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原理及会计循环过程(ppt12个)7
合集下载
第3章会计循环
![第3章会计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cb186ab176eeaeaad0f33042.png)
第3章会计循环
• 表3-6
收款记账凭证
• 借方科目:银行存款 20×× 年 10 月 15 日 银付 字第 16 号
摘要 收回欠款
贷方科目 借
√
或
金额
总账科 明细科 贷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目
目
应收账 东方工 贷
款
厂
10000000
PPT文档演模板
合计
• •
• • ×××
¥1 0 0 0 0 0 0 0
•年
•凭证
•
•
•
•摘要
•借 方 •贷 方
金额 金额
• •借 或 贷
• •余额
•月 •日
•种 •编 类号
•1 •1 2 •25
•29
• •31
PPT文档演模板
•• •转 •1 收 •3
••
•期 初 余 额 •销 售 产 品 •收款
•
•4680 •
•本 期 发 生额及 余额
•4680
•
•借
•
•借
•7000 •借
页 帐页
• 1)序时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 ⑴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 ⑵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 2)总账的设置和登记 • 3)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 ⑴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 ⑵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 ⑶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会计循环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第3章会计循环
收款凭证
• 收款凭证:是用来反映货币资金增加的 经济业务而编制的记账凭证,也就是记 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收款业务的凭证。
《会计循环》课件
![《会计循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8da1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5.png)
根据凭证信息,在账簿中进行分类、汇总 和记录,形成完整的账务处理体系。
B
C
成本计算与结转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进行成本 计算和结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财产清查与报告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编制财产清查 报告,确保账实相符。
D
会计循环的重要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会计循环,能够提高会 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完整、准确。
03 会计循环实务操作
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总结词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第一手资料,是会计记录的主要依据。
详细描述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真实、完整、规范,包括发票、收据、入库单等。审核原 始凭证时,需要核对凭证的日期、金额、数量等信息,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
编制记账凭证
总结词
记账凭证是会计记录的载体,是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处理和分类的 结果。
分类
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收 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内容
包括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编 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
目、金额等。
总账与明细账
总账
01
总账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账簿,是编制会
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明细账
02
明细账是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账簿,是对
总账的补充和具体化。
对账与结账的注意事项
对账注意事项
对账是会计循环中重要的环节,需要 核对账目是否一致,确保账务处理的 正确性。在对账过程中,需要注意核 对金额、科目、日期等信息,避免出 现误差。
结账注意事项
结账是会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需 要将本期所有经济业务进行总结和结 算。在结账时,需要注意核对本期发 生额和期末余额,确保财务报表的准 确性。
B
C
成本计算与结转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进行成本 计算和结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财产清查与报告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编制财产清查 报告,确保账实相符。
D
会计循环的重要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会计循环,能够提高会 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完整、准确。
03 会计循环实务操作
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总结词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第一手资料,是会计记录的主要依据。
详细描述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真实、完整、规范,包括发票、收据、入库单等。审核原 始凭证时,需要核对凭证的日期、金额、数量等信息,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
编制记账凭证
总结词
记账凭证是会计记录的载体,是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处理和分类的 结果。
分类
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收 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内容
包括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编 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
目、金额等。
总账与明细账
总账
01
总账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账簿,是编制会
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明细账
02
明细账是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账簿,是对
总账的补充和具体化。
对账与结账的注意事项
对账注意事项
对账是会计循环中重要的环节,需要 核对账目是否一致,确保账务处理的 正确性。在对账过程中,需要注意核 对金额、科目、日期等信息,避免出 现误差。
结账注意事项
结账是会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需 要将本期所有经济业务进行总结和结 算。在结账时,需要注意核对本期发 生额和期末余额,确保财务报表的准 确性。
第三章会计循环ppt课件
![第三章会计循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42ee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2.png)
20 000
四、结账
