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doc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doc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1、经济世界(法国,布罗代尔):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的一部分的经济。
2、现代经济増长的六个特征:(西蒙?库兹涅茨提出)(1)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很高;(2)生产率快速增长;(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4)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5)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开始走向世界,瓜分世界;(6)现在经济增长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是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3、发展中国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所有新兴民族国家。
4、1952年,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在一篇题为《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名称。
5、1973年,发展经济学家迈克尔?托达罗在其著名教科书《经济发展》,将第三世界划分为联合国145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成员国,这样与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世界)以及东欧和苏联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世界)区分开来。
6、乔?库里安主编的《第三世界百科全书》将“第三世界”定义为政治上不结盟、经济上不发达的国家,其中包括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却被排除在外。
7、发展中国家的分类:2009年世界银行依据人均GNP水平的高低将全世界国家分为:(1)高收入国家和地区:11456美元以上;(2)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935^114565美元;(3)低收入国家和地区:934美元以下。
2010年世界银行依据人均GNP水平的高低将全世界国家分为:(1)高收入国家和地区:12276美元以上;(2)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1006~12275美元;(3)低收入国家和地区:1005美元以下。
8、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600美元以下;(2)人口不超过7500万;(3)扩大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预期寿命、人均摄取热量、入学率、识字率)不超过47 占?/? %% 9(4)经济多种经营指数(制造业、工业就业率)不超过22点。
第03章 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二、索洛模型
2.资本积累 稳态:
当投资与折旧正好平衡,资本存量将不 生变化,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称为稳态水平。 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
12
二、索洛模型
2.资本积累
y
i*=δk*
δk s·f(k)
O
k*
k
图6-1 投资、折旧和稳态
13
二、索洛模型
2.资本积累 储蓄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储蓄率是稳态资本存量水平的一个决定 性因素。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将有较大的资 本存量和较高的产量水平。但储蓄率的增长 只影响收入水平和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对 长期内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
缺点:均衡条件难以满足,而且该模 型不具备自身调节能力
9
二、索洛模型
1.总量生产函数
Y=F(K, L)
y= f (k)
其中y=Y/L ,k=K/L , f (k)=F(k,1)
10
二、索洛模型
2.资本积累 资本存量变动方程:
资本存量的变动=投资-折旧 投资=储蓄
i= s·f (k)
则人均资本存量变动方程为: △k=s·f (k)-δk
14
二、索洛模型
2.资本积累
黄金律稳态:
在选择稳态时,政策的制定者的目标是 使社会各成员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他们关心 的是能够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有最高消 费水平的稳态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表示为k**。黄金律稳态的条件是:
MPK=δ
15
二、索洛模型
3.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资本量减少。令人口
4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2.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 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
素。结构变迁涵盖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各 个层次。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 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 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
发展经济学
2.5 索洛模型与哈罗德问题
索洛模型解决了第一个哈罗德问题 如不考虑折旧,索洛模型的平衡增长意味着sf(k) = nk sF ( K ) L 两边同时处以k,则sf(k)/k = n n
L
K
根据资本—产出比的定义,F(K)/K = 1/v 从而 n = s/v 这就意味着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 率,经济稳定的趋向平衡增长的轨道。原因是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s、v、n都是外生的 常数,而在索洛模型中,资本—产出比是可变 的,经济可以调整到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 增长率的特定的资本—产出比上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GA=Gw这种均衡是“刀刃上的均衡”。因 为一旦两者发生偏离(事实上是经常发生 的),偏离不但不会自行矫正,还会产生更 大的偏离,这也就是所谓的“不稳定原理”, 后人称其为“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举例来说,假定s=10%,Vr=4,于是Gw=2.5%, 假定实际增长率G比有保证的增长率高0.1%,为 2.6%,那么伴随2.6%的产出增长,加速器原理将 要求4×2.6%的国民收入追加投资,投资将达到 产出的10.4%,而储蓄被限制在10%,于是实际 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0.1%导致投资超过储 蓄0.4%。而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任何投资超过储 蓄都将带来设备短缺、存量减少、刺激更多的投 资,带来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扩张。因此实际增长 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将导致实际增长率更快增 长。反之亦成立。对均衡的偏离不是自行矫正, 而是自行加重。
罗斯托(Rostow, W. W.)提出经济起飞的必 要条件之一:生产投资从占国民收入的5%或 不足5%提高到超过10%。这一数值从何而来 呢?
