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综述)
摘要:敬畏感是一种积极情绪下的特质性情绪,混合了钦佩,恐惧,惊奇等多种复杂情绪。近年来对敬畏感的研究逐渐增多,敬畏感的定义、敬畏感与其他相近情绪的探究以及敬畏感的心理作用等方面都有涉及。敬畏感的心理作用之一是能增加亲社会行为,而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赞许性行为,其培养和干预的方法的探究也引起关注。本研究通过使用特质性积极情绪量表下的敬畏情绪分量表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尝试探讨敬畏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敬畏感、亲社会行为、培养
1.敬畏感
1.1.定义
敬畏是一种混合了困惑、钦佩、惊奇、服从等多种感觉的复杂情绪[1]。提到敬畏,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对象是令人恐惧的,是不好的事物。但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科学家对敬畏的理解出现了去恐惧化的倾向,积极心理学对敬畏的理解看重的是其中的正面效价,认为敬畏是一种积极的情绪[20],对其的诱发能为个人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益处。目前对敬畏的定义,存在两种比较受认可的观点。一种是原型模型,从原型理论出发,将敬畏定义为当我们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 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惊异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包括自然奇观、艺术杰作、或非凡的人类行为等[23]。另一种是扩展模型,认为敬畏更多地受到自我反思和沉思的影响。引入意识维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在敬畏情绪的发生频率和情境上存在个体差异, 这可能与个体的自我反思能力存在差异有关[24]。原型模型与扩展模型的差别在于,原型模型更多的关注敬畏的情绪成分, 而扩展模型更多的看重敬畏的认知成分;原型模型的定义是从诱发敬畏情绪的诱发源出发,如自然景观,伟大的人类创作,而扩展模型是在原型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认知成分。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选取扩展模型的定义作为敬畏感的解释。
1.2.敬畏感与其他情绪的辨析
敬畏感容易与其他情绪混淆,不少文献常常把敬畏与相关接近的概念等同起来,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不易区分的概念的辨析。
1.2.1.敬畏和惊奇
惊奇的定义是“由超出预期或看似无法理解的事物引起的一种情绪, 是混合了钦佩、好奇或困惑的一种吃惊”[25]。敬畏是比惊奇更狭窄和更宽泛的概念。狭窄是指它只是对特定类型或事物的吃惊,如自然景观,伟大创作等;而宽泛是指它除了含有吃惊, 还包含了一些其他的感情, 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恐惧,恐惧是惊奇没有包含的情绪[1]。
1.2.2.敬畏和钦佩感
敬畏感和钦佩感也是常常被人误以为是同一个解释的两个词,两者的区别在于诱发源的类型和特征上。钦佩感的诱发源是处于社会诱发源的范围内,例如他人优秀的能力、成就、美德等都可以诱发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钦佩感;而敬畏的诱发源的范围更广, 还包括物理诱发源(如自然奇观)和认知诱发源(如宏大的理论和伟大的艺术)。敬畏的诱发源包含某种强大、浩大的力量, 而钦佩感的情绪刺激的力量则较为温和[2]。所以,敬畏感的诱发源比钦佩感的诱发源更复杂,敬畏感是一种比钦佩感更强烈的情绪。
1.2.3.敬畏和恐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人们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境而又苦于无助的一种基本情绪,往往是因为缺少处理或摆脱可怕情境的力量和知识而造成的[3]。恐惧指向个体认为会威胁到自身的事物,具有消极成分,而敬畏含有一部分恐惧的成分,但是敬畏包含于积极情绪中,具有正面效价。恐惧是被外界威胁所迫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敬畏是自愿产生谦卑服从情感的积极情绪。
1.3.心理作用
敬畏情绪可以给人们带来情绪上和心理上的益处。有相关研究表明,敬畏情绪的诱发可以促进精神追求、减少自我意识、增加亲社会行为。
1.3.1.促进精神追求
在宗教领域,有研究表明,宗教性的纪念性建筑如大教堂或金字塔, 可以激发出人们的很多情绪, 其中最普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情绪是敬畏。宗教性的纪念性建筑通过其固有的浩大(包括体积上的庞大和价值上的昂贵)激发人们的敬畏体验。反过来, 敬畏体验又可以促进宗教的社会功能, 在心理上加强社会联系[26]。可见,敬畏可以促使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神生活上,例如产生一种宗教信仰。敬畏可以激发个体对生活和社会的热爱与投入,使个体感到自身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并有助于个人幸福感的提升[20],对个人生活乃至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1.3.
2.减少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的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12]。自我意识强的人,更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自我意识还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观念系统[13]。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敬畏是一种超越自我意识的情绪。它迫使我们将自己看作是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 使我们与更宏大的东西相连, 使我们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谦卑[1]。研究表明, 诱发敬畏情绪会使人们觉得自己属于大群体, 处于敬畏体验中的个体更多的关注周围的环境, 更少的关注自我[27]。由此可见,诱发敬畏情绪使个体的自我意识减少,更多关注周围环境,认为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更密切。
1.3.3.增加亲社会行为
前人研究发现,诱发敬畏感的个体更愿意投身于慈善活动中,更愿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28]。其解释是因为诱发敬畏情绪延长了个体对时间的体验,在忙碌烦躁的生活中,感到有时间去帮助别人。敬畏感可以增加亲社会行为,还有其他方面的解释。敬畏使人感到一些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个体看到神圣的事物被破坏,受到威胁时,会倾向与伸出援手,积极维护,表现出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
2.1.定义
Batson认为,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如助人、合作、分享等[4]。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行为[5]。总结说来,亲社会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9],具体表现为社交中的合作、共享、谦让、帮助等个体自愿做出的行为[18]。
2.2.特点
2.2.1.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增多
以往的国内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对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这是因为早期研究致力于探讨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脉络和形成机制,另外,因亲社会行为具有较高的社会赞许性,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没成熟,能较好地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干扰。然而,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性质的行为,仅探讨儿童和中小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相对成熟,又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一个群体,研究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增多[5]。
2.2.2.培养和干预研究逐渐增多
以往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寻其发生机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于亲社会行为培养和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近年来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干预研究在逐渐增多[5]。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思潮在部分群体占有一定的市场,亲社会行为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反社会行为的出现让人担忧,因此培养和干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培养
2.3.1.移情的培养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是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也就是说,移情是一种对他人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经常被称之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4]。
2.3.2.亲子关系的培养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生[4]。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双向影响的,孩子的身心反应影响着父母,而父母的抚养方式也影响着孩子。有研究表明,亲子关系中依恋程度高的孩子,更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反观现在社会上的青少年犯罪事件,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亲子关系不和谐,孩子从小生活在不良家庭环境中,性格扭曲,慢慢发展成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见,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亲社会的培养的重要性。
2.3.3.榜样示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