(一)定义 就是在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全部 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 末余额”,从而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1、实账户的结转: 实账户是指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即列示 在资产负债表的账户,这类账户的余额逐年递转延续,所 以此时的结账是指结出期末新余额。 2、虚账户的结清: 虚账户是指收入和费用两类账户,即列示在利润表的 账户,这类账户的余额应结平为“零”。
凭证
(2)按是否经过汇总 ①汇总记账凭证 A、分类汇总记账凭证 定期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
别汇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 转账凭证。
B、全部汇总记账凭证 将一定时期内编制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在一张 记账凭证上。 ②非汇总记账凭证 根据每一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单独填制 的记账凭证。
借:材料采购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更正……错误记录)
记账 记账
对第二种错误: 所记金额>应记金额,则将差额用红字填制凭证并过账。
例2.用银行存款支付管理费用1500元。记账凭证中将1500 元写为5100元,并已入账。
更正
借:管理费用 3600 贷:银行存款 3600
(冲销 …… 多记数)
登账完毕,编制试算平衡表。
7、编制会计报表。
发生经济业务
传递原始凭证
交给会计
登记会计明细账 核对
登记会计总账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根据原始凭 证填制记账 凭证
账务处理程序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汇总表
收款凭证
2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1
付款凭证
5
4
第四章-会计循环121页课件
![第四章-会计循环121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27be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7.png)
经济业务,或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业务性质的原始凭证 ②累计凭证 指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多项同类经济业务性质的原始凭证 ③汇总原始凭证 是根据一定期间发生的所有同类经济业务性质的原始凭证汇 总编制的原始凭证。
7
Page 7
➢ 一次凭证(以领料单为例)
领料部门:甲车间
用途
生产乙产品用
领 料单
20×3年9月20日
Page 41
(三)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日记账簿包括特种日记账和普通日记账两类 企业常用的特种日记账为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 特种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1)特种日记账的设置 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各单位应设置库
甲材料 乙材料 配件
A产品 B产品 销售
发料凭证汇总表
20×3年8月31日
单位
数量
单价
计划 实际
单位:元
总成本
计划
实际
千克
5000
10
50000
千克
3000
12
36000
千克
300
8
2400
合计 会计主管:吴红
审核:林凡
材料:王青
Page 10
88400 保管:张鹏
10
2. 原始凭证的填制
(1)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①原始凭证的名称; ②填制凭证的日期及编号; ③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 ④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⑤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⑥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数量、单位和金额。
第一节 会计循环概述
会计循环(accounting cycle)是指在一个会计分期内, 企业组织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完成的工作环节。
工作环节包括: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编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包括日记账、明细账和 总分类账),试算平衡,期末调整并过账,期末结账并过 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流程。
7
Page 7
➢ 一次凭证(以领料单为例)
领料部门:甲车间
用途
生产乙产品用
领 料单
20×3年9月20日
Page 41
(三)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日记账簿包括特种日记账和普通日记账两类 企业常用的特种日记账为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 特种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1)特种日记账的设置 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各单位应设置库
甲材料 乙材料 配件
A产品 B产品 销售
发料凭证汇总表
20×3年8月31日
单位
数量
单价
计划 实际
单位:元
总成本
计划
实际
千克
5000
10
50000
千克
3000
12
36000
千克
300
8
2400
合计 会计主管:吴红
审核:林凡
材料:王青
Page 10
88400 保管:张鹏
10
2. 原始凭证的填制
(1)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①原始凭证的名称; ②填制凭证的日期及编号; ③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 ④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⑤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⑥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数量、单位和金额。
第一节 会计循环概述
会计循环(accounting cycle)是指在一个会计分期内, 企业组织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完成的工作环节。
工作环节包括: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编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包括日记账、明细账和 总分类账),试算平衡,期末调整并过账,期末结账并过 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流程。
第三章会计循环PPT课件
![第三章会计循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a66e28551810a6f424866f.png)
18
✓ 现金制
• 以收到现款作为确认收入的依据,以支付现款 作为发生费用的依据(即以收支期间作为会计 期间)
• 具体:
凡是本期收到现款的收入和支付现款的费用, 不管其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 费用
凡是本期未收到现款的收入和本期尚未支付 现款的费用,尽管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 的收入与费用
✓逆查:试算表—分类账—记账凭证
2020/10/13
15
3、错误更正 ➢ 划线更正法:借方或者贷方金额错误
➢ 红字更正法:借贷双方金额同时错误,或 者科目错误,或者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大于 实际发生额
➢ 补充登记法:借贷双方金额小于实际发生 额
➢ 举例说明:P72-73
2020/10/13
16
4、会计确认基础
2020/10/13
4
• 记账凭证编制方法:每张原始凭证编制记账 凭证,或者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
