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世界经济史考试题目

1洋务运动: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
分料到户制:将原料送交农民时指明所要求的种类和品质,同时付给他们工钱,并且开始组织家庭手工业者为他们生产商品。
2近代农业革命:表现为农业体制的变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马尔萨斯陷阱:18世纪以前,整个农业发展的历史和世界人口的历史在单调地重复着。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开始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人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4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应用以及工厂制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表现.使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生巨大变化.它同时对英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5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
这一时期,在英国由于技术革命而出现重大变化的产业主要是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
6金银复本位:金币和银币同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7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8封建地主制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将土地分租给农民,对他们榨取地租的剥削制度。
9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0普遍奴隶制:在普遍奴隶制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他们不是奴隶,但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村社,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人民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制度。
马尔萨斯陷阱名词解释

马尔萨斯陷阱名词解释
马尔萨斯陷阱是指投资者在投资期间,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都会面临既定的投资成本。
这是一种投资风险的经典案例,也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马尔萨斯陷阱的产生源于投资者对投资市场敏感性的错误认知,投资者在投资时一般都希望能够收获最大利益。
因此,投资者会持有一些股票或其它投资行为,但不可避免的是,当市场出现波动时,有的股票会价值下跌,有的价值上涨。
此时,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将与原预期相去甚远,有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投资损失。
此外,投资者做决策时也可能会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引发投资者投资时的成本偏差,使投资者面临投资成本的增加。
例如,在一些政策变动迅速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市场的变化,因而会有投资成本的变化。
换言之,马尔萨斯陷阱的主要表现就是投资者在投资时无法掌控投资成本,因而面临投资损失。
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应该加强市场变化敏感性,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投资者有关信息,精准判断市场走势,改善投资者投资成本控制能力。
虽然绝对避免马尔萨斯陷阱是不可能的,但是投资者可以通过正确的投资策略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损失。
首先,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安排投资组合,并优化投资结构,有效控制风险水平。
其次,投资者还应该充分分析市场行情,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投资结构,以减少投资陷入马尔萨斯陷阱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该努力避开马尔萨斯陷阱,在投资过程中充分利用投资者有关信息,科学分析市场走势,合理调整投资结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损失,获得最大利益。
马尔萨斯陷阱名词解释

马尔萨斯陷阱名词解释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呈几何增长,而粮食只能呈算术增长,因此必然会导致饥荒、战争和疾病。
这就是困扰人类千万年的“马尔萨斯陷阱”。
所幸的是,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逐渐摆脱了饥荒、疾病及生存威胁,“马尔萨斯陷阱”似乎渐行渐远。
但是,技术革命的“保鲜”周期顶多半个世纪。
每一次技术革命爆发时,“破坏式”地推动边际递减曲线右移,将经济增长率拉到一个更高水平,经济繁荣。
高收益率吸引资本大量进入,技术稳定之后,投资收益率逐渐递减,经济进入衰退期,进而不景气。
如此,反复循环、周而复始。
从近代开始,人类一共爆发了三次典型意义的“工业革命”,分别是1760年爆发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年爆发于西方世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70年(另一说法是二战之后)爆发于美国的新材料、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革命。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间隔都在100年左右,重大的技术红利持续了55年。
经济保持中高增长,然后继续下滑,面临45年左右的低增长状态,直到下一次重大创新到来。
每一次技术革命退潮,人类又滑入“马尔萨斯陷阱”。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工人运动和无政府主义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
当时,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1831、1834)、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
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欧洲大陆革命风暴达到高潮。
这是近代社会第一次滑入“马尔萨斯陷阱”。
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经济再次持续繁荣,拯救了人类。
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20世纪上半叶,人类再次滑入近代社会第二次“马尔萨斯陷阱”。
这是人类社会最血腥最残酷的时代。
在这个阶段,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最大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
人类在历史上陷入了极端零和博弈、股票竞争的丛林法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繁荣和幸福。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理论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力资本智力外流二、问答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有何作用?2.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哪些途径?3.请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初等教育的收益率要高于高等教育?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将教育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收益率较低的高等教育上?4.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人力资本积累?5.刘易斯、哈里斯、托达罗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有何启发作用?6.怎样看待中国目前的人口及就业形势?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理论:针对人口的增长问题,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中被经济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理论就是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
