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发展,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二者关系密切。因此,如何运用正确的情感教育手段去促进语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的核心工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发展,教学模式、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同时,新课程改革还明确要求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为了顺应这个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着手于把情感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去的工作。
一、何谓情感教育
情感,包括喜欢、厌恶、悲伤、兴奋、爱慕等情态,指的是对外界的刺激即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教育,就是寄情于教之中。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语文学科以语文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从而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是最具有情感性的学科。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情感就如同肥沃的土壤,而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所以,语文教师要广泛重视这片知识所生长的肥沃土壤,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素养。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许多文学佳作。鉴赏品读文学的时候,只有我们和文章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即喜怒哀乐)。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进入了情感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做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努力创造语文教学情境。另外,要挖掘课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同时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学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情感教育有助于呈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写过《卜算子·咏梅》的两位诗人毛泽东、陆游为例,他们所写的词标题相同、曲牌名也相同。然而,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这是因为一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主观好恶和情感态度。并且这些情感有时还受到作者本人当时所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时会把作品当成是作者自身感情的再次呈现。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够从真正上掌握教学要求中的情感因素。此外,和学生一起进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3.情感教育可以保证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结我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在学生写的作文大都缺乏自身的真情实感,当然难以打动读者的心,让读者产生共鸣。而且作文题材内容很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同学到2012年,还在写汶川地震的材料,北京奥运会的材料,还在写妈妈送我上学摔了一跤,老师在深夜批改作业等。学生在大笑之后,作为教师我倍感心酸。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教育,或者是情感教育不到位。一个没有自己感情的人写出来的文章,称不上是文章,只能说是写字。
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教师可以运用正确的情感教育手段,就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从而爱上语文。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手段呢?
三、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1.课程导语设计挖掘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习是一门注重情感体验和情感感悟的特点。而周敦颐也曾经说过:“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词往往有之。”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语的时候要充分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从而师生产生心灵的碰撞,争取一上课就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化为主动。
2.教学过程中,将作品流露出来的感情和实际生活中的感情交融
在课程导入语之后,随之进入作者的正文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把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同时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情感引入文本中去。以《爸爸的花儿》为例,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在父母呵护下的孩子。我是这样使实际生活和文本思想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回忆往事,有
什么事情让他们感受到父亲严厉而无言的爱呢?而《猫》这篇文章通过作者自己养猫的经历,讲述了待人接物的道理。把这些道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心弦。
3.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钻研教材,查阅作者的写作背景,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情感因素,和学生一起细心揣摩作者的情感。只有教师有了这种情感,才能把自己的体验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重视情感教育手段,以
自己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精心设计课程导入语,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连云.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何炳骅,云天椿,林志荣.语文教学系统纲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郭国营.论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08(26).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