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范本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7a69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1.png)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第一篇: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特级护理 1.护理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护理要点:(1)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3)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药物。
(4)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严防意外发生。
(5)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 1.护理对象(1)新入院病人。
(2)精神症状丰富、处于急性期的病人。
(3)具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
(4)各种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
(5)年老体弱、儿童、痴呆等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者。
2.护理要点(1)重点监护,注意安全,防止自杀、自伤、伤人及逃跑。
必要时可安排专人护理。
凡需保护者按约束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4)做好基础护理和安全检查,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
二级护理 1.护理对象(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继续治疗者。
(2)生活可以大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1)注意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注意安全,发现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2)关心观察病人生活、衣着、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对病人的生活给予督促和协助。
(3)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组织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和工娱疗。
三级护理 1.护理对象(1)恢复期的患者。
(2)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者。
2.护理要点(1)经常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及情绪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生活功能的恢复。
(2)督促病人遵守病房制度及作息时间。
(3)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工娱疗及各项活动,并作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篇: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一.特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因各种药物中毒而导致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重,危及生命者.3.各种严重外伤后自缢后复苏不全等.(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情况,并每1-2小时记录于护理单上.2.准确迅速执行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记录.每班书写护理记录一次,特殊病情变化随时记录.3.注意保持各种导管的通畅,措施落实.4.保持床铺整洁与保暖,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应有预防护措施,防止烫伤与坠床.5.按时喂药,喂水,喂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准确记录出入量,出入量24小时总结,于次日上午7AM以同色线为标志二.一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有严重自伤自杀,冲动伤人,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2.伴有严重躯体疾患,生活不能自理者.3.各种治疗,手术后需休息者.4.严重的症状性和器质性精神病患者.5.木僵病人6.司法鉴定病人.(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格交接班,严密观察病情,严禁病人单独外出,病人的各种活动应始终在工作人员看护下进行.保证安全,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发生.2.置于易观察的病史内.3.传染病人必须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4.经常检查病人有无受伤,是否收藏伤人或自伤的危险物品等.5.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温暖,定时给便器.如有尿潴留,报告医生处理.6.按病情需要为卧床或保护约束的病人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必要时加垫汽圈,防止压疮发生.7.做好晨晚间生活护理(西口,脸,脚,会阴),夏季每日洗澡或擦澡一次,冬季每周一次并定期更衣,修剪指(趾)甲.8.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或特别饮食,不能自行进食者给予喂食或鼻饲,或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及能量.9.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按医嘱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体温超过39摄氏度(腋)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日补充水分不得少于3000毫升.体温超过37摄氏度(腋)每班常规测体温一次.10.详细准确地书写一级护理记录.11.严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三.二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思想行为怪异者.2.有幻觉,妄想者.3.一般生活自理者.(二)护理要点1.白天除接受特别治疗,午休外,均应起床,按病区作息时间进行活动.2.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活动,促进康复.3.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4.交接班时应点清病人,经常巡视,了解病人心理活动防止意外发生(自伤自杀,伤人,逃跑等),病人离开病区应有人陪伴.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周记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6.若病情稳定,条件许可时,可根据医嘱安排假出院.7.结合病情开展健康教育.四.三级护理(一)护理对象康复期病人.(二)护理要点1.深入了解病人的心里状况,针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防止复发,做好出院前的思想准备工作.2.根据病人的能力及具体情况,可担任病区工休组织的领导,协助做好病员管理工作.3.发动病人参加病区内简单,力所能及的工作,协助照顾重病员.参加并带领其他病人开展学习及文体活动,有利病人生活及工作能力的恢复.4.观察病情变化,每半月记录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5.根据医嘱可安排假出院,参加郊游,娱乐等活动.各类精神科疾病及症状护理常规一.神经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心理治疗2.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促进患者正确认识病情,以积极地态度努力克服自己性格缺陷.3.组织病员参加集体心理治疗,并维持治疗秩序.4.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工娱活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严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二.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认知能力,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针对各种症状进行不同的护理并认真记录.3.为患者安排好住院休养生活,开展适宜的工娱疗活动.4.做好精神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按医嘱用药,确保用药安全,观察药物疗效及对副作用处理.5.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对不能自理的患者给予协助料理.6.加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使之较快适应出院后的生活.三.