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导学案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caf5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7.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二、教材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浣溪沙》等篇章,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精神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学习该词,主要是学习多角度,体会作者情感。
四、重点难点:本节重点: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本节难点: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
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
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
他就是苏轼,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又会描绘怎样的场景,给我们展现别样的风味呢?2、学案反馈:(1)通过导学案的批改,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下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导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只有反复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诗意。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词。
朗读全诗活动指导:1、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情感。
2、自己反复练读,读出其中的节奏、感情。
3、小组内互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赛读。
3、探究活动:链接语: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词的内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一、理解诗意活动指导: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意。
2、存疑之处,组内讨论解决。
3、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导入:我们常常被词的感情所震撼,一颦一笑,一滴眼泪一条河流,一颗星星两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八年级江城子导学案
![八年级江城子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f92c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f.png)
八年级江城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及其词作风格。
2、熟读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3、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习词作中用典的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
(2)体会用典的作用。
2、难点(1)感受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壮志豪情。
(2)对词作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作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词意。
2、赏析法:对词中的意象、词句进行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技巧。
3、探究法:针对词中的难点和疑点,进行小组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 1075 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五、课文解读1、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精选3篇)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c3d4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3篇)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背诵《望江南》温庭筠是晚唐诗人兼词人,他是花间词的鼻祖,此后的五代词风多是伤离惜别。
怀春感秋、男欢女爱、闺怨相思等,直至苏轼高唱出一首首恢弘飘逸、豪迈奔放的壮歌时,词坛震动了,词人震惊了。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由此后与婉约相对的豪放词风确立起来了。
二、温故知新,简介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文体小常识是否问过自己何谓豪放,何谓婉约?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温庭筠、李清照、柳永。
豪放派:内容上多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
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四、文本解析(一)初读感知判断风格1.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碍的词句。
2.小组合作,根据课下注释,交流疑难,理解词的大意(1)老夫:作者自称。
当时苏轼三十九岁。
(2)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
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太守。
(3)聊:姑且,暂且。
(4)黄:黄犬。
(5)擎:向上托。
(6)苍:苍鹰。
(7)胸:胸怀。
(8)胆:胆气。
(9)开张:宽阔豪壮。
(10)持:拿着,握住。
(11)会:定将。
(12)挽:拉,牵引。
(一三)孙郎:即孙权。
《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14)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词四首(导学案)(学生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词四首(导学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4aa20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6.png)
第12课《词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诵读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在把握大意、熟读成通的基础上,体会不同时期词人的家国情怀。
3.比较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理解豪放词的风格。
【重难点】1.熟读成诵,读出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通过抓住词眼、知人论世,进一步体会词人的家国情怀。
3.从词的音韵、题材、情感等方面把握豪放词的特点。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过程】预习案1.了解文体知识——词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代达到顶峰。
词最初称为“”或者“”,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59字以下)、中调(59-90字)和(91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按其风格,大体将词分为与。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范仲淹】(989-1052),字,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
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世称“”。
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
他倡导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集》。
宋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
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身处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苏轼】(1037-1101),字,号,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在写诗方面,他和并称;在写词方面,他和并称;在散文方面,他和欧阳修并称,同时,他们还都名列。
在书画方面,他和、、并称:宋四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写于密州知州任上。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43d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9.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2)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诗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难懂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3. 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注释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介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6. 作业布置(1)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心得体会。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江城子 密州出猎》导学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280e70975f46527d3e186.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金光辉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次的艺术风格和豪放词派。
