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分析
利他行为名词解释生态学
利他行为名词解释生态学利他行为名词解释生态学【引言】在当今社会中,自私和竞争意识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模式。
然而,一种名为“利他行为”的概念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个体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尤其是在没有直接利益回报的情况下。
在生态学领域中,利他行为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并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利他行为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主体部分】1.利他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利他行为是指个体为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尤其是在没有直接利益回报的情况下。
这种行为表现出对他人或环境的关心和关怀,以及对整体利益的追求。
利他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无私性:利他行为是出于对他人或环境的关心,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2) 非交换性:利他行为不要求或期待直接的回报,而是出自对他人或环境的善意。
(3) 合作性:利他行为通常需要个体与他人或集体进行合作,以实现共(4) 长期性:利他行为不仅是一时的举措,更是一种长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利他行为在生态学中的作用利他行为在生态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具体来说,利他行为对生态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物种多样性维持:利他行为有助于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增加。
通过合作和互助行为,物种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外部威胁,从而保持种群的稳定和多样性。
(2) 能量流的平衡:利他行为对能量流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共享食物资源、互相捕捉猎物和协作繁殖等方式,物种之间实现了生态位的分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持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平衡。
(3) 营养物质循环:利他行为在营养物质循环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某些物种通过利他行为来帮助其他物种分解和分散有机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再利用和循环。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利他行为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合作和互助行为,物种可以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增加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和压力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解释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解释引言利他行为是指个体为了他人或整个群体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利益。
这种行为在生物学和经济学中都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本文将从生物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利他行为的解释,并进一步分析其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的重要性。
生物学解释在生物学中,利他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个体或物种适应环境和生存策略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生物学解释:1. 社会进化理论社会进化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可以促进遗传基因的传递和存活。
通过帮助他人,个体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增加自己的繁殖成功率以及保障自己的后代存活。
因此,利他行为在物种中得到保留和传承。
2. 亲属选择理论亲属选择理论认为,个体会更有可能帮助那些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个体,因为通过帮助亲属,个体可以促进自己的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
这种利他行为的出现可以解释为亲属选择的结果。
3. 合作演化理论合作演化理论认为,个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助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并且可以促进群体的整体生存能力。
合作关系可以通过提供互利的资源交换、食物分配和分工合作来实现。
经济学解释除了生物学解释,经济学也提供了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以下是一些经济学解释:1.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关系和信任可以为个体和群体带来经济利益。
利他行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积累信任资本,这些资本可以促进经济交易和合作,进而提高群体的整体福利。
2. 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可以促使个体投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维护。
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无法排除其他人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个体通常不愿意自愿承担公共物品的成本,因为他们可以免费享受公共物品的好处。
然而,如果每个人都采取自私的行为,公共物品可能无法被提供。
因此,利他行为在确保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社会规范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个体在决策时会考虑到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并导致其发生。
从社会进化论角度分析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利他行为的生物更可能在进化过程中留下来。
达尔文曾经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
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而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例如1只雄鸟有6只小鸟,每只小鸟一半的基因来源于其父亲,加起来,6只小鸟是父亲自身基因的3倍。
如果雄鸟牺牲自己来保护小鸟,他特殊的基因库就已经得到了复制。
其他亲属拥有该个体不同比例的基因数,也可以对这些亲属做类似分析。
帮助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可以增加个体自身在子孙后代中的存活率。
这是进化生物学的基本原则。
社会生物学家特雷沃斯指出,只有相互的或互惠的利他才有生物学基础。
根据他的观点,个体给他人帮助的潜在成本可以从获得他人帮助的可能性中得到补偿。
但是这一相互帮助的系统受到了潜在“欺骗者”的威胁。
他们接受帮助却不回报他人帮助。
为了使欺骗最小化,罪恶感天性以及通过社会规则强化相互帮助的倾向经过自然选择而被保留了下来。
进化理论产生了几个具体的假设。
1、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体;比起远亲或陌生个体,它们更愿意帮助家庭成员。
父母对健康的后代比对不太可能存活的不健康后代更无私。
2、母亲通常比父亲更多的给后代以帮助。
其原因是在一些物种中,雄性拥有大量繁殖后代的生物学基础,所以不需要对任何一个后代投入太多,也可以使自己的基因永恒不灭。
雌性则只能繁殖出相对较小数量的后代,所以必须帮助每一个后代以保证自己基因的传递。
3、人类也具有天生利他行为的倾向。
威克斯勒等人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如不到1岁的儿童明显地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给坐在旁边的人喂食物,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看到父母痛苦的表情时表现出畏缩和痛苦等,在看到另一个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出与他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