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做好基础护理.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的躯体症状给予对症处理.3.根据医嘱,做好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4.昏迷病人注意观察其意识障碍程度,做好特护记录.5.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四.慢性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对酒精中毒后卧床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防压疮,做好基础护理(口腔,皮肤,饮食,大小便).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证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确保病人的安全,对步态不稳者,专人保护.4.对冲动伤人的病人需避免激惹,以免发生意外.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坚定戒酒的决心.五.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护理常规1.病人出现急性精神药物中毒及时,应争分多秒地进行救治,并立即报告医生.2.患者惹大量服药在12小时以内,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建立静脉通道.3.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等,并做好记录.4.准确执行医嘱留取标本.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单清洁,整齐,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做好记录.1.对待一般性兴奋躁动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言语刺激,加强观察.在可能情况下,诱导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使其安静.2.对兴奋躁动的病人,如伤人,毁物者应尽量安置于静室隔离保护.3.凡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必须及时隔离保护,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消耗和衰竭性病变.及时汇报医师,对症处理.4.对兴奋躁动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液体和营养摄入,保证各项治疗的落实.七.抑郁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将病人安置于易观察的病室休息,保持环境优美,以利改善病人的情绪.2.工作人员态度和蔼,用积极地语言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选择营养丰富,色泽鲜明,易消化的事物,以增进食欲,保证病人营养摄入.4.督促病人服药到胃,防止藏药,蓄药自杀.5.加强巡视,特别是夜间和清晨,要严防病人消极自杀.6.有严重自杀观念的病人,应向家属说明病情.7.观察病人睡眠情况,防止其因睡眠不足恶化情绪,对不能入睡者应适当用安眠药促进睡眠.八.木僵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木僵病人因神智清楚,故工作人员在病人面前必须注意言语动作,避免不良刺激.2.做好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保持衣,被,床,褥,防压疮.3.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天至少两次.4.拒食者耐心劝慰,必要时给予鼻饲或补液,对执拗者可将饭菜留在病房离开,并观察病人是否会自行进食.5.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导尿或灌肠.6.注意防止病人突然冲动行为,或因无防卫能力而被其他病人伤害.九.拒食病人护理常规1.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诱导,鼓励,督促病人进食或喂食,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2.当病人拒食时应先注意检查病人有否发热,腹泻等现象,如有应及时向医生反应,处理及时.3.对拒食病人的宗教习惯和饮食习惯应尽量照顾,但对挑食者则不可过分迁就.4.给拒食病人喂饭时,应先用小碗以小量饭菜试喂,即便于计量又避免浪费.十.高热病人护理常规1.多饮开水,每日液体摄入量至少3000毫升,必要时记录出入量.2.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记录,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者遵医嘱予以头部冷敷或酒精擦浴.3.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均应漱口,如见口唇干燥应涂润滑油.4.注意身体清洁,按时擦浴更换衣服及被单.5.病人出汗较多或退热时,注意有无虚脱现象.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注意避免使病人受凉.7.所用的精神药物及特殊治疗应根据医嘱处理.1.病人平卧于床,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予以保护以防止跌倒.2.病人头侧向一边,以免口腔内黏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内.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3.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4.为了有效地防止压疮及肺部并发症,经常为病人翻身,按摩,保持床褥,被单,干燥平时.5.遇有病情突然变化,尿潴留及便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6.及时修剪指甲,以防抓伤.7.注意保暖,如使用热水袋(带套)水温不得超过50摄氏度,防止烫伤.8.鼻饲时按操作规程,注意鼻饲管清洁.9.如眼不能自己闭合时,应盖以纱布.10.每班按时记录病人一切情况,详细交班.11.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以免延误抢救.十二.癫痫大发作病人护理常规(一)大发作的护理.1.发作时应立即用裹好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间,以免咬伤唇舌,用手托住下颌,防止脱臼,适当保护抽搐的肢体,免受损伤,有假牙者应设法取出,床边应加护栏,以防跌伤.2.松解衣服,除去被服压迫,以减少呼吸困难,有窒息迹象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给氧.3.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取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肺炎或窒息.4.抽畜停止后,意识恢复过程中,可能有精神异常或昏迷.应保持安静,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意外发生.5.向目睹者了解病人发作时的情况,抽搐开始部位,发作顺序,抽搐形式,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有无呼吸停止,面色改变及大小便失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报告医生.(二)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连续多次抽搐,且间隔时间很短,以至不能恢复清醒状态的癫痫连续发作应按昏迷或癫痫大发作常规护理.(三)发作间歇期的护理1.避免单独离开病区活动,如发作较频者,应限制在病室内,必要时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加床栏,防跌伤.2.禁止烟,酒,茶及辣椒等刺激物摄取,避免精神刺激.3.限制饮食量,宜进软,流质饮食.24小时内摄入液体量不超过1500毫升.(天热可酌情增加少许摄入量).4.生活有规律,鼓励参加集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四)精神性发作的护理发作时间较长,按精神科一级护理进行.十三.强迫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常规护理2.对强迫状态的病人,要加强心理治疗与护理.3.有意识地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性的工娱活动,从紧凑而有兴趣的活动中,转移其注意力,使病人从强迫状态中解脱出来.4.对顽固性的强迫动作,如反复洗手,洗脸,以致损伤皮肤,应控制其活动范围.5.有的病人由于难以克制其强迫状态,深感痛苦,可能产生悲观情绪,对此要加强防范.6.对病情好转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勇于接纳自己,对自己个性缺点进行适当纠正和锻炼.第三篇:精神科的分级护理精神科的分级护理(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27b00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b.png)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精神科的分级护理(⼀)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1)精神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衰竭、⾼⾎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活完全不能⾃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命者。
