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35ea65af1ffc4ffe47ac19.png)
K
' MY
K MY
MY K MY ' lg K MY lg K MY lg M lg Y M Y M Y
10
2.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 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 ' • ① K MY 一定时,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 K • ②浓度一定时, MY 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 。所有对 K MY 产生影响的因素如酸效应、 配位效应等,也会影响突跃范围的大小。
11
2.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重点是化学计量点和±0.1% 时 pM 的 计 算 ; 可 以 准 确 滴 定 的 条 件 (lgcK≥6);
12
3、理解条件稳定常数的意义,并掌握有 关计算
lg k 'MY lg k MY lg M lg Y lg MY
k 'MY 意义:表示有副反应时 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
3
一、配合物的绝对稳定常数
MY (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 K MY M Y • M + Y = MY • 式中: k 为一定温度时金属—EDTA配合 物的稳定常数,此值越大,配合物越稳 定;[M]为未参加配位反应的金属离子浓 度;[MY]为生成的配合物浓度;[Y]为未 参加配位反应的配位剂浓度。
Y Y ( H ) Y ( N ) 1
7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 其它配位剂L与M发生配位反应,使主反应 的程度降低,这种现象称配位效应,其大小 用配位效应系数 M ( L ) 来衡量。
MLn M ' M ML MLn ML M ( L) 1 M M M M
分析化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总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fb4b98c77da26925c5b066.png)
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2.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3.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4.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5.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6.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
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7.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
包括t 检验和F检验。
8.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的一点。
9.滴定终止(指示剂改变颜色)的一点。
10.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所造成的相对误差。
可用林邦误差公式计算。
11.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或其相关参数随加入的滴定剂体积而变化的曲线。
12.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溶液浓度及其相关参数发生的急剧变化为滴定突跃。
13.滴定分析中通过其颜色变化来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试剂。
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存在型体。
14.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常用作滴定剂。
15.可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6.以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对滴定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作图而得的曲线。
17.化学计量点附近(±0.1%)pH的突变。
18.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引起的误差,与指示剂的选择有关。
19.能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溶剂。
包括酸性溶剂、碱性溶剂和两性溶剂。
20.为一定温度时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形成常数,以K MY表示,此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21.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有机染料显色剂,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22.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极稳定的配合物,过量的EDTA不能将其从MIn中夺取出来,以致于在计量点附近指示剂也不变色或变色不敏锐的现象。
2024年6月份考试 1238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2024年6月份考试 1238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52ba4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d.png)
1238 分析化学复习题1、银量法中,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为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Ag+,称为()法。
A、莫尔B、佛尔哈德C、碘D、法扬斯答案: B2、各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称为()。
A、误差B、公差C、相对偏差D、偏差答案: D3、配制1mol ·L-1 NaOH溶液500ml,应称取()g固体NaOH。
A、 2B、 5C、10D、 20答案: D4、将2.4374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是()。
A、 2.437B、 2.438C、 2.43D、 2.436答案: A5、从1L1mol ·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mol ·L-1? ()A、 0.5B、 1C、 1.5D、 2答案: BA、称量瓶B、容量瓶C、锥形瓶D、安瓿答案: A7、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应()。
A、穿戴工作服B、戴手套C、有第二者陪伴D、自己独立完成答案: C8、在进行容量仪器的矫正时所用的标准温度是()℃。
A、 15B、 20C、18D、 19答案: B9、滴定管在记录读数时,小数点后应保留()位。
A、 1B、 2C、 3D、 4答案: B10、下面不宜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移液管答案: D11、现需要配制0.1000mol/L K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最合适的量器是()。
A、容量瓶B、量筒C、刻度烧杯D、酸式滴定管答案: AA、眼睛看着滴定管中液面下降的位置B、眼睛注视滴定管流速C、眼睛注视滴定管是否漏液D、眼睛注视被滴定溶液颜色的变化答案: D13、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下降至管尖后,应等待()以上。
A、 5sB、10sC、15sD、 20s答案: C14、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
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答案: A1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557f8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2.png)
M NaCl S
100%
0.1002 24.60 58.44 100%
1000
0.2015
71.49%
2. 吸取水样100.0 mL,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1025 mol/L的 EDTA滴定,用去22.02 mL,求以CaCO3(mg/L)表示时水的总硬 度。已知CaCO3的摩尔质量为100.1 g/mol。
酸性、中 性、弱碱 性 弱酸性、 中性
指示剂加 入时间 滴定前
近终点
终点现象 蓝色出现
蓝色刚好 消失
误差来源