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及原因分析
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及原因分析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及原因分析关于小学生的利他行为的培养,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话题。
尽管在校方和家长们的重视下,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代社会,小学生的利他行为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困难和挑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困境:1.小学生自尊心强,容易自我中心化:在人类的心理学中,自尊心是一个人自我认知、自尊感和自信心的核心。
小学生由于处于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自尊心比较强,容易自我中心化。
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去占据别人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感受,这就使得他们只关注自己而不关注他人的利益。
2.小学生好奇心重,容易产生猎奇行为:好奇心是小学生的重要特质之一,但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产生一些猎奇行为。
比如,看到路上有人摔了一跤,他们会围观、哈哈大笑,而不是伸出援手,帮助他。
长此以往,小学生的猎奇心理会逐渐形成,他们就会忽视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3.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孩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但是,在现代社会,不少家长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或者过分溺爱孩子,放任孩子致力于网络游戏、电视剧、动画片等虚拟世界的娱乐和消费,严重影响了孩子的道德修养。
4.校园文化氛围的不完善: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但是,在现代社会,一些学校注重学科竞赛,忽视品德修养,导致校园文化氛围不够优秀。
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只注重成绩、排名,而忽视了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这就让孩子容易形成一种“目的性”的价值观,往往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
二、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困境的原因:1.传统教育模式未能跟上时代发展。
2.家庭挫折缺乏教育和情感教育。
3.孩子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
4.缺乏社会参与意识,自我意识太强。
利他行为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在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回报的情况下,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
为了探究利他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一项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参与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来探讨利他行为的内在机制。
二、实验目的1. 探究利他行为的动机。
2. 分析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
3. 评估利他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5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男女比例各半,年龄在18-25岁之间。
2. 实验材料:实验场景设计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帮助他人”和“不帮助他人”。
(1)帮助他人:实验者提供一份调查问卷,要求参与者完成。
问卷中包含一系列情境描述,如“你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老人需要帮助,你会怎么做?”等。
(2)不帮助他人:与“帮助他人”场景相似,但情境描述改为不涉及帮助他人的情况。
3. 实验步骤:(1)实验开始前,向参与者说明实验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实验者分别展示“帮助他人”和“不帮助他人”的场景描述,要求参与者根据情境描述进行判断。
(3)记录参与者在每个场景下的行为表现。
四、实验结果1. 利他行为的动机:在“帮助他人”场景中,有75%的参与者表示会主动帮助他人;在“不帮助他人”场景中,有85%的参与者表示不会主动帮助他人。
这表明,利他行为的动机与情境密切相关。
2. 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1)情境因素:在“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在“不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则较少表现出利他行为。
(2)社会规范:当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时,更倾向于表现出利他行为。
(3)情感共鸣:当参与者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时,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
3. 利他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1)在“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更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2)在“不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更倾向于保持沉默或拒绝帮助。
你认为利他行为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利他行为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1. 促进社会和谐
利他行为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使人们更加团结和和谐。
当个
人愿意为他人考虑,互相帮助时,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温暖和爱。
例如,义工们无私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志愿者们热心参与社区活动,这
些都是利他行为的具体体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培养共情能力
利他行为能够培养个人的共情能力,让人更加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通过帮助他人,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并从中感受到他人
的痛苦和快乐。
这种共情能力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人的人际关系,也有
助于整个社会更加充满同情和理解。
3. 传递正能量
利他行为传递着正能量,激励着他人也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当一
个人做出利他行为时,往往会感染周围的人,引发连锁的利他行为。
这种正向的循环可以不断扩大,影响更多的人,为社会注入积极向上
的力量。
4. 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利他行为是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体现,它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社会向更加文明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当利他行为成为社会的
主流价值观时,人们将更加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建立起一个真
正和谐的社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利他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培养共情能力,还可以传递正能量、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倡导利他行为,让爱与关怀成为社会的永恒主题,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浅析利他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浅析利他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利他行为是指在行动中关注并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而不只是追求个人利益。
