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第30号)
手术无影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0号)
附件3手术无影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本指导原则系对手术无影灯产品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注册申请人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注册申请人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它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手术无影灯,用于手术过程中对手术视野或患者提供可视照明。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编码代号为6854-13.1。
手术无影灯按安装方式分类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按光学原理分类分为整体或多源反射式、棱镜折射式; 按照光源类型分类分为卤素灯、氙气灯和LED(发光二极管)灯。
本指导原则范围不包含手术照明灯、手术反光灯(《医疗器—63 —械分类目录》编码代号为6854-13.2)、诊断用照明灯。
三、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的名称应为通用名称,并符合《医疗器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标准等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产品命名应以体现产品组成、功能用途为基本原则,手术无影灯产品在临床上主要预期用于手术需要具备“无影效果”,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亦为手术无影灯,可直接以此预期用途命名为“手术无影灯”。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1.产品的结构和组成手术无影灯根据产品预期用途、安装方式、光学原理和光源类型不同,结构和组成往往也不同。
手术无影灯典型组成主要包括灯头、悬臂组件和安装固定组件三大部分,常选配摄像系统和显示器。
手术无影灯典型组成见图1。
图1 手术无影灯典型组成—64 —手术无影灯按照安装方式分为移动式、固定式(如图2、图3所示)。
医疗器械 指导原则清单
编号指导原则状态发布日期1气管插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09-03-18 2B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09-06-18 3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09-12-30 4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0-10-18 5接触镜护理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6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7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8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试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9肿瘤标志物类定量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10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11乳房植入体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3-24 12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1-04-11 13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5-11 14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5-11 15一次性使用手术衣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1-05-11 16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1-12-23 17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现行2011-12-23 18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2-05-10 19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0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1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2金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3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4一次性使用透析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1-04 25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 26病原体特异性M型免疫球蛋白定性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2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试剂临床研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 28流式细胞仪配套用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05-17 29疝修补补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12 30负压引流装置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1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2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3义齿制作用合金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4鼻氧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3-10-23 35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3-13 36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现行2014-03-13 37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3-13 38药物滥用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3-13 39软性亲水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4-17 40硬性角膜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4-17 41心脏射频消融导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2牙科树脂类充填材料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3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4一次性使用血液分离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5血液透析浓缩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6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14 47医用口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20 48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20 49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5-20 50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5-30 51植入式心脏电极导线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4-06-04 52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4-09-11 53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4-09-1154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抗体试剂及检测试剂盒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4-17 55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5-05-19 5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7-15 57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新技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7-15 58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8-05 59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09-21 60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测定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1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2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3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1-26 64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2-31 65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5-12-31 66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三类)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修订版)现行2015-12-31 67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4 68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4 69可吸收止血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8 70腹腔、盆腔外科手术用可吸收防粘连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8 71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1-18 72高频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3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第三类)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74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75脉搏血氧仪设备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6治疗呼吸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7强脉冲光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06 78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79电子血压计(示波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0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81尿液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2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3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4生化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5血糖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6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7牙科综合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8医用雾化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89助听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90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06 91医学图像存储传输软件(PACS)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2正压通气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3大型蒸汽灭菌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4腹膜透析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5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6振动叩击排痰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97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9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现行2016-02-26 