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分析讲义

合集下载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精讲课件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精讲课件
如化工、冶金、制药等领域中生产过程中的 元素分析和质量控制。
射线荧光光谱仪器
02
射线源
特征X射线发生器
产生高能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原 子产生荧光。
放射性同位素源
产生低能X射线,用于特定元素的 激发。
激发光源
光谱仪
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开,用于光谱分析。
光源
产生连续或脉冲的光,以提供样品所 需的能量。
量。
同步辐射XRF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和高灵敏度的元素分析,适用于 超薄薄膜、纳米材料等结构分析。
XRF结合其他技术如X射线衍射、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可进一 步解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状
态。
材料性能表征
XRF可应用于材料电学、磁学 和光学等性能的表征。
通过测量元素的电离能、磁矩 等参数,可分析材料的电子结 构和化学键性质。
射线荧光光谱在环境科学中的 应用
05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
重金属污染
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快速测定土壤、水体等环境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如Cu、Pb、Zn、Cd等,为环境污染 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有机污染物
该技术也可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有助于评估土壤和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颗粒物
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分析大气中的颗粒物 成分,如PM2.5和PM10,了解颗粒物中 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为大气污染的防控 和治理提供帮助。
VS
气体污染物
该技术还可应用于气体污染物的监测,如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大气污染的预 警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射线荧光光谱在生物医学中的 应用
06
生物样品的元素组成分析
表面分析
1.C 射线荧光光谱可应用于表面分析,如研究材 料表面涂层、生物膜、吸附物等,了解表面 结构和化学信息。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精讲PPT课件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精讲PPT课件

300>
第39页/共99页
脉冲高度分布
高计数率带来的问题 :堆积、脉冲高度漂移
escape
I[kcps]
Intensity: < 100 kcps
LiF(200) Fe KA1 FC
Intensity: 200 - 300 kcps
Pulshight shift
Pile-up effect
Pulshight-shift
Mo
B [0,18 keV] 6 e-I+
B
X-rays
ra
rc
r
第30页/共99页
流气计数器或封闭计数器
Ar + 10% CH4 e- e- e- e- e- e- eI+ I+ I+ I+ I+ I+ I+
CH4: quench gas (electropositive!) Toxic for the FC: elektonegative gasses, e.g.
S Cl
第18页/共99页
X射线的发生: 改变电压和电流对原级谱线 的影响(如何选择电压、电流参数)
Change in kV:
Optimum settings are predefined in SPECTRAplus !!!
第19页/共99页
Changing of mA will change only the intensity
l = 11.3 - 0.02 nm
or
元素范围从铍 (Be)到铀 (U)
第2页/共99页
单位
Name 波长 能量 Quatum 强度
符号 单位 t]
description

第六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第六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材料科学中应用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的衍射效应,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晶体结构分析
通过测量X射线荧光光谱的激发和发射特性,了解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特点。
非晶态结构分析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的表面敏感性,研究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组成、结构等。
表面与界面分析
1
2
3
通过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的特征参数,了解材料的硬度、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能。
仪器条件优化
针对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范围,优化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激发条件,如激发电压、电流、滤光片等,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图,结合标准谱图库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根据谱图中特征峰的强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定量分析方法,计算污染物的浓度。
物理性能评价
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的测量结果,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能。
化学性能评价
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力学测试数据,综合评价材料的强度、韧性、疲劳寿命等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评价
07
CHAPTER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环境科学中应用
样品制备
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经过干燥、研磨等处理,制备成适合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样品。
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举例
01
02
03
3. 以元素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 测量未知样品的荧光强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对应的元素浓度。
原理:内标法是一种校正实验条件变化的方法,通过测量待测元素和内标元素的荧光强度比值,消除实验条件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内标元素应与待测元素具有相似的荧光性质,且在样品中含量相对稳定。

荧光光谱分析法课件

荧光光谱分析法课件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从而推算出反应速率常数和 反应机理等信息。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2. 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荧光 光谱并记录数据。
1. 选择适当的荧光标记的 化学反应体系。
实验步骤
01
03 02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总结词
荧光光谱法可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蛋白质、DNA-蛋白质等相互作用。
详细描述
荧光光谱法通过观察荧光标记的生物大分子在相互作用前后 的光谱变化,可以了解生物大分子间的结合方式、亲和力以 及作用机制等信息。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实验步骤
1
2
1. 将荧光标记的生物大分子进行纯化和制备。
荧光光谱分析法课件
目录 CONTENT
• 荧光光谱分析法概述 •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实验技术 •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数据处理与分
析 •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实验案例 •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展望与未来发

