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总结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总结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点,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这类在初三会出现)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
2、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0);注意的双重非负性:-(<0)0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或a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概要本文档为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内容总结和重点归纳。
涵盖了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章节,包括初次引入的知识点、相关概念的讲解和例题演练。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七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要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等式与运算本章主要介绍了等式的概念和运算的基本规则。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等号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等式应用,培养灵活运用等式的能力。
1.1 等式和等式的应用•什么是等式?•等式的性质和特点•等式的应用实例1.2 等式的加减运算•等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解等式的加减混合运算1.3 等式的乘除运算•等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解等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通过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解题方法。
2.1 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方程和解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表达形式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通过例题巩固解题技巧2.3 实际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第三章整式本章介绍了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学生将学会整式的运算方法,掌握整式的乘法和除法。
3.1 整式与多项式•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多项式?•整式的分类和性质3.2 整式的加减法•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解整式的加减混合运算3.3 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整式的乘法法则•整式的因式分解方法3.4 整式的除法和除法算法•整式的除法法则•整式的除法算法第四章图形与运动本章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几何运动的性质。
通过图形的分析和运动的推理,学生将学会解决与图形和运动相关的问题。
4.1 基本图形的性质•什么是点、线、面?•图形的基本属性和特征4.2 平移、旋转和对称•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概念•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性质和规律第五章数据和概率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下册)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下册)第6章实数6.1 平⽅根、⽴⽅根1.什么是平⽅根?如果2x a=,那么x叫做a的平⽅根.记作“,且0a….2.什么是算术平⽅根?即正的平⽅根.,且0a….3.开平⽅公式有哪些?(0)0(0)(0)a aa aa a>===-<②2(0)a a=….4.求11~20的平⽅值.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202=4005.什么是⽴⽅根?如果3x a=,那么x叫做a.6.开⽴⽅公式有哪些?a=②3a==6.2实数1.什么是⽆理数?⽆限不循环⼩数叫做⽆理数.2.⽆理数的三种常见类型是什么?①含根号且开不尽⽅的数;②化简后含π的数;③有规律但不循环的⽆限⼩数.3.实数按定义如何分类?按正负性如何分类?①按定义分类:正有理数有限⼩数或有理数零⽆限循环⼩数负有理数实数正⽆理数⽆理数⽆限不循环⼩数负有理数②按正负性分类: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正分数正⽆理数实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分数负⽆理数4.什么⾮负实数?正实数和0统称为⾮负实数,即0x ….5.什么是⾮正实数?负实数和0统称为⾮正实数,即0x ….第7章⼀元⼀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1.什么是不等式?⽤不等号()><≠、、、或厔表⽰不等式关系的式⼦叫做不等式.2.符号“…”的3种⽂字表述是什么?①⼩于等于;②不⼤于;③不超过.3.符号“…”的3种⽂字表述是什么?①⼤于等于;②不⼩于;③不低于.4.常见不等式的基本语⾔的符号表⽰.①a 是正数:0a >.②a 是负数:0a <.③a 是⾮负数:0a ….④a 是⾮正数:0a ….⑤a ,b 同号:0ab >.⑥a ,b 异号:0ab <.5.不等式的7种性质是什么?①加减性: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乘除正数性:如果a b >,0c >,那么ac bc >,a b c c >. ③乘除负数性:如果a b >,0c <,那么ac bc <,a b c c <. ④对称性:如果a b >,那么b a <.⑤传递性:如果a b >,b c >,那么a c >.⑥等号性:如果a b …,且b a …,那么a b =.⑦⾮负数性:如果20a …,那么0a =.6.不等式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唯⼀区别是什么?不等式乘除负数时,⼀定要变号.等式乘除负数时,不变号.7.2 ⼀元⼀次不等式1.⼀元⼀次不等式的判别条件是什么?①只含有⼀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是1;③两边都是整式.2.不等式解集x a …与解x a =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解集.表述如下:①x a …是不等式的解集;②x a =是不等式其中的⼀个解;③不等式的解集是x a …;④不等式其中的⼀个解是x a =.3.不等式解集的表⽰⽅法有哪些?4.解⼀元⼀次不等式的⼀般步骤是什么?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注意:①不⽤写⽂字,直接写式⼦即可;②数轴⽆要求,可以不画;③每⾏只写⼀个不等式式⼦.7.3 ⼀元⼀次不等式组1.⼀元⼀次不等式组判别条件是什么?①每个不等式必须是⼀元⼀次不等式;②含有未知数相同;③⾄少有2个不等式组成.2.什么是⼀元⼀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每个⼀元⼀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元⼀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方法;知识是锁眼,方法是钥匙。
缺少哪个都不能打开题目这把锁;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针对这两点进行。
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
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
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其解题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
不能看一道题就只会一道题,只记题目答案不记方法,这样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就不在难了。
既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要鱼不如要渔”呢!2、我们不仅要看例题还要会总结,总结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最好把总结的写出来。
以后复习时再看,就事半功倍了。
3、会模仿,也要创新。
在看例题的解题时,首先想自己遇到这个题怎么做,然后看例题怎么解答的,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和思路。
