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

合集下载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恰当选项)1.如果两个思想的表达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结构,则()A.它们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

B.它们具有相同的自然语言表达。

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

D.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E.它们具有不同的逻辑变项。

2.“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E.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3.下列命题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的有()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C.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D.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E.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4.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A.有些花是红的。

B.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C.他是医生并且是劳动模范。

D.只要甲来,乙就来。

E.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二判断下列判定的正误1.每个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3.一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

4.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5.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6.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

7.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三.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涂色的词语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2.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3.人贵有自知之明。

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5.(1)甲班学生是从华东六省来的。

(2)小王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6.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逻辑学练习

逻辑学练习

一、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答:思维逻辑是从具体思维内容抽象出来的各个部分的联接方式,即不同具体思维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如:“所有的商品时劳动产品”。

“如果你做的是对的,我就支持你。

”二、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集合意义下使用)2.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非集合意义下)3.人贵有自知之明。

(非集合意义下使用)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集合意义下使用)5.(1)甲班同学从华东六省来的;(集合意义下使用)(2)小王是甲班同学;(非集合意义下使用)(3)甲班同学都应该努力学习。

(非集合意义下使用)6.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集合意义下使用)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集合意义下使用)四、分析题(试从概念角度分析下列表述中的逻辑错误)1.一个青年……物欲的恶性膨胀仍与日俱增,终于,他于今年5月25日凌晨40分伸出了一双脏手。

答:“凌晨”这一概念模糊,表达不明确。

2.在我国现代散文的灿烂星空中,独树一帜的“冰心体”散文,是一颗美丽而明亮的星座。

答:“星座”是集合概念,不应该是“一颗”,属于误用集合概念。

3.植物的生长,都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氮、磷、钾等肥料。

答:“水分”和“肥料”是全异关系,而这里把它们当成属种关系。

4.这些商品除了正常的渠道外,有不少是商店千方百计到外地自行采购来的。

答:“正常的渠道”和“到外地自行采购来的”为交叉概念,这里误用为全异概念。

5.行凶、盗窃和用刀子捅人的事件,过去在这个城市经常发生。

答:“行凶”和“用刀子捅人”是属种关系,这里不该并列使用。

6.广大医务人员不管是中、青年,还是老年医师、护士或后勤人员都踊跃捐款。

答:误将交叉概念“中青年”和“护士、后勤人员”并列使用。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求同求异并用法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三、双项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B. 事物都可认识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B. 都是或然性推理C. 都是必然性推理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四、多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五、案例分析题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逻辑学》课程练习题

《逻辑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容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容间的联系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命题逻辑一、是非题1、“不但…而且…”是联言命题形式()2、“如果不…那么(不)…”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3、“如果…那么(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4、“只有…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5、“只要…就…”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6、“…除非…”属于必要条件命题形式()7、“…当且仅当…”,“只要并且只有…才…”,属于充要条件命题 --()8、具有“除非…否则…”形式的句子属于充要条件命题9、“或者停电了,或者灯泡坏了”是不相容选言命题10、“敦煌或者在甘肃,或者在新疆”是相容选言命题()11、具有“不是…就是…”形式的句子属于不相容选言命题()12、具有“虽然…但是…”形式的句子属于必要条件命题()二、选择题不相容选言推理:1、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甲提案,要么支持乙提案,决不允许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从主持者的话中,不可能推出的结论是:A.如果支持甲提案,那么就不支持乙提案。

B.如果支持乙提案,那么就不支持甲提案。

C.或者支持甲提案,或者不支持乙提案。

D.如果不支持甲提案。

那么就支持乙提案。

E.如果不支持乙提案,那么就支持甲提案。

2、在某餐馆中,所有的菜或属于川菜系或属于粤菜系,张先生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张先生的菜中没有粤菜。

以下哪项最能增强上述论证? ( )A.餐馆规定,点粤菜就不能点川菜,反之亦然。

B .餐馆规定,如果点了川菜,可以不点粤菜,但点了粤菜,一定也要点川菜。

C .张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欢川菜。

D .张先生是广东人,他喜欢粤菜。

E .张先生是四川人,最不喜欢粤菜。

相容选言推理:3、从赵、钱、孙、李、周、吴六个工程技术人员中选出三位组成一个特别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研制开发公司下一步准备推出的高技术拳头产品。