该理论是最早是由汤普逊于1929年提出的,它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
随着众多学者对其发展补充,该理论也被广泛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并且较好的说明了说明发展中国家何以在现阶段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属于第一阶段。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营养不良,医疗水平不足,再加上饥荒、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的不断发生,造成了极高的死亡率,人类的平均寿命很短,为了维持人类的延续,人类的出生率往往保持着生物学上的极限。
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
从19世纪开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
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各种因素受到了控制。
欧洲人口的死亡率有了显著的下降。
但由于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以及人类生育观念尚未改变,这一时期出生率依然较高。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英)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英)Malthusian Population TrapBy:Instructor:Due on:Malthus pointed out that economic growth rely on if population increase or not. Is this a truth or worth to argue, let us see.Last two centuries, people thought economic growth will increase living level and feel more happier. Though we have economic depression now, people per capita developed ten and twenty times greater than 1800. Simon Kuznets summarized few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first is high rates of per capita and labor, resources, and capital etc. The second one is change structure, from personal to impersonal. The limited spread of economic growth lead “Great Divergence”. Why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appened in Europe but not China, maybe physiocratic behaviour lead this. In Ming Dynasty, capitalism began to appear, but majesty inhibition capitalism and thought only agricultural can lead economic growth. This lead China went into a deformity way. A simple example is: Silk cloth, emperor said only peasants could buy, business men could not. But peasants were in poverty, business men got purchase power but could not buy. These series of police to restrain business influence capitalism growth seriously.When modern economic growth, each historians keep different idea. Most of them thought growth began late 18th century. It happened followed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Others thought in the 17th century in Dutch Republic. I thoughtit should began at late 18th century. Though use coal can push economic growth, new technology was the main point. Coal be used by nearly every people, could not push economic go forward quickly. Economic began in Northwestern Europe was accepted by all historians. And they also agree that economic growth increase during 19thcentury. For population growth before this time, economic can not increase sustained. From the graph we can know per capital increase from 1200 to 2000 clearly. It was a huge span.About Malthus trap, he gave four key assumptions. First is population and incomes has positively relation. When wages decline, baby amount will decline, and death rate will increase. This idea is correct I think. Because the people who can not afford children?s fee should not fertility such a lot. This will let country?s economic in a crisis. At each period, human?s purpose are to provide economic contribution but not burden. A film “The Purge”reflect this problem. In the film, American?s unemployment is in a low rate, so people have one day to purge the people who in poverty. Though this behaviour is extreme, poverty people should born less children. The second assumption was income and population size has negatively relation. When people size get smaller, technology, resources distribution etc will distribute larger. People will live in a better life. After the Black Death,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ncrease but decrease later because of the resumed population. The increase population will lead wages lower. Called …iron law of wages?. The last two assumption is technology will not great enough to influence population grow forever and birth control is hard to reduce population growth.About the income equilibrium, only birth rates equaleddeath rates, can have stable equilibrium.An idea to increase per capita is lowering the fertility rate and marriage later. Then sources will more fertile. This pattern happened in Western Europe, so calledEuropean marriage pattern. Historians thought northwestern Europe?s living standard increase because of the modest population growth during 1500 to 1750. But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could not growth quickly, Malthus thought maybe because the population influence, then he wrote his famous treatise. But the fact is, during 19th