利他行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建立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合作、塑造社会公德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利他行为有助于建立社会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利他行为可以体现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以及与他人分享资源等。
这些行为能够表达出个人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
当社会成员相互之间具有信任感时,他们更容易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资源,从而形成更为紧密的社会关系。
而这种社会信任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其次,利他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合作。
社会合作是指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合作行为。
在社会合作中,个人往往需要放弃一部分个人利益来追求整体的利益。
而利他行为的存在可以鼓励和激励更多的个体参与到社会合作中来。
他人的利益被重视和尊重,个人也更愿意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付出努力。
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社会成员可以共同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此外,利他行为有助于塑造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利他行为可以使个人更加关注社会整体利益,遵循社会公德的规范行为。
个人的利他行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好处,也会对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当大多数个体都能够表现出利他行为时,社会公德也会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弘扬。
这有助于创建一个以公德守则为基础的和谐社会。
最后,利他行为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和担当。
利他行为可以通过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来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当个体能够主动展现利他行为时,他们会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构建一个社会充满关爱和责任意识的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利他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立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合作、塑造社会公德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利他行为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社会的整体水平和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兼与叶航等探讨
目录
01 一、利他行为的定义 和动机
03
三、利他行为的回报 与动机
02
二、利他行为的经济 效应
04 参考内容
在经济学研究中,利他行为一直是一个备受的话题。利他行为指的是个体将 自身利益置于次要位置,以促进他人利益为目标的行为。本次演示将探讨利他行 为的定义、动机和经济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与叶航等学者进行深入讨论。
在与叶航等学者的探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入研究利他行为的经济学意义。 通过了解利他行为的定义、动机和经济学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行为在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我们寻求合理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 制,以促进利他行为的普及和深化。
参考内容
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 意义
在传统经济学中,个体行为通常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但现实生活 中存在着许多并非完全利己的行为。本次演示将探讨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 济学意义,旨在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提供新的视角。
2、社会收益与公共品供给
利他行为往往能够产生社会收益。例如,志愿者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如图书 馆、公园等),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种 利他行为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3、心理收益与自我实现
利他行为还能带来心理收益,包括增强自我认同、提高自尊心等。这种心理 收益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自我实现和成长。例如,艺术家通过 创作公共艺术品表达对社会的关爱和贡献,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赏,从而满 足心理需求。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利他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是否存在特定的神经生理机制导致人 们产生利他行为?这些机制如何与内生偏好相互作用?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 利他行为
五、环境因素:
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 的反响,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 是不同的。由于他人的在场,个体会抑 制利他行为。 原因:责任扩散
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利他行为的典范能 促进利他行为。
3、噪音、气候、时间等的影响
2004年新年伊始,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 例?在北京全面实施,而一度被树立为“少 年英雄〞的赖宁,其照片纷纷从校园墙上 被摘下,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学校各种活 动照片、学生的书画作品和伟人名人的照 片。赖宁照片被摘掉的消息传出来之后, 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此议论 纷纷,有的说,应该让孩子们学习赖宁这 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有的表示反对,他们 认为赖宁这个孩子们见义勇为的典型已经 过时;还有的说,让孩子了解赖宁,并不 一定要让孩子去做。
以情境划分 非紧急情境 紧急情境源自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二、代价的权衡 三、求助者的特点 四、助人者的特点 五、环境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五个根本的步骤: 第一步:注意突发事件 第二步:解释突发事件为突发事件 第三步:假设自己有责任帮助 第四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第五步:决定去帮助
噪声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天气〔天气好的话,更愿意填写问卷,在 露天餐厅更愿付小费〕 社区大小,社区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时间充裕才易帮助:
第三节 利他行为理论分析
一、生物学根底
利他行为也许出自本能,许多动物的 利他行为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动物的利他行为是受本能驱使的,它 们无法意识到行为的动机和后果,而人类 那么不同。
二、代价的权衡
一次交通意外后,伤者躺在地上但肇事者却 逃逸了.多人围观但也是没人帮助.一位路过 的司机看不过去,连忙把伤者抬上车送到医 院。但是那些围观的人怎么指责他呢?家属 怎么说他呢?他们都说:"肯定是你撞的!!你 要负起全部责任!!不是你撞的你怎么这么好 心送伤者到医院去!!!"