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赵、孙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2)钱、周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3)孙、周两个人中的每一个都绝对不要与钱共同入选。

逻辑学练习

逻辑学练习

《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的逻辑变项是 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重要的逻辑性质是对称性和传递性。

4.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如果用真值表的形式计算(p∨q)∧p→ ¬q的真值,则该真值表应为五行六列。

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固有的逻辑关系。

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后得到SA-P,命题“SAP”换位后得到PIS。

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主项、关系项和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_;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有效式,即__肯定否定式__和__否定肯定式__。

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 PEM,结论为 SEP,那么小前提应为SAM。

12.当“当且仅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推理可分为_演绎_推理、_归纳_推理和_类比_推理和回溯推理四类。

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周延,表明其量项是全称的。

15. 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

16. 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 的负命题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减了肥。

17.如果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为A命题,那么其前提都应是_A_命题。

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第二,推理有效。

19.命题按其是否包含其他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20.在逻辑结构上,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

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_对称性_关系。

逻辑学习题(附案例分析)

逻辑学习题(附案例分析)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部分构成的。

2、判定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根据是_________。

3、“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4、“有的s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5、“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发展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6、“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7、“只有p,才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8、“并非p并且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9、“或者p,或者非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2、“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4、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5、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等值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6、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是()①¬p∨p与p∨q ②p∧¬q与r∧¬s③SAP与SEP ④L p与¬M¬p7、A与B是两个逻辑形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因此,它们的()①主项和谓项都不同②主项相同,谓项不同③量项和联项都不同④主项不同,谓项相同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一、填空题1.命题的逻辑特性是。

《逻辑学》部分练习

《逻辑学》部分练习

《逻辑学》部分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有些S是P”和“所有S不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_____________。

A、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B、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C、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D、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2、SOP的矛盾命题是_____________。

A、SEPB、PASC、SAPD、SIP3、概念A和B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二者的外延之和小于二者属概念的全部外延,则A、B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

A、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真包含关系4、“有些公务员不是共产党员”这一判断是_____________。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5、“并非日光灯不亮是因为线路故障且日光灯损坏”,由此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

A、日光灯不亮不是因为线路故障B、日光灯不亮不是因为日光灯损坏C、日光灯不亮或不是因为线路故障或不是因为日光灯损坏D、日光灯不亮既不是因为线路故障也不是因为日光灯损坏6、两个概念之间的矛盾关系是_____________。

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C、反对称且传递的关系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7、“有些S不是P”与“所有的S都是P”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_____________。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8、如果有a是b,有a不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这两个概念具有_____________。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9、“有些偶数不能被3整除”这一判断是_____________。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0、与SOP具有矛盾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

A、SAPB、PESC、SIPD、SEP11.“并非小张既懂英文又懂德文”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述断定必定为真的是_____________。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生死:存亡A、真伪:对错B、好坏:优劣C、亲疏:长幼D、轻重:缓急正确答案:B2、风险:规避:损失A、老人:关爱:长寿B、军队:保卫:战争C、保险:购买:赔偿D、锻炼:加强:肥胖正确答案:D3、(1)(p→ q)→ (p∨q)和(2)(p→ q)→ (﹁q→ ﹁p)两个推理形式中,其是否有效的情况是________A、(1)(2)均有效B、(1)(2)均无效C、(1)有效,(2)无效D、(1)无效,(2)有效正确答案:D4、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日子才会过得舒心。

” 若上述判定为真,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A、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心B、你的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C、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D、你的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正确答案:C5、树根:根雕A、竹子:竹排B、水泥:砚台C、纸张:剪纸D、陶土:瓷器正确答案:C6、对“共青团支部“作连续的限制,正确的是_________A、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中学的共青团支部B、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工科大学的共青团支部C、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员——工科大学的共青团员D、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员——大学生共青团员正确答案:B7、以“A而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A、A并且非BB、B并且非CC、B并且CD、A并且非C正确答案:B8、麦克风:话筒A、巧克力:糖果B、买单:结账C、引擎:发动机D、炒鱿鱼:解雇正确答案:C9、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哲学。