推算
罗斯托假设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经济,资本— 产出率为3.5,每年人口增长率为1%-1.5%。 要使按人口计算的国民生产净值保持原有的水 平的话,国民生产也得按1%-1.5%的速度增长。 根据s = G × v,所以储蓄率必须保持在3.55.25%的水平。 在相同人口增长和资本—产出率条件下,如果 人均收入要提高到2%,国民生产值就要按33.5%的速度增长,那么储蓄率就要提高到 10.5%-12.25%(方法同上)。这就是罗斯托 10%以上比例的来源。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第二章___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又称增长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 的产出量即增大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种经济学说。其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的数 量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后果、经济增长 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目标等等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模式 一、哈罗德——多马模式(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凯恩斯提出了通过增加投资来扩大总需求的理论。20世纪40年代末期, 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根据凯恩斯的思想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 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 1939年,哈罗德发表了《关于动态理论的一篇论文》。在这篇文章中, 他指出,除了李嘉图和斯密的理论是“动态的”之外,尔后直至马歇尔、 凯恩斯,动态理论“消失了”。他认为,他的这篇论文的任务就是要用 “动态”的方法,依据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和汉森的加速原理,来提出一种 动态的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注意到,在凯恩斯的收入分析中,只考虑了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 变动,没有考虑收入变动对下一轮投资的影响,并且只以投资刺激需求增 加从而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本期均衡为目标,没有看到总供给的变化以 及新的均衡,因而是一种静态的、短期的均衡分析。哈罗德认为,投资增
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2)sw≠0,即sp >sw >0,如果资本—产出比不变,当Gw >Gn 时,可以 通过减少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或增加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来提高 储蓄率,使Gw = Gn ;反之,亦然。 (3)新剑桥模式不仅认为收入分配的改变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而且认为经济增长改变着收入分配。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ppt课件
三、模型的含义
哈罗德-多马的增长模型:
g
s v
g=国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储蓄倾向除以资本-产出比
经济增长率就由储蓄倾向和资本-产出比共同决定, 与储蓄倾向成正比关系,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关系。
意义
如果资本-产出比不变:
经济增长率就决定于储蓄倾向或储蓄率,储蓄倾向越高,则 经济增长率越高。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A、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模 型,掌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
B、重点
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起飞理论、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法
C、难点
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模型
D、教学内容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一个运用:
罗斯托(Rostow, W. W.)提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 件之一:生产投资从占国民收入的5%或不足5% 提高到超过10%。这一数值从何而来呢?
罗斯托假设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经济,资本—产出率为3.5, 每年人口增长率为1%-1.5%。要使按人口计算的国民生产 净值保持原有的水平的话,国民生产也得按1%-1.5%的速 度增长。根据s = g × v,所以储蓄率必须保持在3.5-5.25% 的水平。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态
方程式也可写作:
k s y (nd)k
右边的两项都是劳均资本的函数
第一项sy 劳均投资函数
随着劳均资本增加而上升。s被假定不变,与生产 函数曲线形状是一样的,以递减的速率增加,由于 s<1,位于生产函数曲线下方。
第二项(n+d)k 也称为广义的折旧线。
第二讲 经济增长理论(spring)总结
第2节 经济增长核算
第二讲
经济增长理论
产出的变动:
Y MPN N MPK K F ( N , K ) A
其中, MPN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
MPK
为资本的边际产品
将方程的两端同除以Y=A· F(N,K),得:
Hale Waihona Puke Y MPN MPK A N K Y Y Y A
Y MPN N N MPK K K A Y Y N Y K A
第2节 经济增长核算
第二讲
经济增长理论
Y N K A Y N K A
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 + (资本份额×资本增长) +技术进步
增长核算的关键方程
Tuesday, January 22, 2019
第二讲
经济增长理论
(3)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l): 由人均寿命、教育水平、实际人均收入三个指标构成 一个综合指数,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 ◊教育水平:以成人识字率(2/3权数)与初中高各 级学校入学率(1/3权数)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 ◊实际人均收入:以调整的实际人均GDP来表示(按 照购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2、2万人以上地区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社会指标
4、中、小学注册人数总和 6、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数 8、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中使用电、煤、水 等的百分比 10、农业中成年劳动力的百分比 12、人均消费钢的公斤数 14、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 16、工薪收入者在整个从事经济活动人口 中的百分比
教学大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发展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偏重于理论和政策措施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观点带有探讨的性质。
一些理论及经济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采用案例教学对本课程具有可行性,着重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发展经济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农业问题、工业问题、人口问题、资本问题及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等问题。