(3)有严重的冲动、伤⼈、⾃杀及逃跑⾏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1)设专⼈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2)正确执⾏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药。
(3)给予患者⽣活上的照顾,每⽇晨晚间护理⼀次,保证患者⼝腔、⼿⾜、⽪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及有效咳嗽,每2⼩时1次,执⾏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肤⽆压疮。
(5)保证患者每⽇⼊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
(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导管污染及脱落。
(8)履⾏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活部分可以⾃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
(1)⼀级A:有⾃杀⾃伤、冲动、⾛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的患者。
(3)⼀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级护理患者。
2.⼀级护理的内容(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
将患者安置在护⼠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伤、⾃杀倾向。
(2)正确执⾏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药。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4fd5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9.png)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精神健康在当代社会中备受关注,而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的概念、实施原则以及其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方面的优势。
一、概述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需求,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中的系统化管理体系。
通过合理分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实施原则1. 综合评估: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基于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自理能力等。
只有通过准确评估,才能实现更精准的分级安排。
2. 公平公正: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应确保患者公平获得适宜的护理服务。
在分级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客观公正,杜绝人为因素的介入,保证分级结果的公正性。
3. 个性化定制:尽可能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不同患者在精神疾病类型、病史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能够更好地促进康复。
4. 多学科合作: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需要医、护、心理、社工等多学科协同合作。
只有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优势1. 个性化护理: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能够根据不同级别的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从简单的心理疏导到复杂的行为疗法,精确调整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康复效果。
2. 专业化治疗:通过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能够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提供更专业的治疗方案。
将高级别的患者集中在相对高水平的医疗机构,使专业医务人员能更加集中精力进行高水平的治疗。
3. 合理配置资源:分级护理制度能够合理配置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
对于轻度患者,可以减轻医院负担,节约资源。
而对于重度患者,可以提供更充足的资源和专业护理。
4. 促进交流与学习:通过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能够相互交流与学习,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
相互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有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版)
![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4859f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6.png)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师以医嘱的形式下达。
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特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患者,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等患者。
2、护理要求:(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2)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5)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一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2、护理要求:(1)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
(3)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二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2、护理要求:(1)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
(2)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3)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4)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三级护理1、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2、护理要求:(1)每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
(2)按护理常规护理。
(3) 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
(4)做好健康教育。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e0405233687e21af45a9c0.png)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
(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
(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
(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
(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
(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
(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
2.一级护理的内容(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
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1.分级护理制度
![1.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203c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3.png)
分级护理制度一. 特级护理管理(1)护理指征1.精神障碍患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者。
2.严重受伤或自杀未遂后果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2)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保护约束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并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3) 管理与活动范围1.以实施封闭式管理为主。