如果上述信息正确,则下列哪项一定不正确?A、有些学生喜欢哲学但不喜欢数学。

B、有些学生喜欢数学但是不喜欢哲学。

C、有些学生既喜欢哲学又喜欢数学。

D、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

普通逻辑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两个语句:(1)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祝福》是鲁迅的著作。

请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C )。

A.(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集合概念。

B.(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非集合概念。

C.(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D.(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2.下列定义中正确的是(D )。

A.建筑是凝固的音乐B.人是能直立行走的动物C.城镇居民不是在农村居住的居民D.偶数就是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整数3.“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芝麻三种”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规则,犯了(C )错误。

A.多出子项B.划分标准不同一C.划分不全D.子项相容4.“这辆汽车不是2009年设计完成的”中的“这辆”是(D )。

A.主项B.谓项C.联项D.量项5.“公务员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培训。

”属于(A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6.“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学过逻辑”与“我们班有些同学没学过逻辑”之间是(C )关系。

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从属关系7.当“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卵生的”假时,“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的真假状况是(C )。

A.真B.假C.真假不定8.以下哪个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法推理(D )。

A.所有的学生都要遵守纪律B.所有运动员都不是裁判员C.一部分同学完成了作业D.有些共青团员不是工人9.在三段论“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因此,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中,小前提是(B )。

A.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B.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C.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D.所有逻辑学家都是美学家10.三段论“有些浪漫诗是抒情诗,有些爱情诗是浪漫诗,因此,有些爱情诗是抒情诗”违背了规则(A )。

A.中项必须至少周延一次B.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C.两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D.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然否定11.“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价廉”属于(B )。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 ........................................................................... (1)第一章绪论............................................................................ .. (1)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3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1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20 第六章谓词演算............................................................................ ....................... 26 第七章模态逻辑............................................................................ ....................... 31 第八章归纳逻辑............................................................................ ....................... 35 第九章假说与侦查假设............................................................................ ........... 41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45 第十一章谬误............................................................................ ....................... 51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 54 练习题参考答案 ........................................................................... .. (62)第一章绪论............................................................................ (62)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64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6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7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88 第六章谓词演算............................................................................ ....................... 95 第七章模态逻辑............................................................................ ..................... 103 第八章归纳推理............................................................................ ..................... 107 第九章假说与侦察假设............................................................................ ......... 110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112 第十一章谬误............................................................................ ....................... 118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121)《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思维形式结构 2.逻辑常项 3.逻辑变项二、选择题�� 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A. 将在于勇也在于谋 B.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C. 甲出国而乙不出国D. 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E. 甲出国乙也出国�� 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A. 或者B. 法官��C. 律师D. 并非E. 他�� 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通过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题目一:推理判断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陈述:1. 所有猫都喜欢吃鱼。

2. 汤姆是一只猫。

3. 汤姆喜欢吃鱼。

题目二:逻辑关系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入合适的连词。

陈述:1. 彼得没有去上学,___他生病了。

2. 爸爸在家里,___妈妈去上班了。

3. 杰克想要吃苹果,___他去买了一些。

题目三:推理谬误以下是一组陈述,请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推理谬误,如果存在,请指出具体谬误的类型。

陈述:1. 所有人都喜欢吃巧克力,我不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我不是人。

2. 如果A发生,则B发生。

B没有发生,所以A也没有发生。

3. 你喜欢吃苹果,所以你一定是个健康的人。

题目四:逻辑推理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进行逻辑推理。

陈述: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

2. 今天下雨了。

结论:我会带伞。

题目五:逻辑迷题以下是一个逻辑迷题,请思考并给出答案。

问题:如果喜欢吃火锅的人都喜欢喝豆浆,那么喜欢喝豆浆的人是否一定喜欢吃火锅?以上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任何问题,请多和他人讨论,共同解决,相信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的。

祝你取得好成绩!。

逻辑学练习题(完整)

逻辑学练习题(完整)

练习题(-)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任务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部革命过程的合乎逻辑的继续。

2、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3、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4、……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5、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6、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7、在这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个奇怪的逻辑。

8、帝国主义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9、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10、语法、逻辑、修辞、音韵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例示”题:‚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答:本题中的两个‚逻辑‛,均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鸟都是有脊椎骨的;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有脊椎骨的。