大班幼儿生活活动中利他行为之研究
大班幼儿生活活动中利他行为之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幼儿园也逐渐走向大班化。
在大班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利他行为的概念、重要性、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利他行为是指个体以帮助他人、关心他人、体贴他人为目的而从事的行为活动。
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体现了个体对集体和他人的关注和关怀,并愿意为集体和他人做出贡献。
二、利他行为的重要性1. 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培养利他行为能够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利他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提高幼儿的情商。
利他行为能够使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提高他们的情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三、利他行为的培养方法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幼儿在参与生活活动中展现利他行为时,可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让他们认识到利他行为的价值和意义。
2. 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
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相互尊重、合作共享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利他行为的乐趣和快乐。
3. 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在生活活动中,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主动选择参与利他行为。
4.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引导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集体和他人做出贡献,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四、大班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利他行为案例分析1. 分享玩具。
在玩具时间中,有些幼儿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的孩子,让他们一起玩耍,这是一种典型的利他行为。
2. 帮助其他同学。
在生活活动中,一些幼儿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穿鞋、整理书包等,这也是一种利他行为。
3. 关心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需要,比如洗手前可以让幼儿互相擦干手,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名词解释生态学
利他行为名词解释生态学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整个群体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
利他行为在生态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在维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中起作用,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起到积极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从个体与群体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以及利他行为的进化机制等方面对利他行为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解释。
首先,个体与群体利他行为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利他行为可以促进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从而使得整个群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资源竞争。
例如,在动物群体中,一些个体会放弃自己的繁殖机会,而帮助其他个体繁殖。
这种利他行为不仅使得个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有利于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在植物界中,植物可以通过共生现象来互相帮助,如树木与真菌的共生就能够提高它们的营养吸收能力。
其次,利他行为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取决于其中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他行为可以促进种群之间的互利共生和互惠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中的平衡。
例如,蚂蚁可以通过互相合作建立和维护庞大的社会结构,不仅使自己生存得到保障,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利他行为还能够增加物种多样性,促进物种间的互动和合作。
最后,利他行为的进化机制是理解生态学中利他行为重要性的关键。
进化生态学中的“亲属选择”理论解释了个体为什么会表现出利他行为。
根据该理论,个体之间的亲属关系是促使利他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
因为亲属之间存在共同的基因,通过帮助亲属或同一基因型的个体,个体能够间接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增加自己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
此外,相对于非亲属个体,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也能够增加被帮助个体的生存机会,进一步提高利他行为的频率。
综上所述,利他行为在生态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个体与群体的利他行为可以促进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从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
第九章利他行为
第四节 利他行为的发展
一、利他行为的发展阶段论 马庆强提出的利他行为发展的阶段论的基
本思想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基于道德发展的认知理论 (二)、适用于各种文化 (三)、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息息相关
二、利他行为发展的七个阶段 (一)、自我中心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在这一阶段的人是自我
二、助人的得与失 三、求助人的特点:性别、人际交往程度、