2.患者一切用物由工作人员负责管理。
3.患者以在重病室内活动为主,若外出须由工作人员陪伴。
二.一级护理管理(1)护理指征1.尚不需特级护理的重患者,如中毒、脱水、癫病发作、谵安、瘫痪、外伤患者,或身体衰弱,或伴有躯体疾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ADL评分≤40分。
2.精神症状不稳定,如严重的抑郁自杀、自伤和极度紧张兴奋者,或严重的被害、自罪安想、幻觉所致的自杀、出走、伤人、木僵、拒食者。
3.特殊治疗需要严密评估病情和加强监护者,如MECT 者,以及大剂量精神药物治疗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
4.新人院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每0.5小时巡视1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保护约束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并实施安全措施。
5.实施床旁交接班。
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管理与活动范围1.以实施封闭式管理为主。
2.患者一切用物由工作人员负责管理。
3.患者以在重病室内活动为主,若外出须由工作人员陪件。
三.二级护理管理(1)护理指征1.一级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且稳定,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和他人,或仅有一般的躯体疾病者。
2.生活自理尚有一定的困难需协助者,或年老体弱。
儿童患者等。
3.有轻度自杀、出走念头的流露,但能听从劝说且无行为者。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9b13a4a8114431b80dd853.png)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分级护理就是医师根据病人病情得轻重与对自身、她人、周围环境安全影响程度及治疗得需要对不同患者所进行得护理分级,有利于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使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精神科分级护理可分为特级护理与一、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1、护理对象:(1)精神病患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者、随时需要进行抢救得患者。
(2)有极严重得自杀、自伤、冲动、逃跑等行为或企图得患者。
(3)受伤或自杀未遂后果严重,生命体征仍不稳定者。
(4)有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得患者。
2、护理要求:(1)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2)备好急救所需药品与药物,已备抢救治疗用。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4)对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得患者,采取有效得防护措施确保其安全。
(5)认真细致做好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治疗与护理措施严防并发症。
做到六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四无(无坠床、无压疮、无烫伤、无交叉感染)。
(6)保持舒适与功能体位,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保持各种管道得通畅。
(7)严格执行书面与床旁交接班制度。
二、一级护理1、护理对象(1)病情严重需绝对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又不需要特殊护理得患者。
(2)严重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
(3)具有严重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及木僵与拒食得患者。
(4)特殊治疗需要严密评估病情与加强监护得患者,如ETC治疗者以及服用大剂量抗精神药物或有明显不良反应得患者。
(5)新入院一周以内实施重点交接得病人。
2、护理要点(1)将病人安置于护士易观察得病室,严密观察,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并记录,患者活动不能离开护士视野。
(2)对随时发生自杀、自伤、伤人冲动及逃跑行为者,可遵医嘱予以约束保护并做好相应护理。
(3)对伴有严重躯体疾病与生活不能自理得患者,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得护理措施。
(4)协助患者料理生活,做到“六洁”。
精神病分级护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
![精神病分级护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091a8d0d15abe23482f4d1c.png)
精神病人的分级护理一、特级护理(一)范围病情严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有严重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的病人;重度木僵、重度痴呆状态、意识障碍、重度抑郁或者躁狂状态的病人;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严重拒食、严重药物毒性反应的病人。
(二)护理对特级护理的病人均应安排在重点病室或抢救室,对有躯体疾病需抢救的病人设特别护理,观察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做好对症治疗;其他病人的活动均应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对重点“三防”的病人,必要时进行保护性约束;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对拒食的病人,了解拒食的原因,必要时给予鼻饲或支持疗法;每天记录睡眠时间,每班记好病情记录,做好床边交班。
二、一级护理(一)范围对新入院需观察三天的病人;兴奋、躁狂、精神症状明显和病情不稳定且合并重症躯体疾病的病人;有冲动、逃跑等行为、中度木僵状态、痴呆状态、中度抑郁或者躁狂状态和中度药物毒性反应的病人;因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护理人员督促,以保证足够摄入量的病人。
(二)护理将一级护理的病人也安排在重点病室,严格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清除周围一切危险物品,严防病人冲动、自杀、逃跑等行为;督促或者协助病人料理个人生活,对拒食的病人要给予喂食或予以鼻饲,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病人睡眠时一律不准蒙头,出入厕所要有人陪伴;重点病室的工作人员不准脱岗,要经常与病人谈心,掌握病情,及时处理病人的异常行为;每天记录病人的睡眠时间和病情,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二级护理(一)范围对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的病人;轻度木僵状态、痴呆状态、轻度抑郁或者躁狂状态、轻度药物毒性反应的病人;个人生活在护理人员的督促下能够自理,或者能够基本自理,没有“三防”的病人。
(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防意外;督促病人搞好个人卫生及室内卫生;观察各种治疗后的反应;按计划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活动及工娱疗等;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护理;在病人出入病房时要做好安全检查,如衣兜、袖口、鞋袜等,严禁带入诸如刀、剪、玻璃碎片、绳子等危险品;定期由工娱疗护士做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范文(2篇)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d486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5.png)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范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潜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状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1)特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②重症监护患者;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持续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带给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二级护理: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____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带给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三级护理: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精神科患者分级管理制度