2. 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了解词人和写作背景。
2. 诵读诗歌,用心体会诗词的意蕴。
3. 通过质疑和讨论提升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跨越时空,和古人对话,理解古人的情思,学习他们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敢于献身的传统精神。
导学重点1.品味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2.理解词人的创作风格。
导学难点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此的感悟、鉴赏能力。
导学方法1.诵读品味法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用心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2.讨论点评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1.苏轼简介请同学简介,后同学补充。
2.写作背景介绍三、整体感知1.先指名学生试读,学生点评。
2.师生共同探究诵读方法要点。
提示:把握情感,抓住重点词语。
3. 学生练习朗读,师生一起点评。
四、研读苏轼的《江城子》1. 请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理解诗意,题为此中的意蕴。
a. 学生同桌间互相讨论上片,注意强调的字、词、句。
教师提示:少年狂、卷、千骑、倾城、亲射虎等重点词语以及词人年龄。
b. 请同学回答下片内容,后教师补充:胸胆、开张、持节、会、遣冯唐、射天狼,提示上下篇的联系为由“狂”而“豪”。
c. 明确:词的上片描绘了热烈的出猎场面,下片抒发了豪放之情、报国之志。
2. 多媒体出示相关典故,请同学们思考它们的用意。
(结合相关资料,试把自己当作苏轼来理解)明确:a. 亲射虎,看孙郎:出自《三国志》,词人的意思是他要想当年的孙权一样弯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展示了作者虽然年纪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b.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史记》记载,汉文帝时采纳了冯唐的建议,派冯唐持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苏轼](https://img.taocdn.com/s3/m/4a2b6f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歌的背景,翻译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苏轼的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入手,欣赏诗歌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体验诗意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翻译。
2. 诗歌背景的了解,诗人情感的体会。
3.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苏轼写作风格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诗人情感的把握。
3.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苏轼写作风格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苏轼及其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表达技巧等。
4.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背景,翻译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5. 课堂练习:让学生书写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 写一篇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文,可以是抒发情感,也可以是赏析诗歌。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苏轼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和作文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分享:听取学生对苏轼其他作品的分享,评估他们的查阅和理解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诗歌的字词、背景、情感等。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苏轼](https://img.taocdn.com/s3/m/d69947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e.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苏轼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2. 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苏轼的生平介绍、《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朗读和背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诗词:学生齐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 解读诗词:分析诗词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5. 分享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
6. 诗词鉴赏方法讲解:介绍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诗词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鉴赏诗词。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苏轼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
2. 文化背景:介绍宋朝时期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及其作品。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诗词内容,为学生提供一幅《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画面,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词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084c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3.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理解并解读诗歌中的核心意义。
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思考能力。
【导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示诗歌《江城子密州出猎》的题目,让学生简要描述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和猜想。
二、背景介绍(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1. 向学生简要介绍作者杨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可以适当扩展介绍一些杨炯的其他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杨炯的机会)2. 解释“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
(让学生了解南北朝时期狩猎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密州出猎的特殊意义)三、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1. 导入:学生们一起朗读整首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深度阅读,分析段落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分析结果,并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全班讨论:引导学生们形成全局观,共同探讨诗歌的整体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核心意义解读(理解诗歌中的核心意义)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诗歌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并提出对于作者的理解和思考。
2. 解读核心意义:与学生一起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核心意义,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加以引导和指导。
五、拓展讨论(培养学生鉴赏和思考能力)1. 鉴赏其他作品:介绍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比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相关的创作,可以是续写、改写或发挥想象的作品。
【导学总结】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总结《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意境和核心意义,并鼓励学生保持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思考的兴趣。
结束导学过程。
【拓展延伸】将导学案的内容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或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并提供相关阅读资料给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密州出猎](https://img.taocdn.com/s3/m/1e310719f5335a8102d22098.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一、自主预习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派词人代表。
