过“百寻”、“千载”等叠词的运用,表现出诗人在高处登楼时,周围万物瞬间缩小,令人生出心惊胆颤的感觉,体现出长城深奥的历史文化气息。

三、增强语言的美感在古诗中,叠词不仅可以表现情感,也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语音效果。

唐代诗人杜甫的《蜀道难》中“崩山侧岭路微盘,千层叠翠障重叠”一句中的“叠翠障重叠”就是运用重叠的词语,增强诗句的语言节奏,使诗歌更加优美动人,音韵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形象描述的效果叠词还可以产生出形象鲜明的效果,使诗歌更加具有视听效果。

例如《离骚》中“又觏于女乐,饮酒减五斗”一句,古人称五斗粮为“大斗”,“减五斗”中的“减减”两词的重叠生动地描绘出新婚之夜新郎饮酒失态的场景, 表达出诗人的愤慨和痛苦。

《长恨歌》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通过“生紫烟”、“遥看”等叠词,生动描述出了美好的山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总之,在古诗中,叠词无疑是演绎情感、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法之一,也是增强语言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能够使诗歌达到意境、听觉和视觉的多重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

运用叠词的好处和作用

运用叠词的好处和作用

运用叠词的好处和作用
叠词是汉语中的一种常见修辞手法,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运用叠词的好处和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修辞层面,还对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叠词具有形象生动的表现力。

叠词的特点是将同类词重复使用,如“嘀嘀咕咕”、“滚滚而来”等,通过重复表达同一意义,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让读者或听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叠词的表现力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咕咕叫的鸟儿”、“嘈杂的市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叠词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叠词的重复可以形成一种声音、节奏或韵律,像是一种音乐节奏,可以引起读者或听者的共鸣和情感反应,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意义。

例如,“飞快飞快”的跑步声,可以让听众感受到紧张快速的氛围,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量。

叠词在文化传承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叠词是汉语独有的修辞手法,其应用历史悠久,如《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就运用了叠词的表现手法。

叠词的传承不仅是语言修辞的传承,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使用叠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汉语文化。

叠词还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叠词的运用,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词语,如“哗啦啦”、“咕咚咕咚”等,这些新的词
汇不仅可以丰富汉语词汇,还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叠词的好处和作用不仅体现在修辞层面,更是对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运用叠词,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汉语文化。

古诗中叠词的作用

古诗中叠词的作用

古诗中叠词的作用
叠词是指在一个汉字中重复同一个音节,如“心心相印”中的“心心”、“风风雨雨”中的“风风”、“雨雨”等等。

古诗中常使用叠词,这种表现形式有着一定的修辞效果。

首先,叠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反复的同音词可以强调句子中表达的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比如《离骚》中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些叠词均是为了强调女子的美貌。

其次,叠词还可以起到增强语感的作用。

叠词的重复可以让读者在阅读古诗时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增强语感。

例如《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等等。

最后,叠词还可以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叠词的重复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如《虞美人》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些叠词使人们感受到了春花飘零,水流不息的自然景观,更加形象生动。

总之,古诗中叠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能够强调情感,也能够增强语感,还能够使描写更为形象生动。

它是古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

- 1 -。

叠词作用及表达效果

叠词作用及表达效果

叠词作用及表达效果
叠词是指将同一个词语重复使用来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常见于汉语
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如下:
1.强调:叠词通过重复同一个词语来加强表达的力度,使其更加突出、更加有力。

例如,“慢悠悠”、“无聊透顶”。

这种强调效果可以让读者
或听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所描述的事物或情感的强烈程度。

2.增加韵律和节奏:叠词的重复使句子的节奏更加流畅、韵律更加明显。

这种韵律和节奏的变化可以增添文章的音乐感,使其更具艺术效果。

例如,“直直地望着你”、“跳跃的音符”。

3.描绘形象:有时候,叠词可以形成一种生动的形象,帮助读者或听
者更加具象化地理解诗歌或散文作品中所描绘的物象。

例如,“小小的船儿”、“冒冒的热气”。

4.表达情感:叠词常常被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通过重复同一个词语,叠词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例如,“十分高兴”、“巨大的痛苦”。