我们最后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三、多做练习“多”讲的是题型多,不是题目数量多。
不怕难题,就怕生题。
题海战术不一定好,但是接触的题型多了,总结的解题方法多了。
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怕了。
四、心细,多思,善问,勤总结数学是严谨的,做题目时要细心,一个符号之差,题目的解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实在不会的,我们就要问,去弄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会总结,还要勤总结。
多总结知识内容,总结解题方法,解题思想。
一方面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数学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精品文档第六章知识点总1基本概定: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那么这个数叫的平方,也叫二次方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平方根性平方负数没有平方算术平方根的定正的正的平方根,叫的算术平方,记,读作“根求:开平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开平定: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那么这个数叫的立方,也叫三次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的立方根立方性负数的立方根是负实开立求: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的运算叫正有理数:正整数和正分有理数整数和分实数的分负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正无理无限不循环小无理实负无理: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有理数的运算性质在实数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一实数的性围内仍然适重要内2的平方根个有且只)正数的平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x+y=0。
和y互为相反数,且的两个平方根为x和y,则xa(2)正数。
a”),读作“正负二次根号a”(通常读作“(a≥0)的平方根记做正负根号(通常记做)3()a负“,另一个负的平方根记作﹣读作,记作”,读作“根号a,正数(4)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a”根号0和。
5)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即a≥0(只有非负数有算术平方根,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6)。
根指数3不能省略,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7)a的立方根记作。
,但在开立方时,被开方数可以是任意数0(8)在开平方时,被开方数要求大于等于。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9 。
)有理数和无理数构成全体实数(103.易错疑难的立方根指的是“”的立方根,记作。
(1)2()不等于。
的。
一一对应(3)每一个实数都与数轴上的点 4()小数也属于分数的范畴。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5(精品文档.。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Chapter 6 Real Numbers in Grade 7 Mathematics1) Square Roots and Cube Roots1.Square Roots1) n: Generally。
if the square of a number is equal to a。
then this number is called the square root of a。
also known as the second root。
If x2 = a。
then x is called the square root of a。
denoted by "±a"。
and a ≥ 0.that is。
x = ±a.2) n: The square root of a non-negative number a is denoted by ±a。
read as "positive or negative square root of a" (a is called the radicand)。
3) Properties: A positive number has two square roots。
which a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square root of 0 is 0.a negative number does not have a square root.4) Square Root: The n of finding the square root is called taking the square root.Ⅰ。
The square root is the result of taking the square root。
Ⅱ。
Taking the square root and squaring are inverse ns.2.Arithmetic Square Roots1) n: The positive square root of a positive number a is called the arithmetic square root of a。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六章实数(一)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1的平方根,也叫做二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 次方根。
2ax aa??”,且的平方根.如果记作“,那么a叫做ax?X=即≥0a a)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叫做被开方数),读作“正负根号a”,((2 0;负数没有平方根。
(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2、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是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0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aa”例如:a,且的算术平方根.a记作“X=0 即≥a≥0恒成立。
)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即:(2 0的算术平方根是0;(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3.开平方公式有哪些?0)(a?a??22aa(…0))(a?0)aa??a?0(且 a①②0≥??0)a??a(?22222=225,=169,14=144,134.求1120的平方值: 11=196,15=121,1222222=400=289,1816=361,20=256,17=324,191.41421?22.236?3?1.7325、1、立方根:5的立方根,也叫做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1)定义:33ax3a a.的立方根,记作“,那么叫做”如果ax? X=即次方根。
3a 3叫根指数),读作“三次根号a”(a(2)表示:的立方根记作a叫做被开方数,。
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1(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333333aa?a??a? 6.开立方公式有哪些?①②③a()a?(二)实数8 / - 1 -- 1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
前言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方法;知识是锁眼,方法是钥匙。
缺少哪个都不能打开题目这把锁;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针对这两点进行。
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
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
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
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七年级下册沪科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沪科数学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沪科数学是数学知识的进阶,在学习初中数学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将为大家全面介绍七年级下册沪科数学知识点。
