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列传ppt18
《魏公子列传》公开ppt课件
![《魏公子列传》公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ce427a852458fb770b564a.png)
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22
4. 重点段赏析:品语言、探技法
赏析第二节,思考文章用了哪些方法来刻 画信陵君“仁而下士”品格的?
神态:“颜色愈恭”、“颜色愈和”、 “色终不变”、
正面描写 动作:虚左、引车、执辔、引上坐、
“仁而下士”的品德。 总括——突出其“仁而下士
第二部分(2~3),信陵君与侯赢、朱亥交往的 过程。
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 第三部分(4~8),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
事。 “仁而下士”的成果——窃符救赵
28
• 1、仁而下士 • 2、侯生摄敝衣冠 • 3、遍赞宾客 • 4、今公子故过之 • 5、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6、公子从车骑,虚左 7、愿枉车骑过之 • 8、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 • 9、夺晋鄙军而存赵 • 10、引公子就西阶
17
特殊句式
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 王异母弟也 。 2、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3、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4、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
问题3:信陵君的哪些言行深深的触动了 你?请找出并概括其形象特点。
6
展示分工
问题 1
2
3
展示 2组
4组
8组
评价 3组
6组
9组
展示要求:声音洪亮,内容简练,条 理清晰,突出重点。
7
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展示 2组
4组
8组
评价 3组
6组
9组
评价要求:每题十分
1、声音洪亮,内容简练,条理清晰,突出重 点。
司马迁
1
学习目标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魏公子列传》课件 (共49张PPT)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魏公子列传》课件 (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02f7fab0717fd5370cdc5d.png)
因——果
•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 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 陵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 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 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 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公子为人,仁厚而且能谦逊地对待士人。士人无 论贤能还是不贤能,都谦逊而礼貌地结交他们, 不敢凭借自己富贵而傲慢地对待士人。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 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 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 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 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 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 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 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 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 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 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 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
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声,故意让公子车马久久地停在街 市中,借拜访朋友来观察公子,结果公子更加谦恭。街市 上的人都以为我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高尚的人能礼贤 下士啊。
魏公子“仁而下士”表现在哪里?
场景再现
•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
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
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
魏公子列传-(共17张PPT)
![魏公子列传-(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f0ff904028915f814dc218.png)
魏公子之尊
【文章开头】“当时是,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 兵谋魏十余年。”
【留赵十年】“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公子归魏】“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 抑秦兵,秦兵不敢出。……闻公子死,……其后秦稍 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魏公子之尊
【王世贞】“三公之好士也,以自张也;信陵之好士也, 以存魏也,乌乎同?” 【唐顺之】“以魏亡系《信陵传》,见信陵系国之存亡。
• 【明】徐中行:侯生度为公子窃符,计必杀晋鄙,鄙 何辜哉?心必有不忍而不自安者,乃以死谢之耳。...... 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谢晋鄙)
• 今人韩兆琦:侯生自刭乃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的 决心,是企图以此来强化信陵君的信念,叫他到时候 不要手软。(激公子)
• 【明】陈懿《读史漫笔》:侯生自刭固侠烈之慨,亦 料魏王知公子谋皆夷门擘画,势必收而诛之,故宁自 杀以为名,正是高处。(保名节)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
重视人才,主张士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人才观。
太史公之情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 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 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 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一代英杰,终遭谗废,病酒而卒。