99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100大便隐血(FOB)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现行2016-02-26 101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102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2-26 103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5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6促甲状腺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7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108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09β2-微球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2-26 110牙科种植体(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现行2016-04-14 111牙科基托聚合物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2一次性使用脑积水分流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3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4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5椎间融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4-14 116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09-26 117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11-02 118眼科超声乳化和眼前节玻璃体切除设备及附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6-12-06 119人工耳蜗植入系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7-01-04 120光固化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1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2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3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10 124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0 125钙磷/硅类骨填充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2 126中心静脉导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2 127袜型医用压力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1-22 128髋关节假体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0 129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0 130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3 131电动病床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2-17 132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7 133手术无影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17 134人工耳蜗植入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2-28135可见光谱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0 136纤维内窥镜(第二类)注册技术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37硬管内窥镜(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38注射泵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39手术电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40医用电子体温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41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3-10 142腔镜用吻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3 143牙科纤维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3 144聚氨酯泡沫敷料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3-13 145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注现行2017-03-30 146超声多普勒胎儿心率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4-24 147电动牵引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4-24 148电动手术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4-24 149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4-24 150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5-12 151牙科种植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8-02 152红外乳腺检查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05 153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05 154骨组织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05 155酶标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9-25 156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9-25 157动态血压测量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09-25 158心电图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25 159病人监护产品(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09-25 160红外线治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1医用控温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162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3脉搏血氧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4牙科手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5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6超声理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7超声洁牙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8视野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69防褥疮气床垫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2 170超声骨密度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1-06 171电动轮椅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1-06 172耳腔式医用红外体温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1-06 173医用吸引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6 174小型分子筛制氧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1-06 175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现行2017-11-17 176小型蒸汽灭菌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77动态心电图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78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79验光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0中央监护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1紫外治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2生物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现行2017-12-06 183裂隙灯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06 184输液泵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现行2017-12-06 185电动洗胃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2-06 186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4 187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柱凝集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4 188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注册技术现行2017-12-14189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4 190治疗呼吸机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1子宫内膜去除(热传导、射频消融)设备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2促黄体生成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3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现行2017-12-18 194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6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18 197移动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7-12-22 198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行2017-12-25 199全血及血液成分贮存袋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3 200一次性使用输注泵(非电驱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3 201血液浓缩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3 202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4 203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4 20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5尿液分析试纸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6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7胰岛素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8C-肽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09载脂蛋白A1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10载脂蛋白B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11D-二聚体测定试剂(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1-08 212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技术指导原则现行2018-01-10 213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01 21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现行2018-02-11 215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216抗人球蛋白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 217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 218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11 219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2-26 