01
荧光光谱分析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荧光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 光能后发射荧光特性进行物质成分和 结构分析的方法。
激发态的衰变
电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以辐射或非辐射方式释放能量,产生荧 光光谱。
荧光光谱的产生机制
荧光光谱是由分子吸收光能后,通过内部转换、振动弛豫和辐射跃 迁等过程产生的。
荧光光谱的组成与特征
荧光光谱的组成
荧光光谱由发射峰、激发峰和斯托克斯位移组成。
荧光光谱的特征
荧光光谱的特征与分子结构、环境因素和激发波长等有关,可用于分析分子的 结构和性质。

荧光光谱分析讲义

荧光光谱分析讲义

荧光光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2、熟悉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3、了解荧光光谱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荧光光谱原理分子吸收辐射后,使其价电子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随后以光的形式辐射出能量、这称为“光致发光”。

在二次发光的发射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光致发光是分子荧光(fluorescence)和分子磷光(phosphorescence)。

由测量分子荧光和磷光强度而建立起来的定量分析法称为分子荧光分析法和分子磷光分析法。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吸收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产生激发态物质,这种激发态物质发出的光辐射称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根据化学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物质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分析、分子荧光分析和磷光分析统称为分子发光分析法。

2.1、荧光及磷光的产生原理含有孤对电子n和π轨道的分子,吸收光能后产生ππ* 和nπ* 电子跃迁。

在通常情况下,基态分子的电子自旋是配对的,净自旋S=0,光谱项的多重性2S+1=l,这种状态称为单重态。

电子激发态的多重性也是2S+1。

若有一个电子激发至高能轨道时,当S=0, 此时分子所处的状态就称为激发单重态;若—个电子激发至高能轨道,但S=1时,即2S+l=3,这种状态的分子就处于激发三重态。

假若分子中含有奇数电子,则S=1/2时,分子处于二重态。

在图11-1电子激发能级图中,处于激发态的分子可以有多种辐射形式去激发而回到基态。

首先由于与同类分子或其它分子碰撞,损失一部分能量,产生无辐射跃迁。

然后,若能态的多重性不变(激发单重态向基态单重态跃迁)所产生的辐射称为荧光。

而能态的多重性改变(激发三重态向基态单重态跃迁)时产生的辐射称为磷光。

由图11-1可知,吸收光谱的能级高于荧光光谱能级,荧光光谱能级又高于磷光光谱能级。

所以,荧光波长较磷光短;荧光的寿命约为10-9~10-6s, 而磷光的寿命约为10-3~10s; 一般荧光在常温下即可以发射,但磷光必须在极低的温度下(液氮,-196oC)才可以发射。

荧光光谱分析实验讲义

荧光光谱分析实验讲义

实验荧光光谱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 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3. 掌握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余辉衰减曲线的测试方法。

二、基本概念1. 发射光谱是指发光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的分布。

通常实验测量的是发光的相对能量。

发射光谱中,横坐标为波长(或频率),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发射光谱常分为带谱和线谱,有时也会出现既有带谱、又有线谱的情况。

2. 激发光谱是指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的强度随激发光波长(或频率)变化的曲线。

横坐标为激发光波长,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激发光谱反映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产生发光的效果。

即表示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可以被什么波长的光激发、激发的本领是高还是低;也表示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时,使材料发出某一波长光的效率。

3. 余辉衰减曲线是指激发停止后发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发光强度(或相对发光强度)。

三、测试仪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余辉衰减曲线的测试采用日本岛津RF-5301P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从150W氙灯光源发出的紫外和可见光经过激发单色器分光后,再经分束器照到样品表面,样品受到该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经发射单色器分光,再经荧光端光电倍增管倍增后由探测器接收。

另有一个光电倍增管位于监测端,用以倍增激发单色器分出的经分束后的激发光。

光源发出的紫外-可见光或者红外光经过激发单色器分光后,照到荧光池中的被测样品上,样品受到该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经发射单色器分光,由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反馈进入A/D转换单元,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相应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或打印机显示和记录被测样品谱图。

四、样品制备液体试样液体试样应放入专用的液体样品槽中,固定到样品座中。

五、测试过程(一)RF-530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发射、激发光谱及余辉衰减曲线步骤先开机:打开Xe灯开关和主机开关。

