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1)》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为后续学习幂的运算、指数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方的规律,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较为熟悉。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乘方运算涉及到多个有理数的乘积,运算规则相对复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究有理数乘方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方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规律,有理数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导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方的规律。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发现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
4.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有理数乘方的例子和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掌握。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方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如:2的3次方表示2乘以自己3次,即2×2×2=8。
让学生初步认识有理数乘方。
2.呈现(10分钟)展示多个有理数乘方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 有理数的乘方(3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第1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正确区分幂的底数与指数.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乘方的意义,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难点】理解一个负数的奇次幂和偶次幂的符号,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41~P4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一)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在式子a n(n为正整数)中,a叫底数,n叫指数,a n叫幂.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 次幂.3.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5.计算:(1)(-3)4;(2)-34;(3)⎝⎛⎭⎫-233; (5)(-1)2018. 解:(1)原式=81. (2)原式=-81. (3)原式=-827. (4)原式=1. (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2)100+(-2)101;(2)(-0.25)2017×42018.【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观察算式的特点,利用乘方的意义进行简算.【解答】(1)原式=(-2)100+(-2)×(-2)100=(1-2)×(-2)100=(-1)×2100=-2100.(2)原式=(-0.25)2017×4×42018=(-0.25×4)2017×4=(-1)2017×4=(-1)×4=-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灵活运用乘方的定义的逆应用,把底数相同的幂转化成指数也相同后,再逆应用运算律解答问题.【例2】计算:(1)-14+|3-5|-16÷(-2)×12; (2)6×⎝⎛⎭⎫13-12-32÷(-1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解答】(1)原式=-1+2-16×⎝⎛⎭⎫-12×12=-1+2+4=5.(2)原式=6×13-6×12-9×⎝⎛⎭⎫-112 =2-3+34=-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一根长1 m 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剪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 C )A.⎝⎛⎭⎫123 mB .⎝⎛⎭⎫125 m C.⎝⎛⎭⎫126 mD .⎝⎛⎭⎫1212 m2.计算:(1)⎝⎛⎭⎫-172; (2)-1.52;(3)8+(-3)2×(-2);(4)-14-16×[2-(-3)2]; (5)-33+(-1)2018÷16+(-5)2; (6)(-0.125)2016×82018.解:(1)原式=149. (2)原式=-2.25. (3)原式=-10. (4)原式=16. (5)原式=4. (6)原式=64.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阅读下列材料:求1+2+22+23+...+22017的值,可令S =1+2+22+23+...+22017,则2S =2+22+23+24+ (22018)所以2S -S =22018-1,故S =22018-1.仿照以上推理,求1+5+52+53+…+52017的值.【互动探索】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设S =1+5+52+53+…+52017,用5S -S 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设S =1+5+52+53+ (52017)则5S =5+52+53+54+ (52018)所以5S -S =52018-1,故S =52018-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方,读懂题目提供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思想的利用.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定义负数的奇、偶次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 科学记数法(第2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和特征,能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一些大数,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普遍存在以及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同时增强活动性和趣味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教学难点】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44~P4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把下面各数写成幂的形式.(1)100=102;(2)1000=103;(3)10000=104;(4)100000=105.2.一个大于10的数都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的取值范围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n是正整数,用这种方法表示数叫做科学记数法.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时,整数的位数与10的指数的关系是整数位数-1=指数.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24 800 000;(2)-5 764.3;(3)361万.【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科学记数法中的n怎样确定?【解答】(1)24 800 000=2.48×107.(2)-5 764.3=-5.7643×103.(3)361万=3 610 000=3.61×10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对于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a是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后的结果,n是比原数整数位数少1的正整数.【例2】将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1)1.2×105;(2)2.3×107;(3)3.6×108;(4)-4.2×106.【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怎样确定位数?【解答】(1)1.2×105=120 000.(2)2.3×107=23 000 000.(3)3.6×108=360 000 000.(4)-4.2×106=-4 200 00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绝对值大于10的有理数化成原数时,只需把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即可,不足的用零补充.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2017年,山西省接待入境游客95.71万人次,实现海外旅游创汇3.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38%、10.32%;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338.6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49%、26.27%.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360亿元,同比增长26.21%.数据536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B)A.0.536×1012元B.5.36×1011元C.53.6×1010元D.536×109元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下列各数.(1)30 060;(2)15 400 000;(3)123 000.解:(1)3.006×104.(2)1.54×107.(3)1.23×105.3.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1)2.01×104;(2)6.070×105;(3)-3×103.解:(1)20 100.(2)607 000.(3)-3000.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1)-3.65×105与-1.02×106;(2)1.45×102017与9.8×102018.【互动探索】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对比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方法.【解答】(1)|-3.65×105|=3.65×105,|-1.02×106|=1.02×106.因为1.02×106>3.65×105,所以-3.65×105>-1.02×106.(2)因为9.8×102018=98×102017,98>1.45,所以1.45×102017<9.8×102018.【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时,利用乘方的意义,把10的指数转化成相同的,然后比较a 的大小,若a 大,则原数就大;若a 小,则原数就小.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还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3 近似数(第3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过程与方法】在认识、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近似数的使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教学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按给定的精确度或有效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45~P4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在现实生活与生产实践中,能准确地表示一些量的数,称为准确数;近似数是与实际的准确数非常接近的数.2.