century, technology innovations quickly, lead economic growth quickly and lead a strong fertility rate. After industrial revolution, some countries walked in an advanced period. Then many couples choice not to fertility. It means economic growth has not much relation with population growth. European marriage pattern is similar to Chinese pattern. Nowadays, Chinese government advocate couples marriage latter and fertility later. Though Chinese economic grow like a rocky in recent years, per capital is still low. The main reason is too much people to share limit sources. China does not an advance country yet. So we should control population rate use preventive check. It is suit for China.After 17th century, part of people become rich,so fertility was higher for richer families than poor ones. It seems like violate Malthus?s idea. And the fact shows us that people have more money, then the family will have more children and surviving rate will more higher.In Holland and northwestern Europe, richer families will invest more on their children in human capital. If they invest on it continued, it will cumulative origin capital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other interesting characteristic was Europeanmarriage pattern. Northwestern European prefer to marry latter and had their own house. Eastern and Southern European prefer to marry earlier and live in their originhouse. Jan de Vries thought northwestern European created …industrious revolution?. I don?t think so. At last few paragraphs, historians had analysed about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by population growth. The fact told us their was not big relation between them. Richer people will have more children,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ll also make a baby bomb. So maybe low fertility rate will increase wages, but not the major key to produce an …industrious revolution?. But in 1800 to 1900, population growth in double and no longer accompanied by high death rate.So, totally, Malthus? rational …preventive check?had ended the Malthusian trap and raised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the European population. Malthusian trap was a trap, not suit for Europe.In China, Malthusian trap at least is suit for us now. We have our own …Chinese marriage pattern?. It includes: marriage later, fertility later, fertility less and fertility better. Why Malthusian trap was not suit for Europe? I think the main key is the base number of population. China has 13 billion people. One-sixth to the world. Our sources and technology can not compare with Western country. We have more pressure than others. By Chinese pattern, we can accumulate capital quickly, also can increase Chinese people?s quantity. But nowadays, because Chinese pattern, Chinese old people increase gradually. It lead China lack of labor force, so China is considering open the fertility policy. Malthusian trap seems not suit for China any more. May be it will be ended by new era.Malthusian trap has gave the world some experience, by the time past, it should add some other new assumption. We will check it out in the future.。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名词解释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名词解释1.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概念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低于其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因为国家的劳动力数量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它们的增长率往往低于发达国家。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低人口增长率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从而限制经济增长。
其次,低人口增长率会导致老龄化,这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出现压力。
最后,低人口增长率可能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从而限制经济增长。
为了解决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改善经济环境,以提高人口增长率。
其次,政府应该改善劳动力市场,以提高劳动力数量。
最后,政府应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提高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
2.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案例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是一种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过低,死亡率过高,从而导致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国家社会福利水平低下,使得人们不愿意生育孩子,或者是由于医疗保健水平低下,使得人们的寿命缩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
2.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案例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俄罗斯。
由于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福利水平低下,以及医疗保健水平不高,使得俄罗斯的出生率过低,死亡率过高,从而导致俄罗斯的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此外,俄罗斯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加剧了人口减少的趋势。