• 记账凭证的分类与填制
a. 通用记账凭证:不分收款、付款和转账业 务,全部采用一种格式
b. 专用记账凭证:区分收款、付款和转账凭 证
c.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现金存入银行、从银 行提取现金只编制付款凭证,即现金付款 和银行付款凭证,不再编制收款凭证(旧 书中57页图表3-4有误)(新书P58-59)
• 会计分录举例:P58-60/59-61
2020/10/13
5
➢ 记账与账簿
✓ 记账:根据记账凭证所确定的会计分录,在账簿中 按账户进行登记
✓ 账簿的分类
• 按用途分类
a. 日记账:按凭证号码先后顺序登记(现金日 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转账日记账)
b. 分类账:根据账户分类登记(总分类账、明 细分类账)
会计学之会计循环概述(ppt 81页)
![会计学之会计循环概述(ppt 81页)](https://img.taocdn.com/s3/m/05e948c86c85ec3a86c2c59b.png)
借:库存商品 50000 贷:应付账款 50000
17
编制会计分录
根据前面对经济业务(4)的分 析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可以编制记录经济活动(4)的 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3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00
(4)20日,销售商品给白云公司 600件,每件60元,商品已经发出, 货款尚未收到。
10
分析经济业务
(4)20日,销售商品给白云公司600件,每件 60元,商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
分析:该笔业务对可可公司会计要素的影响为:
主营业务收入(收入) 库存商品(资产)
应收账款 (资产)
主营业务成本(成本)
11
分析经济业务
(5)26日,支付当月租金5000元。
分析:该笔业务对可可公司会计要素的影响为:
7. 编制会计报表 8. 结账
在分析了经济业务对会计 要素的影响之后,就要运 用复式记账原理对经济业 务加以记录,也就是要编
制会计分录。
14
编制会计分录
(1)6日,股东可欢和可欣分别投入
注册资本20和30万元;
根据前面对经济业务(1) 的分析和借贷记账法的记
分析:该笔业务对可可公司会计 要素的影响为:
分析:该笔业务对可可公司会计要素的影响为:
现金(资产) 固定资产(资产)
请留意:本讲所 说的现金包括银 行存款和库存现
金。
9
分析经济业务
(3)13日,购买商品1000件,每件50元,共 计50000元,商品已经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分析:该笔业务对可可公司会计要素的影响为:
库存商品(资产) 应付账款(负债)
分析:该笔业务对可可公司会计要 素的影响为: 主营业务收入(收入) 应收账款 (资产) 同时: 库存商品(资产) 主营业务成本(成本)
《会计循环》幻灯片PPT
![《会计循环》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6d2cfa6bd97f192379e943.png)
〔四〕账簿的设置和登记〔1〕
1、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通常,各单位都要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 记账以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由出纳人员 根据审核后的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按循 序登记。每日终了应分别计算出本日收入、付 出的合计数,并结出当日的结余额。现金日记 账的每日余额还应与当天库存现金的实有数额 进展核对,借以检查每日现金收支及结存情况; 银行存款日记账那么应定期同银行送来的对账 202单1/5逐现/1笔2金核和对银。行第一存篇款第日三章记财账务会通计常循都环 采用三栏式账25
第一节 会计核算信息载体
第二节 财务会计循环
本章小结
2021/5/12
第一篇第三章财务会计循环
2
第一节会计核算信息载体
一、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 三、会计报表
2021/5/12
第一篇第三章财务会计循环
3
一、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作用 〔二〕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
2021/5/12
第一篇第三章财务会计循环
2 000
2 000 1 600
400
2021/5/12
第一篇第三章财务会计循环
5
2
3 000
3
3 000
2 400
600
39
多栏式明细账
2021/5/12
第一篇第三章财务会计循环
40
(四)账簿的设置和登记(11)
4、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同时登记
平
行 登
方向一致
记
的 金额相等 要
点 依据相同
4
〔一〕会计凭证的作用
记录和审核经济业务的依据。 登记账簿的依据。 加强和完善经济责任制的根底。
会计学第三章会计循环ppt课件
![会计学第三章会计循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2ad1823c1ec5da50e270f0.png)
借:管理费用
1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 200
表3-12
转账记账凭证
3
分配职工薪酬
管理费用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
1 200
精品课件
1 200
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登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与种类 (一)概念
◆用以序时、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 ◆由具有专门格式的账页所组成。 ◆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
所有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应交税费
精品课件
不再 区分 为三 种格 式, 而是 采用 统一 格式
**对于货币资金的内部划转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
目的:避免重复记账。
货币资金内部划转业务内容及分录:
◆将现金2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库存现金 20 000
收款 付款
◆从银行提取现金5 000元。 借:库存现金 5 000
月
材料 材料名 计量 计 划 单位消
实
发
领用
编号 称规格 单位 投产量 耗定额
单价
金额
限额
数量
日期 退
发料人
领 料
用 限额结
数量 余数量
领料人 发料人 累计数凭量证
领料人
精品课件
日
品 成本
记账编制凭
销售产品成本计证算表
年月 单位:元
种
数量
总成本
计量单位
单位
合计
制表:
主管:
精品课件
审核:
汇总原始凭证
精品课件
5、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若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多张
(1) 凭证摘要简明 记账凭证,可采用编制分数顺序号
第2章 会计循环 《 会计学》ppt课件
![第2章 会计循环 《 会计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71f91daef8941ea66e055e.png)
经
会
济
计
业
记账方法
语
务
言
会 计会 凭计会 证账计
簿报 表
13
2.2.2 借贷记账法
❖ 记账方法的分类 单式记账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影响只记录在一个账户之中。例如,销售货品之后, 仅记录现金的增加,存货交付之后,仅记录存货的减少。
这种记账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对经济业务的反映比较片面, 账户之间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自我复核的作用。
1
Continued
❖ 2、会计循环中的主要流程 ❖ 每一个会计循环的最终结果体现在财务报告中,因此会计报表
的编制是会计循环中最为重要的会计文件。 ❖ 在编制报表过程中,报表数据均来自账簿,每个报表项目均对