总之,叠词通过重复同一个词语来加强表达力度、增加韵律和节奏、
描绘形象,以及表达情感等效果。

它为语言带来了鲜明的特色,提升了表
达的艺术性,增加了读者或听者的阅读或听力享受。

叠词的作用名词解释

叠词的作用名词解释

叠词的作用名词解释叠词,又称为重叠词或重复词,是指在一个词中,通过重复相同或相近的词根,以表达强烈、突出或拟人化的意义。

叠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功能,其作用不仅限于强调和修饰,还可以增添形象感、情感色彩和表现力,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一、形象感增添叠词通过将相同或相近的词根重复一遍,使词语的形象感更加生动。

比如,“亮亮的灯光”、“白白的雪”等,通过重复词根,让描述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

另外,叠词在描述声音、动作等方面也具有形象感增添的作用。

比如,“嘎嘎叫”、“蹦蹦跳跳”等,通过叠词的重复,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声音和动作的形象。

二、情感色彩表达叠词在表达情感色彩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重复词根,可以增强情感的强烈和浓烈。

比如,“心痛痛”、“恨得咬牙切齿”等,通过叠词的使用,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强烈程度。

另外,叠词在表达幸福、喜悦等积极情感时,也可以增强其鲜明程度。

比如,“乐得蹦蹦跳跳”、“幸福洋溢溢”等,通过叠词的使用,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三、表现力提升叠词通过重复词根的方式,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和修饰效果。

通过叠词的使用,可以使描述更加具体、准确,让人们更容易理解。

比如,“红红的苹果”、“绿绿的树叶”等,通过叠词的修饰,更加明确描述颜色的特征。

此外,叠词还可以用于修饰人物的形象特征、动作状态等,增强表现力。

比如,“高高兴兴”、“傻傻地笑”等,通过叠词的运用,直观地表达了人物的情绪和状态。

四、拟人化表达叠词在拟人化表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重复词根,可以让非生物或抽象事物具有人的性格特点,增加表达的情趣和趣味性。

比如,“铮铮作响”、“咚咚敲门”等,通过叠词的使用,使非生物事物具有了声音来源,让人们感受到了它们的“行为”和“语言”。

另外,叠词还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动作、态度等,进一步拓展了语言的表现力。

比如,“娇娇滴滴”、“忙忙碌碌”等,通过叠词的修饰,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叠词的作用 PDF

叠词的作用 PDF

叠词的作用 PDF
1、象征性
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

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长),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造语似痴,但情真意切。

2、确切性
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用“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好像碧玉一般。

3、音乐性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词和词常常可以叠起来用,如:干干净净,收拾收拾,白花花等,这样的词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叠词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具有以下作用和表
达效果:
1.增强语气。

通过叠词强调某个词的重要性、程度或者强度,使语言
更加生动、有力。

2.表示数量或者程度。

通过重复词语的方式,表达某个事物的数量或
者程度,让读者对其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3.削弱或加强贬义词语的韵味。

通过叠词的方式,可以削弱或加强一
些贬义词语的韵味,让读者对其的理解更为客观和稳定。

4.增强语言的音韵效果。

通过叠词的方式,可以让语言更加优美、和谐,增强其音韵效果。

例如:
1.“哗哗啦啦的雨声将我们淋透了。

”通过重复“哗哗啦啦”的描述,增强了雨声的强度和影响力,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雨的力量。

2.“他一次又一次地判断错了,连连失望。

”通过重复“一次又一次”强调了他的失误的次数,让读者对其错误的程度有更深的体会。

3.“那个人非常非常的无聊。

”通过重复“非常”强调了该人的无聊
程度,让读者感受到其极度的无聊。

4.“桥边的柳树,风吹得婆娑。

”通过重复“婆娑”增强了语言的音
韵效果,让人听起来更加舒服。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形式,通过运用韵律、节奏、音韵等技巧,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叠词是诗歌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在一个词的前后重复相同的音节或音素。

叠词的运用在诗歌创作中起到了丰富节奏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首先,叠词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诗歌作为一种音乐性较强的文学形式,韵律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叠词的运用能够在诗句中创造出一种特殊的音乐效果,让诗歌更具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叠词“明”和“霜”使诗句具有流畅的韵律感,又加强了诗句的朗朗上口的效果。

其次,叠词可以突出诗歌的意象描写。

诗歌通过丰富多样的意象描写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叠词的运用可以凭借重复的音节或音素,在听觉上增强诗歌的形象感知。