3.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影响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增长缓慢,而且无法改变这种状况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该国家的贫困和缺乏发展机会导致的。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它会限制一个国家的投资和消费,从而降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此外,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因为它会导致人口老龄化,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变得不稳定。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人类跳出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人类跳出马尔萨斯陷阱?各位社友好!欢迎来到只啃硬书的智本社读书会,我是清和。
本期读书会,我们要解读一本非常著名的硬核著作,那就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它的解读词是:世界正滑入马尔萨斯陷阱3.0。
马尔萨斯的鼎鼎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人口原理》和马尔萨斯陷阱理论,更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对中国人口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超出想象。
可以这么说,这本书《人口原理》,是对人类的生命演进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马尔萨斯于1766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丹尼尔·马尔萨斯是一位哲学家,与休谟、卢梭是好友。
马尔萨斯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后来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就读,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等课程。
马尔萨斯是一个天赋极强的经济学家,他擅长观察、归纳,且具有敏锐的直觉。
这本书《人口原理》,其实是他与他的父亲在争论中形成的思想。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马尔萨斯的结论是:“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
”这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叫“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为什么会得出这种结论呢?这个结论不难理解。
马尔萨斯的父亲坚持古典人口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人多力量大,认为人口越多的国家越强大。
在古代,古印度、古埃及、古中国、古罗马这些古代强国,都是人口大国。
但是,马尔萨斯的观点与他父亲相反,人口越来越多必然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最终会爆发战争或饥荒。
事实上,古代历史确实如此,每一次战争之后人口快速增加,生产恢复,国力渐强,但是当人口规模到达一定程度时,土地和粮食就不够用了,就会爆发饥荒或战争。
如此反复循环,人类社会似乎掉入了一种“陷阱”,人们称之为“马尔萨斯陷阱”。
他在这本书的第三章列举了游牧民族及野蛮部落的例子;第四章列举了现代文明国家,如中国早婚及弃婴的例子,还有英国的贫困及饥饿的例子。
另外,动物世界也是如此,动物过度繁殖,争夺食物,相互厮杀。
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陷阱篇1:英国是如何越过马尔萨斯陷阱的?易富贤博士在人民网两会提案中除了呼吁停止计划生育之外,还提到“通过改善民生以让老百姓养得起三个孩子。
”我很欣赏和支持易富贤先生的人口观点。
我愿意从专业的角度给他提供一点作参考的材料。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人口增长和民生的改善是可以实现双赢结局的。
马尔萨斯(1766年-1834年)说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其理论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展开的时代,工业革命结束时,英国越过了马尔萨斯陷阱,成功地实现了人口和生活水平两方面的提高。
那么英国是如何突破马尔萨斯陷阱的呢?这其中有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也有其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转变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是人口的迅猛增长,从1750年到1850年这100年间,英国人口由750万增至2100万,增加约2倍。
在这一时期英国国内长期处于和平时期,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增长。
但是仅有人口增长是不够的。
比较中国人口增长1749年7亿,1949年约5亿,200年间才增加约2倍。
但是中国没有走出人口陷阱。
这是因为中国除了战乱原因以外,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原因在消费水平方面,英国民众分享到了工业革命生产力进步带来的成果。
与英国本国历史纵向对比,其消费水平是明显提高了,1689年,英国人平均收入为7英镑1先令,1770年上升到15镑,1800年又增至29镑。
与欧洲大陆国家横向比较的话,英国的消费水平也是高出一筹的。
1776年,阿瑟扬在《法国游记》里提到,英国的工资比法国高76%,生活水平也高76%“英国吃白面包的人比大陆多。
普通英国人穿皮靴,而弗兰德斯人和法国人穿木屐。
英国农民穿呢绒,耳法国人和法国农民穿的是只能当抹布和床单的亚麻布。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饱受道德争议的人口学奠基之作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饱受道德争议的人口学奠基之作关键词:人口学鼻祖;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主义;计划生育;贵族;旧贵族;新贵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人口抑制;人口增长马尔萨斯这个名字,对大多数的80后、90后、00后来说,非常陌生。
然而,这个名字对于我们的父辈和祖辈们,却是非常熟悉——因为他的理论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过巨大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计划生育的弊端开始慢慢浮现,马尔萨斯的理论基础开始慢慢崩塌。
那么,马尔萨斯的理论究竟是对是错呢?有人说,“马尔萨斯陷阱”是人类社会中饥荒、战乱和王朝更替的幕后力量。
在中国,这表现为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大约每200年崩溃一次;而西方却没有陷入“马尔萨斯陷阱”。
西方人创立的理论,却在中国得到表现,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的经典著作《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的中文版约11万字,我将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这部作品。
1.马尔萨斯与《人口原理》《人口原理》(又译《人口论》)作者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人口学家、经济学家、教士。
我们知道,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它是资产阶级与贵族的冲突、民主与专治的冲突、新思想与旧思想的冲突。
《人口原理》出版于1798年,就在法国大革命发生的9年之后。
这本书一出版,其实就是带有政治论战(撕X)性质的。
图一:马尔萨斯我们先来弄清一些概念。
什么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呢?首先,“贵族”,是指权力、财富都高于普通阶级的上层阶级,可以世袭。
最开始的贵族,也叫旧贵族,都是统治者,也可以通过军功获得,具有政治上的权力。
后来慢慢出现了新贵族,新贵族是那些通过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而产生出的经济上的富有者,慢慢新贵族也有了政治上的权力。
新贵族和旧贵族是一对冤家,旧贵族秉奉“骑士精神”,鄙视带有铜臭味的新贵族。
然后,我们再说“资产阶级”。
马尔萨斯陷阱的事件介绍

马尔萨斯陷阱的事件介绍马尔萨斯陷阱是人口学家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理论,那么你了解马尔萨斯陷阱是怎么回事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马尔萨斯陷阱的事件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马尔萨斯陷阱的简介马尔萨斯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士,使得马尔萨斯扬名世界的是其作为人口学家提出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也就是其《人口论》。