应一个或几个账簿,账簿的数量依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而定。例 如,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就应着两个总账账簿:“主营业务收 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这两个账簿的余额加总后,就被填入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而同为利润表项目的“管理费 用”就直接对应一个“管理费用”账簿,期末直接将账簿余额 填写入利润表即可。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则被分解为 三个账簿:“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须根据这些账簿期末余额之和填列。
17
资产类账户的记账规则
❖ 资产是对资金或资源的占用。 ❖ 对于资产账户,其记账规则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期末余额多数在借方。
❖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18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记账规则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资金来源,它们与资产以资金的占 用是相对的两个方面。因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贷规则 与资产账户正好相反。
第3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PPT课件
![第3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c1038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c.png)
名或盖章。
21
填制凭证的日 期
经济 业务 内容 摘要
会计分录 (科目、方 向、金额)
记账凭证名称
记账 凭证 编号
相关人员签名盖 章
所附原 始凭证 张数
22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与要求 1.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1)收款凭证的填制 收款凭证分为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两类。收款
凭证的左上方可注明借方科目名称,中间部分填写摘要、贷 方科目、金额等栏目,右侧或下方填写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3
二、会计循环的步骤
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 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编制会计分录 登记账簿
调整前试算平衡
编制会计报表 对账与结账
成本计算 调整后试算平衡
账项调整
4
第二节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概念及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
书面证明文件。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在于: ➢ 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性。 ➢ 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保证经济业务的合法、合理、合规。 ➢ 明确经济责任,加强岗位责任制。
➢ 缺点:由于账页固定,不便分工记账。 ➢ 适用范围:具有统驭性、重要性,只应由一人登记的账薄。
如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42
2.活页式账薄
➢ 定义:也称活页账,是在启用之前不存在固定编号,在使用 中将各张账页放在活页夹内,或临时捆扎成册的账薄。
➢ 优点:可根据需要增添账页,不会浪费,且使用较灵活,便 于分工记账。
64
6.帐页按顺序登记; 7.“借或贷”一栏书写要求; 8.标明“过次页”或“承前页”; 9.账簿发生错误,采用正确更正方法; 10.定期打印总账和明细账。
21
填制凭证的日 期
经济 业务 内容 摘要
会计分录 (科目、方 向、金额)
记账凭证名称
记账 凭证 编号
相关人员签名盖 章
所附原 始凭证 张数
22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与要求 1.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1)收款凭证的填制 收款凭证分为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两类。收款
凭证的左上方可注明借方科目名称,中间部分填写摘要、贷 方科目、金额等栏目,右侧或下方填写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3
二、会计循环的步骤
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 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编制会计分录 登记账簿
调整前试算平衡
编制会计报表 对账与结账
成本计算 调整后试算平衡
账项调整
4
第二节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概念及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
书面证明文件。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在于: ➢ 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性。 ➢ 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保证经济业务的合法、合理、合规。 ➢ 明确经济责任,加强岗位责任制。
➢ 缺点:由于账页固定,不便分工记账。 ➢ 适用范围:具有统驭性、重要性,只应由一人登记的账薄。
如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42
2.活页式账薄
➢ 定义:也称活页账,是在启用之前不存在固定编号,在使用 中将各张账页放在活页夹内,或临时捆扎成册的账薄。
➢ 优点:可根据需要增添账页,不会浪费,且使用较灵活,便 于分工记账。
64
6.帐页按顺序登记; 7.“借或贷”一栏书写要求; 8.标明“过次页”或“承前页”; 9.账簿发生错误,采用正确更正方法; 10.定期打印总账和明细账。
第9章 会计循环
![第9章 会计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d8b49549ba0d4a7303763a1c.png)
第9章 会计循环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第9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第一节 会计循环过程
一、会计循环的含义
对企业经济交易与事项所进行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 和报告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企业会计 信息的这一处理过程,称为会计循环。
PPT文档演模板
第9章 会计循环
•经济交易与事 项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期末核对账目
•编制财务报表 •期末结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第二节 综合案例
(详见教材)
PPT文档演模板
第9章 会计循环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第9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二、企业会计循环的基本过程 (一)分析经济交易 (二)记录经济交易 (三)期末账项调整 (四)核对账户记录 (五)结算账户记录 (六)编制财务报表
PPT文档演模板
第9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三、我国企业会计循环的具体过程
•填制记账凭证(分录记录) •登记账簿(账户记录) •期末调整账户记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第9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第一节 会计循环过程
一、会计循环的含义