一、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由数字、字母、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组成的式子,可以用手算器或计算机计算。
举例来说,2x+1是一种代数表达式。
二、正数、负数和零正数、负数和零是数的表示法,整数零和负数都可以用来表示各种情况下的数量。
三、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形如f(x)=ax+b的函数,x是自变量,a和b是常量。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a,截距为b。
四、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形如f(x)=ax²+bx+c的函数,x是自变量,a、b和c 是常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开口朝上或朝下的抛物线。
五、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平面图形是指在平面上的各种图形。
周长是围绕平面图形的线段的长度总和,面积是平面图形所占的面积。
比如,矩形的周长等于两条长和两条宽的边长之和,面积等于长与宽之积。
六、几何运动几何运动是指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变换。
平移是指将图形移动到新的位置,旋转是指围绕某个点旋转图形,对称是指将图形通过某个轴对称。
几何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几何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
七、平行线和垂直线平行线指两条直线在平面上不相交,垂直线指两条直线在交点处相互垂直。
平行线和垂直线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
八、相似相似是指两个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图形之间有相同的角度和比例关系。
相似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大小并解决几何问题。
九、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指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个函数。
在三角形中,sinθ等于对边比上斜边,cosθ等于邻边比上斜边,tanθ等于对边比上邻边。
三角函数可以解决三角形问题并帮助我们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沪科数学十大知识点的全面介绍。
让我们在数学之路上不断努力,探索更多数学的奇妙世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完整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方法;知识是锁眼,方法是钥匙。
缺少哪个都不能打开题目这把锁;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针对这两点进行。
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
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
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其解题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
不能看一道题就只会一道题,只记题目答案不记方法,这样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就不在难了。
既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要鱼不如要渔”呢!2、我们不仅要看例题还要会总结,总结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最好把总结的写出来。
以后复习时再看,就事半功倍了。
3、会模仿,也要创新。
在看例题的解题时,首先想自己遇到这个题怎么做,然后看例题怎么解答的,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和思路。
我们最后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三、多做练习“多”讲的是题型多,不是题目数量多。
不怕难题,就怕生题。
题海战术不一定好,但是接触的题型多了,总结的解题方法多了。
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怕了。
四、心细,多思,善问,勤总结数学是严谨的,做题目时要细心,一个符号之差,题目的解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实在不会的,我们就要问,去弄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会总结,还要勤总结。
多总结知识内容,总结解题方法,解题思想。
一方面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数学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沪科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篇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篇二:两点间的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篇三:正方体(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篇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3、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
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
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其解题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
不能看一道题就只会一道题,只记题目答案不记方法,这样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就不在难了。
既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要鱼不如要渔”呢!2、我们不仅要看例题还要会总结,总结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最好把总结的写出来。
以后复习时再看,就事半功倍了。
3、会模仿,也要创新。
在看例题的解题时,首先想自己遇到这个题怎么做,然后看例题怎么解答的,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和思路。
我们最后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三、多做练习“多”讲的是题型多,不是题目数量多。
不怕难题,就怕生题。
题海战术不一定好,但是接触的题型多了,总结的解题方法多了。
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怕了。
四、心细,多思,善问,勤总结数学是严谨的,做题目时要细心,一个符号之差,题目的解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实在不会的,我们就要问,去弄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会总结,还要勤总结。
多总结知识内容,总结解题方法,解题思想。
一方面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数学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第六章实数一、知识总结(一)平方根与立方根1、平方根(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2)表示:非负数a 的平方根记作±a ,读作“正负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的没有平方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六章 实 数(一)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如果2x 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且a ≥0即X=a ±(2)表示:非负数a 的平方根记作±a ,读作“正负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1)定义: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a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例如: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且a ≥0 即X=a (2)性质:(1)一个数a 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 即:a ≥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3.开平方公式有哪些? ①2(0)0(0)(0)a a a a a a a >⎧⎪===⎨⎪-<⎩②2()(0)a a a = 且 a ≥04.求1120的平方值: 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202=4001、 1.414212≈ 1.7323≈ 2.2365≈5、立方根:(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如果3x a =,那么x 叫做a 3a .即X=3a(2)表示:a 的立方根记作3a ,读作“三次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1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