马尔萨斯陷阱就是《人口论》之中著名的论断,也被称为“马尔萨斯灾难”。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马尔萨斯陷阱。
在人口学研究中发现,早期的人口出生情况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同时存在,人口的高出生率受到高死亡率抵消之后,呈现低增长率趋势。
在工业革命之后,大约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西方人口生产上的“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逐步被“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趋势所取代。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高死亡率的各种因素,是人口再生产与农业时代生存资料实现匹配的关键过程,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
马尔萨斯还说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这一理论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曾经描绘了英国人口膨胀的可怕景象,但是马尔萨斯之后的200年间,英国通过开拓殖民地、推进工业与技术革命以及开展对外贸易,安全绕过了“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陷阱”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在广泛的提及“马尔萨斯陷阱”,并且为了避免陷入这一陷阱而努力着。
马尔萨斯主义的简介马尔萨斯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士,马尔萨斯的理论即使是今天还在被广泛的应用,在马尔萨斯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认为马尔萨斯理论是非常可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人们普遍认为其理论是科学的,马尔萨斯主义指的就是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学派。
马尔萨斯陷阱——繁荣和毁灭的周期性规律

马尔萨斯陷阱——繁荣和毁灭的周期性规律巴菲特惯用GNP指标(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来衡量证券市场的泡沫风险程度。
一般来说,当美国GNP的数值超过150%之时,巴菲特会考虑卖出手中的股票回避风险。
GNP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经济学界的“马尔萨斯陷阱”理论,本质就是无限的财富增长与有限的资金之间的矛盾。
马尔萨斯陷阱,又称为“马尔萨斯灾难”,是以英国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命名,其著作就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即以1、2、4、8、16……的增加率增加;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以1、2、3、4、5……的增加率增加。
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人类社会自其诞生以来,始终面临一个困境:物质生活的贫乏和人类繁衍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马尔萨斯陷阱。
一般来说,现实世界中凡是指数型发展的事物,都会出现这样的周期规律。
很多宏观、微观的经济现象,例如经济危机,本质上还是马尔萨斯陷阱,不同的是从生物和气候周期换成了资本(财富)的繁荣和毁灭周期。
解决马尔萨斯灾难的方法共三种。
一是,降低人类的物质生活要求(宗教);二是,减少人类繁衍(殖民战争、生育控制);三是,扩大对现有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度保障、发展经济、科技进步)。
200年间,岛国的英国通过开拓殖民地、推进工业与技术革命以及开展对外贸易,安全绕过了“马尔萨斯陷阱”。
中国历史上,其实有数次突破马尔萨斯陷阱的记录。
最近的一次突破应该发生在建国后的50年代到改革开发初期的90年代之间,战争的结束后人口增长出现巅峰,计划生育政策被迫出台。
最远的一次突破是春秋战国至汉初的频繁战争、饥荒和王朝更替,使得4500万人口锐减至2000万,人口数量又回归到粮食产量所能承载的范围,增长速度则从指数型变成下降型。
工业革命暂时终结了人类社会的马尔萨斯危机。
人口陷阱

人口陷阱所谓“人口陷阱”是指,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都会被人口增长所抵消,最终又退回到原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陷阱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停止不前的根本原因。
发展中国家要解决人均收入停滞不前的状况,就必须千方百计从陷阱中跳出来。
为此,就必须有大规模的投资,从而使总收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使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
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中提出“人口陷阱”理论(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rap)。
这一理论试图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何以停滞不前。
这一理论主要使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长期处于低下的水平,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本身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这人口陷阱,这是人口过渡增长的结果。
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关系1798年,马尔萨斯(Malthus) 发表了他著名的《人口论》一书,他提出人口增长总是跟不上食品供应的增长,而只有灾难才能阻止增长。
200年过去了,地球总人口增长到了60亿(是马尔萨斯时代的6倍),但是马尔萨斯所预言的大灾难并没有发生。
局限性“人口陷阱”理论的基本思想,属于新马尔萨斯主义范畴,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本质上一致的。
新马尔萨斯主义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对对立起来,对生活水平的提高采取极其悲观的态度。
他们的共同错误是,低估了技术进步将大大促进粮食生产以及一般生产的可能性和计划生育将适当抑制人口膨胀的可能性。
积极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一方面要控制保持人口适度的增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就体现了这个观点。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宪法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而婚姻法则将计划生育作为一个基本原则确立在总则之中。
概括的讲,计划生育就是指有计划的调节人口的增长速度,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控制人口规模,也与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的增长极限论有密切联系。
为什么增员不见员增员的马尔萨斯陷阱

2、就拿增员,我们必须要让对方清晰的了解到,什么样的公司是一个好公司, 否则对方没有标准,他也不清楚,你的公司是否值得加入。然后再要介绍一下你 们公司的状况特别是出色的地方。最关键也要了解他的需求,然后让对方了解我 们这里的伙伴,有多少人,都已经实现了他想要的,这叫榜样的力量。 3、下面你说完,人家心里会问,你说的这么好,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的,你 需要讲一些客户见证,最好是有图片,有视频,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有证 书,也可以展现给客户看,这样可以让聆听者,最大限度的相信你说的这些故事 或者这些话,都是真的,不是吹牛!
7
5、会辅导的能力:新人入司首周三个陪访,主管对新人首月十单元一对一辅导,开好二早, 用好管练环节,盘点活动量,全组必须设计通关环节。
所以,当我们准备做大直辖、做大团队的时候,要做的不仅仅是设计增 员活动、进行增员投入,更多的需要先提升推荐人及主管的辅导训练能力, 让新人增的来、留得住。否则,没有这些“粮食”,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一场 空。
17
12
4、最后一点就是如何让对方,了解完你的事业后,觉得值得加入?值得加入 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对方,我们这里能给你的,比你想要的还要更多。比 如对方想月入1万,你说在我们这里,如果你简单听话照做,并且足够努力, 可以实现1万5到2万,因为机制和产品都非常好,所以要不要给自己一个实现 的机会?
