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外延pjtime资讯组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定义一、背景胡锦涛主席于2003年提出“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要求建立“城市信息平台”。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随后,科技部于2010年开始在国家“863”计划布局,立项对“智慧城市”开展研究。2013年,住建部等国家部委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相关政策。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明确将智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随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建设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指导原则、支持政策等。同年年9月,财政部发布会的《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要尽快形成有利于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发展的制度体系。二、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的特征包括智慧的经济、智慧的市民、智慧的管理、智慧的流动、智慧的环境和智慧的生活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形成城市智慧的整体。从社会学角度,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就是以社会经济繁荣为目标,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民生幸福为考核标准,解决人与自然的
可持续发展,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我的认知和幸福感提升。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方式动态感知、分析和整合城市方方面面的数据,使城市中各个部分协调配合,在城市的经济、交通、通信、教育、环境、能源、安全、管理、服务、文化、医疗等方面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运作模式,极大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塑造良好城市整体环境,促进人和城市之间和谐沟通交互的新型城市形态。换句话说,智慧城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健全、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通畅、广泛、安全的信息共享,和有效、规范、科学的信息利用,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让城市成为和谐社会的中枢。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1.概念模型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市民、政府和企业(包括组织)是智慧城市的服务主体,如图1所示。智慧城市中服务主体所涉及的活动包括文化、健康、教育、政务、建筑、金融、交通、资源、购物、旅游、环境、生活、环保和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如图2所示。智慧城市主要体现在各种城市活动的智慧性。对城市而言,所谓智慧,就是能够高速、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进行和完成城市服务主体所涉及的各种活动。或者说,智慧城市系统应该使城市服务主体能够及时得到所需的高质量服务。在各种城市活动中,政府、企业、市民三者
之间通过各种智慧应用系统获取、传递、交换相应的数据与信息。
图1智慧城市的服务主体
图2智慧城市服务主体的主要活动2.智慧模型所谓“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城市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处理环境,如图3所示,通过对城市服务主体活动数据的透彻感知,由互联互通的系统汇聚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统一的描述规范,通过发现、建立和利用海量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使海量数据经由智能处理成为充分可用的信息,然后结合各行业领域模型,从中发现各行业领域的知识规律,作为各行业领域决策的依据,同时通过互联互通的系统为服务主体提供所需的数据和智慧应用服务。
图3智慧模型3.功能模型智慧城市涉及城市生活的所有
参与者,也涉及到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构建和谐发展的智慧城市过程中,应重视智慧城市所能提供的各项基本功能。如图4所示,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之上,通过不断整合城市中的各项资源,构建全新的城市发展环境,建立新的城市服务和发展模式。城市是由政府、居民、企业构成的一个复杂有机体,因此,智慧城市所提供的功能必须是多样化的,包括行政管理、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公共安全等多种功能。因此,智慧城
市需要从城市职能出发,打造智慧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
图4智慧城市的功能模型4.参考模型依据智慧城市的概念模型、智慧模型和功能模型,从技术角度,给出智慧城市的六层参考模型,如图5所示,包括城市感知层、传输层、数据智能处理与存储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智慧应用层,位于两侧的标准与评测和安全保障体系分别贯穿这六层,即“六横两纵”智慧城市技术架构。图5智慧城市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