学会运用理论及经济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习能分析发展中国家政策措施出台的意义,并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能运用经济学中的图形分析方法分析经济问题。
3. 能运用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分析工具。
4. 能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经济学理论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其它说明: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经济学专业,因而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但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线。
该课程涉及的经济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较多,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学知识以及金融学有关知识。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等专业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案例分析课,以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2.课后作业的内容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发展经济学课件-经济增长理论
19
二、索洛模型
2.資本積累
f (k*) δk*
c*
δk* f (k*)
O
k**
k*
圖6-3 穩態產量與穩態折舊量
20
二、索洛模型
3.人口增長 人口增長導致人均資本量減少。令人口
以固定增長率 n 增長。人均資本的增量可以 表示為:
△k =s·f (k)-(δ+n)k
經濟都採用相同的技術,各國 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將趨於一致。它是索洛模 型的一個重要推斷。
25
二、索洛模型
4.技術進步
變數
符號
增長率
每單位效率勞動的資本量
k=K/AL
0
每單位效率勞動的產量
y=Y/AL=f(k)
0
工人人均產量
Y/L=Ay
λ
總產量
Y=AL·y
n+λ
表3-1 有技術進步的索洛模型的穩態增長率
δk s·f(k)
O
k*
k
圖6-1 投資、折舊和穩態
16
二、索洛模型
2.資本積累 儲蓄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
儲蓄率是穩態資本存量水準的一個決定 性因素。如果儲蓄率高,經濟將有較大的資 本存量和較高的產量水準。但儲蓄率的增長 只影響收入水準和短期內的經濟增長率,對 長期內的經濟增長率沒有影響。
17
二、索洛模型
40
二、經濟增長的階段性
在上述兩種理論中,羅斯托側重於從產 業結構角度劃分增長階段,波特則主要強調 了不同階段增長的要素特徵。我們可以將兩 者綜合起來,從增長的要素特徵和產業結構 這兩個方面來確定經濟增長的階段。
41
37
二、經濟增長的階段性
1.羅斯托的經濟增長階段論
发展经济学课件0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贫困问题
增长理论的模型分析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问题
1. 狭义的发展:经济增长
2. 普遍的发展:经济发展
3. 广义的发展:人类全面发展
2.1.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首先,环境保护需要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上, 发展中国家是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费用的,简言之,环境保护是 一种奢侈品,发展中国家是享受不起的。
2) 其次,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应是优 先考虑的目标;而要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当然就 比较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退化。这就 是说,环境恶化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发 展不起来。
4. 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和 参与性的增长模式能够培育和增强文化传统,从而能 够为人们以相互丰富的方式享受他们的文化打开无限 的机会;但是,一种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却 能够毁灭文化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 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不顾自然资源耗 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能持续下 去的,也不值得持续下去。
2.2.2.3.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最有影响的发展度量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它 是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 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其后进行了一些 修正。这个指数也是由3个指标构成:寿命、教育程 度与生活水准。①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 ②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 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给予成人识字率 三分之二权数,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 ③生活水 准以调整的人均GNP来表示。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 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计算出每个指标的 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 的人类发展指数。
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增长核算
第八讲 增长理论
例:美国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
增长因素 总要素投入 劳动:1.34 资本: 0.56 单位投入的产量 知识:0.66 资源配置:0.23 规模经济:0.26 其他:-0.23 国民收入 增长率(%)
1.90
1.02
2.92
第二节 增长核算
第八讲 增长理论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第八讲 增长理论
※(三)二者的关系
(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 (2)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 (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第八讲 增长理论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典型事实 (一)国家间在人均收入方面,进而在生活 水平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第八讲 增长理论
(2)两种分析方法
其一,增长核算,它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 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其二,增长理论,它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 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 化。
第二节 增长核算
第八讲 增长理论