220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1眼科超声诊断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2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3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4硬性光学内窥镜(有创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3-16 225口腔曲面体层X射线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1 226气腹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27医用低温保存箱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28电子尿量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29电子阴道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17 230软性接触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25 231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液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4-25 232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现行2018-05-04 233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8-05-04 234手术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5医用洁净工作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6眼压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7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检测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10 238麻醉咽喉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25 239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25 240睡眠呼吸监测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05-25 241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编写指导原则现行2018-06-04 242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8-06-29243软性接触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8-06-29 244鼻饲营养导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08-28 245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08-28 246定制式义齿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08-28 247用于罕见病防治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0-12 248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0-25 249一次性使用医用喉罩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0-25 250骨水泥套管组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0-25 251护脐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07 252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瓷块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07 253手动轮椅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1-07 254外科纱布敷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28 255吻(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现行2018-11-28 256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1-28 257一次性使用胆红素血浆吸附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2-10 258一次性使用活检针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2-10 259医用激光光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8-12-17 260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5 261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5 262经导管植入式人工主动脉瓣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5 263眼科高频超声诊断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4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5麻醉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6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临床评价指导原则现行2019-02-28 267脑利钠肽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 268总甲状腺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 269孕酮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270降钙素原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3-05 271人工晶状体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3-18 272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3-18 273用于角膜制瓣的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现行2019-03-18 274牙科车针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4-03 275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4-03 276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修订)现行2019-04-03 277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现行2019-04-18 278腹腔内置疝修补补片动物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4-18 279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08 280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临床评价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10 281合成树脂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20 282宫内节育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20 283植入式给药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行2019-05-20。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评要点(2023年修订版)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评要点(2023年修订版)本审评要点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审评要点是对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产品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一、产品范围本审评要点适用于多孔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简称手术系统),按现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该类产品分类编码为01-07-03,管理类别为Ⅲ类。
二、产品简介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产品组成通常包括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影像处理平台、三维腹腔内窥镜(简称内窥镜)、手术器械等。
(一)医生控制台外科医生位于医生控制台,通过使用手动控制器(主控制器)和一组脚踏板(如有)来控制手术器械和内窥镜(如有)的所有运动。
内窥镜用于采集手术区域的立体图像,外科医生在3D观察器(图1)或者佩戴3D眼镜在显示屏(图2)上观察患者解剖和手术器械的视图及其他用户界面特征。
本文图示仅为示例,实际不同厂家结构设计有所不同。
图1 医生控制台(3D观察器)图2 医生控制台(佩戴3D眼镜观察)医生控制台最主要的控制部件为手动控制器,如图3所示。
手动控制器用以捕捉外科医生的手部或者手臂动作,例如手动控制器平移6cm,终端器械移动的距离为2cm,该比例可根据实际手术情况进行调节(如有)。
图3手动控制器(二)患者手术平台患者手术平台位于手术床旁,包含分体或单体的多个机械臂,机械臂上可以连接内窥镜(如有)和手术器械。
内窥镜用于提供患者解剖结构的3D视图。
手术器械由医生通过医生控制台进行控制,实现手术操作。
不同厂家患者手术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各部分的叫法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原理和功能类似。
1.激光定位患者手术平台可具有激光指示灯,为用户提供定位信息。
手术前首先进行水平定位和手术定位,使手术平台和机械臂处于一个合适的手术位置。
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览表
2018年1.软性接触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8年第51号)2.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8年第51号)3.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编写指导原则(2018年第40号)4.麻醉咽喉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0号)5.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0号)6.睡眠呼吸监测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0号)7.手术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25号)8.医用洁净工作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25号)9.眼压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25号)10.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检测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25号)11.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2018年第21号)12.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8年第21号)13.软性接触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18号)14.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液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18号)15.气腹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15号)16.医用低温保存箱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15号)17.电子尿量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15号)18.电子阴道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15号)19.口腔曲面体层X射线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9号)20.硬性光学内窥镜(有创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54号)21.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57号)22.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56号)23.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53号)24.眼科超声诊断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55号)25.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44号)26.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7号)27.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6号)28.抗人球蛋白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6号)29.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6号)3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6号)31.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26号)3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8号)33.