I2挥发I-氧 化
防止I2挥发: 过量的KI; 室温;快 滴慢摇
防止I-氧化: 碘量瓶; 低酸度下 滴定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
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2+。 KMnO4法滴定时,常用的酸碱性条件为强酸性条件,用硫酸调节酸 度。
wCa
(cV )EDTA M Ca S 103
100%
0.0500012.10 1.500103
40.08
100%
1.62%
1.分析化学按分析方法的测定原理可分为
和仪器分析。
2.某酸碱指示剂的KHIn=1.0×10-6,则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
3.直接碘量法以蓝色
为滴定终点。
4.标准溶液浓度的常用表示方法有物质的量浓度和
硬度 cV EDTA M CaCO 3 10
0.01025 22.02100.110 225.9mg / L
3.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 1.502 g,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0 mL容
量瓶中,计算K2Cr2O7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K2Cr2O7的摩
尔质量是294.2 g/mol。
《 分析化学 》复习资料-好
![《 分析化学 》复习资料-好](https://img.taocdn.com/s3/m/bffdd02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0.png)
(对)7、氢的标准电极电位是零。
(错)8、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时,可以用手捏吸收池的任何面。
(对)9、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表示其保留时间越长。
(对)10、高效液相色谱适合于分析沸点高、极性强、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
(对)11、酸碱滴定突跃范围越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多。
(错)12、某测定的精密度越好,则该测定的准确度也越好。
(对)13、将6.63451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结果是6.6345。
(对)14、碘量法中最主要的两个误差来源是I2的挥发和I-被空气氧化。
(对)15、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右手持滴定管,眼睛平视。
三、简答题或论述题1、将下列数据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1)29.225(2)0.259350(3)22.0451(4)0.286550(5)2.8351×10-3(1)29.22 (2)0.2594 (3)22.04 (4)0.2866 (5)0.0028352、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两者有何区别?解:化学计量点: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定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我们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即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不同点:化学计量点是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求得的理论值,而滴定终点是实际滴定时的测得值。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哪几个主要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用于测量和记录待测物质对紫外光、可见光的吸光度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仪器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其波长范围一般为200~1000 nm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记录系统五大部件构成。
光源是提供入射光的装置。
单色器是将光源辐射的复合光色散成单色光的光学装置。
吸收池是用于盛装试液的装置。
检测器是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装置。
显示器是将检测器输出的信号放大并显示出来的装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有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以及光电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计等。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8a59c308a1284ac8504364.png)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10
四种滴定方式的适用条件和相应特点
11
四种滴定方式的应用示例
12
1.用2×10-2mol.L-1EDTA滴定2×10-2mol.L1Fe3+溶液,若要求△pM’=±0.2,Et=0.1%, 计算适宜的酸度范围。
解:(1)最高酸度 )
lg α Y ( H ) = lg k FeY − 8 = 25.1 − 8 = 17.1
对Zn2+: α Y ( Cd ) = 1 + k CdY [Cd ] = 1 + 1016.46 × 10 −3.81 = 1012.65
pH = 6.0时,α Y ( H ) = 10 4.65
α Y = α Y ( H ) + α Y ( Cd ) − 1 = 10 4.65 + 1012.65 − 1 ≈ 1012.65
查表
(此时k 'MY 最大) pH
8
[ 最低酸度: 最低酸度: OH ] =OH ) n ] CM
pH
' 最佳酸度: 最佳酸度: pM sp = pM 'ep = lg k 'MIn 对应的pH
lg k 'MY = lg k MY − lg α Y ( N )
α Y ( N ) = 1 + k NY [ N]
sp Al
故不能选择滴定Zn 故不能选择滴定 2+
1 (2).C = = 0.27mol.L−1 37 × 100 × 10 −3 AlF63− : lg β1 − lg β 6 : 6.13,11.15,15.00,17.75,19.37,19.84.
sp F−
据C sp− 及β i 可初步判断AlF52− 为主要形式。 F
药本-《分析化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药本-《分析化学》(本)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1ba4dd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d.png)
分析化学(本)形考任务(一)(请学习完第1~3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2、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5、下列对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6、2.050×10-2有几位有效数字(四位)7、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2.01的是(2.006 )8、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该称取的质量是(0.2g)9、滴定反应式t T + b B = c C + d 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t:b )10、下列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11、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的含义是(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12、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增大2个pH单位)13、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被测物质B完全反应的点是(化学计量点)14、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15、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为(4~6 )16、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 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pK In=9.1))17、下列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的是(蒸馏法测NH4+时,用HCl吸收NH3,以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pH=7.0 