下列各个数据中,哪些数是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1)小琳称得体重为38千克;(2)现在的气温是-2 ℃;(3)1 m等于100 cm;(4)教窒里有50张课桌;(5)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解:(1)小琳称得体重为38千克,是近似数.(2)现在的气温是-2 ℃,是近似数.(3)1 m等于100 cm,是准确数.(4)教室里有50张课桌,是准确数.(5)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是近似数.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按照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238(精确到0.001);(2)2.605(精确到0.1);(3)20 543(精确到百位).【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确度?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解答】(1)0.0238(精确到0.001)≈0.024.(2)2.605(精确到0.1)≈2.6.(3)20 543(精确到百位)≈2.05×10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近似数一般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当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时,近似数的末位数字0不能省略.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近似数32与32.0的精确度相同B .近似数5万与近似数5000的精确度相同C .近似数0.0108有3个有效数字2.近似数1.02×105精确到了千位.3.把489 960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是4.90×105.4.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1)0.6328(精确到0.01);(2)7.9122(精确到个位);(3)130.96(精确到十分位);(4)46 021(精确到百位).解:(1)0.63. (2)8.(3)131.0. (4)4.60×104.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有理数x 的近似值是5.40,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互动探索】如果近似值5.40是“四舍”得到的,那么原数x 最大是5.4+0.004=5.404;如果近似值5.40是“五入”得到的,那么原数x 最小是5.40-0.005=5.395.原数x 的取值范围是5.395<x <5.404.【答案】5.395<x <5.40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准确值的取值范围,如果近似值是“四舍”得到的,那么原数最大;如果近似值是“五入”得到的,那么原数最小.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近似数⎩⎪⎨⎪⎧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已知近似数求原数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乘方》
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1课时乘方的概念及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理解乘方、幂、底数等概念.3.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及幂的符号法则.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及幂的符号法则.重难点解读1.有理数的乘方,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所以乘方是特殊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因而乘方结果的符号与有理数乘法中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是一样的.2.在乘方运算时,底数是负数或分数,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其右上角写上指数.负号在括号内,参与乘方的运算,负号在括号外,不参与乘方的运算,先保留,到最后再化简.3.有理数乘方的运算:(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奇次幂是-1.三、教学过程活动1 旧知回顾1.回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算式(-2.5)×0.37×1.25×(-4)×(-8)的值为.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第41页内容.提出问题:(1)2个2相乘记作22,3个2相乘记作23,n 个2相乘记作多少?(2)引入负数后,4个-2相乘记作多少?-24和(-2)4一样吗?为什么?(3)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什么?它们的结果又叫做什么?(4)在a n 中,a 和n 分别叫做什么?2.教材第42页 思考.活动3 知识归纳1.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n a aa ⋅⋅个,记作 a n .在a n 中,a 叫做 底数 ,n 叫做 指数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 幂 .注意:乘方和幂的区别2.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 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 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活动4 典例赏析及练习例1 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1)(-5)×(-5)×(-5)×(-5)×(-5)= (-5)5 ;(2)(-14)×(-14)×(-14)×(-14)= (14)4. 例2 (-3)4表示( B )A .-3个4相乘B .4个-3相乘C .3个4相乘D .4个3相乘例3 计算:(1)(-2)5;(2)(-0.4)4;(-75)3. 【答案】(-2)5=(-2)×(-2)×(-2)×(-2)×(-2)=-32.(2)(-0.4)4=(-0.4)×(-0.4)×(-0.4)×(-0.4)=0.025 6.(3)(-75)3=(-75)×(-75)×(-75)=-343125. 例4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1)(-11)5= -161 051 ;(2)(-9)6= 531 441 .练习: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A .-24=16B .-(-2)2=-4C .(-31)2=-91D .-(-21)2=-41 2.下列各组数:-52和(-5)2;(-3)3和-33;-(-2)3和-23;323和(32)3;02 022和 02 021;(-1)2n 和(-1)2 020,其中相等的有( B )A .2组B .3组C .4组D .5组3.35 cm 比较接近于( D )A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B .三层楼的高度C .姚明的身高(2.26 m )D .一张纸的厚度活动5 课堂小结1.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当把a n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确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的确定和符号的处理.难点利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重难点解读1.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注意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同样按上述运算顺序进行.算式中有带分数,一般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算式中有小数的,把小数化为分数.2.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若能利用运算律,就利用运算律计算.三、教学过程活动1 旧知回顾1.回顾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和乘方的相关概念.2.计算:(1)|-512|÷(13-12)×(-111);(2)(-2)3,(-12)3,(-13)3. 活动2 探究新知 观察3+50÷22×(15)-1. 提出问题:(1)式子中有哪几种运算?(2)如何计算这个式子?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运算律吗?活动3 知识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 乘方 ,再 乘除 ,最后 加减 ;(2)同级运算,从 左 到 右 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 小 括号、 中 括号、 大 括号依次进行.活动4 典例赏析及练习例1 (1)-14-61×[2-(-3)2];(2)(-3)2-(211)3×92-6÷|-32|. 【答案】解:(1)原式=-1-61×(2-9)=-1-61×(-7)=-1+67=61. (2)原式=9-827×92-6÷32=9-43-6×23=9-43-9=-43.例2观察下列等式:1×5+4=32,2×6+4=42,3×7+4=52,4×8+4=62.请你在观察后用你得出的规律填空:(1)48×52+4= 502;(2)n×(n+4)+4= (n+2)2(n为正整数).练习:1.下列计算中:①74-22÷70=70÷70=1;②2×32=(2×3)2=62=36;③-6÷(2×3)=-6÷2×3=-3×3=-9;④223-(-2)×(14-12)=49-(12-1)=49+12=1718.错误的有( D )A.1个B.2个C.3个D.4个2.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2,3,10,15,26,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这列数中第100个数是( A )A.9 999 B.10 000 C.10 001 D.10 002 3.x,y是有理数,且满足|x-1|=0,|y+3|=0,求x2-3xy+2y2的值.解:因为x,y是有理数,且满足|x-1|=0,|y+3|=0,所以x=1,y=-3.x2-3xy+2y2=12-3×1×(-3)+2×(-3)2=1+9+18=28.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 探究的能力
3.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找 1-2 个代表举例回答什么是底数、
指数、幂,并完成笔记。( an 各部分名称的示意图)
【活动练习】一个学生任意举一个幂的例子,另一个学生 回答该幂的底数、指数分别是什么?(讲学生举的 5 个例 子,以表格形式写在笔记上)(2min)
例 1:(预设的回答情况)
后期做题时还是分
完成板书例 2 的表格。 ②可能有学生会问:0 的底数、指数是什么?(0 单独
作为一个数字,它的指数是 1,底数是 0)
给学生展示 的机会,让学 生多读、多 想、多说、多 练。坚持以学 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的 教育思想。
【活动 2】自学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5min) 课本 P42/例 1,思考 1.学生活动内容:独立自学例 1,并完成思考(2min)
(三) 自主学习,探 究新知 (25min)
【活动 1】自学幂的各部分名称(10min) 1.学生自学课本 P41“从乘方的定义开始,一直到 41 页最 后一个字”。(自学时间:2-3min)
2.自学结束后,两人一组讨论。互相说说自己在自学中遇到 的问题(如果有的话),以及什么是底数、指数、幂。 (小组讨论时间:5min)
由复杂的同 一个数的连 乘形式到简
(2)请尝试用数学算式表示棋盘第写— —幂的形式; 由小学的正
数乘方到初
63 个 2
中新加入的
【追问】为了简便,根据上面的探究,你觉得 63 个 2 相乘 负数乘方。
还可以怎么表示?读作什么?