开电脑。

双击电脑桌面的“RFPC”程序快捷键进入测试程序,会出现初始化界面,仪器依次检测ROM、RAM、EEPROM激发狭缝、发射狭缝、激发单色器、发射单色器和基线,初始化完成后,进入到测试界面。

荧光光谱分析仪课件-PPT

荧光光谱分析仪课件-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原子吸收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 基本原理:从空心阴极灯或光源中发射出一束
特定波长的入射光,在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 基态原子蒸汽对其产生吸收,通过测定吸收特 定波长的光量大小,可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二、原子吸收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法优点: 荧光光谱仪的性能指标:
显示和记录装置:显示和记录测量结果,包括了电表、数字表、记录仪等。 波长范围指荧光光谱仪的有效工作波段,包括激发通道波长范围、投射通道波长范围和荧光通道波长范围。
灵敏度高、精确高; ZEEnit650高级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指其波长计数器的指示值与真实光波长的数值相符的程度。 波长范围指荧光光谱仪的有效工作波段,包括激发通道波长范围、投射通道波长范围和荧光通道波长范围。
应用范围较窄,只能用来测量发荧光的物质, 或与某些试剂作用后发荧光的物质。
二、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 任何发射荧光的物质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 即激发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和荧光光 谱(fluorescence spectrum)。
• 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是荧光分析中定性和定量 的基础。
做单色器,结构较简单,功能也较差。 • 荧光分光光度计(fluorospectrophotometer):
采用棱镜或光栅为色散元件,结构较复杂,功能较 强,但价格远远高于荧光光度计。
三、荧光光谱分析仪的原理与分类
类型:棱镜摄谱仪、光栅摄谱仪 五、荧光光谱仪的性能指标 出现故障,必须请专门人员进行检修。 速度快,可在1min~2min显示分析结果; 五、荧光光谱仪的性能指标 原子化器:将被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 六、原子光谱分析仪的使用与维护 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工作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没有吸收、灵敏度低、重现性差、表头回零差、仪器噪音大、曲线弯曲、分析结果误差 大和废液不畅通等,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处理。 原子吸收光谱仪(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量的仪器,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是20世纪 50年代中期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仪器。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求出该物质的含量。 分子去活化过程及荧光产生示意图 该方法能进行固体样品的多元素分析; 二、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指其波长计数器的指示值与真实光波长的数值相符的程度。 应用范围较窄,只能用来测量发荧光的物质,或与某些试剂作用后发荧光的物质。 摄谱仪:是用光栅或棱镜做色散元件,采用照相方式用感光板记录试样光谱的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光谱纯度直接影响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以及背景干扰。 任何发射荧光的物质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即激发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和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um)。 单道扫描光谱仪:用光电倍增管为检测器,波长选择更为灵活方便,适用于较宽的波长范围。 单色器:应注意防潮、防尘、防污和防机械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光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2、熟悉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3、了解荧光光谱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荧光光谱原理分子吸收辐射后,使其价电子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随后以光的形式辐射出能量、这称为“光致发光”。

在二次发光的发射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光致发光是分子荧光(fluorescence)和分子磷光(phosphorescence)。

由测量分子荧光和磷光强度而建立起来的定量分析法称为分子荧光分析法和分子磷光分析法。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吸收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产生激发态物质,这种激发态物质发出的光辐射称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根据化学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物质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分析、分子荧光分析和磷光分析统称为分子发光分析法。

2.1、荧光及磷光的产生原理含有孤对电子n和π轨道的分子,吸收光能后产生π→π*和n→π*电子跃迁。

在通常情况下,基态分子的电子自旋是配对的,净自旋S=0,光谱项的多重性2S+1=l,这种状态称为单重态。

电子激发态的多重性也是2S+1。

若有一个电子激发至高能轨道时,当S=0, 此时分子所处的状态就称为激发单重态;若—个电子激发至高能轨道,但S=1时,即2S+l =3,这种状态的分子就处于激发三重态。

假若分子中含有奇数电子,则S=1/2时,分子处于二重态。

在图11-1电子激发能级图中,处于激发态的分子可以有多种辐射形式去激发而回到基态。

首先由于与同类分子或其它分子碰撞,损失一部分能量,产生无辐射跃迁。

然后,若能态的多重性不变(激发单重态向基态单重态跃迁)所产生的辐射称为荧光。

而能态的多重性改变(激发三重态向基态单重态跃迁)时产生的辐射称为磷光。

由图11-1可知,吸收光谱的能级高于荧光光谱能级,荧光光谱能级又高于磷光光谱能级。

所以,荧光波长较磷光短;荧光的寿命约为10-9~10-6s, 而磷光的寿命约为10-3~10s; 一般荧光在常温下即可以发射,但磷光必须在极低的温度下(液氮,-196o C)才可以发射。