无限倾慕 无限唱叹 无限低徊 无限心折
“战国四公子”
(魏国)信陵君 魏无忌 《魏公子列传》 (齐国)孟尝君 田 文 《孟尝君列传》 (赵国)平原君 赵 胜 《平原君列传》 (楚国)春申君 黄 歇 《春申君列传》
广招门客,以“养士”著称
• “不独篇名直呼‘公子’,文中称
‘公子’即有一百四十七次”。
• 明朝人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
苏教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1:第18课魏公子列传
![苏教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1:第18课魏公子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21a8dffe7375a417876f8f77.png)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魏公子列传■扩步糸统调音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及相关文化常识;2.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写作背景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 为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
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
秦只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
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
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
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 *亡。
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
u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文化常识1.魏公子无忌: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
无忌即信陵君,信陵君是其封号。
信陵,地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境内。
安釐王把信陵封给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无忌,作为“食邑”(邑中所收租税,由受封者享用和支配),故号信陵君。
2.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 孟尝君田赵国:平原君赵胜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3.战国的“士”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 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4.门客与食客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魏公子列传(公开课)PPT课件
![魏公子列传(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ec0e73eff9aef8951e0655.png)
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 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 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 祠不绝也。”
•
• 曹植:“若夫田文、无忌之畴,乃上古之俊公子 也,皆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 际,凌轹诸侯,驱驰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 慨则气成虹霓。”
• 第三,从个人能力与对国家的忠诚度上说,信陵君是双 优人才。孟尝君早年能两次劝谏父亲,成年后能使秦昭 王召他为相,在齐国呆不下去时还能相魏,能力绝对是 有的,但是相魏期间,他联合秦、赵、燕讨伐自己的国 家与君王,这就太过分了。平原君的自身能力较差,秦 赵的长平之战,就是因为他贪图眼前利益而引发的。结 果45万赵兵丧命于长平。论能力,信陵君救赵使秦国退 兵,解了邯郸之围,后来秦兵攻魏,信陵君回国联合五 国军队,打败了秦国著名战将蒙骜,追击到函谷关,让 秦兵不敢出来应战。能两次击退秦军,这在四公子中, 绝无仅有。论忠诚,魏国危难时,他听了毛公、薛公的 劝谏,立马回国,忠心可鉴,即便后来被魏王猜疑,他 只是饮酒作乐,未曾出走他国,更未曾攻打自己的国家。
魏公子列传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 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 能行之。作《魏公子列 传》
学习目标
• 1. 积累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 • 2. 分析司马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 3.探究文本,感受信陵君和侯生等人物的人格魅
力。
活动一: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 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hài)(chuí) • 平原君负韊矢(lán)(shǐ) • 矫杀晋鄙(jiǎo) • 意骄矜(jiāo )(jīn) • 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hào)(yì)
《魏公子列传司马迁》课件
![《魏公子列传司马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f6cf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c.png)
司马迁的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
司马迁的语言表达生动形 象,通过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具表 现力和感染力。
准确贴切
司马迁在用词上非常准确 贴切,能够恰当地表达出 人物的情感和事件的本质 。
丰富多样
司马迁的语言风格丰富多 样,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人 物性格,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
司马迁如何刻画魏公子的人物形象
《魏公子列传司马迁》ppt课件
• 魏公子列传概述 • 魏公子的事迹 • 司马迁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 魏公子列传的意义和价值 • 总结与思考
01 魏公子列传概述
魏公子生平简介
魏公子,名无忌,魏国贵族子弟,与 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并称战国四 公子。
魏公子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 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03 司马迁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司马迁的叙事方式