归因责任、外貌、人格形象等 四、助人者的特点与当时的心情 (一)、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作用 (二)、人格因素 (三)、利他者的性别差别 (四)、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五、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景因素 (一)、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2003年11月5日凌晨5时,一名弱女子在四川都江 堰中兴镇商业街遭遇歹徒追杀,整条大街的居民 都听见了呼救,但是无人开门施救,无人及时报 警,弱女子在绝望中被歹徒殴打致死。此事经媒 体披露后,舆论对居民见死不救的行为进行了谴 责,将这条商业街称为“冷漠一条街”,慨叹 “一条街的良知都冻死了”。
第一节 概 述
(二)、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1、他人起观众作用
2、他人起榜样作用
3、他人存在起责任分散作用
产生冷漠行为的原因分析:拉坦内和达利只强调了产生冷 漠行为的客观原因,但没有将主观原因考虑进去,通常情 况下,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紧急情 况下的冷漠行为。有时,主观因素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三)首属群体的利他行为
第三阶段是首属群体的利他行为,首属群体是指 个体生活于其中的家庭、帮派、朋友、社团、学 校、政党、机构、公司等。首属群体内的成员共 同分享兴趣、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甚至在某些 情况下也)、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
自我牺牲的原则是为最多数的人谋取最大的幸福。 也就是说,假如个人与大多数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个人应该牺牲自己去成就大多数人的利益。
利他行为的四个基本特征
利他行为的四个基本特征利他行为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无私奉献、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和倾听他人。
无私奉献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中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把他人的需要放在首位。
这意味着不仅要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还要愿意为他人付出时间、精力和资源,甚至可能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或个人享受。
无私奉献是利他行为的核心特征,因为只有真正无私的奉献才能使他人受益。
关心他人是指对他人的情感关注和情感投入。
一个关心他人的人会关心他人的感受、需要和利益,并通过表达关心的话语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关心。
关心他人不仅意味着关注他人的表面需求,更意味着关注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关心他人还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和珍视,不将他人当做工具或玩物来对待。
帮助他人是指主动提供帮助,满足他人的需求或解决他人的问题。
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会留意他人的需求,并主动提供援助。
帮助他人可以是具体的行动,如帮助他人做家务、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等;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支持,如倾听他人的困扰、给予鼓励和建议等。
帮助他人是利他行为的具体表现,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为他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和发展空间。
倾听他人是指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观点和感受,尊重他人的声音和主张。
倾听他人不仅意味着听得进去他人的话语,更意味着理解他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需求。
倾听他人有助于建立信任和理解,也有助于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倾听他人还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总之,利他行为的四个基本特征无私奉献、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和倾听他人是构成这一行为的重要要素。
无私奉献使我们能够放下自我,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关心他人让我们能够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与他人产生情感联系;帮助他人使我们能够主动提供帮助,并为他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和发展空间;倾听他人使我们能够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并尊重他人的声音和主张。
这四个基本特征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利他行为的核心。
第七讲-利他行为全
二 研究范畴 帮助陷于困境中的他人 制止或干预犯罪活动 自我约束 偿还行为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 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二、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人格 助人者的性别差异 当时的心境 三、求助人的特点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是否受他人喜欢 个山坡上,由好几百棵树构成,每棵树下都有饰板,上面刻着一些欧洲基督教徒的名字,这些人曾经在纳粹大屠杀的时期给犹太人提供过庇护。这些“正义的异教徒”值得,如果被纳粹政府发现,他们将与犹太人一样承受被处死的命运,但仍有很多基督教徒庇护了犹太人,还有不计其数的庇护者没有留下姓名。每一个在纳粹恐怖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背后,离不开数十人的英勇行为。乐队指挥康拉德.拉特是居住在院里战争的柏林的2000名犹太人之一,他就是因为受到50名英勇的德国人的保护而活了下来。
第三节 利他行为理论分析
一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他们的物种留存下来。(主观利他,客观利己)
利他的产生是由于: 1 亲属选择 2 互惠规范 3 学习社会规范 4 选择配偶的影响
二、社会交换论的解释 人们的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他行为是助人者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期望日后自己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 给予的同时我们也在接受。
“集体冷漠症”比暴行更可怕 8名恶男,20日凌晨竟在珠海一家迪厅当众强奸妇女,这种丧失天良的暴行令人震惊;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场的近200人,竟无一人上前制止,全都成了冷漠的看客! 这种集体冷漠,并非始自该案,而是早有发生,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集体冷漠症。
集体冷漠案例(2)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何谓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自愿的 4、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能听到“利他主义”这个词,那到底啥是利他主义
行为呢?