例如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丁未七夕》中,“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叠词“高楼”、“夜”、“叹息”和“未应闲”通过重复的音节,让读者感受到了高楼屹立的壮观景象,寂静夜晚的寂寥感以及心灵的悲戚之情。

叠词也可以加强诗歌的感情表达。

在诗歌中,往往需要通过音韵的运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叠词的重复可以加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力度与张力。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举杯邀清月,对影成三人。

”叠词“举杯”和“对影”通过音节的重复,使表达更为强烈有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此外,叠词还可以起到诗歌中点睛之笔的作用。

在整个诗歌中,叠词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往往在关键位置突出出现,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使诗歌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在杨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叠词“滚滚”和“浪花”使诗歌中的长江水流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也寓意了英雄的消逝。

总的来说,叠词在诗歌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增强诗歌的韵律感,突出诗歌的意象描写,加强情感表达,同时也可以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诗人们通过运用叠词,使诗歌更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让读者倾听诗歌的声音、感受诗歌的美感。

叠词的作用 PDF

叠词的作用 PDF

叠词的作用 PDF
第一、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朗朗上口,丰富音乐;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第二、一些重叠的词模仿声音,非常逼真。

一些重叠的词表现出运动和丰富的含义。

一些重叠的文字渲染了气氛,仿佛它是真实的情况下,诗歌中重叠词的作用。

叠词在诗词中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

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

“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

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叠词的作用答题技巧

叠词的作用答题技巧

叠词的作用答题技巧
1. 嘿呀,叠词能增强表达的韵律感呀!比如说“蹦蹦跳跳”,你看,是不是读起来特别欢快,感觉那人活泼的样子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啦。

2. 叠词可以让描述更生动形象啊!就像“摇摇晃晃”,哎呀,那不稳当的样子马上就浮现出来了,让你能特别真切地感受到呢。

3. 哇塞,叠词还能强调情感呢!“高高兴兴”,这明显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喜悦的心情呀。

4. 叠词能让语言更有感染力哟!像“哭哭啼啼”,那悲伤的氛围一下就渲染出来了,你说是不是呀?
5. 嘿,叠词能使描写更细腻呢!比如“慢慢悠悠”,这种不紧不慢的状态简直绝了啊。

6. 叠词会让事物的特征更突出呀!“花花绿绿”,那些多彩的样子瞬间就抓住你的眼球啦。

7. 哇哦,叠词还可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啊!“嘻嘻哈哈”,多有意思,让人听了就忍不住想笑呢。

8. 哎呀,叠词能让文字更有亲切感呢!“宝宝贝贝”,多亲昵的感觉呀。

9. 总之呢,叠词的作用可太大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大门呀!你可一定要好好运用叠词哟!。

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乡愁中叠词的运用具有以下表达作用:
1. 强调感受:叠词的重复音节可以增强情感的强烈性,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乡愁的情绪,如“嘀嘀嗒嗒”、“嘈嘈杂杂”。

2. 描绘细节:通过叠词的运用,可以描绘出乡愁的具体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想象出场景和画面,如“叮叮当当”、“他叽叽喳喳”。

3. 形成回音效果:叠词的反复使用可以形成回音的效果,给人一种回忆重现的感觉,加深了对乡愁的印象,如“想你想你”、“追逐追逐”。

4. 增强节奏感:叠词的连续反复可以增加句子的韵律,增强节奏感,使文章更加流畅、抑扬顿挫,如“忙忙碌碌”、“顺风顺风”。

5. 表达冲动或急迫感:叠词的快速重复可以传递出一种冲动或急迫感,使乡愁的情感更加真切和迫切,如“赶紧赶紧”、“忙忙忙忙”。

总之,乡愁中叠词的运用能够通过情感强化、细节描绘、回音效果、节奏感以及冲动或急迫感等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乡愁的内涵和情感。

叠词在汉语中的运用具有多种语法功能

叠词在汉语中的运用具有多种语法功能

叠词在汉语中的运用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叠词在汉语中的运用具有多种语法功能,这些功能主要包括:1.2.强调和累加功能:o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叠词能够突出和强调某些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听者或读者的注意。