对企业经济交易与事项所进行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 和报告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企业会计 信息的这一处理过程,称为会计循环。
PPT文档演模板
第9章 会计循环
•经济交易与事 项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期末核对账目
•编制财务报表 •期末结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第二节 综合案例
(详见教材)
PPT文档演模板
第9章 会计循环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第9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二、企业会计循环的基本过程 (一)分析经济交易 (二)记录经济交易 (三)期末账项调整 (四)核对账户记录 (五)结算账户记录 (六)编制财务报表
PPT文档演模板
第9章 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三、我国企业会计循环的具体过程
•填制记账凭证(分录记录) •登记账簿(账户记录) •期末调整账户记录
会计原理及会计循环过程7
![会计原理及会计循环过程7](https://img.taocdn.com/s3/m/0f6e3f02a26925c52dc5bf54.png)
告信息真实、完整。
(二)特征 1.从法律效率来看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2.从规范的内容来看 ——主要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编制与对外提 供等进行规定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主要内容
■截至2000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发布了41份“国际会计 准则(IASC)”和33项“解释公告”。
■ 2001年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完成改组。新的国际会计 准则委员会(IASB)负责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六节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含义
企业等经济组织或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与 环境条件。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性规范
了规定。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送的对象、时间及
其相关要求。
■第五章“法律责任” 主要规定了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内容及其相应的法律
责任。
■第六章“附则” 主要说明《条例》的实施时间和其他注意事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布的第一份会 计准则,属于“会计基本准则”。
(二)特征 1.从法律效率来看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2.从规范的内容来看 ——主要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编制与对外提 供等进行规定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主要内容
■截至2000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发布了41份“国际会计 准则(IASC)”和33项“解释公告”。
■ 2001年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完成改组。新的国际会计 准则委员会(IASB)负责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六节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含义
企业等经济组织或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与 环境条件。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性规范
了规定。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送的对象、时间及
其相关要求。
■第五章“法律责任” 主要规定了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内容及其相应的法律
责任。
■第六章“附则” 主要说明《条例》的实施时间和其他注意事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布的第一份会 计准则,属于“会计基本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经济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跨国公司等国际经济联合体的大量涌 现。
■许多企业到他国资本市场寻求资金。
■为了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促进资本的国际流动,须制定一 套国际通用的会计标准,以最大程度消除世界各国利益相 关者理解会计信息并以此作出相关决策的障碍。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二章“会计核算”
主要对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的填制、 会计账簿的等级与核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会计档案的管理等作出原 则性规定。
■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在第二章基础上对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别是各会计要素的确 认、计量、记录等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同时还规定了不得存在的不法行 为。
■ SEC只行使了会计准则的认定权,而将会计准则制定权授 予了当时的美国会计师协会(AIA)。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2.发展历程
时间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所制定标准或规则的名称
1938 会计程序委员会
1959
(CAP)
51份《会计研究公报(ARB)》
1959 会计原则委员会 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
1973
(APB)
4份“说明”
1973 至今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会
(FASB)
150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至2003年5月) 43份“解释”(至2000年) 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至2000年)
共同构成了美国现行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主要内容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七章“附则”
主要对会计法中使用的相关用语进行界定,并规定了会计法的施行日 期。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三节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目的与特征 (一)目的 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提供,确保财务会计报
告信息真实、完整。
(二)特征 1.从法律效率来看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一)立法宗旨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经济 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 序。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主要对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等作出规定。 其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完整性负责”。