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
他与父亲、弟弟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作为杰出的词人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冬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
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
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时期正式形成的。
词中表现其非凡的英勇气质也表达了为国家效命的急切心愿。
2、给加粗的字注音:聊发擎苍酒酣千骑鬓3、你都积累了哪些苏轼写的诗句请写出三联来。
二、合作探究1、朗读2、词作研习a、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和典故的意思吗重点词聊千骑卷平冈典故的意思孙权射虎魏尚复职天狼星b、请在完成第一题的基础上试着翻译全词。
c、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d、词中哪几句为我们描绘了太守的形象你能用一个或几个词来概括这种形象吗e、文中哪个句子描写了狩猎的队伍请用一个或几个词来概括这个队伍给你的感受。
f、“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让你感受到了太守的什么精神或品质?g、下片当中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想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h、通读整首词你觉得太守时一个怎样的人用从“”<句子或词语>,我看出词人苏轼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话。
至少三句。
i、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提示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全词表现了词人对亡妻肝肠寸断的哀伤和绵绵不尽的思念。
思考《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分别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的三、课堂检测11年中考题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e35711ed9ad51f11df215.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学校:郑州四中授课教师:李芸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品读诗歌,了解典故的相关知识,理解诗歌情感。
2.回顾整合苏轼作品,感悟作者情怀。
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擎.()锦帽貂裘..()鬓.微霜()骑.()酣.()遣.()2.苏轼,我国(朝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
字号,是“”之一。
与父亲,弟弟并称“”。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词派的代表。
学习过程:一、读诗歌1.自由读(要求:字音读准,声音洪亮,节奏明确)2.听录音(要求:从听读中初步把握诗歌感情基调)3.齐读(要求:整齐,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4.同桌互读(要求: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提出问题)二、赏诗歌1.一个字诗歌中有一个字,总领下文,贯穿全篇,是哪个字?你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来?找出句子并说明理由。
2. 三个典故(1)找出文中运用到的三个典故,小组合作学习,说出对三个典故的理解。
(2)总结诗歌中运用典故的作用。
三、悟情怀1.回顾复习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记承天寺夜游》。
感悟苏轼的情怀及人格魅力,学习苏轼的人生态度。
2.生活链接(1)明年7月,你即将与朝夕相处三年的同学说再见,这时,你会把苏轼《水调歌头》中,写在留言簿上表达对同学的美好祝愿。
(2)苏轼在《浣溪沙》中教会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时行动的句子,,。
3.小练笔:学了苏轼的作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你想对苏轼说的话。
江城子导学案以及课后练习
![江城子导学案以及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dec7459fab069dc51220120.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自请出京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 1071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1074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1077年四月至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1079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
每到一处地方,他都能根据当地的问题想出相应的对策,用恰当的方法为民服务,在为官方面有相当的成就。
乌台诗案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
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他的本职工作,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场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愚蠢到不能适应时代,难以和聪慧的人一同共事)”,“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老了成不了大事,也许可以管理地位低下的人)”,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四起。
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二)宋词两大流派婉约派:语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以情感为题材。
豪放派:语言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三)本词写作背景《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b86b52e3f5727a4e96213.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张伟焘复习词的相关知识、解题我们今天来学习《词五首》,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词的知识。
知识卡片:词,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
萌芽于南朝,兴起于唐代,鼎盛于宋代。
词,也称为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称为词牌。
各个词牌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词又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
明人张綖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特点:婉转含蓄。
内容狭窄,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代表人物:李煜、宴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
内容上取材广阔,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具有一种刚阳之美。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陆游等。
师:“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
其中“子瞻者,苏轼,苏东坡也”。
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将词的描写范围由儿女情推向英雄气,使词具有了阳刚之美,磅礴之势。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就是苏轼的“豪放派”词作代表作之一。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这首词的题目。
读了题目你觉得这首词可能会写什么呢?二、美美地读师:真像这位同学所说吗?让我们打开课本,把这首词大声地朗读一遍,请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jǐn ?diāofā ?jì juǎn锦帽貂裘发千骑?卷平冈qíng bìn qiǎn右擎苍鬓微霜遣冯唐师:咱们刚才说了词要讲究押韵,我们找出这首词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来读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cadd3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0.png)