例如,“这件事情很重要很重要”,通过叠词“很重要”的重复使用,强调了事情的重要性。

o叠词还可以用于累加,表示数量的增加或程度的加深。

例如,“一群群”和“一片片”等词语,通过叠词的使用,增加了数量的表达效果。

3.4.增强情感和表意效果:o在表达情感时,叠词可以增强情感的强度,使表达更加饱满和真挚。

例如,“我非常非常想念你”,通过叠词“非常”的重复使用,增强了想念的情感强度。

o叠词还可以用于增强语意,使表达更加明确和丰富。

例如,“我天天都去图书馆看书”,通过叠词“天天”的使用,增强了频率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得句子的意思更加丰富。

5.6.形成特定的语言风格和韵律:o叠词的使用可以形成特定的语言风格,如口语化、生动化等。

这种风格可能更富有节奏感、更生动、更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那个小孩蹦蹦跳跳地走过去”,通过叠词“蹦蹦跳跳”的使用,形成了一种活泼、生动的语言风格。

o同时,叠词还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美,使语言更加和谐悦耳。

例如,“明明白白”在发音上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

7.8.满足修辞和表达需要:o在某些情况下,叠词的使用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修辞或表达需要。

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叠词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在口语中,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表达更加口语化和亲切。

o叠词还可以用于构成特定的修辞格式,如排比、对仗等。

例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的“年年岁岁”和“岁岁年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文学效果。

9.10.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o叠词作为一种独特的词汇现象,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

不同类型的叠词(如ABB式、AABB式等)在表达上各有特色,为汉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例谈叠词在古典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例谈叠词在古典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例谈叠词在古典诗歌中的表达效果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叠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

诗人为什么会钟情于它呢?这与它在诗作中的表达效果有关。

一、描绘景物,绘声绘色写景状物类诗歌中,诗人常常借助多种表达技巧,把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或动人的情景展示给我们。

叠词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杜甫的绝句《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后两句就运用了“时时”和“恰恰”两个叠词。

“时时”,表明蝴蝶因恋花而在花丛中翩翩飞舞的情景,在动态描写中暗示了花之多与花之艳;“恰恰”是“和谐、融洽”之意,修饰动词“啼”,形容娇莺的鸣叫声婉转悠扬,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享受。

至此,一幅百花争艳、蝶舞莺歌的“春景图”跃然纸上。

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叠词的巧妙运用。

乔吉的《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通篇运用叠词,描绘出一幅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美人游春的画面。

叠词的使用,使作品中的意象数量剧增,不仅拓展了作品的意境,还绘声绘色,使作品形象可感。

莺加莺,燕加燕,自然就成了无数只莺和燕;花加花,柳加柳,自然就成了无数株花和柳;人加人,事加事,自然就成了无数的人和事。

这样,自然就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在想象中体味到这令人陶醉的美好春景。

二、渲染气氛,烘云托月“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特定的情境中,叠词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登高》中的名句。

其中,“萧萧”写深秋季节落叶飘零之声,“滚滚”写长江水汹涌浩荡之势。

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人自然产生时光易逝的感慨;滚滚长江,亘古如斯,意味着宇宙的永恒。

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正值人生之秋的杜甫怎能不有所感触呢?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还能实现吗?落木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皆有烘云托月之效,很自然地便诱发出下面的两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初中 叠词 作用

初中 叠词 作用

初中叠词作用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叠词可以让语言更加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从而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种重复的叠词形式,使得诗句更加流畅,更加易于朗读。

描绘景物,绘声绘色:在写景状物类诗歌或文章中,叠词可以帮助读者更生动地感受到景物的特点。

例如,“层层叠叠的群山”、“曲曲折折的小路”,叠词的使用使得这些景物更加立体,更加形象。

丰富文章的情感表达:叠词还可以帮助作者更深入地表达文章的情感。

例如,“他缓缓地走向我,眼神里充满了忧郁和痛苦”,叠词“缓缓地”和“充满了”的使用,使得文章的情感更加深沉,更加打动人心。

强调作用:叠词可以强调某个词语或某种状态,使得表达更加鲜明。

例如,“他一直在不停地思考”,叠词“不停地”强调了思考的持续性和频繁性。

总的来说,叠词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还可以帮助描绘景物、丰富情感表达,以及强调某个词语或状态。

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叠词这种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韵律感。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1、形象性。

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2、确切性。

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3、艺术性。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叠词的表达作用
第一、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朗朗上口,丰富音乐;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第二、一些重叠的词模仿声音,非常逼真。