【回答】 263 ,读作:二的六十三次方
板书设计 第一块板
1.5 有理数的乘法 1.5.1 乘方 1. 一般地,几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即:
1.5.1有理数的乘方(一)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 ·a ,记作a 2,读作a 的平方(或a 的二次方);a ·a ·a 作a 3,读作a 的立方(或a 的三次方);那么,a ·a ·a ·a 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 ·a ·a ·a ·a 呢?(n 是正整数)呢?(二)、试一试在小学对于字母a 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a 还可以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三)、探索1、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a n 中,a 取任意有理数,n 取正整数应当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当a n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 的n 次幂。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3、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a n 就是表示n 个a 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例1 计算:a a a an a ⋅⋅个(1)24 (2)3(-2) (3)()24- (4)323⎛⎫- ⎪⎝⎭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这些计算题中,幂的符号有什么规律?(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3)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你能把上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吗? (板书)当a>0时,a n >0(n 是正整数);当a<0时, ⎧⎨⎩ ; 当a=0时,a n =0(n 是正整数)(以上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例2 计算:(1)(-2)4 (2)-24 (3) 223⎛⎫ ⎪⎝⎭ (4) 223 教师引导学生纵向观察第(1)题和第(2)题的形式和计算结果,让学生自己体会到,(-a)n 的底数是-a ,表示n 个(-a)相乘,-a n 是a n 的相反数,这是(-a)n 与-a n 的区别观察第(3)题和第(4)题的形式和计算结果,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写分数的乘方时要加括号,不然就是另一种运算了课堂练习: P42:1(四)、小结让学生回忆,做出小结:1、 乘方的有关概念;2、乘方的符号法则;3、括号的作用;(五)、作业设计课本P47:1、2a n >0(n 是正偶数) a n <0(n 是正奇数)。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难点】准确建立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求幂的运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小学里我们学过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是如何定义的?怎样表示?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2次方),即a2=a·a;a·a·a记作a3,读作a 的立方(或a的3次方),即a3=a·a·a.(分别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过程)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1个细胞30分钟分裂成2个,1个小时后分裂成2×2个,1.5小时后分裂成2×2×2个,……,5小时后要分裂10次,分裂成1024个.为了简便可将记作210.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教学说明】(1)举例56说明概念及读法;(2)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通常省略指数1不写;(3)因为a 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4)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试一试(1)(-4)3;(2)(-2)4;(3)-24.【教学说明】教师教学时应强调:(1)计算时仍然是要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2)注意(-2)4与-24的区别.【归纳结论】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计算:【教学说明】注意观察,分清符号、底数以及指数.试一试教材第42~43页练习第1、2题.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教材第42页例2)【教学说明】教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上面的题,注意让学生知道算乘方时的按键为∧.试一试教材第42~43页练习第3题.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2)6中,指数为______,底数为______.2.在-26中,指数为______,底数为_______.3.若a 2=16,则a=______.4.平方等于本身的数为______,立方等于本身的数为______.5.计算(-151)×461=________. 6.在(-2)5,(-3)5,(-21)5,(-31)5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方得9的数是3B.平方得-9的数是-3C.一个数的平方只能是正数D.一个数的平方不能是负数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4=16B.-(-2)+=-4C. (-31)2=-91 D.(- 21)2=-41 9.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A.(-3)2与-32B.(-3)2与32C.(-2)3与-23D.丨-23丨与丨-23丨10.下列各式计算不正确的是( )A.(-1)2013=-1B.-12012=1C.(-1)2n =1(n 为正整数)D.(-1)2n+1=-1(n 为正整数)【教学说明】以上题目均较简单,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由教师评讲,边评讲边点学生口答.【答案】1.6 -22.6 23.±44.1、0 -1、0、15.-56.(-31) 5 7.D8.B9.A10.B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作知识小结: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运用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熟知底数、指数和幂三个基本概念.2.教师扩展:首先,有理数的乘方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可以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符号的确定和幂的求值.乘方的含义:①表示一种运算;②表示运算的结果.乘方的读法:①当a n 表示运算时,读作a 的n 次方;②当a n 表示运算结果时,读作a 的n 次幂.乘方的符号法则: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②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③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注意(-a )n 与-a n 及(a b )n 与a nb 的区别和联系.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3.选做题.本课时宜从现实生活里的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乘方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起着引领学生探寻方向的作用,即遵循“引导——帮助——点拨”的原则,真正做到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发展知识,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形成协作意识.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有理数的乘方。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方的意义,理解乘方的运算规则,为后续学习指数幂、对数等概念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在数学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巩固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又为高中阶段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和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乘方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理解。
学生在学习乘方时,可能会对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则产生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方的概念:某商品打八折出售,即按原价的80%出售,问原价为100元的商品现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讲解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则,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
例如,2的3次方表示2乘以自己3次,即2×2×2=8。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方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乘方的魅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30人,每次活动参加的人数是上一次的90%,问第三次活动参加的人数是多少?5.拓展(5分钟)讲解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科学计算、金融理财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规则,并能够运用乘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幂”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规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乘方打下了基础。
但学生在学习乘方时,可能会对乘方的概念和乘方的规则感到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乘方的概念,理解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规则,能够运用乘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概念。