简单来说,利他主义行为就是那种一心为了别人好,不怎么考虑自己得失
的举动。
比如说,有人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毫不犹豫地跑过去扶起来,也不怕被讹诈,这就是利他主义行为。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一个小朋友的气球飞走了,他
急得大哭。
这时候,你二话不说,噌噌噌爬上树,帮他把气球拿下来。
这一过
程中,你可能会弄脏衣服,甚至可能会从树上摔下来,但你没想那么多,只想
着让小朋友不再伤心。
这,就是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行为可不只是在大事上才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里也到处都是。
像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邻居搬搬重物,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一些自己的
零花钱等等。
这些小小的举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大大的
温暖和帮助。
有人可能会想,那些做利他主义行为的人是不是傻呀?自己啥好处都没捞着,还可能会给自己添麻烦。
但其实,利他主义者可不这么想。
他们从帮助别
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感,这种内心的愉悦,可比物质上的东西珍贵多啦!
而且,利他主义行为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就像传染病一样,会一个传
一个。
当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受到感染,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样一来,整
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充满了爱和温暖。
所以说,利他主义行为可不是什么傻事,而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魔法棒。
让我们都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馨、更加美好吧!。
利他行为
利他的字面意思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利他行为的性质(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
利他者认为帮助别人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利他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观点: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而噪音等恶劣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独自一个时个体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
这是由于他人在场,导致去个性化,使个体责任意识丧失;或者导致责任扩散。
如果情境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3)时间压力:时间紧张时会难于利他。
(4)利他对象的特点:被帮助者与利他者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或更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让人产生利他。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的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补偿,以减少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
(3)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
大学生利他行为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大学生利他行为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摘要: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存在弱化的倾向。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家庭教育失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转型和价值观的扭曲以及“旁观者效应”影响的结果。
要强化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必须要多管齐下,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其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对其进行移情训练,建立公正的激励与惩罚机制,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利他行为弱化;原因;教育对策一、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现状调查我们采用Rushton等人1980年编制的《利他精神自陈量表》中文修订版,随机抽取哈尔滨工程大学91人、哈尔滨师范大学102人、哈尔滨医科大学94人,共计287名大学生,对其利他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测查,经统计处理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能够做到“总是这样”,即利他行为成为习惯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只占接受测查大学生的10%强一点。
其利他行为主要表现在能给人指路、帮助别人搬东西、给同学讲题和让座等日常事情上。
能做到“经常如此”的学生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即能够做到帮人推车、给人换零钱、捐衣物和排队让位的可达10%~20%;能够做到主动捐款、帮人搬东西的可达20%~30%;能够做到给人留电梯、在车上给人让座的学生则可达30%~40%;能够做到给人指路的可达41.1%。
偶尔出现利他行为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有20%~30%的大学生能打车带人;有30%~40%的人曾当过志愿者、把贵重物品借人等;有40%~50%的人曾给同学讲题、照顾他人、帮人过马路等;有50%~60%的人曾帮人搬过东西、帮人换过零钱等;有60%~70%的人曾经捐过款、给人以必要的帮助和给过乞丐钱。