一些重叠的词表现出运动和丰富的含义。

一些重叠的文字渲染了气氛,仿佛它是真实的情况下,诗歌中重叠词的作用。

作为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可视化。

诗中字的运用,足以使自然场景或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第二个是确切的性质。

这些词可以被模仿,可以被复制,达到修辞效果的描述,从而使图像更精确。

三是音乐性。

折叠可以使诗的韵律和谐、通读、朗朗上口;这听起来很好。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理论讲解+专项训练)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理论讲解+专项训练)

叠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理论讲解+专项训练)1.概念:叠词是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

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

有人作过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词的有二百篇。

而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叠词也是频频使用。

高中课本的选文如《氓》、《声声慢》、《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有大量的叠词使用,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轻轻”“油油“”悄悄“等,读起来很优美,也很形象。

在高考中也多次对叠词的表达效果进行了考察。

2.作用: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就高考考察来看,叠词的表达效果一般体现在:①在形式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最常用的作用)②在内容上,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突出事物的形象美;③在情感抒发上,体现其感染力,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

3.解题思路:(1)鉴赏叠词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①文段使用“XX”“XX”等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②“XX”叠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xx(事物)······特点,(表达了·······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到文本具体分析)【强调:有时要逐一分析每一叠词表达效果,有时可几个叠词合起来一起分析。

得灵活处理。

】典题训练:1、【2024衡水真题密卷一】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

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叠词的表达效果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叠词的表达效果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叠词的表达效果
摘要:
1.概述:叠词的定义和用途
2.叠词的表达效果:音韵美和意境深远
3.叠词的运用: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结论:叠词的重要性以及在写作中的应用
正文:
叠词是指将一个词或词组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描绘和表现情感等效果。

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叠词被广泛运用,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深刻。

叠词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音韵美和意境深远两个方面。

音韵美是指通过重复使用词或词组,形成韵律,让整个作品的音韵更加优美,读起来更加顺畅。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一句,通过反复使用“日暮”和“归路”,形成韵律,让整句诗的音韵更加优美。

意境深远是指通过叠词的运用,让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更加深远,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通过反复使用“原上草”,表现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悲伤和哀思。

叠词的运用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叠词,让文章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可以用叠词来描绘景象,让人物更加形象生动,表达情感等。

但是,在使用叠词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否
则会让文章显得罗嗦、累赘。

叠词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通过音韵美和意境深远的表达效果,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深刻。

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第9自然段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第9自然段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标题:叠词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正文:1.概述:自然段中的叠词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相同或类似的音节来强调某一语境或情感。

在文章的表达中,叠词被广泛应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记住文章的内容。

2.叠词的表达方式:叠词是指在一个词中重复相同或类似的音节。

“东风压倒西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

在文章中,叠词常常出现在自然段中,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自然段中叠词的表达效果:在自然段中使用叠词,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叠词的重复能够给文章增添一种生动的节奏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

4.叠词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叠词在表达情感上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重复相同的音节,可以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强调,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叠词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地展现出了长时间积累的情感。

5.叠词在文章中的应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叠词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多使用,否则会使文章显得繁琐。

叠词的使用要与语境相符合,不能太生硬,需要根据文章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进行合理的运用。

6.结论:自然段中的叠词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相同或类似的音节来强调某一语境或情感。

在文章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记住文章的内容。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多使用,要与语境相符合,不能太生硬,需要根据文章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进行合理的运用。

7. 叠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叠词不仅在整个自然段中产生效果,在句子层面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通过在句子中使用叠词,可以增加语言的韵律感,增强语气,让句子更加生动和有趣味性。

“风吹草动,水深鱼跃”,通过叠词的运用,句子的节奏感更加明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在写作中,叠词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整体语言的表现力,而且能够使句子显得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容易被吸引。

8. 叠词与修辞手法的关系:叠词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常常与其他修辞手法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叠词的表达效果
彭生琼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

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

从古代的《诗经》到当代文学都存在。

高中课本的选文如《氓》、《声声慢》、《荷塘月色》等都有大量的叠词使用,使诗文读起来音韵横生。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鉴赏领会叠词的表达效果是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之一。

关于叠词的形态格式初中已涉及,对于高中生来说,重点在于领悟叠词的表达效果。

一、领悟叠词的音韵美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上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让学生反复诵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其短促的节奏,轻细而凄清形成的的吞声饮泣的音韵美。