尿液分析试纸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8号)34.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8号)35.胰岛素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8号)36.C-肽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8号)37.D-二聚体测定试剂(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9号)38.载脂蛋白B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9号)39.载脂蛋白A1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9号)40.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技术指导原则(2018年第13号)41.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4号)42.全血及血液成分贮存袋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号)43.一次性使用输注泵(非电驱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号)44.血液浓缩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第3号)45.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2017年1.移动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22号)2.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224号)3.促黄体生成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13号)4.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13号)5.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13号)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13号)7.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13号)8.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9.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柱凝集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1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11.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12.治疗呼吸机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12号)13.子宫内膜去除(热传导、射频消融)设备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4.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17年第216号)15.生物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9号)16.紫外治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9号)17.裂隙灯显微镜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9号)18.输液泵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9号)19.电动洗胃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99号)20.小型蒸汽灭菌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8号)21.动态心电图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8号)22.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8号)23.验光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8号)24.中央监护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98号)25.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2017年第187号)26.红外线治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27.医用控温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28.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9.脉搏血氧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30.牙科手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31.超声骨密度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80号)32.电动轮椅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80号)33.耳腔式医用红外体温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80号)34.医用吸引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80号)35.小型分子筛制氧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80号)36.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37.超声理疗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38.超声洁牙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39.视野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40.防褥疮气床垫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77号)41.酶标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54号)42.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54号)43.动态血压测量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4.心电图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54号)45.病人监护产品(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54号)46.红外乳腺检查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46号)47.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46号)48.骨组织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146号)49.牙科种植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24号)50.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75号)51.超声多普勒胎儿心率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60号)52.电动牵引装置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60号)53.电动手术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60号)54.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60号)55.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52号)56.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3号)57.手术电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41号)58.聚氨酯泡沫敷料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44号)59.牙科纤维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44号)60.髋关节假体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3号)61.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5号)62.手术无影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0号)63.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0号)64.电动病床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30号)65.人工耳蜗植入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5号)66.腔镜用吻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44号)67.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3号)68.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41号)69.医用电子体温计注册技术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41号)70.注射泵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41号)71.可见光谱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40号)72.软性纤维内窥镜(第二类)注册技术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40号)73.硬管内窥镜(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017年第40号)74.钙磷/硅类骨填充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4号)75.中心静脉导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4号)76.袜型医用压力带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14号)77.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6号)78.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指导原则(2017年第6号)79.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6号)80.光固化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6号)81.人工耳蜗植入系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7年第3号)2016年1.眼科超声乳化和眼前节玻璃体切除设备及附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162号)2.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146号)3.人红细胞反定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131号)4.牙科种植体(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0号)5.牙科基托聚合物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0号)6.一次性使用脑积水分流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0号)7.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0号)8.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0号)9.椎间融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0号)10.β2-微球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11.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12.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13.促甲状腺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14.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15.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16.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9号)17.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18.助听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19.医用雾化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0.牙科综合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1.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2.血糖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3.生化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4.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5.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6.尿液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7.