2、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3、只有历史清楚,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4、如果人们要使工作得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5、玛丽喜欢滑冰,而且喜欢打网球,喜欢游泳。

6、或者张明去参观画展,或者李玲去参观画展。

7、如果一部作品获奖,那么,它一定是优秀作品;《芙蓉镇》是获奖作品;所以,它是一部优秀作品。

逻辑学1-5章习题

逻辑学1-5章习题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意义是什么?1.逻辑修养是人的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2.教育的逻辑不同于官场的逻辑,也不同于商场的逻辑。

3.凡是不符合逻辑的观点是不可能符合实际的。

4.“窃书不为偷”,这是孔乙己的逻辑。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逻辑。

5.“逆境有利人才成长”的观点,不但经不住实践的检验,而且经不住逻辑推敲。

二、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判断,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用S、P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

1.凡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

2.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3.如果深入群众,就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4.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应该尊重的。

5.只有多做逻辑练习,才能学好逻辑。

三、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推理,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

(用S、P、M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1.任何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一场革命;所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2.有些参加今年高考的人是成年人,所以,有些成年人参加了今年高考。

3.凡是害怕批评的都不是真理,有些理论害怕批评,所以,有些理论不是真理。

4.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他没有认识错误,所以,他不能改正错误。

5.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是危险的,你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因此,你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6.只有天上下雨,他才会不来,今天没有下雨,所以,他不会不来的。

四、请指出下列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变项。

1.所有S不是P2.有S是P3.p并且q4.如果p,那么q5.只有p,才q第二章概念一、用“﹏﹏﹏﹏﹏”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说明带括号的概念的内涵的词语,用“_________”标出说明它们外延的词语。

1.(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六大学科。

2.(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例子?A.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的猫都怕水。

我的宠物是猫,它怕水。

C. 我昨天看到一只猫在游泳。

D.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这个水果是苹果,所以它是水果。

2. 以下哪个命题是真命题?A. 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

B. 有些狗是哺乳动物。

C. 没有狗是哺乳动物。

D. 有些狗不是哺乳动物。

3. 以下哪个命题是假命题?A. 所有的人都需要呼吸空气。

B. 有些人不需要呼吸空气。

C. 有些人需要呼吸空气。

D. 没有人需要呼吸空气。

4.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苏格拉底是人。

B. 苏格拉底不是人。

C. 苏格拉底既是人又不是人。

D.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5. 以下哪个命题是逆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B. 如果明天是星期二,那么今天是星期一。

C.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

D. 如果昨天是星期一,那么今天是星期二。

二、填空题6.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7. 归纳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不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8. 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该命题的真值。

9. 逻辑学中的“排中律”是指任何命题要么_______要么_______,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10. 逻辑学中的“矛盾律”是指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谬误,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请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13. 请解释什么是命题逻辑,并给出一个命题逻辑的例子。

14. 请解释什么是条件命题,并给出一个条件命题的例子。

15.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上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16. 请论述逻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17. 请论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逻辑学练习题(公共课考试必备)

逻辑学练习题(公共课考试必备)

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逻辑变项是(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逻辑性质:对称性。

传递性。

4、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pvq)^p→-q的真值表,正确的真值表应该为(五行六列)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故有的逻辑关系,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得到(SAP,)SAP换质为(PIS)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主项、关系项、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EP,那么小前提应该为(SAM)12、当且仅当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根据思维进程的不同,可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主项周延,量项是全称的。

15、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16、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的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能减肥)。

17、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

第二,推理有效。

19、非模态命题按是否包含其它命题可分为(简单、复合命题)20.、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对称性)关系。

22、当p、q均为假时,q^p为假,pvq为假,p→q真,p←q真。

23、在逻辑结构上,一个完整的定义是由(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联项)组成。

24、同素材的E命题和I命题是(不同真、不同假)的。

25、任何一个有效三段论有且只有(3个)不同的项,同一个三段论每个项都出现(2次)26、概括和限制都有极限,连续概括的极限是(范畴),而连续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题