![精神科患者分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23951e4431b90d6c85c74c.png)
精神科患者分级管理制度
1、特级护理及一级护理的精神科患者实施封闭式集中管理。
患者在病区内,由责任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落实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做好健康教育。
保证患者的治疗及安全。
病情好转后转到二级管理病区。
2、二级护理的精神科患者实施半开放式管理。
患者除在病区内接受必须的治疗、药物、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外可由工作人员带出病房到规定的区域内,如在室外进行花草种植,或参加社会角色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
在患者活动期间工作人员注意患者安全及回病房时检查患者无危险物品带回。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将患者转入三级管理病区或转回一级管理病区。
3、三级护理的精神科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
患者及家属必须了解精神科患者在开放式病房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患者在开放式病房内的物品可自行管理,并可自行办理临时外出、周末回家等手续。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将患者转回一级或二级管理病区。
精神病院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病院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228e86f46527d3250ce0c7.png)
精神病院分级护理制度特级护理管理护理指征: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约束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并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Ⅰ级护理管理护理指征:精神症状不稳定,如严重“三防”病人、木僵、拒食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需密切观察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且病情不稳定者。
护理要求:1.每半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约束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并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5.实施床旁交接班。
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Ⅱ级护理管理护理指征:病情尚稳定仍需加强观察者;生活部分自理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者。
护理要求:1.每1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护理措施。
5.组织病人开展各项康复活动。
6.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III级护理管理护理指征: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者;康复等待出院者。
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护理措施。
5.组织病人开展各项康复活动。
6.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
关键流程交接程序(注:关键流程是指门急诊重危病人住入病房的交接过程)急诊护士提前10分钟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简要告知患者病情----病区护士通知值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床单位、急救器械等-----由急诊医师、护士携带重危病人急诊转入病区护理记录单,门诊病历卡护送病人(已带好腕带)至病区---急诊护士协助病区护士妥善安置患者---病区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并核对患者身份---急诊医师、护士介绍并雇请及注意事项并签名---病区护士确认后再记录单上签名。
神经科专科分级护理制度
![神经科专科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6e6b5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3.png)
神经科专科分级护理制度依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结合神经科疾病特点及护理重点,制定本专科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危的患者;(2)病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3)昏迷、脑疝及重症监护的患者;(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患者;(5)癫痫大发作且发作频率高的患者;(6)溶栓治疗的患者;(7)介入治疗术后1~3天的患者。
2.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2)遵医嘱正确执行治疗、用药,观察用药后效果。
(3)备好抢救物品,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急救措施。
(4)做好气道护理、皮肤护理、管路护理等专科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5)做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翻身、排痰,保持肢体功能位,卧位舒适。
(6)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履行告知义务。
(7)做好安全护理。
(8)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9)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重的患者;(2)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3)有创检查术后1~3天的患者;(4)有发作性症状行脑电监测的患者;(5)应用特殊药物治疗需要监护的患者;(6)有精神症状、自杀倾向的患者;(7)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8)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2)遵医嘱正确执行治疗、用药,观察用药后效果。
(3)做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翻身、排痰,保持肢体功能位,卧位舒适。
(4)做好气道护理、皮肤护理、管路护理等专科护理。
(5)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6)做好安全护理。
(7)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3)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af6543510661ed9ad51f3d9.png)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一. 特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因各种药物中毒而导致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重,危及生命者.3.各种严重外伤后自缢后复苏不全等.(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情况,并每1-2小时记录于护理单上.2.准确迅速执行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记录.每班书写护理记录一次,特殊病情变化随时记录.3.注意保持各种导管的通畅,措施落实.4.保持床铺整洁与保暖,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应有预防护措施,防止烫伤与坠床.5.按时喂药,喂水,喂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准确记录出入量,出入量24小时总结,于次日上午7AM以同色线为标志二. 一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有严重自伤自杀,冲动伤人,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2.伴有严重躯体疾患,生活不能自理者.3.各种治疗,手术后需休息者.4.严重的症状性和器质性精神病患者.5.木僵病人6.司法鉴定病人.(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格交接班,严密观察病情,严禁病人单独外出,病人的各种活动应始终在工作人员看护下进行.保证安全,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发生.2.置于易观察的病史内.3.传染病人必须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4.经常检查病人有无受伤,是否收藏伤人或自伤的危险物品等.5.