01
02
03
叙事清晰
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 中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叙事 方式,使得故事情节紧凑 且易于理解。
细节描写
通过对人物、场景和事件 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展现 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客观中立
司马迁在叙述历史事件时 保持了客观中立的立场, 尽可能地还原了历史的真 实面貌。
魏公子的性格特点
仁爱宽厚
魏公子为人仁慈宽厚,善待士人,赢 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支持。
果敢决断
在关键时刻,魏公子能够迅速做出决 策,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果敢的决断 力。
魏公子的智慧和谋略
巧用策略
魏公子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如分化敌人、利用矛盾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深思熟虑
魏公子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深思熟虑,能够准确地分析形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05 总结与思考
《魏公子列传》PPT课件
![《魏公子列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b4e68d2e3f5727a4e96241.png)
h
6
明·徐中行:
侯生度公子窃符,计必杀晋 鄙,鄙何辜哉?心必有不忍而不 自安者,乃以死谢耳。不然,诚 报公子,即死耳,何必数公子至 晋鄙军日而后自刭也?故侯生之 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
h
7
今人 韩兆琦:
侯生自刭乃是为了坚定信陵 君夺晋鄙的决心,是企图以此来 强化信陵君的信念,叫他到时候 不要手软。
•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公子遂将。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
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
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
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
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
公子兵法。
h
14
•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 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 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 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 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闲,伪贺公 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 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 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 厘王亦薨。
•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 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 屠大梁。
h
15
h
8
• 侯生也是司马迁倾心歌颂的人之 一,在侯嬴身上寄托着司马迁为 人处世的一种什么样“士为知己者死”。
h
9
• 他歌颂侯生的“士为知己者死”,正
是为了嘲讽汉代官僚社会的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在这里,司马迁是有切肤之
《魏公子列传》课件
![《魏公子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05f8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c.png)
人生朝向与追求
追求正义
魏公子深知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正,努力通过政治手段维护公平和法制,创造良好的政 治和社会环境。
研究思辨
魏公子对世界和人生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在学术和思想领域大胆创新。
崇尚美德
魏公子强调做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家教和家族传承,以身作则,成为后人的楷模和榜 样。
《魏公子列传》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向您介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魏征 公子,从不同角度探索他的思想、人格和成就。
出身背景
家世显赫
魏公子是唐代高宗的儿婿, 祖父是当时的宰相。
文学底蕴
魏公子早年受到良好的文 学教育,在经史子集方面 造诣颇深。
忧国忧民
魏公子有眼光和抱负,深 知社会和政治的不公和腐 败,决心以自身能力改变 局面。
人格魅力与道德观
文化涵养
魏公子善书法、擅隶书,他的 书法艺术和独特风格,体现了 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鲜明的人 格魅力。
内心坚定
魏公子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 个性,他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 则,追求真理和正义。
仁爱风范
尽管在政治和社会斗争中有过 失误和矛盾,魏公子一直具有 坦诚、和善、慈爱的人格魅力。
文学成就
知识传承
魏公子努力传承和推广儒家经 典,他的译注和著作流传至今, 对后代学者有极大启发意义。
家族与婚姻
1 娶杜攸贞为妻
魏公子与唐朝名将杜甫的胞妹杜攸贞结婚,两人的婚姻关系稳定幸福。
2 子孙后代显赫
魏公子的后代有多位名人,如魏源、魏徵、魏书生等,影响深远。
3 家风优良
魏公子注重家教,他的家风讲究诚信、谦虚、勤俭,深受后世传颂。
谦逊有礼
魏公子尽管有很高的文化 修养和政治地位,却十分 谦虚,尊重他人,得到了 社会各界的尊敬。
高中语文魏公子列传ppt18 苏教版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魏公子列传ppt18 苏教版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22e2bfa0116c175e0e482f.png)
•
侯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登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
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
1、速读1-5段,思考信陵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找出文中相关的具体表现。司马迁用了哪些方法 来刻画信陵君的?