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8.电子血压计(示波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29.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2号)30.治疗呼吸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1号)31.强脉冲光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1号)32.脉搏血氧仪设备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16年第21号)33.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1号)34.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第三类)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1号)35.高频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1号)36.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号)37.腹腔、盆腔外科手术用可吸收防粘连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号)38.可吸收止血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号)39.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6号)40.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6号)41.医学图像存储传输软件(PACS)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7号)42.正压通气治疗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7号)43.大型蒸汽灭菌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7号)44.腹膜透析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7号)45.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7号)46.振动叩击排痰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27号)47.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8号)4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8号)49.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8号)50.大便隐血(FOB)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51.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8号)52.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2016年第28号)2015年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93号)2.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93号)3.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93号)4.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测定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93号)5.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65号)6.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三类)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修订版)(2015年第112号)7.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112号)8.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112号)9.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32号)10.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新技术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33号)11.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第50号)1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抗体试剂及检测试剂盒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3.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15年第14号)2014年1.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14年第16号)2.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14年第17号)3.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2014年第9号)4.硬性角膜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14年第3号)5.软性亲水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14年第3号)6.植入式心脏电极导线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10号)7.药物滥用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2号)8.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2号)9.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2号)10.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2号)11.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6号)12.血液透析浓缩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6号)13.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4.一次性使用血液分离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6号)15.牙科树脂类充填材料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6号)16.心脏射频消融导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5号)17.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7号)18.一次性医用喉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7号)19.护脐带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7号)20.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7号)21.医用口罩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4年第7号)22.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23.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24.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25.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26.牙科手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27.脉搏血氧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28.医用电子体温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9.电动洗胃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30.医用控温毯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已废止)(2014年第7号)2013年1.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8号)2.义齿制作用合金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8号)3.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8号)4.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8号)5.负压引流装置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8号)6.流式细胞仪配套用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试剂临床研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8.病原体特异性M型免疫球蛋白定性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9.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10.疝修补补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7号)11.一次性使用透析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12.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13.金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14.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15.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16.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第3号)2012年1.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瓷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2年第210号)2.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2年第210号)3.吻(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2年第210号)4.手术动力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2年第210号)2011年1.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1年第540号)2.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1年第540号)3.一次性使用手术衣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87号)4.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87号)5.定制式义齿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87号)6.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87号)7.3A类半导体激光治疗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87号)8.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43号)9.乳房植入体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10.接触镜护理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11.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12.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13.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14.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试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15.肿瘤标志物类定量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号)2010年1.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0]438号)2009年1.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09]519号)2.外科纱布敷料(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09]514号)3.B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4.胃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09]95号)5.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09]95号)6.气管插管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09]95号)7.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09]95号)8.含药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撰写指导原则。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0号)