2.有理数的乘方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实践,让学生主动探究乘方的意义和规则。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案例和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和任务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商品打八折后的价格是120元,问原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乘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PPT展示乘方的定义和有理数的乘方规则,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和掌握乘方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乘方的练习,巩固乘方的概念和规则。
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巩固乘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乘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利息、折扣等。
教师可以通过PPT 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1.5.1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教案
标题:1.5.1有理数的乘方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负数的乘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乘法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2. 新课讲解:
- 介绍乘方的概念,解释底数和指数的含义。
- 举例说明正数、零和负数的乘方运算。
-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3.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与作业: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四、教学策略:
1. 采用直观教学法,借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乘方。
2.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方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大纲,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的细节和内容,比如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等。
同时,你也可以考虑加入一些更深入的主题,如幂的性质、科学记数法等,以增加你的文档的深度和广度。
1.5.1 乘方学案(第一课时)
1.5.1 乘方学案一、学习目标: (课后填写收获情况)1、理解有理数乘方运算,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二、学习过程1、做一做: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多次对折,观察对折次数与所产生长方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具体做法:同桌俩为一组,一人折纸操作,另一人作记录。
每次折纸后展开数长方(将“长方形个数”换成“纸张层数”呢?)2、辨析底数和指数,计算说明:(1)32与23相等吗? (2)34与43相等吗?3、教材P42自行阅读例1至“思考”内容,然后完成。
(1) (-4)3; (2) (-2)4; (3) ; (4)(-1)2.4、负数幂的符号规律:(1)当指数是 时,负数的幂是 数;323⎛⎫- ⎪⎝⎭(2)当指数是 时,负数的幂是 数。
5、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可得乘方符号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6、计算说明下列式子是否正确?(1)(-1)3=-3; ( ) (2) 23=6; ( )(3) -3 2 =9; ( ) (4) 15=5 ( )7、先口算(开火车),然后小结规律:(1)02 = (2)03 = (3)04 = (4)05 = (n 为正整数)0n =(5)12 = (6)13 = (7)14= (8)15= (n 为整数) 1n =(9)(-1)2 = (10)(-1)4 = (11)(-1)6 = (当n 为整数时)(-1)2n =(12)(-1)3 = (13)(-1)5 = (14)(-1)7 =(当n 为整数时)(-1)2n +1= 结论:0的正整数次方等于 ; 1的整数次方等于 ;-1的偶次方等于 , -1的奇次方等于 。
8、探究活动 (1) -32 与(-3)2相等吗? (2) 与 相等吗?9、运用新知 体会成功:(1)、(-5)3 (2)、 (3)、-23 (4)、(0.1)3232⎪⎭⎫ ⎝⎛322443⎪⎭⎫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案及练习(含答案)
有理数的乘方(1)1.在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知与技能2. 会利用算器行乘方运算教学目程与方法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渗透化思想情感度价培养学生察、能力,以及思考、解决的能力,切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的系,理好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点准确建立底数、指数和三个概念,并能求的运算教学程(生活)理念1. 提并引学生回答:在小学里我学一个数的回小学相关知平方和立方是如何定的?怎表示?,利入状a·a 作 a2, 作 a 的平方(或 a 的 2 次方),即 a2=a·a;a·a·a作 a3,作 a 的立方(或 a 的 3 次方),即a3=a·a·a.(分是 a 的正方形的面与棱a 的正方体的体)2. 教展示胞分裂的示意,引学生分析某种胞在背景中置情境情境激学生的分裂程,学生回答教提出来的,并明如引入的学趣。
何得出果。
3. 合学生熟悉的 a 的正方形的面是 a· a, 棱a 的正方体的体是a· a·a 及它的法,告学生几个相同因数 a 相乘的运算就是堂所要学通算正方体的内容。
面和正方体体的例,引出。
乘方定:一般地, 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即 a· a·⋯· a,作 a n,作 a 的 n 次方.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果叫做.新知探究n中,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当n看作 a 的 n 次在 a a方的果,也可作 a 的 n 次.明:( 1)例 94明概念及法;(2)一个数可以看作个数本身的一次方,通常省略指数 1 不写;n( 3)因为 a 就是 n 个 a 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 4)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例 1 说出下列各数的底数,指数,表示的含义,并求出结果.5 2,( -3) 4 2,-32 ,1,- 5 452使学生清楚的理点拨:对于每一个数, 应注意是哪一部分进行乘方,解有理数乘方的那才是真正的底数. 若底数为负数或分数, 应打上括号, 意义,真正掌握若没有打括号,表示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乘方.幂、底数、指数解: 52 底数 5,指数 2,52= 5× 5=25. 52 表示 2 个等概念的意义。
第一章 有理数乘方(1)教案
二、例题精析:例1、计算:(1)3)4(- ; (2)4)2(- ; (3)3)32(-;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____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____,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_________拓展:计算(1)29-; (2)2)9(-; (3)243-; (4)2)43(-三、跟踪测试:(1)在5)32(-中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
(2)计算:26-= ;274-= 。
(3)一个数的平方是4,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立方是8-。
(4)一杯饮料第一次倒去一半,第二次倒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5次后剩下的饮料是原来的_________。
(5))7()7()7()7(-⋅-⋅-⋅-写成乘方的形式为___________。
(6)5)1(-写成乘法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计算:______)1(______;)21(_______;210034=--=-=。
(8)当n 是正整数时,122)1()1(+-+-n n的值是( )。
A 、-2B 、0C 、2D 、1(9)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
A 、223)3(--和 B 、223)3(和- C 、332)2(--和 D 、3322--和(10)59-表示( )。
A 、5个9-相乘B 、9个5-相乘C 、5个9相乘的相反数D 、9个5相乘的相反数 2、计算 (1)10)1(-; (2)7)1(-; (3)38 ; (4)3)5(-; (5)31.0 ;(6)4)21(- ; (7)4)10(-; (8)5)10(-; (9)1999)1(-3、填空:(1)m 的指数是 ,底数是 。
(2)73的指数是 ,底数是 。
(3) 的平方等于它的本身, 的立方等于它本身。
第 周 第 节§1.5.1有理数乘方(1)教案备课人:李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3、会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方。
1.5.1 有理数的乘方(课时1) 教案
1.5.1 乘方(1)课型新授单位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2.体会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乘方的意义。
3.情感、价值观:保持学习兴趣,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
这是真的吗?生: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连续对折30次纸的厚度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比,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探究过程要求:把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并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2)对折二次有几层?(3)对折三次有几层?(4)对折四次有几层?(5)对折二十次有几层?(6)对折三十次呢?……说说你的看法试着做一做: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___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___.在a n中,a叫做_____,n叫做_____,读作_________,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_________.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计算:(1)(-2)1=___. (-2)2=4. (-2)3=___. (-2)4=___.(2)21=__. 22=__. 23=__. 24=___.基础:1、计算下列各式:(-3)2;(-2)3;(-4)4;-0.12;-(-3)3;3·(-2)3;-6·(-3)3;(-4)2·(-1)52、计算:3a=-3,b=-5,c=4时,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1)(a+b)2; (2)a2-b2+c2; (3)(-a+b-c)2; (4)a2+2ab+b24、当a是负数时,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1)a2=(-a)2; (2)a3=(-a)3; (3)a2=-a2; (4)a3=-a3.