NaOH滴定H3PO4至pH4.0时)18、 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低)19、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水杨酸钠)20、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 NH4+)21、下列对苯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冰醋酸可用于苯甲酸的非水酸滴定的溶剂)22、下列关于αY(H)值的叙述正确的是(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23、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 pH12 )24、使用铬黑T指示剂的合适的pH范围是(7~10 )2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1:1 )26、αM(l)=1表示( M与L没有副反应)27、使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lgcK’MY≥6 )28、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结论(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29、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30、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环境湿度的改变)31、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不包括(催化剂)32、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一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包括(重氮化滴定法)33、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沉淀的摩尔质量大)34、下列不符合或违反无定型沉淀生成条件的是(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35、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含沉淀剂的稀溶液)36、用洗涤的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吸附共沉淀杂质)37、在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大小无关的是(指示剂的浓度)38、溶液pH测定时,需要用pH已知的标准溶液定位,目的是(消除酸差影响)39、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在水中浸泡24小时)40、双液接甘汞电极中硝酸钾溶液的主要作用是(盐桥)41、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下列哪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响应(有机氯农药)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酷酸■高飯酸体系滴定的是:苯酚1、核磁共振氢谱主要是通过信号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C)。
分析化学期末总复习
![分析化学期末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abf9c8f84868762caaed5cb.png)
⑵ 随机误差的减免
•
——增加平行测定的 次数, 取其平均值, 可 以减少随机误差。 即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
注意:错误误差发现后应 弃取,不参加平均值计算
§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觃则
• • •
一、有效数字及位数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觃则 三、有效数字觃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是由一些随机的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⑵特点: ①不恒定,无法校正
无确定的原因;无一定的大小和方向;不重复出现
②多次测定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见图)
⑶产生的原因: ①偶然因素(室温,气压的微小变化);
②个人辩别能力(滴定管读数)
3、误差的减免
⑴ 系统误差的减免
①方法误差——采用标准方法作对照试验
5. 酸碱反应的本质
6. 水的质子自递 7. 酸碱的相对强弱关系 8. 溶剂对酸碱强度的区分效应不拉平效应
2-5 酸碱质子理论
1. 定义: 酸——凡是能够放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碱——凡是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都为碱。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溶液,也适用于非水溶液 彼此只差一个质子,而相互转化的一对酸碱称为 共轭酸碱对 例如:对于磷酸H3PO4 ,其共轭碱为H2PO4- ,而 不是HPO42-或PO43-。
mNa2CO3
1 0.1mol/L 20mL 105.99g/mo l 10 3 L/mL 0.1g 2
1 3 cHClVHClM Na2CO3 10 2
同理,当消耗40mL时, m=0.22g
试样量称量范围为 0.11g~0.22g
Na 2B4O7 5H2O 2H3BO 3 2NaH 2BO 3
期末考-分析化学复习提纲
![期末考-分析化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91012bcc17552707220899.png)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分析化学简介一、分析化学的定义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第二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一、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根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分为有:方法误差: 溶解损失、滴定误差仪器误差: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试剂误差: 不纯操作误差: 滴定管读数误差、颜色观察二、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δ表示 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RE %表示x δμ=-%100%100%x RE δμμμ-=⨯=⨯三、精密度和偏差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练习: 用甲醛法测定某铵盐试样中氮的含量,五次测定的结果如下:20.43%,20.61%,20.33%,20.78%,20.50%。
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1. 有效数字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2. 在0~9中,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又是无效数字3.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4.pH ,pM ,pK ,lgC ,lgK 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整数部分只代表该数的方次例:pH = 11.20 → [H+]= 6.3×10-12[mol/L] 两位(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四舍六入五成双,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没数要留双”0.32554 → 0.3255 0.36236 → 0.3624 10.2150 → 10.22150.65 → 150.6 75.5 → 76 16.0851 →16.092有效数字计算规则(1)加减法:当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它们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依据。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d2207d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7e.png)