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温暖,定时给便器.如有尿潴留,报告医生处理.6.按病情需要为卧床或保护约束的病人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必要时加垫汽圈,防止压疮发生.7.做好晨晚间生活护理(西口,脸,脚,会阴),夏季每日洗澡或擦澡一次,冬季每周一次并定期更衣,修剪指(趾)甲.8.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或特别饮食,不能自行进食者给予喂食或鼻饲,或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及能量.9.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按医嘱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体温超过39摄氏度(腋)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日补充水分不得少于3000毫升.体温超过37摄氏度(腋)每班常规测体温一次.10.详细准确地书写一级护理记录.11.严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三. 二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思想行为怪异者.2.有幻觉,妄想者.3.一般生活自理者.(二)护理要点1.白天除接受特别治疗,午休外,均应起床,按病区作息时间进行活动.2.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活动,促进康复.3.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4.交接班时应点清病人,经常巡视,了解病人心理活动防止意外发生(自伤自杀,伤人,逃跑等),病人离开病区应有人陪伴.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周记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6.若病情稳定,条件许可时,可根据医嘱安排假出院.7.结合病情开展健康教育.四.三级护理(一)护理对象康复期病人.(二)护理要点1.深入了解病人的心里状况,针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防止复发,做好出院前的思想准备工作.2.根据病人的能力及具体情况,可担任病区工休组织的领导,协助做好病员管理工作.3.发动病人参加病区内简单,力所能及的工作,协助照顾重病员.参加并带领其他病人开展学习及文体活动,有利病人生活及工作能力的恢复.4.观察病情变化,每半月记录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5.根据医嘱可安排假出院,参加郊游,娱乐等活动.各类精神科疾病及症状护理常规一. 神经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心理治疗2.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促进患者正确认识病情,以积极地态度努力克服自己性格缺陷.3.组织病员参加集体心理治疗,并维持治疗秩序.4.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工娱活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严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二. 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认知能力,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针对各种症状进行不同的护理并认真记录.3.为患者安排好住院休养生活,开展适宜的工娱疗活动.4.做好精神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按医嘱用药,确保用药安全,观察药物疗效及对副作用处理.5.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对不能自理的患者给予协助料理.6.加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使之较快适应出院后的生活.三.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做好基础护理.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的躯体症状给予对症处理.3.根据医嘱,做好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4.昏迷病人注意观察其意识障碍程度,做好特护记录.5.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四. 慢性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对酒精中毒后卧床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防压疮,做好基础护理(口腔,皮肤,饮食,大小便).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证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确保病人的安全,对步态不稳者,专人保护.4.对冲动伤人的病人需避免激惹,以免发生意外.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坚定戒酒的决心.五.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护理常规1.病人出现急性精神药物中毒及时,应争分多秒地进行救治,并立即报告医生.2.患者惹大量服药在12小时以内,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建立静脉通道.3.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等,并做好记录.4.准确执行医嘱留取标本.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单清洁,整齐,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做好记录.1.对待一般性兴奋躁动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言语刺激,加强观察.在可能情况下,诱导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使其安静.2.对兴奋躁动的病人,如伤人,毁物者应尽量安置于静室隔离保护.3.凡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必须及时隔离保护,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消耗和衰竭性病变.及时汇报医师,对症处理.4.对兴奋躁动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液体和营养摄入,保证各项治疗的落实.七. 抑郁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将病人安置于易观察的病室休息,保持环境优美,以利改善病人的情绪.2.工作人员态度和蔼,用积极地语言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选择营养丰富,色泽鲜明,易消化的事物,以增进食欲,保证病人营养摄入.4.督促病人服药到胃,防止藏药,蓄药自杀.5.加强巡视,特别是夜间和清晨,要严防病人消极自杀.6.有严重自杀观念的病人,应向家属说明病情.7.观察病人睡眠情况,防止其因睡眠不足恶化情绪,对不能入睡者应适当用安眠药促进睡眠.八. 木僵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木僵病人因神智清楚,故工作人员在病人面前必须注意言语动作,避免不良刺激.2.做好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保持衣,被,床,褥,防压疮.3.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天至少两次.4.拒食者耐心劝慰,必要时给予鼻饲或补液,对执拗者可将饭菜留在病房离开,并观察病人是否会自行进食.5.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导尿或灌肠.6.注意防止病人突然冲动行为,或因无防卫能力而被其他病人伤害.九. 拒食病人护理常规1.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诱导,鼓励,督促病人进食或喂食,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2.当病人拒食时应先注意检查病人有否发热,腹泻等现象,如有应及时向医生反应,处理及时.3.对拒食病人的宗教习惯和饮食习惯应尽量照顾,但对挑食者则不可过分迁就.4.给拒食病人喂饭时,应先用小碗以小量饭菜试喂,即便于计量又避免浪费.十.高热病人护理常规1.多饮开水,每日液体摄入量至少3000毫升,必要时记录出入量.2.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记录,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者遵医嘱予以头部冷敷或酒精擦浴.3.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均应漱口,如见口唇干燥应涂润滑油.4.注意身体清洁,按时擦浴更换衣服及被单.5.病人出汗较多或退热时,注意有无虚脱现象.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注意避免使病人受凉.7.所用的精神药物及特殊治疗应根据医嘱处理.1.病人平卧于床,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予以保护以防止跌倒.2.病人头侧向一边,以免口腔内黏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内.