拓展:5、平方得9的数有几个?是什么?有没有平方得-9的有理数?为什么?6、若(a+1)2+|b-2|=0,求a2000·b3的值。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乘方(第1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乘方的意义教师问1: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2=4(cm2);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面积为2×2×2=8(cm2).观察式子2×2,2×2×2有何共同特点?学生回答: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教师问2:为了简便,我们可以将它们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回答:2×2记作22,读作2的平方;2×2×2记作23,读作2的立方.教师问3:某种细胞每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出示课件4)分裂方式如下所示:(出示课件5)学生讨论后回答:2×6=12.教师问4:这个细胞分裂一次可得多少个细胞?分裂两次呢?分裂三次呢?四次呢?那么,3小时共分裂了多少次?有多少个细胞?(出示课件6)师生共同解答如下:一次:2个两次:2×2个三次:2×2×2个四次:2×2×2×2个六次:2×2×2×2×2×2个教师问5:请比较细胞分裂四次后的个数式子:2×2×2×2和细胞分裂六次后的个数式子: 2×2×2×2×2×2. 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出示课件7)学生回答:它们都是乘法,并且它们各自的因数都相同.教师问6:这样的运算能像平方、立方那样简写吗?学生回答:2×2×2×2记作24,2×2×2×2×2×2记作26.教师问7:24读作2的4次方(幂),26读作2的6次方(幂).同样:(-2)×(-2)×(-2)×(-2)记作什么?读作什么?(-25)×(-25)×(-25)×(-25)×(-25)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回答:(-2)×(-2)×(-2)×(-2)记作(-2)2,读作负2的四次方(幂).(-25)×(-25)×(-25)×(-25)×(-25)记作(-25)5,读作负五分之二的五次方(幂).教师问8:a·a·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回答:a·a·a·a·a·a可以记作a6,读作a的六次方(幂)教师问9:进一步提出:a·a·…·a,(n个a相乘)(n为正整数)呢?学生回答:可以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教师讲解:对于a n中的a,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a可以取任意有理数.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即教师讲解: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a 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a n看做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一个数可以看做是它本身的1次方.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因为a 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例1:计算:(出示课件11)2)3.(1)(–4)3;(2)(–2)4;(3)(-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4)3=(–4)×(–4)×(–4)=–64;(2)(–2)4 =(–2)×(–2)×(–2)×(–2)=16;(3).322228333327⎛⎫⎛⎫⎛⎫⎛⎫-=-⨯-⨯-=-⎪ ⎪ ⎪ ⎪⎝⎭⎝⎭⎝⎭⎝⎭教师问10: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以上运算的结果,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出示课件1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开启计算器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8 5显示:(-8)^ 5-32768 即(-8)5=-327683 6显示:(-3)^ 6729 即(-3)6=7298 5 =显示:-327683 6显示:729所以(-8)5=-32768 (-3)6=729 例3:计算:(出示课件16)(1)22 -3-3⨯()()(2)–23×(–32)(3)64÷(–2)5(4)(–4)3÷(–1)200+2×(–3)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22(-3)(-)329(-)6;3=⨯=-⨯(2)–23×(–32)= –8×(–9)=72;(3)64÷(–2)5=64÷(–32)= –2;(4)(–4)3÷(–1)200+2×(–3)4= –64÷1+2×81=98教师问11:通过以上计算,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你觉得有怎样的运算顺序?(出示课件17)学生回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3)1.计算(–3)2等于()A.5 B.–5C.9 D.–92.计算(–1)2017的结果是()A. –1B. 1C. 2017D. –2017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3表示2×3的积B.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C. -32与(-3)2互为相反数D.一个数的平方是94 ,这个数一定是 32 4.在 – |–3|3,– (–3)3, (–3)3 , –33中,最大的数是( )A.– |–3|3B.– (–3)3C. (–3)3D. –335.对任意实数a,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 2= (–a)2B. a 3= (–a)3C. |a| = |–a|D. a 2 ≥06.填空:(1)–(–3)2= ______ ; (2)–32= ___________ ;(3)(–5)3= _______ ; (4)0.13= ___________ ;(5)(–1)9= ________ ; (6)(–1)12= _________;(7)(–1)2n =_________ ; (8)(–1)2n+1=________;(9)(–1)n =____________. .7.计算:(-6)2×(31-21) . 8.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0.2毫米.(1)对折3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对折7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3)用计算器计算对折30次后纸的厚度.参考答案:1.C2.A3.C4.B5.B6.(1)-9;(2)-9;(3)-125;(4)0.001;(5)-1;(6)1;(7)1;(8)-1;(9)-1(当n 为奇数时),1(当n 为偶数时)7.解:(-6)2×(31-21)=36×21-36×31=18-12=6 8.(1)0.8毫米;(2)12.8毫米;(3)0.1×230=0.1×1073741824=107374182.4(毫米)107374182.4毫米=107374.1824米.教师补充:107374.1824米>8848.86米(珠穆朗玛峰高度)(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3.与乘方有关的探求规律问题.(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1)43页到44页的相关内容。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5.1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八年级数学开方、整数指数幂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转化思想)(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运算能力)2.目标解析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有理数乘方的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通过探究掌握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正确进行乘方运算.通过现实情境及题组练习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方意义及乘方符号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及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在具体的情景中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在乘方运算中增强学生的数感,感悟乘方符号的简捷美;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有理数运算法则及特点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条件.但是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 经过5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二)自学导航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2=4(cm 2);棱长为2cm 的正方体的体积2×2×2=8(cm 3).2×2记作22,读作“2的平方”(或“2的二次方”);2×2×2记作23,读作“2的立方”(或“2的三次方”).2×2×2×2×2×2×2×2×2×2记作_____,读作___________.(-2)×(-2)×(-2)×(-2)记作_____,读作___________.(-52)×( -52)×(-52)×(-52)×(-52)记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 【归纳】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幂(或a 的n 次方)”,即乘方的定义:这种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组成要素: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迁移应用】1.(-5)3的底数是 ,指数是 ,(-7)6表示6个 相乘,读作 ,也读作-7的 .2.(−32)5表示 个 相乘,读作 的 次方,也读作 的 次幂,其中-32叫做 ,6叫做 .(三)合作探究探究1:(-2)4与-24一样吗?为什么?(-2)4表示4个-2相乘,即:(-2)×(-2)×(-2)×(-2)-24表示4个2相乘的相反数,即:-2×2×2×2(-2)4与-24互为相反数.【归纳】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负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探究2:432⎪⎭⎫ ⎝⎛与324一样吗?为什么? 32×32×32×32记作432⎪⎭⎫ ⎝⎛;32222⨯⨯⨯记作324. 432⎪⎭⎫ ⎝⎛与324是不相同的. 【归纳】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连同负号)用小括号括起来.(四)考点解析例1.下列对于-34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读作“-3的4次幂”B.底数是-3,指数是4C.表示4个3相乘的积的相反数D.表示4个-3相乘的积【迁移应用】1.填空:2.-35的4次幂记为( )A.-345B.-(35)4C.-(−35)4D. (−35)4例2.