信陵君“仁而下士” 作者选用典型事例: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
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 而复返问计于侯生。
人物形象:
信陵君:求贤若渴,尊贤重士,知人 善任,虚心谦恭,善纳人言,大勇大 义,急人所难,抑强扶弱。
侯嬴:修身洁行,远见卓识,足智多 谋,忠于知己,冷静沉着,料事如神, 多谋善断,知恩图报,一诺千金,是 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 。
• 课堂反馈
•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 A、而公子亲数存之
《史记·魏公子列传》
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1~5自然段,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 通过典型事件的叙述,探讨信陵君、侯嬴的思想性格。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通过叙述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这篇文章着重叙写了信陵君交结 侯嬴和窃符救赵两件事,高度赞扬了 他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 义勇精神。明朝人茅坤曾称赞说: “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 传亦太史公得意文。”这话是不错的。
谢谢聆听 门前小土坡在夜色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远方客人。得知我要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 “快坐下,坐车很难受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我便坐在沙发上。 “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转身到院子里了。 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做捞面。 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捞面,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条的样子。想到这里,我轻轻来到院子里,厨房门开着,我站在离厨房几米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 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织灯,夜色包围下加上腾空的水蒸气,白织灯散发的昏黄光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母亲就在灯下,正用擀面杖擀面,擀面杖很粗大,她似乎要用很大的力气。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铺平。
苏教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2:第18课 魏公子列传
![苏教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2:第18课 魏公子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0eb73e7d0242a8956aece41a.png)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就 乃谢客就车(登上)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而(靠近、接近)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走向) 4.下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辞 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 近日奉辞伐罪(命令) 6.存 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却秦存赵(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思念)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 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 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内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和文言资料,梳理并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判断句 (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侯嬴是大梁夷门的守门人。 (2)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小儿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弟。 4.被动句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本研习 合作探究
1、窃符救赵的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故事发生在秦围邯郸,魏王派救兵但又持观望态度,公子 数请而又不听。于是他决计以客与赵俱死。 2、侯嬴献了个什么计?请具体阐述。“窃符救赵”的故事 最终结果如何? 请如姬窃符,让朱亥随行,必要时椎杀晋鄙 却秦,存赵。侯生北乡自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侯赢为什么一定要北向自刎呢? 第一,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 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 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 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 “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第二,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 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 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 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
《魏公子列传》课件
![《魏公子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b2df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2.png)
《史记》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表、书、 世家、列传五种体裁,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中期三千多年的历史。
魏公子生平事迹
魏公子
即信陵君魏无忌,战国时期魏国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 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
生平事迹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 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 赵国和魏国危局,是战国时期杰 出的军事家。
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经历着巨 大的变革。
历史意义
《魏公子列传》通过叙述信陵君的生平事迹,展现了战国时 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和社会风貌,对于研究战国历史具有重 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信陵君的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等品质 也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与赏析
相关历史事件回顾
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
魏公子无忌的生平事迹
详细介绍魏公子无忌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包括其政治、军事才能以 及人格魅力等方面。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讲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如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让学 生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1 2
魏公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分析魏公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对当 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魏公子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结合课文内容,阐述魏公子的性格特点、人生经 历以及成就和贡献。
3
对《魏公子列传》的理解和感悟
谈谈自己阅读《魏公子列传》后的理解和感悟, 包括对历史、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
谢谢聆听
《史记》中的其他篇章
01
了解司马迁笔下的其他历史人物和事件,加深对《魏公子列传
高中语文第18课魏公子列传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
![高中语文第18课魏公子列传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https://img.taocdn.com/s3/m/e77b1fca76a20029bc642d17.png)
①愿枉车骑过之 拜访,探望 ②行过夷门,见侯生 经过 ③且尔言过矣 犯错 (2)过 过于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 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①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于是,就 ②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才 (3)乃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是 你的 ④家祭无忘告乃翁 ⑤今君乃亡赵走燕 竟然,却
乡 向 ;________ 面向 ________ 同________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椎 锤 ;古代一种击杀武器 ________ 同________ 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故意地 ②今公子故过之 特意地 ③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缘故,原因 (1)故 ④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有故 老交情 ⑦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过去,从前
个屠夫,本身就是 “ 能下士” 的表现,和 “ 自迎侯生 ” 的表现 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 “ 公子怪 之”的小悬念。
成功地运用了烘托的手法。烘托手法一般有三种:以人物
烘托人物,如以侯生的故作傲慢来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魏王
的持两端以观望来烘托信陵君的急人之困;以事件烘托事件, 如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的紧张气氛来烘托信陵君不能说服魏