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3.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4.为了有效地防止压疮及肺部并发症,经常为病人翻身,按摩,保持床褥,被单,干燥平时.5.遇有病情突然变化,尿潴留及便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6.及时修剪指甲,以防抓伤.7.注意保暖,如使用热水袋(带套)水温不得超过50摄氏度,防止烫伤.8.鼻饲时按操作规程,注意鼻饲管清洁.9.如眼不能自己闭合时,应盖以纱布.10.每班按时记录病人一切情况,详细交班.11.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以免延误抢救.十二. 癫痫大发作病人护理常规(一)大发作的护理.1.发作时应立即用裹好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间,以免咬伤唇舌,用手托住下颌,防止脱臼,适当保护抽搐的肢体,免受损伤,有假牙者应设法取出,床边应加护栏,以防跌伤.2.松解衣服,除去被服压迫,以减少呼吸困难,有窒息迹象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给氧.3.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取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肺炎或窒息.4.抽畜停止后,意识恢复过程中,可能有精神异常或昏迷.应保持安静,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意外发生.5.向目睹者了解病人发作时的情况,抽搐开始部位,发作顺序,抽搐形式,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有无呼吸停止,面色改变及大小便失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报告医生.(二)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连续多次抽搐,且间隔时间很短,以至不能恢复清醒状态的癫痫连续发作应按昏迷或癫痫大发作常规护理.(三)发作间歇期的护理1.避免单独离开病区活动,如发作较频者,应限制在病室内,必要时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加床栏,防跌伤.2.禁止烟,酒,茶及辣椒等刺激物摄取,避免精神刺激.3.限制饮食量,宜进软,流质饮食.24小时内摄入液体量不超过1500毫升.(天热可酌情增加少许摄入量).4.生活有规律,鼓励参加集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四)精神性发作的护理发作时间较长,按精神科一级护理进行.十三. 强迫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常规护理2.对强迫状态的病人,要加强心理治疗与护理.3.有意识地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性的工娱活动,从紧凑而有兴趣的活动中,转移其注意力,使病人从强迫状态中解脱出来.4.对顽固性的强迫动作,如反复洗手,洗脸,以致损伤皮肤,应控制其活动范围.5.有的病人由于难以克制其强迫状态,深感痛苦,可能产生悲观情绪,对此要加强防范.6.对病情好转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勇于接纳自己,对自己个性缺点进行适当纠正和锻炼.。
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
![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https://img.taocdn.com/s3/m/5f80cf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7.png)
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篇一:精神科分级护理精神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精神科分级护理是医生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对自身、他人、周围环境安全影响程度,以医嘱形式下达的,分为特级护理(红三角标记)、一级护理(红色标记)、二级护理(绿色标记)、三级护理(黄色标记)。
一、特级护理病情依据:(来自: 小龙文档网: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需立即抢救的病人。
2、受伤或自杀未遂后果严重、生命体征还不稳定的病人。
护理要求:1、入抢救室,根据医嘱设专人护理(来不及搬动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的病人,可就地抢救)。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生命体征,认真执行护理措施并记录。
3、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以应抢救之需要。
4、设特殊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水量。
5、做到“七知道”,认真细致的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质量标准:1、病情观察细致、及时、准确,做好特殊护理记录,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量。
2、基础护理二、一级护理范围:具有严重的抑郁自杀、他杀、兴奋、谵妄、木僵、危害性妄想、逃跑、躁动、破坏、拒食、营养衰竭、各种朦胧状态、病情危重及病情不稳定需要密切观察者。
护理要点:1)安置在重点病室,设专人坐岗,其活动不能脱离护士视野。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记录病人重要的生理、心理反应,了解心理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3)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及与病情有关的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三、二级护理范围:1)一级护理病情好转且稳定,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和他人,或仅有一般的躯体病。
2)生活自理尚有一定困难需协助者,或年老体弱、儿童病人等。
3)有轻度自杀、外走念头的流露,能听劝说且无行为者。
护理要点:1)安置在一般病室,可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参加各种活动。
2)定时巡视,每10-15分钟查房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理、心理、各种治疗后的反应,严防意外。
3)督促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料理。
4)有计划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
医院精神科管理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精神科管理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6ea6f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7.png)
医院精神科管理分级护理制度医院精神科管理分级护理制度1.精神科监护(1)护理对象1)精神症状急性期的患者。
2)存在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及有外走等风险的患者。
3)存在妄想、幻觉和木僵的患者。
(2)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危险征兆,进行应急处理。
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密切观察有无自杀、自伤、兴奋、冲动、伤人、毁物、外走等行为。
2)随时根据病情确定主要护理问题(包括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特殊症状理等),根据护理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落实基础护理,做好饮食护理,晨、晚间护理。
5)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及时沟通和疏导,做好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6)监护并记录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精神状况、认知、情感、意向行为、对治疗合作度、安全、进食、排泄、一般生活白理、药物不良反应及躯体合并症等。
7)严格实施床旁交接班,书写护理记录。
2.特级护理(1)护理对象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有意识障碍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3)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4)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2)护理要点1)按时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2)随时观察病情,确定主要护理问题(包括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特殊症状理、危重抢救护理等),根据护理问题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出入量。
4)落实基础护理,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