2.2 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由荧光发生机理可知,荧光强度I f由下式表示;I f=φf ·I a式中:Ia为被荧光物质吸收了的光强;φf为荧光量子效率,φf=发射荧光的分子数/激发的分子总数,亦称荧光量子产率。

根据光的吸收定律,被吸收光的强度I a为I a=I o-I t=I o(1-I t/I o)I f=φf ·I o(1-eεbc) (11-2)式中:I o---激发光的光强I t―透过光强度ε-摩尔吸收系数b-样品槽长度c-样品浓度。

若I o固定,则I f取决于式子(11-2)中的指数衰减项。

将其指数项用级数展开得:由于荧光分析中检测物质浓度c很稀,方程(11-3)可写成:I f=φf ·I oεbc (11-4)当工作条件一定时,式(11—4)中I oε b 都为常数,则I f =kφf c对于某种被分析物质及溶剂,φf 也是常数,则I f =K c此式为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

2.3 荧光、磷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一、影响荧光、磷光强度的因素分子发光过程可由图11-5所示,可由分子激发态的各种辐射过程的速率常数来讨论影响发光的因素。

图中S ,S*和T 分别表示基态、最低受激单重态和三重态。

kc 和kc'分别是受激单重态和三重态无辐射去激发过程的速率常数;kf 和kp 分别表示荧光和磷光发射过程的速率常数。

kx为最低s*-T 态无辐射过程速率常数。

这样,荧光量子效率为:φf =x c f fk k k k ++ (11-9)若kc 和k x 远大于k f , 则φf 将趋于0;显然,凡是能使k f 值升高得因素均可增强荧光。

磷光量子效率取决于k x 、k p 、k c ’, 可由下式表示:一般来讲,k f 和k p 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而受工作环境影响极小;而k c 和k c '则受发光环境的强烈影响;k x 既受分子结构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

分子中S*-T 态间的能量差ΔE 影响着k x , ΔE 越小,则k x 越大,有利于激发态之间的转化,φP 大,有利于磷光发射。

在实际工作中,荧光分子或磷光分子与溶剂分子及其它溶质分子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或磷光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荧光熄灭或磷光熄灭现象。

引起这种现象的一些物质叫熄灭剂。

这种熄灭效应是由发光分子受环境作用而产生的。

其原因很多,机理也很复杂。

但主要是S*,T 态发光分子与熄灭剂发生碰撞,由于碰撞作用使无辐射去激发速率kc 和kc'变大,因而产生熄灭现象. 显然,碰撞熄灭观象与温度、溶剂的粘度有关系。

不难理解,升高温度,降低粘度,都将使发光熄灭作用增大。

因此,低温磷光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

二、分子发光与结构的关系如果要使分子能够产生荧光或磷光,首先要求分子能够吸收紫外或可见光辐射能。

根据吸收定律,εmax大的物质,吸光度A也大,A又影响k f和k p,因此,εmax可以作为荧光、磷光发射的定性量度。

通常分子吸收辐射能力越强,产生的荧光或磷光也越强。

能够强烈发光的分子几乎都是通过π π*跃迁去激发产生的辐射。

一船来讲,具有共轭双键、刚性较强的平面结构和多环结构分子易产生荧光;含杂环的芳香烃产生的磷光比荧光强。

取代基对分子发光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有以下一些规律:(1)给电子的基团常使荧光增强,因为这类基团使最低激发单重态和基态间的跃迁几率增大。

例如,-NH2,-OH,-OR等。

(2)吸电子的基团会使荧光减弱,因为此类基团使最低激发单重态和基态间的跃迁几率减小,即使kf减小。

例如,COOH,-NO2,-N=N-,-SH及卤素等。

(3)引入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到π电子体系中,可使磷光增强,而荧光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重原子效应。