有低于10%的大学生则从来没有捐过款和帮人搬过东西等;有10%~20%的大学生没有帮人兑换过零钱,也没排队让位等;有20%~30%的大学生没有捐过衣物和做过善事等;有30%~40%的大学生没有当过志愿者、不曾帮人过马路和帮人搬家等;有40%~50%的大学生不曾打车带过人,也不曾把贵重物品借人等。
校园利他行为的案例分析
校园利他行为的案例分析案例:预备刚刚进校后不久,班级中一名同学小羽就摔伤骨折,腿部要动手术打钢钉。
手术后,我带着班长去了小羽家里看望他,他家真可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他和父母租住在郊区一间私房中,中间就用一条帘子隔开两张用木板架的床、一张桌子摆放着一些日用品,一个老式的小电视机。
房子里非常的潮湿、阴冷,小羽就躺在床上,整条右腿包着石膏,被高高固定起来。
回到学校后,我把小羽的情况告诉了同学们。
同学们异常安静地倾听我描述着看到的情景,每个人脸上流出同情关怀的神情。
我说完后有很多同学都提出要向小羽捐款,有同学问我小羽的住址要去看望他。
其实作者任教的这个班级全部都是随迁子女,他们普遍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后来学校组织的多次全校募捐活动中,班级捐款往往都不到一百元,不过这次同学自发组织的募捐中,孩子们都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总额达到了两百六十多元。
小羽停了大半学期的课,复课后行动仍不方便,坐在他周围的男生主动承担起了帮他倒水、拿饭等工作,他上厕所时也总有不同的男生陪同,而女生则更多地承担起了帮他复习功课赶上同学进度的工作,而小羽也不负众望,他成绩优秀,也乐于助人,在同学中颇有威望。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看到了“纯粹利他”和“回报性利他”两种现象。
“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
学生对于小羽的协助是基于对同学的同情,能够说出发点是不求回报的。
而小羽的行为则是为了回报以前得到过他人的好处而助人,即回报性行为。
那么同学们对小羽的协助是否是纯粹地源于内心的关怀呢?是一种纯粹的利他心理吗?我觉得在协助小羽的队伍中能够分成两类,一类是源于内心的关怀、同情,能够易地而处,想到自己倘若在小羽的处境一定非常需要协助,这类学生对小羽的协助往往是细微的、是老师看不见的;而另一类则是出于从众心理、甚至是在同学、老师面前故意表现出自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个类学生往往与小羽并没有过多的交流,但总在大家能注意的场合提供协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
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
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
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
他发现,在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
当工蚁收到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
因此,威尔逊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观时受到的批评。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产生的。
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其它小朋友分享弹珠玩具。
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赞扬比其他形式更有效。
榜样的作用也是重要的。
例如,一个研究揭示了一年级儿童中,观看亲社会条件电视节目的儿童显著比看中立条件电视儿童更爱帮助他人。
成长中,人们学到了一些关于谁应该得到帮助,以及什么时候应该给予帮助的规则,并逐渐化为价值观和人生准则,所以社会条件这些也是利他行为形成的原因。
利他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所以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归结如下:(一)利他者因素年龄。
研究证明,6至12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利他行为也有所增长。
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开始明白助人为乐是一件为社会赞许的行为,而且,其行为也逐渐由“自我中心化”行为向“互惠化”行为发展,开始懂得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了性别。
一般来说,需要较大体力或者不适合女性角色的利他行为,往往会有男性完成。
此外,在较为尴尬的助人情境中,女性也会比男性更少表现出助人行为。
伊格利和克劳利在172万项近5万名男女被试的主人行为比较研究中,发现当面对求助者是陌生人并且情景在潜在危险时,男性更会伸出援手。
而在安全的情境中,如愿意花时间陪伴残疾儿童时,则是女性乐意帮助者多于男性。
人格特征。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社会上涌现的许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在特殊情境中,能面对死亡的威胁挺身而出,正是高尚品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然。
(二)被帮助特征性别。
许多研究表明,女性被助机会多于男性。
波梅扎尔等人1973年的一项十分有趣的实验证实了这点。
一辆车坏了停在路边,驾驶者向路边驶过的车打招呼请求援助。
结果表明,当求助者为男性时,只有2%的过路车停下来;当求助者为女性时,却有25%的过路车停下。
值得帮助的人。
一般来说,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
因为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魅力与人品。
人们倾向于帮助那些看上去正派、质朴的人,而不愿意帮助那些让人厌恶、感到不正经的人。
有研究者(1976)将一份研究生院的申请信放在机场电话亭里,看上去像是被忘在那了。
结果,贴有漂亮照片的申请信有47%都被寄回去了,而贴有不漂亮照片的申请信有35%被寄回。
(三)环境因素物理环境。
Cunningham1979年对天气的影响进行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在阳光灿烂和气温舒适的情况下提供帮助。
Amato和Levine等分别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城市进行研究,在帮助陌生人方面,城市越小,提供帮助的人越多;人口密集度越大,利他行为越多。
时间压力。
时间效应证据来自Darley和Batson(1973)的实验。
此实验是要求男学生走到另一所建筑去听一个讲座。
其中一部分被告知:时间随意,讲座不会立刻开始;另一些则通知:尽快,他们已经迟到,研究者正在等他们。