《分析化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至第二计量点时至第二计量点时pH=_ 9__pH=_ 9_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酚酞酚酞__作指示剂。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______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系统误差__;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H 2O 标定NaOH 引起引起__系统误差系统误差__;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_________随机随机随机_________。
2.2.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为了减少CuI 对I 2的吸附的吸附,,常加入常加入_KSCN__KSCN__KSCN_试剂试剂试剂,,使CuI 沉淀转化为不易吸附I 2的___CuSCN________CuSCN_____沉淀。
沉淀。
沉淀。
3.3.当用当用0.01mol/L EDTA EDTA 滴定浓度均为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 的金属离子M 和N 时,若采用控制酸度方法,则准确滴定M 离子(△pM=0.2, TE ≤ 0.3%)应满足lg K D ³____5______5__。
4.4.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10-2,K a2 = 1×10-6,K a3 = 1×10-12。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有标准溶液滴定时有___2_____2__(个)滴定突跃。
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pH ==___4____4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____甲基橙甲基橙甲基橙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9__pH=___9__,可选用,可选用,可选用_________酚酞酚酞酚酞______作指示剂作指示剂作指示剂5.5.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 准确准确准确 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 选择是否选择是否适当适当 有关。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47e21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a.png)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
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复习资料的积累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的汇编,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理论知识篇1.基础知识概述: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术语的解释。
例如,酸碱理论、溶液的浓度计算、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2.分析方法分类: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其原理。
如重量法、容量法、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
重点强调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3.仪器设备: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常用的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如电化学分析仪器、光谱仪器、质谱仪器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实验技能篇1.实验操作步骤: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例如,溶液的配制、标定曲线的绘制、样品的预处理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数据处理与分析: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技巧。
如数据的平均值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曲线拟合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结果的解释与评价: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如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三、综合应用篇1.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分析化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分析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案例分析:复习资料中应包括一些分析化学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如对某种药物成分的分析、对某种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的检测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案例分析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3.综合实验设计:复习资料中应包括一些综合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如设计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案、设计一个新的分析方法等。
大学生分析化学复习资料
![大学生分析化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57bb3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7a.png)
⼤学⽣分析化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选择题1.试样⽤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2.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3.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g/mL)为-----------------------------------------( )(A) 0.5 (B) 2.5 (C) 5.0 (D) 254.每100 mL⼈体⾎浆中,平均含K+18.0mg和Cl-365 mg。
已知M(K+)= 39.1 g/mol, M(Cl-) =35.5 g/mol。
⾎浆的密度为1.0 g/mL。
则⾎浆中K+和Cl-的浓度为----------( )(A) 1.80 ×10-1和3.65 mol/L (B) 7.04×10-3和1.30×10-1 mol/L(C) 4.60×10-3和1.03×10-1 mol/L (D) 4.60×10-6和1.03×10-4 mol/L5.海⽔平均含1.08×103 g/gNa+和270 g/gSO42-, 海⽔平均密度为1.02g/mL。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则海⽔中pNa和pSO4分别为-------( )(A) 1.32 和 2.54 (B) 2.96 和 3.56 (C) 1.34 和 2.56 (D) 4.32 和 5.546.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A) 分析纯CaO (B) 分析纯SnCl2·2H2O (C) 光谱纯三氧化⼆铁 (D) 99.99%⾦属铜7.⽤邻苯⼆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0.1 mol/L NaOH溶液,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M r(KHC8H8O4)=204.2] ---------------- ( )(A) 0.2 g左右 (B) 0.2 g ~ 0.4 g (C) 0.4 g ~ 0.8 g (D) 0.8 g ~ 1.6 g8.在滴定分析中所⽤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其原因是-----------------(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 (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终点误差⼤(C)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 (D) (A)、(C)兼有之(A) 0.16 (B) 0.32 (C) 0.08 (D) 0.649.