13
每周一天增员日 一周七天都在搞推销,增员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是本末倒置的错误。以长
9
保持增员的状态 开口分享保险行业的 前景 以积极面貌示人 自我推销 设定好目标市场 增员不能来者不拒
你知道成功增员的三大关键是什么吗?
10
1、曾经我听过一位老师讲过,别人不愿意跟你合作, 跑不了以下这三种心理,第一是对你了解不够,第二是了解 了,但不相信你,第三是了解后,也相信了,但觉得不值得 投入。所以我知道这个事实以后,无论是一对一沟通成交, 还是一对多演讲成交,还是增员团队伙伴,我的所有表达, 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听众对我们更加了解,对我说的内容更加 信心,并且让对方觉得,接下来他的付出,无论是付钱还是 投身于我的事业中,对于他都是无比值得的。
马尔萨斯陷阱[指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
![马尔萨斯陷阱[指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https://img.taocdn.com/s3/m/80faf93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5.png)
马尔萨斯陷阱[指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关于经济停滞在一个较低水平的人均收入水平,经济的发展带来人口的提升,人口的增加反过来又稀释人均资本占有量,并进而使人均产出继续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论述,最早由马尔萨斯在1798年的”有关人口问题的原理”一文中提出。
这一观点至今也广为人们所接受。
尝试对马尔萨斯体制的刻画依赖于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只存在农业生产;其二则是收入和人口的交替影响,即人口增长率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函数。
我们可以考虑简单的新古典生产函数:Yt=AtNαtZ1-αt(1)其中Yt是指时间段内的产出,而At则表示技术或者生产率,Nt 是指人口,Zt是指土地量,α∈(0,1)。
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使用小写字母来表示人均变量,比如用yt来表示Yt/Nt,并用γ(x)来表示变量x 的增长率。
从而上述生产函数可以表述为:yt=Atz1-αt(2)从而人均产出的增长率γ(yt)为:γ(yt)=γ(At)+(1-α)γ(zt)(3)因为γ(zt)=γ(Zt)-γ(Nt),代入上面式(3)有:γ(yt)=γ(At)+(1-α)[γ(Zt)-γ(Nt)](4)即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是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新开拓土地增长率的增函数,人口增长率的减函数。
考虑到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人均收入的提高往往会带来更多的营养和更好的医疗水平,这将会提高婴儿存活率进一步将提高人口增长率,这也是前文给出的另一个假设,即γ(Nt)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函数。
可令γ(Nt)=f(yt)(5)代入上述式(4)有:γ(yt)=γ(At)+(1-α)[γ(Zt)-f(yt)](6)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技术进步增长率γ(At)为常数c;并且考虑一个封闭的经济,假设新开拓的土地的增长率为0,那么上述式(6)可以转化为:γ(yt)=c-(1-α)f(yt)(7)即人均收入增长率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减函数。
式(7)表明了人均收入水平对其增长率的负反馈现象。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提出的,它对人口增长和资源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口的增长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而资源的供给却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会超过资源的供给能力,从而导致资源匮乏和人口危机。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不仅对后来的人口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社会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资源的增长速度。
按照马尔萨斯的观点,人口的增长是以几何级数(指数级增长)进行的,而资源的供给只能以算术级数(线性增长)进行,这就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而资源的供给则相对有限。
马尔萨斯认为,由于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必然会遇到一个限制因素,这个限制因素就是资源的匮乏。
当人口超过资源供给的能力时,就会出现人口危机。
在马尔萨斯的理论中,人口和资源的关系被描述成一个“人口陷阱”。
当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提高,从而导致人口进一步增长。
然而,当人口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时,资源供给将无法满足人口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再次下降。
这将导致人口数量减少,回到一个资源供给和人口需求相平衡的状态。
然后,这个过程会再次开始,形成一个循环。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人口增长受到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受到生育率的影响。
当生育率高于死亡率时,人口数量就会增加;相反,当死亡率高于生育率时,人口数量就会减少。
马尔萨斯认为,生育率主要受到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而文化观念的改变也会对生育率产生影响。
然而,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其中一个主要批评是,马尔萨斯低估了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增加资源的生产能力,使资源供给能够满足人口的需求。
人口陷阱

1人类社会自其诞生以来,就始终面临一个困境:物质生活的贫乏和人类繁衍要求之间的矛盾。
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马尔萨斯陷阱。
解决机制在根本思路上是极其简单的。
一共三种。
降低人类的物质生活要求(宗教);减少人类繁衍(战争、生育控制);扩大对现有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技;制度;经济)。
毫无疑问,只有第三种思路才是成熟社会的思路,注意到它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三种手段: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度的进步;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最后一个,正是经济学所解决的核心命题。
同样自从其诞生以来,人类社会都始终在利用上述各种思路、手段解决马尔萨斯困境。
毫无疑问,从史前时代到公元纪年,物质生活贫乏的局面没有显著改善。
事实上,在1800年以前,从全人类的平均水平来看,生活水准从来没有较大进步。
各时代的宗教只是让底层的人们找到精神的寄托;而战争、瘟疫、生育控制都只是不断地被动维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均衡。