表示对他的敬意和对他一生忧国忧民的崇拜,将其安息之地
“ 信陵 ”改称 “ 宁陵 ” ,以使这位贤达之士永远安宁地躺在这 块土地上。时至今日,宁陵县县城的西北角,依然可以看到信
陵君曾经开荒种田的那块土地、信陵君行宫后边的那条小河及
贯穿宁陵县城十里长的东西大街 “ 信陵路 ” ,听到在 “ 信陵 路”上流淌着的关于信陵君的故事和歌谣„„
①公子遂将晋鄙军 率领 ②爷娘闺女来,出郭相扶将 扶持 (4)将 ③公将战,曹刿请见 打算 即将,将要 ④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⑤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把
《魏公子列传》ppt
![《魏公子列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78539cec3a87c24028c48a.png)
复述《魏公子列传》的主要情节
复述《魏公子列传》的主要情节
信陵君身份“仁而下士” 结交侯嬴 奉为上客 秦围邯郸,魏王观望; 侯生献计,如姬窃符; 朱亥与公子俱行,椎杀晋鄙; 公子夺军,却秦存赵; 侯生自刭; 公子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信陵君性格特点
司马迁在本传中是把信陵君做 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人物来写的。主 要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找出来。 (5分钟准备,5分钟展示)
开头就说:“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 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 士。”
大篇幅地描写了亲迎侯嬴。
另外,当信陵君得知朱亥也是一个 隐于屠间的贤者时,他也多次地去拜访 他。
隐士侯赢性格特点
• (5分钟)
隐士侯赢性格特点
• 年老家贫,地位低下,不慕荣利 ; • 修身洁行,穷而志坚,不受厚遗; • 老谋深算、远见卓识,才智超人; • 守信用、讲诚意、一片忠心 ;
门客与食客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 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 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 大的是四君子,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 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 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战国四公子
• 魏国:信陵君 魏无忌 • 楚国:春申君 黄歇 • 齐国:孟尝君 田文 • 赵国:平原君 赵胜
•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 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 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 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 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 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 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 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 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 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高中语文06魏公子列传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06魏公子列传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476d092b76c66137ee0619c6.png)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仁而下 士(名词作动词)居于……下 . (2)朱亥袖 四十斤铁椎(名词作动词)藏在衣袖里 . (3)椎 杀晋鄙(名词作状语)用锤子 . (4)皆谦而礼 交之(名词作状语)按礼节 . (5)北 救赵而西 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 . (6)公子乃自骄而功 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功劳 . (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 不至(动词作名词)救兵 .
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者 .. 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而以公子为长者 能下士也 .. 古义:性情谨厚、有德行的人。 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年高有德的人。
(3)过客 以观公子 .. 古义:拜访客人。 今义:过路的客人;旅客。 (4)公子颜色 愈和 .. 古义:脸色。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不怜公子姊邪(副词,难道) 独 . 生而令赵亡(副词,独自) 计不独 . 君子慎独(动词,独处) . 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副词,唯独,只,仅) . (3)独 (名词,老而无子) 恤鳏寡,存孤独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形容词,独特) . 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至莫夜月明,独 . (副词,特地)
(8)请救于魏。 译文:向魏国请求救兵。 (9)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状语后置句)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译文:公子能帮助别人解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 (10)留军壁邺。 译文:叫他停止进军,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 (11)欲以观公子。 译文: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 (省略句) (省略句)
[常识· 速览] [识人物] 战国四公子
阶 段 一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魏公子列传》优秀课件
![《魏公子列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38076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42.png)
• (六)如何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 子从其计,请如姬”?
• 分析: (1)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 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 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 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侯生所 说:“尚安事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道 德。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 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他对计策 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 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推杀晋鄙,解救一 时之急。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 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 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
• 分析: (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 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 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 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 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 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 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 者死”的道德观念。
• (3)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 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 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 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 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 誉,也会自刭。
•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都很鲜明。
•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 勇精神。
• 侯赢: 穷而志坚,有超人 的才智与忠心。
• 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 (2)侯生自刭,是在信陵君窃 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 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 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 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 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 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
• 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 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 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 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 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 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 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 说说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类型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 欲以观公子 • 请救于魏 • 遍赞宾客 • 何功之有 •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 可使击之 •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思考:侯赢为什么一定要北向自刎呢?