学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Sure, I can help you with some useful English phrases for writing essays. Here are some versatile phrases that you can use in various contexts:1. Introduction:"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opic] has become a matter of significant concern.""The issue of [topic] is multifaceted and warrants careful examination.""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topic] due to its implications for [relevant aspect].""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topic]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relevant field]."2. Stating Opinions:"It is my contention that...""I firmly believe that...""In my view/opinion,...""There is a compelling argument to suggest that..."3. Providing Examples:"For instance,...""A case in point is...""Consider [specific example], which illustrates..."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one can look at..."4. Contrasting Ideas:"On the contrary,...""However,...""Conversely,...""In contrast to [idea],..."5. Supporting Arguments:"This is supported by the fact that..." "Moreover,...""Furthermore,...""Additionally,..."6. Emphasizing Importance:"It is imperative to recognize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address...""This issue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because..."7. Concluding:"In conclusion,...""To summarize,...""In light of these points,...""Overall, it is evident that..."8. Making Recommendations:"To mitigate this issu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One possible solution is to...""It is advisable to implement measures such as..." Remember, these phrases are just tools to helpstructure your essay and convey your ideas effectively. It's essential to use them appropriately and coherent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your essay.。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1b796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2.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1.能概括这首词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蕴含的思想情感。
2.能说出这首词体现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边观看边做记录。
自读注释,疏通词意,理解这首词中运用的典故的含义。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照指令完成相应的任务。
学习环节主要有:1.了解苏轼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2.初读诗词,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品读诗词,分析形象,体会情感。
4.联读诗词,不同风格,比较阅读。
5.诵读诗词,把握语气,读出情感。
【作业设计】1.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希望可以担当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2.用原文语句填空:(1)描写出猎场面雄壮浩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作者在猎场上效仿古人雄姿英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表达词人决心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词人希望再获重用、一展宏图、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首句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参考答案】1.C,词人以魏尚自比。
2.(1)千骑卷平冈。
(2)亲射虎,看孙郎。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8cda1e89eb172dec63b77a.png)
课堂检测: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
他的词属于______派。
2、词萌芽于_____(填朝代名),形成于____朝,盛行于________,最初称为“______”或“________”,也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____”。
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词中“太守”指________;“孙郎”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5、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 )A.希望君王听从己见,废除新法。
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
C.希望运用冯唐的力量,让打猎更顺利。
D.希望君王能够将冯唐派遣至己处。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开头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粗犷、豪放;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婉约、纤柔。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
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25.3《江城子》 导学案
![25.3《江城子》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86972a26925c52cc5bfb2.png)
(一)正读
1.听范读,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子停顿。
2.朗读展示,齐声读。
(二)译读
根据注释自译诗文,带着自己对诗文感情基调的理解,读读译译,译译读读,并说说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三)析读文本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深度探究(10通过描写一次(狩猎、打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
五、达标测评(背写全文5分钟)
100
六、学习积累与反思
三道河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25.《江城子密州出猎》课时:1课时课型:诗词阅读学案编号:25.2
编制人:毛露使用时间: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2分钟)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
2.品味诗句,感受其艺术魅力。
二、课前检测(6分钟)
1、关于作者:《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字,自号,四川眉山人,
(朝代),与父苏洵、弟苏辙同列,合成,著有、。
2、作品简介: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年十月,他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这首词,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使用班级:1、2班制作人:张刘锋
第5周4课时总第32课时制作日期:总分:20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一)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得分: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掌握恰当的节奏和语气。
2.理解诗意,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学习重点】
理解诗意,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资料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
轻读诗歌,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自学5分钟后展示。
1.查字典,给生字注音。
2.用“/”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3.找出诗歌的韵脚,并重读。
自学指导二:
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意,并准确解释方框内的词语,自学6分钟后展示。
⑴老夫聊发少年狂⑵左牵黄,右擎苍
⑶千骑卷平冈⑷为报倾城随太守
⑸会挽雕弓如满月⑹西北望,射天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范仲淹
榆林华栋中学初中部语文组倾情奉献
当堂检测:(总分:20分时间:12分钟)
一、基础积累。
★
1.《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朝代)(姓名),字,号,与、并称“三苏”。
“江城子”是,是词的题目。
(8分)
2.直接默写。
(4分)
,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亲射虎,看孙郎。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西北望,射天狼。
二、能力提升。
(4分)★★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狩猎情景的句子是: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
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学后反思:
组长意见:
科目: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使用班级:1、2班制作人:张刘锋第5周4课时总第32课时制作日期:总分:20分
参考答案
1.北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
词牌名密州出猎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为报倾城随太守
酒酣胸胆尚开张会挽雕弓如满月
3.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