附件2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是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一般要求,审评人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并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补充要求。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主要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
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现行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管理类别为第Ⅱ类,与腹腔镜配套使用、供腹腔手术操作用器械,分类编码为6822。
目前临床与腹腔镜配套使用的手术器械种类繁多,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与腹腔镜配套的可重复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
与软性消化道内窥镜配套使用的器械、一次性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则不在本原则中描述。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的命名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
产品名称在通用名称基础上可带有表示用途、使用方式或结构等描述性词语,举例如下:1.腹腔镜手术器械。
2.腹腔镜手术分离钳/抓钳/剪等(用途)。
3.可弯曲腹腔镜手术器械(结构)。
4.重复性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方式)。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腹腔镜手术器械,通常由穿刺器及其转换器(用于穿透体壁建立手术器械进出通道的穿刺器);气腹针(用于建立气腹);分离钳、剪刀、抓钳(用于手术中进行分离组织、剪切组织、抓取组织的各类功能钳);持针钳、推结器、打结钳、荷包钳、腹壁缝合钳(用于手术缝合操作);扇形钳、拉钩(用于手术中拨、挡、拉器官、组织,提供更佳手术视野);施夹器(钳)(用于施放钛夹、结扎夹等);冲洗吸引器械(用于手术中作内腔冲洗和吸引,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取物钳、活检钳(用于手术中取出组织、标本、异物);举宫器(用于举托子宫);靶式钳(用于夹取吻合器等其他器械配件);造影钳、穿刺针(用于手术中注液、抽液用);切开刀(用于切开胆道等组织);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专用注水器、分离器、剥离器等;其他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器械,如圆棒、量棒、引导棒等组成。
医疗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目录
参数分析测 心电图机注册
量设备
技术审查指导
脉搏血氧仪注
册技术审查指
导原则
耳腔式医用红
外体温计注册
技术审查指导
动态心电图系
统注册技术审
查指导原则
脉搏波速度和
踝臂指数检测
产品注册技术
审查指导原则
07-04监护 设备
病人监护产品 (第二类)注 册技术审查指 导原则
持续葡萄糖监
测系统注册技
术审查指导原
07-05电声
发生、限束 管组件注册技
装置
术审查指导原
06-04X射线
影像接收处
理装置
06-05X射线
附属及辅助
设备
06-06医用
射线防护设
2016
2016 2019 2017 2019
2018 2018 2018 2019
B型超声诊断设 备(第二类) 产品注册技术 审查指导原则
2009
06-07超声 影像诊断设 备
一次性使用内 镜用活体取样 钳注册技术审 查指导原则
一次性使用皮 肤缝合器产品 注册技术审查 指导原则
α-氰基丙烯酸
酯类医用粘合
02-13手术 器械-吻 (缝)合器 械及材料
剂注册技术审 查指导原则 可吸收性外科 缝线注册技术 审查指导原则
腔镜用吻合器
产品注册技术
审查指导原则
吻(缝)合器
产品注册技术
10-04血液 一次性使用透 净化及腹膜 析器产品注册 透析器具 技术审查指导
血液透析浓缩 物产品注册技 术审查指导原 一次性使用胆 红素血浆吸附 器注册技术审 查指导原则 心肺转流系统 10-05心肺 体外循环管道 转流设备 注册申报技术 审查指导原则
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的通告(2017年第187号)2017.11.23
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的通告(2017年第187号)2017年11月23日发布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和技术审评工作,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见附件),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7年11月17日2017年第187号通告附件.docx—1—附件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有关要求制定。
注册单元划分着重考虑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适用范围及体外诊断试剂的包装规格等因素。
本指导原则包括有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单元划分的指导原则,并列举了有关注册单元划分的实例,部分要求需结合相关的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或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现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的,随着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的提升,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有源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一)技术原理不同的有源医疗器械原则上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二)技术原理相同,但产品主要结构、组成的不同对安全有效性有影响的相同种类有源医疗器械原则上划分为不同注册单元。
(三)当产品性能指标差异导致适用范围或作用机理不同时,原则上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2—(四)技术原理和设计结构相同,但产品适用范围有实质不同的相同种类有源医疗器械,原则上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五)与有源医疗器械配合/组合使用的无源类耗材原则上与该有源医疗器械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使用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的器械产品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对其进行注册技术审查。
下面是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的指导原则:一、注册技术审查的目的和原则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注册技术审查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相关风险,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注册技术审查的原则包括:1.法律合规性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审查,确保产品符合法律要求。
2.安全性原则:评估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包括设计合理性、材料可靠性、操作便利性等方面。
3.效能原则:评估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临床效能,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起到预期的作用。
4.可追溯性原则:确保注册技术审查的过程具有可追溯性,可对产品的注册和审查过程进行回溯。
二、注册技术审查的主要内容2.设计和制造: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和设备进行审查,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材料选择:评估所采用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确保材料符合相关要求。
4.结构和性能: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确保其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
6.注册前的临床试验: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必要的临床试验,评估产品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7.注册文档的准备和审查:申请人需要准备和提交完整的注册文档,包括技术文件、质量控制文件、临床试验报告等。
相关机构需要对这些文档进行审查,确保其真实可靠。
三、注册技术审查的程序和要求1.申请:申请人需要向相关机构提交完整的注册申请材料,并按照要求支付相关费用。
3.临床评估:申请人需要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并提交试验报告进行评估。
4.审查结论:相关机构根据技术审查和临床评估的结果,对产品进行审查结论,决定是否通过注册。
5.后续监管:已注册的产品需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上述注册技术审查的指导原则,可以提高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起到预期的作用,减少相关风险,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度第30号)
附件2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是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一般要求,审评人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并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补充要求。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主要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
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现行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管理类别为第Ⅱ类,与腹腔镜配套使用、供腹腔手术操作用器械,分类编码为6822。
目前临床与腹腔镜配套使用的手术器械种类繁多,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与腹腔镜配套的可重复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
与软性消化道内窥镜配套使用的器械、一次性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则不在本原则中描述。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的命名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
产品名称在通用名称基础上可带有表示用途、使用方式或结构等描述性词语,举例如下:1.腹腔镜手术器械。
2.腹腔镜手术分离钳/抓钳/剪等(用途)。
3.可弯曲腹腔镜手术器械(结构)。
4.重复性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方式)。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腹腔镜手术器械,通常由穿刺器及其转换器(用于穿透体壁建立手术器械进出通道的穿刺器);气腹针(用于建立气腹);分离钳、剪刀、抓钳(用于手术中进行分离组织、剪切组织、抓取组织的各类功能钳);持针钳、推结器、打结钳、荷包钳、腹壁缝合钳(用于手术缝合操作);扇形钳、拉钩(用于手术中拨、挡、拉器官、组织,提供更佳手术视野);施夹器(钳)(用于施放钛夹、结扎夹等);冲洗吸引器械(用于手术中作内腔冲洗和吸引,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取物钳、活检钳(用于手术中取出组织、标本、异物);举宫器(用于举托子宫);靶式钳(用于夹取吻合器等其他器械配件);造影钳、穿刺针(用于手术中注液、抽液用);切开刀(用于切开胆道等组织);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专用注水器、分离器、剥离器等;其他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器械,如圆棒、量棒、引导棒等组成。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0号)
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是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一般要求,审评人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并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补充要求。
(
腹腔镜手术器械,通常由穿刺器及其转换器(用于穿透体壁建立手术器械进出通道的穿刺器);气腹针(用于建立气腹);分离钳、剪刀、抓钳(用于手术中进行分离组织、剪切组织、抓取组织的各类功能钳);持针钳、推结器、打结钳、荷包钳、腹壁缝合钳(用于手术缝合操作);扇形钳、拉钩(用于手术中拨、挡、拉器官、组织,提供更佳手术视野);施夹器(钳)(用于施放钛夹、结扎夹等);冲洗吸引器械(用于手术中作内腔冲洗和吸引,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取物钳、活检钳(用于手术中取出组织、标本、异物);举宫器(用于举托子宫);靶式钳(用于夹取吻合器等其他器械配件);造影钳、穿刺针(用于手术中注液、抽液用);切开刀(用于切开胆道等组织);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专用注水器、分离器、剥离器等;其他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器械,如圆棒、量棒、引导棒等组成。
气腹针
用于刺穿腹壁,向腹腔内输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
冲洗吸引器
用于腹腔镜手术中作内腔冲洗和吸引(废液),以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和腔内清洁。