技术进步在不断的发生,但从来没有对社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虽然统治阶级生活的繁华胜景,以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艺技术都不断地超越祖先达到新的高度,但任何一个社会时期的大多数人民,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都生活在穷苦的环境中:衣食住行都仅仅供勉力糊口度日。
如果考虑到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完全可以说1800年前各时期的底层人民还不如史前时代。
期间中国表现略好,尽管她仅以非常微小的程度超越世界平均水平。
由于历史记载资料不详和各国各朝币值物价水平混乱,无法十分清晰的进行分析对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文明在公元后的第一个千年,是属于世界的遥遥领先者。
中国的农业社会文明曾经在公元700年前后达到鼎盛,70%的人口已经不再有生存之忧,有唐诗云:“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储光曦)”。
这正是大多数农户能达到的生活。
而科技上的四大发明、织布机、水车、冶铁等手工业作坊已进入民间大众。
再从唐至宋,中国开始从农业文明的成熟体系中孕育城市化和大规模手工业的萌芽,国内外贸易、手工业工场等资本主义文明已略显雏形。
《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读后感
![《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63154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b.png)
马尔萨斯的理论不仅在人口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在经济学中,马尔萨斯的观点被用来解释工资和就业水平的变化;在社会学中,它被用来探讨人口增长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在环境科学中,它被用来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读后感
《人口原理》是英国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于1798年出版的一部小册子,它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阐述了人口增长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关系。马尔萨斯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即人口增长会受到食物供给的限制,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时,食物供给将变得不足以维持人口,从而导致死亡率上升,最终人口增长率下降。这一理论在后世引发了无数的讨论与争议,成为了demography(人口学)领域的基石之一。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年轻人,我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我的家庭、社会和地球负责。我需要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第四篇范文:《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读后感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一书在结构和语言上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的严谨的结构和简洁的语言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也让他的作品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然而,我也要指出,尽管马尔萨斯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世界,但他未能预见到科技进步和道德进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借鉴马尔萨斯观点的同时,也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陷阱在人口学研究中间发现,早期的人口再生产情况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同时存在,人口的高出生率受到高死亡率抵消之后,呈现低增长率趋势。
在工业革命之后,大约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西方人口生产上的“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就逐步被“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趋势所取代。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高死亡率的各种因素,是人口再生产与农业时代生存资料实现匹配的关键过程,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
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就被人称为什么是“日本病”?所谓“日本病”,是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赶超美国经济时逐步染上的、严重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体制老化僵化等病症。
它使得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从90年代初至今仍未走出泥潭。
“日本病”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内需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外部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因此在国际上贸易摩擦不断,本国货币升值压力持续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资、游资不断涌入,使本国物价和资产价格水平不断高涨,从而导致本国的长期竞争力难以提升。
为什么发展乡镇企业?第一,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拥有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地比例关系十分紧张。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
日益减少的耕地承载着不断膨胀的劳动力,使得人均农业资源不足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矛盾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大容量的就业门路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体制矛盾的客观要求。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农业产品和价值剩余向城市工业积累的转移,第三,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人口陷阱与制度缺陷2010

马尔萨斯的两个抑制
• 是指两个“阻止”人口增长的手段或力量。
• 积极抑制(许多的学者认为现实抑制更为确切)。 即通过贫困、罪恶、饥饿、瘟疫、灾荒、战争等来 抑制人口的增长和消灭现存的多余的人,使物质资 料与人口之间保持平衡;
• 消极抑制(又称道德抑制)。也即通过晚婚、不结 婚、不生育等来阻止人口的增加,实现人口增长和 生活资料的增长一致。前者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的 手段,一般来说,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 者是一种人为的、自觉的、主观的手段。