第一,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 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 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 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 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
• 学习目标: 1、研读6-8段,了解信陵军窃符救赵的始末,并积
累文言字词与句式。
2、感受体会侯赢在信陵君窃符救赵过程中表现出 的高贵品质,及其信陵君窃符救赵能成功的原因。
3、司马迁在本文中寄寓的社会意义与身世之感。 学习重点:目标2
重点词语: 而公子亲数存之 今公子有急 请数公子行日 矫魏王令代晋鄙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勒兵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史记·魏公子列传》
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1~5自然段,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 通过典型事件的叙述,探讨信陵君、侯嬴的思想性格。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通过叙述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这篇文章着重叙写了信陵君交结 侯嬴和窃符救赵两件事,高度赞扬了 他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 义勇精神。明朝人茅坤曾称赞说: “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 传亦太史公得意文。”这话是不错的。
•
侯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登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
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
1、速读1-5段,思考信陵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找出文中相关的具体表现。司马迁用了哪些方法 来刻画信陵君的?
信陵君“仁而下士” 作者选用典型事例: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
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 而复返问计于侯生。
B、乃谢客就车
• 请数公子行日
公子过谢侯生
• C、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D、愿枉车骑过之
• 今公子故过之
行过夷门
•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的“立” 相同的一组是(C ) 例: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 ①臣乃敢上璧 ②左右欲刃相加 ③宁许以 负秦曲 ④相如廷叱之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 敬 ⑥毕礼而归之 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请 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⑨公子从车骑,虚左 A、 ① ⑦ ⑨ B、 ① ③ ⑦ C、 ③ ⑥ ⑨ D、 ③ ⑦ ⑨
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而 一定要让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
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 生,并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
此时耳目众多,不便说出; 此计关乎多人性命,干系重大,故不可 轻易说出; 若轻易说出恐不能引起信陵君的重视; 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 返。
• 探讨分析信陵君和侯嬴的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
信陵君:求贤若渴,尊贤重士,知人 善任,虚心谦恭,善纳人言,大勇大 义,急人所难,抑强扶弱。
侯嬴:修身洁行,远见卓识,足智多 谋,忠于知己,冷静沉着,料事如神, 多谋善断,知恩图报,一诺千金,是 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 。
• 课堂反馈
•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而公子亲数存之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 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却 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 用,主要却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 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 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 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 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2)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名容词作动词,傲慢地对待
(4)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使动用法,使……高洁
(5)公子从车骑,虚左使动用法,使……跟从, 使……空着,
(6)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使动用法,使……站立着
• 4、翻译句子 •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
第二,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 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 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 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 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
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 国,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欺 君是不忠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
文章是用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正面描写
①虚左自迎侯生的神态; ②等侯朱久立市场时公子的态度
对比描写 侧面烘托
侯生上车的傲慢——公子虚左的谦让
魏王——公子 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
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时,除了直接 写他的言行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作侧面烘托。 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 市人对侯生的傲慢态度难以忍受,就从侧面烘托 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富贵骄士。
公子为人,仁厚而谦逊地对待士人,士人无论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他都能
•
够谦虚地以礼相待,决不因为自己富贵而傲慢地对待士人。
•
• (2)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在这个时候,因为公子的贤明、门客多,各诸侯国十多年来不敢用兵谋攻魏国。
•
• (3)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2、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欲厚遗之
赠送
侯生摄敝衣冠 整理
遍赞宾客
介绍,引见
留军壁邺
扎营驻守
让魏公子曰 责备
独不怜公子姊邪
难道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用来……的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竟
侯生乃屏人间语
私下
此五霸之伐也
功业
3、找出活用的词,并写出活用方式和意义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
信陵君能够完成退秦存赵历史使命 的原因是什么?
一、信陵君善于用兵,这从他接管晋鄙军 后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