计算:(1)34=__________=_____; (2)(-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3=________=_____; (4)(-5)3=_______________=_____;(5)(34)3=_________=_____; (6)(−34)3=_________________=_____;(7)-34=___________=_____; (8)(-1)20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移应用】1.下列各数:-(-2),(-2)2,-22,(-2)3,其中负数的个数为( )A.1B.2C.3D.42.下列各组数中,其值相等的是( )A.23和32B.-32和(-3)2C.-23和(-2)3D. (−23)3和-233 3.计算:(1)63; (2)-53; (3)(-4)4; (4)06; (5)(-2)7; (6)(-0.3)3; (7)(-12)5. 解:(1)原式=6×6×6=216;(2)原式=-5×5×5=-125;(3)原式=(-4)×(-4)×(-4)×(-4)=256;(4)原式=0;(5)原式=(-2)×(-2)×(-2)×(-2)×(-2)×(-2)×(-2)= -128;(6)原式=(-0.3)×(-0.3)×(-0.3)=-0.027;(7)原式= (-12)×(-12)×(-12)×(-12)×(-12)=-132.(五)自学导航不计算下列各式,你能确定其结果的符号吗?从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⑴(-2)51; ⑴(-2)50; ⑴250; ⑴251;⑴(-1)2012; ⑴(-1)2013; ⑴02012; ⑴12013.【归纳】(1)正数的任何次幂是______;(2)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3)0的任何次幂等于____;(4)1的任何次幂等于____;(5)-1的偶次幂等于____;-1的奇次幂是_____.(六)考点解析例3.(1)比较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⑴12_____21; ⑴23_____32; ⑴34____43; ⑴45____54.(2)将上题的结果进行归纳,比较n n+1与(n+1)n (n 为正整数)的大小.(3)根据归纳的结论,比较999998与998999的大小.解:(2)当n <3时,n n+1<(n+1)n ;当n≥3时,n n+1>(n+1)n .(3)999998<998999【迁移应用】1.比较大小:(1)(32)2_____(32)3; (2)(12)4_____(13)4.2.若a=-2×32,b=(-2×3)2,c=-(2×3)2,则( )A.a>b>cB.b>c>aC.b>a>cD.c>a>b3.将下列各数用“<”号连接起来:(1)23,(23)2,(23)3,(23)4; (2)15,25,35,45.解:(1)23=5481, (23)2=49=3681,(23)3=827=2481,(23)4=1681;所以 (23)4<(23)3<(23)2<23.(2)15=1,25=32,35=243,45=1024;所以15<25<35<45.例4.计算:(1)2233(-)(-)⨯ (2)-23×(-32) (3)64÷(-2)5(4)(-4)3÷(-1)200+2×(-3)4 22236;33解:(1)(-)(-)=9(-)⨯⨯=-(2)-23×(-32)=-8×(-9)=72;(3)64÷(-2)5=64÷(-32)=-2;(4)(-4)3÷(-1)200+2×(-3)4=-64÷1+2×81=98思考:通过以上计算,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你觉得有怎样的运算顺序?【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迁移应用】计算:(1)−23÷49×(−23)2; (2)−32÷23×(1−13)2; (3)(−1)9×(−2)2017×(−12)2016.(1)解原式 =−8÷49×49 =−8×94×49=-8; (2)解原式=−9×32×49=−6;(3)解原式=(−1)×(−2)×[(−2)2016×(−12)2016]=2×[(−2)×(−12)]2016=2×12016=2×1=2. 例 5.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拉成许多细面条.如图所示:(1)经过第3次捏合后,可以拉出______根细面条;(2)若拉出128根细面条,则捏合的次数是多少?解:(1)根据题意得4×2=8故第三次后可以拉出8根细面条;(2)由于27=128,因此若拉出128根细面条,则捏合的次数是7.【迁移应用】当你把纸对折一次时,就得到2层,当对折两次时,就得到4层,照这样折下去.(1)当对折3次时,层数是多少;(2)如果纸的厚度是0.1mm ,求对折8次时,总厚度是多少mm ?(1)解:因为23=8,所以对折3次时,层数是8;(2)解:28×0.1=256×0.1=25.6(mm ),所以总厚度是25.6mm .例6.已知(a -7)2+|b+6|=0,求(-a -b)100的值.解:因为(a -7)2不小于0,|b+6|不小于0,(a -7)2+|b+6|=0,所以(a -7)2=0,|b+6|=0.所以a=7,b=-6.当a=7,b=-6时,原式=[-7-(-6)]100=(-1)100=1.【迁移应用】1.若|x+2|+(y -3)2=0,则x -y 的值为( )A.-5B.5C.1D.-12.若|a -1|+(a -b -2)2=0,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a=1,b=1B.a+b=1C.a+b=0D.a -b=03.|a -4|与(b+5)2互为相反数,则b a 的值为_______.例7.(1)根据已知条件填空:⑴已知(-1.2)2=1.44,计算:(-120)2=_______,(-0.012)2=________.⑴已知(-3)3=-27,计算:(-30)3=________,(-0.3)3=________.(2)观察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⑴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每移动位,它的二次幂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_____位; ⑴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每移动一位,它的三次幂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_____位.【迁移应用】1.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猜想:32025的个位上的数是_____.2.给出下列两组算式:(4×5)2与42×52; [(-13)×9]3与(-13)3×93. (1)每组的结果相等吗?(2)想一想:当n 是正整数时,(a·b)n =______.(3)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0.125)20×820.解:(1)相等.(3)(-0.125)20×820=(-0.125×8)20=(-1)20=1.(七)小结梳理五、教学反思。
1.5.1有理数乘方(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乘方的基本概念。有理数乘方是指以有理数a为底数,n为指数的乘法运算。它是解决多次重复乘法运算的有效工具,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和日常生活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计算正方体体积为例,边长为a,体积为a^3,这展示了有理数乘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理解负数的乘方:对于负数的乘方,学生容易混淆其正负性质,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举例:解释-2^2和(-2)^2的区别,前者为-4,后者为4。
(2)乘方与乘法的区别:学生容易将有理数乘方与乘法混淆,需要强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举例:2^3表示2连乘3次,结果为8;2×3表示两个数相乘,结果为6。
1.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2.在讲解乘方性质和运算法则时,增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调整提问策略,提出更具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举例:计算一个正方体的体积,边长为a,体积为a^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内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经历探索乘方的有关规律的过程;3.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重点难点】重点:1.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2.乘方的运算.难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教学设计】1.知识回顾,导入新课.(1)背景引入,提高兴趣.你想知道拉面师傅第10次拦扣后有多少根面条吗?(2) 知识回顾.<1> 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________;<2> 棱长为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________;<3> ________;<4> ________;<5> ________. (学生一时难以算出,为新课的学习的做铺垫.)(3)学生观察,给出概念.<1>以上五个式子,每个式子中的因数都相同,符合以下特点:________.我们已经知道 ;那么, 的积该如何表示?<2>一般的,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记作,读作“的次方”,如:读作“的平方”(或“的二次方”),读作“的立方”(或“的三次方”),读作“的四次方” ,读作的四次方。
<3>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中,叫做底数,叫做指数,当看做的次方的结果时,也读作“的次幂”。
因数为正数结果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结果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结果为负数2.说出下列乘方的底数、指数并计算:(1) ; (2) ; (3) ; (4) .3.填表.底数指数幂关注:当底数是负数和分数时,要用括号表示幂。
4.判断对错.(1) ;( ) (2) ;( ) (3) ;( )(4) ; ( ) (5); ( )提出问题:由上题的和,你有什么发现?小结: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括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1.5(集体备课)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给学生讲“从三到万”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大数的意义与表示,引入科学记数法,从学生们熟悉的移小数点切入教学。通过小数点的一“找”二“移”三“数”把一个大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再反向的相应移动小数点把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表示为一般形式。学生通过训练掌握了两者转化的方法,教师再提出思考“一般形式的数的整数位数与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描述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的精确度。
1.5.3(课时2)
重点:熟练掌握精确到小数点前某一位的近似数的求法与表示,会由近似数求准确数的范围;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难点:理解精确度包含的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方法
根据内容特点与教师学生的素质情况,这几个课时均以教授法,讲演法,讲练法为主,适当配以学生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形式进行教学。
基础训练 1.5.3近似数
1.5.3(课时2)
基础训练 拓展空间
名校课堂 第四课时 近似数
请老师们多批评指导,谢谢!