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题

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题一、命题逻辑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不去游泳。

b.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 虽然他很聪明,但是并不勤奋。

a. P ∧ Qb. P ∨ Qc. ¬Pd. P → Qe. P ↔ Qa. P ∧ ¬Pb. P ∨ ¬Pc. (P → Q) ∧ (Q → P)二、谓词逻辑a. 所有学生都爱学习。

b. 有些猫是黑色的。

c. 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 ∃x (P(x))b. ∀x (Q(x) → R(x))c. ∃x ∀y (S(x, y))三、推理规则a. 前提: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b. 前提: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不去游泳;今天下雨。

结论:我不去游泳。

a. 如果P,则Q;非Q,因此非P。

b. P ∨ Q;P,因此Q。

四、逻辑谬误a. 人是动物,因此人是植物。

b. 要么是A,要么是B,因此不是A。

c. 因为我喜欢苹果,所以所有人都喜欢苹果。

a. 某人因为相信星座,所以他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

b. 这部电影不好看,因为它的评分很低。

五、集合论a. A = {1, 2, 3, 4, 5},B = {3, 4, 5, 6, 7},求 A ∩ B。

b. A = {x | x是正整数,x < 5},B = {x | x是偶数,x ≤ 6},求A ∪ B。

a. A ⊆ B,B ⊆ C,因此A ⊆ C。

b. A ∩ B = ∅,因此A ⊆ B。

六、数理逻辑a. (P ∧ Q) ↔ (¬(¬P ∨ ¬Q))b. (P ∨ Q) ↔ (¬P → Q)a. 1 + 2 + 3 + … + n = n(n + 1)/2七、演绎推理a.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水分;玫瑰是植物,因此______。

b. 没有学生会不喜欢考试;小明是学生,因此______。

a. 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我会去电影院。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堂上操练】⼀、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是三好学⽣。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 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中华民族⽂化素质的⼀个重要⽅⾯。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①6.任何脱离现实⽣活逻辑的⽂学作品都是没有⽣命⼒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逻辑不能成⽴。

8.这⼏句话不合逻辑。

⼆、请⽤公式表⽰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求恩同志是⼀个⾼尚的⼈。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你去请他,他才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前练习的逻辑题2010.7.4阅读(304)∙一、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 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堤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这样的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并写出其推导过程及依据。

2.结论为全称命题的有效三段论,为什么它中项不能周延两次。

3.以特称否定命题作为小前提的三段论能否必然推出结论,为什么?4.以特称否定命题作为大前提的有效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5.为什么三段论的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结论只能是特称?6.一个三段论的结论若为全称否定命题,该三段论可以是哪些结构形式?其前提必须符合哪些要求?7.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作主项的有效三段论,为什么其结论只能是特称命题?8.以PIM为前提的有效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的三段论,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以MOP为前提的有效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的三段论,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9.已知A、B、C分别为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和结论,且D为B的矛盾命题。

试求证,“(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

解答9题:(1)因为“(A∧B)→C”为一个有效三段论,则其结论C只能为肯定或否定命题。

(2)若结论C为肯定命题,根据三段论规则“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必为否定”,所以A、B前提均为肯定,但B、D为矛盾关系,D为否定命题,则违背了“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必为否定”规则,所以,“(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

(3)若结论C为否定命题,根据规则“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必为否定”,则A、B必然一个为肯定一个为否定命题。

第一,若小前提B为否定,大前提A为肯定,但B和D为矛盾关系,D为肯定,则,“(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违背了“结论是否定前提必有一否定”;第二,若小前提B为肯定,大前提A为否定,但B和D为矛盾关系,D为否定,则大小前提均为否定,违背了“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性结论”,“(A∧D)→C”也是一个无效三段论。