当被试离开去另一个建筑的途中,他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跌倒在门口,不停地呻吟。
研究后访谈中,所有学生都记得看到过受伤者。
但是时间匆忙的学生仅仅有10%给予了帮助,没有时间压力的则有63%给了帮助,时间压力使得这些学生忽视了受害者的需要。
(四)社会文化因素利他行为时一种社会行为,当然也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玛格丽特·米德曾经比较了新几内亚两种文化条件下长大的儿童的行为,曼都加莫族人不大喜欢管教自己的孩子,往往放任自流,孩子长大后一般也不愿意帮助别人;而阿拉培什族人喜爱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后同情心很强,助人行为较多。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上随处可见到助人现象,从公车上给老人让座到见义勇为同歹徒殊死搏斗,这些都是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处于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但是也与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却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
社会心理学有关研究将此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四川省武侯区的熊伟和妻子一起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谁知途中竟被人追杀。
当熊伟身中数刀,趴在地上呼救时,围观的数百人竟然都作壁上观。
无人出面制止,也无人拨打电话报警。
(《南京晨报》,2005年5月12日)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做出解释:一方面,人对情景的认知,往往依赖于其他人的反应。
也就是说,他人的存在对个体的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当他人在场,个人见死不救的社会代价,如内疚感、罪恶感和羞耻感就会降低,责任分分散到了其他人身上,自己的责任就轻了。
利他行为时一种积极、高尚的社会行为,也是社会再三提倡、鼓励的。
而要培养利他行为需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鼓励和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在社会心理学中,同情心被定义为设身处地来考虑别人的感情,并作出相应的情感反应。
一般来说,同情心是我们助人为乐和利他行为的一种基础。
因而,为了促进利他行为,也就应该鼓励与培养人们的同情心。
在我们健康的家庭生活中,通过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一个人的同情心都会得到培养,受到鼓励。
而在我们的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宣传中,也应该注重这种对人们同情心的鼓励和培养。
(二)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助人行为时,儿童可能去模仿,学习助人行为。
因而,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家庭中父母的榜样教育力量。
同时,在幼儿园和学校教育机构,教师对小朋友的关心呵护,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都可以给儿童观察和模仿提供权威性的榜样,促进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三)强化儿童的利他行为在社会心里学家的有关研究中,发现当人们由于做好事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他们就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的自我奖励倾向。
这是的强化就不单是一种外在的奖励,同时也会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
因而,社会心理学家希望,能够在外在强化,也即在对助人和利他行为表扬与鼓励的基础上,促使人们产生助人后的内心自我奖励和自我满足感,形成较为内在的对利他行为的强化和培养。
(四)有效的助人技能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本来都会有助人的意愿,可是由于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就未能表现出实际的助人行为。
例如,若是在幼儿园见到小朋友摔倒流血了,许多小孩子可能很想帮助受伤的小朋友,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未能表现出实际的助人行为。
而由于其未能表现出助人行为,也就未能受到由于作出助人行为所受到的表扬或鼓励。
于是,在培养人们助人行为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如何使人们了解必要地助人的方法。
比如对于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病人突发事故、溺水或煤气中毒事故、遇到坏人抢窃等,如果人们知道了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方法,那么就会增加人们的实际的助人行为。
(五)注意社会舆论和宣传对于利他行为的促进,是需要整个社会都大力协助和积极参与的,绝非社会心理学家单方面的事情。
因而,应该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和促进利他行为。
目前,我们国内已经十分注重对于利他行为的宣传与鼓励。
许多省市,都先后设立了“见义勇为奖”,对见义勇为者的事迹也都做出了相应的宣传和报导,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样,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逐渐形成。
社会心理学不但是一种学术研究,而且能够影响实际的社会生活,也应该影响和改善我们的实际社会生活。
因而,通过对利他行为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利他行为的了解,并且能够有助于利他行为的产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1、屠文淑. 社会心理学新编[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112-121 2、申荷永. 社会心理学: 原理与应用[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156-166 3、张明. 蹚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 [C]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