今欲测定某含Fe、Cr、Si、Ni、Mn、Al等的矿样中的Cr和Ni, ⽤Na2O2熔融, 应采⽤的坩埚是------------------------------( )(A) 铂坩埚 (B) 银坩埚 (C) 铁坩埚 (D) ⽯英坩埚10. ⽤HCl + HF分解试样宜选的坩埚是-----------------( )(A) 银坩埚 (B) 瓷坩埚 (C) 铂坩埚 (D) ⽯英坩埚11.⽤NaOH熔融分解试样宜选的坩埚是---------------------( )(A) 铂坩埚 (B) 瓷坩埚 (C) 银坩埚 (D) ⽯英坩埚12.今欲测定含Fe、Cr、Si、Ni、Mn、Al等的矿样中的Cr和Ni, ⽤Na2O2作熔剂, 熔融后以⽔提取熔块, 溶液的成分是---------------------( )(A) FeO33-、CrO42-、SiO32-、MnO4-和Ni2+ (B) CrO42-、SiO32-、Ni2+、MnO4-和AlO2-(C) Cr2O72-、SiO32-、MnO4-和AlO2- (D) CrO42-、SiO32-、MnO4-和AlO2-13.欲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中Fe2O3的含量,溶解试样⼀般宜⽤的溶剂 ( )(A) HCl (B) H2SO4 (C) HNO3 (D) HClO414.以下物质必须采⽤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K2Cr2O7 (B) Na2S2O3 (C) Zn (D) H2C2O4·2H2O15.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法配制的是-------------( )(A) KMnO4 (B) NaOH (C) K2Cr2O7 (D) FeSO416.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间接法配制的是-----------------( )(A) NaCl (B) Na2C2O4 (C) NaOH (D) Na2CO317.1:2 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6mol/L (B) 12mol/L (C) 24mol/L (D) 18mol/L⼆.填空题1.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被测物质量分数⾼于________%为常量分析; 称取试样质量⾼于________g为常量分析。
大学分析化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大学分析化学总复习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3ba945fe4733687e21aa2b.png)
第二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
二、数据处理 1、可疑值得取舍 4d法 Grubbs法
Q检验法 2、平均值与标准值得比较:t检验法
3、两个平均值的比较: 先F检验再t检验法 有效数字 三、有效数字 修约规则 计算规则
第三章 滴定分析
一、几个概念
2.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一、配合平衡 K 、 β 二、EDTA及其配合物
EDTA的性质 配合物的特点
Y(H)
三、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酸效应系数α EDTA的副反应系数α 共同离子效应系数αY(M) 配位效应系数αM(L)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αM 水解效应系数αM(OH) 条件稳定常数K' lg K ' = lg K – lgαY - lgαM
一元弱酸溶液pH计算公式的推导、近似公式的应用 两性溶液pH值得计算
三、酸碱指示剂 作用原理、指示剂的用量、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四、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强碱——强酸 强碱——一元弱酸 强碱——多元弱酸 五、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混合碱的分析 1.双指示剂法 2.BaCl2法 特点、影响突跃的因素、 准确滴定的判断条件
参比电极: 指示电极:
甘汞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玻璃膜电极 电极构造、电 极反应、作用 氟离子选择电极 原理
离子选择性电极
直接电位法
电位滴定法
pH的测定 氟离子含量的测定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一、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朗伯-比尔定律; A= k bc 适合于平行单色光 溶液 2.比尔定律的偏离及其原因
注意写出配平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复习题(终)
![分析化学复习题(终)](https://img.taocdn.com/s3/m/e8e46d9d5fbfc77da269b160.png)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A卷/B卷)一、选择题B1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B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A.0.1-1g B.0.01-0.1g C.0.001-0.01g D.0.00001-0.0001g E.1g以上C3、酸碱滴定法是属于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化学分析D.光学分析E.色谱分析A4、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化学分析E.仪器分析E5、在定性分析化学中一般采用A.仪器分析B.化学分析C.常量分析D.微量分析E.半微量分析B6、用直接法称量某样品质量时,若称量前微分标尺的零点停在光幕标线左边,并相差2小格,在此状态下称得该样品的质量为15.2772g,则该样品的真实质量为A.15.2772gB.15.2770gC.15.2774gD.15.2752gE.15.2792gB7、定量分析中称取多份样品或基准物质时采用A.直接称量法B.递减称量法C.固定质量称量法D.A和B均可E.B和C均可B8、下列部件中可用于调节天平零点的是A.重心调节螺丝B.平衡调节螺丝C.升降枢纽D.水平仪E.指针E9、欲称取13gNa2S2O3·5H2O试剂配制溶液,应选用A.半机械电光天平B.全机械电光天平C.微量天平D.电子天平E.托盘天平E10、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加错试剂C.看错砝码读数D.滴定时溅失少许滴定液E.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吻合D11、由于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属于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操作误差D、方法误差E、试剂误差C12、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C.仪器误差D.过失误差E.操作误差E13、空白试验能减小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方法误差D.操作误差E.试剂误差E14、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准仪器D.回收试验E.多次测定取平均值C15、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mol/L、0.1024mol/L、0.1022mol/L、0.1023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1048mol/L,该学生的测定结果A.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较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D.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E、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B16、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标准偏差A17、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1.005B.2.10000C.1.00D.1.1050E.PH=12.00D18、用万分之一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E.五位C19、一次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A.精密度差,准确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差C.精密度高,准确度高D.精密度差,准确度差E.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A20、下列属于对照试验的是A.标准液+试剂的试验B.样品液+试剂的试验C.纯化水+试剂的试验D.只加试剂的试验E.