剪刀
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剪切组织。
分离钳
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分离组织。
抓钳
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抓取组织。
持针钳
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夹持缝针进行缝合。
缝合钳
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缝合腹壁等较深切口或者缝合固定疝气补片。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现代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手术器械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因此,在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前,需要进行技术审查,以确保器械满足手术需求。
以下是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的指导原则。
1.安全性: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是最核心的考虑因素之一、审查时,需要检查器械的外观是否完好无缺,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有松动的部件等。
此外,还需要检查器械是否易于清洁和消毒,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问题。
2.功能性:审查时,需要评估手术器械的功能是否符合手术需求。
例如,切割器是否具有适当的切割效果,夹钳是否具有足够的抓取力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器械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例如,手柄的大小是否适中,是否易于操作等。
3.耐久性与寿命:审查时,需要检查手术器械的耐久性和寿命。
评估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助于预测其在手术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需要检查器械是否使用耐用的材料制成,是否能够承受反复使用和消毒,以及是否存在易损部件等。
4.兼容性:审查时,需要检查手术器械的兼容性。
腹腔镜手术器械通常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的部件组成,如摄像头、电刀、夹钳等。
因此,手术器械之间需要有良好的兼容性,以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连接和协同工作。
5.操作便捷性:审查时,需要评估手术器械的操作便捷性。
这包括器械的大小、形状和重量是否适中,是否易于握持和操作,以及是否易于维持手术视野等。
操作便捷性对于腹腔镜手术的成功与失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6.可维护性:审查时,需要评估手术器械的可维护性。
手术器械的可维护性包括易于清洁和消毒,易于维修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良好的可维护性可以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总结起来,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的指导原则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耐久性与寿命、兼容性、操作便捷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审查评估,可以选择适合的手术器械,保障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审查器械技术安全性:对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技术审查时,首先要确保其安全性。
这包括器械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能否承受手术操作时的力度,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等。
2.审查器械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腹腔镜手术器械需要经过多次使用,因此要确保其可靠性和耐用性。
审查时应考虑器械的结构设计是否稳定,是否容易损坏或失效,并评估其使用寿命。
3.审查器械的操作便捷性和人体工程学:腹腔镜手术需要精确的操作,因此器械的设计应尽可能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操作便捷灵活,能够满足外科医生的需求。
审查时可以要求器械制造商提供相关的人体工程学评估数据。
4.审查器械的功能完备性:腹腔镜手术器械需要完成多种不同的操作,如切割、缝合、止血、吻合等。
在审查时,要综合考虑器械的功能是否完备,能否满足手术的需要。
5.审查器械的易清洁性和消毒性:腹腔镜手术器械需要反复使用,因此要求器械易于清洁和消毒。
在审查时,要考虑器械是否易于清洁、防止细菌滋生,并评估其对于清洁、消毒剂的耐受性。
6.审查器械的标识、标志和说明书:腹腔镜手术器械审查时还要关注器械的标识、标志和说明书。
标识和标志应包含清晰、准确的信息,说明书应提供详细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7.审查器械的测试和验证数据:器械技术审查还需要考虑器械的测试和验证数据。
器械制造商应提供相关的测试和验证报告,以确保器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
总之,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需要综合考虑器械的安全性、可靠性、操作便捷性、功能完备性、易清洁性和消毒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确保器械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才能保证腹腔镜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器械进入腹腔进行手术的微创手术技术。
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应用该技术。
然而,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器械进行操作,而器械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手术的成功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临床实践中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首先,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需要明确器械的基本要求。
腹腔镜手术器械应具备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刚度和可操作性。
器械的尺寸、结构和材料应能够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
此外,器械的表面应满足无菌和无毒要求,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毒物污染。
其次,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需要对器械的使用方法进行规范。
对于每种器械,应明确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对于新出现的器械,应进行充分的实验和临床验证,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在临床应用中,医护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再次,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需要对器械的维护和保养进行规范。
腹腔镜手术器械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在手术中的正常运行。
器械在使用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器械的完整记录和追踪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器械的问题。
最后,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器械和技术不断涌现,因此,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应根据最新的科研进展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医疗机构应密切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对于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临床实践中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19年第30号——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第4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19年第30号——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第4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5.31•【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19年第30号•【施行日期】2019.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19年第30号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第4号)为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安全有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腹部穿刺器、数控气压止血仪(带)等15个品种共877批(台)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其中59批(台)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一、被抽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44家企业12个品种50批(台)。
具体为:(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2家企业2批次产品。
保定长城临床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速率法),准确度、线性不符合标准规定;洛阳恒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连续监测法),重复性不符合标准规定。
(二)腹部穿刺器12家企业15批次产品。
江苏凯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一次性使用穿刺器,配合性能、密封性和阻气性不符合标准规定;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苏特普优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海尔斯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各1批次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用穿刺器,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腹部穿刺器、常州市微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明朗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各1批次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穿刺器,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一次性使用腹壁穿刺器、泰州莱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一次性套管穿刺器,配合性能不符合标准规定;无锡市神康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市瑞源普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各2批次一次性使用穿刺器,外观、配合性能、密封性和阻气性不符合标准规定;欣瑞德(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一次性使用穿刺器、常州杰瑞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穿刺器,密封性和阻气性不符合标准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7年第30号——关于发布电动病床等3项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7年第30号——关于发布电动病床等3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7年第30号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日期】2017.02.17
【实施日期】2017.02.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
(2017年第30号)
关于发布电动病床等3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电动病床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腹腔镜手术器械
1 / 1。
(完整版)腹腔镜手术器械
第一章腹腔镜手术的设备和器械任何一种外科手术的发展都与手术器械、设备的发展分不开,腹腔镜妇科的发展更是如此,没有腹腔镜设备、仪器的完善,就没有腹腔镜妇科手术发展与普及。
第一节腹腔镜的设备一、气腹形成系统为了膨胀闭合的腹腔,建立气腹既有利于观察,还使腹腔内器官可以活动。
气腹好坏是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关键。
由气腹机、二氧化碳钢瓶、气体输出连接管道组成。
1.气体:目前的气腹机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0倍,在腹膜的扩散没有任何形成气栓的危险,并且是正常新陈代谢的产物,很容易经肺泡排出,价格又便宜,这些特点使它成为几乎无危险的气体。
2.气腹机:气腹机是将二氧化碳注入腹腔的仪器。