一、增长核算方程 Y=A· F(N,K) Y:总产出; N:劳动的投入; K:资本的投入; A:技术进步状况,又称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第八讲 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与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一国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 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常常用增长率来衡量:
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Yt Yt 1 Gt Yt 1
谭崇台复习要点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参考版)第一章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生产率水平低2、人均收入低3、人口负担严重4 、高水平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的严重依赖6、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二元结构四、千年发展目标1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2普及初等教育3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母亲健康6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8 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三、发展经济学的流派(一)结构主义学派1.代表人物:罗森斯坦一罗丹、纳克斯、普列维什、辛格、缪尔达尔。
活跃在50年代和60年代。
2.基本观点:①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是只适合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不适合商品经济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发展中国家。
②理由: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是一个自动均衡的体系,是具有刚性的不均衡结构3.结构主义的基本模型①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建立在需求互补性概念基础上的平衡增长模型,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结构缺陷。
②中心—外围理论(普拉维什):考查外部结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负面影响(二)新古典学派1.代表人物:鲍尔、瓦伊纳、哈伯勒、舒尔茨、迈因特、乔根森、巴拉萨、纽金特等2.基本观点:①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就象自然界没有飞跃一样,社会经济界也没有飞跃;②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③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④国际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三)激进主义学派1.代表人物:阿明、弗兰克、伊曼纽尔(A. Emmanuel)等;2.基本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状态是由不公正的世界秩序造成的第三章(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2.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
[整理版]生产率及效率分析——经济增长概念
经济增长概念、理论及其演化一、经济增长基本概念与理论(一)概念通常意义:可被简单概括为总产出的持续增长,一直以来沿用GDP和人均GDP来表示。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宏观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原因基本特征:(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2.迅速增长的生产率。
(3.高速的经济结构的变革。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
非农转移工业化过程城市集聚效应(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乃迅速扩大。
(6.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一个明确的可以度量的标准,表示一国潜在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一个比较杂的质的概念,表明一国人民的经济福利处于长期增加的状况,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
库兹涅茨(kuznets)乔根森(jergensen)麦迪逊(maddison)(二)经济增长理论古典-新古典-内生(三)增长与要素增长的源泉:1.资本:物资资本人力资本2.劳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增加3.技术进步生产率的提高,同样的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
丹尼森的七类因素:生产要素供给量增长:劳动要素: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资本要素:资本存量大小。
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知识的进展。
萨缪尔森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二、增长理论的演进索洛“增长理论并非从我的1956和1957的论文开始,而且它肯定不在那结束。
它可能从《国富论》开始,而且或许亚当斯密还有先辈”(1987).经济增长理论200多年的历史就是经济学200多年的发展史。
第2章 经济增长理论
三、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
实际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GA 实际增长率
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 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由实际发生的储蓄率和资 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 产出率来决定: 本—产出率来决定: 产出率来决定 G = S/K s:实际发生的储蓄率,s=S/Y :实际发生的储蓄率, K:实际资本 产量比率 K=△I/△Y=k/y :实际资本—产量比率 △ △ 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实际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储蓄率。 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实际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储蓄率。 在假定生产技术不变,即加速系数( )为一固定比率, 在假定生产技术不变,即加速系数(K)为一固定比率,如 果要获得一定的经济增长率( ), ),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储蓄 果要获得一定的经济增长率(G),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储蓄 );反之 率(s);反之,在加速系数不变的情况下,要使一定的储 );反之,在加速系数不变的情况下, 蓄率下的社会储蓄量为投资所全部吸收, 蓄率下的社会储蓄量为投资所全部吸收,就必须保证一定的 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Gw 有保证的增长率Gw
由人们想要进行的储蓄水平和令投资者满意并与 资本存量相一致的资本—产出率决定的增长率 相一致的资本 产出率决定的增长率。 资本存量相一致的资本 产出率决定的增长率。 由于增长率是在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条件下实 现的,所以被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 现的,所以被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 sd 公式表示: 公式表示:
2. 哈多模型的基本假设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消费又可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一种产品 以用于生产。 以用于生产。 只有两种生产要素 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不变 两种生产要素: 比例固定不变。 (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不变。 劳动L以不变的外生比率 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增长 劳动 以不变的外生比率 增长 规模报酬不变(或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也就是说单位 (3)规模报酬不变(或称为规模收益不变),也就是说单位 产品成本不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技术进步。 产品成本不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技术进步。 资本没有折旧,所有的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 (4)资本没有折旧,所有的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 (5)储蓄 与国民收入Y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 储蓄S与国民收入 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 (5)储蓄 与国民收入 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S=s•Y (6)劳动L以不变的外生比率 增长 )劳动 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增长 以不变的外生比率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六个共同特征:P2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力水平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DependencyBurden)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P2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P2第一,投入结构的变化。
第二,产出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变化。
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
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用尺度是GNP或GDP;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等综合评价表示。
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
在个别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升级1、农-工业结构(工业化)2、城-乡结构(城市化)3、收入分配结构4、制度的结构性变迁5、预期寿命(健康)6、文盲-识字率(教育)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P51、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growth)在巴基斯坦,1975-1992年间,实际GDP每年增长6.3%,而就业只增加2.4%;印度从1975-1989年,GDP增长率为5%,而就业仅增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代,从而资本—产出比难以调整;另一方面,新古典模式中的技术进步 是独立因素,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投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进步。这样, 他们就否定了新古典模式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据此他们认为,在资本— 产出比既定时,要实现稳定的增长,只有调节储蓄率,而储蓄率的改变有 赖于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可见,经济增长是同 收入分配紧密联系的,从而收入分配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Gw=Sf/Cr 式中Gw代表有保证的增长率, Sf为人们在一定收入下满意的储蓄率,Cr 为投资者满意并与其资本存量相适应的资本——产出比。因而,经济稳定 增长的条件:人们愿意进行的储蓄恰好等于投资者预期的投资需求,经济 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因为在有保证的增长率下,资本家的预期投资需求 若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就能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实现储蓄与投 资相等,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实际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它是由实际发生的储蓄 率与实际发生的资本——产出比决定的。即:
G = s/C 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
Gw = G 但二者相等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相等只会在偶然的情况下实现,这
恰如在“刃锋”上走路,二者相等的均衡道路十分狭窄。正是实际增长率 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不一致,导致经济的收缩与扩张,产生了经济的波动。
的观点。并且把技术进步单独列项,作为经济增长最有意义、贡献最大的一 个
因素独立出来。这种区分和方法论上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2)它重新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使资本产出 比由固定不变变为可变。这样,可以通过调整资本—劳动比来改变资 本—产出比,从而增加了经济增长率的可调节性,克服了增长率只有一 个唯一值的“刃锋”问题,使经济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 (3)强调了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在新古典模型中, 资本—产出比的调整主要不是通过国家干预作到的,而是通过市场机制 的调节实现的。 (4)说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随着经济增长,资本投入 的增加使资本的生产力递减从而利润率下降,而劳动投入的减少使劳动 边际生产力相对增加从而工资率上升,因而收入分配有利于工人不利于 资本家。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
哈罗德——多马模式的中心内容是要说明:经济稳定增长所需要的条件 和产生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如何调节经济实现长期的均衡增长。为此, 哈罗德提出了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概念。
有保证的增长率是“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 其目的而需要的资本货物额相适应的”增长率,其公式可表达为:
新剑桥学派是凯恩斯左派,他们以哈罗德—多马模式为基础,以李嘉 图和马克思经济分析为依据和方法,提出了新剑桥增长模式,来与新古 典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抗争。他们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式中存在着内在 的不稳定性即“刃锋”问题,新古典模式试图用改变资本—产出比来解 决,但是,由于投资具有“油泥—陶土模式”(putty-clay model)的性质, 即初始时可变,一旦形成为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就无法改变,因而凝固 在现有物质资本中的生产技术是不易改变的。这就决定了生产要素不易 迅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哈罗德提出了“资本——产出比”概念,利用它来 推算第二期达到充分就业所需的追加投资,以使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均衡增 长相适应。这样,哈罗德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引入了时间因素,并且用“比 率分析法”(增长率、储蓄率)代替了凯恩斯的“水平分析法”(国民收 入、储蓄与投资的水平),从而将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动态化了。