只加标准品的试验E21、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A.Rd≤2%B.Rd≤0.02%C.Rd≥0.2%D.Rd≥0.02%E.Rd≤0.2%D22、在用HCl滴定液滴定NaOH时,记录消耗HCl的体积正确的是A.24.100mlB.24.1mlC.24.1000mlD.24.10mlE.24mlC23、化学计量点是指A.滴定液和被测物质的质量完全相等的那一点B.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折点C.滴定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反应完全时的那一点D.滴入滴定液20.00ml时E.待测物质与滴定液体积相等时的那一点D24、用直接法配制滴定液,应选用的量器是A.烧杯B.量筒C.锥形瓶D.容量瓶E.试剂瓶B25、滴定分析法是属于A.微量分析B.常量分析C.半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E.定性分析A26、T T/A表示的意义是A.1m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B.1ml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1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D.1L滴定液所含溶质的质量E.100ml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27、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关系为A.两点含义相同B.两点必须吻合C.两者互不相干D.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E.两者的吻合程度与滴定误差无关C28、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A.分析纯试剂B.标定溶液C.滴定液D.基准试剂E.优质试剂B29、如果基准物质H2C2O3·2H2O保存不当,部分风化,用它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A.结果偏高B.结果偏低C.准确D.无法确定E.对结果无影响C30、在滴定分析中,所使用的滴定管中沾有少量纯化水,使用前A.必须在电炉上加热除去水B.不必进行任何处理C.必须用少量待盛装溶液荡洗2-3次D.用洗液浸泡处理E.必须用HCl溶液荡洗2-3次D31、下列纯物质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是A.H2C2O4B.ZnOC.As2O3D.Na2CO3E.KClO3B32、用T HCl/NaOH=0.004000g/ml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终点时消耗HCl20.00ml,试样中含NaOH的质量为A.0.8000gB.0.08000gC.0.004000gD.0.008000gE.0.04gD33、对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A、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酸B、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碱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有关D、指示剂的变色与其K HIn有关E、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指示剂的用量有关C34、用HCl滴定Na2CO3接近终点时,需要煮沸溶液,其目的是A、驱赶O2B、为了加快反应速度C、驱赶CO2D、因为指示剂在热的溶液中容易变色E、因为Na2CO3中有少量微溶性杂质B35、标定NaOH滴定液时常用最佳的基准物质是A、无水碳酸钠B、邻苯二甲酸氢钾C、硼砂D、草酸钠E、苯甲酸C36、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是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B、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C、只能用混合指示剂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好在突越范围内E、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PK HinE37、酸碱滴定中需要用溶液润洗的器皿是A、锥形瓶B、移液管C、滴定管D、量筒E、以上B和CC38、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KBr含量时,K2CrO4指示剂用量过多将产生A、正误差B、平行结果混乱C、负误差D、使终点变色更敏锐E、无影响D39、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溶液的PH值在6.5-10.5范围内,如酸度过高则A、AgCl沉淀不完全B、AgCl易形成胶状沉淀C、AgCl沉淀对Cl-的吸附力增强D、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E、AgCl沉淀对Ag+的吸附力增强A40、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A、Cl-B、Ag+C、Ba2+D、SCN-E、I-B41、用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时,为防止沉淀的转化,在加入过量的AgNO3滴定液后,应加入一定量的A、NaHCO3B、硝基苯C、硝酸D、硼砂E、CaCO3C42、AgNO3滴定液应储存于A、白色容量瓶B、棕色容量瓶C、棕色试剂瓶D、白色试剂瓶E、棕色滴定管D43、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其滴定终点的颜色是A、黄色B、白色C、淡紫色D、淡红色E、黄绿色B44、在沉淀滴定法中,同时都要用到AgNO3和NH4SCN两种滴定液的方法是A、铬酸钾指示剂法B、铁铵钒指示剂法C、吸附指示剂法D、NaOH水解法E、Na2CO3熔融法C45、在银量法中要用到的基准物质是A、Na2CO3B、邻苯二甲酸氢钾C、NaClD、硼砂E、ZnOD46、在PH>11的溶液中,EDTA的主要存在型体是A、H6Y2+B、H2Y2-C、H4YD、Y4-E、H5Y+E47、对金属指示剂叙述错误的是A、指示剂本身颜色与其生成的配位物颜色应显著不同B、指示剂应在一适宜PH范围内使用C、MIn稳定性要略小于MY的稳定性D、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有良好的可逆性E、MIn稳定性要大于MY的稳定性C48、DETA滴定Ca2+、Mg2+、总量时,以EBT作指示剂,指示终点颜色的物质是A、Mg-EBTB、Ca-EBTC、EBTD、MgYE、CaYA、H2Y2-B、H6Y2+C、H5Y+D、HY3-E、Y4-B49、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生成的配位物颜色是A、颜色加深B、无色C、紫红色D、纯蓝色E、亮黄色A50、标定EDTA滴定液的浓度应选择的基准物质是A、氧化锌B、硼砂C、邻苯二甲酸氢钾D、碳酸钠E、重铬酸钾D51、关于水的硬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的硬度是反映水质的主要指标之一B、水的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的总量C、水的硬度最通用的测定方法是EDTA滴定法D、测水的硬度时,以钙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E、水的硬度可用每升水中所含CaCO3的毫克数来表示C52、铬黑T指示剂在纯化水中的颜色是A、橙色B、红色C、蓝色D、黄色E、无色B53、高锰酸钾法中,调节溶液酸性使用的是A、HClO4B、H2SO4C、HNO3D、HBrE、HClB54、间接碘量法中,加入KI的作用是A、作为氧化剂B、作为还原剂C、作为掩蔽剂D、作为沉淀剂E、作为保护剂C55、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min内)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是A、KI加量太少B、空气中氧的作用C、待测物与KI反应不完全D、溶液中淀粉过多E、反应速度太慢D56、用K2Cr2O7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的滴定方式是A、直接滴定法B、间接滴定法C、剩余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E、氧化还原滴定法C57. 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KBr含量时,K2CrO4指示剂用量过多将产生()A.正误差B.平行结果混乱C.负误差D.使终点变色更敏锐E.无影响A58. 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A. Cl-B. Ag+C.Ba2+D.SCN-E.I-B59. 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时,为防止沉淀的转化,在加入过量AgNO3滴定液后,应加入一定量的()A.NaHCO3B.硝基苯C.硝酸D.硼酸E.CaCO3B60. AgNO3滴定液应储存于()A.白色容量瓶B.棕色试剂瓶C.白色试剂瓶B61. Mohr(莫尔) 沉淀滴定法中使用的指示剂为( )A. NaCl;B. K2CrO4C.NaAsO4D.(NH4)2SO4·FeSO4E.荧光黄C62.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 C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ca8206bb68a98271fefa46.png)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1. 分析化学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2. 定性分析的对象包括:样本,分析物3. 按样本大小可分为:常量分析(固:>100mg ,液:>10mL ),半微量分析(固:10~100mg ,液:1~10mL ),微量分析(固:0.1~10mg ,液:0.01~1mL )4. 按分析物在样品中所占含量可分为:主要(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0.01%)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 绝对误差:E=T X -3. 相对误差:Er=⨯-TT X 100% 4. 准确度: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