综上所述,,“(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判断之间的等值式和推理有效式2010.6.25阅读(127)∙1.综合推理中常用的等值式(1)双否律:~~p←→p(2)德·摩根律:~(p∧q)←→(~p∨~q)~(p∨q)←→(~p∧~q)(3)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负判断等值式:~(p→q)←→(p∧~q)(4)蕴析律:(p→q)←→(~p∨q)(p∨q)←→(~p→q)(p∨q)←→(~q→p)(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负判断等值式:~(p←q)←→(~p∧q)(6)逆蕴析律:(p←q)←→(p∨~q)(p∨q)←→(p←~q)(p∨q)←→( q ←~ p )(7)假言易位律:(p→q)←→(~q→~p)(p←q)←→(~q←~p)(8)假言命题之间的等值式(p←q)←→(q→p)(p←q)←→(~p→~q)(p→q)←→(q←p)(p←q)←→(~p→~q)2.综合推理中常用的有效式(1)联言推理分解式(分析律)p∧q→q ,p∧q→q(2)联言推理组合式(拼合律)p∧q→(p∧q)(3)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否析律)(p∨q)∧~p→q,(p∨q)∧~q→p(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分离律)(p→q)∧p→q(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否后律)(p→q)∧~q→~p(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p←q)∧~p→~q(7)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p←q)∧ q → p(8)二难推理复杂的构成式(A→B)∧(C→D)∧(A∨C)→(B∨D)(9)二难推理复杂的破坏式(A → B)∧( C →D)∧(~B∨~D)→(~A∨~C)(10)假言联锁推理的有效式(p→q)∧(q→r)→(p→r)(11)归谬律(p→q)∧(p→~q)→~p(12)附加律(析取引入律)p→(p∨q)(13)输出律[﹙p∧q)→r]→(p→(q→r)或:[﹙p∧q)→r]→(q→(p→r)(14)输入律(p→(q→r)→[﹙p∧q)→r]或(q→(p→r)→[﹙p∧q)→r]演绎推理分析推理题2009.12.26阅读(174)五、案例分析题在皖、浙两省交界处某一偏僻山沟里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尸体用石块整齐地覆盖着,中心现场离山路15米,地上灌木丛生,无拖拉、搏斗痕迹,尸检发现,死者身穿红色海马毛毛衣,下穿深白色直条深色裤子,衣着鲜艳、完整,身长160厘米,25岁左右,尸体无抵抗伤,现场勘查确认,死者系他杀无疑。

在进行案情分析时,侦查员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走访获取的情况,推断本案或者是抢劫杀人,或者是案犯跟踪强奸后杀人灭口,或者是熟人预谋杀人。

而如果是抢劫杀人,则案犯不必采用氰化物杀人这一特殊手段,也不必用石块覆盖尸体,可见不是抢劫杀人;而如果是案犯跟踪强奸杀人灭口,则现场必有搏斗、拖拉痕迹,但从现场情况看,死者衣着完整,中心现场无拖拉、搏斗痕迹;再说案犯为用氰化物杀人也不好解释,可见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能解释得通的只能是:熟人预谋杀人。

问:上述案情分析运用了哪些推理?是怎样运用的?写出其推理形式和推理过程。

六、写出下列推理由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及依据:1.已知:①或者A懂英语,或者B懂日语;②如果C不懂英语,那么B懂日语;③只有E懂俄语,才D和C都懂英语;④如果A懂英语,则D懂英语;⑤B不懂日语所以,E懂俄语所以,E懂俄语。

2.已知:①王某和李某都有重大嫌疑;②如果赵某没在现场并且刘某也没在现场则本案是外盗;③只有李某无重大嫌疑才会赵某在现场;④如果本案是外盗则或是杨某作案或是胡某作案;⑤只有王某无重大嫌疑才会刘某在现场;⑥杨某没作案。

所以,一定是胡某作案。

3.已知:①这次出差或派甲去或派乙去;②如果派甲去则能催回欠款;③如果不采购钢材,那么就不催回欠款。

所以,或是派乙去,或是要采购钢材。

七、试用综合推理方法解答下列各题:1.某单位有采购员A、B、C、D、E五人,已知:1)或者C去上海,或者B去上海;2)如果A不去北京,则B去上海;3)只有E去广州,D和A才能去北京;4)如果C去上海,则D去北京。

5)B不去上海请根据上面提供条件,推知E是否去广州。

由5和1得,B不去上海,C去上海;由5和2得,B不去上海,A去北京;由于C去上海与4知,D去北京;有A去北京和D去北京和3得,E去广州2.已知下列情况为真:①本案作案人只能或是赵某,或是钱某,或是孙某;②只有孙某不是本案作案人,周某的证词才正确;③并非只要周某的证词正确,钱某就是本案作案人。

试问:谁是本案作案人?请写出推理过程。

3.某公安局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在甲、乙、丙、丁、戊这五名侦查员中挑选两人去执行任务,人选的配备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乙不去,则甲也不能去;②只有当丙去时,乙才跟着去;③若丁去,则戊也去;④甲去或丁去;⑤因为种种原因,丙不能去执行这项任务。