2.发展历程
■ 1973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以“制 定和公布编制财务报表应当遵守的会计准则并推动这些准 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收和遵循”作为其工作目标。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章“会计监督”
主要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主要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及其从业资格与任职条件、 稽核制度、会计工作交接等问题作出规定。
■第六章“法律责任”
具体界定了会计违法行为的类别,并对其应承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作 出了详细规定,同时明确了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2.从规范的内容来看 ——主要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编制与对外提 供等进行规定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主要对《条例》的目的、适用范围、财务会计报告概念
的含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人等进行了界定。 其中规 定,“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
10
会计学原理
Accounting Principles
会计规范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一节 会计规范体系
一、会计规范的含义与目标
(一)含义 关于经济组织(或单位)会计行为的标准或法式。
(二)目的 对经济组织及其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使
之符合社会经济制度合理安排的需要。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三)第二次修订
1999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经 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后的会计法在一些重 大问题上实现了突破: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 体、进一步细化了会计法律责任、加大了会计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 力度等。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我国《会计法》的主要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
负 责” 。
■第二章“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主要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结构及其基本内容。
■第三章“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主要对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准备工作、编制要求等进行
了规定。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送的对象、时间及
其相关要求。
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综合性会计法规、地方政府行政 法规、行业性会计规范等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二节 会计法 一、我国会计法的制定与完善 (一)诞生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二)第一次修订
1993年12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经修改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改后的会计法改变了会计立法目 的、扩大了适用范围、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法律责任。
■第五章“法律责任” 主要规定了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内容及其相应的法律
责任。
■第六章“附则” 主要说明《条例》的实施时间和其他注意事项。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节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一、会计准则及其产生与发展
■含义 企业确认和计量经济交易与事项、编报财务报表以提供
会计信息所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规则。
二、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结构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公司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 法、审计法、税法等相关法律
财政部及 中国证监会
企业等 经济组织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 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 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 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等
■产生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一)美国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1.经济背景
■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溃,随后几年,美国出现了空前 的经济危机。
■ 1933年和1934年,美国相继通过《证券法》和《证券交易 法》,明确规定所有上市企业都必须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 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
1.经济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跨国公司等国际经济联合体的大量涌 现。
■许多企业到他国资本市场寻求资金。
■为了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促进资本的国际流动,须制定一 套国际通用的会计标准,以最大程度消除世界各国利益相 关者理解会计信息并以此作出相关决策的障碍。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二章“会计核算”
主要对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的填制、 会计账簿的等级与核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会计档案的管理等作出原 则性规定。
■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在第二章基础上对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别是各会计要素的确 认、计量、记录等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同时还规定了不得存在的不法行 为。
■ SEC只行使了会计准则的认定权,而将会计准则制定权授 予了当时的美国会计师协会(AIA)。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2.发展历程
时间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所制定标准或规则的名称
1938 会计程序委员会
1959
(CAP)
51份《会计研究公报(ARB)》
1959 会计原则委员会 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