5)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7)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8)严格实施床旁交接班,书写护理记录。
3.一级护理(1)护理对象1)病情趋向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的患者。
3)有跌倒、坠床、压疮、噎食等风险的患者。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ea43c3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1.png)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指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别护理的制度。
精神科封闭病区分级护理制度一、精神科监护㈠分级依据新入院病人或伴有严重的冲动、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妄想、幻觉和木僵的病人。
㈡护理服务要求1.安置重点病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分钟至少巡视一次,发现危急征兆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每日监测T、P、R 1次,每日监测BP 2次。
3.看护服药、进食,观察睡眠及排泄情况。
4.协助患者完成每日晨、晚间洗漱;每周1—2次沐浴;每周1次剪指(趾)甲;保持患者床单元和院服整洁。
5.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沟通和疏导。
6.根据患者病情适时提供相关护理健康指导。
7.每日填写精神科监护单,重点交接。
二、一级护理㈠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精神症状有所好转但仍不稳定者;2.实施特殊治疗者(如MECT);3.伴躯体疾病需密切观察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㈡护理服务要求1.安置重点病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30分钟至少巡视一次(“三防”患者为15分钟),发现危急征兆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每日监测T、P、R 1次,每周监测BP 1次,每月监测体重1次。
3.看护服药,看护进食,观察睡眠及排泄情况。
4.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程度督促或协助患者完成每日晨、晚间洗漱、每周1—2次沐浴、每周1次剪指(趾)甲;保持患者床单元和院服整洁。
5.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沟通和疏导。
6.提供相关护理健康指导,协助参加康复活动,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三、二级护理㈠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加强观察者;2.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㈡护理服务要求1.安置在一般病室,每1小时至少巡视一次。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每日监测T、P、R 1次,每周监测BP 1次,每月监测体重1次。
hlb015精神科护理分级制度
![hlb015精神科护理分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e389ad453610661fd9f440.png)
精神科护理分级制度一、护理级别依据精神科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1、分级方法(1)精神科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3)根据病情等级和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2、分级依据(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a.在精神疾病的基础上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如伴有严重的震颤谵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b.有极严重的自伤和自杀危险的患者;c.自杀未遂或严重自伤,生命体征欠稳定的患者。
(2)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a.较为严重的躯体疾病,如瘫痪、外伤、心肺功能衰竭、身体极为衰弱或需要严格卧床休息,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b.具有自杀、自伤、出走或伤人、毁物、兴奋、躁动风险较高患者;c.具有破坏性强、危害性妄想的患者;d.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拒食、木僵的患者;e.癫痫频繁发作的患者;f.有特殊治疗(如MECT),需要密切观察的患者;g.服药量大,有明显药物反应的患者。
(3)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a.病情稳定,但由于躯体疾病原因,仍需卧床或行动不方便,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b.病情趋于稳定,仅有低度自杀、自伤、兴奋、出走等风险的患者;c.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4)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二、自理能力分级1、分级依据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 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2、分级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QC/RE-KA1350
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
准范本
In order to make the rules open, maintain the collective coordination,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wer of the group, and realize the legal basis of management.
(规章制度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规章制度文件适合在管理中,为使规则公开化,让所有人保持集体的协调,维护集体的利益,从而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实现管理有法可依,内部运行有规则保障。
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精神障碍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对自身、他人、周围环境安全的影响程度评判,按医嘱确定护理级别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⑴按医嘱,如新入院者3天,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
⑵精神症状危及自身和周围安全的病人,如有严重兴奋躁动、有自杀、自伤、伤人、外逸等企图和行为者。
⑶意识障碍病人,严重药物反应,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
⑷木僵状态者。
⑸精神科特殊治疗病人。
⑹住院司法鉴定者。
2、护理要求
⑴安置在重观室,设专人护理,外出检查等需有工作人员陪同;住院司法鉴定者尽量不与其他病人接触。
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记录病人重要的生理、心理反应。
⑶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⑷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⑴精神症状明显,如有自杀、自伤、伤人、外逸意念,但无相应
行动的病人或存在被害、自罪妄想及幻觉所致的异常行为的病人等。
⑵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2、护理要求:⑴外出检查等有工作人员陪同。
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记录病人重要的生理、心理反应。
⑶协助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
⑷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⑴主要精神症状基本控制。
⑵生活基本能自理者。
2、护理要求:⑴积极组织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督促做好生活料理。
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理、心理反应,发现病情波动及时报告并记录。
⑶开展健康教育,
训练病人良好的行为和独立生活能力。
三、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⑴精神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者。
⑵自知力恢复者。
2、护理要求:⑴培养病人良好的行为和独立生活能力。
⑵做好健康教育。
此处可填写公司名称/地址/位置
Company name / address / location can be fill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