如卤素取代基随原子序数增加,使荧光减弱,磷光增强。

这是由于在重原子中能级之间的交叉现象更严重,使单重态S*到三重态T的无辐射速率常数kx增大。

类似同样的原因,发光分子在含有重原子的溶剂如碘乙烷、溴乙烷中或在含有重原子的Ag+盐、Pb2+盐、Tl+盐中,荧光减弱,磷光会增强。

另外,环的封闭作用,有机螯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以及有机试剂与金属离子生成内络盐等,都可使发光分子结构的刚性增强,使kc减小,kf增大,故有利于荧光的产生。

三、荧光和磷光分析法的应用在荧光和磷光分析法中,由于测定的是I f和I p故可通过增强Io来提高灵敏度。

一般来讲,它们的灵敏度比分子吸收光谱法高10-103倍。

磷光分析法因不存在散射光干扰问题,可使用较宽的狭缝以增大Io,所以灵敏度比荧光法还要高。

由于分子荧光分析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好,常应用于医药、食品、生物化学和天然产物的分析。

在有机物分析方面应用轻多。

荧光分析法在以上领域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般说来,无机离子不发射荧光,但许多金属离子可与有机试剂形成荧光配合物,从而可以利用荧光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

目前已有60余种元素可用荧光分析法测定。

某些阴离子如F-,CN-等,可利用对其荧光物质的熄灭效应,来测定它们的浓度,这类方法称间接荧光分析法。

分子磷光分析法主要用于生物体液中痕量药物的分析。

例如,血中色氨酸、含硫药物、阿司匹灵、咖啡因,血清中的普鲁卡因、柯卡因、苯巴比妥和阿托平等分析。

出于磷光物质比荧光物质更少,并且磷光分析法必须在低温度下进行,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对于那些在室温下不发生荧光或只发生微弱荧光,而在低温下可产生磷光的物质,磷光分析将发挥作用。

三、荧光光谱仪原理用于测量荧光的仪器种类较多,但它们的构造原理基本相同。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学系统如图11—2所示。

由于氙灯在250~600nm光谱区有很强的连续辐射,故商品仪器中常用氙灯为荧光激发源。

采用双单色仪(常用光栅),一个是激发用单色仪,其作用是获得单色性较好的激发光以激发样品产生荧光;另一个是荧光用单色仪,其作用在于减少光谱干扰,得到一定波长的荧光。

为了防止光源对荧光测定的干扰,光源与检测器不在一条直线上。

一般所说的荧光光谱实际上是指荧光发射光谱,即是将激发用单色仪波长固定,荧光用单色仪进行波长扫描所得到的荧光强度随荧光波长变化的曲线。

荧光光谱与其共振吸收光谱常呈镜像对称关系。

蒽的共振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磷光光谱如图11-3所示。

葱的荧光光谱和共振吸收光谱呈明显的镜像对称关系。

四、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4.1 RF-5301PC荧光光谱仪操作规程1.连接荧光光谱仪数据传输线至计算机上。

取出样品室中的干燥剂,开荧光光谱仪。

2.开计算机,调出RF-5301PC程序,开始自检。

若有某项自检未通过,则关机重新自检。

3.若为第一次使用或更换Xe灯后,需调整灯的位置(非专业人士一般不要自行换灯,详见使用手册)。

4.调整参数。

5.在样品仓中倒入蒸馏水,关样品室,按计算机屏幕上Go To WL按钮,选择450nm散射波长做基线校准此步骤并非必须,原则上仪器调好后不必每次校准)。

6.按Auto zero按钮,归零。

7.取出样品仓,放入待测样品,关样品室。

8.按计算机屏幕上按start钮,开始测试。

9.测试完毕后按照计算机提示输入样品名称,保存。

10. 取出样品,放入下一个样品重复7--9操作;若不再测试取出样品,进入关机操作(见下)。

11. 关RF-5301PC程序,关计算机。

12. 关荧光光谱仪,把干燥剂放进样品仓。

4.2 RF-5301PC荧光光谱仪操作规程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使用环境:室温:15ºC-35ºC。

1.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

2.避免强烈震动或持续震动。

3.室内相对湿度:45%-80%(若室温高于30ºC,相对湿度应 70%)。

4.远离磁场,电场。

5.远离腐蚀性气体及在紫外区可吸收的有机,无机气体。

6.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注意事项:1.注意光谱仪上灯电源接口处高压,以防触电。

2.更换保险时,应关掉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以防触电。

3.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上灯亮时,灯源周围高温,禁止触摸,以防被烫伤。

4.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五、思考题1.阐述分子荧光的产生原理?2.为什么分子荧光、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一般比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高?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