误差小,准确度高。
5. 偏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6. 绝对偏差:di =Xi-X7. 相对偏差:dr =⨯-XX Xi 100% 8. 相对平均偏差:⨯⋅-=∑Xn X Xi dr 100% 9. (样本)标准偏差:s=()1-n X -Xi n 1i 2∑=10.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值相互符合的程度,常用偏差大小表示。
11. 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高,才能保证有准确的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
(如无系统误差存在,则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12. 校正系统误差(准确度,误差)的方法:改进方法,校正仪器,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回收率实验13. 校正随机(偶然)误差(精密度,偏差)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14.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不一定大15. 可疑值的取舍:G 检验(书p17)(G=sX X i -,s :标准偏差),Q 检验(p18) 16.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p14):n st X ⋅±=μ(t :查表可得,n ;测定次数)17. 判断两组数据精密度是否有差异(p19):F 检验(与偏差有关)(F=22s s 小大)18. 比较某测定值与标准值有无显著性差异(p19):t 检验(与误差有关)[t=n s X ⋅-μ(μ:标准值)]19. 有效数字:1)pH 、pM 、pKa 、pKb 、lgK 等有效数字位数,按小数点后的位数来算(书p23;eg :pKa=4.74,则Ka=1.8510-⨯都是2位有效数字)2)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奇进偶舍(倒数第二位为5时)”(书p23)3)运算规则:加减法:先计算后修约,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相同;乘除法: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所有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4)实验中数据统计中的有效数字:万分之一天平(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滴定管(小数点后2位);移液管(小数点后2位);标准溶液浓度(小数点后4位);高含量组分>10%(小数点后4位);中含量组分1~10%(小数点后3位);微量组分<1%(小数点后2位)第三章 滴定分析1. 滴定分析法按原理分: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配位(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2. 按实验方法分: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置换滴定法,返滴定法3. 直接滴定法:使用一种标准溶液 eg :NaOH 滴定HAc4. 返滴定法:用两种标准溶液 eg :测定Al 3+:Al 3++EDTA (过量)=AlEDTA−−−→−溶液标准Zn EDTA+Zn=ZnEDTA5. 标准溶液:在滴定分析中用来和被测组分发生反应的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1. 分析化学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2. 定性分析的对象包括:样本,分析物3. 按样本大小可分为:常量分析(固:>100mg ,液:>10mL ),半微量分析(固:10~100mg ,液:1~10mL ),微量分析(固:~10mg ,液:~1mL )4. 按分析物在样品中所占含量可分为:主要(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1%),痕量组分分析(<%)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 绝对误差:E=T X -3. 相对误差:Er=⨯-TTX 100% 4. 准确度: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
误差小,准确度高。
5. 偏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6. 绝对偏差:di =Xi-X7. 相对偏差:dr =⨯-XXXi 100% 8. 相对平均偏差:⨯⋅-=∑Xn X Xi dr 100% 9. (样本)标准偏差:s=()1-n X -Xi n1i 2∑=10.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值相互符合的程度,常用偏差大小表示。
11. 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高,才能保证有准确的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
(如无系统误差存在,则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12. 校正系统误差(准确度,误差)的方法:改进方法,校正仪器,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回收率实验13. 校正随机(偶然)误差(精密度,偏差)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 14.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不一定大15. 可疑值的取舍:G 检验(书p17)(G=sX X i-,s :标准偏差),Q 检验(p18) 16.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p14):ns t X ⋅±=μ(t :查表可得,n ;测定次数)17. 判断两组数据精密度是否有差异(p19):F 检验(与偏差有关)(F=22s s 小大)18. 比较某测定值与标准值有无显著性差异(p19):t 检验(与误差有关)[t=n sX ⋅-μ(μ:标准值)]19. 有效数字:1)pH 、pM 、pKa 、pKb 、lgK 等有效数字位数,按小数点后的位数来算(书p23;eg :pKa=,则Ka=510-⨯都是2位有效数字)2)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奇进偶舍(倒数第二位为5时)”(书p23) 3)运算规则:加减法:先计算后修约,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相同;乘除法: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所有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4)实验中数据统计中的有效数字:万分之一天平(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滴定管(小数点后2位);移液管(小数点后2位);标准溶液浓度(小数点后4位);高含量组分>10%(小数点后4位);中含量组分1~10%(小数点后3位);微量组分<1%(小数点后2位)第三章 滴定分析1. 滴定分析法按原理分: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配位(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2. 按实验方法分: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置换滴定法,返滴定法3. 直接滴定法:使用一种标准溶液 eg :NaOH 滴定HAc4. 返滴定法:用两种标准溶液 eg:测定Al3+:Al3++EDTA(过量)=AlEDTA−−−→−溶液标准Zn EDTA+Zn=ZnEDTA5. 标准溶液:在滴定分析中用来和被测组分发生反应的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