6.33a a = ②33()a a = 33a a -=(二)实数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2.无理数的三种常见类型是什么?①含根号且开不尽方的数; ②化简后含π的数; ③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例如:每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一个2、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实数按定义如何分类?①按定义分类:⎧⎧⎫⎪⎪⎪⎨⎬⎪⎪⎪⎪⎭⎨⎩⎪⎧⎫⎪⎪⎨⎬⎪⎪⎭⎩⎩正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有理数零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有理数 ②按正负性分类:⎧⎧⎧⎪⎪⎨⎨⎪⎩⎪⎪⎩⎪⎪⎨⎪⎧⎧⎪⎪⎨⎪⎨⎩⎪⎪⎪⎩⎩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正分数正无理数实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分数负无理数4.什么是非负实数? 正实数和0统称为非负实数(非负数),即 X ≥05.什么是非正实数? 负实数和0统称为非正实数,即 X ≤0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7、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意义类似)8、实数的运算: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正数及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9、实数大小:(1)正数> 0 > 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3)数轴上不同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作差法、平方法、作商法、倒数法、估值法······10、ab b =⋅a b a ba b ==÷a ()0b ≠ 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不等式及其性质1、不等式:(1)定义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2)常见不等式的基本语言的符号表示.①a 是正数:0a >. ②a 是负数:0a <. ③a 是非负数:a ≥0④a 是非正数:a ≤0 ⑤a ,b 同号:0ab >. ⑥a ,b 异号:0ab <.(3)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6)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7)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b >a ,那么c b c ±>±a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ac ;cb c >a .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ac ;c b c <a . 性质4:如果b >a ,那么a <b .(对称性)性质5:如果b >a ,c >b ,那么c >a .(传递性)3.不等式的6种性质是什么?①加减性: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乘除正数性:如果a b >,0c >,那么ac bc >,a b c c>. ③乘除负数性:如果a b >,0c <,那么ac bc <,a b c c<. ④对称性:如果a b >,那么b a <.⑤传递性:如果a b >,b c >,那么a c >.⑥非负数性:如果a 2+b 2= 0,那么0a =. b=0(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 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③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1)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2)方向:大向右,小向左(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定义:有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这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步骤:⑴审题,找出不等关系→ ⑵设未知数→ ⑶列出不等式(组)→⑷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⑸找出符合题意的值→ ⑹作答。
二、解题技巧一、有解无解问题:(1){abx ><x {bb <≥⇒a a 有解:无解:(2){a x ≥<x b {bb a <≥⇒a 有解:无解:(3){a b x ≥≤x {bb a ≤>⇒a 有解:无解:2、特征解问题:解题步骤:把原式中的要求的量(以下简记为m ) 当作已知数,去解原式——→得到原式的解(含m )——→根据解的特征列出式子(关于m 的式子)——→解出m 的值。
例:已知12a +≥+x x 的解集为1x ≤,求a 的值。
解:解不等式12a +≥+x x ······把a 当作已知数,去解原式得1x -≤a ······得到原式的解(含a )则11-a = ······根据解的特征列出式子解得2a = ······解出a 的值第八章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一)幂的运算:1、同底数幂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n m n m a a a +=2、同底数幂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n m n m a a a -=÷3、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mn n m a a = 4、积的乘方: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m m m b a ab =注:(1)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1;10=a 0≠a(2)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p 为正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p 指数幂的倒数。
pp a a 1=- 0≠a (3)科学记数法:n a 10c ⨯±=或n a -10c ⨯±= ()10a 1<≤绝对值小于1的数可记成n-10a ⨯±的形式,其中10a 1<≤,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数中第一个有效数字前面的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零)。
(二)整式乘法:1、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1、完全平方公式:()2222ab a b a b ++=+ ()2222--a b ab a b +=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乘积的两倍。
2、平方差公式:()()b a b a b --a 22+= 两个数的平方之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之积。
3、完全平方公式有哪些?①222()2a b a ab b +=++ ②222()2a b a ab b -=-+③2222()2()2a b a b ab a b ab +=+-=-+ ④2221()()2ab a b a b ⎡⎤=+-+⎣⎦ ⑤2222()()2()a b a b a b ++-=+ ⑥22()()4a b a b ab +--=⑦22()()4a b a b ab +=-+ ⑧22()()4a b a b ab -=+-⑨2222a b a b ab +-⎛⎫⎛⎫=- ⎪ ⎪⎝⎭⎝⎭⑩222112a a a a ⎛⎫+=+- ⎪⎝⎭ ⑪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⑫2222221()()()2a b c ab bc ac a b b c a c ⎡⎤+++++=+++++⎣⎦ (四)、整式除法(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