试问:公安局长应挑选哪两人去执行任务?请写出推理过程。

4.由下列前提出发,能否推出~R?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写出推导过程。

①A→B②A∨C③~B∧D④~C←R5.假设下列前提是真实的:①如果甲队是第一名,则乙队是第二名;②或者甲队是第一名,或者丙队是第一名;③如果丁队是第三名则乙队不是第二名;④丁队是第三名。

试问:哪个队是第一名?并请写出推理过程。

6.已知下列情况是真实的:①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人;②只有甲和丙都不是作案人,甲的证词才正确;③并非如果甲的证词正确则乙是作案人。

问:谁是作案人?请写出推理过程。

八、论述题1.结论为全称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其中项为什么不能周延两次?2.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这样的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的三段论?请写出你的推导过程及依据演绎推理简答题2 2009.12.26阅读(114)∙4.恢复下列省略三段论,并说明其是否正确。

(1)他是名医,所以他是不会误诊的。

(2)执法者都应模范地遵纪守法,所以公安人员都应范地遵纪守法。

5.下列推理是什么类型的?写出它的推理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的理由。

(1)如果一部作品是优秀的,它一定如实反映了生活,这部作品如实反映了生活,所以,它是优秀的。

(2)只有能被2整除的数,才能被4整除,8是能被2整除的数,所以,8是能被4整除的数。

(3)一个结论假的演绎推理或是前提假或是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结论假的演绎推理是前提假的,所以,它不是推理形式不正确的。

(4)只有小王或者不是干部或者不是先进工作者,小李才是重庆人,小王并非既是干部又是先进工作者,所以,小李不是重庆人。

(5)本案作案人只能或是某甲或是某乙或是某丙,经查,本案作案人不是某丙,所以,本案作案人是某甲和某乙。

(6)只有某甲是工人,某甲才既不是工程师又不是车间主任;某甲不是工人而是工程师,所以,某甲不是车间主任。

(7)本案可能是某甲或某乙作的,也可能是某丙或者某丁作的;但已查明:假如能排除某丙作本案那么某丁一定作本案”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再查出某甲没作本案的话,就一定是某乙作的。

(8)只要抓住了某甲或某乙,就能或者知道赃物下落或者确定主犯逃向,现抓住了某甲,但仍不能知道赃物去向,所以一定能确定主犯逃向。

(9)只有王某到过现场或者李某到过现场,才会抽屉是用钥匙打开的并且保险柜也是用钥匙打开的;但并非只要王某没有到过现场则李某就到过现场,并且抽屉是用钥匙打开的,所以,保险柜不是用钥匙打开的(10)如果天下雨,那么他就不去市中心,如果天下雨或者家务事太多,那么他就不去看电影,现在他刚看了电影,所以,他不去市中心。

演绎推理练习1 2009.12.26阅读(120)∙多项选择题:2.以MAP为大前提,SIP为结论的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可以是()。

①M1S ②MAS ③SAM ④SIM ⑤SOM3.对于小前提为SAM,结论为SEP的正确三段论,其大前提可以是()。

①MAP ②MEP ③MOP ④POM ⑤PEM4.若一个正确三段论的结论为SIP则其大、小前提的组合可以是()。

①MAP;SOM ②MIP;MIS ③MAP;SIM ④MIP;MAS ⑤PIM;MAS5.要推出“张某是本案罪犯并且刘某也是本案罪犯”,前提可用()。

①“张某是本案罪犯”及“或者张某是本案罪犯,或者刘某是本案罪犯”②“张某是本案罪犯”及“如果张某是本案罪犯,那么刘某也是本案罪犯”③“刘某是本案罪犯”及“只有张某是本案罪犯,才刘某也是本案罪犯”;④“刘某是本案罪犯”及“只有张某是本案罪犯,才刘某不是本案罪犯”;⑤“刘某是本案罪犯”及“只有张某不是本案罪犯,才刘某不是本案罪犯”。

6.以(~p→q)为大前提,则()。

①若加上小前提~p,则能推出~q ②若加上小前提~p ,则能推出q③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推出~p ④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推出p⑤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推出p7.以“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不是知情人”和“丙是知情人”这两个命题为前提,能必然推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