1973
(APB)
4份“说明”
1973 至今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会
(FASB)
150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至2003年5月) 43份“解释”(至2000年) 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至2000年)
共同构成了美国现行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主要内容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七章“附则”
主要对会计法中使用的相关用语进行界定,并规定了会计法的施行日 期。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三节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目的与特征 (一)目的 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提供,确保财务会计报
告信息真实、完整。
(二)特征 1.从法律效率来看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一)立法宗旨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经济 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 序。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主要对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等作出规定。 其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完整性负责”。
2.发展历程
■ 1973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以“制 定和公布编制财务报表应当遵守的会计准则并推动这些准 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收和遵循”作为其工作目标。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章“会计监督”
主要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主要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及其从业资格与任职条件、 稽核制度、会计工作交接等问题作出规定。
■第六章“法律责任”
具体界定了会计违法行为的类别,并对其应承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作 出了详细规定,同时明确了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2.从规范的内容来看 ——主要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编制与对外提 供等进行规定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主要对《条例》的目的、适用范围、财务会计报告概念
的含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人等进行了界定。 其中规 定,“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
10
会计学原理
Accounting Principles
会计规范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一节 会计规范体系
一、会计规范的含义与目标
(一)含义 关于经济组织(或单位)会计行为的标准或法式。
(二)目的 对经济组织及其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使
之符合社会经济制度合理安排的需要。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三)第二次修订
1999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经 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后的会计法在一些重 大问题上实现了突破: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 体、进一步细化了会计法律责任、加大了会计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 力度等。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二、我国《会计法》的主要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
负 责” 。
■第二章“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主要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结构及其基本内容。
■第三章“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主要对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准备工作、编制要求等进行
了规定。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送的对象、时间及
其相关要求。
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综合性会计法规、地方政府行政 法规、行业性会计规范等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二节 会计法 一、我国会计法的制定与完善 (一)诞生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二)第一次修订
1993年12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经修改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改后的会计法改变了会计立法目 的、扩大了适用范围、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法律责任。
■第五章“法律责任” 主要规定了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内容及其相应的法律
责任。
■第六章“附则” 主要说明《条例》的实施时间和其他注意事项。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第四节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一、会计准则及其产生与发展
■含义 企业确认和计量经济交易与事项、编报财务报表以提供
会计信息所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规则。
二、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结构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公司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 法、审计法、税法等相关法律
财政部及 中国证监会
企业等 经济组织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 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 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 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等
■产生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会计学原理 10 会计规范
(一)美国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1.经济背景
■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溃,随后几年,美国出现了空前 的经济危机。
■ 1933年和1934年,美国相继通过《证券法》和《证券交易 法》,明确规定所有上市企业都必须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 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