表1-3 世界人均卡路里摄入量 单位:卡 时间 世界 亚洲 非洲 北美 南美 欧洲
1970 2464 2144 2244 2993 2500 3255 1990 2718 2544 2294 3380 2621 3470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5年
1.1.2人类前景的不同看法
➢ 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是 一部典型的马尔萨斯主义现代版本的代表作。发 展中国家50年代以来出现了“人口爆炸”,直到 70年代初期,其人口增长率平均仍高达到2.2%, 而且,70年代又发生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和石油 危机,人类前途的悲观看法在当时颇有市场。
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
• “一是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二是两性 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恒状” 。
• 因此,“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提供 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这两者的矛盾决 定了人类永远不会“完善”或“至善”,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要受到这对矛盾的制 约。马尔萨斯的全部人口思想是以这两个 公理为基础的,其他的观点也都是从这两 个公理中推理演绎得到的。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美国1800年的城 镇化率为1830年数据。
➢ 事实表明:即使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我们 仍能享受到比马尔萨斯时代多得多的食物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亲爱的女儿,你好:
今天老爸尝试给你讲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也可以称之为理论或学说,叫做“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先说一下马尔萨斯这个人。
他是一位英国学者,生活在18世纪。
这哥们和达尔文一样,爱专研偏门的理论。
虽然现在人们知道达尔文的更多,但在当时,马尔萨斯名气更大。
据说达尔文还是马尔萨斯的粉丝,专门研读过他的著作。
让达尔文都崇拜的马尔萨斯先生,有着耀眼的履历。
他的父亲是有名的哲学家,他自己也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并且还是英国的第一位经济学教授,32岁发表《人口原理》,名满天下。
那么,他的理论讲的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两点:一、食物的增长呈算数基数,增长较慢。
二、人口的增长呈几何级数,增长很快,大约25年就翻一番。
两者矛盾的最终结果就是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必然会造成食物不足,为争夺资源,就会爆发社会动荡、战争等消减大量人口,然后再开始新的死循环。
要解决这个矛盾,有三个途径,一个途径是用宗教教化人少吃东西;一个是用战争或生育控制来减少人口总量;一
个是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食物总量。
宗教教化当然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好,实际没有操作性的理想化建议。
但另外两个建议却对后世影响深远。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给决策者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范围掀起一股控制生育的浪潮。
而讽刺的是,马尔萨斯虽然提出控制人口总量,他自己却是虔诚的教徒,反对控制生育。
那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到底对不对呢?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支持者中有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赫胥黎等一大票牛人,反对者中也有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巨匠。
在老爸看来,支持和反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合理性。
关键的差异在于他们如何看待“时间”这个维度和“粮食总量”、“人口总量”这两个变量的不确定性。
我们把时间定格在18世纪,往前翻中国的历史。
可以发现,明朝以前,华夏大地的人口最大容量大约是6000万,一旦达到这个数字,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争就会来临,造成人口急剧减少。
举几个例子。
西汉人口达到6000万顶峰时,爆发了绿林、
赤眉起义,连年战乱,最后人口降到2000万;到东汉慢慢发展,高峰时人口5000多万,然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再之后豪强并起,三国争雄,只杀得人口不到1000万;盛唐够牛吧,达到6000万以后,也很快爆发了安史之乱。
这一段华夏历史的人口变化,简直是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经典模型。
这个经典模型的背后,是1500年来,中国农耕生产水平基本没变。
明朝以后,人口上限发生了变化。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人口突破了1亿,道光年间达到了4亿,抗日战争期间,人口达到4.5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粮食总量”这个人口理论变量发生了变化。
哥伦布的大航海,带来了全球粮食革命。
美洲的玉米、土豆、甘薯这些产量高,对土地要求低的农作物,得到大规模推广种植。
随着粮食的增产,人口上限得到飞速增长。
高产作物带来的增值效应,毕竟是有限度的。
到20世纪60年代,粮食危机再度袭来。
那时的中国,人口已经达到8亿,而粮食的增长潜力在当时条件下已达到极限。
三年的天灾人祸之后,粮食出现了极度短缺,大量的人被饿死。
经历了这次教训之后,人口控制问题上升到国策层面。
从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意欲通过减少人口出生率,避免再次陷入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个新的变量出现了。
化肥和温室大棚的出现,再一次改变了土地的生产力,同等的土地面积,农作物产量提升了好几倍。
中国人口的上限基数再次被拉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控制生育的政策显得多余了。
同时,这项政策带来的后果也逐渐显现,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更悲催的事情是,那些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国家干部们,突然间发现,半生坚持的事业,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冷毅坚定的心灵,受到一万点伤害。
而独生子女的党员父母,还被要求带头生二胎,心灵再次受到一万点伤害。
当然,用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去苛责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公平的。
那么,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究竟存不存在呢?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要学习的,是这种大胆探索,敢于臆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