知识与技能: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意义,掌握近似数的求法与表示;
过程与方法:回忆、类比、分析、训练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量,能理解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关系,感受描述客观世界的态度。
1.5.3(课时2)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精确到小数点前某一位的近似数的求法与表示,能由近似数确定准确数的范围,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1)1,9,25,49,,;
(2) , , ,,;
(3)1,﹣2,4,﹣8,,.
1.5.3(课时1)
按要求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1)489960(精确到千位);
(2)783000(精确到万位);
(3)6498(精确到千位).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上)
(1)在(-2)6中,指数为 6 ,底数为 -2 . (2)在-26中,指数为 6 ,底数为 2 .
温馨提示:幂的底数 是分数或负数时,底 数应该添上括号!
计算(1)(-4)3 (4)(-1)10 解:(1)(-4)3
(2)(-2)4 (5)(-1)11
(3)19 (6)05 (3)19
=(-4)•(-4)•(-4)
=-64; (2)(-2)4
=1
=(-2)•(-2)•(-2)•(-2)
=16.
计算(1)(-4)3 (4)(-1)5
(2)(-2)4 (5)(-1)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9 (6)05
解:
(4) (-1)10 =1 (5) (-1)11 =-1
(6) 05 =0
从例题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当指数是( 当指数是( 奇 )数时,负数的幂为( 负数 )
偶
)数时,负数的幂为( 正数 )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奇负偶正
1. 1的任何次幂都为1 2. -1的幂很有规律, -1的奇次幂是-1, -1的偶次幂是1.
100+100+· · · · · · · +100 365个100相加
=100×365=36500(元)
=52428.8(元)
1
2
3
4
· · · · · · · 20
1
2
2×2 2×2×2
2×2×· · · · · · · ×2×2= 21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第1课时乘方教学内容课本第41页至第42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2.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3.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a n与(-a)n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答: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2.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面积是多少?棱长为2的正方体,则体积为多少?答:边长为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2×2=22=4,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体积为2×2×2=23=8.二、新授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a·a·a. a·a 简记作a 2,读作a 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 简记作a 3,读作a 的立方(或三次方).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个时,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1个细胞30分钟分裂成2个,1小时后分裂成2×2,1.5小时后分裂成2×2×2, …,5小时后要分裂10次,分裂成1022222⨯⨯⨯⨯个=1024(个)为了简便,可将1022222⨯⨯⨯⨯个记作210.一般地,几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记作a n .即n aa a aa 个=a n这种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 叫底数,n 叫做指数,当a n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 的n 次幂.例如,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94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它表示4个9相乘,•即9×9×9×;又如(-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4次方(或-2的4次幂),它表示(-2)×(-2)×(-2)×(-2).思考:32与23有什么不同?(-2)3与-23的意义是否相同?其中结果是否一样?(-2)4与-24呢?(35)2与235呢?答:32的底数是3,指数是2,读作3的2次幂,表示3×3,结果是9;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幂,表示2×2×2,结果是8.(-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幂,表示(-2)×(-2)×(-2),结果是-8;-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幂的相反数,表示为-(2×2×2),结果是-8.(-2)3与-23的意义不相同,其结果一样.(-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四次幂,表示(-2)×(-2)×(-2)×(-2),•结果是16;-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4次幂的相反数,表示为-(2×2×2×2),其结果为-16.(-2)4与-24的意义不同,其结果也不同.(35)2的底数是35,指数是2,读作35的二次幂,表示35×35,结果是925;235表示32与5的商,即335,结果是95.因此,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因为a 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例1:计算:(1)(-4)3;(2)(-2)4;(3)(-12)5;(4)33;(5)24;(6)(-13)2.解:(1)(-4)3=(-4)×(-4)×(-4)=-64 (2)(-2)4=(-2)×(-2)×(-2)×(-2)=16(3)(-12)5=(-12)×(-12)×(-12)×(-12)×(-12)=-132(4)33=3×3×3=27(5)24=2×2×2×2=16(6)(-13)2=(-13)×(-13)=19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开启计算器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显示:(-8)^ 5-32768 即(-8)5=-32768显示:(-3)^ 6729 即(-3)6=729显示:-32768显示:729所以(-8)5=-32768 (-3)6=729从例1和例2,你能发现正数的幂、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底数为正数时,不论指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其结果都是正数.若底数为负数,当指数是偶数时,其结果是正数,当指数是奇数时其结果为负数.实际上这可以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来确定,负因数是奇数个时,积为负数,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因此,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0.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52页练习1、2.2.补充练习.(1)下面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22=-4 B.-(-2)2=4 C.(-3)2=6 D.(-3)3=1 (2)下列各式是否正确,若有错误,请改正过来.①∵43=4×3=13,34=3×4=12,∴43=34②∵(-3)2=-3×3=-9,-32=-3×3=-9,∴(-3)2=-92(3)如果(-2)m>0,则(-1)m=_______;如果(-13)n<0,则(-1)n=_____.四、课堂小结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a n表示n个a相乘的积.注意(-a)n与-a n•两者的区别及相互关系:(-a)n的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的积;-a n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的积的相反数.当n为偶数时,(-a)n与-a n互为相反数,当n为奇数时,(-a)n 与-a n相等.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1题,第48页第11、12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一、填空题.1.(-5)×(-5)×(-5)×(-5)×(-5)写成乘方的式子是_______.2.(-38)4中,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__.3.一个数的5次幂是负数,则这个数的7次幂是_____数,4次幂是_____数.4.(-0.1)2=_______,-23=______,(-12)4=_______,(-3)4=______,(23)2•=•________,2222______,33=________.5.