6. 滴定: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剂量加入待测溶液中直到两者间反应完全的过程。
此时被滴定的试液称为滴定液,所滴加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
7. 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按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时,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不一定pH=7)8. 滴定终点:指示剂的变色点9. 基准物:能够直接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条件: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试剂纯度高,在%以上;化学性质稳定;试剂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10. 常用的基准物有:11. NaOH、盐酸(除恒沸溶液外)、KMnO4、EDTA、Na2S2O3等不宜用直接法配制1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反应按一定的方程式进行,无副反应,即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2)反应程度完全,能达到%以上3)反应速度要快,或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能使反应加速4)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化学计量点第四章酸碱滴定法1. 共轭酸⇔共轭碱+ H+2. 酸碱半反应:各个共轭酸碱对的质子得失反应,该反应不能单独发生3. 共轭酸碱对满足:Ka·Kb=Kw=10^-14(eg:H3PO4~H2PO4-:Ka1·Kb3=Kw)4. 共轭酸酸性越强,其对应的共轭碱碱性越弱(书p48~50)5. 分布系数(δ):某一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
(eg:书p52 H3PO4)6. 分布系数仅与溶液中的[H+]及本身的酸特性Ka有关,而与酸的总浓度无关。
7. 分布曲线: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
(书p52)8. 分布曲线在酸碱滴定中的作用:1)判断能否家通过控制溶液的pH进行分步测定(几个滴定突跃)2)判断在某个pH时,同时有哪几种存在形式,以哪一种存在形式为主9. 质子平衡(PBE)(书p55)10. pH计算(书p60表4-1,尤其是最简式(c)),以及化学计量点时pH的计算11. 共轭酸碱对构成的缓冲溶液能控制的pH范围:pKa±1(缓冲能力最大对应pH=pKa)12.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pKa±113. 酸碱指示剂选择原则:1)应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2)化学计量点与指示剂变色范围接近14. 强碱滴定弱酸:可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cKa≥10^-815. 强酸滴定弱碱:可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cKb≥10^-816. 二元酸可进行分步滴定的条件:cKa1≥10^-9 ,cKa2>10^-9且Ka1/Ka2>10^4(2个滴定突跃);cKa1≥10^-9 ,cKa2>10^-9且Ka1/Ka2<10^4(1个滴定突跃);cKa1≥10^-9,cKa2<10^-9且Ka1/Ka2≥10^4(只有二元酸的一级离解的H+被滴定)17. n元酸不一定有n个滴定突跃18. 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1)强碱滴定强酸:起点与CHCl 有关,落点与CNaOH有关2)强碱滴定弱酸:起点与pKa(酸)有关,落点与CNaOH有关19.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当V1>V2时:酚酞变色:NaOH+HCl=NaCl,Na2CO3+HCl=NaHCO3+NaCl甲基橙变色:NaHCO3+HCl=NaCl +H2O+CO2↑VNaOH =V1-V2,VNa2CO3=V2当V1<V2时:酚酞变色:Na2CO3+HCl=NaHCO3+NaCl甲基橙变色:NaHCO3+HCl=NaCl +H2O+CO2↑VNa2CO3=V1,VNaHCO3=V2-V1V1:使酚酞变色所用的HCl的体积V2:使甲基橙变色所用HCl的体积20. 酸碱滴定法应用:1)硼酸(H3BO3,一元酸)的测定: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
当其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配合酸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化学计量点的pH在9左右,用酚酞作指示剂。
2)铵盐的测定: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
用甲醛法进行测定,当其与甲醛反应后,用标准碱溶液滴定,由于反应生成六亚甲基四胺,是一种极弱的有机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第五章 配位(络合)滴定法1. 乙二胺四乙酸,即EDTA (H 4Y ),六元酸,在溶液中有7种存在形式在这七种型体中,只有Y 4-能与金属离子直接络合,溶液的酸度越低,Y 4-的分布分数就越大。
因此,EDTA 在碱性溶液中络合能力较强。
2.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 2H 2Y ·2H 2O )作为滴定剂,此时pH 在左右3.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特点: 1)配位能力强,络合广泛。
2)配比比较简单,多为1:13)配合物大多带电荷,水溶性较好。
4)配合物的颜色主要决定于金属离子的颜色。
即无色的金属离子与EDTA 络合,则形成无色的螯合物,有色的金属离子与EDTA 络合物时,一股则形成颜色更深的螯合物。
4. 金属离子与EDTA 发生配位反应的稳定(形成)常数K MY :[][][]Y M MY K MY =5. EDTA 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H Y α1)pH 越低,)(H Y α越大,K ’MY 越小;pH 越高,)(H Y α越小,K ’MY 越大2))(H Y α越大,越不利于主反应的进行,条件稳定常数’MY K 越小(’MY K =K MY /)(H Y α) 6. 不考虑其他副反应:)(’H Y MY MY lg lgK K lg α-= 7. 溶液pH 对滴定的影响可归结为:1)提高溶液pH ,酸效应系数减小,’MY K 增大,有利于滴定2)提高溶液pH ,金属离子易发生水解反应,使’MY K 减小,不利于滴定故两种因素相互制约,直至达到最佳点(或范围),即条件稳定常数能够满足滴定要求,同时金属离子也不发生水解。
8. 判断单一金属离子能够被准确滴定的条件:1)6K c lg MY ≥⋅)(’(c :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即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的浓度;’MY K :MY 的条件形成常数)2)当c=L 时,仅考虑酸效应8K lg 6-lgc lgK lg 8K lg 6K c lg MY MY H Y MY MY -=-≤→≥→≥⋅)(’’)(α(最低pH ,即最高酸度)3)最低酸度:由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和金属离子浓度决定 [OH -]max=nOH M sp cK n ))((9. 金属指示剂指示原理:M+In (颜色A )⇔MIn (颜色B ) 滴定前:M (过量)+In ⇔MIn (B ) 滴定过程中:M+Y ⇔MY 滴定终点:MIn+Y=MY+In (A )故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时,其指示终点的颜色:游离指示剂的颜色和EDTA-金属指示剂络合物的混合颜色。
10. 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①在滴定的pH 范围内,游离指示剂和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两者颜色有显著差别②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有色络合物要有适当的稳定性。
③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应易溶于水,不生成胶体溶液或沉淀。
11. 常见的金属指示剂:铬黑T (EBT );钙指示剂12. 判断能否利用控制酸度对混合金属离子进行分别滴定的条件:5lgK lgK lgK NY MY ≥-=∆13. 掩蔽和解蔽方法:1)掩蔽方法:①配位掩蔽法:以三乙醇胺掩蔽试样中的Fe3+、Al3+和Mn2+,使之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消除干扰;在Al3+与Zn2+两种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Al3+,再于pH=5~6(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时,用EDTA滴定Z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