内窥镜手术需要有恒定的气腹条件才能顺利进行,全电脑控制的二氧化碳气腹机对镜下手术时气腹的产生和维持起了保障作用。
在气腹机的控制版面上有4种比较参数的显示:静止的腹腔内压力、实际的注气压力、每分钟气体流量、二氧化碳总消耗量。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监测腹腔内的正确注气:要证实气体确实是充入腹腔内,并控制气体注入的速度,使腹腔内压力维持在需要的、安全的范围内。
一般病例腹腔内压力维持稳定在1.6~1.8 kPa为宜。
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部分气体会被吸收掉或者由器械的装配处、腹壁的切口处泄露,因此需要有高流量的气体马上补充进去。
充气速度太慢,腹内压力降低,肠管遮盖术野,充气太快,腹内压力太高,会造成病人生命危险。
所以,二氧化碳入气量的调节和控制,是手术成败及病人安全的保证。
腹腔镜手术时所用气腹机每分钟最大充其量应该能够在1~15L范围内自动调节,当腹内压力达到或超过预先设计的压力时,安全警报装置会报警并自动减压。
进入腹腔前均有气体过滤装置。
新型气腹机还可对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温,并设有自动排烟和保持术野清晰功能,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二、摄像成像系统1984年作为一个配件,摄像机变成了真正的外科设备。
一般手术医生不熟悉摄像技术。
医疗器械标准、指导原则
06-01诊断X射线机
射线影像接收处
理装置
呼吸、麻醉用管路、面罩
湿热消毒灭菌设备
清洗消毒设备
材料
血管内输液器械
视光设备和器具
眼科矫治和防护器具
口腔治疗设备
口腔义齿制作材料
其他口腔材料
妊娠控制器械
免疫分析设备
YY/T 0943-2014 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持针钳YY/T 0944-2014 医用内
窥镜 内窥镜器械 分离
钳
YY/T 1058-2004 手术器
械 鳃部的长度、宽度、
厚度和轴直径
YY 0285.4-2017 血管内导管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管 第4部分:球囊扩张导管YY 0285.5-2018 血管内
导管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
管 第5部分:套针外周
导管
YY/T 0285.6-2020 血管
内导管 一次性使用无菌
导管 第6部分:皮下植
入式给药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是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一般要求,审评人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并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补充要求。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主要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
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现行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管理类别为第Ⅱ类,与腹腔镜配套使用、供腹腔手术操作用器械,分类编码为6822。
目前临床与腹腔镜配套使用的手术器械种类繁多,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与腹腔镜配套的可重复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
与软性消化道内窥镜配套使用的器械、一次性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则不在本原则中描述。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的命名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
产品名称在通用名称基础上可带有表示用途、使用方式或结构等描述性词语,举例如下:1.腹腔镜手术器械。
2.腹腔镜手术分离钳/抓钳/剪等(用途)。
3.可弯曲腹腔镜手术器械(结构)。
4.重复性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方式)。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腹腔镜手术器械,通常由穿刺器及其转换器(用于穿透体壁建立手术器械进出通道的穿刺器);气腹针(用于建立气腹);分离钳、剪刀、抓钳(用于手术中进行分离组织、剪切组织、抓取组织的各类功能钳);持针钳、推结器、打结钳、荷包钳、腹壁缝合钳(用于手术缝合操作);扇形钳、拉钩(用于手术中拨、挡、拉器官、组织,提供更佳手术视野);施夹器(钳)(用于施放钛夹、结扎夹等);冲洗吸引器械(用于手术中作内腔冲洗和吸引,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取物钳、活检钳(用于手术中取出组织、标本、异物);举宫器(用于举托子宫);靶式钳(用于夹取吻合器等其他器械配件);造影钳、穿刺针(用于手术中注液、抽液用);切开刀(用于切开胆道等组织);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专用注水器、分离器、剥离器等;其他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器械,如圆棒、量棒、引导棒等组成。
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各类产品的典型外形结构图如下:1.穿刺器及其转换器、气腹针图1穿刺器示意图图2穿刺针头示意图图3套管外壁示意图图4转换器示意图图5气腹针示意图注:根据阻气阀的设计形式不同,穿刺器的具体形式也略有不同。
目前常见的阻气阀设计形式有:密封帽式、翻盖式、磁片式、磁球式等。
2.分离钳、剪刀、抓钳图6分离钳、剪刀、抓钳外观示意图图7分离钳、剪刀、抓钳手柄示意图直角分离钳头弯分离钳头直分离钳头图8分离钳头部示意图单动直剪刀头单动弯剪刀头单动钩剪刀头双动直剪刀双动弯剪刀双动翘头剪刀头图9剪刀头部示意图图10抓钳头部示意图3.持针钳直头弯头归位归位夹线归位弧形图11持针钳示意图4.推结器、打结钳、腹壁缝合钳图12推结器示意图图13打结钳示意图图14腹壁缝合钳示意图5.扇形钳图15扇形钳示意图6.各类拉钩图16拉钩示意图7.取物钳、活检钳图17取物钳示意图图18活检钳示意图8.施夹器图19结扎夹施夹器示意图图20钛夹钳示意图图21可吸收夹施夹器示意图9.冲洗吸引器图22 冲洗吸引器示意图10.举宫器图23举宫器示意图` 图24多功能举宫器示意图图25特种举宫器示意图11.靶式钳图26靶式钳示意图12.造影钳、穿刺针图27 造影钳示意图图28穿刺针示意图13.切开刀图29切开刀示意图14.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专用注水器、分离器、剥离器图30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器械示意图15.其他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器械,如圆棒、量棒、引导棒等。
产品所有材料主要为符合YY 0294.1一次性使用引流管通常由管体和接头组成,有的根据需要会配有穿图31圆棒、量棒、引导棒示意图腹腔镜手术器械一般应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以满足使用后清洗、灭菌(消毒)的要求。
如果无法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应将器械设计为便于清洗器械管腔内污染物的结构,如配备冲洗接头等。
以下是常见的可拆卸结构示意图:两件式结构三件式结构图32可拆卸结构示意图腹腔镜手术器械与人体接触部分采用符合YY/T 0294.1-2005标准或其他被证明可安全用于医疗器械的不锈钢材料。
如果采用其他材料,则应评估该材料被用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三)产品的工作原理/作用机理本产品工作原理与作用机理基本相同。
将手术器械设计成“带杆”状,器械通过穿刺套管进入腹腔,在腹腔镜系统的辅助下,通过操纵手柄实现对手术部位的“远距离”操作。
(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第七十四条要求,“医疗器械注册或者备案单元原则上以产品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为划分依据”。
本指导原则在第二部分列举的均为常见的手术器械,可作为同一注册单元,但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结构形式的手术器械,如符合本指导原则的注册单元划分原则,可视实际情况判定其注册单元划分。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表1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相关适用标准注:正文中引用的上述标准以其标准号表述。
上述标准包括了注册产品技术要求中经常涉及到的标准。
有的生产企业还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引用一些行业外的标准和一些较为特殊的标准。
产品适用及引用标准的审查可以分两步来进行。
首先对引用标准的齐全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查,是否引用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引用是否准确。
应注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是否完整规范,年代号是否有效。
其次对引用标准的采纳情况进行审查。
即所引用的标准中的条款要求,是否在产品技术要求中进行了实质性的条款引用。
如有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产品性能指标等要求应执行现行版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六)产品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适用范围: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腹腔镜配合,供腹腔镜手术用。
部分器械组成与用途如下表:表2 产品组成与用途(七)产品的主要风险1.风险分析方法(1)在对风险的判定及分析中,要考虑合理的可预见的情况。
(2)风险判定及分析应包括:对于患者的危害、对于操作者的危害和对于环境的危害。
(3)风险形成的初始原因应包括: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操作)、产品结构的危害、原材料危害、综合危害和环境条件。
(4)风险判定及分析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原材料生物学危害;产品质量是否会导致使用中出现不正常结果;操作信息,包括警示性语言、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法的准确性;留置使用可能存在的危害等。
2.风险分析清单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 0316-2008的有关要求,审查要点包括:(1)产品定性定量分析是否准确(依据YY/T 0316-2008)。
(2)危害分析是否全面(依据YY/T 0316-2008)。
(3)风险可接收准则,降低风险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风险的可接收程度,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
根据YY/T 0316-2008附录D对该产品已知或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判定,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至少应包括对以下的主要危害,生产企业还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确定其他危害。
针对产品的各项风险,生产企业应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
表3 产品主要危害(八)产品技术要求应包括的主要性能指标参照《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9号通告)的规定编写产品技术要求。
本条款给出需要考虑的产品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但并未给出定量要求,生产企业可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生产企业自身产品的技术特点制定相应的要求。
涉及材料内容的应说明选用材料满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通常的性能指标:1.外观腹腔镜手术器械在腹腔镜视野中可见的头端部分应经过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定向反射现象;其他部位一般应光滑圆润,表面应无非设计预期的锋棱、裂纹、毛刺等。
钳类器械钳头的二片应相互吻合,不得有错位、摇晃现象,钳齿应清晰、完整,不得有缺齿、烂齿、毛齿等缺陷,剪刀刃面不得有卷刃、崩刃现象。
2.尺寸穿刺器产品应标称套管可通过处的最小内径,其他器械应标称插入(穿刺套管)部分的最大外径(宽度)。
穿刺器套管内径应采用单边正公差,其他需通过穿刺套管进行使用的器械的外径一般应采用单边负公差。
器械应标称器械的工作长度(由制造商根据实际要求设定)。
尺寸允许公差参照YY 0672.1-2008、YY 0672.2-2011、YY/T 0940-2014、YY/T 0941-2014、YY/T 0943-2014、YY/T 0944-2014等标准的相关条款。
以上标准中没有规定允差的,则由制造商自行设定。
钳类器械还应标注钳头最大张开幅度。
3.使用性能3.1锋利度3.1.1预期用于穿刺操作的器械,如穿刺针、气腹针、腹壁缝合钳等器械,应对其头部的锋利度进行要求。
3.1.2预期用于剪切、切开、活检等操作的器械,如剪刀、切开刀、活检钳等器械,应对其刃面的锋利度进行要求。
剪刀的剪切性能参照YY/T 0672.2-2011标准中的相关条款要求。
3.2夹持性能3.2.1预期用于抓取、分离、夹持等操作的钳类器械,如抓钳、分离钳等器械,应对其夹持性能进行要求。
3.2.2持针钳的夹持性能参照YY/T 0943-2014标准的相关条款要求。
3.3 弹性和牢固性设计为具有夹持功能的钳类器械,如抓钳、分离钳、持针钳等器械,在器械头部夹住一根直径等于头部鳃轴中心长度1/10的不锈钢丝,在室温下完全夹闭保持3小时后,器械应无裂纹和永久变形。
3.4 开合性能可开合的钳类器械头部应开合顺利,钳杆在开合时应无干扰使用的晃动。
3.5 旋转性能钳杆部分设计为可旋转的器械,在旋转钳杆时应顺利,钳杆在旋转时应无干扰使用的晃动。
3.6 锁合可靠性能具有锁合装置的器械,应规定锁合的可靠性,包括锁紧性能和松开性能。
4.耐腐蚀性器械的不锈钢材料耐腐蚀性能应符合YY/T 0149-2006中5.4b级的规定。
其他材料用说明书中指定的最不利的灭菌方法灭菌后,应无腐蚀现象。
5.配合性能5.1 预期与其他器械配合使用的器械,如不可吸收结扎夹施夹器、金属钛夹施夹钳、可吸收夹施夹器,应对其相关配合性进行要求。
5.2 穿刺器套管与穿刺针的配合性能参照YY 0672.1-2008相关要求。
6.通畅性设有内腔预期可进行注(吸)液体(气体)的器械,如吸引器、注水器、造影钳、气腹针等器械的内孔应畅通,不得有堵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