平方等于16•的数是______,•平方等于0•的数是______,•立方等于27•的数是______,_______的立方等于0,立方得-27的数是_______.二、选择题.6.(-7)2等于().A.49 B.-49 C.-14 D.147.-43的意义是().A.3个-4相乘 B.3个-4相加C.-4乘以3 D.43的相反数8.下列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A.32与-23 B.32与(-3)2 C.32与-32 D.-32与(-3)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 B.一个数的平方一定是正数C.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小于这个数的绝对值;D.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为负数10.下列算式中,结果正确的是().A.(-3)2=6 B.(-12)2=1; C.0.12=0.02 D.(-32)3=-278三、用计算器计算.11.(1)2.36;(2)125;(3)0.134;(4)(-5.6)3.四、计算题.12.(1)(-1)258;(2)(-1)101;(3)-12004;(4)(-0.2)2;(5)(-0.1)3;(6)-(-14)2;(7)-(-15)3;(8)(-213)2.五、解答题.13.1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六、设n为正整数,计算.14.(1)(-1)2n;(2)(-1)2n+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2.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3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类比、探究、归纳等过程,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转化的数学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够正确指出有理数乘方的指数、底数、读法和表示意义.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计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通过生活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应用;类比探究、归纳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学生很容易由有理数乘法符号法则得出.而对于计算(-a)n和-a n时就很容易混淆,另外在进行分数乘方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加括号,这也是对乘方的基本概念理解认识不足的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相关概念,并合理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情景一:将一张面积为1的长方形纸片,对折1次,层数为几层?对折2次呢?连续对折5次呢?如何列算式计算其层数?
【师生活动】1.课件出示:情景一:问题1
折叠一次:2层
折叠两次:2×2=22=4层
折叠三次:2×2×2=23=8层
折叠四次:2×2×2×2=16层
折叠五次:2×2×2×2×2=32层
问题2:情景一:将一张面积为1的长方形纸片,对折1次,所得到的的图形面积变为多少?对折2次呢?连续对折5次呢?如何列算式计算所得到的的图形面积?
【师生活动】课件出示:情景一:问题2
师问1:对折,前面是如何列算式计算层数的?如何列算式计算所得到的的图形面积?
师问2:5个21相乘,或者更多的2
1相乘,有没有简化的表示方法?
师3:简化的表示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方.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课件出示:有理数的乘方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设计此课堂导入,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设计分数的乘方表示悬疑,为突破重点和难点打下伏笔.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问题3:什么是有理数的乘方?如何表示?
【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41页内容,并完
成自学检测题:
小学学过:
3×3,记作32,读作“3的二次方”(或“3的平方”),表示二个3相乘.
4×4×4,记作43,读作“4的三次方”(或“4的立方”),表示三个4相乘.
同样:
1.(-2)×(-2)×(-2)×(-2)×(-2)记作 ,读作“ ”,表示 .
2.)52()52()52()52()5
2(-⨯-⨯-⨯-⨯-记作 ,读作“ ”,表示 .
3. 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a·a·…·a , 简记作 ,读作 或 .
4. 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 ,在a n 中,a 叫做 ,n 叫做 ,a n 表示 请举出例子如 .
【师生活动】课件出示:
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a·a·…·a ,记作 n a ,读作“a 的n 次方”. 板书(老师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在黑板上):
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n a
n a a a a =
个....中,相同因数a 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n 叫做指数.(a 是任意有理数,n 是正整数)
指数
特别的,00,11==n n (n 是正整数)
【设计意图】类比在小学学过的正数的平方和立方的意义,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教材后,完成自测题,使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计算形成初步经验,让学生在类比探究、归纳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
自学自测:
(1)(-7)8,读作 ,底数是 ,指数是 ,表示 .
(2)(-10)7,读作 ,-10叫 ,7叫 ,表示 .
(3)23,读作 ,3是 ,2是 ,23表示 .
(4)32,读作 ,底数是 ,指数是 ,32表示 .
(三)例题解析,探究法则
问题4:例题解析
例1 计算:
(1)(-4)3; (2)(-2)4; (3)3)3
2(-.
【师生活动】追问1:①读作什么?②底数是什么?③指数是什么?④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2:如何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 (-4)2= (-3)3= (-2)4=
34= 12= 42= 04=
追问3:通过观察底数和指数的符号与幂的符号关系,你能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什么结论?
【师生活动】课件出示并板书: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四)重点突破,熟练掌握
问题5:(1)、a n中底数a代表什么?是什么数?指数n 代表什么?是什么数?(2)、(-2)n读做什么?它的底数是多少?-2n读做什么?它的底数是多少?
【师生活动】首先同学们独立思考,请学生作答.如果有疑问,请同学们充分交流讨论,让其他同学解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这样设计,不仅帮助学生达到深度理解概念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追问1:例2.请读出下列各式,指出其底数、指数,并说出他们的意义,再将其写成乘法的形式.
(1)41,41-,4)1(-
(2)214,4)21(,4)2
1(-- (3)3)3
21(-,0.12, 【设计意图】设计一组容易混淆的乘方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概念,深度理解乘方的意义,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五)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第1题.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系统的认识,最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谈收获,让学生自己结合本节教学目标,发现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及还存在哪些问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五、目标检测设计
1.(1)(-7)8读作 , 是底数, 是指数, 表示 个 相乘.
(2)-78读作 , 是底数, 是指数,
表示 个 相乘.
2.计算
(1)(-1)10; (2)(-5)3; (3)(-10)4; (4)232⎪⎭⎫ ⎝⎛-
(5)010; (6)-110; (7)0.13; (8)231⎪⎭⎫ ⎝⎛-- 拓展资料3.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牌的第一个小格里,赏我1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个小格比前一小格增加一倍。
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你的仆人吧!”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用式子表示出来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又及时检测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