Q A f
则
K K
L L
Q Q
A A
wK
K K
wL
L L
该式表明,经济增长率决定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产
出弹性(相对收入份额),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变化。新古典模式的理论 意义:
(1)它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 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最重要贡献”
哈罗德注意到,在凯恩斯的收入分析中,只考虑了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 变动,没有考虑收入变动对下一轮投资的影响,并且只以投资刺激需求增 加从而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本期均衡为目标,没有看到总供给的变化以 及新的均衡,因而是一种静态的、短期的均衡分析。哈罗德认为,投资增
加引起的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可以使本期实现就业均衡,但投资增加不仅刺 激了总需求,引起收入的成倍增加(乘数原理),而且刺激了总供给,引 起了生产能力的增加,追加的生产能力带来了下一期收入的更快增长,更 多的收入又会转化为更多的追加投资(加速原理),如此累进不已。因而, 本期的国民收入在下一期就不足以提供充分就业,从而总供求也不能保持 均衡。所以,要实现充分就业,本期投资必须大于上期投资。
Gn = Sn/Cn Gn是社会最适宜的自然增长率, Sn是一定制度安排下最适宜的储蓄 率 (或投资率), Cn是最适宜的预期资本——产出比,它体现着人口增长 与技术进步条件下现有的资本存量能够吸收全部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 自然增长率有助于研究长期经济的波动问题。 (1)当Gw> Gn时,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与技术水平 所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到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水平限制,储蓄过度,经济 长期停滞。 (2) Gw< Gn时,储蓄和投资未达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 度,生产的增加有充分的余地,经济将出现长期繁荣趋势。 (3) Gw= Gn时,社会出现均衡增长。 总之,实现长期的、理想的均衡条件:
G=△Y/Y=( S/Y )/(△K/ △Y)= ( S/Y )/(I/ △Y)= s/C 即
G= s/C 哈罗德认为:“这一方程式是投资必须总是等于储蓄这一事实的动态化
的表述”,因而他的理论是以凯恩斯的理论为依据的,不同的是他将凯恩 斯的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了,即在公式中引入了时间因素和资本——产出 比概念,强调了投资既增加收入,又增加生产能力的双重效应。
(1)若G< Gw ,表明实际储蓄率(即实际投资率)小于满意的储蓄 率,形成累积性的投资缩减,导致经济收缩与失业。
(2)若G> Gw,引起累积性经济扩张。 自然增长率是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 大增长率,它反映了人口与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经济增长的关系。公式为:
G = Gw = Gn 因为,G ,Gw ,Gn各自取决于不同的因素,G取决于有效需求, Gw 取决于资本家的意向与预期, Gn取决于人口与技术进步,三者之间没有 必然的联系。当三者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长期的经济波动,哈罗德 认为,国家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干预来使三者相等。
二、新古典增长模式
哈罗德——多马模式出现后,受到重视,但也受到来自索洛、罗宾逊 等人的批评,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定不合理, 因为它否定了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规定资本—劳动的配合比例不变。 (2)该模式中资本—产出比是一个平均量的概念,意味着平均的资本— 产出比和增量的资本—产出比相等,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收益递 减时,二者并不相等。(3)它是一个非价格模式,即主要是以资本价值 论为基础,没有考虑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对增长的调节问题。过分依赖于 国家干预,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4)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 长的重要作用。(5)它所设计的增长道路是一个狭窄的“刃锋”。
令Y=国民收入,K=资本,I=净投资(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资本存量 的变化),S=储蓄
经济增长率G=△Y/Y 储蓄率s=S/Y 由于储蓄等于投资即S=I,所以,s=S/Y=I/Y 资本——产出比C= △K/ △Y 因为资本存量的变化( △K)就是投资(I),所以
C=△K/ △Y=I/ △Y 从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则可以减少利润在 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以降低储蓄率,使Gw = Gn ;反之,则可以增加利润在
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2)sw≠0,即sp >sw >0,如果资本—产出比不变,当Gw >Gn 时,可以 通过减少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或增加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来提高 储蓄率,使Gw = Gn ;反之,亦然。
(3)新剑桥模式不仅认为收入分配的改变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而且认为经济增长改变着收入分配。
P
1
I SW
Y (SP SW ) Y (SP SW )
因为 I S S sY PSP WS W
上式说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P/Y )取决于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sp 和投资率(I/Y)两个因素。假定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不变,则投资率I/Y越 高,收入分配越有利于资本家。又由于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关系密切,高 增长率意味着高投资率,因此,经济增长越高,国民收入分配越有利于资 本家阶级,而不利于工人阶级。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又称增长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 的产出量即增大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种经济学说。其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的数 量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后果、经济增长 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目标等等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模式 一、哈罗德——多马模式(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结论:①在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有利于资本家不利于工人。经济增长
中收入分配的趋势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工资的比重越 来越小。
②经济增长加剧了收入分配的比例失调,收入分配的比例失调反过来又影响 经济增长,并引起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一结论与新古典学派认 为经济问题根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