又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这段文字,叠词多是平声,声音清脆,节奏轻快,如河边飘过清幽的牧笛,欢快而悠扬。

大量叠词突破了单纯视觉上对无边静美的荷塘月色直观画面感受,继而从听觉上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回环往复、不绝于耳、余音绕梁富有音乐美的荷塘景色,使读者从单纯的视觉感受,转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艺术感受。

而《诗经》中就更多了,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小雅·采薇》),“行迈靡靡,心中摇摇”(《黍离》),达到了“两字穷形,情貌无遗”的地步,既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语气,也使语言的形式和声音的节奏更臻整齐和谐。

而我们在高中的教学中,语言形式的整齐和音律的和谐是较好把握的,可以不用多讲,和谐的音律中所蕴涵的情感才是最美的,最应该让学生去体会的。

二、领悟叠词的画面美
叠词具有描绘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形态逼真地描写出来,使所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最熟悉的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不仅描绘出了路的弯曲,而且准确呈现了曲折之深和荷塘之幽,营造了传统中国文化中所欣赏的“曲径通幽”的园林之美。

“田田”的叶子不仅说明荷塘的叶子多,一望无边,而且叶子的“密”和长得茂盛,也都通过这个叠词表现出来,仿佛在读者的唇间留下了“甜甜”味感。

这个词向我们展现的不仅是江南水乡的荷塘无边之美,还回应着南朝诗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浪漫和缠绵。

“亭亭”一词和舞女的裙连用,不仅荷叶美,而且还有出水芙蓉的女子清秀之美,婀娜多姿,倩倩风情,语言鲜活、跃动,形象清新、宜人,促人联想,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又如《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前两句用“青青、郁郁”描绘出了一幅草木浓密的充满生机的春天图;后四句用“盈盈、皎皎、娥娥、纤纤”将思妇的体态、仪容、妆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由“盈盈”而“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感觉,“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纤纤”是细部的刻划。

六个叠字无一不切,由外围而中心,由总体
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

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

只有领悟到了这种美,才能进一步悟到,开首那充满生命活力的草树,早已抹上了少妇那梦思般的哀愁。

由此可见,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又有真实感。

写景让人如在画中畅游,写人让人如与友交谈,感受自然的真谛,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

三、体会叠词的渲染作用
叠词往往可以渲染气氛,使人如身临其境,可以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如《观潮》中用“浩浩荡荡”渲染了钱塘江大潮不可阻挡的气势,突出了自然的伟大力量。

还有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凄凄”渲染了人内心的凄凉和感伤,“袅袅”渲染了秋日苍凉的气氛,从而把作者的惜别之情表现得格外凝重。

而在《春闺思》中又是另一番景象,“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

“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

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

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词语,从而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四、领悟叠词的描摹性
叠词的描摹性主要体现在描摹形态、描摹情状、和描摹声音三个方面。

描摹形态,是运用叠词形象的描绘人和景物的各种形状、形态,如“南沙峨峨”,“峨峨”就写出了山的“高”,了解了叠词的这一作用,就可以更好的把握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才能更好的体会叠词的画面美。

描摹情状,是指运用叠词生动、细致地描绘人物的情感和神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孔雀东南飞》中“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这里的“诺诺”“尔尔”就把媒婆油滑奉承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

又如《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绵绵”一词写出了杨贵妃心中的“恨”是永远没有尽期的。

描摹声音,是运用叠词来描摹自然界的各种声,再现事物运动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杜甫的《兵车行》中有“车辚辚,马萧萧”的诗句,“辚辚”,车行的轧压声。

“萧萧”,战马嘶鸣声。

两个叠词给我们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场面真实,语言流畅,声韵铿锵有力。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当然在听觉上也有一种韵律美。

总的来说,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使表达更加确切,情感的抒发也更为浓郁。

运用叠词,不仅能在形式上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能在内容上突出事物的形象美,还能在情感的抒发上体现其感染力。

一直以来都备受古今作家的青睐。

有人作过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词的有二百篇。

而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叠词也是频频使用,在高考中也多次对叠词的表达效果进行了考察。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典诗词鉴赏时,对叠词的表达效果的教学不容忽视。

参考资料:
杜甫《兵车行》赏析陈才智中国文学网《古诗十九首》鉴赏马茂元赵昌平
《诗歌鉴赏中叠词的妙用》王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